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听到“无声告白”的书名,以为是个浪漫凄美的爱情故事,随着故事情节开展,才明白主要是指家人之间情感、心灵的告白。书看到一半时,才注意到原版书名:Everything I Never Told You,内心一颤,恍然明白了本书的主题,感慨这个名字如此动听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深深的遗憾。 相比之下中文名字真是含蓄婉约了,也才感受到这是个非常动听的翻译。 故事以“莉迪亚死了,可他们还不知道”开篇,采用插叙回忆式讲述李一家的成长故事,一步步揭露莉迪亚死亡的真相。 全篇行文行云流水又温婉细腻,看似平淡和谐的家庭日常中,涉及到种族歧视、婚姻伦理、教育理念、性别取向的痛点,家庭各个成员心中对彼此的结缔却无声无息地滋长,并随着岁月的积累越来越深,最终爆发之后才惊觉自己小心翼翼隐藏的心结原来是那么地深刻、哀怨。李先生致力于合群、不被区别对待,李太太梦想独立、出类拔萃,内斯也希望得到家人的关注和支持,莉迪亚害怕失去父母而伪装讨好,汉娜习惯被忽视但也渴望和谐与爱(杰克喜欢内斯)…… 无声告白导致了矛盾不断深化。Everything I Never Told You,最终酿成了悲剧。 悲剧中的悲剧,是莉迪亚终于找到了自己,她向湖水许下重新开始的承诺,然而湖水无情地将她淹没。 她没有获得重生的机会,但她也就此解脱。而生者需要很长的时间去承受这一变故。 莉迪亚的死亡作为爆发点,家人们寻找真相的过程中揭开一份份无声又沉重的告白。 不知不觉中深情力透纸背,故事节奏越来越快,越接近真相越痛苦……在真相即将浮出水面的时候(当然确切的真相也只有莉迪亚知道),突然间大家都意识到了问题所在,猛然发觉将莉迪亚一步步推入深渊的人竟是自己,原来是自己放开了她挣扎的双手。 父母热切的期盼成了莉迪亚最沉重的负担,逆反心理和失去父母的恐惧使她透不过气来,一直被自己视为求生圈的哥哥渐渐忽视自己而一心追求自己的梦想,妹妹则一直很擅长隐身……幸好,汉娜的存在为李一家找到了救赎,痛心疾首之时,猛然注意到了一直被忽视的小妹。 她乖巧机灵,她了解真相,可是没有人和她交流。 终于大家目光落到了一直在身边的汉娜身上。阳光洒下,温情升起,故事进入尾声,可以预见大家的伤口会慢慢愈合,一个美好温馨的结局。(意外地很喜欢杰克这位人物,他是吊儿郎当的坏学生,同学眼中的坏蛋,而他不屑于当好学生,不在意他人的看法。 他成熟独立,明白自己想要什么。与莉迪亚、汉娜的相处可见他确是正人君子。 与莉迪亚相比,他自由快乐,勇敢坦荡。 唯有在内斯面前小心翼翼,沉默而温柔,即便一次次地被内斯误解为羞辱、嘲弄,他依旧温柔地对待内斯。 他的喜欢是成熟的,纯真的,酸酸的。)If everything I have told you,只希望你依然支持我,爱我。
文|一口木木哒 刚看到这本书的名字,以为是一个暖暖的言情小说。毕竟,“告白”这个词,在大多数年轻人的心里,是求爱的意思。我想,我就是大多数青年中最庸俗的人吧:这一定是一个很感人的爱情故事。 但是,当我打开第一页的时候,我突然发现自己的无知与肤浅。书的一开始就很沉重,“莉迪亚死了,但是大家都不知道。” 莉迪亚是谁?她为什么死了?她怎么死的?她什么时候死的?一连串的问题,吸引着我,一步步地看下去。 故事从莉迪亚的死讲起,但是,它并没有告诉我们,她怎样又是为什么死去的。 莉迪亚的爸爸,詹姆斯,是一个拥有美国人名字的华裔。几十年前,和父母偷渡到美国,一直在社会底层生活。父母刚来到这里的时候,用的都是别人的名字,也就是别人的身份,在美国过活。在当时几乎到处都是白色人种的美国小镇里,詹姆斯是个异类,更何况,在大家眼中,所以的中国佬都是带着长长的辫子,动不动就下跪,又何况,这个詹姆斯有着天生的内敛倔强和自卑。所以,他渴望,渴望着和大家一样,而不是无论在哪里,都会有异样的目光。他渴望,渴望在这个多元化却又单一化的美国,找到一些归属感。 而他的妻子,莉迪亚的母亲玛丽琳,是一个白人,土生土长的美国人。她从小成绩优异,渴望和男孩子比肩,不满妈妈这份做手工课老师的职业。她的内心,一直想着如何不走妈妈的道路,如何,与众不同。她最大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医生。对,是医生,不是护士。这样,她就可以成为与众不同的人,不必过着像自己母亲似的家庭妇女式的生活。 一个老师,一个学生;一个黄种人,一个白种人;一个渴望着和别人一样,一个期待着与众不同……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走到了一起,让他们在一起的,与其说是命中注定的爱情,不如说是与生俱来的性格。她喜欢他的与众不同,他需要她美国人的身份,因为这样,他不再需要“与众不同”。 父母的爱情对下一代人也很重要,生活在幸福家庭的孩子,一般乐观开朗,适应力强;而生活在不幸福家庭的孩子,往往自卑敏感,容易受挫。(我说的是往往,不排除好多牛牛的人总是在逆境中崛起,可是谁让人家是牛牛的人呢!那么问题来了,牛牛是谁?)所以,詹姆斯和玛丽琳的爱情,悄无声息地为莉迪亚的死,埋下了伏笔。 莉迪亚是个听话而懂事的好孩子,她听从妈妈的话,学习她不喜欢的理科,尽管她在这方面,并没有像妈妈那样的天赋。一开始还好,只是,越到高年级,越是承受不了那样的压力。在这样的压力之下,她的成绩越来越差,她的内心也越来越敏感脆弱。她有心事,她有一堆话想要告诉别人,可是谁又能听她倾诉呢?妈妈?不可能,因为她的成绩变差,妈妈会失望;爸爸?不可能,爸爸希望莉迪亚成为一个受人欢迎的人,但是,她也没有做到;哥哥,他就要去哈佛读大学了,他巴不得离开自己呢。妹妹?那么小,她能听懂什么呢?朋友?她上学以来几乎没有朋友。集父母宠爱于一身的莉迪亚,本该是幸运快乐的,而实际上却是可怜可悲的。在物质充盈而内心贫弱的世界里,她的心就要被巨大的压力和无奈淹没。 这个时候,有个花花公子式的男生,出现了。他是杰克,据说每个上过他的车的人都和他上过床。莉迪亚不在乎这些,她现在急需一个朋友。所以,当看到杰克车里的成人用品时,她内心的压力已经使她疯狂。她对他说,我也可以。没有想到的是,杰克爱的人却是莉迪亚的哥哥。 这是一个意料之外的事情,莉迪亚很难接受。但是,杰克说,起码他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知道自己要过得是什么样的生活,可是你呢,莉迪亚,只会在父母的期望下唯唯诺诺地生活。你不痛苦的吗?莉迪亚被点醒了,应该是个喜剧的。可是,文章的开头就告诉我,莉迪亚死了。 莉迪亚深夜跑到小湖边,把小船划到湖中心,然后让自己从湖中沉下去。她并不是想去死, 她以为自己可以像小时候那样从水中爬上来。然后,告诉爸爸妈妈,再也不要那样活着了,她要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可是命运并没有给她这样的机会,她被淹死了。是偶然,也是必然。 很庆幸自己的父母并没有给自己多大的压力,让自己成为什么什么样子的人,所以现在尽管没有才华,没有头脑,也过得相当开心。《无声告白》里,那样的状况,有些极端,现实生活中不太常见。可是,活在别人期望里的人却常常可以见到。 期望可大可小,可有可无,可被珍惜,也可被抛弃。所以,无论如何都要记住,别人的期望再好再大,也不要为了它,而放弃了真正的自己。为了一些虚无的别人的猜想,忘了自己,真的很可惜。
一个纯粹的白人,从小有着与众不同的梦想——当一名医生,但其母亲是一个传统严厉的家政教师,总是要求她成为一个“平凡人”。 她自信却不成熟,因詹姆斯的与众不同而选择了与之结合,而结婚后的生活导致了梦想的无限延迟,后为了追求梦想又抛弃了家庭,这才导致了悲剧的开始。虽然后来又回到了家,但对孩子们心里造成的伤害是无法挽回的。 1.晚饭时,玛丽琳告诉孩子们外婆去世了,莉迪亚翘起脑袋问:“你难过吗?” 玛丽琳看了丈夫一眼。“是的,”她说,“难过。 (真正的难过怎么可能结婚后就与母亲断了联系呢?玛丽琳真的不成熟) 她难过吗?更多的是惊讶,惊讶于自己竟然还是如此熟悉母亲的房子。2.决不,她对自己发誓,我决不能活得像她那样。 (在长辈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我们最终也活成了他们的模样,在不知不觉中用她们的教育方法教育着自己的孩子) 3.对她来说,当然是可能的,她没有丈夫。她放任儿子成为野孩子。没有丈夫,没有孩子,也许这样就有可能了。“我原本也能做到的。”玛丽琳想(总有人把失败的原因归于环境,可如今的处境不正是你曾经作出选择的结果吗?如果在大二那年你认真学习,没有主动去勾搭詹姆斯教授,你也许会有不一样的生活。) 4.每天晚上独自一人时,她就读那本烹饪书,回想母亲渺小、孤独的一生。“你不想要这样的生活,”她提醒自己,“你的人生不止如此。 (人生充满变数,任何时候奋斗都不晚,只要你有足够的决心和毅力。) 5.我头脑里总是憧憬着另一种生活,但实际情况却事与愿违。 ( 我们心中总是有着对陌生事物的好奇与追求,正如年幼时渴望成人的自由自在,而长大后却又无比怀念童年的无知无畏) 6.她一定要弄清楚自己不知道的事情。她要一直调查下去,直到水落石出,直到她完全了解自己的女儿为止。 ( 看到中间内斯看见莉迪亚死前经常和坏孩子杰克玩,而母亲也在女儿包里发现了避孕套和香烟。我猜测:莉迪亚怀了杰克的孩子,怕父母责备,所以选择了自杀) 7.九个星期。她的宏伟计划只持续了九个星期。她的毕生追求黯然消散,犹如微风吹拂下的薄雾。她现在甚至不记得自己当初为什么会觉得这个计划有可能实现。 (考虑不周,一个错误的开始。如果一开始就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家里人,他们就算会反对,但也不至于自我否定,家人关系再难恢复到最初。孩子心里产生的裂痕就像破碎了的玻璃 ) 8.这是一个征兆,玛丽琳认为。她虽然赶不上了,但莉迪亚还来得及。玛丽琳不会与她的母亲一样,把女儿限制在丈夫和家庭的禁锢之内,过一辈子平淡麻木的生活。她会帮助莉迪亚实现她力所能及的目标,她将倾尽余生指引莉迪亚,庇护她,像培育观赏玫瑰一样,帮助它成长,用木棍支撑它,把它的茎秆塑造成完美的形状。 (父母总把自己的期望或未达成的梦想强加在孩子身上,也不问及孩子是否真的愿意)一个自幼偷渡到美国的华人,经常因为自己的与众不同而受到非议,从而内心胆小怯弱,在孩子面前却有着自以为是的“自信”。对妻子有种强大的依赖,妻子追逐梦想的那几个月,沉溺于自己的悲伤中,完全忽略了孩子,这才导致两个孩子心理的病变。 1.他以前从未打过内斯,以后也不会打。但是,他们之间的某种纽带已经破裂了。 (一个失责的父亲,明明是他自己沉溺于失去妻子的悲哀之中,丝毫不关心同样是失去了母亲的两个孩子的心理变化,好不容易有一个孩子找到了心灵的寄托,他却残忍地将之破坏掉) 2.