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中阶段的美术考生,大多数面临没有基础、学画时间短,学习任务重的问题。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针对如何培养学生的色彩感受能力、提高的表现力和色彩素养方面做了经验之谈;从认知色彩、考试要求、表现技法、画面效果的等几个方面逐步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色彩感觉;色彩技法;考试要求;画面效果
美术考生如何在色彩高考中取得不错的成绩?本文从十多年的教学实践出发,针对如何提高学生的色彩感受力、表现力做了思考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实效。拼拙成文,以达抛砖引玉之效。
一、认识色彩变化规律培养色彩感觉能力
色彩学习中,学生感到头疼的是面对五颜六色的物体,调不出和谐的色彩。原因多在于缺少用色彩关系及变化规律的原理去理解和分析对象的色彩。叶圣陶先生曾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为帮助学生“识”色彩的“真”,教学中我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素描和色彩联系着学。
我常常将静物拍成照片,以黑白的形式和学生分析黑白灰、形体结构、空间质感等等,以此来帮助学生理解色彩中的素描关系。以彩色的形式分析“灰色”的冷暖和明度关系,掌握“比较、比较、再比较”的色彩观察方法。再出示范画分析照片和色彩作品的不同之处,并进行归纳总结。
(二)相近的物体比较着画。
自然界的色彩是万紫千红、变化无穷的,色彩练习是要通过整体的观察比较,画准物体之间的色彩关系。我经常摆出色相近的物体让学生写生,观察比较它们色彩的微妙变化,并能准确的画出色彩关系。WWw.lw881.com有时我会带着学生去观察白墙的色彩,学生觉得灰蒙蒙的根本没有颜色。我引导学生从分析白墙的不同受光面的色彩关系,来画准色彩。受光面的白强暖,背光面的白墙冷。找准了两者间的关系,不但能将色彩画准,色彩的感觉也会越来强。
(三)色稿和作业交叉着练。
很多时候,我都会要求学生在进行一张四开纸的作业之前,用一小时左右的时间,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思考,完成几张32开纸大小的小色稿。选定一张最能表达感受、最能体现这组静物意境情调、色彩关系最好小色稿进入大的作业表现。这样,学生对大的画幅把握性会更高,铺大体色和深入刻画心中更有数,画面进行的流畅顺利。
二、明确色彩考试要求提高色彩训练方法
其实,高考美术教学是有规律可循的。翻翻历年各大美术院校的招生简章应该非常明白,素描要求:1、形体准确,结构严谨。2、前后空间、虚实关系处理得当……;色彩要求:1、色调统一、明确。2、主次有序、色彩关系正确……;不论是哪一科目,都很强调对画面的感受能力和处理意识,整体画面的处理能力等等。所以,教学中一定要牢牢把握这些要求,实施科学的训练方法。
(一)训练以“少”制“多”的能力。
就是用几种简单的颜色来调配丰富色彩,对于一个训练有素的考生来说,调配颜色无疑是基本的技能之一,通过十节课左右的训练,熟悉调色的基本规律,能用八九种颜色表现丰富的色彩关系。我常常这样训练学生练习调色能力,颜色种类不易过多,尝试用同类色中不同的色相进行调试,比较不同的效果,多掌握一些颜色的性能。要努力简化画面的颜色,做到用最少的颜色表达最多的色彩感觉。
(二)训练捕捉光色变化能力。
“光之不存,色之焉附”,没有光就没有丰富的色彩效果。同时,自然光也是变化最多的光,一天中,早中晚色彩就有明显的特点。即使同一时间段,光色变化也是瞬息万变。利用外光写生能很好训练捕捉光色变化的能力。同时训练不同光线下寻求变化明度、纯度、冷暖的能力。
(三)训练表现空间的能力。
空间表现是色彩写生中的一大难题,除了运用素描关系表现空间以外,大家更要充分利用色彩关系表现空间。对比强(鲜灰对比、冷暖对比等)有往前的感觉。反之,有往后退的感觉。教学中,除了和学生讲清道理外,更要鼓励大胆尝试,做到“网能撒得开,又能收得拢”。
