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北京高校艺术管理专业发展现状
1.艺术管理专业发展迅速,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艺术管理是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一门新兴学科,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建设该学科,从而也带动了本领域课题项目的研究。随着我国艺术市场的发展和文化活动的日益繁荣,培养适合我国国情的艺术管理人才成为21世纪高校艺术教育的当务之急。艺术管理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是一门交叉学科,艺术学是其基础,管理学是其依托,艺术鉴赏学、经济学、市场营销学、心理学、统计学、会计学等诸学科渗透其中。艺术管理专业作为艺术类专业招生,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文化功底与素质。艺术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为:使学生具有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和良好的文化艺术鉴赏能力,广阔的国际视野,掌握文化产业的经营特点和运作规律;培养了解国内外文化艺术发展趋势,同时具备现代管理、现代经济和法律知识,能够在文化产业、媒体、政府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化艺术管理、文化经营、文化市场运作、文化项目策划、文化经纪、贸易、咨询和国际文化交流与传播工作的复合型专门人才。
目前,我国有50所高校开设了艺术管理相关专业。本文主要对北京市的8所高校,即中国戏曲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北京舞蹈学院和北京电影学院的艺术管理专业的学科准备、教学实践、招生就业三个方面进行调查分析。
中国戏曲学院在2001年设立国际文化交流专业并招收本科生,2003年开始招收本专业研究生,在教学与实践活动中,本着以文学艺术为体,以英语为用,以管理营销以及经济法律为辅助的原则,开辟了一条具有中国戏曲学院特色的国际文化交流专业的办学之路,2001级毕业班学生已在全国各艺术行业组织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央戏剧学院2001年开始招收艺术管理专业本科生,旨在培养系统掌握文化艺术管理与文化行政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技能,了解相关学科知识,能从事艺术管理工作和文化行政管理工作的人才。主要课程围绕着剧场、演出和艺术院团开展。
中央音乐学院2003年起面向全国招收第一届艺术管理专业四年制本科生。重点培养具备一定音乐商业与艺术管理的实践技能、能在文化产业的各行业中进行管理的人才。
中国音乐学院从2003年起面向全国招收第一届艺术管理专业四年制本科生,旨在培养具备现代管理理论、艺术管理的技术与方法以及能应用这些知识的艺术管理人才。
中央美术学院2002年招收艺术管理专业第一届四年制本科生。2003年开设第一届艺术管理专业研究生课程班,旨在培养和艺术相关的博物馆管理人员、画廊和拍卖行的经营人员、展览和公共艺术的策划人以及包括艺术出版在内的媒体策划人员。
中国传媒大学2004年面向全国招收第一届艺术管理专业四年制本科生,旨在培养在文化产业、媒体及政府相关部门从事文化艺术管理和经营的专门人才。
北京舞蹈学院2004年招收第一届艺术管理类专业四年制本科生,旨在培养学生以艺术(舞蹈)为媒介,具有从事跨文化传播及艺术管理、对外文化交流活动的能力的人才。
北京电影学院2005年开始招收文化经纪人方向四年制本科生,强调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注重实际操作能力。
2.艺术管理专业办学水平明显提高,为人才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发展,特别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我国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面临着很多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国具有深厚文化历史底蕴的文化艺术将立足自我,博采众长,努力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并向世界介绍我国的艺术精华;也要积极引进世界的经典艺术作品,艺术管理专业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
艺术管理专业的办学要积极学习国外相关专业的办学经验,推进我国艺术管理专业的学科建设和发展。艺术管理专业在/第2期(总第642期)
我国的发展只有短短的十多年时间,虽然仍处于摸索阶段,但该专业的办学水平在逐年提高,也培养出来1批目前活跃在我国艺术领域内的管理者。实践证明,艺术管理专业培养的艺术管理人才应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既需要具备一般管理人员的素质,又需要有文化艺术专业的知识储备,因为他们是文化艺术管理运行机制中最重要的因素。管理者的素质、能力、精神状态和职责行使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着文化艺术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文化产业的发展进程。各高校应在不断的教学反馈中,试验、整理、调节、完善艺术管理学科建设,努力提高其办学水平,培养更多社会所需要的专门人才。