他不理解为什么他会对内斯说这些话,这样只会揭示更多的痛苦事实:内斯越来越让他想起自己,想起他试图忘记的童年往事。他知道儿子成了他当年的缩影,让他感到难过和羞愧,想到这里,他的目光飘到了一边。 (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父母的教育方式,并且用它来教育我们的子女 ) 3.詹姆斯无法忽略她生硬的语调,然而,他还是决定无视它。 4.来自混血家庭背景的孩子,通常难以找到自己的定位。所以说,这个错误更久远,更深刻,更根本。 (其实并不是环境问题,而是父母的引导教育问题,不过可惜失去孩子后她们依然没有明白。) 在小时候未达到父亲的期望——成为优秀的人并受大家欢迎,被父亲放弃,后母亲为追求梦想而突然离家出走,父亲对两个孩子心理的变化而毫不关心,既要照顾好自己又要照顾好妹妹的内斯逐渐沉默,母亲回来后又将所有的关怀和期望给了莉迪亚,被忽略的内斯渐渐成了透明人。 1.每天早晨,内斯都会数数母亲离家后又过了多少天。二十七。二十八。二十九。他厌倦了待在空气污浊的室内,厌倦了电视,厌倦了他的妹妹——她沉默地盯着电视的眼神越来越呆滞。 ( 一个脑袋不清楚的母亲,她未曾想过自己突然的离开会给孩子带去什么样的伤害啊!孩子们都觉得是自己犯了错才失去了母亲,而且还有周围人的闲言碎语,于是他们开始变得敏感自卑。作孽哦!) 2.地球上的一切都会隐去,包括那些离家出走的母亲、不爱你的父亲和嘲笑你的小孩。 (内森心里开始不正常了,太过压抑自卑 ) 3.内斯在角落里噘着嘴,翻动剪报夹的边缘,但没人注意他,直到他父亲走进厨房。 4.那些母亲从来没有抛下孩子远走高飞,那些父亲从来没打过孩子耳光,或者踢倒电视和嘲笑他们。 5.莉迪亚消失在水下,和他彻底分离,他趴在码头上,似乎瞥见了未来。没有她,他就是一个人了,接着他就意识到,即使这样,事情也不会有起色。即使没有了莉迪亚,世界也还是不公平的。他和他的父母,还有他们的生活,会围着莉迪亚曾经存在过的空间旋转,最终卷入她留下的真空之中。 6.从那个夏天开始,他就觉得,有个东西一直在绑着他们的脚踝,牵引着他,让他失去平衡,承担着她的重量。十年来,它不但没有松动,反而勒得更紧。 (内斯成了莉迪亚的救赎。可是人总是得学会自救,而不是总渴望着其他人的拯救,不然有一方最终会因为压力过大而逃离,而等待救赎的那个人最终也会因为抛弃而更加失去自我) 7.父亲平时溺爱莉迪亚,却总是失望地看着他;母亲总是表扬莉迪亚,对他却视而不见,好像他是空气做的。 8.学校、父母以及他们的生活逼得他太紧,他只有抽身逃离。 (内斯的逃离,对于莉迪亚来说是救赎的失去 ) 你可以不接他们的电话,撕掉他们的来信,假装他们不曾存在,以新的自我开启新的人生。 一个本来应该健康成长的孩子,因为父母过多的期望而失去了正常的生活,因为害怕母亲再次离去,而选择了默默忍受父母的“我想你会喜欢”,最终在沉默中死去。她一直让内斯做她的救赎,却从来没有自己努力去改变过现状,一直生活在恐惧中。 1.各种知识在她周围盘旋萦绕,紧抓着她,每天只增不减。无论她去哪里,它们都在那里。然而,每当母亲吩咐下来,她只会答应“是的,是的,是的”。 (因为害怕母亲再一次的抛弃,所以莉迪亚选择了委屈自己,压抑着自己的内心 ) 2.当他的手拍在她肩膀上的时候,当水面在她头顶闭合的时候,莉迪亚感到极大的解脱,她在呛咳中满足地叹息着,从容地挣扎着,她迫切地体会到,自己和内斯的感受是一致的,那些倾斜挤压在她身上的东西,她也不想要,它们太沉重了。 3.莉迪亚自己——她是全家人的宇宙中心,尽管她不愿意成为这个中心——每天都担负着团结全家的重任,被迫承载父母的梦想,压抑着心底不断涌起的苦涩泡沫。 4.除了当医生,莉迪亚无法想象自己能够拥有别样的未来和不同的人生,那好比企图设想太阳围着月亮转、自然界没有空气这种东西一样荒唐。 5.只有内斯是她生活的调剂,让她能够忍受下去。 6.后来,她会远远地看着校园里的女孩,想象着如果她们真的是自己的朋友,她们会说些什么。 7.坐在对面的内斯猛然抬起头,好像突然听到一声枪响似的。就在这时,她决定要和杰克做朋友。 (人们总是在愤怒中做出错误的决定,还好杰克并不是一个坏人) 8.“年纪还小的李小姐,抽烟,”杰克阴阳怪气地说,“要是你哥哥发现了,不会觉得难过吗?” “他要是发现我坐在你车上,会更难过。”莉迪亚笑道。 (用自己的错误去惩罚别人是最错误的决定,你都不爱惜自己,凭什么要求别人爱你) 9.多年前的那个夏天,她曾经真的以为她母亲已经死了,那几周和那几个月在她心里留下难以愈合的创伤。她也已经暗自承诺:她要实现母亲的全部心愿,无论它是什么,只要母亲留在她的身边。 10.莉迪亚在父母一如往常的两面夹攻下瑟瑟发抖。父母越是关注你,对你的期望就越高,他们的关心像雪一样不断落到你的身上,最终把你压垮。 11.她一直活在恐惧之中,她不知道除了恐惧还能做什么——她害怕有一天母亲会再次消失,她父亲会因此崩溃,全家再次瓦解。 此后,她母亲的所有心愿都变成她的承诺。被所有人忽略的幼女,出生时,父母已经将自己未完成的梦想全寄托在其姐姐身上,姐姐成了家庭的中心,所以没有人过多的关注她,以至于汉娜成了一个敏感胆小的孩子。 1.父母却没有注意她的异常,实际上,他们对她视若无睹。 (这对父母失去了大女儿,现在沉浸于失去大女儿悲伤中的他们,可能会失去小女儿。看完全书才明白,不管怎么样,小女儿永远是被忽略着的) 2.她觉得,只要自己待在这里,不要把脚伸出去,父母就会忘记她的存在。 3.然而这次,一切都不一样了。(敏感的小女儿) 4.每当汉娜靠近,内斯和莉迪亚,还有他们的母亲和父亲,会迅速把她从身上抖下来,或者把她哄走:“汉娜,我很忙。我有事。让我一个人待着。”这一次——她连大气都不敢喘——内斯让她待在了身边,没有赶走她。(可怜的汉娜) 5.汉娜也仿佛明白她在家庭这个宇宙中的位置,她从安静的婴儿成长为善于察言观色的小孩。 6.汉娜在心里默默回忆莉迪亚都有哪些昵称:莉德、莉兹、莉迪、亲爱的、甜心、天使。但大家都只叫汉娜她的本名。(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 7.多年来对爱的渴求让她变得敏锐,她就像一条饥饿的狗,不停地翕动鼻孔,捕捉着哪怕是最微弱的食物香气。她不会弄错的。她一看到就认出了它。那是爱,是一厢情愿的深切渴慕,只有付出,得不到回报;是小心翼翼而安静的爱恋,却无所畏惧,无论如何,都会执着地进行下去。(杰克爱的居然是内斯(*@ο@*)哇~)懦弱无主见却离家出走的母亲,自卑敏感又刚愎自用的父亲,我想孩子的压抑是很正常的吧!毕竟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父母不公平的对待,对孩子间的关系有很严重的影响。一个压力巨大,两个自卑敏感。 对于每一个作用力,都有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一个向上,另一个向下。一个得到,另一个失去。一个逃离,另一个受困,永远受困。(内斯与莉迪亚不似兄妹,到像是作用力) 生了就有教育好孩子的责任,我想我以后还是不要结婚好了,毕竟教育孩子是一件困难且麻烦的东西,万一害了她们那该怎么办啊o(╯□╰)o
《无声告白》是伍绮诗耗时六年写就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这是一本“家小说”,所写内容围绕着一个生活在美国小镇上的混血家庭展开。父亲詹姆斯是华人,毕业于哈佛,在小镇的大学教美国牛仔史。母亲玛丽琳是个美国白人,理想是当一名医生。儿子内斯,被哈佛录取的优等生;大女儿莉迪亚高中生;小女儿汉娜。 “莉迪亚死了,可他们还不知道。”莉迪亚死了,看到三分之二时真相才渐渐浮出来。为了博得母亲欢心,害怕母亲再次离家出走,她完全失去自我,努力实现母亲的理想,直至某一天再也承受不住压力而自杀。 她的自杀由多方面因素引起的,最主要的由于家人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爸妈将无限的期望寄托在她身上,对她在校的生活一点也不了解。“听话”的莉迪亚和父母之间看似风平浪静,而问题恰恰掩盖在未说出的“话”中。孩子全盘接受着父母的安排,从不违抗,并不意味着没有矛盾。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她越来越渴望成为自己的主人,就不顾一切的反抗父母的独断专行。哥哥内斯考上哈佛后逃离了家,没有记住承诺打电话给她。最善于观察人的情绪,富有爱的汉娜也沉默不语。莉迪亚压抑已久的不满情绪没有得到正确疏导,终于她以极端的方式来解脱灵魂。 莉迪亚的毁灭,掀起了一阵波澜,但他们一家的生活还要继续下去。只是这样的毁灭那么令人心痛。 下棋时有句术语“复盘”,把棋子恢复到先前的模样,以研究战术,提高棋技。然而历史和生命却无法复盘,只剩无可奈何。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无声告白》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是什么让某些东西变得宝贵?
失而复得。”
——从第十二章的这句话开始,莉迪亚的家人开始反思,想回到正轨。与曾经的争执和解。那些莉迪亚从未留在日记里也没来得及说的秘密把她压得喘不过气甚至带走了她的生命,到最后也没有告白,留下“此时无声胜有声”的遗憾和亏欠。
比较打动我的不是背负期待无法抗拒的主线,而是父母在经历了孩子死亡后选择了回归家庭——试问,有多少人在为了婚姻放弃梦想和独立(甚至还有尊严),却仍然遭受背叛后,还有勇气给支离破碎的信任一次重归于好的机会?我可能很难吧。
给美丽的作家小姐姐比心—分,语言有散文的风格,行文流畅,结构紧凑,挺喜欢的,会推荐给身边的好朋友~ 但可能想cover的主题(比如种族歧视)写得不够深刻有些蜻蜓点水,家庭性别分工的冲突写得很尖锐,让我不禁陷入思考天枰两端的筹码该如何选择才得以完美的平衡。Tricky ...
PS 看一本「华裔用英文写后再找国人翻译成中文的作品」难免有些隔靴搔痒。
书不错。很多细节真实可靠,逻辑严谨,读起来丝毫没有跳脱之感,从文字来说也是值得一读的。
这部小说总结起来其实就是一个悲剧的误会。首先它是一个悲剧。因为这个女孩死了。但其实整场都是一个误会。每个人都需要在别人的期望和掌控之中活出真实的自己,莉迪亚的一生就是这样的过程。悲剧就在于,我们都以为她死于父母的压迫和别人的排挤,并由此而对他的父母以及周围的环境产生很大的怀疑和不满,直到最后,发现莉迪亚的夜晚出走,其实是为了与生活和解的宣告,为了自我力量的复苏,为了内心的安宁,这时候我才放下了对他人的仇恨和不满。生活中这样的自以为难道还少见吗?人们不都是在一个悲剧面前自以为是,又在自以为是中制造另一个悲剧吗?
