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学论文

首页 医学论文 问题

黄鳝寄生虫论文

发布时间:

黄鳝寄生虫论文

鳝鱼体内有哪些寄生虫?您好,这个问题我帮您回答!民间素有“夏令之补,黄鳝为首”、“小暑黄鳝赛人参”的谚语。所以很多地方都流行夏季吃黄鳝进补。而在舌尖上的杭州,爆炒鳝丝鳝段向来就是一个广受欢迎的菜品。不过,最近网络上一篇有关黄鳝的文章,让很多吃货坐不住了。因为它的标题是《黄鳝体内要命的寄生虫,亲,你还在吃吗?》,文内反复强调:千万别生吃黄鳝!寄生虫钻眼睛,无药可解。而昨天,央视新闻频道报道:不管家养还是野生黄鳝,都有颚口线虫。再次把这一话题推向风口浪尖,黄鳝到底还能不能吃?浙江医学科学院寄生虫病研究所的专家给出的结论是:传言不全靠谱,黄鳝可以吃!但必须烧熟!钱江晚报记者了解到,浙江医学科学院寄生虫病研究所是我国最早成立的寄生虫病专业研究机构,而且也是全国最早能检测出颚口线虫病的机构。黄鳝有很多寄生虫,真的包括颚口线虫吗?专家:曾在10斤黄鳝内分离出250条活虫网上原文:有一天老爸从市场上买了一斤多黄鳝,杀的时候发现,黄鳝体内有很多会动的虫子,看上去很恶心,老爸不敢吃了。颚口线虫病是最危险的寄生虫病之一,它的潜伏期很长,而且不停地在人体内游走。一旦钻进人的大脑,那就非常危险了,可能会剧烈的头痛、癫痫、昏厥,甚至死亡。鳝鱼体内有哪些寄生虫?专家说法:这并非耸人听闻,黄鳝确实有寄生虫。据了解,由于黄鳝喜欢在淤泥中钻洞,又以小鱼、小虾等为食,这样的生活习性和食物构成,决定了黄鳝体内容易滋生寄生虫。帖子中提到的颚口线虫便是寄生虫的一种。早在两年前,浙江省医学科学院寄生虫病研究所的“颚口线虫病免疫诊方法的建立与应用”课题,就获得浙江省卫生厅的立项,最近结果已经出来。寄生虫病研究所工作人员马安就是课题组成员之一。“现在结果已经出来了,我正在写相关的论文。”做课题时,他们特地去病例比较多发的地方采购黄鳝,包括杭州在内一共去了五六个农贸市场,采购了10斤黄鳝。结果总共分离出了整整250条活的颚口线虫。“颚口线虫不但存在于黄鳝的内脏中,也存在于肌肉中,其中肝脏位置最多。”而颚口线虫的危害确实明显,原因是它可以在人体内存活好几年,会全身游走,游到哪里,就会对哪里的组织器官带来损伤。“特别是进入脑子里,危害最大,危及生命。”马安说。一旦得颚口线虫,康复几率极小?鳝鱼体内有哪些寄生虫?专家:有特效药,2天可杀灭这种寄生虫网上传言:当人类吃了带有颚口线幼虫的鱼类后,它就像无头苍蝇迷路了一样,在人体内到处乱窜,且生命力极强。目前在国内,尚未有药物可以完全治好鄂口线虫病,只能暂时控制病情。运气好,虫子能自己窜出来。专家说法:非也。有特效药,药到病除。马安说,当确诊人体内有颚口线虫后,治疗本身并不复杂。“国际上治疗鄂口线虫病有一种特效药,叫伊维菌素,美国产的,只要连吃2天,基本可以杀灭虫子。也可以吃阿苯达唑(肠虫清),不过要连吃20天。”不过,颚口线虫原本主要分布在亚洲东南部国家。相较国内的发病率就很低,所以相关研究也很少,也没有药企特别去研发类似药物,各大医院也很少见“伊维菌素”。“这种药国内没有卖,杭州曾经确诊的鄂口线虫患者,最后通过美国的朋友,才买到这种药。”马安坦言,也有一种情况是,患者等不到药,所以出现危险。和治疗相比,确诊往往需要一个时间段。比如杭州曾经的患者,从皮肤上出现红肿包块,被医院认为带状疱疹,服用抗病毒药物后没有效果,转去皮肤病医院,又被诊断为湿疹,直到最后在浙江医学科学院寄生虫病研究所被确诊,这前后用了近两个月的时间。常规烹饪法难以杀死黄鳝体内的寄生虫?专家:要高温烧熟透,爆炒要特别小心网络传言:每年进入春夏之交,是食用黄鳝的旺季,但你可能不知道,黄鳝体内有多种寄生虫,烹熟都未必能杀死。这些寄生虫在剖黄鳝时,用肉眼都能看见!专家说法:昨天下午,钱江晚报记者赶到杭州中河北路的屏风街农贸市场,买了两条黄鳝。只见摊主麻利地抓起一条,过秤之后放在一个脸盆里。拿起一把剪刀先将黄鳝的头部剪开一个口子,然后用剪刀剖开黄鳝的身体,将其内脏扯出。整个过程,钱江晚报记者没有发现用肉眼能看到的寄生虫。据浙江省水产品流通与加工协会介绍,杭州市场上的黄鳝大多是从湖南、安徽等地过来的,也有少部分来自我省的湖州、嘉兴地区。野生黄鳝体内的颚口线虫数量肯定比养殖的多,但很多时候都需要在显微镜下才能看清。浙江省医学科学院寄生虫病研究所的研究也发现,在70℃以上高温下,加热4~5分钟,黄鳝体内的颚口线虫就可以被消灭。而对于普通家庭,马安建议尽可能烧熟烧透。“经过高温蒸煮,这些寄生虫都会被杀死,不用太担忧。”马安提醒,其实生吃是致病的主要原因。去东南亚,还有广东、广西旅游时,游客喜欢吃生鱼、冰鳝片等,因此感染鄂口线虫的几率也会越来越多。除了黄鳝,还有泥鳅、黑鱼、汪刺鱼、鲶鱼、鳗鱼里也有这种虫子。所以,吃这些水产时必须烧熟。需要特别提醒的是,杭州人喜欢吃爆炒鳝丝鳝段,饭店喜欢猛火快炒,藏在鳝段内的颚口线虫很可能没被杀死。而腌制、酒泡等,就更是不能成功杀灭颚口线虫了鳝鱼体内有哪些寄生虫?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您!

