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学论文>逻辑学论文

生存的挽歌

2015-10-14 13:44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摘 要:《油漆未干的门》是加拿大当代著名作家辛克莱•罗斯短篇小说集《中午时分的灯及其他故事》中的代表作。本文旨在分析男女主人公因生存态度的差异而引起的悲剧和探讨作者独特写作手法,揭示在加拿大西部草原大自然暴戾无情的考验下,人类明知注定失败注定成为生存环境无辜牺牲品,而仍与大自然抗争,顽强不息地生存着,谱写了一曲人类历史上悲壮的生存挽歌。

关键词:关键词:辛克莱•罗斯;加拿大西部草原;生存;抗争;牺牲品

    辛可莱•罗斯,加拿大当代作家,出身于萨斯喀彻省北部农村,因其熟悉草原生活,故作品以描写加拿大草原生活著称。而《中午时分的灯及其他故事》可以称得上是罗斯在描写草原生活的短篇小说中的代表作,它共收集了九篇短篇小说,包括《中午时分的灯》﹑《不只因为雨》﹑《麦地白茫茫》﹑《油漆未干的门》﹑《烈马》﹑《黑夜号声》﹑《脱缰的马》﹑《小镇马戏团》和《一匹是母马》。在这部短篇小说集中,罗斯主要侧重于对加拿大生存问题的探讨,本文就此方面对他其中一篇短篇小说《油漆未干的门》做初步探讨。
    作品《油漆未干的门》的故事情节很简单:在一个贫瘠荒凉的西部大草原上,在一个暴风雪即将来临的夜晚,勤劳憨厚的农夫约翰不顾妻子安恩的反对,坚持翻山越岭去为年迈的父亲干农活。为了不让妻子孤单寂寞,他宁愿自己多走两英里路去找朋友斯蒂文来为安恩做伴,并答应尽快赶回家以免让她担心。但当约翰深夜冒雪赶回家时,却发现妻子与斯蒂文睡在了一起。于是他伤心欲绝地离开了家,冻死在自家牧场边。罗斯用质朴的语言描述了加拿大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人物形象,自然在他笔下被描绘成了一种威胁人们命运的黑暗力量,而这种对自然的描绘在加拿大作家和诗人笔下是极其普遍的。在英美文学中各种风花雪月﹑高山流水式的浪漫主义自然景象在加拿大这片国土上往往演变成了欲置人于死地的武器。“大自然被视为已经死亡或是尽管活着却冷漠无情,主动的对人类怀有敌意,这在加拿大文学中是普遍的形象。” (Margaret Atwood, 54) 加拿大人要在这片国土上存活下去,就不得不与大自然作斗争,在斗争中生存。因此加拿大的中心象征毫无疑问是生存。然而面对穷凶极恶的大自然,加拿大人并未表现出怯弱,反而越发坚强,明知注定失败仍与自然抗争着。
    生活在这片草原中的农民的最基本任务就是生存,而这种生存只是人作为动物意义上的“严酷的生存”,也就是“坚强地存在,并使生命延续下去。”(Margaret Atwood, 33) 换句话说,即是肉体生存。而在《油漆未干的门》中,男主人公约翰便是这种类型的一个农夫。他个性坚强,勤劳憨厚讲求实际,对劳动有着无比的热忱,而这种热忱已渗入到了他的生活中,使他深感悠闲就是犯罪。他对自己的农场和牲口感到心满意足,憨厚的为安恩能嫁给他而感到骄傲。他想当然的认为每天干十五小时的农活来给她买衣裳,这是天经地义的事。而且在他不得不离家为父亲干活时,出于对妻子的爱护,担心她一人在家会寂寞,他还特地多走两英里路去请朋友斯蒂文来陪她。然而往往造化弄人,由于时刻处于自然力的威胁之下,面对土地的毫无保障和天气的肆虐无情,约翰变得沉默寡言,粗鲁固执,不善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感情。与环境的抗争又把他折磨得精疲力竭,渐渐变得自我封闭。因此像他那样单单凭借着肉体生存的信念,讲求实际地存活着,脑子里永远都充满的是“劳作,劳作…”的字眼,这样的他根本不可能有时间去想着如何与妻子谈情说爱。故在这里,约翰的沉闷和不解风情为后来夫妻俩爆发的感情冲突和悲剧的产生埋下了伏笔。
