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首页 期刊论文知识库 问题

存在主义论文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存在主义论文参考文献

首先笔者会尽力做到行文不晦涩。文字晦涩这个感受常常是缺乏系统的知识背景带来的,原因常是作者为了让读者提高阅读效率而把大量信息汇总成一系列术语单词导致的。而术语阅读似乎是大众阅读的必然阻碍,学者生产着术语堆叠的论文呈于业内,而从知识入门到体系化这件事情似乎少有人有耐心做。这是一篇关于存在主义的文章,这里的人我且独指存在主义者们。当我说出我要写一篇关于存在主义的文章的时候慧田君拟出了本文标题,我猜测慧田君该是和萨特在《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里的观点想到一块了。 存在主义哲学常被指责为如此孤立的,某种程度上「 剥离人类的一致性得去看待人类 」,亦被指责为理论建立在主观性上的哲学。 从一方面说却是如此,人们那么的孤独,从笛卡尔的“我思”展开来,“人是无法同存在于自我之外的他人取得一致的。这个我是无法通过我思接触到他人的。”可见人类是多么的孤独。 存在主义者曾经那么为人所不齿,以至于在20世纪40年代的法国,存在主义者这个名词甚至可以成为一个犯错者的自我开脱和消解罪恶感的托词。究其根源,是因为存在主义打破了基督教长久以来的沿用的上帝的诫条和一切规定的永恒价值。 基于存在主义说的 “人唯一拥有的就是深不见底的自由,自由到令人无法承受的自由。” 于是人被迫对当下行动进行选择,于此同时也只有选择,自由的选择,不选择也等于做出了不选择的选择。 所以说人们为所欲为了吧,这不就是作恶的托词吗,自由使人们摆脱限制,作恶也该免受惩罚吧。如此以往,人类岂不败坏,岂止是可耻,而且可憎。 基于萨特在《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中的辩护,我在这里从大批指责中剥离出以上两点批评,即,“存在主义哲学是一种剥离人类一致性的哲学”和“自由选择使人无耻和可憎”并通过萨特的观点来提出一系列辩护。 我们知道工艺品,工具等有被创造的意义和目的,没有人会制造一个剪刀而不知道剪刀的作用。于是剪刀的本质,先于它的存在。 上帝被设定为一个万能的工匠,他能制造人,并且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概念造人,完全像是工匠制造剪刀一样。于是在基督教的存在主义的理念中,人的本质是先于存在的。 在18世纪的无神论哲学中,上帝的观念被禁止了,但是众多大哲学家似乎没有走出老路,本质先于存在这个思想在上帝这个大前提被拿掉之后还继续被使用着。 这种人的被预先设定的本质的“普遍概念”被康德推向了极致,囊括了所有的人,从野人到哲学家。 在这里以萨特为代表的无神论存在主义者宣称“如果上帝不存在,那么至少总有一个东西先于其本质就已经存在了;先要有这个东西存在,然后才能用什么概念来说明它。这个东西就是人。” 基于存在先于本质,人性这个东西是没有被预设的,人在开始的时候什么都不是,人就是人。 直到往后人想要成为某一种样子,并且他自己选择成为了那种样子,于是他便成为了他所认为的那样的人,除此之外他什么都不是。(题外话,基于存在主义,应用到认知系统当中的话就会变成:你是唯一能定义你自己的人)这是存在主义的第一原则,被人们称为“主观性”所在。 主观性则被责难为剥离人类一致性和导致人类无耻的祸首。可是萨特说: 如此说来,我们的行为动机往往是过去我们在决定使自己变成某种样子时所做的决定。比如说一个人想要成为一个妈妈,于是她选择了结识异性。我们称这个为“意志”,体现了先前更为自发的决定。 “不过,如果存在真的先于本质的话,人就要对自己是怎样的人负责。所以 存在主义的第一个后果是使人人明白自己的本来面目 ,并且把自己存在的责任完全由自己负担起来” “当我们说人对自己负责时,我们并不是指仅仅对自己的个性负责,而是对所有的人负责。” 我们可以清楚的明白主观性这个词了,而因为“主观主义”有双重意义,而萨特的论敌只在其中一方面做了文章。 萨特的主观主义一方面指个人的自由,另一方面也指人越不出人的主观性。越不出主观性这件事是一个比较深奥的事情,他说: 正如萨特所言:“ 我在创作一种我希望人人都如此的人的形象。在模铸自己时,我模铸了他人 ”。 参考文献:《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1988年4月第一版,(法)让-保罗·萨特

论存在主义的自由教育思想对当前教育的启示 论文关键词:存在主义哲学 自由教育 启示 论文摘要:存在主义哲学是西方人本主义思潮的主要代表,强调教育的本质是实现个体的“自我完成”,关注人的尊严和价值,通过个人的自由选择、自主行动并承担一定的道德责任来实现自由,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这些对纠偏我国当前教育权威问题,倡导自由教育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存在主义是现代西方人本主义思潮的主要代表,既是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不平衡性的产物,又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所导致的人性异化的结果,透射出一定的时代特征。在此种背景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紧张,悲观与失落充斥着人们的内心世界,产生了严重的精神危机。因此,人的生存、价值,人生的意义等问题成为社会各阶层普遍关注的焦点。存在主义者以研究“人的哲学”为标榜,以人为中心,尊重人的个性和自由,主张人在本质上是绝对自由的,通过个人的自由选择和行动来实现“自我完成”。 一、存在主义的自由教育观 1.存在先于本质:人的存在是个人的存在 “存在先于本质”是存在主义思潮的哲学命题,以人的主观选择为出发点,强调“人是自己存在的剧作者”,人的存在就是个人“自为”的存在,是主观非理性的心理体验,真正的知识和真理是通过个人的直觉自由选择的结果。萨特在《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中对此做过解释:“存在先于本质,首先是人存在、露面、出场,后来才说明自身,加入说人,在存在主义者看来是不可能给予定义的话,这是因为人之初,是空无所有;只有后来人要变成某种东西,于是人就按照自己的一致造成他自身。所以说,世间并无人类本性,因为世间并无设定人类本性的上帝。人,不仅是他自己所设想的人,而且还只是他投入存在后,自己所志愿变成的人。”如果把人的本质看成先于人的存在,就是对人的主观性的蔑视。存在主义者强调通过自我的内心体验来认识世界,凭借亲身经验来寻求“本原”,寻求“本真”的存在,以便成为真正的人,从人身上发现真实存在的东西。因此,反对传统教育向学生灌输千篇一律的“知识”,把学生培养成具有标准模型而精神生活匮乏的“工具”,提倡通过自由选择的途径得以“自救”,在个人获得的直接经验中思考求真,在自由选择中发明和创造,关注生命,实现个体的“自我完成”。 2.自由教育是个体自主选择的教育,并承担相应的道德责任 人的存在是自由的,并通过人自身的选择和行动表现出来。只有通过自己选择,人们才能意识到“自由”。雅斯贝雅斯说:“所谓个人自由,是指独立思考,根据自己的见解行动,从而在保持自己的本质之连续性中生活,自由的人就是在他那以自己的抉择及其后果为内容的命运所给他注定了的环境中历史的明了自己的那种人。”在教育中,师生双方都有选择的自由,如果以牺牲一方的利益来成全另一方的权威,这种选择的结果只能导致人性和真实性的丧失。师生双方都是作为独立存在的精神实体而存在的。杜威指出:“应更多地给予个人以自由,把个人的潜力解放出来,这个观念和理想是自由精神永远存在的核心。”学习者作为教育活动的主体,随着各方面的知情意等非智力因素的日益成熟,他将拥有越来越广阔的自由。 然而,自由并不是随心所欲的选择,应伴随着相应的责任,这里的责任不是法律责任,而是道德责任,是发自人的内在精神本源的道德评判,唤醒原初的自我意识,进而追求“本然”的真理。因此,个体在进行自由选择的同时,也要勇于承担道德责任,让道德责任和纪律根植于心灵深处,不仅不会约束和扼杀学生的个性,反而会增强他们的自制能力,获得更大程度上的精神自由。 3.自由教育是民主、平等、和谐的教育 人与人的关系是存在主义关注的又一个重要论题,在存在主义内部对此有不同的观点。克尔凯郭尔认为,人具有独一无二的主观性,他只能是他自己,和别人终究是疏远的;萨特认为“他人就是地狱”,别人的存在对“我”构成了威胁,“我”变成了他人的物,“我”就丧失了自己的主体性,自己与他人终究是对立的;海德格尔虽然认为世界除了“我”还有其他人的存在,但是与其他人的关系是“麻烦”或“烦恼”,即“我与他”的我与物关系;而布贝尔与马塞尔持另一种乐观的态度,即“我与你”的对话关系,认为人与人的关系发自内心的友谊,需要热情和理解,把自己和他人联系起来的是同情和爱,这是社会生活的必要条件。在教育中的“我与你”的关系,就是师生关系。存在主义者认为师生关系是人格与人格的关系,是能够实现自由教育的关键所在,他们力主“我与你”的对话关系,批判传统的“我与他”的物化关系,主张建立民主、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彼此共同参与,平等合作,共同成长,以促成彼此精神和灵魂的契合。 二、存在主义的自由教育思想的当代启示 自由教育是个永恒的话题,处于不同的历史阶段,人们对自由教育的理解也是因时、因地而异的。虽然存在主义教育思想具有极端个性化和非理性的倾向,近乎是一种理想的状态,甚至会走向虚无,但它注重对“人”的关注,尊重个人的价值选择,以培养有丰富思想和感情的个体为核心,以实现人的“自我生成”为落脚点,对力戒我国当前的教育偏差具有借鉴和启发意义。 启示一:自由教育倡导的是“以人为本”,回归自由人的教育 对人的问题的关注是存在主义的主要论题,“以人为本”也是对教育的终极关怀,在当前,它更是发展学生完满人格,实施素质教育的意旨。以人为本着眼于人是世界万物的根本,人本身的存在和需要被视为我们认识问题和价值取舍的最终依据和标准,珍惜人的生存权利,因为真正幸福的人是精神和物质都富有的人。在高扬学生主体性发展的今天,应提供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把“以人为本”作为目标,尊重学生的个性和选择,使教育回归到对“自由人”的呼唤,培养具有自由个性,各方面和谐发展的新人。

