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图书馆论文

公共文化服务中的图书馆服务研究

2016-01-15 10:34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党和国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背景下,在文化建设方面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谐文化的重要内容。《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加强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鼓励社会力量捐助和兴办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快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服务职能的发挥影响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价值目标的实现。 同时,两者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目标任务为依托,明确公共图书馆服务职能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能够更好的发挥其服务职能,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添砖加瓦。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目标任务

 

  2007 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保障人民文化权益,逐步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这是国家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目标作出的要求。 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建立健全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2]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这些都是国家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目标任务的阐述。 笔者认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有其自身的价值目标,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应该以其目标为导向, 不断完善文化服务体系,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1.1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小康社会在文化建设方面的重要目标

 

  大力加强文化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是党和国家在文化建设方面具体要求。 在未来的小康社会中,文化是极大繁荣的,文化的发展程度能够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在文化繁荣和人民文化需求之间有着很重要的一架桥梁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它能够及时将社会繁荣的文化发展成果,转化为文化产品来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因此,建立一个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通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社会公民能够享受到文化发展的成果,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1.2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特征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建设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为软件建设即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振兴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实现社会主义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 其二为硬件建设即设施建设,要建立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完备的文化服务设施。 它是社会主义文化的输出设备即将人民群众创造出来的文化产品通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传输给更多的人。 让文化发展的成果,通过文化服务系统为更多的人共享。

 

  1.3 个人文化水平与文明素养提高的重要载体

 

  从微观角度来看,个人文化水平与文明素养的提高,除学校教育之外,另外一个重要途径就是社会教育。 而社会教育优化的基础就是建立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能够让每一个人从社会上得到丰厚的文化知识,享受到丰富的文化成果,满足其应有的文化需求。 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建立完善的文化服务体系,为每一个人提供形式多样的文化产品,健全文化服务设施,为个人文化水平的提高提供充足的发展空间。 由此可见,个人文化水平和文明素养的提高必须通过一定载体才能够实现,而这个载体就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1.4 社会主义公民文化需求与消费的重要保证

 

  从当前我国的基本国情来看,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社会主要矛盾呈现出新的特点,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日益强烈, 而文化产品的供给则相对不足,这种矛盾已经相当突出。 要满足我国公民的文化需求,就必须提供更多的文化产品,健全文化输出渠道,建立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畅通文化产品与民众文化需求之间的道路。 因此,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我国公民文化需求与消费的重要保证。

 

  公共图书馆服务职能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地位作用

 

  公共文化服务,是指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 它是指以政府部门为主的公共部门提供的、以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生活权利为目的、向公民提供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的制度和系统的总称,包括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资源和服务内容,以及人才、资金、技术和政策保障机制等方面内容。 图书馆是搜集、整理、保管和利用书刊资料,为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服务的文化教育机构。 图书馆不仅是文化汇集与交流的重要机构,更是满足社会公众文化需求的重要平台。 公共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1 完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目标的重要保障

 

  正如前文所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和谐社会、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个人素质提高等方面都有相应的目标。 而这些目标必须通过一定的载体和实现途径来完成,其中公共图书馆就是一个重要的载体。 公共图书馆作为社会文化资源的集聚地,它能够整合文化资源,交流文化信息,提供文化成果,这些都是文化服务最宝贵的资源。 充分发挥图书馆的服务职能,最大限度地整合文化资源,为文化服务提供源源不断的文化血液,是公共文化服务价值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保障。

 

  2.2 传播社会主义价值理念 、振兴民族文化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阵地

 

  图书馆作为文化资源的集散地, 具有独特的文化宣传优势。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可以以图书的形式在图书馆流通;我党的理论方针可以以图书资料的形式在图书馆传阅;优秀的经史典籍、古典诗词、文学名着可以在图书馆广为人知。 此外,许多展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文学作品,宣扬社会主义价值的影视资料以及体现民族精神的宝贵文献都可以在图书发扬光大。 因此,图书馆具有传播价值理念,宣扬民族文化,凝聚民族精神的作用。 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应该发挥图书馆的服务职能,使其成为宣传社会主义理念价值的重要阵地。

 

公共文化服务中的图书馆服务研究


  2.3 满足公众的文化需求与消费的重要场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精神文化需求也会相应提高。 近些年来,社会上兴起的国学热”, 经史典籍的研究热以及对传统文化艺术的保护等 ,这些都是人民群众对文化需求的见证。 公共图书馆可以顺应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潮流,通过丰富经典文化典籍,举办优秀文化学术论坛,弘扬传统文化等形式,来满足社会大众对文化的需求,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与服务,为人民群众提供文化消费的机会。

 

  2.4 提高个人文化水平,提升个人文明素质的重要力量

 

