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首页 期刊论文知识库 问题

司马南评财经杂志最新评论文章

发布时间:

司马南评财经杂志最新评论文章

农商银行二维码花呗之前能用,现在怎么用不了原因一:花呗品牌隔离11月24日,花呗官方宣布启动品牌隔离工作,根据该公告,花呗品牌隔离后将专注于中小额消费需求,由银行等金融机构全额出资成立“信用购”消费信贷。“信用购”类服务和花呗的免息期保持一致,并且仅可用于消费,不可取现。这一次,花呗终于和银行划清了界限。在不久前,作为花呗同门师兄的“借呗”也被宣布进行品牌隔离工作,借呗方面声称,借呗将由蚂蚁消费金融公司提供,并成为蚂蚁消费金融公司的专属品牌。将由银行等金融机构独立提供信贷服务在“信用贷”页面展示。此次花呗、借呗的品牌隔离,难免让人想到去年12月蚂蚁金服被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及国家外汇管理局的联合约谈。而被约谈的一大主要原因就是蚂蚁金服的资产证券化问题。蚂蚁金服的资产证券化操作使得过往消费者在使用蚂蚁系产品时,并不清楚提供资金及服务的主体是谁,存在着“隐瞒”之嫌。此外,在2020年蚂蚁集团向上交所科创板和香港联交所递交的上市申请中,蚂蚁披露,其万亿信贷规模,其中有98%的资金来自合作银行和发行ABS。也就是说,花呗、借呗、网商银行用户获得的贷款或者信贷额度,98%的资金非蚂蚁自有资金。“这样的品牌隔离一方面有助于限制集中度、降低杠杆,避免某一个主体的风险过多地向其他机构传递;另一方面有助于更好地保护消费者,品牌隔离很好地解决了此前花呗、借呗屏蔽银行的品牌的问题,也避免了在出现风险时可能存在的合作机构之间法律责任界定的问题。此外,这样的品牌隔离对于银行而言有助于开展竞争。”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告诉《中国农村金融》记者。这样的隔离很好地解决了监管一致性的问题。“小贷公司的金融属性是比银行弱的,小贷公司形成的杠杆原则上要比银行低,对于银行而言有杠杆、资本充足率的要求,那么对于小贷公司来讲就不言而喻了。”曾刚表示,蚂蚁此前的运作模式(包括银行贷款及资产证券化)使得实际形成的杠杆远超银行,本次隔离有助于提升监管一致性,降低监管套利的空间。此外,此次品牌隔离也表明了监管的态度和决心,对于蚂蚁来说,消费信贷将与银行明算账,蚂蚁可用于放贷的资金相较之前将大幅降低随之而来的是花呗、借呗的杠杆率也将明显降低,在此种情况下,部分用户的花呗额度下降甚至停用属正常现象。原因二:花呗征信授权升级除了上述品牌被隔离的原因之外,花呗征信授权升级也是一大原因。此前的9月22日,花呗曾明确表示:由于花呗所属的重庆蚂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与银行并列,同受银保监会监管,所以其服务记录信息也需像银行信贷信息一样,纳入征信系统。自9月底,众多用户也陆续接到了花呗升级服务的通知,通知提示用户必须同意接入央行征信系统才能继续正常使用花呗,如果用户拒绝,就有可能随时被停掉。据悉,本次花呗接入央行征信系统区别于去年支付宝与金融机构的合作,为提供优质服务,需要部分用户的征信授权,本次接入是全量覆盖的。“征信就是经济身份证,不良征信记录会影响我们的大额贷款,因此,对于花呗、借呗没有停掉的用户要注意保持良好的使用习惯,谨防产生不良征信记录。”业内人士提示消费者。

柳传志企业家,司马南 社会 理论家。按理他们两人没有矛盾。柳传志经营他的企业,司马南他写他的文章。但是对于 社会 责任那就有冲突了。鲁迅先生是写文章,目的就是想使中国人都觉醒起来。但是看恶势屠杀了七君子。就会抨击黑势力了。司马南先生也是一样,他所想的就开视频,写文章都是告诫人们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柳传志作为企业家,所经营的产品应该质优价廉。应该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能抹着良心赚l黑钱。按理说各于各的事。但是因为有人通过各种材料泄露出十几亿国资流失。司马南与柳传志前生无怨,今生无仇,为什么还要揭穿这种现象呢,这就司马先生心存正义,为国仗言。是一位真正的斗士。就是输了。人民还是敬佩他的。 对于柳传志和司马南,说心里话,他们两个一个是我非常敬佩的企业家,一个是我非常喜欢的 社会 评论家。对于他们的争论,我心里也是非常的矛盾,并不希望他们俩人谁赢谁输,谁也不希望出现这种结局。 对于司马南近日连续在网上发布关于传奇企业家柳传志的一些往事,其中基本上是一些关于联想以前改制问题和柳传志、杨元庆工资过高的问题。 司马南我们都知道,他是一个 社会 评论家,他言语犀利,思维严谨,对于 社会 上发生的一些事情往往有着比较独特的见解,深受大家的喜爱,因此,司马南在网络上拥有众多的粉丝。 柳传志是我非常敬佩的企业家。联想的创始人之一,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企业家。 柳传志让联想从一个小作坊式的企业,发展成为今天的跨国型的著名企业集团,可以说是非常了不起,值得我们尊敬。 在联想的发展进程中,凝集着柳传志的心血,也离不开柳传志的辛劳付出,这一点,大家有目共睹。 对于司马南谈论的关于联想改制出现的一些问题,我认为那应该属于 历史 遗留问题,只要当时合法合规,就没有什么大问题,毕竟已经过去了几十年了。 柳传志这些年已经淡出了联想的管理层,过上了退休的生活,很少抛头露面了,走上街上,也就是一个邻家的老头,也算是一个功成身退的典范。 综上所述,对于柳传志与司马南,你认为他们谁是最后赢家? 我认为,柳传志将会是最后的赢家。柳传志已经大家公认的企业家,无论是 社会 知名度还是在企业界、工商界的声誉,都是首屈一指的,这一点是得到大家认可的。 而司马南只是一个评论员,他的特长就是发表一些社论,谈谈自己的一些观点而已。对于观点的对还是错,真还是假,并没有过多的证据来佐证。 这不是两个人之间的事情。而是一个国家一个时代一种文化与另一些人另一些事另一种文化之间的斗争关系问题。 这不是阴阳合一的哲学关系而是对立统一的哲学关系。 中国的发展既需要阴阳合一而获得时间, 又需要对立统一而获得空间! 阴阳合一与对立统一相结合是更高维度上的阴阳合一! 反击腐败!抗击天灾!抵御压力! 司马南战线,钟南山战线,科学工作者战线。分别代表着中国 社会 的三大领域。 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道路上的三大障碍。 必须加以清除! 石沉大海 最终被和谐 可能是柳传志,但是我希望是司马南。 一个企业家的类典型,一个自谋体类思潮,两相对话,和平相处。若论仲伯,回归原点, 健康 者长寿,善始善终,我愿天佑好人! 司马南 联想说自己不仅是一家中国企业,还是一家全球企业 这被键盘侠当做最严重的污点之一 还是因为键盘侠无知 跨国企业基本都宣传自己是全球企业 否则你跑去其它国家,专门宣传我是X国企业,我只为X国利益服务 消费者会买单吗? 你还怎么去那些国家赚钱? 假如日本公司来中国宣传,我是日本企业,我为日本利益服务 你会高兴吗?最后,看看其他企业家们对联想的评价(2018年联想被污蔑“卖国”之后发的)。结果是: 神仙打架,凡人吃瓜