莉迪亚的死亡又给了我们一些力量。那就是:生活固然我们很多的打击、压迫、折磨,但是每个人由内而外自然而然的生命力量,足以使我们扛住那些磨难,活出真正的光芒。
同时,作品也真实地揭示了人的成长过程。在艰难困苦中,我们真的会一再遭遇自己的软弱无力,从而陷入痛苦迷茫。只要给自己和他人时间与空间,我们都会重新看见出路,燃起希望,就像经历暗夜太阳照常会升起一样。
中国有句话叫“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父母不知道龙是如何飞腾凤是如何翱翔,所以成绩名列前茅就是成龙成凤的必要条件,父母眼里的好就是你奋斗的方向,于是很多父母的理想都被转移到了孩子身上。“你必须这样做,这都是为你好,我走过的路比你吃过的盐还多,听我的你可以少走很多弯路...”这些话语频频出现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殊不知孩子的思考能力渐渐变强,反叛心理愈加严重,反而适得其反。
但父母也是第一次做父母,于是沟通和相互理解成了最重要的缓和方式,父母与孩子间相互学习,互相成长。在生活中父母的言行举止细无巨细都影响着孩子,都成了孩子最初的判断标准所以说父母是孩子最早的老师,就如文中的母亲离家出走一事对家中三个孩子的影响都非常大,大女儿从此将母亲的话当诺言,无条件的顺从着母亲的任何要求包括母亲将自己的梦想当医生强加在她身上时,也只回答着“是的,好的”,上着自己并不擅长的高二生物,收着自己不喜欢的医学书作礼物,挂着不喜欢的听诊器...直到发现一切都错了
父母和孩子是一道无解题,有无数种解题方式也有无数种答案,但答题时间却是一生,从孩子到父母,会有很多经验教训但要记住都要相互尊重。
“你们把虚妄的爱摆在眼前,并以此来说爱我。”
我们总是希望世界上能够有一个机会重新来过,就像玛丽琳多年之后想拾起被她抛弃许久的梦想之时,才发现并非所有的事都能继续。汉娜的到来无疑熄灭了她梦想的最后一丝火焰。
所以她将自己未完成的理想全盘寄托在莉迪娅身上,希望她能代替自己成为一个医生。这也就是本书的悲剧之所在。
玛丽琳的母亲希望玛丽琳和一个“跟自己很像”的人在一起……玛丽琳希望莉迪娅成为一个医生……詹姆斯希望莉迪娅能够融入人群……
他们都被寄予了不同的期望,像是千斤顶,让每一个人没有喘息的机会,只能默默承受。
这悲剧的另一个缘由。他们都很容易“忽略”一些事,认为似乎只要默默忍受,就会有柳暗花明的一天。这也照应了书名“无声”两个字。
詹姆斯有意忽略了玛丽琳母亲的话,汉斯忽略了最后一晚莉迪娅的异样,汉娜忽略了詹姆斯和她助教的私情……在这个家庭里,似乎所有人都有错,又似乎所有人都有不得已的苦衷。
正如书中所写——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无声告白》故事年代和电影《绿皮书》同是1960年代,大背景浸透了可怕的种族歧视。
这是一本看着会揪心的好书。很多细节描写同样折射大家生活的影子:逼着子承父志、害怕被无声遗弃、害怕过度关注、害怕被忽略、害怕梦想被嘲笑…
因爱而结合的家庭应该保持随时温和、尊重彼此的沟通,多一点耐心、宽容和爱可以避免很多障碍和矛盾,这样对自己、爱人、孩子都负责也安心。否则如果想逃避,当初就不该生养那么多孩子,孩子也是独立的个体,生而不养就是在作恶。有些缺失和阴影一旦形成需要一辈子来救赎,比如自卑、爱无能、讨好型的性格。
女性面对爱(家庭)和梦想做本能选择后,必须要有独当一面的勇气去承担和坚持自己的选择,不能迟疑纠结自我。否则永远在深渊。
男性很多时候会为了所谓的面子,逼迫爱的人(爱人、孩子)做自己也做不到的事。书中詹姆斯出轨是女儿死后为逃避现实、无能、寻求刺激安慰而做出悔恨莫及的事,莉迪亚生前观察到父亲和路易莎的暧昧加速了她的绝望。。。父母传递了没有爱的氛围同时极其希望女儿被欢迎、合群、当上妈妈期待已久的医生,孩子只会厌世…
“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全文还是比较压抑的[大兵],读完整本书,我似乎都没有理解书名的含义。莉迪亚的自杀,是偶然也是必然,一生活在父母的期待中,为了他们的梦想去不断努力。
她父母的结合,与其说是一个家庭的悲剧,不如说是那个时代,种族歧视的悲剧。华裔父亲努力想要和其他白种人一样,融入人群,活得普普通通,不再被人瞧不起。而美国母亲又希望活得与众不同,不想成为像她妈一样的家庭主妇,想嫁给哈佛教授。或许他们在彼此身上找到了对方想要的东西,才决定结合,又或许只是对年少所遭受的委屈的交待。
于莉迪亚而言,自杀是一种解脱,一直托着她的哥哥也要离开这个家去哈佛了,她唯一的寄托也就没了。她到死也没有说出自己内心的渴望,汉娜也是个可怜的娃,从一出生就不被重视,只能默默地看着父母将所有的爱给了莉迪亚
不知道这本书是不是用的意识流的写法,和《孤儿列车》的写作手法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们终此一生,都要学会好好去爱自己,爱别人,无声告白或许比不上有声的沟通交流来得有效。没人会懂你经历过什么,但是不说出来别人更加不会理解。
为什么我又没哭?确实沉重的一本书,我想我会一直记得莉迪亚,汉娜,内斯,玛丽琳和詹姆斯,莉迪亚的违心且不安的讨好,得到父母全部的关注却失去了家庭本该有的温暖与美好,汉娜的胆小怯懦被漠视,从小就蹑手蹑脚生怕打扰了谁,总会躲在房间里,沙发后或餐桌底下等不被发现的角落察言观色,内斯的梦想被无视甚至嘲笑,在学校被看为特殊,难以建立健康快乐的友谊,深深懂得妹妹的痛苦与无奈,无力改变。还有玛丽琳的一次次成功前的放弃,求而不得的医生追求,统统压到女儿身上却以为是女儿自己的需要,詹姆斯把孩子当作儿时的自己,一再鼓励孩子友情和爱情的重要性,给孩子送礼物总会加上类似这个东西一定很受欢迎的话语,让原本熠熠发光的礼物添了沉重与讨厌。
莉迪亚最终意识到她应该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不再害怕,却采用了独自过湖的这一具有摆脱过去的仪式感来突破自己,她以为小时候落水有哥哥搭手帮助,现在哥哥也要离开家庭去大学生活,且不再对她关注开解,她想要用自己的力量重新开始,不会游泳,却一直记得哥哥小时候对她说的,一直蹬腿就好,就这样,一颗生命逝去。
读完后没有来得及写。当时看完总觉得有种陌生又熟悉的感觉。没办法去理解这是怎样的一个故事。后来上周回家的时候,心里觉得难得休息一天好想好好休息一下,但是又觉得爸妈还在期盼着自己回去。所以不停的纠结犹豫让自己苦恼了两天。回家看爸妈本身是一件开心的事,但是因为自己想要休息的心变得好像成为了负担。觉得作为孝顺的孩子不得不休息就回家,爸妈老了见一面少一面也必须回家。所以强行压制了自己所有的计划。直到昨天朋友说起,觉得沉重的亲情成了自己的负担。
一下就想起了莉迪亚,是叫这个名字吗。小姑娘其实什么都不喜欢,但是为了不让妈妈失望,所以总是会在看到妈妈期待的眼神时说一句好的妈妈,我愿意妈妈。这样沉重的爱,让莉迪亚没有办法去和妈妈说出自己的想法,错的越来越离谱。可是她又能责怪妈妈什么呢。所有人都会说,这是她爱你的方式。
可是如果真的爱我,可不可以听一听我的想法。让我感受到爱的同时不要承受沉重的枷锁。我觉得这本书应该作为家庭读物被普及。
弗洛伊德对手足关系完全持悲观态度。
他相信正是这场自儿童时期便开始的竞争会有许多问题伴随人们直至成年,得不到关注的儿童会过分渴望情感,得到关注却没有足够安全感的儿童会形成焦虑性依恋。
我记得曾经有位小伦敦姐姐在Girl’s night聊天,她有一个天才哥哥,在帝国理工攻读物理,但她只喜欢从事与运动相关的工作。
她说每次从诺丁汉回伦敦探望父母,她总会一上巴士就把自己灌醉,下车再装作若无其事的出现在父母的门前。
她企图叛逆,但叛逆需要对方的关注,就像演员需要观众。
这些都是中国一胎政策下出生的一代无法想象的,我们已经非常习惯于整个家庭的重心完全倾注在自己身上,失去关注才是不正常的。
我们理所应当的自私,甚至完全意识不到自己如何自私,并在自私的`过程中享有了多少。
我们遵循着中国家庭观避过了存在手足竞争的情况拥有着比较完美的童年,迈入成年之后还可以用西方的价值观口号来铺平一切道路,自由、民主、follow your heart,我们的人生就是个人主义巨大的舞台。
读完了还久久沉浸在故事里,在读完前一直很压抑,为莉迪亚感到惋惜!虽然作者每一章节都在不同的时间段跳动,但是读的很流畅,很有感。
故事虽然发生在美国,但父母对我们的期望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总想着给我们最好的,为我们提前铺好路,让我们成为她们理想中的样子。仔细想想一切都是规划好的,一眼就可以看到底的人生还是很可怕的!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自己父母还是比较尊重我的看法的。
书的封面写着“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这就是这本书想带给我们最主要的问题吧。
现在的我其实并不完全确定自己是否会特别热爱那个高考前一直想实现梦想,只有真正的到达下一个结点我才能决定是否继续或是向其他方向继续前进。我想“找到自己”应该是一个不断发现不断前行的过程,不探讨是否摆脱期待至少每一个选择都是自己愿意的,不会后悔的,能为自己活着就是件幸福的事!
这又让我想到了道家的“无为而治”,无论是治国,管理,还有教育都有很大用处。以后对子女教育也很受启发,哈哈哈!
从这本书的开始,莉迪亚的死,就充满了说不出的压抑,书中的矛盾太多了,种族歧视、婚内出轨、父母给予孩子期望过大、父母与孩子没有沟通等等,都造就了莉迪亚的死,一个活生生的生命,是如何被父母被自己给逼死的。她其实并不是真的想死,她只是想逃离。她想变坏,可是没有成功。她想学开车,可是连第一场笔试都没有过关。她想破处,可那个男人爱的竟然是她的哥哥。最后,她想到了那片湖水,她想在水中找到那种自由和安宁,结果葬身。真是悲哀。
读着这本书的时候我就想到了原生家庭这个词,父母,家庭,甚至是整个生活环境,对你的影响都是潜移默化的、内斯想当宇航员,想从事航天方面的工作,但是爸爸詹姆斯觉得这没出息,甚至给了内斯一巴掌让他立刻停止这种想法。莉迪亚被迫接受母亲的梦想,原生家庭让他们每一个人的性格都产生了不好的影响。
就像我之前说过,我大学里学习的钢琴,总感觉有点晚,那时候竟然萌生出结婚生子后想让自己的孩子去学习钢琴的想法,看完这本书,想了想,还是不要强迫孩子为好,学他喜欢的,这样他的人生才更完整。
愿你一生自由,不为他人而活。
读完这本书,让人最大的感触就是一个母亲在家庭中的重要性!
在小说中,每个人都有心中的梦想,在现实中却都举步维艰。当成人的梦想遭到现实困境,当成人解决不了自己内心的痛苦,这种愤愤不满,这种失魂落魄,就会转嫁到幼小而柔弱的孩子身上。
痛苦像瘟疫一样,不但互相传染,还会感染给所有的家人。
当内心的痛苦深藏成秘密,这些秘密就会让家庭产生裂痕。我想,每个人都难免心意难酬,难免伤痕累累。但是,这些决不能成为勒索他人的借口,尤其不能转化成催逼孩子的重压。每个人,每个时代,都有不可避免的困境,都有绕不开的难题,那么,这些都就应由每个时代里的每个人去求索,去抗争。转嫁痛苦是一种怯懦,自己消化不了,扛不下来,也只好自己认,至少不要让它再去毒害孩子的心灵。“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盼,找到真正的自己。”封皮上的这行字像针一样刺进你的心里,告诫你:要有勇气活出自己,否则,你不但成为不了他人期盼的样貌,还会因此自我毁灭,带给他人更大的打击。因为,每个人的问题只能自己解决,在别人哪怕是最亲近的人身上也得不到彻底的代偿。
很久就有人给我推荐这本书,从题目看以为是那种很畅销的有哲理的书,后来看简介说这是一本小说,而且是国外的女作家…顿时没有了阅读欲。有次在言几又喝咖啡,没有找到自己想要买的那本书,为了消磨时间,就翻开了它,直到关门也没有看完,后来在这里找到,看完了剩下的。
我想说,看完了之后我简直觉得自己以前的想法太可怕,这本书不看简直是损失。就是那种国外作家的风格,不点破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而是直接融入到故事里,同种类的话,感觉和《一个人的朝圣》很像,或者是《巴别塔之犬》,你可以说它是小说,看过之后会发现故事是蕴含着哲理的,之所以不说破,是因为你觉得它是怎样那它就是怎样的,我认为,这也是文学作品比较高的境界。
我国以前这样的作品也很多,比如余华的或者莫言的,但是现在却很少,反而那种缺乏仔细琢磨的快阅读书籍更加畅销,比如我很喜欢的刘同,不是说这样的作品不好,每种作品都有相应的受众,或许不同的年龄阶段每个人喜欢的东西会有不同就是这个道理,不同阶段喜欢的文学作品也会不同。这样说就是提醒自己,以后不要只从一个作品的分类、体裁、简介来简单的给一个作品定性。
莉迪亚承载着母亲想要成为医生的期望,承载着父亲想得到朋友的期望,她做的一切事,都是为了让母亲不再离开,顺从去做自己不喜欢的事。内斯想要逃离这个可怕的家庭,在这个充满希望的家庭中,莉迪亚是可怜的,内斯喜欢天文学,他自己学,他想去别的大学,可他知道父亲只会让他去哈佛。汉娜是家里被忽视的孩子,但她是家里最了解莉迪亚的,她半懂莉迪亚的内心,知道她在挣扎,知道她的情绪变化,可她阻止不了事情的发生,改变不了什么。
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不管你承不承认,也许这一生,我们都逃离不了家庭潜移默化的影响。在这个漩涡中,不是你想走出来就走的,千丝万缕,处处相连。
书中,莉迪亚是不理智的无奈,她知道自己做任何反抗都无用,因为她的软肋是母亲压制她的武器,一直到她死亡,母亲才觉悟,原来,她给的并不是孩子喜欢的,一直以来都是她想要的,可幸的是她终于知道了。莉迪亚把所有的事都放在心里,只有在内斯面前,才松一口气,压倒她的最后一根稻草是内斯九月要离开家,去上学。
汉娜无声的陪伴,无人知晓。这个家庭中,所有人都会记得莉迪亚,记得她的反抗。
沉默不是不知,而是不想说,沉默不是软弱,只是不想说。
活在自己构造的世界里的父母,“没有你觉得,只有我觉得的”。父母对莉迪亚的偏爱与过度关注,这部分倾斜的爱,并不是她想要的,她也承受不来,哥哥是他唯一的倾听者,但他不完全懂她,他想着逃避面对这个家,就想离开,恐惧包裹着她。缺少关注又渴望关注的,想逃离这个让他窒息家的内斯。被全家人忽视,弱小无助的汉娜,她仔细的观察着所有人,她像一个透明人,小心翼翼生活着,收藏着别人可有可无的小玩意。
带着童年创伤的父母,内心不愿触及的回忆,用自以为是的方式,将自己未能做到或者未完成的心愿,强加于他人。才造下这样的悲剧。玛丽琳和詹姆斯应直面过去,莉迪亚勇敢的说出自己的想法,内斯,汉娜站出来,告知他们的存在。一个家庭不是只靠牺牲莉迪亚就能紧紧连在一起,这种畸形的关系,最终都会土崩瓦解,导致无法挽回的悲剧。
读《无声告白》有感 如果生命可以回溯
导读:《无声告白》中的女主角玛丽琳,她一生都想摆脱母亲的期待,不屑于像母亲那样把做一个完美的家庭主妇当成理想。她想要成为一名医生,一名真正的职业女性。但当她在大三那年的课堂上与作为教师的华裔男子相遇之后,就像所有坠入爱河的女性一样开始了恋爱,并怀了孕结了婚。以下是由我为您整理推荐的《无声告白》读后感,欢迎参考阅读。
篇一 : 读《无声告白》有感 如果生命可以回溯
我一般不看小说的,但这是一部改变我对叙事技巧看法的小说。
我一直认为小说终究是没有价值、营养的,它们描绘的世界离自己那么遥远。
但我现在明白,故事是把事实道理用极具感染和穿透力的方式表达出来,故事源于事实又高于事实,谢谢《无声告白》这本书!
