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失恋大学生心理学调查及心理干预
摘要文章作者通过对本校失恋后两组大学生的心理学调查,并采用心理咨询干预。方法:将68名失恋大学生随机分为心理咨询干预组和对照组,进行干预组与对照组心理咨询干预前后心理学调查(焦虑SAS、抑郁SDS)和访谈。结果:两组被试干预前后SAS、SDS和情绪及认知歪曲的结果存在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失恋大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干预有助消除焦虑和抑郁的心理,有助于改善情绪和改变不良认知。
关键词失恋大学生;干预组;对照组;心理咨询干预
作者:张雯雯
失恋是当代大学生中非常多见的一种情感危机,如果不能很好的疏导、处理,很容易诱发当代大学生心理疾病。对失恋大学生积极关注,并及时进行心理咨询和疏导,是高校心理卫生工作者和辅导员的工作重点之一。笔者分析了本校(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在校失恋大学生的抑郁和焦虑的情绪,并了解了其不良情绪和认知,对其采用了心理咨询干预和疏导。其结果总结如下。
一、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对68名本校失恋大学生做为观察被试。其中女性被试36人,男性被试32人;年龄21~25岁(平均22.8±6.8);大二学生26人,大一学生42人。随机将被试分为心理咨询干预组(n=34);对照组(n=34),两组被试在心理辅导教师指导下填写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anxietyscal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depressionscalSDS)记分评估。心理咨询干预组经两个月心理咨询干预后,与对照组再次进行SAS、SDS及心理访谈,以观察心理咨询干预效果。(其中有4被试无明确原因自行脱离实验)
2.心理学调查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心理学调查。分别将SAS、SDS中的20个项目各项分数相加,即得到粗分,然后通过公式转换:Y=in+(1.25X),即以粗分乘以1.25后,取其整数部分为标准分(indexscor,Y)。
3.心理咨询干预手段
咨询干预组的被试,尤其失恋后焦虑、抑郁自评量表分得分较高的失恋大学生,采用心理咨询理论中,认知理论中的合理情绪疗法(ABC理论)进行咨询干预,以纠正其歪曲的认知,缓解其焦虑和抑郁引发的不良情绪。
二、结果
两被试的年龄、性别、及文化程度无明显差异。心理学调查见下列表格,两组被试在进行心理咨询干预前SAS、SDS标准记分无明显差别(P>0.05);而心理咨询干预组经两个月心理咨询后,SAS、SDS标准计分明显降低;对照组有所显增高,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被试在心理咨询干预前,情绪和人知的歪曲程度无明显差异。心理咨询干预组被试,经两个月的咨询干预,自我评估表明,情绪改善明显。对照组被试则表示情绪困扰没有改善,还有6人出现睡眠问题。
三、讨论
大学生因心理素质、挫折承受能力等诸方面的差异,遭遇失恋后往往会表现出一些不良情绪反映及心理失衡现象。其失恋后的挫折感受和不良情绪反应与失恋者的性格、童年期与父母依恋关系的好坏、恋爱时间的长短及恋爱关系的深浅程度的不同而有差异。对于绝大部分遭遇失恋大学生来说,他们能正视和接受现实,平稳度过失恋后的心理波动期,然而也有些失恋学生会长时间沉浸于失恋的痛苦中,并出现程度不同的不良情绪反应和歪曲的认知。
本研究对本校68名失恋后大学生进行心理学调查(SAS、SDS)和不良情绪、歪曲认知的访谈,以期发现失恋后异常的情绪、不良认知引起的心理变化,并对心理咨询干预组采用不同方法进行心理咨询干预,结果发现心理咨询干预组不仅SAS、SDS标准得分减少,而且不良情绪和歪曲认知明显改善,而对照组的被试,其焦虑、抑郁情绪明显增加,歪曲的认知没有改善,还有部分被试出现顺面的问题。在此,作者建议高校心理卫生工作者以及负责学生工作的相关人员和辅导员,应根据大学生不同的心理变化和需求,关注失恋的大学生,主动采取积极、有效的心理咨询干预,可以很好的防止失恋后的大学生陷入情感危机,避免恶性事件的发生,对于高校维护正常学习氛围,创建和谐校园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曼,郝风贤.大学生吸烟行为的心理社会危险因素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6,2:81.