[1] 车文博:人本主义心理学,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2] May. Rollo& Angel. E等:Existence: a new dimension in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New York:basic books,1958[3] 冯大彪,刘国权:罗洛·梅的存在心里治疗观之评述,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4] 张松:罗洛—梅存在心理治疗的基本思想,心理学探新,[5] 科克·J·施奈德,罗洛·梅:存在心理学——一种整合的临床观,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6] 叶浩生:存在主义心理学的理论及其特征,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7] 雷美位,谢立平:存在主义的心理学方法论探析,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2):No. 2[8] 高申春:布根塔尔存在—分析心理学述评,上海:心理科学,1997(20)

萨特和存在主义研究论文

论存在主义的自由教育思想对当前教育的启示 论文关键词:存在主义哲学 自由教育 启示 论文摘要:存在主义哲学是西方人本主义思潮的主要代表,强调教育的本质是实现个体的“自我完成”,关注人的尊严和价值,通过个人的自由选择、自主行动并承担一定的道德责任来实现自由,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这些对纠偏我国当前教育权威问题,倡导自由教育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存在主义是现代西方人本主义思潮的主要代表,既是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不平衡性的产物,又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所导致的人性异化的结果,透射出一定的时代特征。在此种背景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紧张,悲观与失落充斥着人们的内心世界,产生了严重的精神危机。因此,人的生存、价值,人生的意义等问题成为社会各阶层普遍关注的焦点。存在主义者以研究“人的哲学”为标榜,以人为中心,尊重人的个性和自由,主张人在本质上是绝对自由的,通过个人的自由选择和行动来实现“自我完成”。 一、存在主义的自由教育观 1.存在先于本质:人的存在是个人的存在 “存在先于本质”是存在主义思潮的哲学命题,以人的主观选择为出发点,强调“人是自己存在的剧作者”,人的存在就是个人“自为”的存在,是主观非理性的心理体验,真正的知识和真理是通过个人的直觉自由选择的结果。萨特在《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中对此做过解释:“存在先于本质,首先是人存在、露面、出场,后来才说明自身,加入说人,在存在主义者看来是不可能给予定义的话,这是因为人之初,是空无所有;只有后来人要变成某种东西,于是人就按照自己的一致造成他自身。所以说,世间并无人类本性,因为世间并无设定人类本性的上帝。人,不仅是他自己所设想的人,而且还只是他投入存在后,自己所志愿变成的人。”如果把人的本质看成先于人的存在,就是对人的主观性的蔑视。存在主义者强调通过自我的内心体验来认识世界,凭借亲身经验来寻求“本原”,寻求“本真”的存在,以便成为真正的人,从人身上发现真实存在的东西。因此,反对传统教育向学生灌输千篇一律的“知识”,把学生培养成具有标准模型而精神生活匮乏的“工具”,提倡通过自由选择的途径得以“自救”,在个人获得的直接经验中思考求真,在自由选择中发明和创造,关注生命,实现个体的“自我完成”。 2.自由教育是个体自主选择的教育,并承担相应的道德责任 人的存在是自由的,并通过人自身的选择和行动表现出来。只有通过自己选择,人们才能意识到“自由”。雅斯贝雅斯说:“所谓个人自由,是指独立思考,根据自己的见解行动,从而在保持自己的本质之连续性中生活,自由的人就是在他那以自己的抉择及其后果为内容的命运所给他注定了的环境中历史的明了自己的那种人。”在教育中,师生双方都有选择的自由,如果以牺牲一方的利益来成全另一方的权威,这种选择的结果只能导致人性和真实性的丧失。师生双方都是作为独立存在的精神实体而存在的。杜威指出:“应更多地给予个人以自由,把个人的潜力解放出来,这个观念和理想是自由精神永远存在的核心。”学习者作为教育活动的主体,随着各方面的知情意等非智力因素的日益成熟,他将拥有越来越广阔的自由。 然而,自由并不是随心所欲的选择,应伴随着相应的责任,这里的责任不是法律责任,而是道德责任,是发自人的内在精神本源的道德评判,唤醒原初的自我意识,进而追求“本然”的真理。因此,个体在进行自由选择的同时,也要勇于承担道德责任,让道德责任和纪律根植于心灵深处,不仅不会约束和扼杀学生的个性,反而会增强他们的自制能力,获得更大程度上的精神自由。 3.自由教育是民主、平等、和谐的教育 人与人的关系是存在主义关注的又一个重要论题,在存在主义内部对此有不同的观点。克尔凯郭尔认为,人具有独一无二的主观性,他只能是他自己,和别人终究是疏远的;萨特认为“他人就是地狱”,别人的存在对“我”构成了威胁,“我”变成了他人的物,“我”就丧失了自己的主体性,自己与他人终究是对立的;海德格尔虽然认为世界除了“我”还有其他人的存在,但是与其他人的关系是“麻烦”或“烦恼”,即“我与他”的我与物关系;而布贝尔与马塞尔持另一种乐观的态度,即“我与你”的对话关系,认为人与人的关系发自内心的友谊,需要热情和理解,把自己和他人联系起来的是同情和爱,这是社会生活的必要条件。在教育中的“我与你”的关系,就是师生关系。存在主义者认为师生关系是人格与人格的关系,是能够实现自由教育的关键所在,他们力主“我与你”的对话关系,批判传统的“我与他”的物化关系,主张建立民主、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彼此共同参与,平等合作,共同成长,以促成彼此精神和灵魂的契合。 二、存在主义的自由教育思想的当代启示 自由教育是个永恒的话题,处于不同的历史阶段,人们对自由教育的理解也是因时、因地而异的。虽然存在主义教育思想具有极端个性化和非理性的倾向,近乎是一种理想的状态,甚至会走向虚无,但它注重对“人”的关注,尊重个人的价值选择,以培养有丰富思想和感情的个体为核心,以实现人的“自我生成”为落脚点,对力戒我国当前的教育偏差具有借鉴和启发意义。 启示一:自由教育倡导的是“以人为本”,回归自由人的教育 对人的问题的关注是存在主义的主要论题,“以人为本”也是对教育的终极关怀,在当前,它更是发展学生完满人格,实施素质教育的意旨。以人为本着眼于人是世界万物的根本,人本身的存在和需要被视为我们认识问题和价值取舍的最终依据和标准,珍惜人的生存权利,因为真正幸福的人是精神和物质都富有的人。在高扬学生主体性发展的今天,应提供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把“以人为本”作为目标,尊重学生的个性和选择,使教育回归到对“自由人”的呼唤,培养具有自由个性,各方面和谐发展的新人。