其实这本书刚吸引我的是因为Kindle的推荐,亚马逊畅销榜,华裔作家的力作。
买了电子版后我花了两天就读完了,是我读书最快的速度了,读的过程中,内心时刻充满着激动和恐惧,激动在于我心中的价值观被这本书很好的展现出来,恐惧是因为我怕自己会踏上莉迪亚的"不归路".书本花了很多的时间描绘人物心理和细节,但总的内容这篇文章就可以涵盖,但是它带来的思考远远没有结束。
书中是以一个不寻常的5口之家的发展为主线。为什么不寻常,因为男的是华人,女的是美国人,因此他们的孩子是混血,那个年代,混血孩子的定位不清楚,不知道自己到底属于中国人的群体还是美国人的群体。孩子们想和美国朋友一起,但是由于肤色问题没人愿意和他们当朋友。
文章以女主莉迪亚的死亡拉开序幕,用莉迪亚死亡后家庭生活的变化和死亡前现实的生活交织描写。莉迪亚的父亲詹姆斯·李是一个美籍华人,靠着父母餐厅端盘子等不体面的工作把詹姆斯变成了美国国籍,但詹姆斯因为父母的工作深感自卑,他从不和别人谈论自己的父母,为了不让大家以他为话题点,他拼命的想要融入周围的人群,他只希望自己普普通通,不被人注目,但由于他的独特的外表,不管在哪里都感觉周围充斥着异样的眼光。他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知名学府哈佛大学,他继续努力读研读博,他本以为可以留在哈佛大学任教,因为当时他的导师告诉他有个历史教职刚空缺出来,然后最后也许是因为他独特的外表或是不善于交际,他最终没能留在哈佛,而是去了一个普通的高校—海尔伍德任教。从那时起,他讨厌过去的自己,讨厌过去的一切,讨厌怯懦、独特、孤独,向往合群和普通。
莉迪亚的母亲玛丽琳是美国人,她从小就对化学、物理和生物感兴趣,她的梦想是当医生,虽然那时候女医生屈指可数。然而她的母亲却是家政课老师,她的目标是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嫁给哈佛男、照顾孩子和房子的家庭主妇,而玛丽琳却希望自己永远独特、引人注目。她不在乎妈妈的反对,报考化学、生物专业,去做常人眼里只有异类才做的事情,她一直追求的是特立独行。也许正因为这一点,她在大学上詹姆斯课的时候,第一眼就被这个独特的男人吸引住了,从此坠入爱河,可没想到,还没完成学业的她怀孕了。因此她不得不放弃学业,按照曾经母亲给她的路,结婚生子。但她内心从没放弃过追求自己梦想、追求医生目标的愿望,她不甘平凡。
从开始我们就可以看出,性格,价值观迥异的两个人如果无法互相容错,注定会过上不幸福的一生。
我们知道让一个人改变最大的动力,是让他亲生感受到和自己一样的人实现了自己心中梦想的成功案例。而玛丽琳在第二个孩子稍微长大后因为生病去了医院,她意外的发现有个年轻的女孩—她世界里女孩全是护士—别人都叫他医生,甚至别的男医生也会请教她一些问题。她内心从没有过的震撼,她曾经魂牵梦萦的职业,曾经付出无数心血想要实现的目标,现在真切的发生在了这个普通女人的身上。她决定离开自己的家庭,虽然有老公和两个孩子,但她依旧认为自己可以离开他们继续深造,但这段日子只持续了两个月。当她还有两个星期就要完成考试拿到学业证书的时候,她晕倒了,结果检查是她再度怀孕了。她不得不向生活妥协,再一次当起了家庭主妇,趋于平庸。当她回到家的时候,由于自己的长时间离开,家里已经混乱不堪,孩子们第一时间紧紧抱着她,她因此采用了很多人没有能力实现自己梦想的时候都会采取的办法,生个蛋,让蛋去实现自己的梦想。从再一次回到家里的那一刻,那决定把自己所有的梦想让莉迪亚实现,她在脑海中用物质给莉迪亚规划了一个"美好"的未来!
同时由于詹姆斯的儿子性格软弱,这也让詹姆斯想起了年轻的自己,眼前的孩子似乎就是过去的自己。他讨厌过去的自己,自然也不喜欢现在的儿子。当他儿子告诉他他的梦想是去外太空,当宇航员的那一刻,他不知觉得打了孩子一巴掌,把他和孩子的牵绊打碎了。因此詹姆斯觉得莉迪亚很像年轻的玛丽琳,那么合群、惹人喜爱,因此他把自己全部的关爱给了莉迪亚,因为内心的自己多么向往自己年轻时可以像莉迪亚这样。
就这样,莉迪亚无法控制的开始承担父母两个人所有的关爱—过多的关爱。从那时起,她的所有的生活都被父母用放大镜检阅着,她的所有目标也都只是父母的目标。也许单纯的强加一方的梦想,孩子虽然不会快乐,但也不至于选择自杀这条不归路。根本原因在于,她的身上强加了父母两个人迥异的梦想,一个想要独立、鹤立鸡群、受人瞩目的梦,一个想要融入团队、普普通通的梦,两个梦不断地撕扯她的快乐,直到把所有这一切撕得粉碎。
当她选择自杀的时候,父母根本不相信这件事情会发生在自己女儿的身上,他们的印象里,女儿乐观、好学,有很多朋友,不可能孤独无助到自杀去解脱。她的女儿会主动要求学习物理和化学,会考上成绩第一个给目前看;他的女儿会认真看自己给她买的书《建立人脉的法则》,每天都会给自己的同学打电话,而且相聊甚欢。这一切让他们无法相信自己孩子会选择自杀。
然而我们太忙,太瑕于自己的世界,我们只看到了表面,而没有看到真实的事情。因为我们忙碌到只能看到自己想看到的。
莉迪亚由于害怕母亲再度离开家,让家庭支离破碎。害怕父亲每天对自己失望的表情。因此她选择了妥协。虽然说自己会听从莉迪亚的想法,她只是给她建议,但每次目前都带着强烈期待,也许她自己没有注意,但孩子全看到了心里,因此她只能每次用好的好的来回答。以至于让妈妈认为她就是想要与众不同、就是想要当医生。为了不让爸爸失望,她在没有任何朋友的情况下,选择拨打语言助手,自己则假装是在和好朋友聊天。
反观,她的哥哥内斯,由于自己缺乏父母的关爱,但这也给了他追寻自己航空梦的机会,他从憎恨莉迪亚受到的宠爱,慢慢的变成同情莉迪亚。他在没有父母的关注下,考上了梦寐以求、可以作为航空梦跳板的哈佛大学。然而正是由于他的理解,让莉迪亚觉得这个家里唯一的牵绊就是自己的哥哥了,因此他哥哥离开家去哈佛上学的事件成了她跳湖自尽的导火索。
一切就这么结束了,但这本书给我的思考却远没有结束。这些问题根深在我的大脑中:
家庭和事业如何平衡?不同的目标性格的家庭就不能幸福吗?怎么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我们为什么会讨厌原来真实的自己?当然这里只有我片面的思考,我希望可以看到你们的思考。
家庭和事业本身就无法分隔开,一旦产生它们势必会交融在一起。任何企图把家庭和生活分开的手段都是徒劳,因为梦想再大也逃不过人心。我记得毕业后不久面试了白鹭芳洲艺术基地的销售岗位,后来得知它主要是个性化婚礼策划的,而且老板和他的老婆在一起工作,他老婆是他的助手,她已经有了2岁的女儿。与其说这是一个企业,不如说这是一个承载梦想的平台,在这里家庭和工作融合在了一起,老板做着自己喜欢的事业,老婆则在公司帮助老公打理杂事。其实,这也是我想要的生活。不管去哪里,不管工作多么不确定,家庭永远是确定的,是稳定的。
第二个问题我还没有答案,毕竟自己结婚时间很短,没有足够的生活阅历支撑我回答这个问题。我唯一能说的是往往成功的企业家或艺术家,他们本身就是个外人看似不可能存在的矛盾体。他们既内向,又外向。既暴躁,有和蔼。既优柔寡断,又当机立断。根本原因在于他们可以认亲自己的优劣势,在不同的情景下,发挥出不同的特点。我们不需要一个完美的个人,只需要一个互补的团队。
培养孩子的根本是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这一切的基础是承认孩子是一个脱离父母的、独立的个体。他属于自己的世界,有自己的梦想和性格。他不是承载我们未完成的梦想的器皿。而我们要做的只是在孩子实现自己梦想的道路上提供成年人的帮助,知道孩子的兴趣和天赋,把枯燥的事情用孩子感兴趣的形式表现出来,比如他喜欢动物不喜欢英语,用动物组成英语字母的形式或许有帮助。我们需要的是找到孩子的天赋、引导他去做他可以做的很好的事情,慢慢的,做的好的事情就会变成他的兴趣。我的原则是,如果你本身足够厉害,你可以帮助孩子找到工作,那么你可以事无巨细的关注孩子。如果你希望你孩子超过你过上属于自己的生活,你什么都不需要做,无为而治或许是最好的办法,你只需要倾听孩子,给予指导和建议。学习生涯中有两个东西极其重要,兴趣和朋友。
我曾经一直是一个关注自己缺点胜于自己有点的人,文章中的詹姆斯也是,我们拼命想弥补自己的缺点,就像补习自己不擅长的科目一样。慢慢的,当性格无法改变的时候,我们变的自卑,开始讨厌自己,认为自己不该这样。而这一切对我慢慢好转,在于我读了关于内向、天赋、性格、优势等一系列书籍开始,慢慢的我可以正视自己的缺点了,我知道有些是不能改变的,而我要做的事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优点,然后用专属于自己优点的办法,去做自己不擅长的事情。
只要知道目标,每个人都有只属于自己最高效的办法。
互联网时代,解放了人性,也解放了梦想,是时候让自己承担起自己梦想的全部重量,不要把它交给任何人,包括自己孩子。
生命无法回溯,现在的一切终究会连点成线,在你年老时刻,回忆起来,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
篇二:《无声告白》读后感
《无声告白》这本书给我的感触会比《岛上书店》多很多,为什么要拿这两本书对比?因为看的时间很接近,也因为有人说这两本书类型相似。
像亚马逊编辑推荐所说的那样,这本书探索了身份危机、人生成就、种族、性别、家庭以及个人道路。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不是本文中的家庭关系,而是玛丽琳的梦想与家庭羁绊的矛盾。她一直都有一个梦想,为了这个梦想也付出了许多,特别是处在女性的地位还比较低的社会时,她是有多大的勇气要做到“与众不同”。
可是,她遇到了他,一个与她不同国籍的教授,在她看来他是多么的“与众不同”。后来因为怀孕结婚了,婚后她或许暂时忘了她的梦想,后来她意识到自己没有正事可做,想要出去工作被丈夫阻止了。接着她母亲去世了,想起了母亲过的生活,她对自己发誓,决不能活得像母亲那样。
她想去实验室当助手,那个人却笑着回复她说,不知道她是认真的,因为她还有孩子和丈夫要照顾。看到这里,我为她感到悲哀,同时我也恐惧我可能的婚后生活。有了家庭的束缚,自己的追求怎么办?自己想做的事情还能去做吗?因为就算在现代,多半还是“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做“家庭主妇”、“相夫教子”并不是我追求的生活。
看到她最后遇到有一位女性做到了她一直追求的事情,她觉得不可思议,她觉得她原本也能做到,所以她要实施她原计划的时候,我为她感到高兴,觉得她做的特别棒。可惜最后,她却因为怀孕等束缚放弃了她的计划,把她自己想要而做不了的事情寄托在了她女儿身上。我想,这很悲哀,却很现实。
文中有一段这样的话“你曾经爱的那么深,怀有那么多的期望,最后却一无所有。孩子不再需要你,丈夫不再想要你,最后只剩下你自己,还有空荡荡的房间。”这很凄凉,也是女人一生很悲哀的一种状况,我不想过这样的生活,即使只有自己一个人,只有空荡荡的房间,我也要过的快乐、愉悦。可能因为这个跟我生活比较相关,所以印象最深刻。
对于家庭关系,我想的比较多的是以后对于孩子的相处模式及教育方式等。因为我的家庭关系比较和谐,没有这么多的危机,我一直觉得很温暖,只是我们比较缺乏交流吧。当然,我也不是没有不满过,因为可能存在的“重男轻女”和他们的传统思想。而且我也在思考着,我读大学是出自于我自己想读,还是由于他们想让我读。其实我想过放弃的,可现在却很庆幸自己没有放弃,可能这也有利有弊吧。
还有好多好多感触写不完,就再续吧。很晚了。晚安。
篇三:《无声告白》读后感
这本被称为“横扫美国亚马逊排行榜”的书,与其说是悬疑类小说,不如说是一本有关爱和教育的杰作。每一个看完了《无声告白》的人,心底的震撼是不言而喻的。
首先先对这部小说作一个简短的介绍:
小说开篇便告诉读者,迪莉娅死了,就此埋下伏笔:她怎么死的?随着作者谋篇布局的深入,读者渐渐自己拨开了真相的面纱:这女孩活的好痛苦,那些爱她的人,那些在她生前对其百般关注、在她死后痛不欲生的人,实际上是以爱之名,行谋杀之实。
书中提到,每一代人的言行往往都与上一代人有关。她的母亲是一个不甘平庸、希望与众不同的女人,最终却还是嫁人生子,成为一名普通的家庭妇女,尽管中途她挣扎过,没留下只言片语离开这个家,希望继续完成搁置的梦想,但却因腹中孕育了第三个小生命——汉娜而再度放弃。她短暂的离去却在迪莉娅身上留下了童年的阴影。迪莉娅要努力地扮演好一个让父母满意的角色。她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是被期待着的,她的兴趣,她的交友,她的未来都是被期待着。而正是莉迪亚过于成熟的心智,让她不能摆脱这种期待,以致于发生了之后的悲剧。