[2]王翔朴,主编.卫生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
[3]张维熙,沈渔村,李淑然等.中国七地区精神疾病流行学调查[J].中华精神科杂志,1998,31(2):4.
第2篇:对大学生心理学的教学方法研究
一、完善大学生心理学教学方法的必要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自己的精神生活的质量,当然大学生也名列其中。高校的心理学本身就是一门抽象、难以理解的课程,在大学生的眼中,心理学既有着神秘的“朦胧美”,同时其内容也是枯燥乏味的。根据调查显示:部分大学生认为心理学学的时候没什意思、学了之后也觉得没什么用,这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师对教学热情无疑是一个严重的打击,甚至对心理学课程本身的价值也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因此,在正常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利用先进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掌握好心理学,是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应关注的一个问题。高校良好的心理学教学,培养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开展心理学课程教育,对帮助学生提高其自身的综合素质、更好的认清自己,建立良好的自我觉知,对学生有效的规划自己的生活和未来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高校心理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心理学教学方法僵化,教学工作中缺乏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心理学教育的方法也应该与时俱进,适应新时期、新思潮等思想多元化的特点。但是,部分心理学教育者仍然采用传统的教育方法、硬性说教、硬性灌输、打官腔等,教师稳居于三尺讲台,面对少则几十人动辄上百人的大合堂,搞“一言堂”,学生坐在在下面“听”,学生的情感、态度、需要、反馈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基本都被省略或忽略,“我讲你听、我说你做”,教学方法简单,形式单调,缺乏针对性,这种做法严重忽视了大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致使学生对心理学教育产生厌烦心理,严重影响了心理学教学的效果。
(二)师生之间缺乏互动,缺乏情感交流。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积极地情感,能有效增强学生的记忆力,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能够充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目前,在课堂上师生之间缺乏必要的情感交流,师生之间的互动也比较少,这也是导致心理学教育工作的效率不高的原因之一。
(三)考核评估侧重理论而忽视现实问题的挑战能力。目前高校的心理学课程的考核主要有两种形式:一、必修课用严格的闭卷考试。这种考核的形式的试卷内容主要是以原理、概念记忆为主。二、考查课用比较宽松的论文模式。这种形式的考核标准是学生在课程结束时到期末前交一篇有关心理学的论文给任课老师就可以了。无论是这两种考核方式的那种,都严重忽视了心理学的实践活动。尤其是第二种形式,很多学生就是在网上随便找一篇心理学的论文应付了事,因此在部分学生中就盛行“心理学学不学无所谓,反正能顺利过关。”当心理学课程结束后,学生在应对各种各样的考试的时候,很难排解自己焦虑紧张的心情;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的时候,也不能妥善的处理;在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的时候,也没有显示出有足够的挑战能力。
(四)部分高校师资水平存在问题,高校部分教师缺乏中小学教学的实践经验,心理学课程的理论的学习不够深入。目前担任心理学课程的教师部分是一些学校刚毕业的硕士生、博士生,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没有中小学教学的经验,所以很多老师在理论课教学的过程中只能面对课本“侃侃而谈”,或者是照着多媒体的备课一直念下去,对当前高校心理学的教学的热点问题不能很好进行剖析,教学停滞在形势主义上,学生对心理学课程的兴趣骤减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三、完善心理学教学方法的对策
