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学论文>美学论文

从雍亲王府到雍和宫建筑形制演变的综述分析

2015-08-01 09:4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雍和宫作为北京城内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藏传佛教寺院,前人已经对其建筑形制进行了详细研究。但是研究历史建筑不应仅局限在某个时期的片断性状态,而是应从发展角度理清其历史发展与演变过程,才能更好地评价其价值。因已有文献资料对雍和宫的历史变迁研究还比较薄弱,本文拟通过文献查阅与不同历史时期的平面图对照,来阐述雍亲王府向雍和宫寺庙演变过程中的建筑形制改变,以期有助于加深我们对建筑遗产价值的认识。
  关键词:雍亲王府;雍和宫;建筑形制演变;空间布局
  0 引言
  雍和宫作为北京城内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藏传佛教寺院,前人已经对其进行了详细研究。但是研究历史建筑不应仅局限在某个时期的片断性状态,而是应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清其发展演变过程,以便更好地评价其价值。因此,本文拟通过文献查阅及图纸对照,来阐述雍亲王府向雍和宫寺庙演变过程中的建筑形制改变。
  1 雍和宫历史溯源
  雍和宫坐落在北京旧城北部,北临北二环,南为戏楼胡同,西临雍和宫大街,东为藏经馆胡同小区。因雍和宫历史上曾出了雍正与乾隆两位皇帝,因此曾是著名的“潜龙王府”——雍亲王府。其基址明代是太监宫房,清初为内务府官房。在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3年),此地被康熙赐给其第四皇子胤禛修建府邸,初始名为“胤禛贝勒府”,又称“四爷府”。到了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胤禛被封为“和硕雍亲王”,府邸改名为“雍亲王府”。雍正登基第三年(公元1725年)时,将府邸改为行宫,赐名“雍和宫”。新中国成立前雍和宫因遭巨大破坏,年久失修;新中国成立后政府于1950年、1952年两次拨款进行修缮,1961年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单位。1979年又拨巨款进行全面修缮,1981年作为宗教活动场所正式对外开放。
  2 清代封爵制度概说
  中国封建时期等级制度森严,从天子王臣到庶民百姓的居住建筑均严格按礼制建造,不可逾矩。因此,即使是身为封建社会等级极高的贵族府邸—王府,也因主人地位高低而有等级之别。天聪九年(公元1635年)清太宗皇太极定族名为满洲,崇德元年(1636年)定国号为大清,开始对有功的宗室正式封爵。为了巩固统治,清朝一直在不断完善自己的封爵制度。定都北京后,最终确定为十二等封爵等级,相应的王府建筑也分为亲王府、郡王府、贝勒府、贝子府等十二个等级,不同等级的王府有不同的建筑制度。清代采用封王不赐土的封爵制度,因此所有王府都集中在北京内城,因此形成了今天北京城特有的群体性王府建筑文化状态。
  3 从雍亲王府到雍和宫建筑形制的演变
  大清共有三座“潜龙王府”,分别是雍亲王府、醇亲王府和醇亲王北府。作为“潜龙王府”之一的雍亲王府,因其地位演变的特殊性和当时的政治需求,一步步从贝勒府、亲王府、皇帝行宫再演变到喇嘛寺庙,其基址规模、空间布局、建筑形制比起标准亲王府来说有较大改变,笔者试图从这一点入手来研究雍和宫建筑的历史变迁。因历史久远又受现存文献资料的限制,雍和宫的前身“胤禛贝勒府”“雍亲王府”的建筑平面已不可考。但是学界通常认为裕亲王府比较符合《大清会典》中的亲王府制度,因此这里暂且以裕亲王府的建筑平面来代表雍亲王府平面与雍和宫进行一下建筑平面形制的对比,目的是探讨其中的变迁趋势。
  3.1 裕亲王府平面图基本符合亲王府规制——可借为雍亲王府
  清代为了防止叛乱和巩固统治,采用封爵不封土的封藩制度,因此定都北京后几乎所有的王府都设北京旧城以内。王府的建造由专门的内务府等部门来负责设计、建造,严格按照《大清会典》中规定的王府规制。由于规制分明,管理严格,所有的王府都是突出主轴,数路并列,且主轴线上的总体布局
  是一致的。因受基地影响,有些王府除了主轴线上的建筑外,其他建筑会因地制宜,进行变化,但主轴线上的建筑一般都符合该等级的王府规制。据《大清会典事例》(卷869)记载,清顺治九年定亲王府制。“正门广五间,启门三。正殿七间,左右翼楼各广九间,启门三。后殿广五间,寝室两重各广五间,后楼一重上下各广七间,自后殿至楼,左右均列广庑殿。”而康熙《大清会典》关于裕亲王府的记载为:“康熙六年建裕亲王府,大门一座五间。正殿一座七间,东西配楼二座,每座九间,左右顺山房二座,每座三间。牌坊门一座。寝殿一座七间,抱厦五间,东西配殿二座,每座五间,南北厢房二座,每座三间。后楼一座七间,随楼转角房二座,每座八间。”将亲王府制度、裕亲王府建筑记载和在《乾隆京城全图》上的裕亲王府平面图进行比较,可以发现裕亲王府与亲王府的规制基本是符合的,因此本文将裕亲王府平面图借作雍亲王府平面图来与雍和宫进行比较研究是具有可行性的(图1)。
