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热点新闻是军事记者在军事新闻报道领域中为了达到传播目的和满足读者对军事新闻的欲知心理。报道各个时期军事新闻语体的发展特点。下面是学术参考网的小编整理的关于军事热点新闻论文范例欣赏。
第1篇:军事热点新闻谨防唯利主义和唯实主义——以近期国内媒体报道为例
新闻是可能产生轰动效应的,但新闻工作者要耐得住寂寞,始终把党和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对我国首艘航母的报道一定要实事求是,不能变成某些媒体炒作的噱头。
在革命战争年代,我党老一代新闻工作者出生入死,用他们的鲜血乃至生命记录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他们经受了生死考验,铸造了中国新闻工作者的职业操守。
今天,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新一代新闻工作者如何引领时代的潮流,镌刻时代的烙印,经受功名利禄的诱惑,继承和发扬中国特色的新闻丁作者的职业操守,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
什么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工作者的职业操守?我认为它的魂应该是,也只能是“党和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因为,新闻工作者掌握着舆论大权,他可以“记录”事实,也能够“塑造”事实,还可以“改造”事实。因此,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和情操格外重要。
先不说那些以权谋私,搞有偿新闻的败类,这些人已触犯了党纪国法,当受法律制裁,不在本文讨论之列。本文讨论的对象是尚有职业良知,但存有某些迷思的一些媒体人。
现在的军事新闻报道中存在两大迷思:一是唯利主义;二是唯实主义。
所谓唯利主义是指,只注重经济效益,追求排行榜、收视率,吸引眼球。为了获取轰动效应,不惜夸大、扭曲甚至编造新闻。特别是那些军事素材的新闻,因为其敏感度高,受众多,往往变成炒作的热点。
例如,最近关于航母的报道,就存在追风、热炒的现象。我国的首艘航母,是“利用一艘废旧航母平台进行改造,用于科研试验和训练”。有些媒体却把它夸大为“中国崛起的标志”;同时,另一些媒体又有意矮化我们第一艘航母的功能,说它是机械化时代的产物,已经过时。
这就奇怪了,飞机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到现在也已经100多年了,怎么没人说飞机过时啦?航母只是一个作战平台,嵌入机械化元素,它就是机械化的产物;嵌入信息化元素,它就是信息化的产物。所以,对于我国新型装备的出现,一定要抱着一种淡定的心态,以一种平常心来看待之,不要夸大其实,也不要缩小其实,更不能编造其实。
比如有的媒体在报道航母试航时,为了赢得点击率,竟用“某某军事专家称舰载机或已试飞”这样的标题。据证实,这位专家根本就没有说过这样的话,即便说了,也不能用“或已”这样模棱两可的词作为新闻,这不是误导受众,罔顾职业操守吗?
所谓唯实主义是指,不计后果,不注重社会效益,一味地如实报道。比如,对有些问题的报道会损害国家利益,一定要注意趋利避害,甚至要做一些技术处理,不是什么事情都报道得越详细越好。
西方社会要求我们做到百分之百的透明,或者百分之百的如实,这是有“透明陷阱”的,中国做不到,两方主要大国也做不到。
最近,有些媒体关于我军一些新(有图)式武器装备的报道,就有泄密之嫌。有些武器装备的型号、性能、技术参数越模糊越好,如果全都透明了,就失去了神秘感和威慑力。所以,新闻工作者头脑中一定要有一根弦,“保守党和国家的机密必须慎之又慎”“百分之九十不行,百分之九十九也不行,必须百分之百”。
新闻工作是一个高尚的职业,新闻工作者必须有高尚的情操。新闻是可能产生轰动效应的,但新闻工作者则要耐得住寂寞,始终把党和国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做党和国家在新闻战线上的敏锐哨兵和忠诚卫士。
(作者是中国战略文化促进会常务副会长,中国军事科学学会副秘书长、少将)
有些人说,航母亮相表明中国已经进入世界军事强国之列。没错,强国梦是中国几代人的梦,这个梦早晚要实现,但她是未来时,或是正在进行时,而不是现在完成时。因此,“从无到有”,值得欢呼,但“从有到强”,更值得期盼。
又有些人说,