论教育哲学的论文1500字篇二 《存在主义教育哲学研究》 摘 要:存在主义是当今世界影响广泛的一种哲学流派,其对教育的影响引申出存在主义教育哲学。笔者主要阐述了存在主义教育哲学的教育目的、教学内容以及师生关系等方面对现代教育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存在主义 存在主义教育思想 现实意义 中图分类号:B087 文献标识码:A 1存在主义 存在主义是当今世界影响广泛的一种哲学流派。它是20世纪初期西方工业文明繁荣、科技迅猛发展的产物。伴随着工业文明发展,西方社会出现了严重的社会危机。失业、破产、落魄、情感无处寄托是当时社会的真实写照。人们对理性、物质的热衷逐渐淡然,取而代之的是对他们自身的审视与安抚。存在主义一反传统哲学,把关注的焦点集中在现实生活中人的存在上。由于存在主义自始至终以人为研究对象,把对人的研究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没有哪一个哲学流派能像存在主义一样那样关心人的存在,所以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萨特坚持说“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 2存在主义教育思想 存在主义强调人的主观性,强调人的自由选择,使它很难形成一个囊括所有的哲学体系。但“存在主义是一种关于个人生活的哲学,它一定会对教育表现出深刻的洞察力,因为教育是一种个人塑造自己或被塑造的过程”,所以作为关注人自身命运的哲学,存在主义自然就对教育投以审视的目光,其对教育的影响引申出存在主义教育哲学。 存在主义教育哲学是西方人本主义教育的典型代表,它重视个人的自由和选择权,强调人的责任,倡导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认为人的存在就是人不断超越、完善以及自我实现的过程。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存在主义教育哲学对世界各地的教育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3存在主义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 存在主义教育哲学与传统的过分强调社会价值却忽视人的存在的教育哲学背道而驰,在教育目的、教学内容、师生关系等方面具有鲜明的特点。 存在主义教育哲学目的观 存在主义教育哲学宣称,人的存在比其他任何事情都重要。我存在这个事实要比我是谁更加重要,即“存在先于本质”。所谓本质是指组成某些事物的东西,也就是说某些事物的本性。但存在主义哲学认为,人并没有这种先天的“本性”。因此,人必须创造自己的本性或“本质”。雅斯贝尔斯也认为“人永远不能穷尽自身,人的本质不是不变的,而是一个过程。” 因此,追求广泛的生命“意义”是没有用的。换句话说,我们注定要自己创造这种意义。我们就像是还没背好台词就被拉上舞台的演员,没有剧本,也没有人低声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我们必须自己决定该怎么活。所以存在主义教育哲学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发现自己存在的意义,培养他们的自我抉择能力,使他们成为自由人。和存在主义的教育哲学相比较, 其它 的教育理论都有一个共同的弊端,即把学生的人格发展放在次要位置,而把主要目标放在学生理性的培养或技能、技巧的培训上,忽视学生的情感、需要的发展。在对传统教育思想进行批判的基础上,存在主义提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发展学生的 自我评价 能力,促进学生对自己的行动作出判断,对未来作出选择,使他们成为自由人。 存在主义教育哲学教学内容观 对于教学内容,存在主义教育哲学认为,各科教材即知识不能作为教育的目的,也不能作为学生未来谋求职业的手段,更不能把教材看作是进行心智训练的材料。教材的真正作用应该是学生进行自我发展及自我实现的手段。存在主义者反对一成不变的课程设置,认为这样的课程很难适合学生的实际需要,对学生的发展没有帮助。课程的制定应该由学生亲自完成。存在主义者坚持学生应该以人文科学的学习为主,自然科学的学习为辅。在存在主义者看来,由于自然科学的客观性和非人格性,不应成为课程的重点。因为纯粹的职业训练不能使一个人获得真正的自由,只能成为某一类别的人。相反,人文学科的知识更直接反应人的本性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所以应该成为课程的重点。 4存在主义教育的现实意义 存在主义强调人性化、主体化、个性化的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以及一系列的教育主张,体现了对人的关怀,对生命的尊重,对当今我国教育改革的理论和实践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存在主义教育强调对人的研究并视人为世间最尊贵者。存在主义者看来,现实生活中的人都是真正的人的“异化”。他们认为社会不但要关注人生的意义,还要关注人的生活世界,关注他们的情感、信仰、理想、希望等非理性世界。笛卡尔强调“我思故我在”,存在主义者则强调“我在故我思”并以此来强调其认识的本体论――人的存在。 存在主义关注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为了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在坚持知识传授的同时,应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发展自己的潜能和创造力,最终实现自己的价值。存在主义强调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发展、弘扬学生的主体性。在 教学方法 上,主张师生之间“对话”式的教学方法。课程内容的选择应显现人的主体性品质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让学生更主动、更自觉去掌握。存在主义教育注重对学生品格道德的教育,倡导人文精神,强调那些人们最基本的品质,如,诚实、同情心、人的尊严、礼貌等。最重要的是强调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要求学生不但对自己负责,还要对他人、对民族、对国家乃至对整个世界负责。 总之,20世纪的存在主义教育思想虽然只是昙花一现,但它所倡导的教育要以人的存在为出发点的教育理念已经给我们带来了积极的影响,产生了有益的社会价值,是考量我们教育成败的一个重要标准。 参考文献: [1] 陈友松.当代西方教育哲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106.

萨特情境剧的哲学意蕴与文学价值论文

摘要: “情境剧”不仅是萨特独创的一种文学样式,而且是萨特存在主义哲学的特殊载体。以《恶心》为代表的“情境剧”对萨特存在主义哲学观点进行了形象表达,将深刻的哲理寓于形象的文学之中,实现了文学与哲学的有机结合,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萨特存在主义文体的哲学含蕴与文学价值。

关键词: 萨特;情境剧;哲学意蕴;文学价值

与其说萨特是一位作家,不如说他是一位哲学家。他通过自己的思考行为将“存在主义”全面定位,使之成为哲学和文学领域中都不容忽视的重要体系。他通过自己的文学创作来阐释自己的哲学学说,成为哲学与文学的最佳结合;他的哲学思想依托文学作品而得以广泛传播,而他的文学作品也凭借着哲学思想而得到升华。时值今日,如何看待萨特“情境剧”的哲学意蕴与文学价值,就成为萨特存在主义文本研究的重要课题。

何谓“情境剧”,萨特曾作过明确解释。他说“为了取代性格剧,我们创立情境剧;我们的目的在于探索一切人类经历中最共同的情境,这种情境在大部分人一生中至少发生过一次。”[1]换言之,存在主义剧作中人物所处的情境在现实中时有发生,存在主义人物所处的境遇在抽象的层面上有其不容置疑的哲理性。同时,“情境剧”关心的是人物的“极限的情境以及处在这种情境中的人的反应”,在这种善恶荣辱、生死成败尖锐冲突的极限境遇下,剧中人物进退维谷,左右为难,但必须做出选择。从这个意义上说,萨特的十一部剧作大多都算作“情境剧”。本文以《恶心》为例,以窥其存在主义文本的哲学意蕴与文学价值。

一、萨特的“情境剧”是其存在主义哲学形象化的解说

萨特存在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是:存在先于本质。他说:“人不外是由自己造成的东西,这就是存在主义的第一原理。这原理,也即是所谓的主观性”。[2]显然,萨特的“存在”,是指“人的存在”,这种“人的存在”先于本质,是一种主观性的存在,具有自我超越存在的'特性,是先于外界万事万物的本体论的“在”。

所谓“存在先于本质”,指的是人而不是物。物的本质在它被生产出来之前就已经被确定了,物是本质先于存在。而萨特所说的人则不同,他认为首先是人在,然后选择本质,存在规定着必然通过选择而成为自我。萨特曾明确指出,“所谓‘存在先于本质’是什么意义?这话的意思就是说,首先人存在、露面、出场,后来才说明自身,假如说人,存在主义者看来是不可能给予定义的话,这是因为人之初是空无所有;只在后来人变成某种东西,于是人就照自己的意志而造成他自身”。[2]

萨特的代表作《恶心》是一部日记体裁小说,它通过人的一种生理反应——恶心把作品的主题导向存在主义的理念。它描写青年历史学家安东纳·洛根丁在一个虚构的法国城市布维尔大约一个月的生活、工作、思绪和回忆。他正在研究并准备写一位侯爵的传记。他来到布维尔这个小城,城里那些悠闲自得,心满意足的居民使他恼火;他们恪守法律、尊重上帝、循规蹈矩的行为使他憎恨。他觉得自己似乎属于另一类人,“一个生活在死气沉沉的孤寂之中的局外人”。他对周围的一切感到陌生,研究工作一无起色,只好到马路、公园、酒店去闲荡,还常去咖啡馆与老板娘厮混。久而久之他对这一切渐渐产生了厌恶:

现在我明白了,我更清楚地记得几天前我在海边打水漂时的感觉。那是一种带甜味恶心的感觉。这种感觉多么令人不愉快。那是从石块上来的。我可以肯定,这种感觉是从石块传到我手里的,是的,是这样,一定是这样。我的手上握着一种厌恶的感觉。从那时起,恶心就没离开过我,它把我逮住了。

于是,洛根丁感到“我存在着——世界存在着——而且我知道世界存在着,这就是全部真相”,这是“存在先于本质”的第一义,即人的存在先于本质。而“卵石”则是其第二义,如果洛根丁像彼维尔布的其他居民一样麻木,那么他就不会感到“恶心”,就不会在捡起卵石时浮想联翩,更重要的是,他根本不会注意到这卵石,最多只是在散步时无知无觉地在脚下踩过。那么这时,卵石没有为洛根丁所体验,它便不在“恶心”中存在。这样,萨特就借助“恶心”这一所有人类都会有的心理反应,将其抽象的哲学思想——“存在先于本质”的含义通过生动的艺术形象表达出来了。

二、萨特存在主义另一个重要的思想是:自由选择

自由选择的核心是自由,即主张人在选择自己的行动时是自由的,无论对什么环境、采取什么行动、怎样采取行动,都可以自由选择,反对任何形式的决定论。

萨特的自由理论一方面在伦理上为人的行动自由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也强调人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萨特所说的自由是承担责任的自由、做出道德选择的自由。例如他在《存在与虚无》中说:“人,由于命定是自由,把整个世界的重量担在肩上:他对作为存在方式的世界和他本身是有责任的”,又说:“这种绝对的责任不是从别处接受的:它仅仅是我们的自由的结果的逻辑要求。”[2]这就是说,正因为人是自由的,所以才需要承担责任。由于害怕自己实现不了预定的目标,完不成自己的责任,人就有了焦虑。

人的自由和自由选择不仅是萨特哲学思考的主题,也是他文学表达的核心。在自由的哲学问题上,萨特强调了人选择的自主性和他应对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恶心》中的主人公洛根丁对他所处的世界感到恶心,他在书中写到:   后来他有了一个真正是冒险的开端——他整个地感受一种模模糊糊的可怕的变态:这就是恶心。它从后面抓住你,使你漂浮在一个不冷不热的时间的海洋里。这是改变了的洛根丁吗?这就是世界吗?这墙、这花园、这咖啡店都突然被恶心所压倒。另一回他又度过了一个可怕的日子:有什么东西在空气中散发着腐烂的气息,这光,这人们的姿态。洛勒旁先生又死了——死者不能作为活人存在的理由。洛根丁徘徊在街头,实实在在但又毫无存在的理由。然后,在早春的一天,他领悟了自己冒险的意义:恶心是展现自身的存在——而存在看来不是很舒适的。