二、北京高校艺术管理专业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1.缺乏艺术管理的优秀教材、案例汇编。艺术管理专业应重视案例教学,在课程设计中应强调应用性与可操作性并重,教学中应以案例调研、专业实习和媒体技术运用作为特色教学手段,以管理学、组织行为学、营销学等作为实际操作的理论来源,而目前,这几所高校的该课程没有统一的较为系统的教材,亟待完善。
2.尚未建立合理的艺术管理课程体系。由于艺术管理的概念模糊,很多高校不明确该专业的外延,很多诸如“文化经纪人”等专业也并入艺术管理专业的范畴,大多数高校艺术管理专业所开设课程没有经过科学的论证,缺乏合理性。除了公共基础课安排按照国家规定标准执行,其他课程安排缺乏系统性和理性分析。有些高校将法律、财会、商务谈判等课程列入艺术管理专业的教学内容中,而有些高校的艺术管理专业却没有涉及此类课程,但对于是否应开设这些课程或应该开设哪些课程没有统1的认识。
3.专业课程设置没有统一标准。这几所高校往往根据本校的特点开设相关课程,围绕中西音乐通史、中西舞蹈通史、中西戏剧通史、中西美术通史、文化产业管理概论、艺术概论、现代管理学、文化市场学、市场营销、法律等课程开设。如中央戏剧学院艺术管理专业的课程侧重戏剧管理;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专业的课程侧重艺术品经营与策划;中国戏曲学院艺术管理专业强调外语学习及在实际管理过程中有较高艺术鉴赏能力和管理能力。
三、艺术管理专业未来发展方向
1.深化改革,全面提高办学效益。北京市8所高校艺术管理相关专业所开设的课程各有其特色,以下选取几所高校艺术管理相关专业的课程进行分析。第1,中国戏曲学院开设的国际文化交流专业的课程设置比例为:专业基础课占整个教学课程安排的50%,公共基础课占14%,专业课占25%,其他教学环节(包括毕业设计与论文、军训国防教育等占11%。其中,在专业基础课中英语听说类课程占2/3,艺术鉴赏与体验课程占1/3;在专业课中,文化与管理营销类课程各占一半。第二,中央戏剧学院开设的艺术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比例为:专业基础课占整个教学课程安排的17%,公共基础课占31%,专业课占52%。其中,在专业基础课中不强调英语,其专业基础课主要为文史类课程;在专业课中,文化与管理营销类课程各占一半。第三,北京舞蹈学院开设的艺术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比例为:专业基础课占整个教学课程安排的45%,公共基础课占18%,专业课占32%,其他教学环节5%。其中,专业基础课主要为文史类课程;在专业课中,英语、文化、管理营销类课程各占1/3。第四,中央美术学院开设的艺术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比例为:专业基础课占整个教学课程安排的44%,公共基础课占26%,专业课占30%。其中,在专业基础课中主要为文史类和画廊管理类课程;在专业课中,主要为艺术管理营销类课程。
从以上4所高校艺术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可以看出,除公共基础课按照教育部有关规定执行外,这几所高校在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设置上没有统一的课程设置标准,所开设课程的名称也不同。中国戏曲学院、北京舞蹈学院、中央美术学院的专业基础课程占整个教学课程安排的比例基本一致;专业课占整个教学课程安排的比例差别也不大。中国戏曲学院的专业课程内容侧重文史类及文化营销类;中央戏剧学院的专业课程内容侧重剧院管理和文化营销;中央美术学院的专业课程内容侧重画廊管理、艺术策划;中央舞蹈学院的专业课程内容涉及门类较多,如艺术管理、舞蹈史、商法等。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这几所高校艺术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所占学分较少,几乎没有涉及案例教学的内容,因此,在未来的艺术管理专业发展道路中应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及时更新教学理念,使教学从“以理论灌输为基础”转变为“以能力培养为基础”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转变教师角色,使教师从传统的讲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观察者、鉴定与评估者,教师不仅要关注教学过程而且要关注教学活动的设计、对学生学习成果的鉴定;引入终身教育观念,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强调理论教学环节的同时注重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如人际交往能力、中英文表达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艺术管理人才的培养还需积极支持、鼓励学生参加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与研讨活动,开阔学生的视野;学校还应积极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和民间艺术家来校讲课讲学,使教师、学生掌握学术研究的前沿信息。在导师的设置上,可采取校内外结合,交叉集成,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的办法,改善专业知识结构,全面提高办学效益,达到培养优秀人才的目的。