“航母中看不中用,是形象工程”。怎么就“中看不中用”了?有和没有的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特别是航母能够弥补我海上威慑力和作战能力的不足,同时能够牵引我海军力量建设和包括造船工业在内的高科技产业链的发展。我认为,这样能提升和体现我综合国力的所谓的形象工程越多越好。
还有些人说,“航母是机械化时代的产物,航母已经过时”。可是为什么包括美国、俄罗斯在内的军事强国都在继续研发新型航母?可以说,起码在本世纪,航母仍然是海上的“巨无霸”。
当然,我们也不是“航母决定论者”。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我们之所以把首艘舷母作为训练舰、科研舰,就是要扬其所长,避其所短;扬我之长,击敌之短。只有知已知彼才能百战不殆。航母不是我们惟一的发展选项,只是整个国防大系统内的一个子系统,我们还有许多未来的发展选项。总之,我们不会去与别人搞军备竞赛,不求最豪华的,而求最管用的。
所以,对我们的首艘航母的报道一定要实事求是,不能过分夸大,也不能妄自菲薄,更不能变成某些媒体炒作的噱头。(罗援)
第2篇:让历史教学因热点新闻而绽放异彩
历史教学处境尴尬。学科地位低下,无力PK音、美、舞。学科自身短板显而易见,丰满的历史画卷被抽象时间、地点、事件三要素,教师授课始终遵循原因、导火线、经过、结果、意义五个流程。对人物、事件评价,泾渭分明,顶多来个“一分为二”。热点新闻诸如朝核问题、南海问题、藏南问题,特别是钓鱼岛问题,之于历史教学,犹如一粒粒仙丹。本文撷取钓鱼岛问题这个备受海内外华人广泛关注的热点新闻,将其引入历史课堂,为历史教学注入活力,历史教学多姿多彩,鲜活靓丽。
一、激发兴趣,提升效果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教师”。优秀的教师总是善于运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兴趣盎然的情境,使学生身体、心理、心灵很自然的融入课堂,教学效果的大幅度提升自然是“无心栽柳柳成荫”了。
热点新闻指某一时期内倍受公众广泛关注、争论、议论的新闻事件、信息或话题。学生青春萌动,朝气蓬勃,她们对于热点新闻总爱争论不休,总爱各抒己见。然而学生平时没有多余的时间去看电视报刊,所获取的热点新闻支离破碎杂乱无章。特别希望任课老师能够利用上课之便高屋建瓴地讲讲热点新闻,好让她们对热点新闻的看法和建议得到认定和高评。2012年9月11日,日本将钓鱼岛国有化的强盗行径,激起了中国民众的强烈愤慨,就连幼师女生也表示出抵制日货、让小日本滚出钓鱼岛的爱国之情。“老师先给我们讲讲钓鱼岛吧!”作为历史教师应该趁此良机向学生讲清钓鱼岛事件的来龙去脉。钓鱼岛是钓鱼岛列岛的主岛,在福州市正东方向,在基隆市东北方向、面积4.3838平方公里,在钓鱼岛周围17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内。海底石油储量丰富,约有30-70亿吨之多,还有大量天然气储藏。钓鱼岛海域的渔业资源相当丰富,年捕鱼量可达15万吨。钓鱼岛战略位置极为重要。若钓鱼岛被日本抢走,按国际法的划界原则,日本领海及专属经济区则向西移300多公里,我战略空间将后退300多公里。更致命的是日本可以将钓鱼岛群岛作为军事扩张的桥头堡。钓鱼岛群岛连同琉球在历史上本来属于中国,但是美国在1972年竟将其“行政管辖权”连同琉球一起私相授受给日本,日本历史文献也证明犯钓鱼岛与琉球属于中国,中日钓鱼岛争议由此产生。
幼师学生首次全方位的了解钓鱼岛事件的来龙去脉,深深感到钓鱼岛事件的复杂性和重要性,因而觉得学习历史非常有用,可以深度了解中国,也可以深度了解日本。学生学习兴趣空前,历史课教学的效果便有更大幅度的提升。
二、启发思维,培养能力
历史学科属于人文学科,历史课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开发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对以往历史的分析,逐步形成对热点新闻的思考方法和解决方法。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热点新闻与历史联系起来,引发学生对热点新闻的发展方向进行积极思考,使学生从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自日本将钓鱼岛收归国有后,中国多个城市爆发了反日游行示威,示威群众砸毁日产汽车,甚至抢劫日本人开的商店,幼师女生也深受影响,她们在教室的门上画上日本国旗,再用红笔打一个叉,旁边写上“打倒小日本”的口号,有的学生在进教室门口画一幅日本国旗,让进门者踏着日本的国旗进教室,作为老师遇见这种情况,自然迎合学生的心理,在进门时朝着日本国旗踹上几脚,我即兴演讲,钓鱼岛是中国的,如果中国收回钓鱼岛与日本发生战争,老师愿意捐献一年工资,什么时候我们党中央决定收回钓鱼岛呢?