显然,恶心这个东西既不是死的念头,也不是害怕,而是一种无名的压力。这种压力使洛根丁感到自己与世隔绝,“毫无存在的理由”。精神上的压力使他思考自己的一生,结论是自己的一生毫无价值。最后洛根丁放弃写作、离开布城:

这小城令人气闷的氛围和他对即将来临的巨大灾变的感受使他重又回到与世隔绝的状态。怎么办?喊别人来帮一把?但“别人”都是些绅士:他们彼此点头致意却丝毫意识不到自身的存在。洛根丁准备离开布城;他到铁路咖啡店去最后听一次“在这些日子里”,这歌正放着。洛根丁找到了一个机会,一个肯定自身的微小机会。

这里,洛根丁所找到的“机会”,“一个肯定自身的微小机会”就是对他所处世界所担负的责任。虽然这种责任是如此微不足道,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萨特“自由选择”的基本思想。

总之,借助“情境剧”,萨特把深刻的哲理寓于形象的文学之中,从而实现了文学与哲学的有机结合。这样,存在主义哲学成了存在主义文学的核心思想,存在主义文学成了存在主义哲学形象化的图解。存在主义哲学因为文学的广泛流传而与普通民众产生了联系,从而使存在主义哲学在短时期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存在主义文学也因为哲学而具有了深厚的哲学底蕴,表现出了鲜明的哲理性。不过,萨特“情境剧”借助文学作品虽然提出了不少发人深思的哲学问题,但从总体看,他的处世态度是消极的,也是不可取的。

参考文献:

[1]让·保罗·萨特著,施康强等译,《萨特文学集》[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

[2]萨特著,陈宣良译,《存在与虚无》[M]。北京:三联书店,1987

英雄主义论文参考文献

对不起暂时没找到!

文献综述的话就写美国电影和文化的联系,随着时代的变迁,文化导向开始改变,电影里的所反映的思想也开始不一样了。不过美国电影始终都宣扬的是英雄主义。反正综述嘛,就是一通抄,把别人的话概括概括、总结总结。有些就转换成自己的话就好了。至于外文文献直接google里搜,输关键字american culture,film,cinema应该有的。google scholar里面应该也有不少PHD文档的。我写论文常用的。

请参见美国著名哲学家、文学家安.兰德的名作《源泉》《阿特拉斯耸耸肩》和《新个人主义伦理学》。

美国,西欧殖民者的后代,英雄,好像没有

论文极简主义参考文献

浅谈深泽直人的极简主义设计哲学

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大家都接触过论文吧,论文是我们对某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文章。怎么写论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浅谈深泽直人的极简主义设计哲学,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极简主义的产品注重以单一的纯粹材料和形式,人性化的细节,全面的功能打动人心。深泽直人是日本著名的产品设计师,其在设计领域的地位可与原研哉,隈研吾相提并论,他的设计生涯十分辉煌。

摘要: 本文从极简主义产品设计风格成为大势所趋的背景出发,结合具体的产品范例。仔细分析日本产品设计大师深泽直人的设计风格,主要从产品外形特点以及设计产品时所秉持的理念这两个方面着手,对深泽直人独特的设计风格进行总结和概括。

关键词:极简主义;深泽直人;无意识

极简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一个艺术派系,其外在特征主要表现在形式,构图以及材料的简化与纯粹,它提倡剥离艺术家创作时的情感表现,用冷静客观的处理方式为观众留下更广阔的联想空间。极简主义涉及绘画,雕塑,产品设计等众多的艺术领域,但是其绘画以及雕塑作品的影响力并不突出,相反在传统艺术派系不太注重的产品设计领域,反而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一、极简主义设计风格盛行的原因

极简主义的产品注重以单一的纯粹材料和形式,人性化的细节,全面的功能打动人心。目前市场上的高端产品大多奉行极简主义的设计,例如苹果手机,香奈儿的服装,爱马仕包包。其实,极简主义设计风格成为大势所趋是有其深刻的原因的。首先,源自人们的心理需求,在极简主义之前的设计风格例如欧式风格,中式风格等主要崇尚的是精致,繁琐的美。

这种风格虽有其可取之处,但是时间长了,繁琐的堆砌会在视觉上对人们产生压迫,进而就会审美疲劳,渴望回归简单,纯真的世界,因此人们会把目光转向极简主义的设计风格。其次在于极简主义设计风格本身存在的意义,存在即合理,极简主义的意义就在于它为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一个新的视角。设计风格之所以能不断进步就在于不断地创新,不断的注入新的活力。当然极简主义也不是无时无刻都适用的,如果真的长时间深入各行各业,它看似单调的风格又会被人们厌倦.但是在当前,这种设计风格还是很容易为大众所接受的。

二、极简主义风格的杰出代表深泽直人

那么说到杰出的极简主义风格设计师,就不得不说一下深泽直人了。深泽直人是日本著名的产品设计师,其在设计领域的地位可与原研哉,隈研吾相提并论,他的设计生涯十分辉煌。

他是典型的能把日本特色的设计风格与国际风格完美结合的代表人物。曾获得过红点,日本优秀设计奖等多项大奖,曾与苹果,无印良品等多个品牌合作过,并且创立了一个新的产品品牌“±0”,他的设计主张就是用最少的元素来展现产品全部的功能。下面将列举具体的作品,通过仔细的分析和鉴赏,来更好的理解深泽直人的设计哲学。如上图所示,这是深泽直人设计的一种饮料外包装,这一系列果汁皮的饮料包装最大的特色就在于它逼真的模仿了香蕉,草莓,猕猴桃等水果外壳的形状,颜色,和触感。香蕉包装侧面上还有一个类似于香蕉茎的小接口,草莓表皮上的小颗粒和猕猴桃表皮上的细绒毛都做得栩栩如生。

这都是采用一种新型的加工方式制作的。这种外包装可以给顾客带来一目了然的感觉,逼真的设计似乎同时打开了顾客的视觉,触觉与嗅觉,让顾客很快速的了解不同外包装对应的不同的果汁类型,同时这种外包装非常的醒目,它寓意它的果汁是包裹在果皮里的,突出了该品牌果汁的新鲜,健康,很容易在众多产品之中脱颖而出,具有十足的创意性和趣味性,引起大家的兴趣。如上图所示,这是深泽直人设计的一款加热器,外形的线条简洁圆润,体量较小,色泽艳丽,像正午火辣辣的太阳,又像一串鲜嫩欲滴的红辣椒。其实,整个设计最突出的就是加热器表层上的一片细小的红色绒毛,这种材质的运用引发了人们的强烈的触觉感受。温暖的绒毛弱化了冰冷的机器所带来的疏离感,火红的颜色又与加热器的功能遥相呼应。

三、深泽直人的设计特点

上面几款产品都是深泽直人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从上面几个产品,我们可以大致了解了深泽直人的设计风格,其实对于深泽直人的设计,我们不仅要看到他的显而易见表面的设计的特点,更要看到他深层次的一种设计哲学,设计理念。

1)深泽直人的产品设计有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简洁。外形往往是简单的几合体,颜色也以纯色为主,且多采用暖色调,线条的衔接利落流畅,让人赏心悦目。但是简洁并不意味着平淡,他的简洁实际上是对事物本质的关注。事物的本质是纯粹的,唯一的,该是什么样子,就应该是什么样子。没必要为了追求标新立异的外表而改变生活用品最本质的面貌。

其实现在市场上的很多设计师都存在这样的问题,仅仅是为了追求产品独特的外表,非要把产品凹成奇奇怪怪的形状,或是附加上一堆华而不实的繁琐的装饰物,改变了物能够带给人的最舒服的状态,也硬生生的改变人们习惯的生活方式,这种哗众取宠设计理念实际上是很幼稚的。

深泽直人这种简洁的设计风格解开了奢华繁琐的事物给人们带上的枷锁,使人们又重新回归到一种舒缓,愉悦的节奏当中。这种简洁并不等于粗糙的简陋,其实通过对上面几件产品的欣赏我们也感受到了深泽直人的风格是简洁但优雅的。这种风格似乎是很多日本设计师都得心应手的。它抽去了一切不必要的,累赘的设计,但是这种取舍是建立在完美发挥物品的功能的基础上的,不是随意剪裁的。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那些看似极度简约的线条和形状其背后包含着深层复杂的思考及精准的计算有时为了达到对简约质朴的精神追求甚至不惜费时耗料以实现形式与功能设计与素材物质与精神的精确平衡。深泽直人关注每一个细节,力求达到完美,也体现了一种对人性的关怀。

冷漠的产品终究是很难打动顾客的。深泽直人的简洁不同于密斯凡德罗那种一味地追求简单的形式甚至不惜牺牲功能的刻板风格,也不同于功能主义那种只重视产品功能的发挥而完全不在意外表美观的粗糙风格。这种风格是在日本传统审美趣味的滋养下生长出来的。简洁不意味着单调,其毫无侵略性的形式反而留给观众更自由,更广阔的发挥空间。深泽直人用自己简洁却优雅的独特风格打动了都市人的心。