黄鳝是有寄生虫的,黄鳝中比较典型的寄生虫就是颚口线虫,颚口线虫进入人体后容易感染颚口线虫病,这是一种比较危险的寄生虫疾病。吃黄鳝还是安全的,只要去除黄鳝的内脏,同时烹饪时煮的火候达到,完全可以将寄生虫杀灭的,可以放心吃。

黄鳝又名鳝鱼,常生活在稻田、小河、小溪、池塘、河渠、湖泊等淤泥质水底层。

黄鳝广泛分布于亚洲东部及附近之大小岛屿,西起东南亚,东至菲律宾群岛,北起日本,南至东印度群岛。

黄鳝日间喜在多腐植质淤泥中钻洞或在堤岸有水的石隙中穴居。白天很少活动,夜间出穴觅食。

黄鳝的寄生虫研究进展论文

鳝鱼的肉质鲜嫩且口感独特,许多人都为此而被吸引,平时也是非常的喜欢吃鳝鱼。但是有些人却往往是非常抗拒食用鳝鱼的,其原因有一个就是因为据说鳝鱼中存在有寄生虫,那么鳝鱼中里有寄生虫吗?鳝鱼中里有什么寄生虫?吃鳝鱼好吗?1、鳝鱼有寄生虫吗鳝鱼有感染寄生虫的风险。鳝鱼的生活环境以淤泥地为主,这种环境中寄生虫感染是避免不了的,因此,很多野生的鳝鱼中都含有很多的寄生虫,而很多人工养殖的鳝鱼中寄生虫的含量相对较低。2、鳝鱼中有什么寄生虫很多人都知道鳝鱼中含有寄生虫,也有专家将鳝鱼进行解剖,在鳝鱼的肉中分剥出了毛细线虫、棘头虫,这两种寄生虫都不是人体的专属寄生虫,对人体不会造成多少危害,并且通过一定烹饪方法便能有效的清除,避免感染。3、怎么杀死寄生虫鳝鱼的血液中和消化道是寄生虫寄生的主要位置,在食用之前,将鳝鱼进行充分加热,当然去除掉内脏也十分必要,再经过充分的烹饪之后,确保鳝鱼肉熟透,这样就能杀死寄生虫,便能避免寄生虫感染。4、吃鳝鱼的注意事项1.鳝鱼也野生的质量最好,口味和营养价值也最高,但是野生的鳝鱼中寄生虫的风险也较高,食用前需进行充分的灭虫处理。2.目前餐桌上的鳝鱼多以养殖的为主,很多不法养殖场为了鳝鱼的快速生长,以避孕药等激素养殖,因此,这种鳝鱼不能多吃,以免体内激素水平失衡,尤其是小孩,食用过多可能引起性早熟。5、怎么辨别鲜鳝鱼肉看血色:鲜鳝鱼:血液颜色是鲜红色的,死鳝鱼:血液颜色是鲜红色的。看积血形状:鲜鳝鱼:肚内血块呈丝条凝结状,死鳝鱼:肚内血块呈丝条凝结状。看肉质:鲜鳝鱼:肉质细腻有弹性,死鳝鱼:肉质细腻有弹性。看皮色:鲜鳝鱼:表皮黑中透亮,皮色光洁,死鳝鱼:表皮黑中透亮,皮色光洁。

