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六、问曰:何缘转“阳明病”?答曰:“太阳”、“少阳病“,若发汗,若下,若小便利与亡津液,胃中干燥,因转属“阳明”,不更衣,内实,大便难者,此名“阳明”也。 太阳发汗,少阳合解利尿,如果发汗或小便太多,造成胃中干燥,津液被伤到而转阳明。“不更衣”指不上厕所,即便秘了。故当肠胃津液受到伤害不足时产生的燥实一律称为阳明证。 一九七、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 这一条辨是讲:阳明足虚热证,看不到寒证。 不怕冷、全身流汗、口渴、手脚热为标准的阳明证。 一九八:问曰:病有得之一日,不发热而恶寒者,何也?答曰:虽得之一日,恶寒将自罢,即自汗出而恶热也。 一日指一侯,六、七天左右,病要传经了。阳明病刚开始时,太阳阳明在转交,还有怕冷现象,等出现“自汗出而恶热”,代表病从太阳传到了阳明,这时表证都没了,全部变成里证了。 一九九、问曰:恶寒何故自罢?答曰:“阳明”居中土也,万物所归,无所复传,始虽恶寒,二日自止,此为“阳明病”也。 为什么病一进阳明表证就无?脾土功能非常强大,它能消化任何东西,就好比大自然的土一样,土能承载万物,“万物所归”,所以“无所复传”,病到阳明不会再传下去,停住了。但这不代表不需要去治疗它,当有便秘时就去治疗,就不需要面膜了,因为大便很好皮肤会很润泽,皮肤黑黑灰灰的都是肠胃不好,整个脸颊上走的都是阳明经。 身上会有东西堆积,都是肠胃有东西累积,再慢慢渗出来的,所以在中医的观念里,阳明是腑的最后一道防线。二〇〇、本“太阳病”,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也。 发汗不透彻也会转阳明,所以治太阳病时汤剂要开得恰到好处,可以先开大剂的药六碗煮两碗,备一碗隔天喝,如果第二天中午胃口恢复代表病好了,第二碗就不喝了。 二〇一、“伤寒”发热,无汗,呕不能食,而反汗出溅溅然者,是转属“阳明”也。 “发热,无汗”,麻黄汤证,“呕不能食”似少阳证,在传经中“反汗出溅溅然者”,即病人在发热又一直在流汗,是转阳明了,这总比转少阳好多了,说明病人肠胃系统很好。 二〇二、“伤寒”三日,“阳明”脉大。 过了三侯二十一天,摸到阳明脉:大,力量很强,弹起来很强,伤寒的脉是浮而紧。
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经,病多与血热气实有关,胃又为水谷之海,病多与饮食有关,以降为顺
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胃家包含胃与大肠。
病机
问曰:何源得阳明病,答曰:太阳病,若发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干燥,因转属阳明。不更衣,内实,大便难者,此名阳明也。
阳明病本质上就是津液与胃和大肠的关系
主要涉及的方剂有
1,栀子豉汤,栀子,豆豉,虚烦不得眠,反复颠倒,心中懊侬。治疗胃食管反流疾病,失眠伴有烦躁者
腹胀加厚朴,阳虚加干姜
2,白虎汤,石膏,知母,粳米,甘草。 三阳合病,腹满(阳明)、身重(太阳),难以转侧(少阳,少阳经行身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
脾虚,背微恶寒加人参,骨节痛烦,热痹加桂枝,解毒合五味消毒饮
3,诸承气汤类,主药是大黄,芒硝。便秘等下次再写,内容比较多
4,大黄牡丹汤,大黄,牡丹皮,桃仁,冬瓜子,芒硝。肠痈者,少腹肿痞,按之即痛如淋,小便自调,时时发热,自汗出,复恶寒;其脉迟紧者,脓未成,可下之,当有血;脉洪数者,脓已成,不可下也。大黄牡丹汤主之。
5,抵挡汤,大黄甘遂汤,阳明蓄血证
6,茯苓甘草汤,茯苓泽泻汤,己椒苈黄丸,甘遂半夏汤,木防己汤,属阳明水气。
7,大半夏汤,半夏,人参,白蜜。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虚寒胃反。
8,小半夏汤,半夏,生姜。心下有支饮,诸呕吐,谷不得下者。
眩晕,心悸加茯苓
9,半夏厚朴汤,妇人咽中如有炙脔。阳明神志病,生姜半夏汤,心中溃溃然无奈者。半夏厚朴汤,梅核气,胃食管反流病属阳虚寒湿者。
10,茵陈蒿汤,栀子大黄汤,栀子柏皮汤,湿热发黄。
阳明病主药是石膏,半夏,大黄
在经石膏配知母,白虎汤,四大证,在腑用大黄配芒硝,诸承气汤方。
气机不利用半夏,配生姜或厚朴,半夏厚朴汤,大小半夏汤。
石膏配大黄,宣肺通腑,宣白承气汤,生石膏 生大黄 苦杏仁 瓜蒌皮
石膏配半夏,气阴两伤,竹叶石膏汤,竹叶、石膏、人参、麦冬、半夏、甘草、粳米。麦门冬汤,麦门冬、半夏、人参、甘草、粳米、大枣。
半夏配大黄,大柴胡汤,少阳阳明合病。