我以为在开放民主的美国很少有这种事情,后来才发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天下所有父母的心愿。家长习惯拿自己家的孩子和别人家的小孩比较,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爸爸觉得应该学珠算,妈妈觉得应该学舞蹈,没有人问孩子喜欢什么。看到书中有一处这样描写“她每次都是真心征求女儿的意见,但是她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开口的时候紧张地屏住了呼吸,在听到女儿的是的之后,呼吸才会恢复正常。”不得不佩服作者,没有任何一处的落笔是粗疏的,用词精准而克制。
看似幸福的这一家,其实并没有表面的如意,所有人的隐忍和退让都是为了维护这个家的平衡。
“我的大脑里总是憧憬着另一种生活,但实际情况事与愿违。”这是玛丽琳第一次离家出走时留下的字条,后来自己又撕碎了,可以说所有轨迹的正是从这件事情开始偏离。她希望和自己很像的女儿可以过得和自己不一样,可以与众不同,所以给了女儿很多期待。而詹姆斯则因为自己是中国人如此与众不同的特质一直活在自卑中,他渴望和周围的人一样。所以他也希望自己的女儿能够弥补自己不善交际的弱点,广交好友。所以莉迪亚就担任了这个平衡家庭里面各种需要的主角。
至于哥哥内斯和妹妹汉娜也有着很多不能说的秘密。在父母面前,他们显得有些多余。所有的爱和温柔的注视,亲吻都是属于莉迪亚的。他们的心里肯定都这样想过。但是没有一个人跑去和父母说希望你能多看看我,注意到我的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容易。
“至少我知道我是谁,我要什么。至少我不恐惧。”对于局外人杰克,我一直很佩服。我觉得他是整本书里面活得最自由的一个人。或许有人会反击因为他从小缺少管教,不用承载父母的梦想,也就活得肆意。但有些事情生来就是不公平的。
这本书探索了身份危机、人生成就、种族、家庭以及个人道路,而且没有任何一处落笔是粗糙的,但我不喜欢这本书,因为太过压抑了。最后用书封面上的一句话作为结束: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篇四:无声告白读后感 一场盛大的自由宣言
书的前几章其实看得有点乱,晕晕乎乎地慢慢看懂其中的背景和关系后,才明白,这本书其实和我当初所想的并不太一样,但感觉并不赖。种族歧视、性别歧视、个人发展与家庭归属、父母期望与自我压力……太多的矛盾,太多的冲突,每一个都似乎有千斤重,将这个混血家庭里的每一个人都压迫得无法呼吸。这个结合了时代背景的故事,似乎将曾经的美国展现在我的眼前,用细枝末节的小事将人物的内心摊开,让人感受他/她的挣扎、无奈、悲恸。那样纠结的情感,以及命运的不可违背,似乎令人感受到深刻的哀伤。
"我用尽所有力气,尽我所能,却终究只能重蹈前人的覆辙。"对于玛丽琳的经历,我所能想到的,大约便是这句话了。她不愿如母亲一般困在厨房里,不愿整日和烹饪书打交道,医生这个职业对她而言有着无与伦比的意义。为此,她抛夫弃子,拼命攻读医学院的课程,希望有一天也能穿上白大褂、戴上听诊器,受人尊敬。只是汉娜的到来令她措手不及,她最终只能回归,彻彻底底地将自己困于家庭之中、厨房之内。
而她的丈夫,华人詹姆斯,则一生都活在异样的眼光中。不敢让人知道父母的身份,不能和同学友好相处,虽然这种特别让他获得了玛丽琳的爱,却也是他一生的负累。冲动地投入路易莎的怀抱,与她发生关系,大约也是因为他们同为华人,不会彼此觉得特殊、异怪,仿佛游离在外的人突然找到了组织。不过对于他这样的做法,我感到很不耻,无论什么原因,出轨总是令人羞愧的,他能得到玛丽琳的原谅是他这辈子的幸运。
因为拥有这样的父母,生在如此的混血家庭,莉迪亚的悲剧显而易见。母亲将自己未曾实现的理想化作对她的`殷切期盼;父亲将自己无法合群的遗憾变成对她的谆谆教导。成为医生、交很多朋友,这两件事成为她生活的全部,然而这并非她所愿。压在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她渐渐喘不过气,于是去接触杰克,以为自己了解他,能和他和谐地相处,却不知她从来都不懂得他。杰克至少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而她,从来都不知道。
相比之下,内斯似乎要幸运得多。虽然父母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妹妹身上,他面临着被忽略、被无视,但至少,他有自己所想要的东西。没有人会管他在做什么,即便是拿到哈佛的offer,莉迪亚只要一句话就可以将停留在他身上的关注全部夺走。他和莉迪亚,同是混血儿,同是李姓家族的一员,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待遇。他明白妹妹的压力,明白她的痛苦,却并没有帮助她,反而竭尽全力逃离这个对他们而言都可怕的家庭。甚至于,面对妹妹的死,面对父亲的出轨,他纠结于是否该说出他所了解的真相,买醉成了他发泄的途径,最终却无济于事。
而存在感最低的汉娜,似乎成了这个家庭中最为幸运的人。玛丽琳失踪时她尚未出生,不清楚那些是是非非,亦不会被压力所累,她静静地看着父母、哥哥、姐姐,仿佛一个局外人。然而,真相却只有她知晓,只是,没有人注意到她,没有人会认为自己的坚持是错的。生在这样有点扭曲的家庭里,她似乎成了最正常的那一个,又或者,她仿佛从未来到过这个世界。
篇五:无声告白读后感 做最好的自己,就是最好的教育
无言的告白,无声的诉说,一个悲伤的故事。
小说《无声告白》以花季女孩莉迪亚的死亡开篇,在作者细腻的文字里,层层拨开莉迪亚死亡的原因,有的人从中看到了移民融入环境的艰难、有的人从中看到了少数族群的孤独、有的人从中看到了青春期孩子的敏感,而我想谈谈其中弥漫的难以承受的父母之爱。
一心想要做医生的哈佛女孩玛丽琳,在大三的选修课上认识了华裔历史教授詹姆斯,他们陷入爱河,很快有了第一个孩子。接下来的几年,玛丽琳中断学业,开始养儿育女,操持家庭。想要成为医生的玛丽琳怎么会忘记自己的梦想呢?母亲的去世,使玛丽琳重新认识自己的生活,她决定奋起一搏,为自己为梦想努力一回。她不知如何向丈夫詹姆斯说出自己的想法,或许是怕丈夫不理解、或许是怕遭遇反对,总之她不辞而别,就那么悄悄地离开了丈夫詹姆斯、儿子内斯和女儿莉迪亚。她将自己关在一间小公寓了,重拾课本埋头学习,就在临考前的几天,她心力憔悴昏倒在地。不幸的是,这次不光光是晕倒,她怀孕了,她的第三个孩子汉娜再过几个月就要出生了。这一回,她不得不再一次跟她心爱的物理、化学告别,重新回归家庭。作者从丈夫詹姆斯的角度、从儿子内斯的角度、从女儿莉迪亚的角度分别描述了妻子母亲玛丽琳出走他们的感受,唯独没有提及玛丽琳自己的看法,或许她太想要与众不同,或许她太想要成为一名医生,总之作者没有说。
玛丽琳的出走,到底在两个孩子心中留下了怎样的影响呢?玛丽琳离家出走,不告而别,深深地破坏了孩子的安全感,童年有过这种经历的人,能深刻感受到其中的孤独、害怕与愤怒。安全感的缺失,有的人需要用一辈子来弥补,莉迪亚的安全感,在妈妈出走的那一天遭到严重破坏。莉迪亚认为是自己不够好,才让妈妈出走,她在心里默默许下一个心愿,只要妈妈回来,她希望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妈妈回来了,莉迪亚认为是自己的祈祷起了作用,她开始行动,妈妈希望她做什么她就做什么,他开始迎合妈妈以妈妈期望的样子生活。小小的莉迪亚为讨母亲欢心,或者说惧怕母亲再次离开,她开始讨好妈妈,迎合妈妈,凡是妈妈希望她做的,凡是妈妈想要她选择的,她都默默地按妈妈的想法来。她看医学解剖书、她努力学习物理、化学,她收下一本本妈妈希望她读而她却并无兴趣的书籍。
父亲希望莉迪亚融入群体,不必像自己童年那般孤独。母亲希望莉迪亚继承自己的心愿,成为一名真正的女医生。莉迪亚努力满足父母,活在父母的期望里,从来没有问过自己这是不是她真正想要的东西?随着学业难度的增加,莉迪亚开始觉醒,她开始意识到继承父母的梦想是多么艰难。
到底是谁将莉迪亚推向了死亡边缘?莉迪亚的故事,是成千上万家庭的缩影,多少父母将自己未完成的梦想寄托在孩子身上,有条件地爱孩子。幼小的孩子,敏感而多疑,他能清楚地感知到父母想要什么,聪明的孩子开始讨好父母,成为父母想要的样子。到了青春期,开始自我意识觉醒,想要成为自己,又怕伤害父母,会感激父母,也会恼恨父母,纠结、愤怒、委屈、埋怨全部袭来,有朋友的孩子能与朋友分享发泄,孤独的孩子只能自我纠缠。
所谓对话即教育,教育当中家庭教育又尤为重要,为人父母,自己的心愿自己完成,你对自己的成全就是孩子学习的最好榜样,做最好的自己就是最好的教育。如果真的希望孩子好,还是少做一些、少说一些、少干涉一些,让出一点空间给孩子吧。
亲密的人之间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尊重。
《无声告白》是在倒叙与插叙中不断转化,必须集中全部的注意力去关注它字字句句,一个不留神你就被它踹出了门外。我们最常听到的话是:“所谓父母,就是那不断对着背影既欣喜又悲伤,想追回拥抱又不敢声张的人,你一定要“离开”,才能开展你自己” 我想莉迪亚一定非常想听到这样的话,可惜她听不到了。 当我一开篇就看到莉迪亚的葬礼时,我以为她的角色就这样结束了,后来才知道,她用她的离去,才真正让所有人看到了这场悲剧。 玛丽琳终其一生都想摆脱她妈妈给她规划的路线:“嫁给优秀的哈佛男人,成为掌握菜谱的家庭主妇”,可她却在母亲的百般阻拦下嫁给了哈佛的优秀教授—詹姆斯,开启了她努力摆脱又重蹈覆辙的一生,因为怀了莉迪亚不得不放弃学业,因为结婚成为家庭主妇,因为怀了汉娜又被迫结束了她成为医生的可能,玛丽琳的一生,被捆绑在了家庭里,失去了所有的自由。 而莉迪亚作为她最疼爱的女儿,理所当然又百般无奈的被迫承担起了母亲未完成的梦想,玛丽琳却从未了解过莉迪亚真正喜欢什么,她恐惧莉迪亚的秘密,恐惧她不能掌控的一切,对待莉迪亚她最害怕的是那种“自己熟悉的房间,门却被锁住了”的感觉,令人窒息的去爱她,不会问:“莉迪亚,你喜欢它吗”而是会说:“你喜欢它的,对吧,莉迪亚” 莉迪亚害怕看到母亲给她的礼物:玛丽琳通常会送她书。实际上——虽然母女俩都没有完全意识到——是玛丽琳自己想读这些书,因为圣诞节过后,她有时会从莉迪亚那里把书借走。 母亲已经让莉迪亚非常头疼了 可是从生下来就遭受种族歧视的父亲詹姆斯,却也同样将自己的心愿“赠送”给了莉迪亚。 因为亚裔人的身份,梦想就是能够得到真正的尊重和良好的人际关系,或许不需要这样,仅仅只需要被不同肤色的那些美国人认可罢了,但是太难了,这样的重任只能交给最疼爱的女儿来完成了,他同样希望莉迪亚拥有这个世界上最美好的一切,像个正常的美国人那样,自由的生活。 为了父亲开心赢得朋友,为了母亲开心成为科学先驱,莉迪亚最后选择离开,也是因为,她为了取悦父母,已经彻底失去了做自己的机会,母亲总是要她早点回家学习她自己想学的医术,为此她拒绝了原本可以拥有的朋友,与此同时,父亲却又想要莉迪亚拥有很多的朋友,她只好学习结束再假装拥有很多朋友来取悦父亲,自始至终,她是父母最疼爱的小孩,可是却连自由都没有,永远都在说:“好的爸爸,好的妈妈,我喜欢的,我愿意”。 玛丽琳努力在尝试不让莉迪亚重蹈她的覆辙,但却亲手在把她最爱的女儿推向深渊,像她妈妈一样。玛丽琳恨她的母亲,但她却依然在步她的后尘。 相比莉迪亚,我觉得内斯和汉娜虽然常常被父母忽略,失去了这些“令人窒息的爱”,却出乎意料的得到了全部的自由,可以做所有想要做的事情,被爱着更幸福,还是被忽略更自由? 内斯是莉迪亚唯一的救命稻草了,但他却为了离开这个不那么关注他的家庭,抛弃了莉迪亚,莉迪亚的最后一丝希望也没有了,即使她藏起来所有哈佛寄给内斯的信件,也没能拦住他的离开。 她再也待不下去了,她真的离开了! 这时候,所有人才真正知道,他们从一开始就失去莉迪亚了。 每个人都是第一次做父母,难以认可“孩子是父母的附属品”这样的观点,让人压抑的爱,比不爱更让人难堪,不如流浪。《无声告白》说:“我们终其一生,就是为了摆脱他人的期待,成为真正的自己。”