匹里虫也是原生动物,属微孢子目,孢子很小,孢子梨形或卵圆形,一边略凹,只有一个极囊。

孢子营养体寄生于黄鳝体侧肌肉的肌纤维之间,外围以寄主结缔组织性薄膜形成胞囊,孢子成熟后破胞囊而出,乳白色粘液中含有千万个匹里虫个体。肌肉组织受到匹里虫胞囊压迫,致使肌纤维断裂、溃疡,两侧肌肉变性,体表下陷,呈现凹凸相间的波浪形,所以又称之为凹凸病。此病经皮肤感染,主要危害5~50克幼鳗。

防治办法是:

(1)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

(2)每100公斤黄鳝每天用烟曲霉素50毫克拌料投喂,连续20天。

鳝鱼寄生虫论文

寄生虫有毛细线虫和棘头虫。

黄鳝体内的确有许多寄生虫,它们寄居在黄鳝的骨头中,寄生虫成线,长短不一,条条呈棕褐色。一般肉眼能够看见黄鳝上的线形虫,是曼氏裂头蚴的幼虫,叫原尾蚴。

原尾蚴主要寄生在蝌蚪身上,并且和蝌蚪一起发育长大。鳝鱼如果吃了感染原尾蚴的蝌蚪或者青蛙,也会被感染。人如果食用了被感染的鳝鱼,原尾蚴就会进入人体并发育成成虫。成虫有时会进入人的大脑。黄鳝体内较为常见的寄生虫有毛细线虫和棘头虫,均肉眼可见。

这两种寄生虫会吸收黄鳝体内的营养,导致黄鳝体质瘦弱、贫血、食欲减退、生长发育受严重影响甚至死亡。但是这两种寄生虫主要在黄鳝的肠内,不是我们食用的部位,所以即使有也不会有太大影响。因此,大家要客观看待黄鳝寄生虫很多这个问题。

黄鳝身体细长,呈蛇形,前段圆,向后渐侧扁,尾部尖细。头圆。吻端尖,唇颇发达,下唇尤其肥厚。上下颌及口盖骨上都有细齿。眼小,为一薄皮所覆盖。

两个鼻孔分离较远,后鼻孔在眼前缘的上方,前鼻孔在吻端。左右鳃孔在腹面合而为一,呈倒“V”字形。鳃膜连于鳃峡。体润滑无鳞。无偶鳍,背鳍与臀鳍退化仅留低皮褶,都与尾鳍相联合,无刺。生活时体色微黄或橙黄,全体满布有黑色小斑点,腹部灰白。

黄鳝是生活中河水中的动物,一般河水里面的动物,身体里面多少都会有寄生虫的存在。有不少人困惑,黄鳝有寄生虫吗?关于,黄鳝有寄生虫吗?野生黄鳝有寄生虫吗?我来为您一一解答!

根据科学测定,在一些黄鳝体内,有一种叫颌口线虫的囊蚴寄生虫。如果爆炒鳝鱼丝或鳝鱼片,未烧熟煮透,这种寄生虫就不会被杀死,食入人体约半个月,就会发生颌口线虫感染,不仅会使人的体温突然升高,出现厌食,而且会在人的颈颌部、腋下及腹部皮下出现疙瘩,严重的还会引发其他疾病。所以,食用黄鳝,一定要煮熟烧透再吃,以防发生颌口线虫的感染。

野生黄鳝由于生存在野外,是要比饲养的黄鳝寄生虫更加多。黄鳝中主要的寄生虫有:颚口线虫。这种寄生虫进入人体都是有害的。在平时的清洗过程中要注意清洗干净,在烹饪时候注意要大火煮沸十分钟以上。

据浙江省水产品流通与加工协会介绍,杭州市场上的黄鳝大多是从湖南、安徽等地过来的,也有少部分来自我省的湖州、嘉兴地区。野生黄鳝体内的颚口线虫数量肯定比养殖的多,但很多时候都需要在显微镜下才能看清。

浙江省医学科学院寄生虫病研究所的研究也发现,在70℃以上高温下,加热4~5分钟,黄鳝体内的颚口线虫就可以被消灭。而对于普通家庭,马安建议尽可能烧熟烧透。“经过高温蒸煮,这些寄生虫都会被杀死,不用太担忧。”

专家提醒,其实生吃是致病的主要原因。去东南亚,还有广东、广西旅游时,游客喜欢吃生鱼、冰鳝片等,因此感染鄂口线虫的几率也会越来越多。除了黄鳝,还有泥鳅、黑鱼、汪刺鱼、鲶鱼、鳗鱼里也有这种虫子。所以,吃这些水产时必须烧熟。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杭州人喜欢吃爆炒鳝丝鳝段,饭店喜欢猛火快炒,藏在鳝段内的颚口线虫很可能没被杀死。而腌制、酒泡等,就更是不能成功杀灭颚口线虫了。

1、把握驱虫时机: 在人工养殖条件下,由于饵料投喂充足,寄生虫也会很快发展。而在鳝苗投放初期,由于部分黄鳝尚不能正常吃食,拌入的药物仅有部分鳝鱼吃到,难以达到全面驱虫的目的。因此,首次驱虫最好安排在全面驯食完成时进行。