二、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1.(180条)阳明病提纲 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胃家:包括胃、肠。 *胃家实:胃肠有形之邪燥结的阳明实证,不应包括无形热邪亢盛的白虎汤证。 △阳明的生理特征是盛阳、燥化、传导,胃家实与之相应,是热、燥、实,充分概括了阳明为病的病及特征。 2.(236条)阳明病变证·湿热发黄证 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引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 (前后分消) *热越:热邪发泄于外 △成因:阳明之热与太阴之湿相合,湿热互结,壅结于中焦。治法:清热利湿退黄。 3.(219条) 阳明病热证·白虎汤证 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 *口不仁:言语不利,食不知味,口中黏腻不清。 口为胃之外窍,胃热炽盛,浊热上攻,故口不仁。 *面垢:足阳明经分布于面,热灼之气熏蒸所致。 △病机:热聚阳明,充斥于表里内外,热盛津伤。 主症:身热、脉洪大/浮滑、汗出、烦渴、口燥咽干 治法:辛寒清热、益气生津 方药: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 4.(208条)承气汤的辨证 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气汤主之;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外未解也,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致大泄下。 (思外揣内) 5.(168条)阳明病热证·白虎加人参汤证 伤寒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 人参 汤主之。 △脉洪大,来盛去衰。热势盛,但气、津皆伤。
二二三、“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者,可与“调胃承气汤”。 前面三二条辨已介绍过调胃承气汤,中脘穴至神阕段 有压痛、拒按 时,就是调胃承气汤证,堵在十二指肠处,即胃跟小肠的连结段。不在胃里故“ 不吐 ”,又下不去,故“ 不下 ”,大便没有,不上不下很难受,自然“ 心烦 ”。 调胃承气汤里有大黄、芒硝和炙甘草,比例为4:2:2,大黄用酒洗过,攻️下的力量就没那么快,炙甘草让原本攻下速度快的大黄芒硝停在十二指肠,芒硝把它打散,大黄把它清出来。 二二四、“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濈然而汗出者,此大便已鞭也,“大承气汤”主之。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外未解也,其热不潮,未可与“大承气汤”。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大泄下。 一定要等到外证已解才可攻里。“ 不恶寒 ”代表外证欲解,还未全部去掉时会有“ 身重、短气 ”,但“ 脉迟 ”,脉已缓下来,代表病人在恢复中。“潮热、腹满”是阳明证,这时可以攻里。 阳明的主证:一、潮热,二、不恶寒,三、燥渴,四、腹满。 大、小承气汤如何区分? 这一条辨不是很清楚,是因为宋朝后人把《伤寒杂病论》一分为二,拆成《伤寒》和《金匮》使然。 现把《金匮》里的几个方子拿来一起解读,消化系统的病就完整了。阳明讲的是实,非热(发炎),肠胃炎不在此列。 《金匮》里有 大黄甘草汤 :大黄2钱,甘草1钱。《灵枢·平人绝谷第三十二》:“胃……横屈受水谷三斗五升。其中之谷常留二斗,水一斗五升而满。”人胃的下方常留食物二斗,可维持生命7天。如果这食物坏死了或不干净,要马上清除它, 那如何知道食物坏死了? 出现朝食暮吐现象,早上吃下去的食物到黄昏时吐出来,代表食物在胃里并没有消化掉,用大黄甘草汤。 经方有两个朝食暮吐证:一、虚证,条辨一三四,吴茱萸汤;二、胃家实证,大黄甘草汤,为阳明证第一处方,舌苔一定是黄的,会恶心。吃坏食物,经方开的就是大黄甘草汤,只有两味药。 第二个处方才是 调胃承气汤 ,堵在十二指肠,幽门挡到了吐不出来,梗在中膈的位置,下脘建里水分一带有压痛,心里很难过,知道里面有东西梗到,有实的时候是持续24小时痛,虚证是时好时坏地痛,可以问病人:“痛是持续的还是断续的?” 如果堵在小肠里,是第三个处方 小承气汤 。 如何知道堵在小肠里? “腹大满不通”,主要症状是排气,因为大肠里是空的,所以会不断地放屁,舌苔黄,肚子持续地痛,拒按,关元穴有压痛点。小承气汤三味药:大黄、厚朴、枳实。如果堵在大肠里,是第四个处方 大承气汤 :大黄、芒硝、厚朴、枳实四味。 如何知道堵在大肠里? 