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学论文>逻辑学论文

论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

2015-07-07 09:5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内容提要】认识主体性是指认识主体的自觉能动性,人们可从不同角度对这种自觉能动性进行考察。本文从功能上看待认识主体性及其负面效应。如果说认识主体性的积极作用就表现为认识主体的各项功能的发挥的话,那么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就表现为认识主体在发挥各项认识功能时带来的主观随意性。这种负面效应归根到底来源于实践发展的不完善性,但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并不否定知识的客观性,知识的发展是一个不断超越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而走向新的客观性的无限的过程。

【关 键 词】主观性/客观性/认识的主体性

【 正 文 】
凡事有一利必有一弊,认识的主体性也是如此。人们在发扬认识的主体性去努力达到知识客观性的同时,却发现它也带来了不少负面效应,这些负面效应也影响着知识的客观性。
认识的主体性之所以会带来负面效应,是因为认识的主体性本身就包含着主观性这一环节,这样,当人们发扬认识主体性时,其中的主观性也往往随之进入了认识过程和认识结果中,并由此造成了知识客观性的相对性。
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造成了许多人的困惑。有些人认为,既然认识的主体性会带来主观性,那么知识就再无客观性可言,有些人则由于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而否定认识主体性本身,进而视认识的主体性为大敌,认为既然要坚持知识的客观性原则,就应当限制、少谈甚至取消认识的主体性。因此,怎样看待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产生的原因何在?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是否意味着知识客观性原则的破产?所有这些都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WWW.133229.COM我们在此也做一些探讨。
一、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的表现
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表现在:人们在发挥主体的各方面认识功能时,也有可能带来各种各样的主观性、武断性、片面性。
认识的主体性意味着认识主体的自觉能动性,即认识是主体有目的的能动创造的过程。但是,这一有目的的创造过程同时也潜伏着脱离客观性原则的可能。如果这里的目的缺乏客观基础,那么这样的目的就有可能把认识引向主观性的误区;另一方面,认识是主体能动的创造过程,但是如果这里的创造不是建立在尊重客观现实和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而是不切实际的凭空创造,那么这样的创造也会使认识脱离客观性。具体地说,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即由此带来的主观随意性至少有以下表现:
第一,随意性选择。如果选择不是建立在对对象的全面理解、对主客体关系的全面把握的基础上,而只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愿望作出的,这样的选择就是随意性选择。其结果是或者把错误的逻辑起点、思想材料引入认识过程,或者把不合适的方法加以运用,由此造成认识的主观性。
第二,随意性约定。不考虑命题、原理等是否具有客观有效性,不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而只根据权力等方面的需要便把这些命题、原理等约定为真,这样的约定便是随意性约定。
第三,随意性抽象。不是从对象的全面的客观的关系出发来抽取出它们的必然本质和共同属性,而只是从主观因素出发,抽取对象的偶然特征,这样的抽象就是随意性抽象。
第四,随意性综合。只看到事物、要素的个别共同点,不考虑它们之间的本质联系便把它们综合在一起,如“把鞋刷子综合在哺乳动物的统一体中”,(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81页。 )这样的综合便是随意性综合。
第五,随意性建构。不使用可靠的思想材料,不运用具有客观有效性的方法,想当然地建立各种认识上的结构,这样的建构便是属于随意性建构。
总之,认识主体在发挥各项功能时,既有可能增强认识的客观性,也有可能导致认识的主观性。这种主观性便是认识的主体性在认识活动中的负面效应。
二、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产生的原因
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同各种差异性密切相关。具体地说,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主要由下列三种差异性的不良影响造成:
第一,认识主体的自然差异性的不良影响。主体的自然差异性与造成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是有关的,尽管它的作用十分有限和十分间接。主体的自然差异包括遗传上的差异性、身体素质上的差异性、年龄上的差异性、性别上的差异性和由地理环境造成的差异性。这些差异性虽不能直接造成认识的主观性,但它们会造成人们在个性、气质上的差异,造成人们在理解力、想象力、思维方式上的差异,从而 间接地影响人们看问题的方式,并由此影响人们在看待特定问题时所能达到的客观性的程度。主体在发挥各方面认识功能时,情绪、性格、思维速度等都会影响当时发挥的效果,其中有的产生了积极作用,有的则间接造成了负面效应。
第二,认识主体的社会差异性的不良影响。认识主体的社会差异性更多地妨碍着人们达到认识上的一致性,因此它所造成的负面效应比自然差异性造成的要大得多。而且,由于自然科学认识主体间更多地掌握着共同的逻辑思维工具,因此认识主体的社会差异性在人文社会科学认识中造成的主观性比起自然科学来又要大得多。由于人们所在的社会群体不同,文化程度不同,所属的民族和国家不同,所在的历史年代不同,所处的当时当地的社会环境不同,因此他们看问题的角度和方式也各不相同。这样当他们作为认识主体发挥各方面认识功能时,也往往按照他们个人的风格、方式、特点各行其是,按照各自的方式去创造,其结果是把各种各样的主观随意性、武断性、片面性带入认识过程。以个别代一般,以特殊代普遍,以主观有效性代替客观有效性,由此造成了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
第三,实践发展的差异性的不良影响。这是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产生的终极根源。实践发展的差异性不仅表现为横向的差异性,即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和不同地区实践发展水平上的差异,而且更重要的表现为实践发展的历史性,即以往的实践发展水平较之现在的实践发展水平、现在的实践发展水平较之未来的实践发展水平,总是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因此实践发展的差异性造成不良影响也即是实践发展的相对不完善性。实践发展的这种相对不完善性决定了人们只能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一定的社会发展水平上去从事认识活动,因此认识主体性也只能在有限的水平上加以发挥,总是带有不完善性。随着实践的不断发展,这种不完善性会越来越小,认识会越来越客观,因此相对于未来的发展阶段来说,现在的认识总是带有某种程度的主观性,现有水平的认识主体性总是会造成一定的负面效应,而这正是由现在的实践发展水平与未来的实践发展水平的差异性决定的。
三、承认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并不否定知识的客观性
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意味着认识主体在发挥各方面功能时也会把各种各样的主观性带入认识过程,那么这对于知识的客观性有何影响?是否意味着人们再也不可能达到知识的客观性了呢?
首先我们应当承认,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对于知识客观性的达到确有很大影响,这种影响就在于:它造成了知识客观性的相对性,这种相对性表现在知识的客观性只能是相对于一定的历史时期而言的。知识的发展是一个无限的客观化的过程。从总体上看,我们现在说知识的客观性,只是相对于以往历史时期和现在而言的,随着实践和社会的不断发展,知识将更加客观化,无论是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还是自然科学知识都是如此,因此知识客观性的这种纵向的相对性在所有知识中都存在。知识的客观性同事物的其他性质一样,也有程度上的强弱之分,即知识的客观性也有自己量的规定性。否定这一点,会导致把知识的客观性绝对化。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知识的客观性有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例如波普就曾提出“逼真度”这一概念;皮亚杰则认为:思维和存在的一致是一个过程,“客观性是作为一种过程不是作为一种状态开始的;客观性是通过逐步接近而困难地达到的”。(注: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第92页,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罗蒂也认为,主观性向客观性转化的过程永远不会完结。尽管他们对客观性的理解存在各种偏差,但他们看到知识的客观性有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这一点还是有某种程度的合理性的。
知识客观性的相对性并不否定知识客观性本身,正如事物存在的相对性并不否定事物本身的存在一样。知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人们对事物的本质规律的认识越来越深化。因此知识不断达到客观性,其客观性越来越强,这一点是绝对的。
因此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造成了知识客观性的相对性,这一点不应看作是对知识客观性的否定。相反,正是由于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的存在,才提供了知识发展的必要性,开放了知识客观性发展的可能性空间,使知识的发展能够在不断超越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的过程中走向新的客观性。因此知识的客观性是相对性和绝对性的统一,这种统一是知识的客观性在发展过程中的动态的统一。