(一)丰富教学手法,实现“教”与“学”的结合。对于课堂教学。笔者也进行了长时间的探讨,也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普遍提高。我们应该不断变换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因此,教师要因材施教,结合实际,采用不同的方法,通过“激趣法”、“情境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既可以帮助教师丰富教学方法,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高校心理学教学的效率。同时,还应该注重设计课堂教学的结束环节,善于捕捉时机,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欲,这也是丰富教学手法之一。通过以上教学方法,加强了基础训练。发展了学生智力,培养了学生的能力,改变了过去重视知识而忽视能力的倾向,努力做到在学生获得心理学知识的同时,不断增长学习心理学的能力。
(二)增加师生课堂间的互动和情感交流。心理学的教学不仅仅只关注教与学的关系,同时也重视师生间的思想情感的交流。成功的教学依赖于师生间的课堂上的互动和思想情感的交流。教师应该充分运用心理学教材内容的广泛性,通过自己巧妙地加工,联系学生的实际,引导学生去体验教材中的情感,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接受相应的情感的影响,达到学生“以情促知”的效果。所谓互动,就是强调师生间的交流,共同发展的教学过程。教师在课堂上应该积极地引导学生,让学生提出疑问,师生一起解答,达到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推动心理学实验课程教学方法的创新。心理学实验教学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具体的实验技术和手段,训练理性思维,还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实验方法背后的哲学思想和思维方式,树立科学信念。实验能够提高学生的实验素养,激发学生实验探究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以实验为基础的探究式心理学教学,为课堂提供了研究性学生的氛围,能引发学生学习动机,激发创造性思维火花,再通过导趣、导思、导法,让学生多讲、多动、多猜想、充分自主学习、自由交流,真正体现探索和创新、理论和实践、讨论和动手的有机结合。首先、加强实验设计思想的理解和训练。其次、强化实验技能的练习和掌握。在实验教学中,让学生能够参与实验操作的各个环节的设计。再次、合理安排课程作业,促进教学与研究的结合。实验课程的作业要加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能力的训练,避免流于知识记忆。
(四)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选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传统的“黑板加粉笔”式的教学已经逐渐被淘汰,当代公共心理学的教学改革重要的一方面是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直观形象的理解所讲和所学内容,把复杂内隐的心理现象以生动活泼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知识接受程度。在高校教学手段现代化今天,心理学教学多媒体应成为公共心理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改进传统的考核方式,建立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如果心理学课程成绩满分是100分,可分为20%案例分析报告或深度访谈报告、30%实训表现和50%课程考试三大模块。案例分析报告主要是对相应案例进行深度分析;深度访谈报告则是围绕某一心理话题对一个或多个个体的深度访谈记录;实训表现则由小组商议后共同评定;课程考试要摒弃以前以解答题模式为主的课程考试,取而代之以真实教学案例的材料分析和综合性的论述题为主。
(六)推进心理学教育队伍的建设。良好的心理学教育队伍是心理学教学效果的保障,我们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建设好高校的德育队伍:
首先、提高理论水平。大学教育不再是照本宣科,教材只是一种辅导的工具,所以这对教师就提出了更好的要求。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在对教材有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加上自身的经验来进行教学,所以这就对教师的理论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所以要想提高高校心理学教学的质量就必须的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
其次、提高职业道德。教师的职业道德不仅影响着教学质量还影响着学生的的思想和为人处事等诸多方面,如若老师上课如完成任务一般,那上课的质量是无法得到保证的,学生在课堂上不仅一无所获,反而会因为老师的消极授课而带来坏的影响。因此必须得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
最后、提高工作能力。优秀的心理学教育工作者不仅应该具备较高的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还应该掌握必要的教育方式与技巧,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生搬硬套某些理论,而是要通过自身的经历或者某些广为人知的事例中渗透心理学教育。
作者;李岩
第3篇:贫困大学生心理学届定研究
笔者认为贫困生的届定标准应该充分考虑到个体对贫困的认知和消费需求与现实经济条件的落差,贫困生应该有更广泛的来源和更科学的判断原理,其届定不能仅仅依据经济数据,经济水平中等和上等的群体中也可能存在贫困生,他们和以往意义上的贫困生同样存在突出的心理与行为问题。简言之,大凡因经济条件无法满足现实消费需求而产生“贫困心理”并认同自己贫困的个体均可视为贫困生。基于这点,我们拟将贫困生分为3类:第一类:生存受阻型贫困生。主要是指缺乏基本生活保障的贫困生。各种经济来源尚不能维持其基本或正常的饮食所需,其经济层次处于下级。这类贫困生无力支付大学期间的学费,或支付了学费生活费就成问题,相当于以往学者提出的贫困生。生活费和学费均无法保障的,相当于特困生。这种概念下的贫困生在其所处的下等经济层次的群体中比例理论上很大,除了具有明显的心理症状外,他们往往还存在营养不良的情况。第二类:发展受阻型贫困生。这是指各类经济来源虽能保持个体基本的生存所需,但却无法满足个体更多培训等发展需要,其经济层次居中。如购买学习用品,参加各种职业技能培训,考研等。其需求意义在于:促进个体更好的掌握专业知识,或具有一技之长,或使学历高于他人以便增强个人就业等方面的优势。这些发展不能得到满足,个体同样会产生“贫困心理”,成为贫困生。这类贫困生在中等经济群体中的比例还是较大。第三类:奢侈受阻型贫困生。指追求高档消费受阻的个体,如一味追求名牌服装、时兴电子产品等,其消费需要具有明显的奢侈性,虽经济层次居上,但仍无法满足其超高的消费需求。这类个体基本没有体验过生存或发展上的经济困难,他们的经济实力较其他群体富足,其奢侈消费要求受阻一样可产生“贫困心理”。这类贫困生在同一经济层次中比例仍然不少。
后两类贫困生由于所处的经济水平较高,以往他们常被称为“经济富裕的大学生”,从未有学者将其列为贫困生进行研究。调查结果证实这两类贫困生的存在,说明贫困生的产生还与个体对贫困的认知和不顾现实的消费需求紧密相关,贫困生届定标准急需修正。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对临床医学本科大学生进行统一测试,发放问卷1000份,收回有效问卷970份。根据被试的经济水平,将全部问卷分为经济下等组266人、经济中等组390人和经济上等组314人,再从中进行再次筛选,将各组中认为经济水平无法满足自己消费需求并认同自己贫困者挑出组成新组,依次命名为生存需求组246人(92.5%)、发展需求组225人(58.4%)、奢侈需求组100人(31.8%)。3组在性别、年龄等上没有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此次调查问卷除了包含对个体经济水平和贫困处境的自评外,还运用了症状自评量表[1](SCL-90)与简易应对方式问卷[2](SCSQ)进行团体施测。数据采用SPSS10.0进行统计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SCL-90积分比较生存组人际敏感积分高于其他2组,P<0.05或P<0.01,具有显著性差异。但是3组在其他因子上并无显著差异,且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恐怖等因子积分均较高。
2.2SCSQ积分比较生存组和发展组积分均高于奢侈组,P<0.05或P<0.01,差异显著。生存组与发展组间无显著差异;3组积分总体上均偏低。
3讨论
本次研究3类贫困生均表现出了明显的心理症状,和以往的研究[3-6]结果类似,这证实了经济水平较好的群体中也存在贫困生现象的推论,说明贫困的决定因素不仅仅是经济,更与个体对贫困的认识、现实消费需求紧密相关。3类贫困生仅仅在人际敏感上存在差异,这可能说明个体的经济基础不同影响了其交际行为,提示个体的经济层次是影响个体交际的重要因素。
