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景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按照体现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思明区文化馆作为政府设立的公益性群众文化事业单位,是群众文化的活动中心、辅导中心和培训中心,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阵地,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中坚力量。肩负如此重任的文化馆该怎样统筹资源、发挥实效,建立一个全民覆盖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广大人民群众真实地体会到免费的、公平的、便利的基本文化服务就到身边?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阵地服务与信息服务相结合
一方面,文化馆必须紧紧把握阵地优势,加强对业务功能的完善,在文化馆自身场地内,常年免费开办音乐、舞蹈、摄影、器乐、曲艺、书法等各类培训班和辅导班,定期举办道德讲坛、艺术展览、讲古、文艺汇演等活动。但是文化馆自身场地毕竟有限,且地处岛内的东部,与辖区内大多数群众相距甚远,因此应与思明区的10个街道、96个社区建立三级服务网络,创立“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可学习成都做法,成立以区文化馆为总校的市民文化艺术学校,在街道的综合文化站、社区文化活动室(中心)设立分校。学校由区文化馆统筹管理,根据辖区分校场馆的大小、服务的人数、居民的文化生活习惯,合理安排培训项目、培训期数、培训时间等,有侧重地开展特色服务,按照“工作统一部署、管理统一制定、人员统一培训、老师统一调配、服务统一标准、各校各有特色”的工作机制开展各项活动,使辖区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免费的基本文化艺术培训。另一方面,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微博、微信等新兴传播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习惯正在发生着变化,网络文化需求越来越旺盛,据工业信息化部公布的数据称,截止2012年6月底,我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人,互联网普及率已经达到39.9%。因此建立一个内容丰富、技术先进、传播快捷、服务优质的文化馆网络系统显得尤为重要。文化馆的网络系统要与街道文化站、社区文化活动室(中心)共用一个网络技术服务平台,促进公共文化资源的共建共享、协调运行。在网络系统中可开辟群文信息、理论研究、创作辅导、非遗保护、社区文化、活动展演视频、QQ讨论区、官方微博等专栏,充分利用网络开展服务,突破时空和区域的限制,达到公共文化服务内容的全覆盖。同时通过网络、报纸、电视、短信等及时向群众预告一周的文化信息,方便群众随时随地通过网络、手机等方式了解各种文化信息;又可通过手机短信、QQ讨论区、微博等平台,方便快捷地为人民群众提供咨询、进行辅导,定期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了解群众的文化需求,并在讨论和研究后,及时向群众反馈,形成良好的双向沟通互动,确保人民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知情权和参与权,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进而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率。
二、定点服务与流动服务相结合
如何让人民群众真正得到实惠、享受到便利、感受到公平是考量文化惠民工作是否有效的重要依据,因此文化馆要拓展思路,创新服务模式,走定点服务与流动服务相结合的发展之路,要充分利用文化馆自身场地及街道、社区的文化活动场地妥善安排培训班次、定期更换展览内容、抓住热点推出讲座,开展各具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可是因为历史原因,不少社区的活动场所仅有几十平方米,有些社区甚至没有活动场所,因此要拓展相对固定的其他活动场所,可按一个街道选定2∽3个广场、一个社区选定1∽2个公园或大型居住小区定点建设户外群众文化活动点,如明发商业广场、轮渡广场、南湖公园、忠仑公园等,定期定点安排专业老师和文化志愿者到各活动点组织和教授舞蹈、音乐、曲艺、太极拳等适合在室外举办的活动。组织社区居民成立业余文艺队伍,利用公休日、节假日不定期在各个活动点开展歌咏比赛、舞蹈比赛、演讲比赛、讲古等活动,让业余队伍与专业队伍争相登台、群众演员与专业演员同台竞技,吸引人民群众近距离地参与文化活动,感受室外文化的热烈气氛。但是现在群众参与文化活动基本上会存在一个“两头化”的问题,即“低龄化”和“老人化”,处于中间阶段的中青年人较少参与文化活动,这部份人大多为城市工薪阶层、农民工、中学生,因为忙于工作或学业,较难腾出时间参与文化活动,还有一些特殊群体,如残疾人、福利院的孤儿、养老院的老人,也是较少有机会参与文化活动,因此要开展流动文化服务,比如流动演出、流动培训、流动展览,重点为这部份人送去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服务,比如把免费培训的内容与企业的职工培训、农民工的技能培训、中学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培训、学习讲座等有机结合起来,创造以文化引领为支撑,以技能(知识)提升为推动、以心理塑造为突破的文化服务方式。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对象、不同类别、多样化、个性化的群众需求,消减公共文化服务的薄弱区,扩展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率。