七天没有大便,小便深黄(任何阳明燥实小便均是黄色),无屁,有的大便如鞭子(大肠四周堵住,只留中间一条通路),有的一天十几次下利(只留小肠壁一丝缝,只能排水),天枢穴有压痛点。 如果堵在阑尾,是第五个处方 大黄牡丹皮汤 。 如何知道堵在阑尾里? 足阳明经经过阑尾,故急性阑尾炎的人右腿膝盖弓起会比较舒服,足三里下一寸阑尾穴有压痛点。大黄牡丹皮清阑尾炎,大部分人痛右边,少数人痛左边。学习经方后要对经方有信心,不要轻信西医说盲肠化脓破裂很危险必须开刀,盲肠还是很有用的,虽然小小的一段,《金匮》中再详解。 如果痛的地方瞬间不痛,一摸下腹这块很烫,其它地方冰冷,就是盲肠破裂转腹膜炎了。西医治疗不停地用抗生素,经方用 当归赤豆散 ,赤小豆和当归两味药,但是赤小豆必须发芽(平常发出芽后放冰箱冷冻备用,定期检查更换新的)。胆囊结石致胆破裂与腹膜炎同证,也用当归赤豆散。破裂后腹膜会把它包起来成不规则型,发芽的赤小豆取其药性,可以深入不规则处。不用煮,两味药打在一起,粘答答的吃下去,效果很好,病人马上能动,原来不能动因为一动就痛。
二五二、“阳明证”,其人善忘者,必有蓄血,所以然者,本有久瘀之血,故令善忘;矢虽鞭,大便反易,其色必黑,宣“抵当汤”下之。 阳明有瘀血会用到抵挡汤,是绝对处方,不二处方。 如何知道有无血证?渴不欲饮。 大便黑色代表有瘀血,在排毒。 《灵枢第八十篇·大惑论》曰:“上气不足下气过实,其人善忘。”阳明燥实或下焦湿热时,上焦是虚的,气血无法供应到脑部去,就会产生善忘。经常忘东忘西的人要看他大便是否通畅,并补足上气。 下焦实可能大便堵到,可能有蓄血。腹腔瘀血或子宫肿瘤用抵当汤,膀胱里有瘀血致小便不利用核桃承气汤,即调胃承气汤加上桃仁和桂枝。 这一条辨告诉我们抵挡汤的症状:善忘,大便黑。此外,临床上的症状还有:三阴交穴压痛,舌苔齿痕明显,渴不欲饮,都用来诊断是否有瘀血。 小结: 1、太阳蓄血,血蓄在膀胱里,验其小便,小便不利,是桃核承气汤。 2、阳明蓄血,血蓄在肠胃里,小便利,验其大便,便黑,是抵挡汤。二五三、“阳明病”,下之,心中懊恼而烦,胃中有燥矢者,可攻。腹微满,初头鞭,后必溏,不可攻之。若有燥矢者,宜“大承气汤”。 阳明病正常攻下后,胃里难过烦躁,可以攻,一般是腹胀满。如果第一次攻后病人腹微满,大便开始硬后面软的,代表里湿很重,不是结实,不要攻。只有确定里面是燥矢时才用大承气汤。 大承气汤攻后,阳明证(烦燥、口干舌燥、小便深黄)缓解了,要不要继续吃就看小便的颜色,变淡黄时即停,或黄昏时不烦燥,口不渴。 二五四、病人不大便五六日,绕脐痛,烦燥,发作有时者,此有燥矢,却使不大便也。 此条辨讲的是 有燥矢的几个症状 :1、绕脐痛:绕肚脐一圈痛;2、烦躁:生气,想骂人;3、发作有时:有时痛,有时不痛。 此为大承气汤证,用汤剂,取其迅捷,若用粉剂,吃到小便淡黄为止。辨证方法很多,从小便颜色、放不放屁都可判断。 二五五、病人烦热,汗出则解,又如疟状,日哺所发热者,属“阳明”也;脉实者,宜下之;脉浮虚者,宜发汗。下之与“大承气汤”。发汗宜“桂枝汤”。 本来病人烦热, 汗出后好了一点,又忽冷忽热,到了黄昏时开始发热,代表病进入阳明了,但热不寒,完全没有寒证,就是阳明证,在承气汤和白虎汤中选择。 如果脉实者,代表里实很盛了,宜下之;脉浮虚代表还有表证,先发汗再去攻里,发汗用桂枝汤,剂量再多也不会伤津液。桂枝汤是经方家调和阴阳最好的方子,贯穿《伤寒》和《金匮》。 二五六、大下后,六七日不大便,烦不解,腹满者,此有燥矢也,所以然者,又有宿食故也,宜“大承气汤”。 怎么知道大便清干净否?“六七天不大便”,可能还有宿便,病人还是“烦不解”,肚子还是很胀满,直接问病人就好:“你觉得清干净没有?”病人的感觉最真实。攻了大承气汤之后,燥屎还在,就是药剂不足,出手太软,开的处方太轻,赶快再攻。宁可下利也不可便秘,便秘害死人,80%以上的癌症都跟便秘有关。 二五七、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乍难乍易,时有微热,喘冒不得卧者,有燥屎也,直“大承气汤”。 “小便不利”并非没有小便, 当下焦太热时小便也会变得短赤,颜色很深。非阳明证也会有便秘,但小便不会这样。大便有时候好,有时候不好,“时有微热”,没有寒,喘冒不得卧者,有燥屎也,这些都是大承气汤的症状。 为什么会喘? 大肠和肺相表里。所以看肺家证的时候,有时候会误诊,看到病人舌苔黄、喘,开麻杏甘石汤,看起来麻杏甘石汤很对证,可是没有好,病人喘得不能躺下去,病人述说六天没大便,才想到大承气汤。故开处方前,一定是先问大小便、饮食习惯、还有睡眠如何?这是高明医生的习惯动作。
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经,病多与血热气实有关,胃又为水谷之海,病多与饮食有关,以降为顺
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胃家包含胃与大肠。
病机