现在时机尚不成熟,因为日本胆敢将钓鱼岛国有化,此事必有蹊跷,此事背后必定有一个惊天的大阴谋。我借此良机向同学们分析了日本不顾一切将中国钓鱼岛“国有化”的深层次原因。日本由于多年来经济停滞,上自政府下至国民心态浮躁,急切希望摆脱本国经济停滞的现状。同时,日本急于摆脱美国控制,企图成为正常国家。如果这场战争败给中国,即便中国人民解放军把日本鬼子打得满地找牙,日本只要举手投降,以中国人宽宏大量的气度,中国也会全面撤军,不会实行军事占领。说不定日本因祸得福,很可能在中国保护下成为正常国家呢。中共中央大智大勇,当然明白日本人的小偷心态和战争伎俩,只要日本政府不在钓鱼岛上建设军事设施,我们就与其巧妙周旋,避免发生全面战争,只要再有十至二十年的发展机遇,我们中国的综合国力占压倒优势,那时候钓鱼与琉球的收回就水到渠成,易入反掌。
对于日本公然将钓鱼岛国有化的深度剖析,使学生深刻认识到钓鱼岛问题不简单,中国人民应该上下齐心,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同时脚踏实地发展国力,中国强大之日,就是钓鱼岛归来之时。学生找到钓鱼岛发酵的深层原因的同时,大幅度的提升发现问题、积极思考问题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关注现实,牢记使命
培养学生的历史使命感,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目标。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历史教师应该利用热点新闻,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关注国家命运、关注人类发展,从中华民族的千年复兴大业的视角,理解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正如明末顾宪成著名的对联中所说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钓鱼岛事件,是历史教师对学生进行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感教育的良机。历史教师可以引用日本网友和日本外相的疯狂吐糟:“75年前灭中国需要三个月,现只需三天”、“中日一战不可避免,中国若敢出兵,我们必定应战,我们必将在1小时内全歼中国军队。”同学们闻听如此疯狂的叫嚣,怒发冲冠、义愤填膺,她们齐声说:“打倒小日本队!核平小日本!”
面对学生空前激昂的情绪,我向学生提出了六个问题。小日本为什么不像德国那样反思自己战争罪行?小日本为什么以战败国之身份将战胜国的国土国有化?小日本为什么对美国俯首帖耳对中国却耀武扬威?小日本为什么对俄罗斯占领北方四岛无可奈何对中国钓鱼岛却得寸进尺?为什么小日本希望现在就对中国开战而中国现在依然要求承认争议维持现状?中国万众高呼打倒小日本、小日本就能完蛋吗?这六个问题层层推进,丝丝如扣,给学生以心灵的震撼,她们饶有兴趣地听着老师的分析。小日本不为战争罪悔过是因为不认为败给中国,而是败给了美国和苏联,更重要的是由于美国的包庇,日本的战争罪行没有得到彻底的清算,还因为中国人的宽容。而德国就不同了,德国自己从法理上承认战败,又得到了非常彻底的清算。小日本能够以战败国之身份将战胜国的国土国有化,是因为美国因其大国地位将钓鱼岛私相授受给日本。小日本对美国俯首帖耳对中国却耀武扬威,是因为美国是当今世界超级强国,中国周边形势危机四伏。小日本对俄罗斯占领北方四岛无可奈何对中国钓鱼岛却得寸进尺,是因为俄罗斯曾经严厉教训过日本,现在又是军事大国,而中国虽然经济起飞,但是军事力量不占压倒优势,不想打,打不起。小日本希望现在就对中国开战而中国现在依然要求承认争议维持现状,是因为日本急于摆脱国内政治危机和经济危机,特别是阻挠中国崛起。中国万众高呼打倒小日本、核平小日本,小日本就完蛋了吗?不能,根本不能,因为打败日本,让日本真正悔罪,靠的是实力,靠的是比美国还要强大的综合国力。
教师对以上六个问题简明扼要的回答,让学生由激昂变为平和,由浮躁变为平静,她们意识到,中国强大,人人有责,作为幼师学生,热爱祖国的最好的行动,是学好幼教所需的专业技能,夯实文化基础,尤其是切实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先做一个合格加特长的幼师毕业生,把可爱的儿童培养成祖国宝贵的栋梁之材。这就是当今幼师学生最重大的历史使命。