2.不断创新,满足日益发展的文化产业对人才的需要。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发展文化艺术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因此,发展文化艺术产业是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需要,是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需要。推动文化产业跨越性、可持续发展,必须把加快文化经营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各高校为了培养既懂市场又具有创新、决策、管理能力的艺术管理专门人才,在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方面都进行了改革。
在教学中,课程居于核心地位,课程设置的结构与比重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要重视课程建设,建立相对固定的优秀课程,借鉴一切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管理的课程设置和培养方式,推出相对固定的优秀课程,培养具有国际管理理念、先进专业知识的开拓型、应用型文化管理人才。
在课程改革方面,这几所高校艺术管理专业不仅开设艺术营销、战略管理、组织行为学等管理方面的课程,而且开设文化产业、文化市场学、中外文明史、艺术鉴赏等与艺术息息相关的课程。
在实践教学方面,如中国音乐学院把经世致用和实践第一的思想贯彻于学习过程的始终。他们的教学实践包含三项内容:第一项为调研。学生从大学一年级第二学期开始调研,持续7个星期。每次调研时间为10天,每组2〜3人,深入中国一线乐团,了解情况,收集材料,一个月后提交调研报告并在全校公开演讲,展示课件。第二项为参加音乐会的策划组织。例如,参加中国音乐学院建院40周年活动、策划音乐会活动。第三项为参加公益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其他学校艺术管理专业在实践教学方面也不断进行创新,其目标都是为了满足日益发展的文化产业对人才的需要。
各高校还重视培养学生的课题研究能力。教师引导学生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积极思考,敢于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引导学生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能力,获得与该课题的直接体验,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加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在课题调研过程中,建立责任感,使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在课题调研过程中,锻炼学生具有敏锐的观察力,使学生掌握科学的认识事物、研究事物的方法以及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提出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在对艺术行业相关课题的调研中培养正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开辟新的教育资源,扩大艺术管理专业的有效供给。由于普通高校管理类专业在教学方面的经验较为丰富,艺术类高校可以与其合作整合优势资源,形成优势互补,以提高艺术管理专业的教学质量。目前,许多艺术类高校之间以及艺术类高校与普通高校之间已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同时,还有一些艺术类高校正在筹划与国外高校建立共同培养艺术管理专业学生的计划,在国际寻求新的教育资源,以扩大该专业的有效供给。
教育供求平衡是艺术管理专业发展的一个关键性问题,在教育资源稀缺的条件下,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扩大专业的有效供给,对艺术管理专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以需求为导向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从而调节教育总供给和总需求之间趋于均衡。为此,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第通过完善该专业的信息反馈系统,加强学校与社会之间的横向联系,及时预测和研究市场所需人才的层次、类别和数量,开辟学科所需的教育资源。第二,通过教学设备与设施专业化组合来提高资源利用率。第三,加强与兄弟院校的合作,开辟实习基地,与国际相关高校加强交流与合作,博采纵长,整合资源。第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能力建设,努力培养出懂经营、善管理的高素质文化艺术管理人才。
作者:马萱,韩学周(北京科技大学在读博士,中国戏曲学院,讲师,研宄方向为国际文化交流、艺术教 育、艺术管理;北京科技大学,讲师,研宄方向为艺术教育与艺术管理。北京10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