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学论文>艺术理论论文

作者与读者双主体间性互动--作品文学意义建构的

2015-11-07 10:45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作品是作者无意识的意识化,是作者将自己的世界观融入作品后所呈现的文字符号;而读者对于作品文学意义的建构则是将静态的文字符号转换为活的思想,而这是通过创造性阅读来实现的。同时,读者在解析文本时,必须是以文本为依托,围绕作品进行的,从而使其的创造性思维具有合理性。阅读是读者解构,追溯文本,建构的过程,其中的追溯文本即与作者思想进行交流的过程。所以对于一部作品的文学意义的建构的过程,是作者与读者双主体间性互动的过程。           

关键词:创作;阅读;双主题间性互动;文学意义

一、 双主体间性互动概念界定
  双主体间性互动,读者和作者两个主体在作品以以建构过程中发挥其自身主动性的阶段是间性互动的。
二、 作品是作者无意识意识出来的结果,是其世界观的承载体。
  文学作品大多是源于生活,进过提炼与加工用文字呈现出来的。而生活和文字之间的媒介就是作品的创作者,同时在作者眼中的生活本就是基于他所熟悉的一种生活方式或生活经历。再经过筛选和文学加工的过程时,由于人的个人主观性,会加入自己的潜意识的道德观,社会价值观等,用自己的直接经验或间接经验对事件作出自己的判断倾向。作品的"真",也就是以真情实感,真实经历、见闻为依托的。所以说,作品是作者世界观的承载体。
  在文本创作最初时,作者是绝对的主体,作品是作者观念、感受、梦幻和生活方式得以延续的存在方式,甚至某些情节,视点的设置是作者的潜意识、无意识变为文字符号意识出来而已。而将作品完成之时,作者相对于作品而言,效用也就终结了。但并不意味着其主体作用的彻底退出,因为他的思想已转化为文字符号,所以它的主体作用是寄托于文本得以继续的。基于此我们在对于一部作品进行解析时,是不可能绝对脱离作者的。抛弃作者本身的独特性,就会使作品在解析时有偏颇之处,不能得其本意。
三、 作品的静态文字符号在读者的阅读中转换成动态思想
  "能使一本书具有意义或没有意义的地方,是读者的头脑,而不是一本书从封面到封底之间的印刷书或空间"(斯坦利?费史《感受文学》),而将文本的静态文字符号转变到读者头脑中动态思想的过程即阅读。阅读的能力即善于理解文字的能力,同时也是对文字在创造的能力。保罗·利科认为"阅读就像读乐谱,它标志着本文语义可能性的实现,制定。"故参与文学意义建构的阅读是创造性阅读而非消费式阅读,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必须有所创造或获得某种间接经验。阅读是文学作品意义的进一步延伸,同时,读者在阅读过程汇总所进行的质疑、反思、结论,又是对文本文学意义的进一步丰富。
  在阅读过程中,读者会着重于作者通过作品所传达思想的某一点或某一方面来进行进一步的解析、思考,而所选取的点又经常是接近于自己参照系的。参照系因人而异,依据自身经验所建构的价值观、世界观而建立,局限于其所存在的社会环境:包括时代,阶层,生活经历等。
  读者阅读时,以参照系为标准对作者思想进行选择性接受。在阅读过程中,特别是二级阅读阶段(文学解释学中提出了文学阅读的三级视野,一级阅读:审美感知的理解阅读视野;二级阅读:意义反思的阐释阅读视野;三级阅读:意义融合的历史重建和集合的阅读视野),作者会依据文本的静态文字符号,重新建构不同于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是具有创造性思考的结果的体现,是在作者基础上的依据读者自身所存在的现当代空间而做的进一步思考,使其更符合当下的价值观或更容易来解释当前的一些现象。这也就是一般读者阅读的惯性思维,使阅读的东西更有利于解释自我,正是一个个读者在阅读中做这些也才能使作品与历史同步一起发展。
  伊瑟尔认为:"文学作品不仅是作者的世界观,它本身就是各种不同视点的汇集。"基于此,若文本是个视点的集合,那么阅读就是解读视点的过程(不同的读者阅读中所接触的视点数量是有差异的)。读者在阅读中对一个视点的理解会作为对下一个视点理解的基础,同时对下一个视点的理解又会延伸或改变对上一个视点的阐释。所以。在整个阅读中,就是思想的"建构-解构-建构"的往复循环过程,而在文本的所有解读的体系中,不同的读者对于同一部作品的意义阐释也是这样一个相同的过程,从而使文本的文学意义不断扩充、丰富,从而构建文学经典。
四、 作者与读者双主体:作品+读者的能动性连续反应→文学作品/文学经典
    作者与读者在建构文学意义时所呈现的关系,也可归纳为"双主体间性互动",在文学作品的文学意义建构中,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联结物即作品,作者之于作品是创作,而读者则是阅读。
   创作是基础,只有具备了创作成形的作品才有可能触动阅读行为,没有他人阅读的创作是没有根本意义的,当然,或许可作为提高创作能力的训练,但那也是为被更多的人阅读而作的准备。人的社会性是其基本属性,人的行径都是会放到一个环境下来由人品评的,人是不可能完全不在乎的,这也就是"镜我"。阅读延伸创作的意义,众多因为阅读所延伸出的对于作品的解读、研究,随着作品的面世时间的增长,其在建构文本文学意义上的作用就越来越大。如现在红学会的栉次邻比,各种《红楼梦》解读本、理论的层出不穷,更引起人们对于经典的热议与阅读兴趣,从而促成新一轮解析,使文学意义无限扩张,并不断丰富。
  若一部作品无人阅读,不是作者耐得住寂寞就是作品遭读者抛弃,那么文本也就无文学意义而言,更谈不上成就经典了。
  创作和阅读是相互依存的,创作培育了作品的诞生,而阅读则是不断的注入养分,养育文本,使其成长为文学乃至经典的一分子。
  汉斯·罗伯特·尧斯曾提出"文学的历史是一种审美接受与创造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在具有接受能力的读者、善于思考的批评家和不断创作的作者对文学文本的实现中产生的。"充分肯定了阅读的价值,基于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每部作品的文学意义是建立在作者创作基础之上的,通过无数读者在阅读中重新建构的意义的集合体。

参考文献:
李平.<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作品讲评(修订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陈思和.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