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学论文>艺术理论论文

浅析《高老头》的人物形象和艺术特色

2015-09-02 09:06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关键词:巴尔扎克 《高老头》 人物形象 艺术特色
  巴尔扎克是十九世纪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作品《高老头》是以19世纪上半期的巴黎社会为背景写的。当时资本主义思想盛行,而封建制度还没有退出历史的舞台,正处于封建宗法制度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这一新旧交替的历史时期。这部小说向我们描绘了一幅当时巴黎社会的人欲横流,金钱至上的社会“百丑图”,向我们揭露了在金钱势力的支配下,资产阶级道德缺失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冷酷无情。
  一、人物形象分析
  巴尔扎克在《高老头》中塑造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他们已成了不朽的艺术典型。
  高老头是这部小说中最具有悲剧色彩的人物,他在大革命时期依靠饥荒成为暴发户,妻子死后,他把自己全部的爱倾注给了两个女儿阿纳斯塔齐和但雯娜。为了满足女儿无穷的欲望,他不惜倾家荡产也要让她们挤进上流社会,然而两个只认钱不认爹的女儿在榨干了高里奥的财产后将身无分文的他拒之门外,可怜的高老头最终孤零零的死在伏盖公寓里。临死前他想见女儿最后一面,可是两个女儿一个也没有来给他送葬。高老头这一人物形象无疑是悲剧的,作者通过这一形象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道德沦丧,和人与人之间那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拉斯蒂涅是《高老头》中刻画的最为成功的典型形象,也是现实主义人物塑造中最精彩的一个。拉斯蒂涅出身为破落的贵族家庭中的一个年轻的大学生,而且是当时纷纷从外省涌入巴黎寻找出路的无数青年中取得成功的幸运儿的代表。他有着积极地热情和雄心壮志,他亲眼目睹了鲍赛昂夫人的隐退,知道了情人之间也有着赤裸裸的金钱关系;他亲眼目睹了伏脱冷的被捕,懂得了智谋也斗不过金钱;高老头的惨死,让他明白了多大的父爱与亲情也战胜不了金钱的魅力。这所有在他的眼前发生的一切让他深深领悟到利己主义与拜金主帷幕义原则不仅存在于社会当中,也渗透在骨肉亲情之间。随着一步步深入社会,他认清了社会的真实面目,他的是非善恶之心变得越来越淡薄,自私自利的欲望却越来越占据他的内心,最后,他终于有一个淳朴善良的青年变成了一个寡廉鲜耻的野心家。巴尔扎克通过剖析拉斯蒂涅的心理,证实了贵族势力逐渐被资产阶级所代替的社会事实,揭示了整个法国的社会金钱至上的本质。
  伏脱冷是《高老头》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他的身份是苦役监逃犯,实际上却是政客和野心家的另一种典型。他是一个集凶残、狡猾、冷漠于一身的人,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恶魔,是一个资产阶级野心家与掠夺者。他向拉斯蒂涅吐露了资产阶级的利己主义原则,给拉斯蒂涅撕开了道德与法律的,让他看到了法律与道德对有钱人一点小效力没有,金钱才是一切,才是王道。巴尔扎克通过伏脱冷这一人物形象,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无情的鞭挞。
  《高老头》中不仅这些主要的人物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次要人物也跃然纸上。例如见钱眼开和猥琐浅薄的覆盖太太,阴险狡诈和鬼鬼祟祟的米旭诺等等都跃然纸上,很生动,也很有特色。
  二、 艺术特色
  1、 典型的社会环境描写
  通过社会环境描写,不仅能够体现社会生活而且还能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高老头》围绕着拉斯蒂涅的活动对巴黎社会各个等级、阶层的人物生活环境进行了细致的描写。他描写了代表下层人物的寄居地——伏盖公寓。他写它形似牢狱,塞满了残破而又肮脏的器皿和家具,就连墙壁上的石灰,碗碟上的裂缝也不放过。通过这一环境描写,反衬出了下层人民生活的艰辛。除此之外,作者还描写了鲍赛昂府,这一代表上层贵族社会的典型坏境,它的院子中有华丽的马车,有供满鲜花的大楼梯以及玲珑精巧的会客厅……,种种的这些都表现了上层社会奢侈富足的生活。
  社会环境对人物性格的塑造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在该部小说中,拉斯蒂涅就是一个受到环境影响而使性格发生蜕变的典型代表。他本来住在偏僻的伏盖公寓,在去了一趟华丽的鲍赛昂府之后,他的内心再也无法平静,他再也看不下去伏盖公寓那种穷酸而又贫困的生活。最后,他终于堕落了,踏上了野心家的道路。这一切,都是由典型的社会环境所决定的,所以说,在一部小说中,环境描写是非常重要的。
  2、错综而又分明的结构布局
  《高老头》有两条主要的叙事线索,那就是高老头和拉斯蒂涅的故事。同时,小说又穿插了鲍赛昂负任何伏脱冷的故事,以这四条线索交叉穿插来织故组事情节。这几条线索看似纷繁复杂,实则主次分明,有着清晰的脉络。该小说以叙述落魄的高老头为满足两个女儿的欲望而被女儿榨干腰包并遭受冷落抛弃为中心情节,以拉斯蒂涅为中心人物,通过他的活动来穿针引线,把上层社会与下层社会紧密的联系起来。这几条线索紧密的交织在一起,互相深化,互为补充,共同表现小说的主题。
  3、鲜明的对比手法的运用
  这部小说多处运用了对比手法。例如,高老头的两个女儿穷奢极欲的生活与高老头自身贫困潦倒的生活的鲜明对比。姐姐阿娜斯塔齐与妹妹但雯那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不惜使用卑鄙无耻的手段搜刮父亲的财产,作为父亲的高老头为了满足两个女儿的欲望想尽一切办法而最终落魄致死。作者通过这一鲜明的对比反映了但当时法国社会金钱至上,人情冷漠的社会现实。对比手法的运用使主题更加鲜明突出。
  三、总结
  《高老头》是巴尔扎克的一部批判现实主义的佳作,他成功塑造了社会各阶层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并通过各种人物历程的现象来看到整个社会的本质。作者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赤裸裸的金钱关系。作者通过对一系列事件、人物的分类整理,通过对人物性格与语言的描写与刻画,是《高老头》成为了一篇完整的历史名著,这可以说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批判现实主义的杰出的著作。
  参考文献:
  巴尔扎克:《高老头》,张冠饶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1月。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6月,第250—263页。
  作者简介:胥青云,女,汉族,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人,现在就读于临沂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