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首页 期刊论文知识库 问题

与秋无题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与秋无题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从网上搜搜就可以了,同志.

论文参考文献怎么写(通用11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论文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训练我们运用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的能力。相信写论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论文参考文献怎么写,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篇文章的引用参考部分包括注释和参考文献两部分,注释是作者自己的解释(转引的参考文献也可以放在注释里),参考文献仅需列出参考书或论文的名称、作者、出版社或发表的期刊、著作时间或期刊期数等。注释用圆圈1、2标注,放脚注,参考文献用[1][2]标注,放尾注。

有的刊物要求注释和参考文献都要在内文标注,有的刊物对参考文献不要求内文标注,在尾注列出就行。按最新的CNKI规范的要求应是前者。为保险起见,你还是都标吧。注:参考文献如是著作要标页码,论文只要标出期刊是第几期。

例:

参考文献:

[1]金福海.论建立我国的惩罚性赔偿制度[J].中国法学,1994,(3).

[2]杨立新.“王海现象”的民法思考——论消费者权益保护中的惩罚性赔偿金[J].河北法学, 1997,(5).

[3]金福海.消费者法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251.

[4]闫玮.完善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惩罚性赔偿制度[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07,(1).

[5]梁慧星.《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的解释适用[J].民商法论丛,2001,(3).

[6]王堃.论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惩罚性赔偿[J].现代商业,194.

[7]梁慧星.关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的解释适用[N].人民法院报,2001-3-29.

[8]孔祥俊.公平交易执法前沿问题研究[M].北京:工商出版社,1998:219.

[1] 周乐峰. 互联网金融在财富管理领域的探索和实践[D]. 上海交通大学 2014

[2] 张祺. 财富管理市场中公募基金公司的定位与发展方向[D]. 上海交通大学 2014

[3] 关文. 我国财富管理行业发展现状与问题[D]. 上海交通大学 2014

[4] 刘利. 银行财富管理业务及其模式研究[D]. 外交学院 2011

[5] 管晨. 后金融危机时代银行财富管理业务发展研究[D]. 吉林大学 2012

[6] 罗小鸥. M证券公司开展财富管理业务的研究[D]. 西南交通大学 2012

[7] 向妍. 工行湖南省分行财富管理业务发展策略研究[D]. 湖南大学 2010

[8] 刘小明. 商业银行发展的国际趋势与中国选择[J]. 财政研究. 2005(12)

[9] 周斐. 江西省A路桥投资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南昌大学 2014

[10] 王胜男. 需求不确定条件下低碳供应链网络设计研究[D]. 燕山大学 2014

[11]黄国良. 安信证券河源地区轻型营业部发展战略研究[D]. 南昌大学 2014

[12] 江利芳. ZDICP园区担保公司担保风险控制研究[D]. 广西师范大学 2014

[13] 张鸿哲. 货币经纪业X公司薪酬激励体系研究[D]. 天津大学 2014

[14] 刘颖. 沈阳恒信担保有限公司风险管理研究[D]. 东北大学 2009

[15] 张凌云. 我国财富管理业务发展策略研究[D]. 上海交通大学 2014

[16] 刘燕. 我国证券公司柜台市场建设模式的研究[D]. 天津大学 2014

[17] 刘鹏. DB证券公司沈阳营业部客户服务管理研究[D]. 东北大学 2012

[18] 江晓东. 证券公司客户分类体系问题探析[J].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 2004(01)

[1] 潘新民. 中国财富管理发展趋势与应对策略[J]. 时代金融. 2012(08)

[2] 徐文婷. 欧美财富管理业务发展经验借鉴[J]. 时代金融. 2010(11)

[3] 吴玫. 金融海啸对财富管理业务的警示-台湾经验研究[D]. 复旦大学 2009

[4] 林波. 成都工行财富管理业务市场进入战略研究[D]. 西南财经大学 2009

[5] 朱军. 招商银行济南分行财富管理业务竞争策略研究[D]. 山东大学 2013

[6] 陈璇淼. 卖空制作用研究[D]. 上海交通大学 2012

[7] 杨传华. 财富管理中的消费者保护研究[D]. 上海交通大学 2014

[8] 蒋明康. 财富管理与消费者保护国际经验研究与借鉴[D]. 上海交通大学 2014

[9] 朱丽. 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之媒体关系管理研究[D]. 上海交通大学 2013

[10] 许诺. 融资融券净余额与标的证券价格相关性研究[D]. 上海交通大学 2013

[11] 鲁轶. 财富管理在美国[J]. 金融管理与研究. 2007(04)

[12] 裘莹. 新疆农业产业投资基金运作模式探析[D]. 上海交通大学 2013

[13] 张玮. 开放式基金的申购赎回行为研究[D]. 上海交通大学 2012

[14] 刘方生. 财富管理与私人银行[J]. 银行家. 2009(06)