《无声告白》中的女主角玛丽琳,她一生都想摆脱母亲的期待,不屑于像母亲那样把做一个完美的家庭主妇当成理想。她想要成为一名医生,一名真正的职业女性。但当她在大三那年的课堂上与作为教师的华裔男子相遇之后,就像所有坠入爱河的女性一样开始了恋爱,并怀了孕结了婚。然后她就不可避免地堕入了一连串的家庭琐碎生活中。煮饭,带孩子,照顾老公,被迫中止她的学业和梦想。对于我的朋友那样的女性来说,这可能真的是完美生活的温馨开启。但是对于玛丽琳这种有野心有抱负又具有天赋的女性来说,她很难在庸常的婚姻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价值,也被心中的理想折磨得寝食难安。终于有一天,她试图逃离,她放下两个孩子和老公,独自跑到外面去租了公寓,并报名了社区大学想继续完成她的学业。然而,她又失败了,就在考试的前夕,她发现自己又怀孕了。玛丽琳一次又一次地被命运拉回属于她的人生轨迹。而在玛丽琳看来,自己是被命运一次又一次推出了自己原本设计好的人生。而对此一切,玛丽琳的丈夫似乎一无所知,他只是安于家庭生活,爱着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做着他那一份教书匠的工作。因为是华裔,丈夫詹姆斯一生都在试图融入美国社会,成为最普通的一个美国公民。而恰恰相反的是,玛丽琳并不甘于平庸,她想与众不同。两个人从内心深处对生活就有着截然不同的期待,命运却让这两个人相爱并生活在了一起。重新回归家庭的玛丽琳,内心并没有真正妥协。她开始拒绝做饭,又把自己全部的野心和梦想寄托在了女儿莉迪亚身上。她把莉迪亚当作了另一个自己,要求她热爱理科,并热切期盼她有一天能成为一名真正的医生。莉迪亚为了博得母亲的欢心,也害怕母亲再次离家出走,全然失去自我地配合着母亲,直至有一天承受不住这样的压力而投河自尽。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每个人都仿佛身处一个皆然不同的世界。每个人都有说不出来的痛苦,每个人都无处宣泄。长子内斯用拼命读书考上大学来摆脱这个令人窒息的家庭,小女儿汉娜一直是被忽略的那一个,她在家中就像一个隐形人,而她最大的愿望只是有人能注意到她。丈夫詹姆斯终于在女儿自杀后爆发,与自己的助教婚外情。每个人看起来都极其无辜,詹姆斯无法理解妻子,更加不知道妻子内心真正想要的生活和真正的渴望。莉迪亚更是无辜,她只是为了讨好母亲,却被母亲的巨大人格所吞噬,内斯是她最后一根稻草,但内斯要去读大学开始自己的人生,莉迪亚绝望无助,最终选择了了断自己。而玛丽琳,一切都只源于玛丽琳的梦想和生活无法完美统一。玛丽琳的痛苦也是无比真实的,她爱着自己的丈夫和子女,但却又过着不是她真正想要过的生活,这种分裂的痛苦简直可以把人逼疯。莉迪亚的死换来了所有人的沉默和思索。最终,生活仍然要继续。玛丽琳无法成为医生,詹姆斯从狂乱中恢复了理智重新回归家庭。小女儿汉娜终于得到了父母的关注和拥抱,内斯如愿去哈佛读大学。一切似乎都恢复了平静,而莉迪亚死了。莉迪亚本来可以不死的。但是她就这样死了。一家人从来没有把事情拿出来述说或者沟通过。每个人都因为爱着对方,而压抑着自己。没有人告白,没有人反抗,甚至是玛丽琳自己,被梦想折磨得甚至想要放弃家庭,也没有试图跟詹姆斯透露心迹。也许每个人内心里都觉得,有些事情是没有法解决的,只有妥协于命运或者打破平静。没有中间地带,没有两全其美,鱼与熊掌无法兼得。那么多的误解都在寂静无声中被莉迪亚的死亡消融。最终完成了一个真正的妥协。这个是我从网上找的,希望你别介意,我最近也在看这本书,但只看了一小部分。我觉得上面的这些,能让你理解整本书为什么叫《无声告白》
《无声告白》是伍绮诗耗时六年写就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这是一本“家小说”,所写内容围绕着一个生活在美国小镇上的混血家庭展开。父亲詹姆斯是华人,毕业于哈佛,在小镇的大学教美国牛仔史。母亲玛丽琳是个美国白人,理想是当一名医生。儿子内斯,被哈佛录取的优等生;大女儿莉迪亚高中生;小女儿汉娜。 “莉迪亚死了,可他们还不知道。”莉迪亚死了,看到三分之二时真相才渐渐浮出来。为了博得母亲欢心,害怕母亲再次离家出走,她完全失去自我,努力实现母亲的理想,直至某一天再也承受不住压力而自杀。 她的自杀由多方面因素引起的,最主要的由于家人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爸妈将无限的期望寄托在她身上,对她在校的生活一点也不了解。“听话”的莉迪亚和父母之间看似风平浪静,而问题恰恰掩盖在未说出的“话”中。孩子全盘接受着父母的安排,从不违抗,并不意味着没有矛盾。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她越来越渴望成为自己的主人,就不顾一切的反抗父母的独断专行。哥哥内斯考上哈佛后逃离了家,没有记住承诺打电话给她。最善于观察人的情绪,富有爱的汉娜也沉默不语。莉迪亚压抑已久的不满情绪没有得到正确疏导,终于她以极端的方式来解脱灵魂。 莉迪亚的毁灭,掀起了一阵波澜,但他们一家的生活还要继续下去。只是这样的毁灭那么令人心痛。 下棋时有句术语“复盘”,把棋子恢复到先前的模样,以研究战术,提高棋技。然而历史和生命却无法复盘,只剩无可奈何。
意思:
1、前人的言论。
引证:春秋·左丘明《国语·晋语四》:“夫必追择前言,求善以终。”
翻译:因此他必定会重新考虑采纳(管仲的忠告),希望求得一个好结果。
2、以前说过的话。
引用:所云平、史超《东进东进》第七场:“ 陈将军 ,听说省韩终于撕下伪装,背弃前言,出动大军向 黄桥进攻了?”
3、文体名。刊印在图书正文前面,用以说明写作目的、经过和资料来源等或对图书内容加以评介。
引用:曹靖华《采得百花酿蜜后》:“总之,这些前言、后记,可以说是交给读者的一把开门入室的钥匙吧。”
近义词:
1、序言 [ xù yán ] 简称序。写在著作正文之前的文章。一般由作者说明写书的经过,或别人介绍和评论本书的内容。
例句:译者在本书的序言中向自己的妻子表示了感谢。
2、序文 [ xù wén ] 一般写在著作正文之前的文章。有作者自己写的,多说明写书宗旨和经过。也有别人写的,多介绍或评论本书内容。
例句:豪情是人生的一部分:亲情是序文,友谊是目录,爱、恨、恋、想是豪情故事的主题。
3、序论 [ xù lùn ] 序和论。即史传文的引言和结尾的评论。
例句:本文分为三部分,包括序论、本论和结论。
。,。mnmbnmn
可看万绳澜先生的《魏晋南北朝文化史》。
“龙性谁能驯”——嵇康的人格魅力及其历史贡献徐公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刘宋诗人颜延之以“鸾翮有时铩,龙性谁能驯”(《五君咏·嵇康》)来描写嵇康,他认为嵇康有“龙性”。什么是“龙性”?诗人并未详说,但可以体味,这里表述的是一种至尊至贵、至高至大的品性。颜延之的诗意形容,当然难免有所渲染,甚至有所夸张。不过我们应当说,他的形容并非毫无依凭,嵇康其人确实是一位优秀杰出人物。他具有突出的人格魅力,并且在文化发展史上作出了多方面的重要贡献。嵇康是位艺术家。他对于音乐有着深湛的修养,他的琴艺造诣,当时无双。被说成是受了神仙传授。他临终前索琴弹奏一曲,奏罢说一句“《广陵散》于今绝矣!”引发多少人千古遗恨。他的书法也臻于极致境界,“韦续《书评》曰:“嵇康书如抱琴半醉,酣歌髙眠。又若众鸟时翔,群乌乍散。”(杭世骏《三国志补注》)嵇康又是位文学家。他是出色的文章家。刘勰说:“嵇康师心以遣论”。其风格内涵是所谓“师心”,即言为心声,我手写我心,文字见真诚,文格与人格保持统一。其文体特征是所谓“遣论”,嵇康是写作“论”的高手。刘勰:“原夫论之为体,所以辨正然否,穷于有数,追于无形。迹坚求通,钩深取极,乃百虑之筌蹄,万事之权衡也。故其义贵圆通,辞忌枝碎,必使心与理合,弥缝莫见其隙,辞共心密,敌人不知所乗,斯其要也。”(《文心雕龙·论说》)“辞共心密”,是其要谛。在古代“论”文中,嵇康很突出。他是位优秀诗人。刘勰说:“乃正始明道,诗杂仙心。何晏之徒,率多浮浅;惟嵇志清峻,阮旨遥深,故能摽焉。”(《文心雕龙·明诗》)“嵇康诗颇似魏文,过为峻切,讦直露才,伤渊雅之志。然托喻清逺,良有鍳裁,亦未失髙流矣。”(钟嵘《诗品》)所谓“清峻”,“峻切”,皆说一种清高风格,是正面境界。“过为峻切”,才是负面评价。在此刘勰与钟嵘略有歧见。所谓“摽”,是高标、杰出之意。在四言、五言诗发展过程中,嵇康都是重要人物。特别是四言诗,他是一位曹操之后不可多得优秀诗人,是四言诗的“殿军”。代表作《赠兄秀才公穆入军诗》,其中如:息徒兰圃,秣马华山。流磻平皋,垂纶长川。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嘉彼钓叟,得鱼忘筌。郢人逝矣,谁可尽言?(之十六)写出了玄学家得道的风姿和神情。顾恺之曾感慨说:“画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诗人给画家出了个大难题,至少在这一点上,诗人高于画家。嵇康还是一位思想理论家。他是魏晋两代今存论文最多的人物。其论述对象遍及多个思想文化领域。《难张辽叔自然好学论》、《难张辽叔宅无吉凶摄生论》、《答张辽叔释难宅无吉凶摄生论》等,辨析人的心理取向即人是否生来好学的问题;《明胆论》辨析人的“明”与“胆”即明智与胆略之关系问题;皆是认识论领域的问题,其见解独到而精彩。《养生论》、《答向子期难养生论》讨论生命论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如何养生的问题。文章在正面论证养生可致长寿的同时,也批判了“躁竞之心”的“养生”,指出其“万无一能成”。他提出“善养生者则不然矣:清虚静泰,少私寡欲,知名位之伤德,故忽而不营……无为自得体妙心玄,忘欢而后乐足,遗生而后身存。”其阐述重点,在于道德精神的修养,与常人保养躯体的所谓“养生”不同。《释私论》为伦理道德论,主张“君子无私”,“君子行道,忘其为身”,而要达致无私,就要“越名任心,故是非无措”,“抱一而无措,则无私无非,兼有二义,乃为絶美耳。”《管蔡论》为政治学论,提出“管蔡”这一历史积案,予以重新审视,认为“周公居摄,召公不悦;推此言,则管蔡怀疑,未为不贤。”其结论是:“周公之诛得宜,管蔡之心见理,尔乃大义得通,外内兼叙。”这里撇弃盲目“颂圣”的传统做法,坚持政治是非的相对性原理,不但提出了新的见解,而且开创了一种学理性分析模式。《声无哀乐论》为艺术论,讨论音乐的本质,音乐与情感的关系,以情感主体与表现工具的相对立场来解释二者关系。还有《琴赋》,实即琴论。嵇康继承老庄思想,服膺玄学。他强调人的正直品格和精神自由,超越世俗的功名利禄追求,“游心于寂寞,以无为为贵”(《绝交书》)。他追求“自然”生活境界。阮籍以正面研究“三玄”为主,而嵇康则主要以玄学理念去解释各种自然的、社会的、历史的、心理的现象。嵇康与阮籍一样,对于当时正统学者所持儒学的礼法名教,作猛烈批判。这是他们与傅嘏、王弼、何晏等其它正始玄学家的差异所在。嵇康还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释私论》),自述“每非汤武而薄周孔”(《与山巨源绝交书》)等,批判色彩更加鲜明。实际上他否定一切传统思想道德权威,崇尚自然。批判锋芒直指圣人周公、孔子,这种高屋建瓴式的批判姿态,是否可以理解为是嵇康内在思想“龙性”的表露?嵇康还是一位人格魅力巨大的领袖式人物。他是“竹林七贤”的首领。从《魏氏春秋》、《晋书》的叙述思路,即可看出“竹林七贤”是以嵇康为核心的。……(嵇康)与陈留阮籍、河内山涛、河南向秀、籍兄子咸、琅邪王戎、沛人刘伶,相与友善,游于竹林,号为七贤。(《魏志王粲传》附传裴注引《魏氏春秋》)……所与神交者惟陈留阮籍、河内山涛,豫其流者河内向秀、沛国刘伶、籍兄子咸、琅邪王戎,遂为竹林之游,世所谓竹林七贤也。(《晋书》本传)我们应当注意到,在“七贤”中,嵇康的年龄并不是最大的,阮籍比他长13岁,山涛更比他长19岁,向秀、阮咸、刘伶年龄不详,大体上与嵇康相近,只有王戎肯定比嵇康小。嵇康死时才40岁,那时山涛已经59岁,而他竟成为这个群体的当然核心。阮籍玄学修养及文学才能不下于嵇康,但他以白眼对嵇康兄嵇喜,而以青眼对嵇康。向秀玄学修养也很深,撰《庄子》注,而他竟愿为嵇康“佐鼓排”(拉风箱)。七贤之外另一名士吕安,“服康高致,每一相思,輙千里命驾”来访。嵇康的吸引力、凝聚力自何而来?来自他巨大的人格魅力。关于嵇康的人格魅力,史籍记载不少。首先他是位美男子。《世说新语》注引《康别传》曰:“康长七尺八寸,伟容色,土木形骸,不加饰丽,而龙章凤姿,天质自然。正尔在羣形之中,便自知非常之器。”这是说嵇康具有天生的气质之美,阳刚之美。而“龙章凤姿”,是赞赏他的风姿之美到无以复加地步。在中国古人的观念和印象中,这四个字所形容的不仅是一般的富贵相,还是帝王之相。这大概可以算是嵇康“龙性”在“风姿”方面的显示了。更重要的是,嵇康在人格上还具有独立的精神和清高的作风。人格独立,是嵇康一大精神特点。山涛说:“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山涛是嵇康的两位“神交者”朋友之一(另一位是阮籍),对嵇康最为了解。