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学论文>伦理学论文

江泽民生态思想的分析

2015-07-18 09:5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一、江泽民生态思想的主要内容
  江泽民生态思想主要是从人与自然关系、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生态环境、坚持科技创新等方面,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最终为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深刻阐述了如何保护生态环境,揭示了人在处理环境问题所要注意的方面,这对于深刻理解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解决生态问题的基本要求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人类持续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也是生态文明的主要标志。江泽民对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有着独特的见解,他在多次讲话中,明确提出并系统阐述了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经济的发展,必须与人口、环境、资源统筹考虑,不仅要安排好当前的发展,还要为子孙后代着想,为未来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决不走浪费资源和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更不吃祖宗的饭,断子孙路。”“在加快发展中决不能以浪费资源和牺牲环境为代价。任何地方的经济发展都要提高质量和效益,注重优化结构,都要坚持以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为基础,这样的发展才是健康的和可持续的。”
  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是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和生动体现。江泽民指出,“环境意识和环境质量如何,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江泽民认为,“环境问题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和身心健康。如果环境保护搞不好,人民群众的生活条件就会受到影响。”“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使人们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工作和生活。”
  (二)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是解决生态问题的关键
  我国耕地、水和矿产等关系到人类生存的重要资源,但人均占有量都比较低。江泽民多次强调指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合理利用资源。在谈到耕地问题时,江泽民说:“我国人多耕地少,而且耕地还在逐年减少。因此,保护耕地的任务越来越紧迫。我们既要凭借现有耕地解决现有人口的吃饭问题,还要对子孙后代负责。”在论及水资源问题时,江泽民指出:“水是人类生存的生命线,也是农业和整个经济建设的生命线。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水的问题。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他强调:“水是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极为重要的保证”,“实现我国的长远发展,必须下大气力解决水的问题。……没有水,人都不能生存,还谈什么开发和发展,解决我国一些地区水资源短缺的问题,要尽快提上议事日程。总的要求是开源节流并举,以节水为主。一要广泛采取节水措施,特别要大力发展节水农业;二要从长计议、全面考虑、科学选比、周密计划,适时进行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因此,江泽民同志要求,必须严格自然资源的保护和管理。他说:“总的原则是,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努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要积极推进资源利用方式从粗放向集约转变,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资源节约型的经济发展新路子;积极推进资源管理方式的转变,建立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集中统一、精干高效、依法行政、具有权威的资源管理新体制,以加强对全国资源的规划、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他强调:“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的工作,要按照‘有序有偿、供需平衡、结构优化、集约高效’的要求来进行,以增强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
  (三)保护生态环境是解决生态问题的重要保证
  环境意识和环境质量如何,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现在环境问题已涉及国际政治、经济、贸易和文化等众多领域。江泽民指出:“环境保护工作,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一定要从全局出发,统筹规划,标本兼治,突出重点,务求实效,进一步控制全国污染物排放总量,改善重点地区环境质量,努力遏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环境保护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在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同时,力争环境污染的状况有所减轻,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遏制,重点城市和地区的环境质量得到改善。要防治新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重大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及区域开发和城市规划,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加强对资源开发和重大建设项目的监督管理。应抓住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有利时机,努力解决结构性污染问题,确保全国污染物的排放总量持续下降。继续淘汰落后的、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的企业、产品和生产方法,采用技术改造、清洁生产等措施,从源头上控制工业污染。努力提高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水平,切实控制城市污水、大气、噪声、固体废物污染。积极发展生态农业,保证农产品安全。继续抓好重点环保工程,切实抓出成效。各地也要确定重点环保工程,抓紧解决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问题。坚持预防为主,把防止人为生态破坏作为重点。与此同时,还要积极推进国际通行的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环境标志产品认证,进而促进对外贸易发展。建立环境安全防范体系,严格控制境外污染物和有害物种入侵。泽民强调:保护环境是全民、全社会的事业,只有全民动手,全社会重视,才能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生存环境,也才能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坚持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是解决生态问题的基本目标
 经济建设既要统筹兼顾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兼顾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又要兼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不仅要安排好当前的发展,还要为子孙后代着想,为未来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江泽民指出,“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 大战略,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更新发展思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我国经济建设的长期积累、科技创新的丰富成果以及劳动者素质的不断提高,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科技创新是解决生态问题的重要手段
