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佛教在印度得到了复兴,作为佛学,也得到了学术界的重视。阿纳迦里卡·达磨波罗是斯兰卡人,因到印度旅行,痛感佛教在印度的衰灭,于是为印度佛教奔走呼吁,使印度佛教得到了世人的重视。[14]达磨难陀·高善比是当代出色的巴利语学者。
印度古代文学论文:中国对印度古代文学的再接受摘要:中国接受印度古代文学有两次,第一次自汉末至宋代;第二次始于现代。中国和印度等国的众多僧俗学者,用一两千年的时间,翻译、注释、研究了汗牛充栋的佛经,其中包涵丰富的印度古代文学。
中国佛教发展史及其主要思想.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5世纪的古印度,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他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太子,父亲净饭王,29出家,35成道。.此后一直宣传发现的世界真理,公元前486或说前544圆寂,被称为佛陀,释加牟尼。.他传道一般在印度恒河...
为什么古代佛教辩论输给了印度教?.[译者的话]:吠檀多(Vedanta)哲学是现代印度哲学流派中的主流哲学,从中世纪起一直在印度意识形态领域里起着主导作用,影响着占印度人口75%的普通群众(主要是印度教徒)的精神世界,是他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赖以形成的...
3,《印度的宗教:印度教和佛教》印度的宗教(豆瓣)作者是马克思·韦伯。读本科的时候有段时间中二病,但凡写小论文必引大典,最爱用的就是韦伯,而这一本几乎是常年占据在参考文献上的作品。
印度文学的中国接受史,在世界文学交流史上有着特殊地位,所以越来越受到中外学者的重视,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中国对印度古代文学接受的论文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摘要:中国接受印度古代文学有两次,第一次自汉末至宋代;第二次始于现代。
论古印度文明的特性.doc,论古印度文明的特性【摘要】古印度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它以其异常丰富、玄奥和神奇深深地吸引着世人。此外,它还有许多与其它文明迥异的特性:政治上长期处于状态,很少形成统一局面;宗教繁多,吠陀教、婆罗门教、耆那教、佛教、印度教、锡克教等宗教...
1绪论1.1选题的目的及意义古印度是佛教的发源地,当时的阿育王崇佛拜佛,于是派遣多位法师向各地和国外传播发展,佛教得以在世界各地传播。佛教传入汉地后,与当地文化进行了两千多年的摩擦碰撞,受…
考虑到“汉地汉传佛教建筑”过于啰嗦,而且汉地的非汉传佛寺也不多,故以论文标题以“汉地佛教建筑”概括,但不涉及汉地的藏传、南传佛寺。1.2从印度佛教建筑到中国早期佛教建筑的转变1.2.1印度佛教建筑的再解读佛教使用的建筑必然比佛教的诞…
7世纪开始,印度佛教开始衰落了,大乘佛教与印度教结合,形成了密教,流行于西藏青海内蒙一带的密宗与这个密切相关。公元10世纪,由于印度受伊斯兰国家的侵略,印度佛教已经奄奄一息了;13世纪基本就消失了。不过佛法没有消亡,开始在别地开花结果。
20世纪佛教在印度得到了复兴,作为佛学,也得到了学术界的重视。阿纳迦里卡·达磨波罗是斯兰卡人,因到印度旅行,痛感佛教在印度的衰灭,于是为印度佛教奔走呼吁,使印度佛教得到了世人的重视。[14]达磨难陀·高善比是当代出色的巴利语学者。
印度古代文学论文:中国对印度古代文学的再接受摘要:中国接受印度古代文学有两次,第一次自汉末至宋代;第二次始于现代。中国和印度等国的众多僧俗学者,用一两千年的时间,翻译、注释、研究了汗牛充栋的佛经,其中包涵丰富的印度古代文学。
中国佛教发展史及其主要思想.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5世纪的古印度,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他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太子,父亲净饭王,29出家,35成道。.此后一直宣传发现的世界真理,公元前486或说前544圆寂,被称为佛陀,释加牟尼。.他传道一般在印度恒河...
为什么古代佛教辩论输给了印度教?.[译者的话]:吠檀多(Vedanta)哲学是现代印度哲学流派中的主流哲学,从中世纪起一直在印度意识形态领域里起着主导作用,影响着占印度人口75%的普通群众(主要是印度教徒)的精神世界,是他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赖以形成的...
3,《印度的宗教:印度教和佛教》印度的宗教(豆瓣)作者是马克思·韦伯。读本科的时候有段时间中二病,但凡写小论文必引大典,最爱用的就是韦伯,而这一本几乎是常年占据在参考文献上的作品。
印度文学的中国接受史,在世界文学交流史上有着特殊地位,所以越来越受到中外学者的重视,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中国对印度古代文学接受的论文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摘要:中国接受印度古代文学有两次,第一次自汉末至宋代;第二次始于现代。
论古印度文明的特性.doc,论古印度文明的特性【摘要】古印度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它以其异常丰富、玄奥和神奇深深地吸引着世人。此外,它还有许多与其它文明迥异的特性:政治上长期处于状态,很少形成统一局面;宗教繁多,吠陀教、婆罗门教、耆那教、佛教、印度教、锡克教等宗教...
1绪论1.1选题的目的及意义古印度是佛教的发源地,当时的阿育王崇佛拜佛,于是派遣多位法师向各地和国外传播发展,佛教得以在世界各地传播。佛教传入汉地后,与当地文化进行了两千多年的摩擦碰撞,受…
考虑到“汉地汉传佛教建筑”过于啰嗦,而且汉地的非汉传佛寺也不多,故以论文标题以“汉地佛教建筑”概括,但不涉及汉地的藏传、南传佛寺。1.2从印度佛教建筑到中国早期佛教建筑的转变1.2.1印度佛教建筑的再解读佛教使用的建筑必然比佛教的诞…
7世纪开始,印度佛教开始衰落了,大乘佛教与印度教结合,形成了密教,流行于西藏青海内蒙一带的密宗与这个密切相关。公元10世纪,由于印度受伊斯兰国家的侵略,印度佛教已经奄奄一息了;13世纪基本就消失了。不过佛法没有消亡,开始在别地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