这里所写的“孤松”“玉山”形象,既孤独又挺拔美好,就是对嵇康精神的出色形容。而山涛所用的“独立”一语,更是对嵇康精神的准确概括。嵇康精神首先是独立精神。这是一种文士独立于世道的精神,在古代宗法社会,它尤其是独立于权力的精神。关于中国文士的独立精神,它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自上古时代起,文士作为一个社会阶层,就存在一个生存条件问题。先秦时期有士农工商的阶层划分,“士”是官员阶层及其后备群体。因此士与权力有着天生的密切关系,互为依存,权力有赖于士的参与支持,而士也有赖于权力提供其施展才能的场所,使之有所归属。孔子因一时找不到施展才能的场所,曾经周游列国,被某些人讥笑为“累累若丧家之狗”(《史记》本传)。王肃解释说:“丧家之狗,主人哀荒,不见饮食,故累然而不得意。”(《史记集解》引)不过由于先秦诸侯国权力的分散性,所以权力与士的的关系,表现为一种相对性。“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当时士的游动性很突出,他们有着在多个权力中作出选择的余地,表现出一定的独立立场。除了屈原以外,先秦文士多数都有在诸侯国游动的经历。先秦时期士的独立立场,也是当时思想文化领域能够形成百家争鸣兴旺繁荣局面的基本条件。秦汉以后,随着皇权体制的建立和巩固,权力变得既集中又强大。中央集权体制下,士的相对地位被大大压缩。秦始皇首先给士来了个下马威,他以焚书坑儒手段,来对付那些敢于“诽谤我”(《史记·秦始皇本纪》)的文士。汉代窦太后也曾勒令两名唱反调的儒生出身的公卿大臣赵绾、王臧“下狱自杀”。文士在皇权体制下,失去了“周游列国”的可能性,他们惟一的出路在于投靠权力,走效力于朝廷的道路。于是士阶层的独立性受到严重削弱,而其对于权力的依附性则大为增强。这是秦汉时代的状况。但是东汉后期,情形又发生变化。桓、灵时期皇帝昏庸,外戚、宦官轮流专权,又互相斗争,朝政十分腐败,而且控制力减弱。在此背景下,士人对朝政十分失望,遂有一批正直文士,标举清高,奋起与腐败黑暗势力抗争,并且逐渐形成一股势力。“清流名士”的代表人物有陈蕃、李膺等“三君”“八俊”等。当时状况正如《后汉书·党锢列传》所写:逮桓灵之间,主荒政谬,国命委于阉寺,士子羞与为伍。故匹夫抗愤,处士横议,遂乃激扬名声,互相题拂,品核公卿,裁量执政。婞直之风于斯行矣。他们“品核公卿,裁量执政”,居然成为朝廷之外的一股政治势力。他们虽然受到残酷镇压,但文士的独立性一时得到极大发扬。汉末名士作风上的特点就是清高。他们的基本言行特征就是:“风格秀整,髙自标持”、“清识难尚”、“至德可师”、“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上有万仞之髙,下有不测之深”(皆见《世说新语》及注),等等。他们已经将“清”、“高”提到道德规范和人伦准则来尊奉。这使得他们与一般世俗官吏特别是贪腐官僚们划清界限。嵇康直接继承汉末清流名士的传统,独立和清高也成为他的基本行为特征。他不理睬“贵震朝野”的钟会的拜访,他拒绝山涛“自代”建议,不愿出仕与司马氏合作。他自己在著作中还写了不少“越礼自放”、“蔑此卿相”、“养德不仕”、“守道不仕”、“安贱固穷,弦歌自乐”等等。其品格表现,无不显示着他的独立人格和清高作风。他还撰写有《高士传》,其中写到119位历代“高士”,嵇康对他们的清高而独立的文士人格作了热情赞扬,与他们发生精神共鸣。所以嵇康独立和清高精神(即“高士”精神),是他强大人格魅力的内核。由于嵇康从未实际职掌过军政权力,所以他的行政能力和军事才具,我们无从考察。但是他的无与伦比的人格魅力,到了关键时刻,可以转化为极大的号召力和社会动员力。嵇康被下狱之后,有洛阳“太学生三千人请以为师”(《晋书》本传),此事非同小可。据《通志》载,“晋武帝初,太学生三千人”,可知当时全部太学生都为嵇康请命,其社会影响何等巨大!这应该是政治领域的“龙性”的显示吧。嵇康身上显示出的“龙性”特征,使得司马昭万分恐惧,也无法对付,惟有使用消灭其肉身这一卑鄙手段了。以独立和清高为核心的“高士”精神,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增添了一抹亮丽而奇特的光彩。嵇康是其中代表性一员。综观嵇康的毕生行止和著作,他具有无与伦比的人格魅力,他在多个文化领域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可以说他是我国中古时期一位杰出人物。今天我们在他山阳故居开会,缅怀嵇康的“龙性”风采和人格魅力,向他表示由衷的敬意,同时研讨其历史文化贡献,这是对历史人物的尊重,也是对传统优秀文化的尊重。
音乐文献综述写作要点再论 (按:当下在音乐院校的学术论文写作中,“综述”写作已愈来愈受到指导教师和写作者的重视。虽然在教学中笔者曾多有明示和讨论,但仍有部分写作者对相关文体性质、内容安排和结构要义有所忽视而理解不深,从而使其“综述”文稿学术价值受到影响。据此,笔者借“博客”之便,对音乐文献综述写作的相关问题,再做要点式归纳总结,与博友们交流和讨论。) 一、什么是“音乐文献综述”?在预设或限定的时空范围内,对某一音乐学术领域所积累学术文献进行全面观察、分类综合和定性总结的书面陈述,称为“音乐文献综述”。所谓“预设或限定的时空范围”,是指综述都需要有所涉文献的具体时期或年限划定以及具体学术领域或主题规定。具体而言,就是这种时空范围的预设或限定,从时间层面而论,可长可短,长者可设定为一个世纪(如所谓“百年文献综述”);短者可设定为刚刚成为“历史”的前一年或两三年(如《中国音乐年鉴》中的某领域某年音乐文献综述)。从学术主题层面而论,可大可小,大者可设定为一个学科或一个专业方向(如《当代中国音乐学》中的分学科综述);小者可设定为一个音乐主题或一个理论问题(如一次学术会议、一种专业技能、一个音乐品种或类型研究文献)。这就是说,所有的音乐文献综述,其材料对象都不是漫无边际或“边界”迷糊的音乐文献谈论,而是有历时性范围和学术空间范围预设或限定的陈述。据此,任何综述者对音乐文献时空范围的设定和限定,都应当是根据个人能力、精力和具体需要的一种适合个人专业条件的界面设定选择,切不可贪大求杂、节外生枝,使自己最终陷于内容和结构都难于驾驭的困难境地。音乐文献综述,是当下包括民族音乐学研究课题在内的各音乐学专业本科生学习、研究生教育和学位论文写作中采用最为普遍也是最多的著述内容或著述形式之一。在民族音乐学学术领域,根据学术目的、作用和文本内容结构的不同,音乐文献综述大体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作为民族音乐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论文中引言或绪论章节中部分内容的文献综述,这是各级学位论文规定格式中必须要呈现的一部分对前人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和认知的内容。二是作为民族音乐学某一专题领域,对规定时间或范围内的音乐文献积累做专门化梳理和认知完成的文献综述,这是一种独立成篇的专业论文样式,如某某音乐学术研讨年会所提交专业论文或研究成果的全面综述,或某某时期某一音乐领域所积累专业文献和研究成果的全面综述等。二、音乐文献综述的基本特征凡是在形式和内容上符合规格和学术要求的音乐文献综述,无论它是学位论文中的相关段落部分,还是独立成篇的专项主题综合,在写作上都需要认真审视和关注下述几方面内容:1.对象材料全面性。就是对规定时空范围内所涉音乐对象的现有文献资料积累,要有全面的了解和把握。“综述”之“综”,在这里具有明确的时空规定上的意义,那就是“所述”音乐对象材料上的全位性和全面性观察和认知。一篇对音乐对象文献积累材料描述不够全面而有明显缺失的章节或独立篇幅,都不能称之为是合格的“综述”,因为它没有全面反映出所涉音乐对象的历时研究过程和最新学术进展及信息。2.陈述方式描述性。凡是好的音乐文献综述,对规定时空范围内所积累的所有音乐文献,都主要采用客观“描述”的方式来进行综合性陈述,这是“综述”之“述”特征的性质体现。尽管“综述”也需要有“述者”个人见解和认知发表,但是这种个人见解和认知,则首先是建立在原有文献材料客观内容基础之上的。因此,忠实引用、陈述原文和理解诠释原文,是音乐文献综述的基本特色。故而一篇合格或优秀的文献综述,原有文献材料内容的陈述与著述者个人意见的发表,都不是模糊混淆、雾里看花,而是清晰明确、泾渭分明;对原有文献材料引述也不是断章取义,更不是推论甚至篡改,而是忠实、周到和准确。“述而不作”,是它的主旨,这里的“作”,应当理解为是“发挥”、“推衍”、“创造”。因此,音乐综述的“述而不作”,对于原文献来说,就是不发挥、不推衍、不创造,避免综述者个人不着边际的主观推论和随意理解,这也是笔者主张将音乐文献综述划为“乐志性质”著述一类的根本原因。3.内容结构综合性。凡是好的音乐文献综述,在规定时空范围所现音乐文献的全面、客观描述基础上,都还有著述者个人分类综合和定性总结的创新性思维显示。“综述”之“综”,除了前述具有时空规定上的全位性和全面性意义之外,另还有方法和程序上的限定意义,那就是需要对所涉音乐对象的全部文献材料从内容到形式都予以分析、归纳与综合。这就是说,综述文章的内容和结构,决不是所涉音乐文献材料的一般性介绍、简单化排列和无序式拼接,而是通过分析、归纳与综合,将所掌握的全部音乐文献材料,从学术层面上进行分类或分项组合,在深入认知基础上再进行模式化提炼归类和理性化归纳总结。由于这种模式化提炼归类和理性化归纳总结,是一种针对所见文献积累、并在此积累基础上的客观性“综合”,是一种有具体依据、具体来源、具体针对性的“综合”,故并不与前述“述而不作”的“三不要点(不发挥、不推衍、不创造)”相左。三、音乐文献综述的作用与价值一项文献综述成果的完成,在任何学术领域中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和价值,包括民族音乐学在内的所有音乐学学科领域的音乐文献综述,亦不例外。首先,在音乐学教育领域和学位授予程序中,完成一项音乐文献综述写作,实际上就是一次学术层面上的有针对性的文献资料积累、文献材料内容认知和文献分析归纳及整合梳理能力的实践训练。由于音乐文献综述针对的是某一音乐对象历来的文献材料积累,其检索的对象具体、要求明确、途径多种,且与学位论文整体写作框架密切关联,因而具有突出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实践性功能。通过音乐文献综述写作,不仅可以用为训练和提高各学位层次学员文献资料检索的实践能力,同时亦可相应地扩大学员知识面的深广程度和认知视野,培养学员分析、归纳、梳理、整合学术材料的表述能力和逻辑能力。因此,音乐文献综述作为音乐描述的一种代表性文体,今已成为大多数音乐院校音乐学本科以上专业教育和学位论文写作练习规定选择的重要著述形式之一。此外,某项音乐文献综述的写作与完成,同时也是此项文献综述所涉音乐对象相关研究课题发现前沿、辨清缺失、明确方向的信息采集和认知过程,而这一过程对学位论文更深入的整体写作和对相关专门课题研究的内容结构设计,都具有直接和明确的定位性影响和参考使用价值,因此,民族音乐学的音乐文献综述,对于学位论文和专门课题来说,都被视为是其后继续进入更加具体、更深层次研究的先导和基础。四、音乐文献综述的文体结构音乐文献综述的文体结构,一般包括“前言”、“主部”(或称“综述”)、“总结”、“参考文献目录”四个部分。前言,也可称为引言,是本综述需要率先告之读者的相关学术背景或学理背景。首先是综述文献对象主题、文献选择时空范围限定的说明(如本文是某年至某年的某个具体音乐研究领域的文献综述),然后是这一文献综述所涉对象范围及内容选择的意义、价值和目的的简要明确解说。主部,或称“综述”,是全文的主要部分,需要综述规定时空范围内的所有文献,这些文献所展示出的多种研究思路和繁杂内容对象,在此经过作者综合、归纳,清晰地形成序列性的若干分支主题(模式化归类的若干段落),一一进行概述和解说;各分支主题,论题鲜明、条理清楚、重点突出,特别是其中具有个性特征和创新内容的文献,要多予以关注和突出。至于各分支主题的序列安排,则没有统一不变的格式,既可按年代为序归类,也可按近似或同类主题和观点为序归类,还可按近似或同类研究方法或思路为序归类。总之,无论采用何种模式或主题归类,此部分内容都需要对所涉音乐文献的学科进程、理论见解和研究方法予以概括、提炼和展示,而不能仅仅是对原文献内容的复述和大段落文字的引述。总结,或称为“结语”,是“综述”总体内容的重点归纳。主要陈述其已经显现的盈缺得失、现状进度和未来动向预测等,并有针对性地初步提出解决某些问题的观点或意见。最后是参考文献目录。所有被纳入综述视野的文献目录,排列有序、显示规范。 总之,随着各大音乐院校学位论文写作的渐趋规范和科研课题的严格要求,音乐学学术论文写作中的综述性文体,还会在学术上和写作上发挥出它更大的基础性和实用性作用。
