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刘义庆主持编纂的一部笔记小说,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遗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本文通过《世说新语.品藻》中的一则,初步探究魏晋南北朝这个社会大变革时期书体的变化。
关键词:《世说新语》;书体;王羲之;王献之;隶书;楷书;行书
《世说新语》生动地记录了汉末魏晋时期人物风貌,思想言行和社会风俗。为我们呈现了该时期宏大的社会镜像,为我们研究这一时期的历史哲学文学艺术提供了莫大的帮助,周祖馍先生在《世说新语笺疏》一书的前言里说:“《世说新语》虽然是古代的一部小说,但一直为研究汉末魏晋时期的历史语言和文学的人所重视。”
《世说新语 品藻第九》75则载:“谢公问王子敬:‘君书何如君家尊?’答曰:‘固当不同’。公曰:‘外人论殊不尔’。王曰:‘外人那得知’?刘孝标注曰:‘宋明帝《文章志》曰:献之善隶书,变右军法为今体,字画秀媚,绝妙时论,与父俱得名,其章草疏弱,殊不及父。或讯献之云:羲之书胜不?莫能判。有问羲之云:世论卿书不逮献之?答曰:殊不尔也’它日见献之,问尊君书何如?献之不答。又问:论者云,君固当不如?献之笑而答曰:人那得知之也。”
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合称“二王”。是中国古代著名的书法家。文中所说的“隶书”,八面停均,蚕头雁尾,大体上以汉碑为标准,过去曾经认为这种隶书就是汉代通行的书体,但是从大量出土的发现已经改变了这种认识,如居延汉简等,东汉汉简军事法律文书,买地券上的书体已经很大程度上抛弃了收笔时上挑的笔法,“较多地使用尖撇”带有很多现代楷书和行书的笔法,与汉碑相去甚远。东汉中期以后,一般人的日常生活所用的就是这种“俗体”,这种差别正如明清时期书面语和口语的差别。不过这种新书体在魏晋时期还没有获得专门的名称,与篆隶并列魏晋时期的《上等尊号碑》《受禅表碑》均为曹丕称帝而立,书体方正,气势庄严是典型的官隶书。西晋卫恒《四体书势》以古文,篆书,隶书,草书,为四体。在隶书一体中说“上古往次仲始作楷法”又曰;“魏初有钟胡二家为行书法”。所谓楷法就是严整规范之法,行书法则是流利畅快之法。唐代张彦远《法书要录》卷一载羊欣《古来能书人名》曰:“钟书有三体,一曰铭石之书,最妙者也;二曰章程书,传秘书,教小学者也。三曰行狎书,相闻者也。”铭石之书是类似汉碑的“汉八分”体。章草书出了表奏文章公文之外,还用来传抄书籍教授小学,风格介于两者之间,如今看到的钟繇帖《宣示表》,《荐季直表》都应是此体,行狎书用于“相闻”,也就是日常书札来往。《文章志》所说的“隶书”自然是指章程书。行狎书之类。
《法书要录》卷一载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云:“夫书先须引八分,章草入隶书中,发人意气,若直取俗字,不能先发,羲之少学卫夫人书,将谓大能,及渡江北,游名山,比见李斯、曹喜等书,又之许下,见钟繇、梁鹄书又之洛下,见蔡邕石经三体书,又于从兄洽处见张昶《华岳碑》始知学卫夫人书徒费年月耳。羲之遂改本师,仍于众碑学习焉,遂成书尔。”“俗字”是卫夫人所写的流行字体,不同于汉隶。这段话告诉我们学习书法应顺着书法变化而学。刘孝标注:“献之变古军法为今体。”书体在二王之间又有了新的变化。《南齐书.刘休传》:“右军之体微古,不复见贵。”而此时王献之的“今体”风格受到推崇,王羲之的书法还处于古体今体转变中,而王献之的书法已经完成了这种转变。
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风格发展很快。时人对书体的划分也在不断地变化中,东晋至南朝前期,草书和隶书是最常用的字体,“工草隶”基本上也是善书法的同义词。
《晋书.卢循传》曰:“循,善草隶弈棋之艺。”草隶与弈棋并列,就是指书艺。在《世说新语》中,书法的好坏也是品鉴人物的重要标准之一。
虞和《论书表》云:“桓玄撰二王纸迹,杂有缣素,正行之尤美者,各为一帙。”桓玄把二王书法分为正、行两种,相当于锺繇三体中的章程书和行狎书,都是隶书,还不与篆、草并列。不过,大概也就在北朝前期,行书逐渐获得了独立的地位。
宋羊欣《古来能书人名》经常称某人善隶行或善草行,就是把行书与草隶并列,不再是一种书法风格,而成了与隶书并列的书体。
《魏书·崔玄伯传》称其“尤善草隶行押之书”,行押就是行狎,亦即行书,也与草隶并列。行书经王羲之的创新成为士大夫阶层最为流行的一种书体。王羲之脱尽魏晋以来用笔滞重的写法,创造出了俊逸、雄健、流畅的书风。从此,行书成了中国书法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魏晋南北朝时期在中国书法史上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代。是旧书体不断消失,新书体不断产生和流行的过程。《世说新语.品藻》的这一则让我们管窥到了那个激荡的时代社会的巨大变化之一。
参考文献 :
[1]余嘉锡 《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 2007年。
[2]裘锡圭 《文字学概要》, 商务印书馆 2006年。
[3]张彦远 《法书要录》, 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8年。
[4]从《世说新语》看魏晋书法的审美取向 阮忠勇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5年第22卷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