问曰:何源得阳明病,答曰:太阳病,若发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干燥,因转属阳明。不更衣,内实,大便难者,此名阳明也。
阳明病本质上就是津液与胃和大肠的关系
主要涉及的方剂有
1,栀子豉汤,栀子,豆豉,虚烦不得眠,反复颠倒,心中懊侬。治疗胃食管反流疾病,失眠伴有烦躁者
腹胀加厚朴,阳虚加干姜
2,白虎汤,石膏,知母,粳米,甘草。 三阳合病,腹满(阳明)、身重(太阳),难以转侧(少阳,少阳经行身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
脾虚,背微恶寒加人参,骨节痛烦,热痹加桂枝,解毒合五味消毒饮
3,诸承气汤类,主药是大黄,芒硝。便秘等下次再写,内容比较多
4,大黄牡丹汤,大黄,牡丹皮,桃仁,冬瓜子,芒硝。肠痈者,少腹肿痞,按之即痛如淋,小便自调,时时发热,自汗出,复恶寒;其脉迟紧者,脓未成,可下之,当有血;脉洪数者,脓已成,不可下也。大黄牡丹汤主之。
5,抵挡汤,大黄甘遂汤,阳明蓄血证
6,茯苓甘草汤,茯苓泽泻汤,己椒苈黄丸,甘遂半夏汤,木防己汤,属阳明水气。
7,大半夏汤,半夏,人参,白蜜。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虚寒胃反。
8,小半夏汤,半夏,生姜。心下有支饮,诸呕吐,谷不得下者。
眩晕,心悸加茯苓
9,半夏厚朴汤,妇人咽中如有炙脔。阳明神志病,生姜半夏汤,心中溃溃然无奈者。半夏厚朴汤,梅核气,胃食管反流病属阳虚寒湿者。
10,茵陈蒿汤,栀子大黄汤,栀子柏皮汤,湿热发黄。
阳明病主药是石膏,半夏,大黄
在经石膏配知母,白虎汤,四大证,在腑用大黄配芒硝,诸承气汤方。
气机不利用半夏,配生姜或厚朴,半夏厚朴汤,大小半夏汤。
石膏配大黄,宣肺通腑,宣白承气汤,生石膏 生大黄 苦杏仁 瓜蒌皮
石膏配半夏,气阴两伤,竹叶石膏汤,竹叶、石膏、人参、麦冬、半夏、甘草、粳米。麦门冬汤,麦门冬、半夏、人参、甘草、粳米、大枣。
半夏配大黄,大柴胡汤,少阳阳明合病。
二、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1.(180条)阳明病提纲 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胃家:包括胃、肠。 *胃家实:胃肠有形之邪燥结的阳明实证,不应包括无形热邪亢盛的白虎汤证。 △阳明的生理特征是盛阳、燥化、传导,胃家实与之相应,是热、燥、实,充分概括了阳明为病的病及特征。 2.(236条)阳明病变证·湿热发黄证 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引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 (前后分消) *热越:热邪发泄于外 △成因:阳明之热与太阴之湿相合,湿热互结,壅结于中焦。治法:清热利湿退黄。 3.(219条) 阳明病热证·白虎汤证 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 *口不仁:言语不利,食不知味,口中黏腻不清。 口为胃之外窍,胃热炽盛,浊热上攻,故口不仁。 *面垢:足阳明经分布于面,热灼之气熏蒸所致。 △病机:热聚阳明,充斥于表里内外,热盛津伤。 主症:身热、脉洪大/浮滑、汗出、烦渴、口燥咽干 治法:辛寒清热、益气生津 方药: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 4.(208条)承气汤的辨证 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气汤主之;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外未解也,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致大泄下。 (思外揣内) 5.(168条)阳明病热证·白虎加人参汤证 伤寒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 人参 汤主之。 △脉洪大,来盛去衰。热势盛,但气、津皆伤。
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经,病多与血热气实有关,胃又为水谷之海,病多与饮食有关,以降为顺
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胃家包含胃与大肠。
病机
问曰:何源得阳明病,答曰:太阳病,若发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干燥,因转属阳明。不更衣,内实,大便难者,此名阳明也。
阳明病本质上就是津液与胃和大肠的关系
主要涉及的方剂有
1,栀子豉汤,栀子,豆豉,虚烦不得眠,反复颠倒,心中懊侬。治疗胃食管反流疾病,失眠伴有烦躁者