[15] 史琰. 投资银行的财富管理业务研究[D]. 上海交通大学 2014

[16] 康志榕. 兴业银行财富管理业务研究[D]. 湖南大学 2009

[17] 祝舒. 上市家族企业引入职业高管及公司业绩[D]. 上海交通大学 2011

[18] 虞超. 行业组合表现是否领先市场表现[D]. 上海交通大学 2011

[19] 赵爱玲. 银行、信托和券商 谁将称雄财富管理市场[J]. 中国对外贸易. 2013(01)

[20] 徐宜阳. 关于证券公司开展综合金融服务的研究[D]. 上海交通大学 2013

[21] 林励盛. 企业多元化的动机及其对企业价值影响的实证分析[D]. 上海交通大学 2013

[22] 韩少平. 证券公司财富管理业务风险分析及监管研究[D]. 上海交通大学 2014

[1]彭丽.彭修文民族管弦乐艺术研究[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16.

[2]梁茂春.中国当代音乐[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122.

[3]朴东生.合奏与指挥[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9.

[4]朴东生.民乐指挥概论[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46.

[5]朴东生.实用配器手册[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3.

[6]中国作曲技法的衍变[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4.

[7]刘天华.刘天华音乐生涯[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8]李吉提.中国音乐结构分析概论[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9]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册)[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1]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下册)[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11]刘再生. 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12]中央音乐学院.民族乐队乐器法[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1]董西明.客户关系管理及其应用[J].学术交流,2004(8)

[2]王光玲.CRM—企业管理理念新发展[J].经济论坛,2003(9)

[3]崔京波,陈颖.论CRM及应用[J].科学与管理,2005(6)

[4]田丹.浅析供应链环境下的客户关系管理(CRM)[J].商情(教育经济研究),2008(3)

[5]左臻.浅谈客户关系管理[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5)

[6]徐辉.浅析客户关系管理[J].商业经济,2008(10)

[7]姚德全,于冬梅.客户关系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8)

[1]殷泰晖,李帅.基于TNS协议的.Oracle数据库安全性改进方法[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5(02):193-196.

[2]孙钟安.大型数据库ORACLE数据库的优化设计思考[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4,10(20):4644-4645.

[3]于淑云,马继军.ORACLE数据库安全问题探析与应对策略[J].软件导刊,2010(12):147-149.

[4]肖飞,黄正东,王光华,郭雪清.JAVA存储过程在Oracle数据库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数字医学,2014,9(03):18.

[5]魏亚楠,宋义秋.Oracle数据库应用系统的性能优化[J].制造业自动化,2010,32(8):204-206、222.

[6]曹新志,沈君姝,郭辉,等.Oracle数据库在PACS/RIS系统中的应用[J].中国医疗设备,2013(07):35-37.

[7]彭小斌,张文峰,林根深.ORACLE数据库并发访问控制机制及访问冲突的解决方法[J].中国医疗设备,2013,28(01):44-45、14.

[8]付强,王春平.基于半实物仿真的半自动跟踪技术开发平台[J]四川兵工学报,2012,33(08):69-70、80.

[9]孔银昌,夏跃伟,刘兰兰,等.Oracle数据库安全策略和方法[J].煤炭技术,2012,31(03):190-192.

[10]梁树杰,黄旭彬.Oracle数据库维护中自动跟踪技术的`应用分析[J].电子科技,2014,27(10):61-63.

[11]刘哲.基于Oracle数据库系统的优化与性能调整研究[J].绿色科技,2015,05:283-284+287.

[12]胡铁峰.浅议如何调整优化Oracle9i数据库的性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2:86.

[1]彭丽.彭修文民族管弦乐艺术研究[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160.

[2]梁茂春.中国当代音乐[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122.

[3]朴东生.合奏与指挥[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9.

[4]朴东生.民乐指挥概论[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46.

[5]朴东生.实用配器手册[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3.

[6]中国作曲技法的衍变[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4.

[7]刘天华.刘天华音乐生涯[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8]李吉提.中国音乐结构分析概论[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9]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册)[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10]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下册)[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11]刘再生.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12]中央音乐学院.民族乐队乐器法[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1]曹雪芹,高鹗著,李全华.标点《红楼梦》通行本[M].岳麓书社,1987.

[2]王昆仑.红楼梦人物论[M].三联书店出版社,1983.

[3]徐定宝.《红楼梦》后四十回是造成贾母性格逻择混乱的主要原因[J].明清小说研究,2000.

[4]曾扬华.贾母的烦恼[J].红楼梦学刊,1995.

[5]周汝昌.周汝昌点评红楼梦[M].团结出版社,2004.

[1]曹雪芹、高鹗著:《红楼梦》[M]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2月第一版.[2]邸瑞平:红楼撷英[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7.

[3]傅继馥:明清小说的思想与艺术[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4.

[4]胡适:中国章回小说考证[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

[5]胡文彬:《红楼梦人物谈》,文化艺术出版社,1993年6月第一版.

[6]李希凡.:传神文笔足千秋[CD2]红楼梦人物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7]李论:《红楼梦》[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5.

[8]宋淇:红楼梦识要[M],北京中国书店,2000.

