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解构主义渗透到翻译研究领域中,对传统译论中的一些基本问题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翻译观颠覆了传统的作者中心论和原著中心论,其中的“延异”、“印迹”等思想更是使译者的主体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关键词:解构主义;译者主体性;延异;印迹
1. 译者主体性
翻译的主体,广义上包含原作者和读者,狭义上为译者(许钧,2003:11)。翻译作为一项人为活动,译者贯穿于全过程,无疑是该活动的中心和主体。译者作为翻译活动的主体,要达到翻译目的,就必须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译者的主体性就是指译者在原作者或外部环境及自身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下,为满足译入语文化需要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具有自主性、目的性、创造性等特点。其主体性主要表现在文本的选择、翻译策略及方法的选择及其翻译的创造性上。
2. 解构主义翻译观
解构主义是对以逻各斯中心主义(以规律、本质为中心)为基础的结构主义的否定,有反权威、反成规、反理性、反传统的特点。它消解结构,“以无中心反中心,以书写抵抗言语,以互文性代替模式,以差异代替同一,以缺席代替在场,以游戏攻击缜密系统”(刘军平,2009:264)。
解构主义以德里达为代表。为了表达解构主义的核心概念,德里达创造了“延异”(différance)一词,有两层含义:⑴differ,即区分或差异,主要是指空间上的区分与不同。这种释义过程可以无限扩张开来,无中心无终点。在空间上,一个符号是需要其他符号来限定的,符号的意义依赖于其他与之相异的符号,其意义永远是相互关联的;⑵defer/delay,即延迟或延搁,主要指时间上推迟的在场。
符号代表了一种缺席的在场。我们使用符号时,实物和所指的在场只是一种假象、错觉,真正在场的只是用来代替它们的语言符号。“印迹”(trace)是其中另一个重要术语。作为延异的结果,它指一种在场的事物、符号借不在场的事物得到显现的状态。延异使得意义的种子得以进行四面八方的播散。经由不断延异留下的印迹就可以暂时确定文本的意义。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翻译观认为,翻译产生多重意义,应该表现差异,重心应放在译文的不同表现形式和差异上。原文取决于译文,文本本身的定义是由译文而非原文决定的,原文与译文实际是一种“共生”关系。
3. 解构主义视角下的译者主体性
解构主义视角下的译者主体性得到了彰显。传统翻译观中,作者作为原作的创作主体而享有权威,译者必须严格、准确地按照原作进行翻译。解构主义否定了这种原文对译文的主导关系,认为译文应具有主体性、创造性,文本的定义应由译文决定。文本意义的无限性使得译者能够提供多种不同译本。因而译者的主体性是不可忽视的。德里达指出,“if a 'now' moment is conceived of as existing itself in that experience; it could not actually be experienced, for there would be nothing to juxtapose itself against in order to illuminate that very 'now'”(Derrida,1973: 68),意义是变化着的,而原作者是“不在场”的,作为译入语文本的第一读者的译者就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阐释权,成为与原作者一样的创作主体,不用再努力探究原作者的创作意图,完全有权重写原文。
在德里达看来,文本是没有终极意义的,意义只是无法控制的延异所产生的暂时的效果。传统翻译观要求译者找到文本的终极意义原封不动地进行转换,达到对等,实际上这种在真空中进行的翻译是不可能也是不可行的。解构主义翻译观要求译者不仅要根据自身的文化背景知识、翻译习惯等解构原文,顺着文本的印迹进行翻译,更要对原文“延异”出的意义进行阐释和补充,即创造“新文本”。译者首先作为文本的读者不仅要解读原文,还要运用一定的知识和能力读懂其言外之意,其所起的作用应是积极的、创造性的,而非被动地接受文本;而后其作为阐释者要运用语言表达能力、形象思维能力等积极地对原文进行再创作,作为创作者的译者又要尽量缩短与原作者的距离,发掘原文的不显之处,弥补原文的不足之处,使得原文通过不同的译文逐步成熟。译者所做的,不再是取决于原文,而是“翻译文本书写我们,而不是我们书写翻译文本”(Translated text writes us not we the translated text)(Edwin,1993: 145)。
参考文献:
.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钱红旭(1988——),女,重庆人,四川外语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