2)深泽直人在设计时还特别注意多种感官的混合开发,例如上面介绍过的著名的果汁包装系列,不仅用鲜艳的色彩调动了人的视觉关注,同时逼真的草莓颗粒以及猕猴桃绒毛的镶嵌使得外包装的触感更加强烈,这就是观众在欣赏的时候同时调动了视觉和触觉,印象更加深刻。深泽直人注重不加掩饰的表现物品原材料本身具有的质感。

在现在这个“热媒介”时代,设计师在设计产品是也要抛弃过去那种只在视觉表现上下功夫的落后的设计理念,应当结合多种感觉表现,充分调动观众的感官,为他们创造一个立体的,全面的产品体验过程。

3)深泽直人的设计风格之所以独树一帜,不仅仅在于其突出的产品外形设计特点,还在于其独特的设计哲学。深泽直人多次在公开场合强调自己的设计是一种无意识的设计,无意识其实就一种隐藏在人们内心深处的,还没有认识到的意识形态。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有一些无意识的举动。

深泽直人是这样解释无意识行为的:“在没有放雨伞的地方,几乎所有的人都会把雨伞往墙上一靠,而雨伞的另一头就放在瓷砖与瓷砖之间的缝隙中。这种情况下,比如你造一座新房子的时候,要设计放雨伞的东西,你不需要把这个地方设计成平常的专门放雨伞的一个空间。

你只要在地上开一条缝,当你家来客人的时候,他就会把雨伞往那儿一放。这个无意识的动作,实际上设计者的目的就达到了,达到放雨伞的功能。”深泽直人认为设计师应该关注人们内心深处的无意识的需求,设计出来的产品迎合这无意识的需求,能够让人们可以自然的,纯熟的使用产品,而不需要说明书,这才是最让人放松的设计。那么,其实就我理解,无意识设计应该就是一种对人性的关怀,就是不光要考虑到人们常规的需要,还要考虑到额外的需要。

站在使用者的角度上去考虑产品的功能,这才是真正的人性化。无意识设计关注到的是人们平时自己都没有注意到的细节,因而人们在使用的'时候往往觉得这种设计似曾相识,感到无比亲切。通过对深泽直人的设计的分析,我们不仅了解到简洁的产品外形的魅力,也了解到了先进的设计理念。联系实际,当今中国的产品设计水平还是比较落后的,大多数产品外观仍旧是过于繁琐,花里胡哨,甚至一些产品根本都是中看不中用。总体上还是需要好好学习这些日本设计师的理念,技巧的。怎样抓住机遇,顺应极简主义产品设计的趋势,仍旧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刘苏.从深泽直人设计风格解读极简主义新内涵[J].艺术与设计,2009,(7).

[2]黄燕妮.回归产品设计的本源——浅析深泽直人的设计思想和设计实践[J].装饰,2008,(11)

【拓展】极简主义摄影在招贴设计中创意表现论文

摘要 :该文主要就极简主义摄影和招贴设计的创意表现相关理论进行探究,希望通过研究,为极简主义摄影和招贴设计的结合发展起到理论支持作用。

关键词 :极简主义摄影;招贴设计;创意表现

极简主义摄影和招贴设计之间的关系,随着时代的变化逐渐拉近,摄影技术在招贴设计领域的应用,能突出招贴设计的创意。在人们对招贴设计的多样化风格的追求下,极简主义摄影得到了重视。加强对极简主义摄影的应用研究,能为设计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一、极简主义风格特征以及极简主义摄影和招贴设计的关系

1.极简主义风格特征体现

随着现代设计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简约化的设计风格。在产品设计过程中,简约风格能够承载人们的精神关怀并突出人们的需求心理。在简约设计手法的应用下,赋予产品对人的价值和意义,显示出人们精神层面的需求。极简主义的应用体现出了人本主义的关怀。现代设计往往关心设计作品的吸引力与个性,极简主义理念在设计中的应用,成为优化现代设计的重要设计思想。

2.极简主义摄影和招贴设计的关系

人们的思想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转变,人们不满足于传统文化所带来的审美。在招贴设计过程中,对极简主义风格的选择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极简主义要求一目了然,在瞬间表达出事物的信息。在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背景下,人们的思维不断变化,要求一目了然、去复杂化。所以,极简主义摄影和招贴设计之间的距离拉近了,招贴设计在摄影技术的介入下,形成了现代招贴设计形式,这对招贴设计人员的创作思维也有一定的影响。

二、摄影和招贴的相通之处及极简主义摄影在招贴设计中创意表现

1.摄影和招贴的相通之处

招贴设计和摄影之所以能够产生联系,正是因为两者之间有相通之处。摄影和招贴设计都是平面造型艺术,能够再现空间,并有着相同的视知觉规律与审美特性;同时,两者都是大众传媒媒介,在信息传达与艺术性两方面可以有机结合。只有完成了信息传达任务,才能凸显其自身的价值。摄影和招贴在技术特征上具有显著的复制性,作品是作者思想和表现手段的统一,在风格类型上也比较多样。招贴设计和摄影作品的灵魂是创意,所以将两者进行有机结合具有可行性。

2.极简主义摄影在招贴设计中创意表现

将极简主义摄影融入招贴设计要注重创意表现,需要对其进行创新性思考。其设计应用的精髓在于寻求简洁、强化视觉对比,以简洁化的视觉形象,获得简约而不简单的视觉效果。可以将极简主义摄影视为一种设计构图,追求用最低限度的视觉感受阐述整体影像故事,以画龙点睛的方式让观者看见简单主题、大片留白下的影像重点。极简主义摄影技巧往往需要打破常规摄影思维,主题重点可以偏离古典的黄金分割,有时与背景关系不大,甚至可以抽象取景为作品添上一笔。极简主义摄影除了能以拍摄者的角度进行思考,也可以从观者面对影像内涵时所触及的想法出发,让画面内容不再呈现为以往那种讲述方式,而是赋予观者解读的自由,让观者以自己的方式思考。将摄影与招贴设计进行结合,能充分展现摄影的艺术个性。如,李西斯基是构成主义设计运动在平面设计领域的重要代表,其在招贴设计过程中突出构成主义的特征,主要表现在简单、明确上,以简明的纵横版面编排作为基础,字体采用无装饰线体,平面装饰基础是简单的几何图形和纵横结构,运用摄影蒙太奇设计插图与招贴。图片的拼贴本来是达达主义比较常用的艺术手法,李西斯基在此基础上进行发展,在政治宣传招贴设计与制作方面广泛应用,将极简主义摄影融入招贴设计。每种摄影的风格都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极简主义摄影与招贴设计相结合,能够呈现出新的设计风格。如,与李西斯基、罗钦科同时期的斯坦伯格兄弟是将摄影和招贴设计相结合的先行者。在设计过程中,他们充分发挥对二维空间的高度敏感观念与意识,设计了大量的电影招贴。其所设计的招贴中能够看到逼真的形象,通常通过坐标方格和放大投影的方法进行绘制。在摄影照片的使用方面和李西斯基的摄影蒙太奇手法类似,将黑白照片形象组织进彩色招贴设计,颜色的运用通过构成主义的象征性色彩进行展现,这样就形成了不同平面的叠加,使招贴设计的视觉效果比较强烈。在极简主义摄影的应用下,招贴设计的效果更为突出。如,斯坦伯格兄弟设计的马布招贴就采用了这一方法进行设计创作。斯坦伯格兄弟在招贴设计过程中对色彩和造型的应用,对后来的设计师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结语

极简主义摄影在招贴设计中的应用需要从多方面引起充分重视。文章对极简主义摄影在招贴设计中的应用进行探究,以期从理论上深化极简主义摄影的应用意义。希望文章的研究成果能对招贴设计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薛芬.创意——招贴设计的灵魂.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2).

[2]杨俊贺,吕文静.漫谈招贴设计创意.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

1 西方的园林传统2 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探索 工艺美术运动中的园林设计 新艺术运动中的园林设计 新艺术运动的产生与设计风格 新艺术运动中的设计师与园林作品 新艺术运动中的园林的影响3 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产生 19世纪下半叶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现代艺术的发展及对景观设计的影响 现代建筑运动先驱与景观设计 门德尔松 荷兰风格派 包豪斯 勒·柯布西耶 赖特 纽特拉 阿尔托 巴黎“国际现代工艺美术展”和法国现代景观设计4 英国的景观设计 唐纳德 杰里科5 美国的景观设计 斯蒂里 “哈佛革命 第一代现代景观设计师 托马斯·丘奇和“加州花园” 盖瑞特·埃克博 丹·克雷 詹姆斯·罗斯 第二代现代景观设计师 二战后的景观设计的行业形势 劳伦斯·哈普林 佐佐木英夫 泽恩 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变化6 拉丁美洲的景观设计 布雷·马克斯与巴西的景观设计 墨西哥的景观设计 巴拉甘 里卡多·莱戈雷塔·比利切斯7 斯堪的那维亚半岛的景观设计 瑞典的景观设计 丹麦的景观设计 布兰德特 索伦森 安德松8 德国的景观设计 联邦园林展与德国现代城市公园 工业之后的景观设计 国际建筑展埃姆舍公园 杜伊斯堡风景公园 萨尔布吕肯市港口岛公园 海尔布隆市砖瓦厂公园 科特布斯露天矿区生态恢复 景观设计师 格茨梅克 马汀松 卢茨 拉茨 鲍尔9 现代雕塑对景观设计的影响 雕塑结合景观的设计 野口勇 穆拉色 其他 大地艺术 大地艺术的产生 为艺术的大地艺术作品 景观中的大地艺术 大地艺术与废弃地的更新10 生态主义与景观设计 《设计结合自然》与麦克哈格的景观规划思想 生态主义原则指导下的景观设计11 70年代以来景观设计的新思潮 “后现代主义”与景观设计 “解构主义”与景观设计 极简主义与景观设计 极简主义 彼得·沃克 艺术的综合——玛莎·施瓦茨的景观设计 艺术与科学的结合·哈格里夫斯的景观设计 人类与自然共生的舞台——高伊策的景观设计12 结语主要参考文献主要人物索引后记