2、掌握准确用量: 任何驱虫药都或多或少的具有一定的毒性,用量少达不到驱虫的目的,用量过大又常常导致黄鳝出现中毒反应,因此,对于内服驱虫药,应尽量掌握准确的用量。一般每公斤鲜料拌入“鳝宝肠虫清”2-3克,连用3天。为了使拌药比较均匀,可以现将药粉与少量面粉进行充分拌和,然后再与饵料拌和,拌料应力求均匀,以保证驱虫效果。

3、合理安排驱虫次数: 驱虫完成后,最好能够随机抽查几条黄鳝进行解剖观查,看驱虫是否彻底。若发现肠道内仍然有寄生虫,可以过几天再安排投药一次。在一个养殖周期内(4-6个月)一般安排2-3次驱虫即可。

寄生虫与寄生虫病论文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为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专业性学术期刊,主要报道有关人体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的科研成果和防治经验,介绍新理论、新技术和新进展,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推动科研和防治工作的发展。欢迎国内外投稿。 实验设计合理,论点明确, 文字精炼、流畅, , 数据准确。具体要求如下: 论著 包括中、英文文题,全部作者姓名及其汉语拼音,中、英文摘要,中、英文单位名称,中、英文关键词,正文(包括图、表),及参考文献等7部分,一般不超过5 000字。 中、英文摘要 一般论著的中、英文结构式摘要, 应该是从全文浓缩出来的精华, 包括目的、方法、结果与结论4部分, 约600字为宜。其中, “目的”及“结论”要明确, 与文章的“题目”三者提法应该一致;“方法”即实验设计, 要求具体;“结果”指主要发现, 要有具体数据支持。临床试验研究的中、英文结构式摘要, 基本同上。其中的“方法”可包括“实验设计”、“患者或研究对象”、“干预措施”、“主要终点测量指标”等。 关键词 按MeSH词表及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标引。凡属国家或部、省级资助项目需标注中、英文资助项目名称及编号,获得国家或部、省级奖励并有其复印件者,凡说明有理论意义或重要实用价值的,均可优先发表。有重要发现或重大科研进展的可投英文稿。免疫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要求有验证结果。中、英文关键词不超过8个(下同)。 述评、综述 同样包括上述7部分。 其中, 中、英文提要, 包括: 撰写综述目的、资料来源、所选择的研究数据及其提炼数据的规则, 导出的最重要的结果和结论。不超过200字为宜。 研究简报 同样包括上述7部分。其中, 中、英文提要为报道性提要, 概括性地介绍研究目的, 方法及主要结果。不超过200字为宜。 包括前言、材料与方法、结果、讨论4部分。 前言 概述研究的背景、目的、思路、理论依据、研究方法、预期结果和意义等。不涉及本研究的数据和结论。 一般不超过250字。 材料与方法 明确交代研究设计的名称和主要作法。 ①描述研究对象(人或动物)的选择及其基本情况, 以及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临床试验研究应说明试验程序是否获得有关部门批准、研究对象是否知情并签字。 ②介绍观察病例及对照组来源、选择标准及一般情况等。实验动物需注明其名称(包括拉丁学名)、种系、等级及饲养条件、健康状况、数量、来源、性别、年龄、体重等。 ③详述创新方法或改良之处。采用他人方法, 应引用文献表明出处, 无需详细描述。④药品及化学试剂, 使用通用名称, 国产品注明生产厂家、批号; 国外产品, 注明生产国家及公司名称。确需使用商品名时, 在通用名称后括弧内注明商品名及生产厂家。注明剂量、单位及实验分组。⑤药材研究, 注明其拉丁学名、鉴定人姓名及其工作单位。⑥仪器、设备应注明名称、型号、规格、生产单位所在城市名称。进口仪器设备, 注明型号、生产国家。⑦描述统计学方法及其选择依据, 说明使用的统计学软件及版本。 结果 逻辑严谨, 数据准确, 实事求是, 简洁明了。着重总结重要的研究结果, 一般必须有具体数据支持。数据, 要求既有绝对数, 又有导数, 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给出具体的统计值(如F, t, ?字2, P值等)。注意勿与“讨论”内容混淆。 讨论 着重讨论研究结果的创新之处, 以及从中导出的结论, 包括理论意义、实际应用价值、局限性, 及其对进一步研究的启示等。如果不能导出结论, 可提出建议、设想改进意见或待解决的问题等。