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中西方文化的相互渗透以及绘画观念和技法的借鉴与碰撞,使得最能表现人们精神状态的水墨人物画以无民族无国界的状态逐渐兴盛起来。然而,相形之下,传统艺术精神却在不断锐减。本文结合中国传统审美观念,对中国人物画的“形”和“势”在当代中国人物画中的应用作以初步的探讨。
一、对水墨人物画“外形”的论述
(一)浑然一体的剪影式外形
“外形内势”中的“形”是艺术作品外在轮廓的造型,“势”是传达艺术作品的用笔动态,是创作主体灌输其思想、精神的媒介。“外形内势”的观念在汉代的画像石画像砖中已初露端倪,略显朴素简化的外形已能高度的概括出物体的形态,物体内部流动着的线条又给予其无限的生命。在水墨人物画中,这一观念也同样生效,一幅绘画作品,画面的整体外形通常会以剪影式浑然一体的轮廓出现,剪影式的造型在原始绘画阶段就已经普遍应用了,具体而言就是物体形象垂直投影而形成的剪影平面的造型,整体的概括性极强。当一幅绘画作品悬挂于展厅时,即使观者远观也很容易被其吸引。在水墨人物绘画作品中,画面图像的外形极其考究,它是应用笔墨将人物形象或与周围环境物体融为一体而形成的外轮廓。这些具有实体的正形与留白的负形共处一条边界,就如太极图的黑白,两者的存在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从事艺术创作的人都知道,想知道画面的外形是否恰当得体,就得看负形是否好看。
在当代水墨人物画中,表现重复或是相仿人物时都采用剪影式的外形给予概括。剪影式的外形变化相对较少,外轮廓以线条的曲直为主,并以大面积的整体气势取胜,使观者观看时不自觉地先观整体,后品读画面细节的精彩。在绘画作品中也并不是所有的画面都呈现剪影式的外形,也会存在由几何形组成物体形象,其物体形象可以概括为某种几何形状,或垂直的长方形,或水平的长方形,或圆形,构成组合需要严格的考究,以达到画面外形的和谐与统一。
(二)营造“外形”的主观性
绘画创作中,并不是单纯地模仿或是再现客观对象,创作者往往会加入自己的主观因素,艺术审美的任何阶段都来自于主观和客观的共同建构。基于对绘画的把握,创作主体根据自己的需要或是整体画面的需要,刻意改造客观物体形象,使其辅助于画面的整体效果。面对同一个表现题材,而艺术作品却千差万别就是因为每幅艺术作品都凝聚着艺术主体独特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感情。
针对画面剪影式外形的营造,也是一个考究创作主体对整体意识把握的过程,就如在面对一个客观物体时,如果客观外形的两侧呈现出相同的对称感,照搬到画面中就会使画面显得呆板,缺乏生动性。在这种情况下,创作主体便会夸张改变原有对象,使其一边以方形出现,另一边又呈现出圆形的模样,人物的造型中以方圆对比的变化而存在。在画像石和画像砖中也出现过这样的造型。如果外形轮廓的一边变化多端,呈复杂的状态,另一边就相应的整体简单许多,这样处理的效果不仅使画面显得和谐而且会带给人一种心理上的舒适感。如任慧中的水墨人物,多呈现浑然一体水墨的混沌状态,人与人、人与景融为一体,只能以头部的差异区分。由此可见,在绘画过程中,应该在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来建造画面的整体性外形,以意象的方式呈现出来。
二、“内势”的生命流动性
如果外形以静止的方式呈现外部轮廓的美观,那么内势就是以运动的方式体现画面生命基础的运动能量。而内在的运动又多与“气”相关,“气”在中国传统的文化中一直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基本的含义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物质的力量,物质及能量,生命力和精神。前两个从宇宙方面来讲,最后一个是从人的精神层面来讲。南齐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的绘画六法,就将“气韵生动”作为第一条,中国画中的“气”主要展现为一种流动的和谐性,是贯通整幅画面的必要手段。“气”乃生命之动力,“以此观之,气运感动亦诚大矣,变化之为,何物不能,所变也神,气之所动也”①,在一幅水墨人物绘画中,外形的酷似也只能是标本或相机式的瞬间定格,更重要的是画面内在“气”的贯通,气不仅要留存于画面中,还应该在无形中达到通畅的效果就如中医中所言“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只有通畅才会舒服,才能撑起整幅画面。
“气”能贯通整幅画面,并给予作品生命力,但却要以物质的笔触、视觉的运动感表现出来。左右画面运动性的因素,不外乎笔触的走势,和画面中物象自身形体的表象。笔触的效果就是将一种物理的力转化为视觉的力,层层累积成整幅画面,它是构成画面最基本的元素,并且它的走势要如“气”一样需贯通整幅画面。创作主体在绘画过程中随着心情的波动,用笔也就多变,如石涛所言“画受墨,墨受笔,笔受腕,腕受心”②指内心的情感通过腕、笔、墨而后给画以生命。物体自身的形状也会具有某种不自觉运动的倾向性,它们的某种倾向性,伴随观者的心理因素,在视觉上就会带给观者以运动的效果。
当代水墨人物画在某些时期也存在混乱的局面,但是评价的标准不可下降,但凡优秀的绘画作品,都是“外形”和“内势”共同作用的结果,只有将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便可与西方的绘画拉开一定的距离,体现本土艺术,并在其今后的创造上有所突破。
注释:
①刘墨.中国美学与中国画论[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124.
②吴冠中.我读石涛画语录[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9:15.
参考文献:
[1]张江舟.思与境偕[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09.
[2]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