腹胀加厚朴,阳虚加干姜
2,白虎汤,石膏,知母,粳米,甘草。 三阳合病,腹满(阳明)、身重(太阳),难以转侧(少阳,少阳经行身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
脾虚,背微恶寒加人参,骨节痛烦,热痹加桂枝,解毒合五味消毒饮
3,诸承气汤类,主药是大黄,芒硝。便秘等下次再写,内容比较多
4,大黄牡丹汤,大黄,牡丹皮,桃仁,冬瓜子,芒硝。肠痈者,少腹肿痞,按之即痛如淋,小便自调,时时发热,自汗出,复恶寒;其脉迟紧者,脓未成,可下之,当有血;脉洪数者,脓已成,不可下也。大黄牡丹汤主之。
5,抵挡汤,大黄甘遂汤,阳明蓄血证
6,茯苓甘草汤,茯苓泽泻汤,己椒苈黄丸,甘遂半夏汤,木防己汤,属阳明水气。
7,大半夏汤,半夏,人参,白蜜。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虚寒胃反。
8,小半夏汤,半夏,生姜。心下有支饮,诸呕吐,谷不得下者。
眩晕,心悸加茯苓
9,半夏厚朴汤,妇人咽中如有炙脔。阳明神志病,生姜半夏汤,心中溃溃然无奈者。半夏厚朴汤,梅核气,胃食管反流病属阳虚寒湿者。
10,茵陈蒿汤,栀子大黄汤,栀子柏皮汤,湿热发黄。
阳明病主药是石膏,半夏,大黄
在经石膏配知母,白虎汤,四大证,在腑用大黄配芒硝,诸承气汤方。
气机不利用半夏,配生姜或厚朴,半夏厚朴汤,大小半夏汤。
石膏配大黄,宣肺通腑,宣白承气汤,生石膏 生大黄 苦杏仁 瓜蒌皮
石膏配半夏,气阴两伤,竹叶石膏汤,竹叶、石膏、人参、麦冬、半夏、甘草、粳米。麦门冬汤,麦门冬、半夏、人参、甘草、粳米、大枣。
半夏配大黄,大柴胡汤,少阳阳明合病。
二、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1.(180条)阳明病提纲 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胃家:包括胃、肠。 *胃家实:胃肠有形之邪燥结的阳明实证,不应包括无形热邪亢盛的白虎汤证。 △阳明的生理特征是盛阳、燥化、传导,胃家实与之相应,是热、燥、实,充分概括了阳明为病的病及特征。 2.(236条)阳明病变证·湿热发黄证 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引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 (前后分消) *热越:热邪发泄于外 △成因:阳明之热与太阴之湿相合,湿热互结,壅结于中焦。治法:清热利湿退黄。 3.(219条) 阳明病热证·白虎汤证 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 *口不仁:言语不利,食不知味,口中黏腻不清。 口为胃之外窍,胃热炽盛,浊热上攻,故口不仁。 *面垢:足阳明经分布于面,热灼之气熏蒸所致。 △病机:热聚阳明,充斥于表里内外,热盛津伤。 主症:身热、脉洪大/浮滑、汗出、烦渴、口燥咽干 治法:辛寒清热、益气生津 方药: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 4.(208条)承气汤的辨证 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气汤主之;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外未解也,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致大泄下。 (思外揣内) 5.(168条)阳明病热证·白虎加人参汤证 伤寒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 人参 汤主之。 △脉洪大,来盛去衰。热势盛,但气、津皆伤。
二、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1.(180条)阳明病提纲 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胃家:包括胃、肠。 *胃家实:胃肠有形之邪燥结的阳明实证,不应包括无形热邪亢盛的白虎汤证。 △阳明的生理特征是盛阳、燥化、传导,胃家实与之相应,是热、燥、实,充分概括了阳明为病的病及特征。 2.(236条)阳明病变证·湿热发黄证 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引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 (前后分消) *热越:热邪发泄于外 △成因:阳明之热与太阴之湿相合,湿热互结,壅结于中焦。治法:清热利湿退黄。 3.