应将本研究与其他有关研究相比较, 并将本研究的结论与目的联系起来讨论。注意勿与“结果”及“前言”内容重复。 以人民卫生出版社和科学出版社出版的词汇或辞典为准。如用简称,应在文内首次出现时在中文全称之后用括号加注简称。 简化字采用国务院1986年后公布的《简化字总表》等。正文章节段落各级标题层次序号均采用阿拉伯数字,按1、、排序。5 计量单位 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的符号表示。表示剂量与体重、时间关系用mg/(kg·d),不用mg/kg/d。中文数值范围号采用“~”(英文则用“-”),例如18%~28%或(18~28)%,3×109~5×109或(3~5)×109。公差可写为(±)mg/m3。统计学中常用符号(如: n、t、χ2、P等)均应排斜体。 均引用原著(不用译文、文摘、转载及内部资料),择其重要者按出现顺序编号,用方括号标于引用处的右上角。中文参考文献需附英文对照。 期刊注录格式[序号]作者.文题[J]. 刊名(外文缩写按Index Medicus),年份,卷(期):起页-迄页.作者:1~3位的均列出,3位以后的,加“,等.”;例:[1]Li DF,Shen JL,Zu Y,et al. Constru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14-3-3 protein gene expression plasmid of Schistosoma japonicum[J]. Chin J Parasitol Parasit Dis,2002,20(2):123-124. (in Chinese)(李德发,沈继龙,祖莹,等. Sj14-3-3 编码基因表达质粒的构建和鉴定[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02,20(2):123-124.)例:[2]Stavitsky AB,Metz C,Liu SF,et al. Blockade of 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 (MIF) in Schistosoma japonicum-infected mice results in an increased adult worm burden and reduced fecundity[J]. Parasit Immunol,2003,25(7): 书籍注录格式[序号]作者(或主编). 书名[M]. 版次. 出版地: 出版社,年份:起页-迄页.例:[1]Wu Guanling. Human Parasitology[M]. 3th ed. Beijing: People’s Medical Publishing House, 2005:687-696. (in Chinese)(吴观陵,主编. 人体寄生虫学[M]. 第3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687-696.) 析出文献 例:[2]Wang YZ. Clonorchis sinensis[M]// Zhao WX. Human Parasitology. 2nd ed. Beijing: People’s Medical Publishing House,1994:521-538. (in Chinese)(王运章. 华支睾吸虫[M]// 赵慰先,主编. 人体寄生虫学. 第2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521-538.) 本刊已进入中国所有主要期刊数据库,本刊所付稿酬包括这些数据库的稿酬。本刊对文稿有修改权,如不同意修改,请在来稿中注明。本刊概不退稿,编辑部收到稿件后,于3个月内通知处理意见。投稿6个月后如未收到修稿或录用通知,作者可自行处理稿件。本刊对所有来稿均采用《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进行科研诚信检测,对重复投稿、一稿多投、抄袭他人文章等问题进行检测,以杜绝学术不端行为。全国学术期刊 2009年的检测结果为:与已发表文章(包括投稿作者本人已发表的,研究生毕业论文除外)文字重合率>30%的占11%,(如果作者需要引用文献的内容较多,请标注引文)。此类问题会给期刊带来负面影响,甚至引起包括著作权在内的知识产权纠纷,也会影响作者及其所在单位的形象。尽管此类文章占比不大,但检测十分必要。与本刊合作的电子版发布者——中国知网将删除现刊中存在学术不端行为的文章(即使已发表的文章,将被从数据库中删除)。

