【摘要】:“跨界”在公共艺术中是一个屡见不鲜的词汇,致使不同艺术之间复杂的交织性和关联性彼此互融与共生。在公共艺术领域内不同形式艺术的跨界性呈现也无独有偶,艺术与艺术之间没有了绝对的界线可言。杜尚《泉》的诞生让各种艺术之间的界线越来越模糊,不同形式的艺术内部有了局部的粘连性和转换性,在这种粘连性和转换性的复合下,其在公共空间的展现给人以双重的认识和解读。尤其是雕塑与建筑之间的一种双重身份的模糊性,本文对于公共视阈下景观雕塑的身份转换做一浅析。
【关键词】:跨界;共生;转换
公共景观雕塑的概述
公共景观雕塑作为公共景观设计的手法之一,强调通过设计所表现出的与环境、空间、人文以及所在城市精神,并加之以区间内的各种建筑物形态的呼应和统一。其主要放置于绿地、街道、广场及建筑物之间的公共空间。主要作用是改善城市视觉的观看焦点,对于城市空间的阅读性和空间区位的导引功能,对于城市空间秩序的梳理,以及对于城市空间的创新。
世界上许多地区和国家对于景观雕塑的认识和运用是相同的,根据景观雕塑所起的不同作用,可分为纪念性、主题性、装饰性和陈列景观雕塑四种类型。多种形式的公共景观雕塑作为公共景观设计的手法之一,在公共艺术领域内不同形式艺术的跨界性,使某种艺术本身超越了自身的身份界定,尤其是雕塑与建筑之间的一种双重身份的模糊性。
公共景观雕塑的建筑化
公共景观雕塑的建筑化是公共艺术跨界性和共生性的体现,而对于公共艺术本身是以兼容性为基本内核,并且是在现代人文精神支持下的艺术语言的集合体。作为一种概念、一种意识、一种文化现象,同时作为一种公共、开放、大众化的艺术,公共景观雕塑的建筑化就是其中的一个例证。
雕塑在建筑中运用自古就有,此间雕塑只是建筑物实体当中的一个装饰物、结构部件、文化符号等。当代景观中公共景观雕塑的建筑化已经超越了雕塑和建筑本身的评审标准,二者以全新的姿态或形式糅合在一个整体。随着当今社会的不断发展,某些富有造型特点的高楼大厦逐渐成为了一个城市的标志,如上海的东方明珠、广州塔等,同样景观雕塑也具备成为城市标志的可能。
公共景观雕塑的建筑化,一方面抛开其艺术造型审美,更多的是人们对于它抽象建筑的认可度,此时它是建筑的因素高于雕塑。另一方面抛开其公用,单独来谈及他的外部造型,观者会认为其是巨型雕塑作品,而此时它是雕塑的因素高于建筑。此二者之间的身份复杂化和模糊的辨识度,就是公共景观雕塑的建筑化趋势所致,从根本来说就是公共艺术本身所持有的跨界性特征导致的。
公共景观雕塑的建筑化的现象,笔者认为按照建筑和雕塑在环境景观中的功用,以及在整个工程中二者各自所占比例的大小来定。位于长沙橘子洲头的毛泽东青年艺术雕塑,其以雕塑为主体,同时也是具有建筑功能的大型地标性景观雕塑。雕塑总建筑面积2300平方米,在外观看似雕塑的内部被设计成面积为2000平方米的毛泽东纪念展厅和陈列馆,外在的雕塑形式囊括了建筑空间于其内。在这个公共景观中放置的巨型雕塑,从视知觉上给观者是公共景观雕塑视觉形象,而实质里就是雕塑与建筑融为一体的呈现。一个作为独立的三维艺术形式,体现了雕塑艺术的视觉美感;另一个作为容纳性的建筑空间,可以让观者进入其中。这种异性实体和形态的结合,在功用和美学上都达到了完备和统一。这种共生形式无独有偶,例如,悉尼歌剧院和古根海姆博物馆等。由此公共景观雕塑的建筑化作为公共艺术跨界性和共生性的体现,也是公共景观雕塑化的一种趋势。
公共建筑的雕塑化
公共建筑的雕塑化就是一种把建筑看作为公共景观雕塑的表现,意在从空间造型角度去联系两者间的形式和审美关系,并从公共性的特征去理解公共建筑与公共景观雕塑的特征表现。雕塑与建筑二者都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前者强调感性的认知、意识形态的探讨、形式感的交流,同绘画艺术形式一样具有共同的特征。后者具有空间意识、建筑结构、水平限定和垂直限定等的因素,同时还要考量建筑的体量、材料、容纳量、采光等要求。但雕塑性建筑顾名思义就是以建筑为主体,以雕塑的形式和样貌呈现出来。