司马南,独立学者,社会评论家,中国反伪科学代表人物。20世纪末因揭穿神功而饮誉江湖;21世纪,因捍卫中国政治制度而再掀风潮。代表著作:《民主胡同40条》(政治哲学类);《神功内幕》、《太乙宫黑幕》(社会纪实类);《司马白话》(散文随笔类)。1998年,受聘北京大学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续任北京交大、中国政法、西安交大等多所大学客座教授、兼职教授。

扩展资料:

个人经历:

1991年,全国商业信息中心声像中心负责人、晋升高级经济师。

1995年,《中国商贸》杂志(半月刊)主笔、出品人。

1998年,北京大学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

2000年,新闻评论员、主持人。

2003年,以独立候选人身份,当选北京市区人大代表。

引起广泛关注的联想事件前段时间进入到胶着状态,作为发起这场争论的司马南一方除了零星转发以前制作节目的片段以外,没有再呈现出更多内幕信息,而双方的支持者,特别是知名人士明确表态发言的也不多,似乎大家都在等待尘埃落定。而最近发生了一系列事情,使原本有些沉寂的联想事件再次热炒起来,司马南也发布了新一期视频节目,矛头再次指向联想集团,发起了第二波冲击。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第三次表态联想事件,这一次态度发生了很大改变,这篇文章对联想批评的意图非常明显,首先胡锡进表示联想高管上亿的年薪不合理,联想集团应当做出调整,这种年薪水平与中国 社会 的现实条件不协调。其次胡锡进认为联想从一家国有企业变成国资占比不到30%的混合所有制民营企业,公众对其表示质疑是非常朴素的也是契合舆论逻辑,公众有权利这样质疑。这一点非常关键,与胡锡进前两次的表态大相径庭,并且胡锡进呼吁中科院甚至更上面的国资部门要参与鉴定,给出回答。这是联想事件发生到现在,首次有人公开呼吁权威部门介入调查并且给出解释。这个表态可以视为对司马南观点的支持,透过现象看本质,说明了胡锡进对前期的表态做出了修正,也可能是对舆论反映的一次自我纠偏,但是无论如何都是积极的,坚定地站在了司马南一边。还有就是出身于中科院的著名 财经 评论员、律师张捷先后发布了10条视频,分析和评论联想事件,张捷曾经在中科院长期工作,对联想成立、发展、改制等 历史 有着清晰地了解,对于柳传志和倪光南当年创办联想集团的分歧也很熟悉,他的视频节目观点鲜明、言辞犀利,对柳传志等一众联想老臣进行了毫无保留的批评,他的节目比司马南还要大胆,还要惊爆眼球,也是司马南观点支持者,提供的原始材料更具有说服力。第三就是前天滴滴出行官宣将在美国纽交所启动退市程序,转而到香港上市,这是滴滴出行接受国家七部委联合调查后一个最新的动向,是不是与调查有关系尚未可知,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滴滴出行无视国家有关规定,不顾国家地理信息安全擅自到美国上市本身的性质是严重的,这次启动退市程序也说明了这一点。滴滴出行公司与联想公司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是不争的事实,两件事情放到一起也很难不让公众产生联想,司马南所说的两只靴子有一只已经落地,所指何为大家也清楚了。 种种迹象表明,事情在朝向越来越明朗的方向发展,联想的问题最终还是要权威部门来做认定,但是在广大群众眼里结论已经很清楚了,关键问题就是如何处理!

财经杂志评联想

《财经》杂志全面观察并追踪中国经济改革的重大举措、政府高层的重要动向、市场建设的重点事件,及时予以分析和评论,对于资本市场在中国的成长变化更给予特别关注;对于海外发生的重大经济、时政要闻,《财经》亦经常派出记者现场专访,其报道以新闻的独家性和权威性见长。 《财经》杂志 主要读者为中国的中高级投资者、政府管理层和经济学界。 可以阅读《企业家》杂志或登陆企业家网阅读相关资料。 可以到任一一家网上书店(如亚马逊、当当)搜索栏键入你心仪的企业家名字(如李嘉诚、马云、盖茨、乔布斯等),即可找到该企业家传记资料。

1、联想的真正的老板是柳传志,电脑板块真正的老板是杨元庆。2、柳传志(1944年4月29日-),中国著名企业家、投资家,出生于江苏镇江,毕业于西北电讯工程学院(今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联想集团创始人,现任联想控股名誉董事长、资深顾问及董事会战略委员会成员,被称为“创业教父”。他在不惑之年放弃中科院工作创办联想,带领联想冲进世界500强,登顶PC老大的位置。从艰辛创业到功成身退,再到投资家的转型,他一直是中国企业界的传奇。3、杨元庆,男,汉族,1964年出生,安徽合肥人,现任联想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CEO)。1986年,杨元庆在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及工程系取得学士学位,1989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取得硕士学位,并于同年加入联想集团至今。现任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布鲁金斯学会国际顾问委员会委员,百度公司、泰康保险集团董事。2011年,杨元庆被亚洲权威财经杂志《FinanceAsia》评为中国最佳CEO。2004、2012年,两次入选“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2013年至2015年,连续三年入选《巴伦周刊》评选的全球最佳CEO之列。2014年,荣获“爱迪生奖”。并连续多年列选《财富》中文网评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50位商界领袖。拓展资料联想集团是1984年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投资20万元人民币,由11名科技人员创办,是中国的一家在信息产业内多元化发展的大型企业集团,和富有创新性的国际化的科技公司。从1996年开始,联想电脑销量一直位居中国国内市场首位;2005年,联想集团收购IBM PC事业部;2013年,联想电脑销售量升居世界第一,成为全球最大的PC生产厂商。2014年10月,联想集团宣布了该公司已经完成对摩托罗拉移动的收购。