(219条) 阳明病热证·白虎汤证 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 *口不仁:言语不利,食不知味,口中黏腻不清。 口为胃之外窍,胃热炽盛,浊热上攻,故口不仁。 *面垢:足阳明经分布于面,热灼之气熏蒸所致。 △病机:热聚阳明,充斥于表里内外,热盛津伤。 主症:身热、脉洪大/浮滑、汗出、烦渴、口燥咽干 治法:辛寒清热、益气生津 方药: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 4.(208条)承气汤的辨证 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气汤主之;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外未解也,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致大泄下。 (思外揣内) 5.(168条)阳明病热证·白虎加人参汤证 伤寒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 人参 汤主之。 △脉洪大,来盛去衰。热势盛,但气、津皆伤。
为人父母者,不知医为不慈; 为人子女者,不知医为不孝。 可惜忙于俗事,医书古籍读的极慢。今日来不及写心得了。小说更新也是明天,先摘抄医圣张仲景《伤寒论》中太阳病的辩证和治疗方法,以供学习。实则,手写摘抄极为重要,只能徐徐图之…… 原文: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者七日愈,发于阴者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太阳病,头痛至七日已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近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桂枝汤方桂枝三两(去皮,味辛热) 芍药三两(味苦酸,微寒) 甘草二两(炙,味甘平) 生姜三两(切,味辛温) 大枣十二枚(掰,味甘温)右五味,[口父]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 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 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役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者,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桂枝汤主之。太阳病,项背强几几者,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可与之。 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汤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 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 凡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也。 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支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若微恶寒者,去芍药方中,加附子汤主之。 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 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如疟,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 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更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方。 桂枝二越婢一汤方 桂枝(去皮) 芍药 甘草各十八铢 生姜一两三钱(切) 大枣四枚(劈) 麻黄十八铢(去节) 石膏二十四铢(碎,绵裹)右七味,[口父]咀。以五升水,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本方当裁为越婢汤、桂枝汤,合饮一升,今合为一方,桂枝二越婢一。 