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团圆》是张爱玲创作后期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它用复杂的结构和丰富的内容诠释了人间冷暖,充盈着生命的悲怆情怀,集中体现了作者晚期小说的创作风格。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讨论了《小团圆》所反映的其晚期创作风格的转变,一是内容上趋近平淡自然,二是语言上更加朴素化,又极具蕴藉性。
关键词:小团圆; 张爱玲; 晚期小说风格; 平淡自然; 朴素; 蕴藉
结合张爱玲的生平来看,《小团圆》虽然具有非常浓郁的自传色彩,但它终究还是属于小说,具有小说基本特征——虚构,我们大可不必参照作者的人生经历来品读,可从小说的审美角度来分析它所体现出的创作风格,主要有两个视角:一是作品的题材、内容,二是作品中使用的意象和语言。
一、内容平淡、自然
在《小团圆》中,内容的平淡自然主要体现在作者对人间情感的表现与解构上,这是取材层面上的平淡自然。小说描写了主人公从孤独寂寞的童年中走来,又在战乱中艰难求学,却未曾感受到亲情的温暖。亲人之间的极端冷漠让她过早地体会了世态炎凉。小说中频繁描写了家庭事务的纷争,有关于离婚问题的,也有关于财产分割方面的,还有关于子女抚养的,充分展示了亲人之间赤裸裸的利益关系和某种程度上的敌对关系,也暴露了人性的自私面与阴暗面。夫妻之间的反目,子女与家长之间的对立,这让亲情无法延续,有血缘关系的人情尚且如此,陌生人之间的冰冷与薄情在这里就成为司空见惯的事,成为一种常态。不仅颠覆了亲情的神话还消解了神圣的爱情。九莉冰封的心门是被生命里的爱情叩开的,同样也是爱情使她产生了生命的幻灭感,最终流浪在无爱的荒原中。情人之间的背叛,面对婚姻的选择,本能地逃避责任,这一切都让主人公离美好的爱情越来越远,在表达爱情的庸俗性和无聊性的同时,也瓦解了人们心目中关于爱情的美好遐想。从选材上就充分消解了宏大历史叙事的传奇性,趋于日常化自然化的内容也映衬出生活本身的平淡性。
虽然小说所展示的人情都是极端冷漠的,似乎又在重复冷峻的风格,实不尽然,因为在小说的结尾处作者展示了一个美好的梦境,文中写到“青山上红棕色的小木屋,映著碧蓝的天,阳光下满地树影摇晃著,有好几个小孩在松林中出没,都是她的。之雍出现了,微笑著把她往木屋里拉。非常可笑,她忽然羞涩起来,两人的手臂拉成一条直线,就在这时候醒了。”其中蕴含着对亲情修复的渴望,也饱含着对美好爱情的渴望,整个画面充满温情,隐喻性很强。这就提醒人们,虽然人性的阴暗面是客观存在的,但是人们从未放弃对人性光明面的向往与追求。这是最贴近生活的辩证法,没有强烈的戏剧性和传奇性,同样能够抵达人的内心深处,因为它还原了生活的自然原貌,这是内容表现上的平淡与自然。虽然在结构布局上跳跃性非常强,但这种跳跃始终是以人物的心理情绪为线索的,从内心世界向外在世界拓展和延伸,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二、语言朴素、蕴藉
该小说中,用于环境描写的语言都趋向于素朴和淡雅的格调,不像她早期作品所描写的那样,色彩比较浓郁,仿佛一幅色彩斑斓的油画。而《小团圆》的很多环境描写都比较清新亮丽。例如较为典型的一段“下了许多天的春雨,满山两种红色的杜鹃花簌簌落个不停,虾红与紫桃色,地下都铺满了,还是一棵棵的满树粉红花。天晴了,山外四周站着蓝色的海,地平线高过半空。”这些对色彩的详细描写,褪去了雕琢之色,显得非常淡雅和清丽,颇具水墨写意画的风格,客观描写中满蕴着抒情的韵味。
语言的蕴藉性不仅体现在小说语言在塑造意象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语言本身的艺术张力,还体现在读者从语言层面所能够品出的哲学意味和审美意味。在意象的选取与表现上也不再如早期作品那样新奇怪诞,而是更加含蓄,将多重象征意味融入到素朴简单的意象中。张爱玲早期作品中频频出现那些充满人生智慧的警句,意象设置独具匠心,譬喻新奇精致,但雕琢过度也会使作品的整体风格呈现出做作和冷峻之气。例如《沉香屑·第一炉香》 中描写道“一抬眼望见钢琴上面,宝蓝瓷盘里一棵仙人掌,正是含苞欲放,那苍绿的叶子,四下里探着头,像一窠青蛇,那枝头的一捻红,便像吐出的蛇信子。”作者用宝蓝、苍绿、青、红等富有鲜明对比性的色彩暗示家庭氛围的冷酷,甚至暗藏杀机,也预示着主人公的生存环境的艰难,但对人物的精神世界的剖析不足。而在《小团圆》中,很多意象的选取和对其内涵的展示都已经从外部的刻意雕琢转向了内在心理层面的揭示。在阅读的过程中,读者往往容易忽略对这些意象进行深层的领悟,但“看似平淡最崎岖”也正体现于此,反复地回味能深刻体会到语言本身的魅力,同时还有意象本身的丰富性。
总结:
综上所述,《小团圆》无论从题材选择还是从语言叙述上都充分显示了张爱玲晚期创作风格的转变。不同于前期的华丽与奇谲,后期的风格更趋向于平淡自然,同时也不再刻意追求故事的传奇性和戏剧性,而是回归到平凡的生活中,用近似意识流的创作手法体现了生命的平淡与生活背后的深刻。
参考文献:
[1]刘绍铭.小团未圆[J].台湾文学选刊,2009(3)
[2]李昂.一个伟大作家的不易[J].台湾文学选刊,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