这个世界每天都在发生什么?我们了解吗? 从阅读财经杂志、各类新闻中,可以获得大部分关于这个问题的信息量。这篇文章的输出,可能没有像个人成长类、种种方法论的文章一样,会让大家特别喜欢看,可能会让大家摸不着头脑。 我们现代人大部分都乐于追求:独立自主、自由、自我等等。这本身没有错,但是,我们在了解自己的同时,也不能忘记了解这个世界。 活在自己的圈子里面,是比较容易的,但是,要了解这个世界,还是要花一些时间和精力的。 之所以会输出这篇文章,也是因为希望自己能够更好地了解这个外部世界。 什么是我们的内部世界,比如:我们的工作、生活、学习等,但是,对于这个世界在发生什么,社会中的其他人都在做什么?他们为什么要做?这是需要了解的。 有次,我向一些比较要好的朋友询问对方对自己的评价,有个朋友令我印象深刻。他说:你喜欢探索外部世界,但是,你也不会因此而迷失自我、忽略自己是追求独立自主的。 简单来说,就是既追求外部世界,也重视自己的内在自我的一种状态。朋友说的没错,只是,我没有意识到,反而是朋友的一句话给总结完了。 其实,我更想和大家分享的是,阅读财经杂志的收获,毕竟,人的每一种行为,都有其内在动机。可能,你现在没有找到这个动机,但它终究存在。 在阅读财经杂志后,有哪些收获呢? 1.提升格局 格局这个词,是一种比较虚,在我们的工作、生活中,又经常用到的一个词。但是,在学校老师不教如何提升格局,父母也基本不怎么会教如何提升格局。它和财商思维一样,是那种比较冷门但是对我们的人生又极其重要的价值观。有的父母,会教自己的孩子如何提升格局,这部分孩子是幸运的。 在我的家庭教育当中,父母经常说:不要老是被人占便宜。是否愿意让别人占自己的便宜,背后展示的是自己的价值观:你愿不愿意吃点亏。愿意吃点亏的人是我们都愿意结交的朋友。 只是,千人千面,还有一部分人是特别害怕:自己被别人占便宜,一定要讨回来。还有一种是,既不占别人便宜,也不想别人占自己便宜,这种情况就类似于:我和你井水不犯河水。 格局观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是越早开始培养越好。提升格局,不仅仅是处理是否愿意吃亏这个问题,同时,它也会让你在工作中、生活中,遇到的一些事,由大事变成小事,不让过于一种斤斤计较的状态。 斤斤计较,我们的认知可能是女性居多。是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提升格局来改善自己的这个问题呀。当然,也不排除有些男士也有斤斤计较的习惯。 2.关注新的机遇 什么机遇呢?比如:创业、就业和投资的机遇。由于,投资的机遇和创业、就业有些不同,所以,投资方面不展开讲了。 看了很多创新型企业的财经杂志后,最大的收获就是:这个世界的新技术,正在为一些高技术、创新型的企业赋能。企业要提高效率,那就尝试用一下新技术,看看能不能提升?能的话,就不断迭代、扩大赋能范围,不能的话,再想其他的办法。 优秀的创始人,都有共同点:重视产品研发、重视人才、融资中所获得的资金流向可能是用于扩大市场,可能是为了迭代产品,可能是为了招募更多的人才等等。 当然,最重要的是,几乎每个创始人,都是一个终身学习者。哪怕,你周围再怎么没有学习环境、学习氛围、没有时间等,你依然要学习,这是你必修的功课之一。 之前,看罗胖的跨年演讲时,提到理工科的大学生,职业方向非常清晰、明确。开始,我是没怎么在意的,但是,在看完很多创新型企业的文章后,就会明白:这句话的重要性有多么大了。 选择创新型企业、高技术企业去就业,不仅是能力上的快速提升,同时,也是个人收入的快速提升。当然,再快的提升,致富它也是一个过程,这是它的规律。 3.更加理性 理性这个词,一般是讲男性居多。女性很理性的说法,倒是很少听说。很少听说,不代表我们不可以培养理性的能力。如果,你看到一个女性非常理性,不用感到意外,理性也是由多种因素所组成的。 还记得我上篇文章讲的商感吗?其实,学商业是可以让人更加理性的,而阅读财经文章也有这个功能。 在一个商场,多名女性在一家服装店、化妆品店购买商品;在一个线上淘宝或社群或直播中,有的女性在不断地买买买。这样的场景,是不是经常见到?女性会买买买,几乎是大家的共有认知。 但是,有一部分女性在理性能力提升后,不再喜欢剁手了,开始只关注自己真正需要的、真正想要的。不管,是线上也好,还是线下也好,大量的商品广告都在不断地提醒:女性要买买买,想要独处脱离,摆脱这些诱惑,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 虽然,感性是女人独有的部分,但是,理性+感性,是值得尝试的。我们只要在不同的场景下,合理运用理性和感性即可。 要说阅读财经文章,哪个平台会比较好? 个人认为:葫芦时刻这个平台会比较好。只是,它需要开通一年的会员,才能在一年内任意看平台内的杂志。葫芦时刻不只有财经杂志,还有家庭方面、健身方面的等等,阅读什么财经杂志,主要看你的个人兴趣是怎样的。 阅读财经文章的原则,又有哪些呢? 1.选择高质量的文章 葫芦时刻的财经文章,大部分都比较长。长代表着什么?文章有一定的深度。只是,我们已经习惯于看很多非常短、精简、字数比较少的干货类文章。这两者并不冲突,简洁和深度是可以平衡的。 有深度的文章,会讲得比较细,但是,不管是输入,还是输出,都是极其花时间和精力的。由于,由于,我对于书籍、课程的都是以高质量为主,所以,阅读财经文章也依然会以高质量的文章为主。 之所以会选择阅读高质量的文章,是因为它的好处还是比较多的。阅读的过程,无意间锻炼了自己的思考能力,在获得高价值的同时,也避免自己浪费时间和精力在低价值的事情上。人的时间、精力、注意力都是极其有限的。 2.阅读中,有自己的思考 当你明确做某件事的目的后,像阅读、写作中,越多自己的思考越好。这样,一方面,可以提升大脑的发散、联想能力,同时,也是积累写作素材的一种方式。 只是,阅读不代表践行,只有,你在阅读后,去践行了一段时间后,才能有输出这个环节。哪怕,你刚开始阅读某类深度文章时,不太习惯阅读中,记录自己的思考过程。那也没关系,慢慢来,一个习惯的养成也是需要过程的。 还是那句话,阅读财经杂志,只是了解世界的一种方式。既然是方式,就说明:了解世界,不仅仅只有这一个方式。 当然,最重要的是:不管,你用什么方式了解这个世界,在使用某个方式前,都要明确自己为什么要了解这个世界? 不然的话,我们的所做,可能达不到自己预期中想要的效果。预期不仅和成就感有关,也和自己是否愿意继续进行下一步密切相关。