公共建筑在公共景观环境中,其外观的视觉形象与空间形态对公共建筑趋于艺术化有着重要的影响。当下建筑追求独特性,无论是从形式与材料,还是色彩都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特征,建筑外观及空间形态的语言表达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其特性反映了当今社会的多元化。建筑与艺术的不断结合,建筑外观已经从单纯对于空间、结构及体量的需要上升为审美情趣和人文精神的内在需求。随着建筑外观的无限艺术化,更加扩大了雕塑与建筑艺术不断地融合空间,减小了建筑与雕塑的对话距离,增进了公共建筑艺术化的发展空间。
公共建筑的雕塑化就是建筑以一种公共艺术的姿态耸立在公共景观中,增强了空间吸引力以及产生巨大的、长久的、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公共景观雕塑是陈列在不同环境之中的固定的客观实体,它在空间区位上限定了人们的观赏条件,这一点上与公共建筑具有同样的限定性条件。因此,景观雕塑的观赏效果与建筑的观赏效果一样,对于视觉距离、高度、角度等必须事先做预测分析,尤其是对其体量的大小、尺度比例以及透视变形和错觉的校正。为此公共建筑的雕塑化是一种缓解的方式。建筑与雕塑两者融合成为了浑然和谐的有机整体,这种艺术化的有机融合在建筑层次上,以建筑为本位,以雕塑的外在形式表现出来。
雕塑与建筑的同化性
建筑与艺术在以往的关系中,基本是艺术附着于建筑的室内外空间上,这种附着于建筑本身的艺术与建筑空间有机的融合,致使在观者的视知觉上感受到建筑空间传达的特殊意义。在两者的关系上仍然是从属关系,即使两者之间有协调和互动的关系,但这种关系没有体现出公共艺术与建筑的直接对话和融合。建筑与艺术的主次关系在没打破之前,各自保持了原有传统的形式,坚守自己的身份特征。
雕塑与建筑的同化性,促使了两者在特定的情况下产生身份转换,这种转换就是雕塑艺术的象征语言、审美意识和文化精神完全渗透到建筑自身的结构、内外有机的表层以及空间形态之中,雕塑艺术的表现性因素贯穿设计的始终。西班牙建筑师安东尼奥·高迪的作品就倾向于雕塑性建筑,他在建筑技术和形式上的突破,是他的作品超出传统模式的建筑更具有艺术性和文化性。其具代表的建筑就是位于西班牙巴塞罗那市的巴特罗公寓,所到之处都会令人产生无尽的遐想,仿佛在一个巨大的雕刻艺术品里游走。奥地利著名建筑师洪德特·瓦塞尔,他的设计思想来源于自然,极力倡导建筑设计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他认为理想的建筑就像个雕塑品一样充满情感和活力。
可以说建筑和雕塑的有机联系,通过雕塑手法打造建筑外观的结构形态、材质质感、光影色彩等诸多因素都能给人带来不同的审美感受和精神体验。雕塑与建筑的同化性正是一种新的趋势,是为了寻求更多的公共艺术与建筑环境对话的契机,从而去发现更多公共艺术融入建筑的表现形式。
结语
公共艺术的跨界性模糊了艺术之间的界限,而设计与创新的大胆尝试促进了建筑与艺术的融合。无论是公共景观雕塑的建筑化,以及公共建筑的雕塑化,还是景观雕塑与建筑的同化性,都是对于各自本身状态的突破,无限的接近对方,并与对方达到和谐与共生。建筑物不再单纯看重其空间构造,而更多的追求自然和谐,并不断地艺术化;雕塑也从架上精英艺术进入普罗大众视野,以公共艺术形式展现在公共视野。景观雕塑在建筑外观的艺术呈现与时代科技、社会文化以及建筑美学等密切联系,这也正是公共艺术和建筑艺术相互融合相互影响的体现。
参考文献:
[1]马钦忠:《公共艺术基本理论》,天津大学出版社,2008.8
[2]黑川纪章:《新共生思想》,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3]李楠:《景观公共艺术设计》,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11
[4]杨晓:《建筑化的当代公共艺术》,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作者:王国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