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近20年来,西方的“泛叙事化”已经将“叙事”一词的意义从文学领域拓展到其他人文学科领域,实现了跨学科转向。翻译,作为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其“叙事转向”已经悄然开始。近年来,英国著名理论家Mona Baker将社会与交际语境下的叙事理论与翻译理论结合,成为这场创造性转向的代表人物,为翻译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中医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医语言是一种独特的民族语言。因此,中医翻译是一种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进行的语言转换与传递。基于Baker基本观点,本文从叙事的角度将中医翻译看作一种再叙事,分析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如何有意识地进行叙事建构与传播。
二、翻译与叙事
Mona Baker认为,翻译的本质是再叙事(Translation as Renarration)(魏欣欣,林大津,2009)。具体而言,翻译就是不同译者有意识地利用各种翻译策略进行叙事建构。Baker(2006)所关注的叙事是一种基于社会学与交际理论的宏观概念,是指“我们赖以生存的日常叙述”,是指我们生活中遇到的故事,是我们向自己和别人讲述关于我们所生活的世界。
叙事的存在模式是动态的,可以改变的,可以累积的。当一系列相关叙事反复出现,最终会形成一个概念、建构一种文化,甚至会塑造一个学科。Baker(2006)认为叙事存在于所有体裁中,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即本体论叙事、公共叙事、概念/学科叙事和元叙事。
Baker(2006)认为翻译中的叙事可以通过框架设定进行建构。何为“框架”?Fillmore 认为( 1976,1977,转引自 Kussmaul 2000: 61),我们听到或读到的语篇词汇都是框架,能在我们的脑海里激发出记忆中的图像。例如,美国共和党使用“tax relief”的表述方式建构政治主张。“relief”作为所设定的框架,包含“痛苦”、“遭受痛苦的对象”、“舒缓、解除痛苦的行为”等概念( 张金生、李杰 2005:48)。Baker倾向于将框架设定理解为有干涉意义的积极策略。通过采取这个策略,我们有意识地参与现实的构建。
鉴于框架设定的这种特征,Mona Baker 将其作为媒介把叙事与翻译联系起来。在她看来“无论从字面意义或隐喻意义上来看,翻译本身可以被视为一种框架设定” (Baker, 2006: 106)。Baker 论述了译者处理源语文本中叙事的四种主要策略,即时空框架设定、选择挪用框架设定、标签框架设定、参与者重新定位框架设定( Baker 2006: 112-139)。译者根据自己的价值立场、个人经历或者文化背景,在既定框架下有意识地选择不同的策略,弱化或强化译文传达的内容。
三、中医翻译中的叙事建构
基于 Baker观点,首先,我们可以将中医翻译理解为一种再叙事,是将一种独特的民族语言转换为另一种语言的过程。这种“再叙事”是历史积淀的,不断累积的。中医翻译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每一次的发展都是一次叙事的累积,这种反复的累积使中医翻译的发展逐渐走向成熟,最终会形成一套独特的学科叙事体系。
其次,中医翻译作为一门正在形成的学科,从总体趋势而言,属于概念(学科)叙事。它是从事中医翻译的学者针对中医翻译对自己或他人所做的叙述或说明。Baker(2006)认为,每个学科,包括翻译学,都阐述并创立各自的一套概念叙事体系。换言之,中医翻译具有其独特的翻译策略与原则。
具体而言,中医翻译的概念叙事凸显在中医理论中众多的“概念”。中医“概念”更倾向于一种哲学理念,十分灵活,同一概念在不同情况下有不同的内涵。比如,“天”,“阴阳”,“道”等基本概念。Baker在谈到框架设定或者建构时,提到了模糊性。其含义是由于对某一情境定义不同而产生的某种不确定性。比如,各种形式的暴力冲突可以建构为“战争”,“内战”,“恐怖主义行为” (Baker,2006,赵文静译,2011:163)。这种模糊性恰好与中医基本概念的不确定性如出一辙。
中医翻译的关键之处在于中医概念的翻译,但中医概念的翻译并非易事,正是由于这种概念的不确定性导致了许多错译、误译以及漏译的现象。基于这种现象,译名的统一显得非常重要。这种统一可以理解为Baker在叙事建构中所提到的一种框架设定,即标签框架设定或命名。标签或命名是指使用词汇、用语或短语来识别人物、地点、群体、事件以及叙事中的其他关键元素(Baker,2006;赵文静译,2011:187)。
针对中医基本概念的标签设定或命名体系,不同译者会有不同的诠释。有些学者致力于用拉丁语为中医创造一套既规范又实用的术语系统,然而这种统一标签诠释框架的命名没有考虑到语言的使用范围,缺乏实践性。李照国等教授长期致力于中医术语国际标准化。他(李照国,2006:142)认为一个概念或名称的翻译固然要遵循“名从主人”的原则,在不影响国际间交流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保持中医核心概念的民族文化性。如李照国将“神”译作“the Shen(mind or spirit)。
