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学论文>世界哲学论文

马修·阿诺德和美国文化

2015-07-23 11:12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马修·阿诺德是英国维多利亚时期著名评论家及诗人。确切地说,阿诺德是一位引领时代的最具影响力的批评家。正如托马斯·斯特尔那斯·艾略特曾说过,马修`阿诺德是整个时代的文学学术观点的奠基人。他自成体系,独树一帜。

关键词:马修·阿诺德式批评;敬佩马修·阿诺德的人;美国文化;文学批评
    马修`阿诺德是英国维多利亚时期伟大的批评家。他是幸运的,因为当时的时代给与他足够的重视。毫无疑问,今后的一代又一代会始终关注这个充满灵动感觉的文学批评家。对阿诺德批评著作的研究让我们以独特地视角去解决批评一致性的问题。作为批评家,他的文学批评始终坚持追求理想的和谐的完美。正如布劳内尔所说:“马修·阿诺德不仅甚至也不主要是一位艺术家而是传道者。”1在谈到阿诺德的影响时,布劳内尔说:“在批评方面,从阿诺德拿起笔开始写作以来,今天的英格兰是多么的不同!因为阿诺德的影响才有我们今天的不同。30年前人们认为他在文学方面是华而不实、一知半解的,而今天大家渐渐接受了他和他的一切。”2他的镇静、平和、“好奇”、适应性和宁静已经从整体上变换了批评的角度。曾经好战、刻薄,今天也变得雅致。除了这样一般性的影响,阿诺德尤其交给我们:真实的批评方法一定是劝说、是慢慢灌入的信念。布劳内尔提供证据证明阿诺德对安格鲁美国人批评的影响的有效性:“如果我们要找个具体的实例看看在过去的二十五年间英国的批评著作取得的进步,主义通过看阿诺德夺取文化阵地的紧迫,当夺取胜利后他一定会以之前和之后的事实做对比,‘为什么一路看来现在的文学不如文学在法国时那样有水准?’”3阿诺德在美国飞速的成功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在学术界尤其成为一颗璀璨而永不陨落的恒星。正如十九世纪阿诺德的崇拜者毫不夸张的说,在美国,阿诺德的读者数量远远超出英国。原因是他迎合了时代发展的思想大潮,马修`阿诺德的思想使其作品尤其与美国人产生了共鸣。艾默生断然声称“批评的时代已经到来”4这正是阿诺德式批评的核心之处。阿诺德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就其广度来说可以与亚里士多德媲美。19世纪作家注意到阿诺德受到称赞的原因:1. 阿诺德减小了批评与创造间的不同一;2. 他的批评关注人的思想与人的境况。因此,他好像是为批评限定了一个范围或是使批评遇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亚瑟·拜森是牛津大学接受阿诺德影响的人物,他说在阿诺德之前有两种类型的批评家,在很大程度上,阿诺德的批评着眼于人世、紧握人类脉搏。用现代学者诺思洛普·弗莱的话说,英国批评家阿诺德认为:“批评就像历史和哲学,是一种对所有经历的态度。”5
  托马斯·斯特尔那斯·艾略特曾说过,马修`阿诺德是整个时代的文学学术观点的奠基人。因此,我们称他的批评为阿诺德式的文学与文学批评。但是,我们很难将他的文学批评与文化批评泾渭分明地呈现出来,因为他的文学批评并非纯粹意义上的,会考虑有关道德、文化方面的因素。正如马修·阿诺德所言:“批评是因为要达到完善。”6“文学批评的最重要的作用是具体到书籍对一个国家或是整个世界的文化产生的影响。同时在整个文化中,文学批评是选定的守护者,而且在文学批评的世界里所有文学作品可以一种方式或其他方式进行想象和诠释。”7
  在阿诺德早期的批评作品《批评文集》中呈现出来的批评观点即“文学是人生的批评”。8 这正道出了一个真实的时代。这里真正体现人的价值,以合理而科学的方法努力发现人性的美丽。正如黑格尔用戏剧性的语言描述了同样的情况:即
苍茫大地,朗朗乾坤,斗转星移,从来没有考虑以人为中心的存在。而阿诺德的思想激励起来一个现实世界。古希腊哲学家按阿克萨格拉说阿诺德的思想照耀世界,人们努力认识精神现实世界。9