3类贫困生心理症状突出的同时也伴随着行为的消极,但奢侈组较之生存组和发展组更显消极,说明奢侈主义对个体的危害更大,可能导致个体出现财产方面的罪错行为。因此,这类贫困生是学校心理和思想教育的重点。
贫困大学生的界定是为解决“贫困生问题”服务的。如不能全面的掌握贫困大学生的规模、类别、特点,必将影响贫困生问题甚至整个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也会大大影响贫困生研究结果的科学性。经济贫困的个体容易引发消极的心理、行为上的问题,但是,贫困并不一定对所有个体都能产生负面影响,个别贫困生[7-8]也体现出了一些传统的优良品质。
而即使受到其负面影响的个体也不一定全部都会产生消极的应对方式。以往的贫困生界定方法[9]主要建立在经济学的基础上,即根据个体家庭收入、个体月开支等情况将经济水平低于正常水平或最低生活保障线的个体届定为贫困生,这些做法存在明显的不足。
首先,家庭收入的界定方法。即将年收入小于5000元者列为贫困生。具体数值的参照尚无统一标准,有些学者以当地最低生活保障为参照。该界定法的不足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①家庭年收入因各省市县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而存在较大的差异。例如东部、沿海地区和西部偏远地区的经济发展差异很大,各地的最低生活保障水平也相差巨大。就算是在同一个省,不同地区的最低生活保障也千差万别。是以生源所在的标准还是以学校所在地为准?均有不妥。例如个体在家庭所在地并不够列为贫困但以学校所在地为标准而列为贫困的,当地政府可能难给其贫困证明。②忽略个体的生活、学习等费用来源的多样性。部分贫困生存在这样的情况:虽然家庭经济并不富足,但可从亲友处获得,如获得爷爷、外公等资助的,继承遗产者。不考虑这些因素,将使不少非贫困生也成为研究对象,这无疑大大削减了研究的可信度。③各地消费水平也存在很大差别。如深圳物价是成都的1~3倍,在成都一个家庭收入还不算贫困的学生到深圳的大学就读,难免不会成为贫困大学生。这种“突然”成为贫困生的个体其心理和行为和长期处于贫困的个体肯定存在差异,对贫困生的研究也会造成不良影响。④忽略了个体家庭成员、人均等情况。如个体家庭年收入为2万,按以往的界定不可能列为贫困生,但其并非独生子女,其父母还要支付其他子女的学习、生活费用,甚至家庭成员中还有长年卧病在床的情况,家庭突然遭遇变故的,等等。由此严重削减了个体的经济基础。
其次,个体支出水平界定方法。指以个体月生活费高低为界定标准,一般将月消费在200元以下的列为贫困生。该方法的不足较家庭收入法大:①忽略了性别差异的影响。主要是未考虑到女性消费的实际。现代的女大学生普遍追求外表的形象,减肥风气盛行,饮食也极为节减,这类大学生月消费自然要比男性大学生低许多。如将这种特例也列为研究对象,则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大打折扣。②个体的月消费情况的动态变化性。如个体刚到校时需要额外添置生活用品;季节交替时患上疾病,医疗费增加;还有个体的服装、英语四级报名费,等等,这些因素可使个体月生活费变得不稳定。而个体往往又不会把自己的消费情况一一记录,回答问卷时难免失于真实。③对月支出的概念混乱。如有的学者将月支出视为每月饮食费用,在设计调查问卷时也未能明确其所指,导致被调查者也出现概念混乱。这难免对研究结果造成重大误差。④各地消费水平差异的影响。如200元每月的生活费在一个小规模城市的大学就读或许已足够,而在一个经济活跃的大城市就读可能就远不够用了。
第三,综合界定法。指将家庭年收入和个体月支出结合起来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将一些特殊情况排除掉,如月支出200元以下但家庭年收入却大于1万元的或家庭年收入小于5000元而月支出大于300元的。但是,由于两个方法本身存在严重的不足,结合起来运用相互弥补的作用依然不能有完全避免自身不足。首先,若以家庭年收入5000元和月支出为200元为界线,那么家庭年收入4900元的个体与5100元的个体,以及月支出195元的个体和205元的个体,两者之间是否具有显著差异?以统计学的原理来说,二者差异并不明显,缺乏科学意义。其次是个体对家庭年收入的知情程度,对自己月支出的内涵,以及问卷设计不能排除被试对暴露自己隐私的担忧等,均会对贫困生的研究工作造成严重的误差。
总之,对贫困生的界定不能单单依靠经济数字,结合个体对贫困的认知和其消费需求与现实经济能力的落差非常必要。对贫困生的界定分类越科学合理全面,越有利于我们有针对性、事半功倍地开展“贫阮生”工作,对维护大学校园整体的和谐、健康也有着重大意义。
作者:阮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