  针对个人而言,在青少年阶段,文化知识的获得主要来自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 但是到成年以后,其文化知识的提高主要依靠社会教育习得。 从这个角度来看,公共图书馆在一个人文化知识储藏上扮演者重要角色。 在工作之余,趁着闲暇时间来图书馆阅读图书,应该是一个人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 此外,针对青少年而言,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孩子们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 同时,图书馆对青少年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它是广大青少年在业余时间获取文化知识的主要途径。 可以这样说,图书馆是一个人获得文化知识最长久的途径,它可以贯穿于一个人的一生。 从这个意义上讲,它是提高个人文化水平,提升文明素质的重要力量。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背景下公共图书馆服务职能的发挥

 

  3.1 在完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目标方面 ,要深化服务内涵 ,更新服务理念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它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核心理念。 它对我国未来的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党和国家在文化方面的一项惠民工程,其核心价值理念也应该是以人为本,它应该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最重要的价值目标。 以此为依据,公共图书馆服务职能的发挥,应该以人为本,确切地说是以读者为本。 在图书馆工作中要深化对服务内涵的认识,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结合图书馆工作实际,更新服务理念,树立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服务意识,以读者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图书馆工作唯一标准。 在树立以读者为本理念的同时,要树立文明服务的理念。 文明服务包括文明用语、服务态度、服务礼貌、言谈举止等等。 图书馆工作人员只有先在思想上树立文明服务的意识,然后才能将文明服务的行动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3.2 在满足公民文化需求与消费方面 ,要提高服务水平 ,强化服务标准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 人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日益强烈,文化消费在家庭消费的比重不断上升。 面对这种形势图书馆应该提高服务水平,强化服务标准。 具体而言就是,就是要在发挥图书馆传统服务职能的同时,要图书馆将服务拓展至馆外,走向社会,延伸图书馆的服务范围,最大限度的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 在提高服务水平方面,可以通过设立馆外借阅点、举办读书活动、设立流动图书车、送书进社区、送书机关等形式扩大图书馆的服务半径,将图书馆丰富的文化资源通过各种形式向社会的各个角落扩散,让社会上各个阶层和不同群体的人们都能够成为图书馆的读者。 在强化服务标准方面,要利用现代化的服务手段,实现图书馆服务职能的现代化。 如利用互联网在网上举办读书交流会;通过互联网将图书馆制作的各个方面的文化信息进行传播;通过馆际间的资源共享,将更多的文化信息与读者分享。

 

  3.3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方面,要丰富服务内容 ,提高服务质量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目标就是要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 文化建设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弘扬民族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内容。 围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公共图书馆可以通过丰富内容的方式来完成。 在馆藏方面,可以增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以及党的理论知识方面的内容,可以开设一个社会主义价值观念专题书架,让读者有目的地进行阅读。 在弘扬民族文化方面,及时将国学经典、反映民族精神的图书、社会畅销的传统经典书目等及时向读者推荐。 在发扬地方特色文化方面,图书馆应该将反映地方文化特色的书籍如地方志、地方的历史发展、地域文化、地方统计等进行收集,形成特色馆藏,让读者能够全面了解本地的地域文化。

 

  3.4 在个人文化水平与文明素质方面 ,要创新服务方式 ,完善服务手段

 

  在个人文化水平与文明素质提高方面,图书馆可以通过两个方面来发挥职能。 其一是榜样示范。 正人先正己。 图书馆要建设一支有文化、高素质人才队伍。 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本事就是文化与素质的代表。 在平时工作中,通过高素质、文明化的服务让读者耳濡目染,在无形之中受到影响,自觉提升自己的文明素质。 在图书馆外事活动中,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形象,更是讲文明、高素质的表率,应该成为广大读者学习效仿的对象。 所以,图书馆应该注重高素质工作人员的培养,为读者树立讲文明、讲素质的榜样。其二是加深影响。 图书馆应该通过自动化服务、网络服务、远程教育服务、一对一教育服务等形式,不断提高图书馆的影响力,让每个人时刻都能与图书馆为伴,享受到图书馆的服务,让图书馆成为每一个人在成长道路上的良师益友。

 

  参考文献:

 

  [1]温家宝。2007 年政府工作报告[R].2011.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EB/OL].2011.

 

  [3]罗云川,张 彦博,阮 平南。十 二五时期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1(12)6-11.

 

  [4]李国新。公共文化服务体 系建设中的图书馆[J].当 代图书馆,2013(3)4-13.

 

  [5]王宁。近几年有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综述[J].当代社科视野,2012(10)33-38.

 

  [6]李艳。论现代图书馆服务职能的转换[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4)123-126.

 

  [7]钟 妮。浅谈现代公共图书 馆服务职能延伸 [J].科 教文汇,2014(3)209-210.

 

  [8] 闫 平 试论公共文化服 务体系建设 [J] 理 论学刊 ,2007 (12)112-116.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