  这正是马修·阿诺德的批评的核心所在。他认为,因为我们实现了人的价值,民主以及民主进程才有了可能。什么是批评?阿诺德说,批评是发现和评价的工具;是文学和生活的亲密关系的体现。提起马修·阿诺德式的批评,以“公正无私、直率”10而著称。它有特异体质。这种类型的批评,加之其启蒙性质组成了一种“印象式”。他的批评无人能比。阿诺德的批评分析完全而彻底地个人化,非科学化。尽管这样,它也是精确的,完整的,因为丰富的文化特质充斥其中。他的“文学是人生的批评”11在他的文学和文化批评中和谐而统一的并存。它揭示了卡雷利关于文学的观点——不反映基本批评性质和功能,具有真正的创造性的‘思想者的思想’。12
  阿诺德作为一位里程碑式的人物。他认为批评是一种艺术而不是一门科学。这时正值德国迂腐学术风气弥漫整个西方世界,主要表现为持续性的超验浪漫主义和一些陈旧的学术方法。阿诺德的批评让人如沐浴春风,从超验主义过渡到实用主义,在文学上它主要表现为一种古典主义,就是这样的实用主义方法一直吸引着美国文化。更为重要的是阿诺德的普遍意义上看待文学的方法成为超验主义的盛行大潮中的一段趣事。就像是文学批评阶段性的努力,从技术意义上看,冠之以指导地位并受到尊敬和重视的思想。从现代意义上讲,文学批评应找到其所依赖的哲学基础。而阿诺德本身思想的方方面面与美国人是如此之和谐。美国是一个中产阶级聚居的国度,因此“实用性”在这个国度里实际上具有与宗教一样的地位。因为美国文化讲求变化,所以马修·阿诺德引领时代潮流,倡导应融入美国文化而不是屈从。当然,文化是独立于一个国度的,是神圣国度的代言。阿诺德崇尚时代精神,这是一种不能安抚的历史力量,我们应去适应。提起马修·阿诺德对于时代精神的崇尚,实际上已经达到了敬畏的程度,并且阿诺德说这是一种神性的力量和权威,几乎超出人类的理解。塞谬·帕克斯·凯德门这样评论阿诺德,说他的文学天赋植根于广阔的实用主义,在这个意义上不如说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美国人。阿诺德和他的美国人们不相信技术形而上学,尤其在技术变得越来越专业化的时代他们对技术迷信的风气更加反感。从某种意义上讲,阿诺德试图去填补这个沟壑。阿诺德缺乏厚重的历史感,正如詹姆斯、艾略特指出的,人必须展望未来。这也正反映出他们已深深地融入美国式的阿诺德传统当中。因此, 阿诺德和每国的这种意气相投在叠加,直至最终的信念:即道德和行为更为重要。阿诺德与 美国的意气相投衍生出种族间的可调和性;以及道德和行为的绝对重要性。约翰·亨利·雷力认为马修·阿诺德的批评作品中心有个矛盾,这个矛盾同时也是美国文化的焦点,那就是,一方面是喜悦、欢呼、积极行为,另外一方面是忧郁、孤独和绝望。阿诺德试图去呈现或是去调和这些矛盾。更为重要的是,在美国阿诺德赢得了艾默生、梅尔维尔或是拉夫加多·赫恩的赞赏。
  马修·阿诺德声称他是人生的悲观主义的代言人,能够认识到人的局限性。赫恩又说阿诺德是浪漫主义运动中的古典主义精神的代表,他的诗歌就是说明。在马修·阿诺德的诗中,文化焦虑无处不在:这不仅体现于他诗歌的选题,也体现在他诗歌的技巧和风格上。在赫恩的《文学解释》一书中,在“悲观主义”一章中,他说,在马修·阿诺德的人生第一个阶段,他无疑是一位批评家。奥利弗·温德尔弗穆斯发现,当他感到忧郁时,阿诺德的诗歌总能抚平他的忧郁。当然,阿诺德对这样原初的乐观精神的呼吁和艾默生一样强烈。尽管他的观点中有悲情色彩,但他的脉搏仍然跳动着热情。但不管怎么说,他还是普通意义上的人类。就这一点而言,梅尔维尔表示沉默。美国这样的充满热情的国度产生了如此全然意义上的孤独和寂寞的文学作品,而阿诺德正好用他的笔回答了这一切。
  像所有悠久的历史演变一样,马修·阿诺德的美国传统是具有讽刺意味的。历史通过这些异常现象挑战逻辑。作为一位文学批评家,作为一位政治思想家,作为一位宗教争论者,阿诺德随时间的行进站到了自己的对立面,他的一些最亲近的朋友不知不觉地成了他最致命的敌人。首先,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就是这个“苛刻而又放荡不羁”13的十九世纪的发言人成为了二十世纪的温柔而礼仪的维多利亚时期的代表性人物。而且,就文学批评而言,十九世纪认为,马修·阿诺德过度关注作品的形式和风格。当然,二十世纪的惠特曼是反对这一说法的。阿诺德开拓了批评传统,而艾略特不看好马修·阿诺德正是因为他不够关注技巧与精确分析。另外,也同样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非阿诺德式的文学研究中,很多作为处在文学研究危险边缘或鼓励此类文学研究的现代批评家反对阿诺德式的人文主义文学批评。因为正是阿诺德在文学批评中过于强调历时性研究是文学批评中的大忌,它使文学批评成为无效的娱乐文学。他也同样反对纯粹的个人反映,比如理查德的“无关紧要的记忆。”14阿诺德期待着另外的现代文学批评。正是他第一个指出弥尔顿的宏伟著作带给英语诗歌的影响,它好比邪恶的咒语,也正是阿诺德,像现代学者那样,深入到其他学科和领域,将新鲜的血液注入文学批评的领域。最终也是阿诺德通过提出“上帝”这个词的语源与历史的朔源以及意义问题,期待着现代文化的语义运动。
