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内地电视电影文本创作\媒介传播与观众接受
2015-07-06 11:16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要] 作为近十几年来蓬勃发展的“朝阳”事物,中国电视电影在为电影、电视产业带来新的发展契机和经济增长点的同时,也面临极大的挑战。作为电影与电视结合的产物,电视电影既要遵循“电影化”的艺术创作原则,其视听元素的运用又要注意电视媒介的传播特性。目前中国的电视电影存在研究者、创作者与观众脱节的问题,如何合理利用电影、电视两媒介的优势互补,达到创作者、发行方与观众的“共赢”,是实现电视电影创作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中国论文联盟
[关键词] 电视电影 电视观众 电影化 电视媒介
人生充满选择,哪怕是面对点滴小事。看电视也是如此,作为被尼尔•波兹蔓称为娱乐至死的一代,遥控器迫使我们做出新的选择——一个“错误”的频道会使观看者无聊至极。人们的观看兴趣关系到这个频道能否在同类中雀屏中选。虽然看起来面对电视选择频道的这个过程很像在影院中选择电影的过程,但实际上却要复杂的多,看电视比影院观影充满了更大的随意性,它有太多可供选择的节目形式,观众没有耐性琢磨其影像的哲学意味。作为真正的“上帝”,他们的选择直接影响了收视率,广告赞助商们则是“上帝”的幕后推手,收视率下降意味着广告撤出,没有赞助商的支持等于直接宣判节目的死亡。在电视与电影激烈的观众争夺战中,一种电视和电影“杂交”的产物,既符合媒体的大众传播特性又兼有电影艺术品格的理想影片类型样式:电视电影诞生了。在中国,电视电影在为电影、电视产业带来新的发展契机和经济增长点的同时,作为近十几年来蓬勃发展的“朝阳”事物,无疑面临了极大的问题和挑战。wWw.133229.cOM
一、中国电视电影创作与观众接受特色
电影作为用影像白日造梦的“第七艺术”,在视觉影像领域仅独领风骚了40多年,就受到了来自电视的冲击。电视的普及在吸引了大量观众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收看者的接受观念与生活方式,其节目品种多样,时效性、大众性等媒介传播优势明显,将影像革命真正带进了普通人家。在随后的时间里,电影、电视不断以自身的独有魅力吸引目标受众,开放式自主放松的观看环境、多样的选择性使电视成功分流了电影观众,而观看者对节目审美期待的提升,又迫使电视台制作出更吸引人的内容。直到1964年10月美国环球电影公司拍摄的《看他们怎么跑》(《see how they run》)开始,二者似乎找到了一个共同的新经济增长点,电视电影作为电影与电视争取观众,挽救各自产业市场竞争下的“双赢”产物登上了历史舞台。中国的电视电影起步较晚,但从上世纪90年代末进入人们视野后发展迅速。电影人们可以借助这个媒介平台使自己的作品得到更广泛的传播,亿万电视观众也开始成为当代电影的欣赏主体。
但值得关注的是,电视从本质上就不是造梦机器,电视观众显然不会像电影观众那样全神贯注,观看环境中敞亮的灯光将我们拉回现实世界,从插播的商业广告到家庭成员间的闲聊,甚至电视机的画质等各种原因破坏了影像信息传递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使我们与电视剧情“间离”。电视的近距离小屏幕观看体验局限使它不能像大银幕电影那样完全呈现影片的奇观性特质,从1999我国电影频道拍摄的第一部电视电影作品:《牛哥的故事:别了,冬天》就可以看出,中国的电视电影创作伊始就潜意识的带有了纪实主义美学倾向,这种适合小荧屏来表现日常生活的小题材比大规模大制作更能达到创作人员的预期效果。如中国古装大片中千军万马的大场面战争视听场景,其远景和全景镜头的表现力就比中近景的表意效果锐减许多。与影院电影相比,电视的平民性和普及化的特点使电视电影面对着更加复杂、残酷的观众选择,而这点却没有得到业界应有的重视,现阶段电视电影文本创作、解读仍存在脱离观众的问题,学术研究较集中在抽象的理论领域,研究人员很少从大众接受的电视传播渠道观看电视电影,而多是通过“强制性”的方式观看:即审片和为了研究所用的针对性观看。研究者背离了观众身份,忽略了电视作为放映渠道的媒介特性。创作者也更多的遵循了电影的创作艺术原则,忽视了电视创作的美学特性和观众的审美期待,过高估计了观众看片的承受力。电视电影作为电影与电视结合的产物,要注意兼顾双方观众的审美喜好,其文本创作与观众接受应注意准确定位,注重其电视传播的媒介特质和电视受众的观看需要,以期能在与新闻类时事节目、娱乐节目和电视剧集等观众喜闻乐见的电视节目形式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避免电视电影研究者、创作者与观众身份脱节。