  江泽民指出,要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全球面临的资源、环境、生态、人口等重大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学技术是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活动中所取得的积极成果,虽然由于人们的认识能力有限,致使科学技术进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给环境资源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但它始终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人们利用科学技术在合理有效使用现有资源的同时,开发新材料、新能源,并使传统的工艺设备不断更新,以逐步解决当代人类所面临的环境资源问题。江泽民指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电子为基础的信息和自动化技术改造传统工业,使这些产业的发展实现有主要依靠外延到主要依靠内涵增加的转变,建立节约、节能、节水、节地的节约型经济。”要建立生态技术支撑体系,即包括清洁生产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能源综合利用技术、回收和再循环技术、资产重复利用和替代技术、环境监测技术以及网络运输技术,来尽量降低原材料和能源消耗,把污染降低到最小程度,实现少投人、多产出、低污染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六)加强国际合作、协调行动,共同携手解决国际生态环境问题
  生态问题,环境问题既有局部性或区域性的,又有全局性、全球性的,局部的区域的问题影响全局和全球,全球性的问题又对区域或局部产生影响。因此,解决环境问题必须要有全球观念和世界眼光。江泽民多次指出:“人类共同生存的地球和共同拥有的天空,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保护地球,需要各国的共同行动。”当今许多重大的环境问题已经超越了国界,单纯依靠一个国家已无法得到解决,需要世界各个国家协同配合、共同行动。保护地球,各国有责,各个国家都要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都要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各个国家在选择发展模式、发展道路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时候,必须充分考虑环境问题,不仅要考虑本国人民的利益,还要考虑世界人民的共同的长远的利益;不仅要考虑本国的、区域性的环境问题,还要考虑全球环境问题。在涉及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上,需要世界各国的共同行动、加强合作,而且发达国家应该承担更多的义务。
  二、江泽民生态思想的当代价值
  江泽民生态思想是站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高度,不断总结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经验教训,准确把握当今时代主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走人与自然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为当前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提供了指导和借鉴。
  (一)江泽民生态思想为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提供了借鉴
  江泽民的生态思想主要强调的是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对于当今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提供了重要参考。“当前要突出生态优先,转变发展方式,就是要从粗放型的以过度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向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方式转变”。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积极开展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这些生态文明思想在江泽民同志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中能够找到一观点,因此,可以看出生态思想是一个继承、发展、借鉴和创新的过程。
  (二)江泽民生态思想为从整体性和全局性把握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方法
  江泽民的生态思想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从整体性和全局性把握生态文明建设,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了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境界。面对许多建设中出现的难题,特别是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方面出现的问题,江泽民生态思想为我们指明了发展的道路,并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开拓了我们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新局面。江泽民系统阐述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提出了关于经济、环境、社会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把生态建设确立为衡量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并认真贯彻落实到党执政活动的各个方面,巩固了生态思想在社会实践和党的政策方针中的重要地位,第一次把生态环境保护提升到执政兴国和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具有开创性意义。同时,习近平同志指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按照系统工程的思路,强化党的领导、国家意志和全民行动。这些生态思想都是采用整体性和全局性把握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了适合我国国情的新的发展理论体系。
  三、结语
  江泽民生态思想正是基于对发展问题和生态问题反思的基础上,从战略高度进行历史考察和实践思考而形成的创新理论。它表明了我们党认识到,生态问题不仅仅是生态保护问题,更是关系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因此,必须要把生态保护纳入整个经济社 会发展的战略规划当中,从根源上和整体上对生态问题进行统筹考虑。只有从发展层面上来思考和理解生态保护,才能真正解决生态问题。江泽民生态思想既是对改革开放以来生态保护经验的总结,又深化了党对生态问题的认识,开拓了生态思考的理论视野。这对于十八大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2] 江泽民文选(第一、二、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
  [3] 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4] 江泽民.论科学技术[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5] 陶良虎.建设生态文明打造美丽中国——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J].理论探索,2014(2).
  [6] 胡锦涛.党的十八大报告全文[N].人民日报,2012- 11-18.
  [7] 周生贤.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J].求是,2013(17).
  作者简介:陶达(1986- ),男,重庆科技学院,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