  3.2 从雍和宫到雍亲王府的平面图主轴线推演——五进变为七进
  按照时间逻辑,应该从雍亲王府开始研究其向雍和宫演变的过程,但由于雍亲王府平面的缺失,本文只有从雍和宫平面现状来反推雍亲王府平面。为此,下表根据文献列出雍和宫历史上的重要修缮内容,初步了解其修建的顺序。
  笔者按表1时间表在雍和宫平面上逐个去除后来新建的部分,反推到1709年的雍亲王府时期,得出图1中的灰色区域应该为雍亲王府主要基址所在之处。将这个灰色区域的尺度与布局与裕亲王府作对比,可以看出雍和宫这部分的布局与裕亲王府非常相似。
  在雍和宫平面图的中部雍亲王府保留格局部分,我们可以看到王府与雍和宫中轴线上的建筑位置与尺度对应非常契合,府门对天王殿,银安殿对雍和宫,二门对永佑殿,神殿对法轮殿。并且这一段院落的东西向尺度也基本契合。在院落的南部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乾隆九年雍和宫的建设是将雍亲王府的狮子院落沿东西向扩展后改为一个东西横向的院落,还依照王府的狮子院中东西阿斯门的建制设置了东西附门。并在狮子院的倒座房处加建了昭泰门,昭泰门前建南北向窄长空间的仪式性过渡院落,然后在最南端建一个小型的东西向小院落,加建牌楼、影壁和入口,从而完成了藏传佛教寺院的前部格局。
 在法轮殿之后,通过对比图可以看出,在乾 隆十五年,王府的后楼改成了万福阁以及其周边建筑,并且明显最后的一进院落也向北延伸,万福阁的基址已经位于后楼以北。但该院落的东西厢房位置基本不变,应该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建造起来的。至此可以看出,雍和宫基本保留了雍亲王府主轴线上的五进院落关系,仅把最北部的院落向北延伸扩大了。另外,为了增加寺庙建筑的宗教仪式空间和应佛教建筑布局的“伽蓝七堂”制度,雍和宫在雍亲王府五进院落布局的基础上,又向南增建了两进院落,从而形成了七进院落的格局。当然,乾隆五十七年又增建了几处碑亭等建筑,更加完善了藏传寺庙的格局。
  3.3 雍亲王府应具有三路五进式王府布局
  清代王府建筑的规制仅仅规定了主路院落内的建筑形制,对于附属院落没有做出规定。但实际上许多王府都有附属院落,例如恭亲王府是三路五进后带花园,上图中的裕亲王府是一路五进带东北角附属花园。现存的雍和宫是一路七进的布局,据《雍亲王府建筑沿革浅考》一文载,雍正将雍亲王府改为行宫雍和宫后,对富园林之胜的“东花院”进行了大规模修缮。并且,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时,雍和宫被日军大肆劫掠,并焚毁了亭台楼榭一应俱全的“东书院”。从这两点可以推断雍和宫东侧应该原有一路建筑和园林,具体东花园与东书院是否是同一院落还是东路上不同的院落,还需考证。同时该文中还记载,1981年为了扩建雍和宫大街拆除了雍和宫西路以护法关帝庙为主的建筑群,从而形成了如今雍和宫单路建筑的格局。因此可以推断,雍亲王府最早应该也具有“三路五进”的王府格局。
  4 结论
  因此,雍亲王府最初应该是三路五进的格局,其东应该有东花园,其西应该有护法关帝庙建造之前的建筑格局。并且再从雍亲王府向雍和宫藏传佛教寺庙的演变过程中,由于火灾、战乱、修建、改建等各种原因,也因为其本身从王府改为行宫、寺院的过程,决定了其建筑格局从原来的三路五进转变为现在的一路七进式格局。其中路建筑也由绿琉璃瓦变为黄琉璃瓦顶,从而完成了从王府到藏传佛教寺庙的转变。
  参考文献:
  [1] 李春青.雍亲王府建筑沿革浅考[J].北京:北京建筑大学,2010(05).
  [2] 李文儒.从雍亲王府到雍和宫到王府[J].紫禁城,2009(10):10-13.
  [3] 张富强.雍和宫主体建筑探源[J].北京学研究2012:北京文化与北京学研究.
  [4] 邵立芳.清王府规制及其适应性调整[A].
  [5] 仇银豪.北京藏传佛教寺院环境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0(06).
  [6] 刘源.漫话雍和宫的历史[J].北京档案,1996(2).
  作者简介:郭祉坚,北京建筑大学建筑学硕士研究生。
  李春青,博士,北京建筑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建筑遗产保护。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