联想【事件的发生】这是一个经常发生在人类头脑中的思维活动,每一个灵活的人在自己头脑正常的情况下始终处于某种快速联系的思维反应状态。任何一种信息对大脑神经单元的刺激都会造成连锁反应,将更多相关的记忆激活,产生从有限到无限的影像展开,甚至没有重复和停止。大脑的功能在‘联想’方面的施展几乎是一个无法穷尽的领域,只是人们经常在制止它而已。1.由此及彼地想到其他的相关人或事物。make an association of Group联想集团成立于1984年,由中科院计算所投资20万元人民币、11名科技人员创办,到今天已经发展成为一家在信息产业内多元化发展的大型企业集团。2002财年营业额达到202亿港币,目前拥有员工12000馀人,于1994年在香港上市(股份编号992),是香港恒生指数成份股。2002年内,联想电脑的市场份额达%(数据来源:IDC),从1996年以来连续7年位居国内市场销量第一,至2003年3月底,联想集团已连续12个季度获得亚太市场(除日本外)第一(数据来源:IDC);2002年第二季度,联想台式电脑销量首次进入全球前五,其中消费电脑世界排名第三。在过去的十几年里,联想集团一贯秉承“让用户用得更好”的理念,始终致力于为中国用户提供最新最好的科技产品,推动中国信息产业的发展。面向未来,作为IT技术与服务的提供者,联想将以全面客户导向为原则,满足家庭、个人、中小企业、大行业大企业四类客户的需求,为其提供针对性的信息产品和服务。在技术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联想集团不断加大对研发技术的投入和研发体系的建立。目前,已成立了以联想研究院为龙头的二级研发体系。2002年8月27日,由联想自主研发的每秒运算速度达万亿次的联想深腾1800计算机,通过了包括6位院士在内的专家组鉴定;2003年,联想中标863计划国家网格主结点,成功研制出每秒运算速度超过四万亿次的“深腾6800”超级计算机,并由科技部作为国家863计划的重大专项成果对外进行发布。在2003年11月16日公布的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TOP500)排行榜中,“深腾6800”运算速度位居全球14位,这也是迄今为止中国超级计算机在这一排名中取得的最好成绩。2002年12月,首届Legend World(联想技术创新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联想正式对外推出“关联应用战略”,并以此作为公司的技术愿景和布局,为新世纪联想的发展和腾飞奠定了基础。2003年7月31日联想科技巡展2003(Lenovo Tech Show)在“东方明珠”上海成功启航。巡展历经全国三十馀个重点城市,将Lenovo的科技之风、创新之风传遍神州,在全国大地掀起一次关注科技、互通共享的科技风潮。2002财年(2002年4月1日至2003年3月31日)内,联想集团共申请国家专利572件,其中发明专利占到50%以上,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全国企业技术创新和拥有知识产权最多的企业,并初步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体系。2002年9月,联想凭借先进的质量经营意识和卓越的质量管理水平,荣获“全国质量管理奖”,是六家获奖单位中唯一的IT企业。立志于科技创新和服务转型的联想在质量管理领域同样走在了全国企业的前列。2003年4月,联想集团在北京正式对外宣布启用集团新标识“Lenovo ”,以“Lenovo”代替原有的英文标识“Legend”,并在全球范围内注册。在国内,联想将保持使用“英文+中文”的标识;在海外则单独使用英文标识。联想在北京、上海和广东惠阳各建有一个现代化的生产基地,生产台式电脑、服务器、笔记本电脑、打印机、掌上电脑、主机板等产品,年生产能力达到500万台(电脑);同时在厦门设有大规模的手机生产基地。在2002年9月《财富》杂志公布的中国上市企业百强中,联想集团位列第六;2003年底,作为“中国最有价值品牌”之一,“联想”品牌位列第四,品牌价值达到亿人民币;2003年1月,在《亚洲货币》第十一届 “Best-Managed Companies”(最佳管理公司)的评选中,联想获得“最佳管理公司”、“最佳投资者关系”、“最佳财务管理”等全部评选的第一名。2004年3月26日,联想集团作为第一家中国企业与国际奥委会签署合作协议成为国际奥委会全球合作伙伴。联想集团将在未来四年内(2005-2008)为2006年都灵冬季奥运会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及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奥委会及奥运代表团独家提供台式电脑、笔记本、服务器、打印机等计算技术设备以及资金和技术上的支持。2004年12月8日,联想集团在北京五洲大酒店召开盛大发布会,宣布以亿美圆正式收购IBM全球PC业务。以双方2003年的销售业绩合并计算,此次并购意味着联想的PC年出货量将达到1190万台,销售额将达到120亿美元,从而使得联想在目前的PC业务规模基础上增长4倍。收购完后的联想将把IBM举世闻名的“Think”品牌笔记本业务、联想在中国首屈一指的品牌知名度、对消费和商用客户的高品质服务和支持、在中国这个全球增长最快的IT市场上的强大实力和领导地位整合在一起,从而形成遍及全球160个国家的庞大分销和销售网络和广泛的全球认知度。收购完成后,联想将拥有领先的商用笔记本产品、领先的研发和产品差异化能力、更强大的创新能力和更丰富的产品组合。面向新世纪,联想将自身的使命概括为“四为”——即,为客户:提供信息技术、工具和服务,使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更加简便、高效、丰富多彩;为员工:创造发展空间,提升员工价值,提高工作生活质量;为股东:回报股东长远利益;为社会:服务社会文明进步。未来的联想将是“高科技的联想、服务的联想、国际化的联想”。------------联想的总部:设在纽约的Purchase,同时在中国北京和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的罗利设立两个主要运营中心,通过联想自己的销售机构、联想业务合作伙伴以及与IBM的联盟,新联想的销售网络遍及全世界。联想在全球有19000多名员工。研发中心分布在中国的北京、深圳、厦门、成都和上海,日本的东京以及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的罗利。联想的价值观:成就客户——致力于客户的满意与成功创业创新——追求速度和效率,专注于对客户和公司有影响的创新精准求实——基于事实的决策与业务管理诚信正直——建立信任与负责任的人际关系联想官方站点:年联想(HK-0992)在香港创立时早已知道市场上有很多Legend公司,但联想当时并没有想到现在规模如此庞大,当联想进军国际时“Legend”竟成为绊脚石,联想将“Legend”更名为“Lenovo”,成为进军国际的第一步,象征着联想从“传奇”走向“创新”的里程。50年代末期日本“东京通讯工业公司”创始人盛田昭夫平认为,公司名称外国人不容易念,决定改名为 Sony(JP-6758;新力索尼),同时希望改变日本产品在国际间品质低劣的形象。据北京晨报报导,40多年后在大陆一家公司正做着类似的事情,将“Legend”换成“ Lenovo”,联想复制Sony的开始,希望也能复制Sony 今日的辉煌成绩。联想在2001年计划走向国际化发展时发现“Legend ”成为海外扩张的绊脚石。联想集团助理总裁李岚表示,“Legend”这个名字在欧洲几乎所有国家都被注册了,注册范围涵盖计算机、食品、汽车等各个领域。联想总裁杨元庆在解读这个全新的字母组合时表示,“novo”是一个拉丁词根,代表“新意”,“le”取自原先的“Legend”,承继“传奇”之意,整个单词寓意为“创新的联想”。报导指出,打江山时需要缔造“传奇”,想基业常青则要不断“创新”,从Legend到 Lenovo,在品牌标识更叠的过程中,柳传志对标识含义转换中的巧合特别满意。联想大事记联想大事记1984年11月1日,20万元,11人创立联想,当时名称是:中国科学院技术研究所新技术发展公司。1985年推出第一款具有联想功能的汉卡产品联想式汉卡,联想这一品牌名称由此而来。1988年6月23日香港联想开业,新技术发展公司与导远公司和中国技术转让公司共同创办香港联想,采用英文名称:Legend.第一次使用了联想作为公司名称。1989年11月联想集团公司成立,第一次在国内把联想作为企业及集团名称。1990年推出联想电脑,联想开始生产及供应联想品牌个人电脑。1994年2月14日联想股票在香港上市,联想品牌首次在海外财经市场亮相。1996年,联想首次超越国外品牌,市场占有率位居国内市场第一,并持续6年稳居榜首。1999年联想电脑以%的市场占有率荣登亚太市场PC销量榜首。2001年4月1日,联想集团实行资产重组、分拆上市。2002年8月,联想成功推出万亿次计算机,成为国内首台实测速度超过万亿次的高性能计算机。2002年12月3日-7日,LEGEND WORLD 2002技术创新大会圆满举行,标志着联想在产品技术上已经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2004年联想集团将其英文名称修改为Lenovo Group Limited,并成为国际奥委会全球合作伙伴。2004年12月8日,联想集团和IBM签署收购IBM个人电脑事业部的协议。2005年8月10日,联想集团公布2005年第一季度业绩,期内实现纯利亿港元,是联想收购IBM全球PC业务后,首次计入该业务的季度财务报告。