二、电视电影的电影化镜头语言特色与电视媒介资源的优势整合
电视电影在遵循“电影化”的艺术表现形式的同时,其叙事强度、画面构图、影调色彩等视听元素,都要符合电视媒介的要求。这就要求作品在具备完整的电影叙事框架的前提下,基本故事线不要过于复杂,使观众在被打断后依然可以顺利进入剧情,但情节设置又要增加悬念,以吸引观众注意、激起观看期待,叙事密度也要更加紧凑,方便观众随时进入观影状态。
首先,电视电影创作依托于电影创作,突出其紧凑的叙事节奏,有感染力的故事情节,性格化的典型人物,在有限的时间内抓住观众的观影心理。注意在叙事过程中,做到重点突出,尽量减少在过场戏上拖沓,迅速进入主题,并要充分考虑电视观众的多元性和接受度,避免高度作者化、风格化的艺术创作风格,电视电影导演可以通过镜头风格形成自己的艺术特色,但电视毕竟是大众传媒,要考虑到大多数人的观看习惯,获得更多家庭观众的认同,由于多数人并没有电影专业知识的学习,太过绚丽的蒙太奇技巧表达、或高度风格化的镜头语言势必会造成观看者的理解障碍,这时,好莱坞的经典叙事和无缝剪辑反倒值得借鉴,更易于常人接受。另外,电视电影创作中重生活,轻形式也很重要,好的作品表情达意更应该贴近百姓所感,避免形式化的说教。如果一味继承电影创作中的宣教思维,忽视电视媒介传播的娱乐特性,形式上刻意追求的崇高,会使作品生硬失真,让观众失去观赏的兴趣,出现有价无市的情况。
其次,电视剧作为在电视媒介上播出的,社会大众喜闻乐见的节目形式,其生活化的题材选择和系列化的创作模式等成功经验可以为电视电影借鉴。现在,中国电视电影的题材中,现实主义的占到了80%左右,这与观众们被电视剧培养起来的审美习惯不无关系,从《渴望》到前几年风行一时的韩剧,中国的电视观众已经习惯从电视上看到各种家长里短的生活片段,无论是农村题材还是现代都市题材,因为贴近自己的生活而较易于被观众,特别是较年长观众接受。另外,古装题材也颇受欢迎,由于古装剧、年代剧一直是中国电视剧的强项,再加上中国丰富的历史故事储备和狭义文化传统,使这类电视电影作品成功吸引了年轻的观众群体,比如陆小凤系列和水浒人物系列,因为故事自身的民间基础,加上流畅的拍摄方法,都取得了比较好的收视成绩。电视电影更借鉴了电视剧系列创作的方式,推出系列剧模式,培养了自己的固定收视群体。与电影、电视剧制作周期较长不同,电视电影制作短周期、时效性强的特点使它在播出的及时应景性上保有一定优势。近些年电影频道都会利用电视电影紧跟社会风潮的实时性优势,配合一些重要节日或社会重大事件、历史纪念日等特别推出与之相符题材的应景作品。比如电影频道在2003年非典期间的《义不容辞》,2009年建国60周年推出的共和国名将系列,2010年六月禁毒宣传期间播映的《一线缉毒》等,这样就能很好的利用电视媒体优势,从侧面起到大范围的辅助宣传作用,合理利用电影、电视两媒介的优势互补,达到创作者、发行方与观众的“共赢”。
总之,无论是本文系统还是观众的观看方式,电影和电视是截然不同的。电视电影如何在这两种媒介下做到“双赢”,是产业未来发展的重点。近些年来随着中国电影质量不断提升,影片数量逐年增加,最初为了丰富电影频道片源的电视电影在发展之余,受到了不小的冲击。由于电视台能力有限,影片制作周期短,投资少,准入门槛低的优点反而变成了使电视电影的艺术质量遭到质疑的元凶之一。大量影视公司打着拍摄电视电影的旗号混入市场,影片制作急功近利,常会有粗制滥造的情况出现。另外,有限的投资也使电视电影不适合电影的明星制运作。甚至一部电视电影所有的投资还不及大片中二线明星的演出费,这就需要电视电影培养自己的制作团队和明星班底,形成完整的生产系统和规范的产业化运作。同时,电视电影由于电影频道自产自销而缺少竞争的压力,不注重受众心理研究,会导致艺术创新不足。其实,相较于普通电影或是电视剧等大制作片种,电视电影的创作会灵活很多,可以尝试多元化的题材创作,丰富电视观众的观看体验,创作者应该深入生活,展开想象,避免对于电视媒体播放来说最不可取的文本创作和受众欣赏的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的矛盾突出,与电视媒介特性、电视观众审美期待相符。这样,才能扬长避短,充分利用电视传播的媒介优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电视电影创作的可持续发展。中国论文联盟
作者简介
康婕,女,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2009级电影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电影文化研究。
转贴于中国论文联盟 http://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