在写作音乐论文过程中,正确地标注以及合理地引用参考文献不仅关系到音乐论文的质量 ,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的学术态度。下文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关于音乐论文的参考文献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1] 付娜. 儿童 二胡启蒙教材的比较研究[D]. 河南大学 2014
[2] 王扬扬. 唐代教坊考述[D]. 河南师范大学 2013
[3] 王珣. 邓州罗卷戏的历史与现状[D]. 河南师范大学 2011
[4] 汪怡帆. 小学音乐教材中的歌曲分析及歌曲钢琴伴奏的特点[D]. 中央音乐学院 2014
[5] 张倩. 两汉魏晋太常音乐机构考辨[D]. 河南师范大学 2011
[6] 杜化丽. 《全唐诗》中琵琶史料的研究[D]. 河南师范大学 2011
[7] 刘欢. 义务 教育 音乐课程标准实施及教学现状探析[D]. 贵州师范大学 2014
[8] 李建荣. 姜夔自度曲的音乐创作风格研究[D]. 河南师范大学 2012
[9] 桑玉婷. 少年儿童手风琴启蒙教材研究[D]. 上海师范大学 2014
[10] 王婷. 郑州市小学校外古筝教学现状调查研究[D]. 河南师范大学 2014
[11] 王越. 论发展我国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个性化音乐修养[D]. 中央音乐学院 2014
[12] 陈兆君. 钢琴即兴演奏在小学音乐课中的运用[D]. 中央音乐学院 2014
[13] 柴森. 新课标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思考与探索[D]. 河北大学 2014
[14] 孙近钧. 新乡市小学生管乐课外实践活动的形式与途径研究[D]. 河南师范大学 2014
[15] 陈晓静. 谈明清时期以“真”为美的音乐审美观[D]. 河南师范大学 2012
[16] 王哲. 临清时调研究[D]. 河南师范大学 2011
[17] 徐忠奎. 宋代说唱音乐的商业性特征研究[D]. 河南师范大学 2011
[18] 栗晓洋. 民间音乐-西平大铜器的调查与研究[D]. 河南师范大学 2012
[19] 于琼芳. 河南浚县庙会中“踩高跷”的调查与研究[D]. 河南师范大学 2013
[1]郝红英。九十年代中国 文化 中的怀旧倾向[D].华南师范大学 2002.
[2]郑恺。中国流行音乐民族化研究[D].河南大学。2008
[3]刘可欣。流行音乐研究[D].北京大学。2003
[4]张婧。论大众文化中的怀旧情结[D].山东师范大学。2013
[5]贾永平。审美中的怀旧现象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
[6]王志辉。“中国风”流行音乐的价值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9
[7]郭星星。大陆校园民谣与台湾校园民歌比较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
[8]王耀宗。中国当代校园歌曲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
[9]张秀娟。大众传播语境下流行歌词的古典回归[D]福建师范大学。2012
[10]魏蕾。唐宋诗词在现代流行歌曲中的潜行与显现[D]中南民族大学 2012
[11]丁洁。电影音乐类型探析[D]天津师范大学。2010
[12]王丽娟。大众审美情趣影响下的中国当代流行音乐[D]陕西师范大学,2010
[13]杨秀敏。论当下中国流行音乐新趋势[D]山东师范大学。2009
[14]王黎。流行音乐与文化消费[J].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2
[15]吴磊。关于中国流行音乐与大众传媒的思考[J].苏州大学学报。2004
[16]李广平。现代流行歌曲的歌词创作特征[J].北京:词刊。2004
[1]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
[2]赵玲玲。《文学与怀旧--论民族记忆的艺术传承》[M]暨南大学出版社,2011
[3]朱光潜。谈美[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2
[4][苏]列。谢。维戈茨基着,周新译《。艺术心理学》[M].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
[5]于润洋。音乐美学史学论稿[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
[6]杜洪泉。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概论。[M]大众文艺出版社。2005
[7]管建华。中国音乐审美的文化视野[M]中国文联出版社。1995
[8]修海林,罗小平。音乐美学通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
[9]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10]梁茂春。中国当代音乐[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11]孙蕤。中国流行音乐简史[M].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
[12]陶辛。流行音乐手册[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
[13]周志芬,赵一萍。 音乐与戏曲[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98
[14]傅雪漪。戏曲传统声乐艺术[M].人民音乐出版社。1985
[15]陶东风。社会转型期审美文化研究[M].北京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1. 2017年音乐论文文献
2. 音乐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3. 音乐教育学论文参考文献
4. 音乐方面论文综述范文
5. 艺术类论文参考文献
先到百度文库,找一篇此类文档中文的,然后用有道翻译,或是谷歌在线翻译翻成英 文,然后把英文放上面,中文放下面。希望可以帮到你。如果要找标准的PDF格式外文文 献,可以在谷歌,用英文文献名+空格+PDF 这样比较容易找到。 第一是Google搜索,主要是英文,尤其是其学术搜索,意义大。 第二,通过各大学图书馆系统,进入几个主流的出版发行集团。 第三,利用网络免费储存、电子书系统。尤其是国外多。 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 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5、论文正文:(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 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 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a.提出-论点;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c.解决问题-论证与步骤;d.结论。6、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一,选题要新颖。这次我的论文的成功,和高分,得到导师的赞许,都是因为我论文的选题新颖所给我带来的好处。最好涉及护理新领域,以及新进展,这样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二,大量文献做基础仔细查阅和你论文题目和研究范围相关的文献,大量的文献查阅会你的论文写作铺垫,借鉴别人的思路,和好的语言。而且在写作过程不会觉得语言平乏,当然也要自己一定的语言功底做基矗三,一气呵成做好充分的准备,不要每天写一些,每天改一些,这样会打断自己的思路,影响文章的连贯。四,尽量采用多的专业术语可能口语化的表达会给人带来亲切感,但论文是比较专业的形式,是有可能做为文献来查阅和检索的,所以论文语言的专业化,术语化会提升自己论文的水平。五,用正规格式书写参考正规的论文文献,论文格式。不要因为格式问题,而影响到你论文的质量。六,最好在计算机上完成写作过程如果有条件最好利用电脑来完成写作过程,好处以下几点:1,节省时间,无论打字的速度慢到什么程度,肯定要比手写的快。2,方便,大量的文献放在手边,一个一个查阅是很不方便的,文献都是用数据库编辑,所以都是在电脑上完成。提前先在电脑上摘要出重点,写出提纲,随时翻阅,方便写作。3,修改编辑,在电脑随时对文章进行修改编辑都是非常的方便。4,随时存档,写一段,存一段,防止突然停电,或者电脑当机。本人就是吃了这个大亏,一个晚上的劳动,差点就全没了,幸亏男友是电脑高手,帮我找回。否则就恨着电脑,哭死算了。七,成稿打印好交给导师无论你的字写的多么优美,还是按照惯例来,打印出的文字显的正规,而且交流不存在任何的问题,不会让导师因为看不懂你的龙飞凤舞,而低估你的论文。而且干净整洁,女孩子不仅注意自己的形象问题,书面的东西也反映你的修养和气质。八,听取导师意见,仔细修改导师会给你一些关于你论文建设性的意见,仔细参考,认真修改。毕竟导师是发表过多篇论文,有颇多的经验。出自:脑子
沃尔夫冈•阿•莫扎特(1756-1791),奥地利著名作曲家,出生于萨尔茨堡,是18世纪欧洲维也纳古典乐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也是世界音乐史上少有的“神童”和多产作曲家。 莫扎特一生创作了700多部作品,他的著名歌剧作品有《魔笛》、《唐璜》、《费加罗的婚礼》等。 《魔笛》是集歌唱剧之大成的作品,在安绍石编译的《西洋歌剧名作解识》中,其研究的动态是从体载上和各个唱段的一些风格,比如,帕帕盖诺和帕帕盖娜的维也纳风格民谣调和意大利喜歌剧的音调,还有塔米诺和帕米娜的意大利风格的咏叹调和德意志风格等等。 《魔笛》是以德奥歌唱剧形式为主干的歌唱剧,同时也保留了意大利正歌剧、喜歌剧的因素。其中,夜后的花腔、萨拉斯特罗的宣叙调,塔米娜动人的咏叹调,帕帕善诺的排萧和歌声等等,这些的艺术特点、演唱风格、技巧等,成为国内音乐专业人士的研究方向。 作为一个声乐专业的学生,选择这个题目有利于自己对歌剧的了解,对某个时期,某个作家的作品的演唱风格和演唱技巧处理的一些了解。 选择这个题目也是为了使大家了解音乐大师莫扎特和其重要的歌剧作品,和怎样去欣赏业部歌剧做一个简单的了解。二、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莫扎特歌剧《魔笛》的艺术特点、演唱技巧、风格。 2.对夜后的花腔、塔米娜动人的咏叹调、帕帕善诺的排萧和歌声的演唱技巧、风格进行分析。三、研究的步骤、方法、措施及进度安排: 步 骤:1.参考相关资料 2.对谱子的一些特点进行分析 3.总结提出个人看法的思考 进度安排:1)11月查询要关资料 2)11月28日确定研究方向,继续查询相关资料 3)12月写开题报告并作好开题答辩 4)2006年1月开始正文写作 5)2006年3月中旬接受中期检查 6)2006年4月修改完善文稿 7)2006年5月准备参加论文答辩四、主要参考文献:[1]《音乐笔记》[2]《青年必知艺术知识》[3]《西洋歌剧名作解说》[4]《西方音乐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