    而女主人公安恩的性格特征正好相反,面对终日忙于在土地上劳作的丈夫,她很难享受到丈夫的活力和温存。生性敏感的她渴望对精神生活的追求,渴望对美的享受,因而更为注重对生活的情趣,即讲求“精神生存”。她渴望在物质食粮之外,约翰能给与她一些精神食粮,哪怕是多和她聊聊天,说会儿话,但约翰从不闲聊。并且由于各个农场之间相距甚远,几英里长的茫茫雪原,似乎成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因此,在这样一个与世隔绝的荒凉贫瘠的草原上,再加上约翰的不解风情,这一切都无疑加深了安恩的孤寂感。然而她还很年轻,有着更为丰富的精神追求,在她内心深处仍渴望着丈夫的浪漫和温情。作为她丈夫的约翰却无法理解和给予她所需要的一切。在一次又一次的被约翰拒之于情感世界之外后,安恩开始寻求发泄和叛逆,潜意识里希望再做一次女人的温柔梦。而斯蒂文的出现正好弥补了一个结婚七年而精神需求未得满足的女人在一个暴风雪之夜的渴求。斯蒂文是一个有别于她丈夫约翰类型的男子:他年轻俊美,头脑精明,善于讨女人欢心,并且在这方面带有一种老练的自信。这一切深深得吸引着精神食粮匮乏的安恩,“而最奇怪的还是她开始意识到:眼前这个斯蒂文是她过去从未见过的,但又是她一直了解﹑一直盼望和一直等待着的。”((辛可莱•罗斯著, 103) 她不自觉地将他与约翰进行对比——约翰的木纳﹑不解风情与斯蒂文的油滑﹑风情万种。这一切使她无可避免地感到,斯蒂文已不知不觉地掌控了她,唤醒了她身上长期潜伏着的女性的本能。而这一切归根究底又正是因为男女主人公对生存态度的差异:一个坚持肉体生存,强调物质食粮,认为只要活着就好;一个坚持精神生存,强调精神食粮,精神享受,从而导致了两性间的性格差异而引起的。这样的性格差异使夫妻俩无法正常沟通,大草原艰难孤寂的生活进而使两性间的性格分歧加大,特别是在斯蒂文的引诱之下,男女主人公之间的冲突激化到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悲剧的导火索及全文的高潮则是安恩在那个风雪交加的夜晚与斯蒂文偷情,被约翰发现,从而导致的悲剧的产生,约翰离家出走而冻死在自家的牧场。
    如果只是向人们展示西部大草原生活的艰辛,罗斯的小说也就不会如此的引人注目,也就不会在加拿大文学史上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事实上,罗斯相当注重通过关注外在环境来探究出它对加拿大人民心理造成的影响。罗兰•麦克马林曾指出“罗斯超越了在他之前的一系列以描写草原著称的作家的写实主义,他将重心放在了环境对个人所造成的心理影响。” (John Moss ed, 15-16) 确实,罗斯最杰出的写作技巧就是他善于将人的内心世界与外在环境相结合。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在为《中午时分的灯及其他故事》作序时,曾指出:“在罗斯的小说中,外在环境总是折射出人的内心世界,大自然的空旷,土地的荒凉反射出了在人与人交往中不能待之以信任和温柔。”(John Moss ed, 68) 在《油漆未干的门》里,罗斯着墨于外在环境的无情﹑荒凉和孤寂,正是这一切反射出了安恩内心世界的孤独和无助。而即将到来的暴风雪又何尝不是象征着安恩内心深处所发生的暴风雪,外在的暴风雪越是强烈,安恩的精神状态也更加地错乱。这两种不同性质的暴风雪交相辉映,使得安恩心灵深处所发生的“暴风雪”更加震人心弦。年轻俊美的斯蒂文以其独有的魅力深深吸引着安恩,但是他同时又是那么的高傲﹑固执和无情,从不肯为别人做出半点牺牲。他就好比外面肆虐无情的暴风雪,一次又一次地袭击着处于恐惧和孤寂中的安恩,迫使她就犯。相反,约翰对她的忠诚和她时刻提醒自己应对爱情的坚贞及压抑自己叛逆想法的尝试就宛如冬天里用于取暖的炉火。她屡次想添满炉火以抵御暴风雪的袭击,但结果却终归结为无能为力。
    罗斯用质朴精练的语言将自然的无情,西部草原的贫瘠,加拿大人民生存的艰辛和他们情感世界的苍白融为一体。在他的作品中,男人女人都是环境的牺牲品,他们都是无辜的,没有谁对谁错。在篇末,尽管约翰跑出家门冻死在自家的农场,但他对妻子并无任何指责之词,并无怨恨之意,仅有的只是令人心碎的绝望,因为他深知这一切都是环境造成的,怨不得妻子。然而,罗斯并未向读者道明安恩的最终遭遇如何,但可以不难料知,约翰的死已使她深感内疚和痛心,认识到了约翰才是她真正所要所欣赏的男人,觉得必须惩罚自己和赎罪。最终安恩将会表现出顽强的韧性和生存的勇气,像约翰那样执着于自己的土地,坚强不屈地生存下去。
    总的来说,只要细心品评辛可莱•罗斯的作品,读者就会发现它有一种有别与英美文学作品的独特风格。在他的作品中,生存永远是加拿大这片辽阔国土的中心问题,在这片土地上,男人女人在环境的折磨下吃尽了苦头,他们明知注定失败注定成为牺牲品,却仍与大自然抗争着,谱写了一曲人类历史上悲壮的生存挽歌。大概正是因为如此,几十年来,辛可莱•罗斯的作品一直被称为描写草原的经典之作而享誉世界文坛。
参考文献:
. Ottawa: University of Ottawa Press, 1992.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