(四)训练逆光的表现能力。
逆光画好的效果的却很生动,很多学生都跃跃欲试,但是逆光作画,暗部多,颜色不易判断,学生易将暗部画的黑气,没有色彩的纯度和冷暖的变化。训练背光的颜色时应该有一定的色彩倾向并将它放到整体中来比较。
(五)训练形色结合的能力。
美术高考不但考察大家驾驭色彩的能力,还考察大家形色结合的能力,水粉画一般采用直接画法,不同于罩染技法,要求以色塑形,这就要求有素描造型的能力,在这里形和色是紧密相连的,做到形色结合是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三、丰富色彩表现技法提高色彩审美素养
(一)水粉静物写生的技法有着相对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它既可以借鉴油画的塑造手段,又可依据水彩画的表现技法,还可以将两种方法兼容并用,这就形成了水粉画在表现色彩时所具有的优势。比如,把一块很漂亮的颜色,放到一幅和谐的色彩画中去,也可能会显得脏。一块在这幅画中看起来似乎很暗很脏的颜色,放到另一幅画中却显得十分漂亮。问题就在于需要我们要用色彩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原理去理解、分析和表现客观对象的色彩。
(二)灰色的调配也是学生比较困惑的原因。
如何调出有色彩倾向的灰色?在学习色相环的基础上,将调色盒中的紫色、群青、普蓝、钴蓝、大红、深红、深绿、墨绿、调成冷暖不同的深灰色;将湖蓝、草绿、生赭、橘红、橘黄、粉绿等调成浅灰颜色;柠檬黄、中黄、淡绿等较亮的颜色调出冷暖微妙的亮灰色。而每一种颜色又可以掺和较重的颜色如褐色或较浅的颜色如柠檬黄转化为黑白灰关系中黑色、灰色、白色。随着对画面认识的提高,树愈长得高,根就应扎得愈深。
所以我定期给学生上色彩欣赏课。准备大量范画,有大师作品,有优秀学生作业,从构图、空间、冷暖、素描关系、笔触等诸多要素去分析作品,使学生们从一开始便对美有更高层次的认识,拓宽他们审美视野,深化他们艺术语言。并且以此为范图教会他们不只是看,而是如何去研读,去品味其中的内涵,提高考生们的素质,实践证明这样做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好效果。
四.把握最终画面效果夺取色彩高考胜利
色调的追求贯穿作画的始终。画面任何物体的色彩都必须在色调下“生存”。因此,要不断的训练学生有一个全局的意识,不能孤立地、片面的观察。画面的整体把握更要学会调整,其实作画的过程中一直都在调整。调整好各个细节之间的各种“关系”,比如明暗、虚实、冷暖、鲜灰以及色相的面积关系。有的学生喜欢对细节的精彩描绘,老师不要横加指责,因为细节可以训练学生捕捉微差的敏锐性,同时培养同学们的耐心。
德拉柯罗瓦在他的日记说“康斯太勃尔说他的草地之所以高明,是由于用了许多不同的绿色组成。一般风景画家的草地之所以显得缺乏强烈感和生气,正是由于他们习惯了使用单色去表现的缘故。”在作画过程当中,我们往往要求学生画出同一块衬布所呈现的不同的色彩倾向,用这种方法去画白衬布,学生接受的很快。一些学生老向我抱怨:我用了那么多的纯色亮色,为什么我的画面还是不亮?于是,我拿起画笔搅合调色板上剩余的颜色变成一种说不清的灰色,然后加入一种单纯的
颜色让它有色彩倾向,摆在画面上他所画的颜色旁。他马上就感觉出来原本不鲜明的颜色马上就跳了出来。这是“相比较”的妙处。
另外,画面视觉中心的处理非常重要。告诉学生作画时的观察方法,即用眼睛盯住主体物,余光看其他的部分,这样就产生以视觉中心为主的虚实效果,同时,也形成色彩上的主次关系,将画面最强烈的色彩冲突置在视觉中心。学会营造画面的视觉氛围。
“教必有法,贵在得法”,只有对自己的工作充满热忱,善于总结教学经验,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专业美术教师。
参考文献:
【1】张永著,《色彩知识》,苏州大学出版社
【2】尹少淳,《美术及其教育》,湖南美术出版社,1995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