第一篇总论 人体寄生虫学(human parasitology)是研究与人体健康有关的寄生虫的形态结构、生活活动和生存繁殖规律,阐明寄生虫与人体及外界因素的相互关系的科学。它是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的一门基础学科。人体寄生虫学由医学原虫学(medical protozoology)、医学蠕虫学(medical helminthology)和医学节肢动物学(medical arthropodology)三部分内容组成。学习本学科的目的是为了控制或消灭病原寄生虫所致人体寄生虫病,以及防制与疾病有关的医学节肢动物,保障人类健康。 第一章寄生虫对人类的危害性 寄生虫对人体的危害,主要包括其作为病原引起寄生虫病及作为疾病的传播媒介两方面。寄生虫病对人体健康和畜牧家禽业生产的危害均十分严重。在占世界总人口 77%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特别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寄生虫病依然广泛流行、威胁着儿童和成人的健康甚至生命。寄生虫病的危害仍是普遍存在的公共卫生问题。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世界银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倡议的热带病特别规划要求防治的6类主要热带病中,除麻风病外,其余5类都是寄生虫病,即疟疾(malaria)、血吸虫病(shistosomaiasis)、丝虫病(filariasis)、利什曼病(leishmaniasis)和锥虫病(trypanosomiasis)。按蚊传播的疟疾是热带病中最严重的一种寄生虫病。据估计约有21亿人生活在疟疾流行地区,每年有1亿临床病例,约有100万——200万的死亡人数。目前尚有3亿多人生活在未有任何特殊抗疟措施的非保护区,非洲大部分地区为非保护区。为此,仅在非洲每年至少有100万14岁以下的儿童死于伴有营养不良和其它健康问题的疟疾。 血吸虫病流行于76个国家和地区,大约有2亿血吸虫病人,5亿——6亿人受感染的威胁。蚊虫传播的淋巴丝虫病,有亿人受感染,其中班氏丝虫病是全球性的,居住在受威胁地区的居民约有9亿余,在东南亚、非洲、美洲和太平洋岛国的大部分热带国家尤为严重。蚋传播的盘尾丝虫引起皮肤丝虫病和河盲症,估计全世界有1760万病人,广泛分布在非洲、拉丁美洲,在严重地区失明的患者达15%。白蛉传播的利什曼病主要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呈世界性分布,每年新感染的患者大约有40万人,该病在东非正在扩散。锥虫病,其中非洲锥虫病(睡眠病)受感染威胁的人数约4500万;美洲锥虫病(恰加斯病)在南美受染人数至少达1000万人。 此外,肠道原虫和蠕虫感染(intestinal protozoal and helminthic infections)也在威胁人类健康,其重要种类,有全球性的阿米巴病、蓝氏贾第鞭毛虫病、蛔虫病、鞭虫病、钩虫病、蛲虫病等,还有一些地方性肠道蠕虫病,如猪带绦虫、牛带绦虫等。Peters(1989)估计全世界蛔虫、鞭虫、钩虫、蛲虫感染人数分别为亿、亿、亿和亿。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特别是农业区,以污水灌溉,施用新鲜粪便,有利于肠道寄生虫病的传播;在营养不良的居民中,肠道寄生虫病更加严重影响其健康。在不发达地区,尤其农村的贫苦人群中,多种寄生虫混合感染也是常见的。肠道寄生虫病的发病率已被认为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基本指标。有人称寄生虫病是“乡村病”、“贫穷病”,它与社会经济和文化的落后互为因果。因此寄生虫病是阻碍第三世界国家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经济发达国家,寄生虫病也是公共卫生的重要问题。如阴道毛滴虫的感染人数估计美国有250万、英国100万;蓝氏贾第鞭毛虫的感染在前苏联特别严重,美国也几乎接近流行。许多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给经济发达地区的畜牧业造成很大损失,也危害人群的健康。此外,一些本来不被重视的寄生虫病,如弓形虫病(toxoplasmosis)、隐孢子病(cryptosporidiasis)、肺孢子虫病(pneumocystiasis)等与艾滋病有关的原虫病,在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包括日本、荷兰、英国、法国与美国等开始出现流行现象。 当前寄生虫对人类危害的严重性还表现在已经出现恶性疟抗药株,媒介昆虫抗药性的复杂问题。因此,随着寄生虫病的化学防治及媒介昆虫化学的防制将会出现更多的新问题;人类活动范围扩大,不可避免地将许多本来和人类没有关系或极少接触的寄生虫从自然界带到居民区而进入人群,造成新的公共卫生问题;人类交往越来越频繁,本来在别国危害性很大的寄生虫病或媒介节肢动物可输入本国,并在一定条件下传播流行;现代工农业建设造成的大规模人口流动和生态环境平衡的破坏,也可能引起某些寄生虫病的流行;近代一些医疗措施、如长期用免疫抑制剂、可造成人体医源性免疫受损,使机会致病性寄生虫异常增殖和致病力增强,这些寄生虫正以新的形式威胁着人类。 我国幅员辽阔、地跨寒、温、热三带,自然条件千差万别,人民的生活与生产习惯复杂多样,加以建国前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因素的影响,使我国成为寄生虫病严重流行国家之一,特别在广大农村,寄生虫病一直是危害人民健康的主要疾病。有的流行猖獗,如疟疾、血吸虫病、丝虫病、黑热病和钩虫病,曾经夺去成千上万人的生命,严重阻碍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曾被称为“五大寄生虫病”。在寄生虫感染者中,混合感染普遍,尤其在农村同时感染种寄生虫者很常见,最多者一人感染9种寄生虫,有的5岁以下儿童感染寄生虫多达6种。此外,流行相当广泛的原虫病有:贾第虫病、阴道滴虫病、阿米巴病;蠕虫病有:旋毛虫病、华支睾吸虫病、并殖吸虫病、包虫病、带绦虫病和囊虫病等。近年机会致病性寄生虫病、如隐孢子虫病、弓形虫病、粪类圆线虫病的病例亦时有报告,且逐渐增加。 目前,由于市场开放、家畜和肉类、鱼类等商品供应渠道增加,城乡食品卫生监督制度不健全,加以生食、半生食的人数增加,使一些经食物感染的食物源性寄生虫病的流行程度在部分地区有不断扩大趋势,如旋毛虫病、带绦虫病、化支睾吸虫病的流行地区各有20余个省、市、区。由于对外交往和旅游业的发展,国外一些寄生虫和媒介节肢动物的输入,给我国人民健康带来新的威胁。总之,我国寄生虫种类之多,分布范围之广,感染人数之众,居世界各国之前列。面临严峻的事实,表明寄生虫病不仅是我国的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也是实现世界卫生组织提出“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战略目标,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寄生虫蛔虫论文

