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学论文>美学论文

诗意地栖居的论文_美术论文_中国论文网

2015-07-08 09:42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内容摘要:绘画艺术的本质和要素少不了空间。中国山水画充分体现了中国民族绘画精神,其空间的营造自成体系,特征鲜明。历代山水画家在山水画的空间营造中传递给我们的审美理想情趣在现代对于我们保持本民族文化特征和审美品质,仍具有理论与现实意义。
  关 键 词:中国山水画 空间 营造 远近法
  
  绘画艺术本是空间的艺术,中国山水画集中深刻地体现了中国东方哲学背景下美学思想的深远影响,充分体现了中国民族绘画精神。历代山水画大师通过对世界观照的呈现,以诗意空间的营造抒发着独特的生命体验,表达着对于诗意栖居的渴望。在他们的山水画杰作里,山水画空间作为他们对世界的澄静观照,浓缩为一种象征,抽象为一个概念,寄蕴着人们的情感。其空间理念建立在人对自然的态度为阴阳和谐的大宇宙观的基础上。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以一种很朴素的“天人合一”的观点,超越了西方的心物“二元对立”的思想,追求一种“三”的冲和之境。中国山水画集中体现了这一哲学传统,具备着西方文明视角难以用“逻辑”推论的超然物象的东方特质,它提供了一个超越时空的生命审美空间,在这个空间里,诗意地栖居是其创作者的根本目的。
  中国山水画的空间理念源于中华民族独特的观察与思维方法,内蕴的文化精神与绘画材质的特性,使其空间的营造在美术史上自成体系。儒道释思想的共同影响,使中国山水画家在认识世界时,一开始就排除了时应序列的制约,以简单的比例关系,纯客观地、机械地描摹自然。“透视”是西方绘画体系的专业语汇,其原理建立在自然科学规律的基础之上,有着严格而完美的原则。wWw.133229.cOm在透视规则的制约下,构图中的物象的摆置要受到相当的空间约束,如果有一种物象不按此摆置,那么画面假设的三度空间关系会予以排斥。中国山水画在萌芽之际就提出了朴素的透视原理,但其空间的营造一直主动回避这种透视方法,其原因在于它与建立在儒道释基础上的中国写意性的艺术观点不符合。因为在中国画家的心目中,艺术中的视觉方式与日常的视觉方式不是完全一样的,山水画的空间不是精确的数量关系,而是从自身的感受方式来体现,关注的是物象与物象之间的置列与呼应关系,将自我同化于自然整体,从“目有不极”“所见不周”的狭隘视野和眼前的实景中解放出来,“心匠自得为高”,山川大地是宇宙诗心的影现,画家的心灵活跃,本身就是宇宙的创化。
  中国山水画家以意象思维方法,根据画面构图的需要进行空间布局和形象位置的调度。其空间偏向“远”景。“远法”又称远近法,构成了中国山水画空间的视觉法则——“高远”与心灵超脱、融于宇宙相关联,“深远”与摆脱尘俗进入幽静的山林相一致,“平远”与寄托山水、游历其中相吻合。除此之外,还有“迷远、幽远、阔远”等,于是,容易与真实自然相关联的“空间”概念便被“远”给替代了——空间是物理概念,而“远”则是观念与诗意的表达,而且,很容易与空间发生联系的光也消失了,“光”消融在富于诗意的、朦胧且给人有遥远感的烟雾之中。中国山水画的“神、气、韵、势、趣”等境界,通过“以大观小”“以小观大”的特殊视觉感受,来弥补空间视觉与直接视觉的不足,以致中国山水画的空间似乎主观而实际上是一片客观的完整宇宙,具有了东方艺术特有的亲和力,使空白、题款、印章皆可融而为一,营造出一种诗意化的山水空间。而西方风景画的景物与空间是画家立在地面平视的对象,是由固定的主观立场看见的客观景象,貌似客观现实,实际为主观所见(写实主义的极点就成了印象主义),这也与西方现代绘画中消除物象,完全依靠平面构成来完成空间营造,是不可同日而语的。“远法”是对透视法的灵活运用,体现了主观与客观的辩证统一,是科学,是建立在人文基础上的超越了自然视觉感受的科学方法,它重视的是自然万物的本相,是将客观物象的正常关系回归自然的一种科学的艺术形式。

  中国山水画的空间是儒道释思想合塑共铸的文化结果,寄蕴于山水画空间的文化精神,其终归落实于人生,正如苏东坡诗云:“野雁无人时,未起意先改。君从何处看,得此无人态”。中国山水画的空间就是要保持自然对象在没有人为干预情况下其自身的状态。但“无人态”实际上也是人文在关怀,“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山水画家人格个性因此完全融化潜隐在画面的意境中,表现在笔墨点线的意趣里。“内观”使中国山水画的视觉空间感受发展到了天上、地下、人间、心内、外物等无所不在的境地,用来深刻体悟自然山川、云水之生命,既让生活中有一份实在,也让生活中有一点空灵。天人合一的世界观,给予人们出入生活、出入自然的变通智慧——世界因人的这种出入,由晦暗疏远变得澄明亲切,成为可游可居、可行可望的精神家园。
  传统的概念是一种流动的概念,传统与现代的开合是一个沉默的整体。在西方传统的哲学视野里,自然是异于人类社会的对象性存在,彼此间的关系始终存在对抗性的紧张。当代欧美哲学的前沿思考,虽然努力肯定自然的价值,骨子里却摆脱不了西方的认识框架。而中国人的自然,不是陌生的荒野,不是供人静观自然美的风景,更不是任人征伐、掠夺和消耗的物质资源。它是生资蒙养、安顿立命的广袤家园,是寄情抒怀的缄默旅伴,是玩味生命价值、觉悟生命意义的悠然情境。所谓“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齐一”“通天下一气尔”的庄子之言,揭示的正是一个通融和谐的世界。当21世纪西方现代主义四面楚歌时,东方的意义——一种宽容的机智,在无为而无不为的状态下坦然面对所有问题的核心的能力,再次引进世界性的关注。日益加速的全球化进程召唤着“生态文明”的概念,中国更是大力提倡建设“和谐社会”,而西方学者极力倡导的“生态文明”与中国和谐社会的建设,表达的正是对于“性情之山水”的向往,一种对于生态性的乐山悦水的“山林意识”的回归。在现代人远离自然的焦虑中,中国山水画指证着人们遗忘的家园。特别是在当下中国加速进行现代化进程的今天,在我们面临的由传统性、现代性、后现代、后殖民构成的歧义丛生的多元化语境中,中国山水画坚持着人的内在精神的自由,寄山水以怡情,齐万物而逍遥,积极建构着人与自然的冲和之境,呼唤着21世纪人类的精神家园。中国山水画空间寄寓的东方艺术理想与人文精神,需要我们以科学历史主义的态度进行当代的融合,使得中国山水画在新世纪东西方文明冲突中,在借鉴西方优秀文化成果的同时,将中国山水画这一传统文化的精髓赓续薪传,这正是中国山水画空间理念的现代意义之所在。
  
  参考文献:
  [1]陈传席著.中国山水画史.天津美术出版社,2002年4月版.
  [2]方闻著,李维琅译.心印.陕西人民出版社.
  [3]吕澎著.溪山清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版.
  [4]邓乔彬著.中国绘画思想史.贵州人民出版社,2002年3月版 .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