论极简主义景观设计中东西方文化观的融合

本文是一篇关于景观设计类的毕业论文范文,虽然不是特别优秀,但也表明了论文的基本格式规范,大家不妨多加参考。

论文摘要: 极简主义景观自六十年代以来在西方开始蓬勃发展。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传入我国并在城市景观建设中起到重要作用。极简主义景观的设计理念及设计方法在东西方文化上都有其共同的观点和文化特征,在中西园林景观设计中都能找到诸多相似的地方。研究二者的渊源与特点对于我国景观设计的融合创新将具有积极的意义。

论文关键字: 景观设计;极简主义;融合创新

极简主义景观将景观简洁的形式与复杂的内涵结合在一起,个性鲜明,体现出强烈的现代化、工业化特征,追求极度简化、客观、抽象,以很少的设计元素控制大尺度的空间。对极简主义景观历史的研究发现东方文化对极简主义景观的内涵塑造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西方文化则对极简主义景观的外显特征有着直接的影响。在不同文化体系下的古代东方和西方艺术中,极简主义景观处曾经以不同的方式体现出对极简的追求。而在当代景观设计中,穿越时空与地域的差异最终走向融合的状态。极简主义景观作为继承发扬传统的一个优秀范例,不是纯粹地对既往风格的延续、传统符号的卖弄,应该立足当代,回顾传统,放眼未来,深层挖掘,寻找当时当地最恰当的表达方式,对极简主义景观中东西方文化的关联性研究,可以给我们带来些许多的思考和启示,对当前的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极简主义景观设计的东方文化意蕴

“极简”是将物体形态的通俗表象,提升凝练成为一种高度概括的抽象形式,它摈弃陈俗与浮华,直至本原。现代极简主义景观运用简洁的形式表达深远的意境,创造出一种明净平和的神秘感,这些和中国传统道家与禅宗的思想内涵显然有着相似之处。在中国园林中,往往采用抽象的手法,把自然景物中最能引导思想情感的要素提取出来,经过抽象以象征性的题材和洗炼的手法反映出来,有限中见无限的意境营造使观赏的人既感到自然气息,又发人深思、强调了感情的抽象力。

1.道家思想的影响

道家美学思想源于春秋时代一些避世舍身的隐者。道家学说创始人老子主张“因性任物”“无用贤至”“弃知舍己”“舍与是非”。庄子强调“天地与我并生,

而万物与我为一”,“游乎尘埃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在《庄子·天地》中对繁复与简约有独到的论述:“且夫性有五:一日五色乱目,使目不明;二日五声乱耳,使耳不聪;三日五臭熏鼻,困慢中 颡 ;四日五味浊口,使口厉爽;五日趣舍滑心,使性飞扬。此五者,皆生之害也。”这种理论与老子追求与造化同工的大巧,追求“致虚极,守静笃”的`境界一脉相承。其中

“道”是道家哲家思想的核心,要在精神上与道为一体形成“道的人生观”。庄子所体现出来的艺术精神由人生修养而得,追求人生的天人合一为精神境界。这种清净虚明、无思无虑、“无我”的境界成为一种思维方式,

影响中国士大夫阶层的生活情趣与心理性格。这种精神也充分呈现在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之中。

中国园林之美主要是一种以自然为中介,

在自然中领悟宇宙、历史、人生,

达到与道的和谐统一的意境美。这种由实到虚,

化景物为情思的特点决定了园林的创作原则并不必然是写实地模山范水,山水只是做点缀,对意境的追求成为园林的灵魂所在,强调“境生于象外”诱发人的意境美感,山水花木主要起“比”“兴”作用,,可以满足于象征性的点缀。一拳石则苍山千仞,一勺水则碧波万顷,层峦叠嶂,长河巨泊,都在想象中形成。造园的主要目的在于强调和表现自然景观所诱发的情趣和艺术精神,重在表达象征意义。这种以少胜多的写意表现手法也是极简主义景观设计中抽象提炼的手法是一致的,是东方简约主义审美的文化渊源。

2.禅宗思想的影响

禅宗是在中国文化土壤上形成的一个中国佛教宗派。它吸收佛教诸派思想以及玄学思想之所长,还融合了中国文化中有关人生问题的思想精髓。提倡通过个体的直觉体验和沉思冥想的思维方式,在感性中通过悟境而达到精神上的一种超脱,与自山禅悟折射出十足的空寂、空灵,淡远却不乏明净、流动、静谧的气韵。

禅宗思想将园林空间的“画境”升华到“意境”。从禅宗认为时间万物都是佛法或本心的幻化,这就为园林这种形式上有限的自然山水艺术提供了审美体验的无限可能性,打破了小自然与大自然的根本界限,构筑出中国文人园林中以小见大、咫尺山林的园林空间。在禅宗看来,规定性越小,想像余地就越大,因而少能胜多,只有简到极点,才能余出最大限度的空间去供人们揣摩与思考。此外,中国园林中还注重“淡”的表现,一是景观本身具有平淡或枯淡的视觉效果,其中简、疏、古、拙等都可构成达到这一效果的手段,一是通过“平淡无奇”的暗示,触发你的直觉感受,从而在思维的超越中达到某种审美体验。公元12世纪,禅宗思想进入日本,并在与本土文化的不断碰撞、融合中,禅宗思想开始影响园林艺术的创作。禅宗所主张的纯粹依靠内心省悟,将日本园林的创作,从各种物质条件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僧侣们运用非常单纯的材料、极为简练的手法,营建禅寺园林表现广大无限的自然界和内心幽幻的宗教世界,让人们通过静坐、观赏和内省,达到对宗教境界的感悟,把日本的枯山水推向纯净、抽象的极致。

三、极简主义设计审美的西方文化观与实践

西方古典园林深受西方哲学、美学思想的影响。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万物最基本的元素是数,数的原则统治宁宙的一切现象。他们的美学观念也是从数的观点出发,认为美的源泉是数的协调,因此提出“黄金分割律”。这种数学的或几何的审美思想一直深刻地影响着欧洲艺术界,西方几何规则式园林风格正是在这种唯理主义的美学观念影响下逐渐形成的。

1.人本主义的影响

与中华民族的自然审美心理不同,西方美学观念深受人本主义的影响。他们认为人与大自然是改造与被改造、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这种关系折射到美学上形成了人本主义观念,它强调人的地位。受人本主义思想的支配,西方园林追求人工美,欣赏人工化的自然。古罗马科学家老普里尼在《自然史》中说“柏树现在经过修剪造成厚厚的墙,或者收拾的整整齐齐,精精致致”,园丁们甚至用柏树“表现狩猎的场景或者舰队,用它的常绿的细叶幕仿真实的对象。”经过中世纪到文艺复兴时期的园林,古希腊、古罗马的造园手法被继承,忽视自然美的审美情趣也一脉相承。黑格尔在阐述西方古典园林时说“最彻底地运用建筑原则干园林艺术的是法国的园林。它们照例接近高大的宫殿,树木是栽成有规律的行列,形成林荫大道,修剪得很整齐,围墙也是用修剪整齐的篱笆来造成的。这样就把大自然改造成为一座露天的广厦。”在法国古典主义园林中,人们不欣赏树木花草自然的美,而只把它们当作有各种色彩和质感的材料,用来铺砌成平台的图案,或者修剪成球形、长方、圆锥等绿色的几何体,园林的美不是自然形态之美,而是各种图案和几何体的美即人工美。

2.东方文化的影响

欧洲在13世纪,通过马可·波罗的《东方见闻录》,马黎诺里的《马黎诺里游记》开始了解中国文化,它是中世纪西方对中国认识的顶峰,摆脱了中世纪地图学的幻想,构成了欧洲思想文化史的重要里程碑,此后并一直保持着相当的好奇和热情。具体到造园艺术,“中国热”更在18世纪的英国风景式园林中达到高潮。中国园林中对意境的营造和以少胜多的抽象手法对极简主义景观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17、18世纪,西方文化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在英国首先出现了自然风景园,辉煌百年后,19世纪上半叶,不少设计师重新提出在建筑与自然之间最好有几何式的花园作为过渡,至此,园林中的规则式和自然式就没有停止过争论,二者在交替、并驾中发展上升。19世纪末,在工艺美术运动中,艺术和建筑逐步向简洁的方向发展,园林受到新思潮的影响,也走向了净化的道路,逐步转向注重功能,以人为本的设计。建筑师舍弃繁琐,用宁静的富有哲理的建筑形象打动人,使人们用心灵来感受建筑,而不是被表浅的东西所迷惑。追求建筑的本体,将建筑简化成光线、空间、体量这样的基本元素,剔除琐碎,留下纯净,给繁乱混杂的建筑界带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极简主义景观设计代表人物彼特·沃克将简洁潜存于复杂之内的哲学精华,在他的园林中独特的细节或宏观的整体中都有所体现,如他所设计的哈佛大学唐纳喷泉(Tanner Fountain)、日本京都高科技中心景观和日本Minato—ku的IBM大楼庭院景观都是极富禅意的作品,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传统日本园林静观和冥想的特点。禅宗园林对他的作品影响之深远可见一斑。