财经杂志原创最新

比较有名的财经类杂志报纸有:

1、《福布斯》(Forbes):是美国一本福布斯公司商业杂志。该杂志每两周发行一次,以金融、工业、投资和营销等主题的原创文章著称。福布斯还报道技术、通信、科学和法律等领域的内容。福布斯杂志总部设于纽约市,它在美国商业类杂志的主要竞争对手是《财富》和《彭博商业周刊》。该杂志因其提供的列表和排名而为人熟知,包括最富有美国人列表(福布斯400)和世界顶级公司排名(福布斯全球2000)。福布斯杂志的座右铭是“资本家工具”(The Capitalist Tool)。

2、《华尔街日报》: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创刊于1889年,以超过200万份的发行量成为美国付费发行量最大的财经报纸。这份在美国纽约出版的报纸,着重在财经新闻的报道,其内容足以影响每日的国际经济活动。《华尔街日报》的读者主要为政治、经济、教育和医学界的人士,金融大亨和经营管理人员以及股票市场的投资者,其中包括20万名的董事长、总经理。美国500家最大企业的经理人员绝大部分订阅此报。

3、《巴伦周刊》: Barron's 创刊于 1921年,现在隶属于莫多克新闻集团,发行量超过30万份。作为专业财经周刊,《巴伦周刊》以帮助美国专业及机构投资者把握金融市场发展方向为宗旨,以准确的判断和透彻的分析为特色。

4、《第一财经周刊》:创刊于2008年2月,是唯一一个商业媒体能够从商业信息、商业逻辑到生活方式、价值观全方位影响读者的财经周刊。从2008年以来周刊举办各个商业类评选活动,包括炫商业大奖评选、年度公司人品牌调查报告发布、“这个设计了不起”商业设计大奖等,在各相关行业拥有极高的媒体话语权。周刊以优秀的品质、良好的口碑、巨大的市场反响被评为“中国邮政最畅销报刊”。

5、《经济观察报》:创刊于2001年4月16日,以理性、建设性为基本价值观,服务于中国主流商业人群,目前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财经商业信息提供者和媒体平台之一。以客观、独到、深度、权威的高品质报道和分析,为商业人群决策提供最有价值的帮助。报刊以中国社会拥有财富、拥有权力、拥有思想、拥有未来的实力阶层为读者对象。

7、《经济观察报》:创刊于2001年4月,是全新商业资讯平台,经济观察网冷静理智的报道风格,并糅合最新的网络技术,拥有专业的采编力量以及独家的新闻报道,提供及时、便捷、专业的信息服务。

拓展资料

1、杂志(Magazine),有固定刊名,以期、卷、号或年、月为序,定期或不定期连续出版的印刷读物。它根据一定的编辑方针,将众多作者的作品汇集成册出版,定期出版的,又称期刊。“杂志”的形成来源于罢工、罢课或战争中的宣传小册子。这种类似于注重报纸的时效的手册,兼顾了更加详尽的评论,一种新的媒体也就因这样特殊的原因而产生了。最早出版的一本杂志是于1665年1月在阿姆斯特丹由法国人萨罗出版的《学者杂志》。我国最早的中医杂志——《吴医汇讲》,创刊于清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停刊于清嘉庆六年(公元1801年),前后历时10年,共刊出11卷,每卷均合订为一本,是类似年刊性质的中医杂志。它的稿件是当时江南一带的名医所供给的,故名《吴医汇讲》。任何一种杂志以自己的“ISSN"(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进行出版。

2、杂志形成于罢工、罢课或战争中的宣传小册子,这种类似于报纸注重时效的手册,兼顾了更加详尽的评论。所以一种新的媒体随着这样特殊的原因就产生了。

最早出版的一本杂志是于1665年1月在阿姆斯特丹由法国人萨罗(Denys de Sallo)出版的《学者杂志》(Le Journal des Savants )。

1703年,伦敦出版了第一种介于报纸和杂志之间的定期刊物,发行者是《鲁宾逊漂流记》的作者丹尼·笛福。刊物名叫《评论》,篇幅为四小页,共发行九年。

美国最早发行的杂志是佛兰克林的《美洲杂志》和《将军杂志》,都是模仿英国杂志的月刊,同在1741年1月出版。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杂志)

