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文革”中严重左倾的思想被纠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各行各业都在拨乱反正,解放思想。中国的电影工作者从“文革”压制与迫害中挣脱出来,焕发出新的创作激情。进入80年代,随着政治环境的逐渐宽松以及电影工作者对电影艺术本体的思考和回归,中国电影的创作题材出 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伤痕电影、农村电影、都市电影、校园电影、文学名著电影、战争电影等佳片迭出。其中以农村生活、都市生活和改革开放为题材的现实主义影片,因对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普通百姓生存状况的真实反映,使得80年代成为中国电影最贴近现实、最贴近生活、最贴近群众的年代。
一、 乡土气息浓郁的农村题材电影
20世纪80年代,中国还是一个农业大国,有8亿农业人口。刚刚从“文革”磨难中解放出来的中国电影人,凭着强烈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以及对广大农民的深厚感情,把目光投向改革开放后的农村。电影工作者深入农村,体验农民生活,了解改革开放为农村带来的变化,了解农民的家长里短、喜怒哀乐,创作出来一批真实反映农村生活的优秀电影。其中,赵焕章执导的“农村三部曲”在贴近农村生活和农民感情的基础上,以农民自身的视角来反映和表达农民的愿望,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时代气息、乡土气息,受到了广大观众的欢迎和追捧,是80年代农村题材电影中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俱佳的代表。[1]《喜盈门》讲述了一个农村家庭中婆媳、妯娌、姑嫂、夫妇之间各种复杂矛盾调解的故事,弘扬了尊老爱幼的中国传统美德,影片真实、自然、幽默、活泼、寓教于乐,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受到广大观众的热评。《咱们的牛百岁》反映的是我国农村实现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共产党员牛百岁主动与没人愿意要的5个后进分子组成作业组,以自己的勤劳、智慧、热情和宽容去感染和打动后进分子,激发他们的劳动热情,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影片塑造了牛百岁这个真实可信的农村共产党员形象,展现了基层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歌颂了农民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宽容、相互帮助的真实感情。《咱们的退伍兵》描述的是退伍回乡的二虎,看到了改革开放后家乡的巨大变化,特别是自己家和未婚妻家已经是当地的富裕户了,但村里还有更多的贫困家庭让二虎心情沉重,为了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二虎不顾家人的反对,决定利用家乡的煤炭资源带领大家开办炼焦厂,经过多次的失败,甚至是兄弟反目、未婚妻分手的打击,二虎坚定不移,终于带领大家生产出了合格的焦炭,穷乡亲们致富有了门路,日子也越过越红火。赵焕章的“农村三部曲”在现实主义的创作中融入了理想主义,在真实的当代农村生活的基础上,为广大农民描绘出了充满希望的美好前景。而轻喜剧的表现形式也是广大农民乐于接受的一种艺术形式,最大程度地贴近了农民的欣赏习惯和欣赏趣味,因此,收到了广大农民的热烈欢迎。
此外,揭露“文革”极左路线给农民经济生活带来严重伤害、反映农民渴望过上安定团结富裕生活的《月亮湾的笑声》;反映改革开放初期农村党群关系的《不该发生的故事》;反映受封建意识和左倾思想影响的贫穷山村青年男女追求文明富裕、爱情自由的《被爱情遗忘的角落》等影片,都是这一时期农村题材的优秀作品,乡土气息浓郁、真实反映农村生活、贴近农民的欣赏趣味成为这些作品的共同标签。
二、 真实生动的都市题材电影
80年代都市题材的电影,摈弃了夸张的戏剧化冲突的形式,以生活化的场景、纪实性的拍摄风格、自然朴实的表演,展现出强烈的现实主义风格,真实地再现了改革开放初期都市中普通人的生存状况。其中郑洞天执导的《邻居》被认为是80年代都市题材的开山之作。该片讲述了一群在高校筒子楼里居住的普通居民,虽然住房狭窄,但患难与共,邻里关系和睦,后因分房不公产生了矛盾和冲突。影片在真实、自然、平静的情节叙述中,暴露了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弊病和矛盾冲突,对当时的住房政策和部分领导干部的腐败行为提出了严厉的批评。影片尤其为人称道的是其写实主义风格,收音机的声音、邻里间相互呼应的声音、筒子楼里炒菜做饭的音响效果,都真实地再现了普通人的生活化场景。《邻居》的创作风格与手法对于同一时期都市电影美学观念和纪实风格的形成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2]
