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感性”的孕育
1.1技术理性对感性的压抑
发达工业社会受到技术理性的规范和操作,人性被扭曲,感性被压抑,为消除技术理性的奴役。马尔库塞提出了“新感性”,新感性是一种解放了的,有反抗的感性,新感性在艺术中产生并发展。服装界中有一位设计大师——川久保玲,她有一款作品名为“lumps”块状填充物,打破了时尚界一贯对体现女性曲线的追求模式,而是追求适度的自由、舒适,从而进行破坏、拆开及再组合。整个服装用絮状的填充物使服饰看起来臃肿,完全没有任何的美感,但是她追求一种个性的美感,对原有的束腰、束胸、束臀彻底的颠覆,使女性的身心得到了极大的解放。同时又是对美的艺术的一种新体现。
马尔库塞认为技术理性压抑想象的力量。他说:“想象的自由受制于感性的秩序,它不仅受制于感性的纯形式(空间和时间),而且还受制于感性的经验内容”。他还说:“想象的力量在工具主义理性发号施令,与为了实现这种理性而对感觉经验大加摧残这两者之间,被压抑着”。因为想象力被技术理性压抑,想象力又受制于感性的秩序,解放想象力,就要解放感性,这就凸显了解放感性的必要性。因此,马尔库塞认为感性的解放也需要想象力为指导。
1.2感性与艺术流派
在《爱欲与文明》中,马尔库塞谈到了感性的认知作用一直被弱化,他认为“没有任何劝诫和理论能打破感性的这个禁锢,只有把个体的这种麻木不仁、僵化的感性消除掉,消除感性的压抑”。这就是要通过艺术来激发感性的内在真理价值,回复感性的权力,从而引出了感性和艺术的密切关系。马尔库塞在书中借鉴了康德的观点,康德认为艺术的科学是感性的科学,他还借鉴了席勒的观点,认为审美具有解放的力量。这个观点在服装上也有所体现:纵观时装历史,二次大战以后发展起来的成衣时装,大多数为成年妇女所穿用,设计家们的高级时装主要内容是各种奢华的礼服或娇柔的紧身裙,人们往往忽视了年轻人群。有人说,年轻的成衣时装的成功,是由于全世界少男少女突然醒悟,出于对生活的珍视,出于以享乐的方式感受生命的生活态度,他们对精致绝伦的服饰渐渐厌倦,于是街头风格的服装应运而生。在之前的理性思维的压制下,服装的形式大都显得矫揉造作,没有真正的符合年轻人群的追求,因此,在人类在发展过程中不断的找寻感性的解放,使想象的生活第一论文网www.dylw.net体现在穿着上,以此来展现人性的解放,最突出的为街头文化:一种以街头为发源地,并流行于发展于年轻一代的玩物,它包含了服装、音乐、舞蹈、涂鸦、运动等元素。作为街头文化的一个重要元素,服装的街头风格历经了半个世纪的演变。街头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设计风格始于上世纪50年代,设计注重个性,强调自我,常常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出享乐主义者特有的对现代文明的嘲讽和对传统文化的挑战,具体表现为上世纪60年代的“垮掉的一代”、70年代的“朋克”、80年代的“雅皮士”,直到90年代以后出现的“Hip-Hop”。穿皮装、戴头盔、蓄长发长须长鬓角、迷你裙、印花牛仔裤、t恤衫、黑色皮夹克加金属星星装饰、无性别服装和无上装服装,甚至破衣烂衫,俗称“乞丐装”。这些衣饰都是享乐主义者潜在意识里观念的物化标志。他们将“丑”带入了审美领域,这的确是审美领域一大变革。
2“新感性”与艺术解放之途
2.1对自律性艺术的探讨
马尔库塞认为,造就新感性需要具有自律性的艺术,具有自律性的艺术才是真正的艺术。自律,本来是康德伦理学的概念,它表示的涵义是,人的道德精神通过主体意识自己为自己立法,而不屈于从于外部权威设立的规范。艺术自律就是指艺术独立自在的性质。艺术有一种独立于其对象的自身规律,艺术自律使艺术拥有支持自身存在的内在规律。关注艺术自律就是关注艺术自身。艺术的语言传达出并不属于日常生活和日常经验的客观性。正是由于艺术的自律性,艺术确保了审美的理想性、想象的超越性。
艺术需要具有自律性,就是艺术要疏离于、超越于现实,这样艺术才具有肯定性和否定性,才能否定、反抗社会,这样艺术就具有了社会性。艺术正是借助形式,既具有肯定性,同时具有否定性,具有否定性的艺术才称其为真正的艺术。
2.2艺术的理想与现实
艺术形式是艺术作品所具有的总体性质,其中包括意义、材料等内容要素,也包括语言、叙述、变形等纯形式要素。这里的审美形式不再是传统美学中仅仅被内容所决定、并为内容服务的外在形式,而是与内容结为和谐的整体。形式既异于现实,又对抗现实。艺术正是借助形式,才超越了现存的现实,才成为在现存现实中与现存现实作对的作品。
马尔库塞说:“艺术与实践疏离程度和异在的程度,就构成了它的解放价值”。艺术具有自律性,能否定现实、反抗现实,同时塑造出与现存现实对立的现实,具有解放作用。因此新感性只能在艺术中产生。在时尚界,耳熟能详的ladyga第一论文网www.dylw.netga,很多人说,她就是横空出世的妖孽——内裤外穿、渔网bra…不管是你能不能想到的装扮,她都敢尝试,虽然这样的装扮在常人看来很不能理解,但是她的服装的某一个元素都成为了当季或是当年的一个流行元素。她是一个游走于想象和现实之间,有着天才般的艺术天赋,你永远猜不透她到底有多少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同时她是一个极具有表现力的人,她追求极端的艺术,又能很大胆的变现出来。有人喜欢她夸张的穿着方式,认同她的穿着方式是一门艺术,能够很真实的表现自己内心的想法;也有人很排斥她,认为她是一个疯子,她的穿着完全没有美感,甚至觉得极其丑恶,没有任何的艺术感,但是至少我认为她在对艺术的解读上还是有很多特别之处。她在艺术与现实之间游离,寻找艺术与现实之间的平衡、差异,这样一个极具个性的人,必定不会被世人遗忘,而且她对艺术的独到之处,终究会被更多的人所喜爱、欣赏。
3总结
马尔库塞在寻求艺术的现实化,最终只是乞求于想象,使现实与艺术的趋同,想象发挥巨大的作用,要通过想象来实现。也就是说,他认为艺术的世界是通过想象和幻想塑造的,如何使
艺术的世界成为现实,他寄希望于艺术来解放,是一位充满理想精神的艺术理论家。
参考文献
苏洁.后现代美学视野中的解构主义时装.纺织学院报.2006(11):118.
陈建辉.论服装设计风格中的结构与解构.装饰,2005(14):106.
马尔库塞.审美之维.桂林:广西师大出版社,2001:118.
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黄勇、薛民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58-59.
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49.
邹玉兰.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理论研究.南昌大学,2010.
付永军.控制与反抗—社会批判理论与当代资本主义.济南:泰山出版社,1998:191—196,276.
李春青.在审美与意识形态之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程巍.否定性思维—马尔库塞思想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杨小滨.否定的美学—法兰克福学派的文艺理论和文化批评.北京,三联书店,1999
曹禧修.中国现代文学形式批评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