1.《新青年·财经报道》:适合高端读者阅读的财经杂志。邮发代号:14-329 2.《新财经》:内容聚焦资本市场,通过对上市公司基本面、热点行业和宏观经济客观深入的报道和独到见解,帮助读者在变化莫测的资本市场上作出正确判断。邮发代号:2-7213.《财经》:是一本密切关注中国经济制度变革与现代市场经济进程的新闻性刊物。秉承“独立立场、独家报道、独到见解”的理念.邮发代号:82-921 4.《财经观察》 5.《公司金融》6.《商界评论》 英 文: Business Review 宗 旨:立足于本土经济、本土企业、本土国情和本土文化价值观,做最富本土操作性的商业评论杂志 阐 述:第一本最彻底深入研究微观中国经济,研究微观中国企业问题的泛MBA读本;第一本立足本土价值观,走向全球企业实践的商业评论杂志。 主要 内容:中国企业经营管理中的新思想、新模式、新问题和新办法; 国内外经济管理学界的新观点、新潮流和新方向; 对中国企业现有经营管理方法的挖掘与探讨,对成功与失败典型案例的解构与评述; 对热门行业商机与危机的实战分析。 开 本:大16开, 160页. 刊 号: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8-1313 国内统一刊号:CN50-1007/F 邮发 代号:78-12

财经类杂志:财经、商界、第一财经周刊、经理人、商学院、商业周刊、理财周刊、财新新世纪周刊、二十一世纪商业评论、商界评论、哈佛商业评论、环球企业家、财新周刊、销售与市场、中国企业家、IT经理世界、现代酒店经营与管理、浙商、财富、商业现代化、中欧商业评论、国际融资、中国科技投资、《财新周刊》,一本社会精英与财富阶层都在看的杂志。被《纽约时报》誉为中国大陆权威的商业刊物之一,隶属财新传媒。原名为财新《新世纪周刊》,2015年初正式更名为《财新周刊》。《商界》杂志自1994年创刊以来,坚持办刊宗旨和文章风格不动摇,目前已成长为全国发行量较大的商业财经杂志,在世界财经类杂志排名中亦名前30位,并被众多国内同行竞相跟踪模仿。《商界》杂志的成功历程,已被国内期刊界公认为“《商界》现象”。《中国企业家》杂志创刊于1985年,由经济日报报业集团主办,是以“企业家”命名的杂志。正式改2005年为半月刊。《中国企业家》杂志是中国本以“企业家”命名的杂志。杂志定位于“一个阶层的生意与生活”,秉承“国力的较量在于企业,企业的较量在于企业家”核心理念,立足企业家立场,弘扬企业家精神,致力使企业家阶层成为中国社会受尊重的主流人群。《第一财经周刊》,于2008年2月(CBNweekly)由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SMG ,原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主办、第一财经(CBN)正式推出。 在加速的商业时代,是中国一一家每周出版的商业新闻杂志,提供频密而深入的报道,致力宣扬市场化商业逻辑和与世界接轨的商业手法。以年轻而且受过高等教育,乐于理财和消费,对商业世界拥有自发的热情和关注的读者为主要服务对象 。

《财经》,《中国经济时报》 《华尔街日报》《21世纪经济报》【补充】:《财经》被广泛地评论为目前中国国内仅见的高级财经类新闻性出版物,其主要读者为中国的中高级投资者、政府管理层和经济学界。自 1998 年 4 月创刊以来,《财经》的很多报道、评论为海外重要媒体如华尔街日报、路透社、远东经济评论、南华早报、金融时报等广泛转载或引述,在2008年世界权威的品牌价值研究机构——世界品牌价值实验室举办的“2008世界品牌价值实验室年度大奖”评选活动中,财经凭借良好的品牌印象和品牌影响力,获得“中国最具竞争力品牌”称号。《中国经济时报》(China Economic Times)创刊于1994年,是一份以经济为主的综合性日报,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其办报方针为“对读者负责,对历史负责”,日读者近百万人次,年读者人次逾2000万,读者对象为国际国内政务和商务人士,有较强的消费影响力 。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创刊于1889年,以超过200万份的发行量成为美国付费发行量最大的财经报纸。这份在美国纽约出版的报纸,着重在财经新闻的报道,其内容足以影响每日的国际经济活动。《华尔街日报》的读者主要为政治、经济、教育和医学界的人士,金融大亨和经营管理人员以及股票市场的投资者,其中包括20万名的董事长、总经理。美国500家最大企业的经理人员绝大部分订阅此报。2007年6月,华尔街日报被新闻集团收购。《21世纪经济报》是南方报业集团下属中国最大的商业报纸媒体,是中国商业报纸的领导者。致力于服务最优秀的人群,是在世界经济界最受关注的中国经济类日报。全国三大经济类报纸之一。南方系新闻媒体之一。

财经杂志头条最新

财经类杂志:财经、商界、第一财经周刊、经理人、商学院、商业周刊、理财周刊、财新新世纪周刊、二十一世纪商业评论、商界评论、哈佛商业评论、环球企业家、财新周刊、销售与市场、中国企业家、IT经理世界、现代酒店经营与管理、浙商、财富、商业现代化、中欧商业评论、国际融资、中国科技投资、《财新周刊》,一本社会精英与财富阶层都在看的杂志。被《纽约时报》誉为中国大陆权威的商业刊物之一,隶属财新传媒。原名为财新《新世纪周刊》,2015年初正式更名为《财新周刊》。《商界》杂志自1994年创刊以来,坚持办刊宗旨和文章风格不动摇,目前已成长为全国发行量较大的商业财经杂志,在世界财经类杂志排名中亦名前30位,并被众多国内同行竞相跟踪模仿。《商界》杂志的成功历程,已被国内期刊界公认为“《商界》现象”。《中国企业家》杂志创刊于1985年,由经济日报报业集团主办,是以“企业家”命名的杂志。正式改2005年为半月刊。《中国企业家》杂志是中国本以“企业家”命名的杂志。杂志定位于“一个阶层的生意与生活”,秉承“国力的较量在于企业,企业的较量在于企业家”核心理念,立足企业家立场,弘扬企业家精神,致力使企业家阶层成为中国社会受尊重的主流人群。《第一财经周刊》,于2008年2月(CBNweekly)由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SMG ,原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主办、第一财经(CBN)正式推出。 在加速的商业时代,是中国一一家每周出版的商业新闻杂志,提供频密而深入的报道,致力宣扬市场化商业逻辑和与世界接轨的商业手法。以年轻而且受过高等教育,乐于理财和消费,对商业世界拥有自发的热情和关注的读者为主要服务对象 。