历史是消失殆尽的现实,现实是正在演绎的历史,热点新闻犹如联系历史与现实的桥梁。热点新闻之于历史教学,犹如仙丹,撷取热点新闻,巧妙运用热点新闻,可以轻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历史思维能力;关注社会现实,培养历史使命感。历史教学将由于热点新闻的运用,异彩纷呈,引人入胜。
作者:刁元庆
第3篇:军事新闻的文化融合与跨文化传播
新闻的制作主要是以文化作为背景的,新闻在一系列的制作过程中被编者在事实的基础上赋予了不同的文化内涵。军事新闻的传播途径有很多,大众媒体是一种重要传播途径,其传播对象的身份也有所差别。但是无论传播对象是谁,他们有生活在一片有文化基础的土地上,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观念。因此,军事新闻在传播过程中面临的一个大问题就是如何跨文化传播,这样才能体现出军事新闻的重要价值。
一、文化融合与实现军事新闻跨文化传播的关系
新闻之所以具有传播功能,其实是依赖于它所承载的各种各样的文化。因此,军事新闻一般在采集以及撰写阶段都会适时地融入一些世界领先的军事文化,使得新闻与新闻的阅读者之间在文化领域有一定的接合点,进而进行军事方面的消息的传播。现在将各类文化融入到军事新闻之中已经成为了一种普遍现象,文化融合与实现军事新闻跨文化传播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他们之间相互促进并且相互影响着。下面我们就针对这一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介绍。
(一)军事新闻实现跨文化传播需要文化融合
我们所说的军事新闻实现文化融合其实就是我们在认识到不同文化之间差异性的基础上,基于现代军事新闻最为质朴的文化,将其他种类的文化与我们所说的军事文化的相同点一起作为军事新闻的题材,写入新闻的内容之中,扩大军事新闻的包容性,以满足更多读着的需求。信息流作为各类文化之间相互联系的重要桥梁与纽带,它的主要承载者之一就是我们所熟知的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新闻。我们通过日常所看的各式各类的新闻不得不感慨新闻包罗万象的特征,一个个事件,或大或小,或好或坏,但都无一例外的映射着我们的地理环境,我们的科技发展问题,我们的经济发展问题以及我们的军事问题等。无论是以文字形式所表现出来的新闻还是以声音或者是影像表现出来的新闻,都承载着我们的各种文化,与此同时也履行着着文化的传播的重要使命。军事新闻所传播的肯定是军事方面的相关信息,但是它所承载的却不单单只是军事文化,它包罗万象,是一个文化的万花筒。这主要是因为军事新闻的阅读者包含的不仅仅是军人,不仅仅是与军人有着密切联系的人,更多的是一大批热爱军事的人,是一些普通的人民。在这种情况下,军事新闻制作在保持主格调的基础上会融入一些其他的文化元素,使它更加贴近人群,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军事新闻传播军事信息的重要功能,实现军事新闻的重要价值。因此,军事新闻实现跨文化传播需要文化融合。
(二)文化融合对实现军事新闻跨文化传播有推动作用
经过多年军事新闻制作工作我们不难看出,我们的军事新闻若与一些时代特征比较明显的文化以及一些大家普遍了解的文化相融合,那么这条新闻的影响性以及打动人的程度都会有所提升,会受到大家的普遍认可以及欢迎。这就是文化融合对实现军事新闻跨文化传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下面我们就对其具体作用进行简要的分析以及介绍。
1.军事文化立足大众文化以求发展。大众文化在我们的印象中是功利性比较强的,它具有一定的争议性,但它对我们的社会发展所起到的重要推动作用是我们有目共睹的。军事文化相对于大众文化来说有着较高的精神境界,专业性也比较强,也真因为这些特点使得军事文化在传播过程中受到了各种各样的阻碍。因此军事文化若想实现大面积的传播,那么它就应该借鉴以及学习大众文化的优点,使得军事文化也变成一种大众都可以接受的文化。军事新闻作为军事文化的主要传递者,更应该融合多种不同的文化,以促进军事信息的传播。
2.军事新闻中融合融合民族精神。民族精神的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象征,虽然每一个国家以及每一个个人的追求有所不同,但是积极向上的精神是大家不约而同所推崇的。这样的道理应用到军事新闻中来也是如此。每一个国家的军队都有所区别,但是它们之间在文化层面上有不可否认的通性存在,有些我们一经发现,而有的还有待我们的考察。军事新闻在传播军事信息的时候,要注意对全人类所共同推崇的精神的体现,与此同时注意体现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这样一来,我们的军事新闻的传播范围将不仅仅局限于我们的国家,它在国际上也会有一大批的阅读者,也不会仅仅局限于专业人群,而是扩展到了各类积极分子,我们的军事信息会变得国际化,最终实现军事新闻的跨文化传播。