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汤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 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汤,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燥,吐逆者,作甘草于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 甘草干姜汤方 甘草四两(炙,味甘平) 干姜二两(炮,味辛热)右[口父]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芍药甘草汤方 白芍药四两(味酸,微寒) 甘草四两(炙,甘平)右二味[口父]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温再服之。 调胃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去皮,清酒浸) 甘草二两(炙,味甘平) 芒硝半斤(味咸苦,大寒)右三味[口父]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煮,令沸,少少温服。 四逆汤方: 甘草二两(炙,味甘平) 干姜一两半(味辛热)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辛,大热)右三味[口父]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问曰:证象阳旦,按法治之而增剧,厥逆,咽中干,两胫拘急而谵语。师曰:言夜半手足当温,两脚当伸,后如师言。 何以知此?答曰:寸口脉浮而大,浮则为风,大则为虚,风则生微热,虚则两胫挛。病证象桂枝,因加附子参其间,增桂令汗出,附子温经,亡阳故也。 厥逆咽中干,烦燥,阳明内结,谵语,烦乱,更饮甘草干姜汤。夜半阳气还,两足当热,胫尚微拘急,重与芍药甘草汤,尔乃胫伸,以承气汤微溏,则止其谵语,故知病可愈。 PS:读《伤寒论》,得了解成书时的背景,医圣张仲景的生活环境。一来,张仲景生活于东汉末年,与曹操、刘备、华佗等为同时代的人物, 做过长沙太守,因此又名张长沙, 可惜其生前名声不显。二来,张仲景为汉时南阳人,也就是现河南邓州市,其著书时用了不少当地方言,诸君阅读时需多多了解,以免理解有误。三来,古文阅读,时隔千年, 建议参照《说文解字》 ,当可准确领悟书中之意。
作者:张仲景
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
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少阳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此属胃,胃和则愈,胃不和,则烦而悸。
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硬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尚未吐下,脉沉紧者,与小柴胡汤。
若已吐、下、发汗、温针,谵语,柴胡汤证罢,此为坏病,知犯何逆,以法治之。
三阳合病,脉浮大,上关上,但欲眠睡,目合则汗。
伤寒六七日,无大热,其人躁烦者,此为阳去入阴故也。
伤寒三日,三阳为尽,三阴当受邪。其人反能食而不呕,此为三阴不受邪也。
伤寒三日,少阳脉小者,欲已也。
少阳病,欲解时,从寅至辰上。
少阳病的主要症候特征,是口苦,咽喉干燥,头目昏眩。
少阳感受风邪,耳聋听不到声音,眼睛发红,胸中满闷而烦躁不安。不可用吐法或下法治疗。如果误用吐法或下法,就会出现心悸不宁及惊恐不安的变证。
外感病,脉象弦细,头痛发热的,是证属少阳。少阳病不能用发汗法治疗,误发其汗,损伤津液,津伤胃燥,邪传阳明,就会出现谵语。如果通过治疗,胃气得以调和,就会痊愈;如果胃气不和,就会出现烦躁、心悸的变证。
原患太阳病,没有解除,病邪传入少阳,出现胁下痞硬胀满,干呕,不能进食,发热怕冷交替而作,如果没有使用涌吐或攻下法,而见脉沉紧的,可用小柴胡汤治疗。
假如已经使用涌吐、泻下、发汗、温针等治法,柴胡证已解,而见谵语的,这是坏病。应该详审其误治之因,详查演变为何种症候,然后随证选用适当的方法治疗。
太阳、阳明、少阳三经同时俱病,其脉浮大而弦直,只想睡眠,眼睛闭合就会出汗。
外感病六七天,表热已不显,却见病人躁烦不安的,这是表邪传里的缘故。
外感病第三天,邪气已传尽三阳经,应当传入三阴经。此时,如果病人反而能够饮食而不呕吐的,这是邪气没有传入三阴经。
外感病第三天,病在少阳,如果脉象小的,是邪气已衰,疾病将要痊愈的征象。
少阳病将要解除的时间,多在早晨3时到9时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