目前国内比较知名度、影响力比较大的主流财经网我个人认为,应该包括:新浪网财经、环球财经网、中国证券网、和讯网、财经新闻网、财经界、凤凰财经、国际财经网、环球金融网、金融界、中国影响力网、中国金融网、财经头条网、中国财经网等等被认为是国内财经主流网站,比较专业,比较权威。

前些天《财经》杂志发了篇对今日头条创始人张一鸣的访谈,当时我只是觉得这篇访谈挺怪异,但也没多想。结果不久,这篇稿就四处被删了。再过不多久,知乎上又出现了“如何看待张一鸣的《财经》杂志采访?”的问题,并引出了不少回答。看来,这个问题确实可以多讨论讨论。这篇访谈讲了什么?我尝试归纳如下:今日头条是技术公司而不是媒体公司,不承担“价值观”的拷问;如果非要问价值观,那么头条的价值观是“提高分发效率,满足用户信息需求”;用户需求,可以通过分析用户点击、阅读、分享、收藏等行为来发现;知识精英传统上总是希望强迫大众提高品味,这是不对的。这篇访谈让我第一时间感到奇怪,是因为在这份素来追求质量的严肃杂志上,访谈给人的印象是:提问的记者反复纠缠“价值观”的话题,甚至恼羞成怒,每次都被访谈对象“轻松”化解,很多时候完全是被碾压。在下面这轮问答上体现的最明显:《财经》:你赞赏哪种力量?反对哪种力量?张一鸣:四种基本作用力——万有引力、电磁引力、弱相互作用力、强相互作用力,简单来说,就是大自然的力量。反对YY的力量。更离奇的是,双方争论不休的“价值观”的冲突到底从哪里来,有什么具体表现形式,我始终看不清楚,自始至终是空对空。我从来没看过这样“妖娆”的访谈,我也不相信某些答案里“微言大义”的神秘说法。我只能认为,这更像一次“表演”。如果考虑到后来的删帖,这似乎更像是一次“事故”。不管是不是事故,关于价值观的争论总是焦点。尽管这个问题在访谈中没有具体的表现,但这并不妨碍他人表达自己的价值观——既然秉承价值中立原则,既然言之凿凿地反对YY,理应可以面对来自不同价值观的评判。今日头条很早我装过,用了不久就删了,不是因为容量问题,而是因为内容——我不知道其中的推荐算法到底有多牛,但推给我的都是我毫无兴趣甚至反感的内容。因为用了几次完全找不到感兴趣的内容,只能不点击。不点击,就继续推荐不感兴趣的内容。如此恶性循环,只能敬而远之。不止于此,我还会积极在父母和其他长辈的手机上删除今日头条。不难想象,不熟悉标题党又没有太多分辨能力的长辈,打开这个应用会看到什么,继而陷入怎样的盘丝洞。盘丝洞不是生物,不生产蛛丝,但误入盘丝洞的后果很严重。同样,头条虽然不是媒体平台,不生产内容,但我可以肯定,放任亲人去阅读去接受推荐,只会造成两代人之间越来越多的隔阂,而不是融洽大家的沟通。我不知道今日头条怎么解决这种问题,是否有特供版给员工的亲属,但我能确定的是,我家的幸福我当然有话语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听起来掷地有声,但它终究只一种道德选择,一种价值取向,在“价值中立”面前多少显得苍白。但如果我们承认人有自由意志,就应当承认人有价值取向。如果我们承认人要讲理性和逻辑,就会发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价值取向和今日头条的实际做法是冲突的。访谈中重点谈到“延迟满足感”,可以很好地证明这一点:如果一件事情你觉得很好,你不妨再往后delay一下,这会让你提高标准,同时留了buffer。很多人人生中一半的问题都是这个原因造成的——没有延迟满足感。延迟满足感本质是克服人性弱点,而克服弱点,是为了更多的自由。但如果你仔细思考,就会发现访谈中大肆推崇的“效率”是和“延迟满足感”相悖的。按照“延迟满足感”的逻辑,如果你心念一动看了篇所谓“低俗”的文章,你不妨再往后delay一下,这会让你提高标准,同时留了buffer,继而,你会克服了人性弱点,争取更多自由。不过今日头条恐怕不会给你delay和提高标准的机会,对效率的极致追求会让更多所谓“低俗”的文章呼啸而至……从数据上看,你的点击确实更多、阅读时间确实更长、收藏也更频繁;但从逻辑上看,你的弱点被放大了,争取到的自由更少了,这样看来,离幸福也越来越远了。不过在在逻辑上也说得通,既然“赞赏的力量”只有“四种基本作用力——万有引力、电磁引力、弱相互作用力、强相互作用力,简单来说,就是大自然的力量”,那么尽管自制力对幸福很重要,但它更合适被忽略,或者是被归入了“YY的力量”。所以,如果访谈里说的“价值中立”是真的,我们至少可以把它更加具体化:自己觉得好的做法,颠倒过来推给用户,这是“价值中立”的表现。那么在我看来,前面恐怕应该加上“错乱”两个字更合适。这种“错乱”会带来什么后果呢?我在Google搜索探讨今日头条推荐质量问题的文章,本来结果相当自然,一旦加上site:,指定在头条的文章里搜索,结果就迥然不同。对追求价值中立、相信算法力量的头条来说,到底是几千万用户对这类话题完全没有需求,还是机器和算法认为用户没有需求,我不知道。我还看到有人赞赏这篇访谈里折射的态度是“秉承自然真理,用理工科思维做事”。我不知道这么说的人看了多少被推荐的内容,估计数量不少,否则不会说出“自然真理”、“理工科思维”这样的大词,但是我更希望他能被推荐看到王俊煜答案里引用的,DeepMind(这家公司被Google收购后开发的AlphaGo在围棋大战中击败了李世石)创始人Demis Hassabis接受《卫报》采访时说的话:As these systems become more sophisticated, we need to think about how and what they optimise. The technology itself is neutral, but it's a learning system, so inevitably, they'll bear some imprint of the value system and culture of the designer so we have to think very carefully about values.这些系统会越来越复杂,所以我们需要思考如何优化、优化什么。技术本身是中立的,但这是个会学习的系统,所以它身上无可避免有设计者的文化和价值体系的某些烙印,因此,我们在价值取向上需要非常审慎。你要什么,当然可以由你说了算。但是如果有人高举“价值中立”的招牌,一味追求高效推送“你需要”的,未必会让你更幸福,没准会让你更分裂——纵观知乎里赞同头条的所有回答,我始终没有看到“今日头条很好,我很喜欢”。