3.刚性军事文化和美学文化相融合。军事新闻的内容有它本身固定的模板,甚至于对于语言都有一定的约束。在这些约束下,军事新闻的创作似乎遇到了瓶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很少看到有吸引我们眼球的创新性的军事新闻,大多都是一个套路的官方化的语言堆砌成的信息。而且,军事新闻与我们的文学作品不同,它缺乏美感,太多的条条框框约束着它对美的表达。在这种情况下,军事新闻的发展受到了不小的阻碍。为了改善这种糟糕的状况,我们应该将军事文化和美学文化进行巧妙的融合。对于英雄事迹的报道,我们可以至情至性的去表达对他们的赞美之情;对灾难的爆发,我们可以书写绝望,书写黑暗,书写挣扎与坚强。让温暖的带有感情的文字融入到军事新闻之中,让军事新闻有更好的传播功效,使我们军事新闻的跨文化传播成为现实。
二、如何将文化融合应用于跨文化传播
文化融合对于军事新闻的跨文化传播来说是一个必备条件。但是,要做到这一点其实并不容易。如何将文化融合应用于军事新闻的跨文化传播成了一个急待解决的重要难题。问题的解决需要从多方面入手,但归根结底还是在文化层面上对军事新闻所进行的改革。它的实现对于军事新闻的传播来说意义重大,跨越了一个难以逾越的鸿沟。
(一)着眼人类共同性体现军事新闻价值
军事新闻跨文化传播的前提就是对有共性的内容进行传播。我们要实现军事文化的跨文化传播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对我们所报道的信息进行选择的重要问题。对于我们所报道的内容的选择,我们不能再仅仅局限在对某一领域的思考,我们要站在更为高远的地方对全人类进行思考。全世界的国家以及人民,无论他们是什么种族拥有着怎样的信仰,我们都可以找到他们的共同点,他们有着某些共同的文化因素。在以这些共性文化为背景的前提下,我们的军事新闻内容就更容易被更广泛的人群接受,这样一来跨文化传播在不久的将来就会成为一个现实,军事新闻的信息传播能力也将会有一个质的提高。
(二)军事新闻中融入人为关怀
军事新闻若想实现最终的跨文化传播,那么军事新闻在制作的过程中就必须要融入人文关怀的因素,这是增强我们军事新闻的亲和力的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对拥有不一样的文化背景的人群的风俗、道德、价值观、习惯等都要进行充分的的考虑,尊重他们,这就是我么所说的人文关怀。我们在军事新闻中对于新闻的制作中合理而且巧妙的融入这些因素。这样一来,我们的军事新闻对于阅读者来说就有了更强的亲和力,还在不知不觉之中增强了阅读者们对我们的信任。在人民的基础上,去实现军事新闻的跨文化传播是一种人文主义的体现。人文主义是最贴近人民大众的思想,融入了人文主义的军事新闻会在跨文化传播方面有更为久远的发展。
(三)对各类文化换位思考
我们拥有自己的文化,我们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生活了很久,对于它的了解我们很深刻,但是对于其他文化我们却不能够感同身受。因此当我们的军事新闻想实现跨文化传播时就遇到了不小的难题,但是只要我们可以对各类文化进行换位思考,去了解其他文化的思想、理论、信仰等。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的军事新闻中就可以融入可以打动他们的元素,可以融入他们的思维方式,可以融入他们的信仰。由此一来,我们的军事新闻就可以在短时间内被更多的人群所接受。处于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都可以理解我们所要表达的内容,都对我们的内容有着浓厚的兴趣,我们军事新闻的跨文化传播也在此刻正是开展起来。
综上可知,新闻是一种具有文化内涵的产品,它所具有的传播信息的功能是我们接受信息的一个重要来源。在军事新闻领域,军事新闻的传播由于很多现实问题而遇到了瓶颈。跨文化传播是有利于军事新闻进行传播的,但是它的实现将会是一个漫长而且久远的过程。军事新闻的跨文化传播与文化融合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运用这些联系我们可以找到有效的方法来帮助实现军事新闻的跨文化传播。
作者:陈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