医学寄生虫课体会论文

现如今,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论文了吧,论文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论文呢?下面是我整理的医学寄生虫课体会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

说课是一种迅速提高教师群体水平的好形式。也是培养造就研究型、学者型教师的新途径。本文以似蚓蛔线虫为例,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流程各环节的教学设计对说课进行分析阐述。

[关键词]

说课、似蚓蛔线虫、教学设计

说课是教学改革中涌现出来的新生事物,它是指教师在特定的场合,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上,面对评委、同行或教研室人员系统的口头表述自己对某节课(或某单元)的教学设计及其理论依据,然后由听者评议,说者答疑,达到相互交流、相互切磋,从而使教学设计不断趋于完善的一种教学研究形式【1】。说课是进行教学研究、教学交流和教学探讨的一种新的教学研究形式,也是集体备课的进一步发展,它有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也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

医学寄生虫学作为一门医学基础课程,它在医学院校所设课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通过说课,将其教学设计各环节以简单明了的形式展现出来,对于其教学改革有极大的帮助。笔者以似蚓蛔线虫为例,本着教学目标服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服务教学目标、教学方法适合教学内容的思路进行教学设计,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流程各环节对说课进行分析阐述。

1、教材分析

本次说课内容是全国高等医学院校规划教材《医学寄生虫学》(科学出版社出版,第3版)第6章第2节“似蚓蛔线虫”的教学设计与分析。似蚓蛔线虫为线虫部分的代表虫种,其形态典型、流行范围广、感染率高、我们将其做为学习的重点虫种。似蚓蛔线虫为学生学习医学寄生虫学总论后接触到的第一种寄生虫,在此之前,学生通过总论的学习,掌握了寄生虫学中经常使用的一些概念,对本课程的学习有一定的帮助;而系统学习本课程知识,并在教学中建立较好的学习方法,对于学生的日后的寄生虫学其他部分学习是必不可少的。总的来说,本次课起到完善教学内容,为学生日后临床实践打下基础的作用。同时在总论中我们已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接下来要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继续的保持下去,本次课的授课水平也有很大的关联。

而我们所面对的,是已经学习了组胚解剖等医学基础课程,能够较好的理解医学寄生虫的定居部位的大二学生,由于其尚未开始学习病理、免疫等课程,对于寄生虫的致病机制及病理变化的学习仍有很大的难度。

2、教学目标

根据之前所述情况,并结合教学大纲,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①要求学生掌握蛔虫成虫、虫卵的形态特点以及生活史;

②熟悉蛔虫致病、诊断、流行;

③了解蛔虫防治部分内容。

由于形态特点是学习的'首要目的,而生活史的掌握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蛔虫并学习其致病及流行、防治等,因此将形态和生活史作为本次课重点学习内容,鉴于之前提到学生相关基础知识不足等特点,将致病作为本次课学习的难点。

能力目标:在知识目标完成的基础上,我们力争实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分析、处理问题能力的能力目标。

情感目标:通过学生彼此间协作、讨论,培养其合作学习意识和探索精神。

3、教学方法

根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教学理念,结合教学目标及本课程自身的特点,拟采用以讲授法为主,启发式与讨论式为辅,适当采用情景式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通过相互交流的方式,使学生在教师的协助指导下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通过触发学生的思维,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能学以致用,落实教学目标。同时在授课中采用以多媒体授课为主,板书为辅的教学手段,使学生能更直观的学习和理解知识。

在指导学生学习时,可通过图片及提问等启发学生思考虫体有可能在何处寄生,进而思考虫体寄生部位,同时从生活史上对其致病、流行、防治等展开讨论,使学生在讨论中加深对蛔虫生活史的学习及其他要点的掌握。并通过本次讨论帮助学生建立以生活史为基点展开学习的学习方法。

4、教学流程设计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带领学生复习总论知识,巩固相关概念,并在复习到寄生虫对宿主造成危害处,提问学生有哪些危害,当学生提到掠夺营养部分时,通过多媒体展示,展开一篇明星运用蛔虫减肥报道,表明由于虫体掠夺营养,导致人体消瘦。在学生对新闻报道感兴趣时,与学生进行讨论,启发学生思考,如:她们为什么使用蛔虫减肥、蛔虫减肥的方法是否可行?引出蛔虫,导入新课

结合教具,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授课

讲授法进行形态学习

在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运用多媒体展示大量蛔虫成虫、虫卵图片,结合图片,进行蛔虫形态的讲解;

生活史学习

在学生掌握形态的基础上,通过观看蛔虫生活史视频,使学生形象的了解生活史;继而通过提问并讨论的方式,带领学生回顾视频内容,同时结合图形示意式板书的形式,系统学习生活史;

其他知识要点学习

带领学生共同回顾生活史板书:

回顾蛔虫幼虫移行途径及成虫主要寄生部位,在此处进行延伸,适当采用情景式教学,请学生想象自己是一条蛔虫,“会如何侵入人体,在人体中如何移行,定居何处。在侵入、移行、定居的过程中与宿主会发生哪些彼此作用”等,在幽默的气氛中掌握蛔虫蛔虫特性与致病的关联,鼓励学生讨论并启发学生思考蛔虫会导致那些疾病,在学生没有考虑到的地方进行提醒或补充,完善蛔虫致病部分内容,最后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归纳展示;