三、硬件建设与软件打造相结合
硬件设施是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前提条件,但是要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运行有效、发挥惠及全民的作用,光有硬件是不够的,要坚持硬件建设与软件打造相结合的道路,软硬兼重。一方面文化馆要抓住当前发展的大好机遇,加强硬件设施建设,按照创建的标准,加快电子阅览室、网络系统建设的进程,通过系统文件传输、网络建立链接等手段,与市、街、社区网络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在户外群众文化活动点增设舞台、音响、灯光等设备,并指定专人负责设施场所的维护、管理,提高场所的使用率;加强与区域内学校、工厂、机关、企事业单位联谊,争取这些单位可利用的文化设施场所用于共同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扩展群众文化活动空间。另一方面,要加强软件打造,首先服务队伍是最重要的因素,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服务队伍。第一,对本馆人员,可以通过培训、绩效奖励、职称评聘、评优创先等手段调动全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第二,充分发挥街道、社区文化协管员在基层文化中的作用,引导他们整合辖区内的文艺人才、文艺骨干,培养基层文化建设的带头人,通过他们整合、成立各种业余文化活动团队并进行传帮带
,组织业余团队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形成一个遍布各行各业的服务团队;第三,要向在厦高校和市属艺术院校、厦门爱乐乐团等单位聘请一批表演艺术家、舞蹈艺术家、器乐演奏家、书法家等充实培训队伍;第四,广泛招收那些政治素质好、责任心强、热爱文化又有文化专长的文化志愿者,建立多层次、多类型的文化志愿者队伍,针对不同需求,提供专家型、专业型、特长型、服务型的文化志愿者,以弥补专业人员、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的不足。其次,要从四个方面打造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品牌,一是基本服务要全面,要满足全方位、多层次、不同阶层的群众的文化需求,尤其要关注农民工、残疾人、妇女儿童、孤寡老人等特殊群体的文化需求;二是服务措施要人性化,要根据辖区内群众文化消费习惯安排文化服务内容、时间等,使群众在家门口就能舒适地享受到免费文化大餐;三是管理水平要到位,各项活动开展要安排有序、有条不紊、忙而不乱,服务要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四是文化活动要精品化,要充分挖掘富有地域风情和闽南文化内涵的特色文化资源,加强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合作,推出更多具有时代特征、厦门特色、顺应主流文化、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精品。最后,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思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有民间故事、民间信仰、音乐、舞蹈、传统体育与竞技、传统医药、漆线雕等,这些集中体现了闽南人的思想观念、审美情趣、理想追求,折射出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人民的智慧和文明,但现在许多小孩子连闽南话都不会说,更谈不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许多非遗项目“濒危”或“死去”。因此,文化馆要组织专业人士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抢救、挖掘、收集、整理、研究和保护,把民间故事、民间音乐、民间戏曲、传统体育与竟技等艺术形式通过整理、加工、创新、创作后进行宣传推广。可结合各种传统民间节日和民间信仰,组织深受老一代闽南人喜爱的南音、歌仔戏、高甲戏、讲古等演出。加强与思明区幼儿园、中小学、青少年宫等合作,开展非遗知识讲座、培训班、表演、评奖等活动,将优秀生动的非遗作品展现给年轻一代,让他们了解、接受、甚至是喜欢上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大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率。
总之,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必须精心打造一个全民覆盖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着力保障和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真正实现文化发展全民参与、文化成果全民共享,促进人与人之间,不同群体之间的相互认同,用文化公平推进社会和谐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厦门市推动文化强市建设的实施意见》.
[2]《聚焦成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系列报道之五,中国文化报[J].194期.
[3]徐常波.闽南民间文化的保护与可持续性[J].厦门市群众文化论文集,2006.
(作者简介:吴淑梅(1974.09-),女,福建莆田人,工学士,高级工程师,就职于厦门市思明区文化馆,研究方向:群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