财经杂志社最新进展

关于是否笔试的问题,请直接向单位问明,他有义务告诉你面试的内容。关于着装,你未能说明你的性别,如果你是女孩,建议你将头发清洗干净、盘起,显得干练,另外,化个淡妆,切忌唇彩不能过浓,眼影不能过浓。化妆显示你的诚意,显示你的重视。着装建议穿正装,所谓正装并不是非穿身西服,只要得体、紧凑,色泽不杂乱,色调以暖色、冷色为准。若你是男性,那么上身一件浅色衬衣,下身一条深色裤,皮鞋,皮带,如果你体型不胖,衬衣束腰。建议身为男性,不单肩背挎包,而要手提,显得沉稳、干练、大气。包包准则,女性面试皆宜。关于面试问什么,这个你无须在这里问,该问什么,除了对方知道,谁都不知道。但无外乎问你的学历、能力,你对此工作的想法,你的职业选择。根据你应聘的职位,是外向服务型,你应表现出一种对市场的敏感与开拓精神,更应表现出你愿意辅助经理或总监去为公司的未来作出更大贡献。一定要稳重,平和,积极。根据你提问,看你的性格,属于思考诸多,但漫无边际,面试时注意表达收紧,回答主要的,减少一些细枝末节的回答,多答少提问是第一次面试的关键。祝你成功!

《财经界》杂志的目标:为中央、国务院和各级领导层提供经济管理的决策参考;为国内外广大创业者和投资者提供其投资方向、投资机会、投资力度,规避风险的重大参考;为各级经济管理人员(尤其是高层人员)、政策研究人员提供系统的宏观经济理论和分析方法;刊登世界最权威观点的理论文章,为读者提供丰富的营养。《财经界》杂志来稿要求:1.来稿应有创新意识,内容充实、观点鲜明、论据充分、立意新颖、文字简练。2.来稿文责自负,本刊有稿件删改权,如不同意,请来稿时注明。由于人力和经费限制,恕不退稿亦不能逐一答复,稿件寄出一个月后未收到用稿通知可自行处理。来稿一经刊用即赠样刊两本。3.为保证稿件评审的客观性和公正性,本刊实行双向匿名审稿制度。来稿首页请注明文章题目、作者名称、内容提要(200字以内)、作者简介(作者姓名、出生年月、工作单位、职务职称、城市、邮编、电话、电子信箱),正文不再出现上述信息。4.来稿请注明专投本刊,严禁剽窃、抄袭行为,反对一稿多投。凡发现有此类行为者本刊予以追究,今后不再刊发其稿件,并通报作者姓名。5.凡在本刊发表的文章获奖或被其他报刊转载、摘登等,请及时通告本刊编辑部。本刊版权所有,允许转载、摘登和翻译,但必须注明出处,否则视为侵权。6.投稿请以电子邮件方式寄至编辑部。杂志目录:1、资源陷阱与转型迷失 本刊编辑部; 32、财经名刊名著 李少鹏; 8-93、先行敢试 破解资源型经济转型难题——专访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司司长孔泾源 丁吉林;连希蕊; 10-134、山西经济转型的伟大实践 吉喆;丁吉林;尹海琼;潘江涛; 16-235、以煤为基 多元发展 努力走出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新路——访山西省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省转型综改办主任王赋 吉喆;尹海琼; 24-276、山西金融力推综改试验区转型跨越——访中国人民银行太原中心支行党委书记、行长赵志华 尹海琼; 28-297、交通建设大打翻身仗 助推山西经济大跨越 尹海琼; 30-318、山西旅游新跨越:打响“晋善晋美”大品牌 32-359、时代需要转型发展——山西省证监局局长孙才仁访谈 尹海琼; 36-3810、强势环保倒逼山西经济绿色发展 尹海琼; 40-4311、创山西煤炭工业转型跨越新模式 尹海琼; 44-4512、山西非公经济驶入健康发展快车道 46-4713、发挥开发性金融优势 勇当金融转型主力军——访国家开发银行山西省分行行长王雪峰 尹海琼; 48-4914、打造晋商银行的民族品牌——晋商银行董事长上官永清访谈 尹海琼; 50-5115、绿色发展是太钢跻身世界钢铁强企的金钥匙 52-5316、太重集团:驶向世界的制造业巨舰 尹海琼; 54-5517、三箭齐发,阳煤挺进煤化工时代 尹海琼; 56-5718、坚持不懈抓项目 全力以赴促发展 姚志波; 5819、提升产业化经营 推进尚志跨越发展——专访尚志市委书记刘志国 谢冬青; 5920、中国矿泉水之乡唱响农业产业化大戏——访五大连池市委书记王锋 谢冬青; 60-61《财经界》杂志编辑部征稿:苏州工业园区公积金对园区发展建设的促进作用科研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存在问题及管理对策涉农补贴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新时期农村信用社经营风险问题浅谈浅析乡镇卫生院收支两条线管理乡镇财政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中国银行业盈利能力分析河北省天然气市场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浅谈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电信企业的机遇和挑战区域经济下发展新农村商业物流对策研究EVA在国有企业项目投资评价中的运用论城市天然气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行政事业单位支出票据不合规问题及治理对策地勘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思考浅谈建筑企业的经济运营策略浅析中国银行业的电子信息平台发挥货币政策工具作用维护宏观经济平稳运行加入WTO十年我国服务贸易开放的回顾与思考中国经济“十二五”期待“核聚变”浅议国库集中支付有效监督对策关于完善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的思考金融发展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协同关系探讨基于行为金融学的中国股票市场比较分析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走向趋势小议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

《当代财经》杂志社网站衔接地址,希望对你有用关于退稿信息的最新说明 1、由于涉及作者个人隐私,有关作者的个人信息在此全部隐去,对由此带来的作者查询困难,本社深表歉意,敬请作者谅解。还请作者记住投往我社的稿件的其他信息,主要是文章标题,这样查询起来就会容易得多。 2、“收稿时间”是指我社将来稿录入电脑并进入匿名审稿程序的时间,并非作者投寄时间,如果不出意外情况,如放长假(寒暑假),一般会在作者寄出的40天后有初步处理意见可查询,由于上网公布通稿信息是以月为单位,故在每月的20号左右才将退稿通知上网,实际上是两个月前的退稿,这一点请大家注意。 3、“纸面”是指打印稿,“电子”是指Email投稿。 4、由于我社有两刊,一为《当代财经》,一为《江西财经大学学报》,故在“投寄刊物”中以“当财”表示《当代财经》,“学报”表示《江西财经大学学报》。而且我们会根据来稿所适用的栏目来分配稿件(除非作者声明不愿将投“当财”的稿件调剂到“学报”),所以会出现作者本人投的是《当代财经》,而退稿通知中却出现在“学报”字样,本投学报的稿件却出现“当财”的字样。当代财经杂志社 2008-4-30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