除了中医术语的翻译,译者对中医经典著作的翻译也存在不同的框架设定的策略。参与者重新定位框架设定也是Baker提到的四种主要策略之一,是指翻译活动的参与者之间以及他们和读者或听众之间的位置关系,可以通过灵活运用时间、空间、指示、方言、语域、特征词以及各种识别自我和他人的语言手段来加以改变。它包括两种再定位:一种是副文本中的再定位,另一种是文本或话语内的再定位。译者用来定位的副文本包括引言、序、脚注和词汇表等(Baker,2006;赵文静译,2011:202)。
中医典籍语言的特点是句式短,四字结构多,词简意深,句式之间关系复杂。本文认为,为了能够忠实而通顺地传达原文的内涵,副文本的采用是必不可少的。以《黄帝内经》英译为例,李照国(2006:11)在翻译时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译古如古,文不加饰”,认为《黄帝内经》对于中医医药学的意义恰如《圣经》之对于西方文化,任何方式的损益都应该努力避免。
如《素问》第一篇开篇说:“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李照国(2006:108-109)的翻译如下:
Huangdi, or Yellow Emperor, was born intelligent and eloquent in his infancy. He behaved righteously when he was still a child. He was honest, sincere and wise whhen he was young. He came to the throne when he grew up.
这句翻译中将“黄帝“一词的翻译,将音译的Huangdi作为正名,保持了中医文化的原汁原味;增加的“or Yellow Emperor”是一种人物名称的再定位,符合英文语言的特点,使语篇更为通顺。同时,文后的注解作为副文本的一种有利于帮助读者更好的理解“黄帝”一词的内涵:
Huangdi, also known as Yellow Emperor in the West, was one of the legendary kings in ancient China. He was the son of Shaodian....。
本文认为,译者通过这种再定位,就像在开篇中编织了一个关于“黄帝”的叙事,从黄帝的视角娓娓道来,张弛有序地铺陈叙事。
然而,不同译者由于其不同的叙事立场与目的,而采用不同的框架设定策略。如美国医学史家Ilza Veith(1972:97)在其英译本The Yellow Emperor’s Classic of Interna Medicine(1949)采用引言框架将她的叙事对象的定位于医史学家,而不是语言学家。
“The translation of this great classic stands for the translation method of historians, not that of linguists. This preliminary study is expected to be a beginning for further research on the original text of the book, especially pay special attention to numerous linguistic problems”。因此,她的译文存在较多错误,但是十分流畅。
目前,在众多中医翻译研究中,翻译原则与方法仍然是主体,微观研究较多,缺乏宏观理论建构研究。本文认为,从叙事理论探讨中医翻译是一种基于社会文化语境下的宏观上的理论探索。但这只是一个初步的窥探,如何将中医的深奥理论以及中医方法以叙事建构的方式转换成另一种语言,使之成为我们息息相关的主流叙事,亟需翻译人员开展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Baker, M. Translation and Conflict: A Narrative Account [M]. New York and London: Rutledge,2006.
[2] Baker, M. Translation and Conflict: A Narrative Account[M].赵文静译.翻译与冲突: 叙事性阐释[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 Manchester,Jerome Publishing,2000.
[4] Veith,Ilza.The Yellow Emperor’s Classic of Internal Medicine.Berkeley,Los Angeles and London: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2.
[5] 李照国.译海心语:中医药文化翻译别论[M].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6.
[6] 魏欣欣,林大津. 翻译的本质是再叙事——Mona Baker讲座题解及其他[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9.6.
[7] 张金生,李杰. 认知语言学的理论与应用—George Lakoff 2004年北京系列讲座综述[J].语言学研究,2004(3).
【作者简介】
杜雪琴(1983.2-)女,江西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叙事学与中医翻译.
晏 丽(1983.11-)女,江西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