3.纯净抽象的设计理念

西方极简主义景观手法特征主要体现在对于整体性的把握;对建筑化简约、纯粹空间的追求;对材质的关注和构造的精细;对纯净、抽象形式的运用、对时间与自然造化的体现等。并运用简化和提炼、简洁抽象几何形体、景观要素的系列化等方法来实现纯净抽象的形式。设计通常从基地和功能出发,确定空间的类型,然后用轴线、绿篱、整齐的数列和树阵、方形的水池、树池和平台等景观语言来塑造空间,注重结构的清晰性和空间的连续性。材料的运用简洁而直接,没有装饰性的细节。空间的微妙变化主要体现在气候变化、材料的质感色彩、植物的季相变化和水的灵活运用。这种形式化、模型化、公式化的符号设计被用于不同时代、不同场地,直接而简单有效。极简主义景观追求的是一种“添之一分则多,减之一分则少”的有机,在极简主义作品的元素个体本身是无意义的,它们的意义体现在相互的关系中、结构里。极简主义在装饰问题上走向了一个肯定装饰的、多风格的、多角度的、包容的新阶段,大量的极简主义景观作品在有着简洁的形式、清晰的功能和逻辑关系的同时,往往通过材料的质感、肌理、色彩以及技术构造的细节来增加景观的装饰性和表现力,并且注重时间、自然因素对景观的影响。如在安藤忠雄设计的“水的教堂”中,明净的 玻 璃后面,一面平静的水面、一个沉默的十字架、一片幽远的原野,人们的灵魂就在这极端简化的景象面前净化,升腾……

自然山水式的中国传统园林在世界园林中独树一帜取得了很高成就,

但是它的布局和意境已经不能满足当代园林的使用功能和审美要求。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开始出现大量具有极简主义风格特征的景观作品,但是很多的设计师没有建立对西方园林文化的深入理解和系统把握,只能作一些表面形式的模仿,甚至有些连外观形式模仿也难以做到准确到位。而且也更谈不上消解外来形式,创作高质量的本土现代景观新形式。况且,景观之美在本质上并不是形式之美或形态之美,而是人文之美、人伦之美。极简主义景观的精髓也不在于形式,而在于其意境与内涵。对中国来说现代极简主义景观是一种舶来的景观形式,缺乏从根本上推动其产生、发展的原动力,如果仅仅简单地作“拿来主义”对待,便会导致其艺术生命活力的丧失。所以我们必须首先立足于本土,博采众长,最终达到建构完善本土景观之目的。

在当代城市景观设计中,我国设计师需要做的是如何在保持中西文化独立性和纯洁性的前提下寻找二者的融合点,创造具有当代中国特色的新景观。极简主义景观的设计理念及设计方法在中西园林景观设计中都能找到诸多相似的地方,如注重意境、人与自然的对话、载体与精神的完美融合。二者的融合创新实际上是一种观念与方法的整合,我们要将传统园林中最具活力的部分和西方极简主义景观最具包容性部分与我国现实生存环境及未来发展空间相结合,兼收并蓄,以此来构筑中国极简主义景观的现在与未来。

参考文献(略)

达达主义论文参考文献

特里斯唐·查拉(Tristan Tzara),罗马尼亚人,达达主义运动创始人。1916年,查拉在瑞士苏黎世的伏尔泰酒店与几个流亡在瑞士苏黎世的文学青年—法国人汉斯·阿尔普以及另外两个德国人,组织了一个名叫“达达”的文学团体,这就是达达主义文学流派的最初形成。1919年,查拉又在法国的巴黎组织了“达达”集团并发表了达达宣言,把达达主义运动推上了一个新阶段。次年,查拉前往巴黎,结识了布勒东和苏波等人,从此达达主义运动和超现实主义运动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融合。他们组织了声势浩大的游行、表演、展览和晚会,并创办了《文学》杂志,宣传达达主义。1931年查拉与布勒东等人几经离合后终于加入了超现实主义组织,并发表《论诗的现状》一文。这篇文章与《超现实主义宣言》以及茹弗的《血汗》序言被认为是20世纪诗歌发展的重要文献。《论诗的现状》阐述了有意识和无意识的区别,主张通过分析和自发组合的方法来挖掘人类的潜意识。查拉幻想爆发一场既能破坏一切又能重建一切的文化革命,使人人都能掌握自己的意愿,自由表达思想。以查拉为舵手的苏黎世达达主义者们出版了一本名为《达达》的期刊。这本期刊1917年7月创刊,在苏黎世出版了5期,并在巴黎出版了最后两期。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旅居苏黎世的达达主义者们大多返回自己的国家,其中有一些人开始在他们的城市宣扬达达主义思想。 1934年,查拉赴西班牙,后站在共和主义一边投入了反法西斯的斗争。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参加了抵抗运动,战后在图卢兹创办了奥克语研究院,写了许多文学和艺术论文,探索艺术自由和主客观的关系。人类艺术史分为:原始美术(约300万年前起)、古典美术(约公元前一世纪古罗马前古典或17世纪初法国后古典——19世纪末);现代艺术(Modernism/Modern Art,约1916——1960),即国际现代主义艺术运动;鼻后现代艺术(Post-Modernist Art,约1960——1983,鼻祖被指证为约瑟夫·博伊斯Joseph Beuys);西方现代艺术由各种不同类型的视觉风格组合而成,是基于科学和理性基础上建立的,是西方数百年来的思想文化核心。基本概念 现代艺术,又称现代派艺术,很难有一个准确的定义。大致来说,被称为“现代主义”或“现代派”的艺术,是指20世纪以来,区别于传统的,带有前卫和先锋色彩的各种艺术思潮和流派的总称。[1] 主要艺术流派 现代艺术主要包括了野兽主义、立体主义、未来主义、表现主义、俄国的至上主义与构成主义、荷兰的风格派、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抽象主义、波普艺术等。 后现代艺术后现代艺术(Post-Modemist Art,约1960——1983,鼻祖被指证为约瑟夫·博伊斯Joseph Beuys)。 后现代主义的事件性由于取消了永恒的本质,一切偶发的事件自身就具有意义。后现代行为艺术突出了事件的不可重复性,用令人震惊的现场效果,瓦解日常生活中的因果关系和理性秩序。阿多诺()和利奥塔等人的理论可以解释这种现象。 观念性 现代艺术的自律观念遭到了颠覆,艺术单凭自身不足以构成艺术,艺术总是“关于什么”的艺术,有关艺术的理论解释也参与艺术的构成之中,艺术越来越接近哲学,成为一种思想观念。丹托(A. Danto)的理论可以解释这种现象。[4] 拼贴性 后现代的艺术也被认为是后历史的(post-historical)艺术。在后现代艺术界中,将以往出现的各种艺术联系起来的时间脉络已经失效,艺术的历史没有了“时间之箭”。艺术不再古今之分、内外之别,一切曾经出现过的艺术都可以成为后现代艺术家挪用和拼贴的对象,后现代艺术也因此不再要求独创性。舒斯特曼()的理论可以解释这种现象。[4] 流行性 后现代艺术不再追求永恒的价值,同时反对高雅与通俗、与大众之间的区别,这就使得艺术像消费社会的商品一样,具有时尚、流行等特征。艺术界中流行的都是历史上曾经出现的各种风格的改头换面,但不管何种改头换面的风格都不可能在艺术界中占有持久的位置。 后现代主义的基本特征(1)企图突破审美范畴,打破艺术与生活的界限 (2)从传统艺术、现代主义艺术的形态学范畴转向方法论,用艺术表达多种思维方式。 (3)从强调主观感情到转向客观世界 (4)对个性和风格的漠视或敌视。 (5)从对工业、机械社会的反感到与工业机械的结合 (6)主张艺术平民化,广泛运用大众传播媒介