回顾成虫寄生部位及虫卵产出时,通过启发式教学引出病原学诊断方法,同样用多媒体课件展示;

回顾并启发学生考虑哪些方式可以感染蛔虫,鼓励学生展开讨论,大胆发言,归纳蛔虫感染普遍原因,并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继而启发学生逆向思考如何预防蛔虫感染。同时并趁热打铁,介绍蛔虫治疗药物,同样用多媒体课件展示;

在授课中,为使学生掌握系统化,感染方式、感染普遍原因、致病、诊断、防治等部分内容需结合多媒体课件共同进行,一般在学生讨论一个问题告一段落,归纳时使用多媒体课件。

利用板书,进行小结

采用边提问,边使用归纳式板书的方式对本次课内容进行回顾总结,帮助学生系统式掌握并记忆。

强化训练、拓展深化:

通过练习题的形式,如:蛔虫寄生于何处,感染普遍的原因等,当堂提问,从学生的回答中,了解教学效果及学生掌握情况;通过思考题的形式,如:明星蛔虫减肥依据及危害,作为一名临床大夫,怎样诊断并治疗蛔虫病患者,作为普通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预防蛔虫感染等,巩固知识,锻炼学生分析、处理问题能力。

板书设计

本次课板书主要是采用图形示意式板书和归纳式板书两种形式。具体设计如下:

图形示意式板书—生活史

归纳式板书—总结

(1)形态

①成虫形态:雄虫、雌虫

②虫卵形态:受精蛔虫卵、未受精蛔虫卵、感染期蛔虫卵

(2)生活史:直接发育型

(3)致病:幼虫致病、成虫致病(掠夺营养、超敏反应、并发症)

(4)诊断:病原学诊断、消化内镜诊断

(5)流行与防治:感染普遍原因、流行特点

5、课程总结

本次课的教学设计与教学探索实施过程中,实现了基础课教学与专业能力培养的有效结合[2],加强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并培养了其合作学习意识和探索精神。

“说课”集交流、切磋、评价、诊断、反馈、探索等功能于一体,是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及教学流程等惊喜创造性设计的教研形式[3]。通过说课活动,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同时,也加强了各授课教师彼此间的教学经验交流。

参考文献:

[1]周祯祥.强化“说课”训练提升教师素质.[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9,11(6):60-61.

[2]田杰,张明淑,王丹丹等.说课教学设计的具体实例与体会-机能实验学《血压影响因素观察实验》[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8):122-124.

[3]蒋宏雁.“处方”说课设计.[J].临床合理用药,2011,6,4(11):142-143.

【答案】:人蛔虫的体壁由角质膜、上皮和纵肌层组成。角质膜发达,有保护作用。消化管简单,口腔不发达,口后为一肌肉性的管状咽,有吸吮功能。无消化腺,它摄取的食物是宿主肠内已消化或半消化的物质,一般可以直接吸收。生活在含氧量低的肠腔内,行泛氧呼吸,即借酶的作用,分解体内储存的糖原,以获得能量。神经系统简单。生殖系统发达,生殖力强。直接发育。蛔虫生活在人体小肠内,其分泌物中含有消化酶抑制剂,可抑制肠内消化酶而不被侵蚀,这是寄生虫的一种适应性。人肠内有蛔虫寄生,除吸收营养外,危害并不严重。数量多时,可造成肠道阻塞。成虫有迁移习性,可侵入胆管、胆囊、肝、胃等,引起不同症状,造成危害。幼虫可损伤肺、气管等,并可在脑、脊髓、眼球、肾等器官中停留,造成严重病状。

回手就是一个小小肉虫子,然后到了人体里面,它适合在里面居住,然后就是在那里面,就记住在人体里面了

蛔虫是无脊椎动物,线虫动物门,线虫纲,蛔目,蛔科。是人体肠道内最大的寄生线虫,成体略带粉红色或微黄色,体表有横纹,雄虫尾部常卷曲。 蛔虫是世界性分布种类,是人体最常见的寄生虫,感染率可达70%以上,农村高于城市,儿童高于成人。

成虫寄生于小肠,多见于空肠,以半消化食物为食。 雌、雄成虫交配后雌虫产卵,卵随粪便排出体外,污染环境,受精卵在荫蔽、潮湿、氧气充足和适宜温度(21~30℃)下,经2周, 其内的卵细胞发育成第一期幼虫,再经一周,在卵内第一次蜕皮后发育为感染期卵。

扩展资料:

蛔虫的分布呈世界性,全世界约有1/4的人口感染蛔虫,主要温带、热带、经济不发达、温暖潮湿和卫生条件差的国家或地区流行更为广泛。蛔虫感染率,农村高于城市;儿童高于成人。我国多数地区农村人群的感染率仍高达60%~90%。

由于蛔虫产卵量大,采用直接涂片法,查一张涂片的检出率为80%左右,查3张涂片可达95%。对直接涂片阴性者,也可采用沉淀集卵法或饱和盐水浮聚法,检出效果更好。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蛔虫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