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疚与共情对中学生道德判断的影响.pdf,摘要道德判断是指人们运用已有的道德概念及道德认识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进行判断和推论的过程。近年来,Haidt的道德判断社会直觉模型,Greene的道德判断双模型以及一些道德判断研究都证明了在进行道德判断过程中,个体的情绪情感状态发挥着...
政治论文:浅谈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共情”运用探究详情:浅谈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共情”运用探究浅谈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共情"运用探究近年来,国家教育部一直倡导素质教育,要求各门课程都要融入素质教育,让学生在学到知识
通过文献梳理发现内疚和共情两种道德情绪是影响信任修复最重要的情绪因素:内疚能够促进受信方做出补偿行为,共情能够促进信任方宽恕他人。基于此构建了道德情绪的信任修复模型,并考虑了目标线索和信任方的特质性宽恕的调节作用。
结合近十年来动物共情研究的突破性进展和共情词源与定义的演化,本文成功地梳理出一条新的“共情生物进化”时空发展线索,并用生物进化的观点重新定义了共情;沿着道德哲学、社会学、生物学和神经科学的发展轨迹,论证了共情是亲社会行为、利他主义...
叔本华以为,同情是道德的基础,这是很有道理的。Baron-Cohen在《恶的科学》中,详细分析了共情回路的缺失如何造成恶行的科学基础,实际上就是以现代的脑科学研究佐证了叔本华的观点。所以说是丹麦皇家科学院错了。当然,叔本华的回答存在诸多的
2019届硕士学位论文初中生同胞关系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共情、道德推脱的作用作者姓名李沛沛指导教师高玲副教授赵立宏中教高级学科专业教育硕士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单位教育科学学院学习年限2017年9月至2019年6月...
心理学涵盖与心理学相关的人文学科、社会科学,以及数学、物理学、化学、信息科学、生命科学,尤其是脑神经科学、神经生物学、基因组学等方面的相关知识。学姐给大家精选了100个心理学专业论文选题,供相关专业同…
共情理论包含了系统的儿童观、咨询理论和具体的工作实务,对解决德育工作中儿童行为不良等问题有巨大的启发意义。笔者拟结合学校德育案例,介绍共情理论在阳光德育实践中的运用及实效。一、共情理论与学校德育1.共情理论的缘起
“关怀”:学校管理的道德立足点王苇琪(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97)摘要:道德是学校管理的内在之义,而一种道德的学校管理模式离不开“关怀”的指导。“关怀”首先要求学校管理须将“以人为本”作为根本性原则,让“人”的生命在场,同时也让“仁”的意义彰显其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中的缺失与回归吴丽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育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亲切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缺失主要...
内疚与共情对中学生道德判断的影响.pdf,摘要道德判断是指人们运用已有的道德概念及道德认识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进行判断和推论的过程。近年来,Haidt的道德判断社会直觉模型,Greene的道德判断双模型以及一些道德判断研究都证明了在进行道德判断过程中,个体的情绪情感状态发挥着...
政治论文:浅谈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共情”运用探究详情:浅谈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共情”运用探究浅谈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共情"运用探究近年来,国家教育部一直倡导素质教育,要求各门课程都要融入素质教育,让学生在学到知识
通过文献梳理发现内疚和共情两种道德情绪是影响信任修复最重要的情绪因素:内疚能够促进受信方做出补偿行为,共情能够促进信任方宽恕他人。基于此构建了道德情绪的信任修复模型,并考虑了目标线索和信任方的特质性宽恕的调节作用。
结合近十年来动物共情研究的突破性进展和共情词源与定义的演化,本文成功地梳理出一条新的“共情生物进化”时空发展线索,并用生物进化的观点重新定义了共情;沿着道德哲学、社会学、生物学和神经科学的发展轨迹,论证了共情是亲社会行为、利他主义...
叔本华以为,同情是道德的基础,这是很有道理的。Baron-Cohen在《恶的科学》中,详细分析了共情回路的缺失如何造成恶行的科学基础,实际上就是以现代的脑科学研究佐证了叔本华的观点。所以说是丹麦皇家科学院错了。当然,叔本华的回答存在诸多的
2019届硕士学位论文初中生同胞关系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共情、道德推脱的作用作者姓名李沛沛指导教师高玲副教授赵立宏中教高级学科专业教育硕士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单位教育科学学院学习年限2017年9月至2019年6月...
心理学涵盖与心理学相关的人文学科、社会科学,以及数学、物理学、化学、信息科学、生命科学,尤其是脑神经科学、神经生物学、基因组学等方面的相关知识。学姐给大家精选了100个心理学专业论文选题,供相关专业同…
共情理论包含了系统的儿童观、咨询理论和具体的工作实务,对解决德育工作中儿童行为不良等问题有巨大的启发意义。笔者拟结合学校德育案例,介绍共情理论在阳光德育实践中的运用及实效。一、共情理论与学校德育1.共情理论的缘起
“关怀”:学校管理的道德立足点王苇琪(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97)摘要:道德是学校管理的内在之义,而一种道德的学校管理模式离不开“关怀”的指导。“关怀”首先要求学校管理须将“以人为本”作为根本性原则,让“人”的生命在场,同时也让“仁”的意义彰显其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中的缺失与回归吴丽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育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亲切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缺失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