达达主义是一场兴起于一战时期的苏黎世,波及视觉艺术、文学(主要是诗歌)、戏剧和美术设计等领域的文艺运动.达达主义是20世纪西方文艺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流派,是第一次世界大战颠覆、摧毁旧有欧洲社会和文化秩序的产物.达达主义作为一场文艺运动持续的时间并不长,波及范围却很广,对20世纪的一切现代主义文艺流派都产生了影响.概述达达主义者的活动包括公开集会、示威、出版艺术及文学期刊等等.在达达主义者的出版物中,充斥着对艺术、政治、文化的热情洋溢的评述和见解.达达主义的主要特征包括:追求清醒的非理性状态、拒绝约定俗成的艺术标准、幻灭感、愤世嫉俗、追求无意、偶然和随兴而做的境界等等.这场运动的诞生是对野蛮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一种抗议.达达主义者们坚信是中产阶级的价值观催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而这种价值观是一种僵化、呆板的压抑性力量,不仅仅体现在艺术上,还遍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达达主义运动影响了后来的一些文艺流派,包括超现实主义和激浪派.达达主义者认为“达达”并不是一种艺术,而是一种“反艺术”.无论现行的艺术标准是什么,达达主义都与之针锋相对.由于艺术和美学相关,于是达达干脆就连美学也忽略了.传统艺术品通常要传递一些必要的、暗示性的、潜在的信息,而达达者的创作则追求“无意义”的境界.对于达达主义作品的解读完全取决于欣赏者自己的品味.此外,艺术诉求于给人以某种感观,而达达艺术品则要给人以某种“侵犯”.讽刺的是,尽管达达主义如此的反艺术,达达主义本身就是现代主义的一个重要的流派.“达达”作为对艺术和世界的一种注解,它本身也就变成了一种艺术.达达主义运动的大部分参与者都深受虚无主义观点的影响,认为人类创造的一切都无实际价值,包括艺术在内.达达主义者进行艺术创作的根基在于机遇和偶然性因素.达达主义的理念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对许多人旧有价值观的颠覆力量.既然很难从无序的世界中找到实际的意义,那么便索性把这种无序当作是这个世界的某种天性,并以之去颠覆那些维系着旧秩序的旧美学体系.他们认为,正是这种旧的秩序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这场惨绝人寰的人间悲剧.达达主义者试图通过对旧秩序的拒绝达到彻底瓦解旧秩序的目的.历史“达达”一词的由来关于“达达”一词的由来,历来众说纷纭.有些人认为这是一个没有实际意义的词,有一些人则认为它来自罗马尼亚艺术家查拉和詹可频繁使用的口头语“da, da”,在罗马尼亚语中意为“是的,是的”.最流行的一种说法是,1916年,一群艺术家在苏黎世集会,准备为他们的组织取个名字.他们随便翻开一本法德词典,任意选择了一个词,就是“dada”.在法语中,“达达”一词意为儿童玩耍用的摇木马.因此,这场运动就被命名为“达达主义”,以昭显其随意性,而非一场一般意义上的“文艺运动”.苏黎世1916年,雨果·巴尔、艾米·翰宁斯、特里斯坦·查拉、汉斯·阿尔普、理查德·胡森贝克和苏菲·托伯等流亡苏黎世的艺术家在当地的“伏尔泰酒店”成立了一个文艺活动社团,他们通过讨论艺术话题和演出等方式来表达对战争,以及催生战争的价值观的厌恶.同年10月6日,这个组织正式取名为“达达”.1916年7月14日,在这个组织的第一次公开集会上,巴尔公开宣读了所谓的“达达主义宣言”.1918年,查拉撰写了另外一份达达主义宣言,这份宣言被认为是达达主义最重要的宣言之一.在此之后,很多艺术家都发表过类似的宣言.一本名为《伏尔泰酒店》的期刊是这以运动前期的主要成果.酒店关张之后,达达主义者的活动开始转移向一个新的画廊.不久,巴尔离开了欧洲,而查拉则开始大肆宣扬达达主义的观点.他给法国和意大利的艺术家和作家们写信,激烈的抨击他们的作品.很快,查拉便成为达达主义的领袖以及名副其实的战略统帅.以查拉为舵手的苏黎世达达主义者们出版了一本名为《达达》的期刊.这本期刊1917年7月创刊,在苏黎世出版了5期,并在巴黎出版了最后两期.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旅居苏黎世的达达主义者们大多返回自己的国家,其中有一些人开始在其他城市宣扬达达主义思想.柏林德国的达达主义运动并不如其他国家的达达主义运动那样“反艺术”,而是具有非常显著的政治和社会变革色彩.德国的达达主义者热衷于发表煽动性的宣言,动用宣传和讽刺的力量,发动大规模的公众示威和政治活动.1918年2月,理查德·胡森贝克在柏林第一次发表关于达达主义的演讲,并在同年年底发表了一篇达达主义宣言.汉纳·胡赫和乔治·格罗茨用达达主义的观点来表达对战后共产主义的同情.格罗茨和约翰·哈特菲德在这一时期共同发明了“摄影蒙太奇”技术.艺术家们出版了一系列政治刊物(都很短命),并在1920年举办了一场达达主义的国际展览会.柏林的达达主义运动内部矛盾重重.库尔特·施威特斯纠集一些其他艺术家脱离了柏林的达达主义组织.施威特斯迁至汉诺威,并在那里发展了更具个人风格的达达主义.科隆1920年,马克思·恩斯特、约翰奈斯·西奥多·巴尔杰德和阿尔普在德国科隆举办了一场广受争议的达达主义展览.这场展览的核心观点就是艺术的虚无性和反中产阶级价值观.纽约在一战期间,美国纽约也和苏黎世一样成为大批流亡艺术家和作家栖身的场所.从法国流亡美国的艺术家马塞尔·杜尚和弗朗西·毕卡比亚结识了美国艺术家曼·雷.1916年,这三人成为美国“反艺术”运动的核心人物.曾经留学法国的美国艺术家比阿特丽斯·伍德后来也加入了这一团体.纽约的艺术家们并没有以“达达主义者”自居,他们也从未发表过任何宣言或组织过任何政治活动.然而他们却通过自己的出版物对旧的艺术和文化体系进行大肆的炮轰,这些出版物包括《盲人》、《纽约达达》等.在这些刊物中,他们将旧的艺术讥称为“博物馆艺术”.在这段时期内,杜尚开始以现成品来进行自己的艺术创作,并参加了“独立艺术家社会”组织.1917年,他发表了著名作品《泉》,是一个写有“R. Mutt”字样的小便池.然而这幅作品却被“独立艺术家社会”组织拒绝.毕卡比亚对欧洲的出访加强了纽约、苏黎世和巴黎的达达主义组织之间的联系.他曾连续七年坚持出版达达主义期刊《391》.这本期刊从1917年至1924年在纽约、苏黎世和巴黎出版.到1921年,大部分艺术家迁至巴黎.在那里,达达主义迎来了最后一个高峰并走向终结.巴黎法国的先锋派艺术家一直和苏黎世的达达主义者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查拉就和包括阿波利奈尔、布勒东在内的法国作家、评论家和艺术家长期保持通信.巴黎的达达主义运动高峰出现在1920年.这一年,达达主义运动的很多元老来到巴黎.受查拉的影响,巴黎的达达主义者们也发表宣言,组织大规模示威运动,进行舞台表演并出版了大量的刊物.达达主义的作品第一次出现在巴黎公众的视野内是在1921年的“独立艺术家沙龙”上.让·克罗蒂和其他达达主义者们展览了自己的作品.达达主义音乐达达主义并不是一场严格意义上的视觉艺术或文学思潮,它也波及了音乐和录音领域.库尔特·施威特斯和阿尔伯特·萨维尼奥曾撰写《达达主义音乐》,一个名为“六人组”的乐队也曾在达达主义者的集会上演出过.影响尽管达达主义在很大范围内得到了传播,但它终究是一个很不稳定的文艺思潮.到1924年,达达主义基本被新生的超现实主义所吞并,达达主义艺术家们也纷纷投奔其他流派,包括社会现实主义以及其他现代艺术流派.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期,欧洲的许多达达主义者再度流亡美国,有一些则死于希特勒的集中营之中,原因是希特勒不喜欢有颓废色彩的艺术.二战之后,许多新的文学和艺术流派纷纷诞生,达达主义的影响更加微弱.1967年,在巴黎曾举办了一场大规模的对达达主义的追忆活动.苏黎世的伏尔泰酒店在达达主义运动殒灭后曾一度陷入沉寂,直到2002年,一群自称“新达达主义者”的艺术家们重新在此开始他们的活动.然而两个月后,这群人也逐渐消失.而伏尔泰酒店也被改建成一座博物馆,以纪念达达主义运动的历史.总体上讲,达达主义并不是一个成熟的文艺流派,而只是一种过渡状态的文艺思维,其艺术理念不具任何建设性,而是建立在对旧秩序的毁灭的基础之上的,因此势必无法长久.但正因为达达主义激进的破旧立新观,20世纪大量的现代及后现代流派得以催生并长足发展.没有达达主义者的努力,这些是很难实现的.代表人物及活动国家纪尧姆·阿波利奈尔 – 法国 汉斯·阿尔普 – 瑞士、法国、德国 雨果·巴尔 – 瑞士 约翰尼斯·巴德 – 德国 阿尔图尔·卡拉凡 – 法国 让·克罗蒂 – 法国 马塞尔·杜尚 – 法国、美国 马克思·恩斯特 – 德国 罗尔·豪斯曼 – 德国 艾米·翰宁斯 – 瑞士 理查德·胡森贝克 – 瑞士、德国 马塞尔·詹可 – 瑞士 克勒蒙·邦撒耶 – 比利时 弗朗西·毕卡比亚 – 法国、美国 曼·雷 – 法国、美国 汉斯·里克特 – 瑞士 库尔特·施威特斯 – 德国 苏菲·托伯 – 瑞士 特利斯坦·查拉 – 瑞士 比阿特丽斯·伍德 – 法国、美国 参考文献理查德·胡森贝克,《达达主义鼓手的回忆录》,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 格雷·马库斯,《唇印》,哈佛大学出版社 艾琳·霍夫曼 达达主义与超现实主义, 芝加哥艺术学院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