  作为文学批评家,最近有关阿诺德的声誉问题有些反常现象。这个反常现象就是阿诺德式的“模棱两可”。即使他的批评方法不能给分析诗歌提供动态方法,但殊途同归,目的明确。他对于诗歌和散文的态度很简单:面对事实,抓住实质。当然,在这方面也有维护阿诺德的学者,莱奥纳多·布朗,他毫不隐晦地宣称:“正是阿诺德的态度使得史诗‘《荒原》’的创造和问世成可能。谈到诗歌,从阿诺德到艾略特,都对人生持有怀疑态度。”15有的评论家认为阿诺德是维多利亚时期代表性的文学批评家,并且阿诺德痛惜似水年华;有些评论家认为阿诺德是一位非典型的维多利亚式的文学批评家。实际上,他是“现代派”的代表。在一篇名为“维多利亚人,上帝保佑你们!”16道格拉斯·布什曾这样称赞阿诺德:“阿诺德坚持自我,坚决维护心中已有的、维多利亚式的价值观,这也是二十世纪试图追寻的。”但是埃德蒙·威尔逊在阅读过莱昂内而·特里林的“马修·阿诺德”后,得出正好相反的观点:“马修·阿诺德”已经平稳地屹立于评论界。他设法在现代社会寻找位置。
  在美国,阿诺德传统即他的方法和他的态度已经保留了下来。谈到所谓美国文化的核心问题,美国与欧洲的关系问题,阿诺德传统扮演了双重角色。如果说美国文化有三种进程供选择的话,一种是独立于欧洲,与欧洲保持互惠关系,和依附于欧洲。当然,阿诺德传统主张后两种选择。但惠特曼和马克吐温完全不同意阿诺德的看法。然而阿诺德赞同世界大同的同时,也同样提倡文化多元主义。也正是他的这种观点强化第二种选择,即与欧洲保持互惠关系,也就构成了美国阿诺德传统的核心内容。在不放弃国籍和个人主义的条件下,提倡向法国学习,也正是法国一次又一次传播新观点。这也是马修·阿诺德的批评观。
  阿诺德认为文学批评要涉及观点,另一方面涉及经验。他的文学批评认为批评家是一位预言家,他的唯一的使命是让人与社会人性化。这个传统始终存续。这个世界始终处于阿诺德起初判断的那样。阿诺德之后的现代批评是对他先前预设的问题的再解决。先前他提出一些重要的问题,这个世界现在始终在追问并且没有成功的回答。但是阿诺德始终认为文化是代替宗教、填补沟壑的手段。并且认为文化和社会应该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文化,尤其是以文学表现形式出现,已经变成宗教和社会万能药的替代品。我们仅仅追寻批评历史的足迹,从屈莱顿到琼森,到浪漫主义大家,尤其是华兹华斯和柯勒津治,到阿诺德,到二十世纪的批评家,去看看对批评功能和文学评论持久的强化和夸大。今天不仅文学批评具有很多宗教的痕迹:道德激情,对绝对化有意或无意的关心,希腊亚历山大哲学学派的教义和方法,教父等。甚至最重要的事实是,从19世纪开始,文学开始扮演了宗教曾经扮演的角色。十九世纪的自传年鉴——米尔,乔治·艾略特,艾默和阿诺德是主要的几个例子。这些都是不可知论的献礼篇和对于宗教和华兹华斯诗歌的道德力量的神秘,怀疑。
对于华兹华斯对十九世纪的伟大的思想家来说是救世主这样的说法一点都不为过。阿诺德认为文学具有宗教作用,在二十世纪有与十九世纪同样的思想,这个思想存在于华兹华斯的诗歌中。然而,宗教是文学需要寻求的目标。比如在上两个世纪里,文学和宗教相互叠加。但是如果文学必须起到伪似宗教的作用,它一定是社会救星。
  文学从十八世纪晚期开始向前行进显然表明为充满怀旧感,怀念过去以及怀念过去时代留给我们的美好回忆。文学以田园风味、情感、个人主义、精神和直觉的名义攻击城市化、科学 、集体主义、物质主义和实用主义。在英国从华兹华斯到勃朗特到托马斯·哈代到劳伦斯,或是美国的整个一批崇拜艾默生的人和梭罗传统,都带有这种攻击性。阿诺德以一种意识形态的形式,以一种动态的方式将这种传统注入政治、社会领域,教育和整个文化的未来问题。因此美国最近爆发的文学教授和教育学教授的一场争论就代表了教育领域的文学反攻。因此,阿诺德永远像一面红旗迎风飘扬。他永远成为所有对文学、思想、文化感兴趣的人的导师。
  
  
参考文献:
  追求和谐的完美. 李振中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