四、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的消除
知识可以在不断超越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中走向新的客观性,这说明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是可以消除的。消除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还得靠认识主体性本身,即依靠认识主体性的正确的、有效的发挥。认识的主体性虽然造成了负面效应,但认识主体性积极的、正确的发挥又有能力不断地打破和消除这些负面效应。不过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的消除是一个无限的过程,因此它归根到底要依赖于实践的发展。实践前进一步,人的认识能力也提高一步,认识主体 性的负面效应也有可能消除一步。因此在消除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这一任务上,我们既要看到它的必然性又要看到它的阶段性,既要积极地发挥自觉能动性又不能陷入盲目性。
通过发挥主体的自觉能动性来消除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有许多途径,其中包括:
第一,正确运用认识主体的各项认识功能,力避主观性、片面性和盲目性。认识主体的选择功能、约定功能、抽象功能、组织功能和建构功能等等都潜伏着陷入主观性的可能,因此,必须坚持主体性原则和客观性原则的统一,把主体的各项认识功能尽可能地建立在客观性的基础上,如坚持观察的客观性,从事客观的调查研究,运用客观的实践检验标准,进行客观的比较分析等等。要达到客观性的要求,必须坚持全面性的原则。如坚持分析和综合的统一、抽象和具体的统一等等。
第二,掌握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思维方式。正确的方法对于自觉消除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起着重要的作用,认识主体掌握的方法数量上越多,质量上越可靠,看问题也越客观,认识主体性带来的负面效应也越小。认识主体各项认识功能的发挥本身也要使用各种方法,如选择材料要有选择的方法,进行综合要有综合的方法,进行建构要有建构的方法,这些所用的方法是否可靠和是否得当,对于是否造成负面效应及负面效应的大小有着重要影响。
认识主体使用的思维方式是否可靠,往往制约着认识是否客观。使用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只能得出主观性的认识,造成巨大的负面效应。而先进的思维方式能在很大程度上克服这些负面效应。许多在科学上卓有建树的人,都得益于先进的思维方式的运用,尽管他们中的许多人是不自觉地运用了它们。现代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兴起,冲击着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证明并丰富着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思维方式,为人们进一步消除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
第三,扩大认识交往。认识交往对于消除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认识主体接受的背景知识中的错误成分,以及错误的思维方式、方法等,是造成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的重要原因。而这些因素,往往可以在认识交往中得以消除或更新,通过认识交往的不断进行,人们可以获得一大批新见解、新方法、新思维方式,不断完善着内化在头脑中的认识工具,形成看问题的新角度,使认识不断趋于客观,尤其是在知识迅猛发展的时代,随着知识产品更新换代的不断加速,知识社会化和社会知识化步伐的日益加快,认识交往的意义也越来越大。认识主体性造成的许多负面效应都必须通过认识交往才能消除。在这种情况下,扩大认识交往就越来越成为消除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达到知识客观性的必要条件和迫切要求。
综上所述,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就表现在主体在发挥各项认识功能时,也把各种各样的主观性带入了认识过程。而认识中的主观性与主体的差异性,尤其是主体的社会差异性有很大关系。这些差异性的不良影响造成了知识的客观性和认识的主观性的相伴而生。而知识的客观性的形成和认识的主观性即负面效应的产生,其最终根源都在于实践。实践发展的差异性造成的实践发展的不完善性,是认识的主观性即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的最终根源。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