随后,一批贴近社会、深入生活、反映不同群体生存状况的都市题材影片推出。如反映80年代初期中国知识分子生存状况的《人到中年》,反映青年人对精神生活和物资生活不同追求的《逆光》,反映青年工人生活和追求的《快乐的单身汉》,反映个体劳动者生存状况的《大桥下面》,反映青年人自主创业的《雅马哈鱼档》《二子开店》等,都是对都市百姓生活的真实反映。其中,由王好为指导的《夕照街》更是这一时期现实题材都市电影的杰作。《夕照街》以北京胡同里一个普通四合院为蓝本,以散文式的手法讲述了四合院里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家长里短,没有戏剧式的冲突、没有明显的故事情节、没有夸张表演痕迹,仿佛就是群体日常生活的记录。但《夕照街》决不平淡,我们从中看到了改革开放对普通百姓生活的影响,看到了他们生活中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看到了邻里之间相濡以沫的感情,看到了普通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看到了他们虽然身处社会底层却对生活充满希望的乐观豁达心态。真实地生活往往比电影更具有戏剧性,《夕照街》利用生活本身的戏剧性,不加任何雕饰,真实地再现了胡同儿里老北京人的生活,堪称80年代初期老北京人的浮世绘。
三、 充满现代化渴望的改革题材电影
80年代初期,正是我国改革开放逐渐深入社会各个层面的时期,对于长期闭关锁国、受极左思想影响的中国来说,改革的进程曲折而又艰难,反映这一社会现实的改革题材电影也异军突起。这类电影对中国的现代化梦想充满渴望,以反映改革中的矛盾、描写改革过程的艰难、塑造改革者形象为主要内容,把阻碍改革的因素放到改革的对立面加以批判,为改革加油鼓劲。[3]
1981年出品的影片《钟声》是第一部改革题材的电影,改编自蒋子龙著名的
改革小说《乔厂长上任记》,描写的是某市虹光汽轮电机厂,是个在十年动乱中受到严重破坏而濒临瘫痪的企业,机电公司经理、原虹光电机厂厂长乔光朴,面对这个烂摊子挺身而出,在党委会上立下军令状,再去当厂长,改变厂里的面貌。乔厂长上任后,大刀阔斧地推行改革,建立新的生产秩序和奖惩制度,激发了职工的工作热情和主人公精神。但在改革的过程中,乔光朴也也遭受到了部分干部群众的误解,甚至是造谣中伤。最后乔光朴排除阻力,坚持改革终于改变了全厂的涣散状态,扭转了生产被动局面。无论是作为第一部改革题材的小说《乔厂长上任记》,还是第一部改革题材的电影《钟声》,对改革过程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以及自上而下的阻力都反映不够,带有很强的理想主义色彩。随后出品的《赤橙黄绿青蓝紫》《当代人》等都是以乐观的态度反映改革,而到80年代中期,《血,总是热的》《代理市长》《在被告后面》《T省的84、85》等影片,开始注视现实中的改革,反映改革的艰难和痛苦,这其中《血,总是热的》无疑是反映改革中矛盾冲突最激烈的影片。《血,总是热的》描述了改革开放初期,江南市凤凰印染厂新任厂长罗心刚,为了改变产品在市场上无人问津的局面,在厂里大力推进改革,赢得了全厂职工的信任和支持,开创了新的局面,却遭遇到别有用心人的造谣中伤,以及上级的责难和调查,甚至要他下台走人。影片真实地反映了改革 初期的磨难和阵痛,影片中罗心刚对全厂职工的临别赠言:“我们的退路已经不多了,我们搞了30年,不理想,可再搞20年还不理想怎么办?没有退路了。”“有人说,中国的经济体制像一架庞大的机器,有些齿轮锈住了,咬死了。可只要用我们的血做润滑剂,这话已经说滥了,不时髦了,没人要听了。可无论如何,我们的血总是热的……”这些话是当时改革者向社会的宣言,向保守势力的反击,振聋发聩,直击人心,预示着改革必将冲破重重阻碍扬帆向前。改革题材影片与社会发展同步,把握住时代的脉搏,直击社会现实,无疑是80年代现实题材电影一抹亮色。
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电影创作最贴近现实、最贴近生活、最贴近群众的年代,现实题材的优秀作品层出不穷,这和第三代、第四代电影人在经历过“文革”的磨难后,迸发出来的对生命的热爱、对人民的关怀、对社会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是分不开的。他们严谨认真的创作态度使得深入生活、体验生活、了解原型成为他们的创作理念,这种紧密联系现实社会的创作方式,使得80年代现实题材的影片受到观众的喜爱,也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这些影片的写实性和艺术性,使它们不仅成为中国电影宝库中熠熠闪光的珍品,更是关于改革开放初期宝贵的影像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