[9]吴调公:从晴雯之死一节看曹雪芹的美学观[M]∥红楼梦研究辑刊,第11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10]俞平伯:俞平伯全集第六卷[M],花山文艺出版社,1977.

[11]周汝昌:《红楼梦新证》上、下册,华艺出版社,1998年8月第一版

[1]曹雪芹,高鹗《红楼梦》(程乙本),作家出版社,2003.

[2]周昌汝《红楼小讲》,北京出版社,2009.

[3]周昌汝《红楼十二层》,书海出版社,2005.

[4]俞平伯《红楼梦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5]梁归智《红楼梦探佚》,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6]寇秀兰《微观红楼》,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7]张爱玲《红楼梦魇》,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9

[1]王刚编著:《把握好用人的技巧与管人的学问》.地震出版社,2003年2月

[2]斯蒂芬·P·罗宾斯著:《管人的真理》.中信出版社,2002年9月

[3]李诚主编:《人力资源管理的12堂课》.中信出版社,2002年11月

[4]吴志明著:《员工招聘与选拔实务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1月

[5]赵曙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

[6]詹姆斯.W.沃克:《人力资源战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

[7]罗布.戈菲:《人员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01月

你可以到一些网上图书馆去查,一般各个学校都会买一些数据库,我这里有一些入口,你可以去用用。在我的百度博客里

1、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 项建国 中国建筑工业 2、建设安全监理实用手册 徐君伦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3、建设工程监理安全责任读本 杨效中 %漆贯学 %陆湛秋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建设工程安全监理实务手册 郭劲光 %吕方泉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5、建设工程安全监理/建设工程安全技术与管理丛书 李世蓉 中国大陆%兰定筠 中国大陆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6、建筑工程监理资料/建筑工程资料管理系列丛书 北京土木建筑学会 经济科学出版社 7、工程监理·安全监理·项目管理规范化操作手册 黄金枝 %刘永新 中国建筑工业 8、施工项目管理(高等职业教育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技能型系列教材) 韩国平 东南大学出版社 9、 土木工程施工常用表格 毛志兵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0、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与技术管理实务 张立新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11、建筑施工软件手册/建设工程与软件应用系列 武树春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2、建设工程监理行业三大管理体系一体化实施示例 谷树棠 %周玉兰 中国标准出版社 13、路桥工程监理(市政工程专业适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 廖品槐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4、地基基础与地下防水工程监理细节100 上官子昌 中国建材工业 15、工程项目管理(第2版) 弗雷德里克·E.古尔德 美%南希·E.乔伊斯 清华大学出版社

与秋林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资料显示,创建于1990的秋林公司是一个历史悠久、驰名中外的老字号企业。哈尔滨秋林灌肠庄创建于1909年,以生产肉灌制品和糖酒等产品为主,是中国欧式灌肠业最早、最大的一家。1953年移交给中国政府后,更名为秋林食品厂,由秋林公司管理。1956年被分离出来,虽隶属于秋林公司,但其有自己的营业执照,独立法人。

1 、 学会欣赏别人 常见这样的人:自己有了成绩,有了荣誉,就欢呼雀跃,神采飞扬;别人有了成绩,有了进步,却视而不见、充耳不闻,甚至冷嘲热讽,挖苦、嫉妒。 真诚地为别人取得的成绩,取得的进步,取得的荣誉喝彩,是一种胸襟,一种气度。只有不断开阔自己的胸襟,恢弘自己的气度,才能不断拥有成就事业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听到别人有了成绩就不自在,看到别人有了进步就不痛快,是心胸狭窄、气量狭小的表现。这样的人很容易成为孤家寡人,不会有很多人愿意与他合作、共事和创业的。 学会欣赏别人,是一种人格修养,一种气质提升,有助于自己逐渐走向完美。一个人总能在某一方面胜过别人,但在这一方面也总会有人比他强。所谓"一山还有一山高",就是这个道理。每人都各有所长,随时发现别人的进步,随时为别人的成绩而喝彩,这对于一个人的生存能力、合作能力、发展能力的提高,都具有重要意义。 赞美他人并不难做到,这要求我们去发掘生活和工作周围的人,想想他们的好处和优点,并毫不吝啬地称赞他们,这将会在人与人之间形成良性互动,使我们的社会和工作环境更温馨可爱. 培根说:"欣赏者心中有朝霞、露珠和常年盛开的花朵,漠视者冰结心城、四海枯竭、丛山荒芜。"让我们在生活中多一些欣赏 2、 学会欣赏 有益健康 欣赏能使人产生一种轻松、愉快和满足感,人的心灵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净化与调适。同时,欣赏还能开阔人的视野,充实生活并增添生活情趣。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人的精神状态与肌体健康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作为一种审美活动,欣赏往往能够促使人进入一种积极乐观的精神状态。这对于身心健康,自然是大有益处的。 欣赏并不神奇,学会欣赏也不需要多么高深的艺术水平。只要你稍加留意,就会发现日常生活中可供欣赏的客体随处都是,譬如就在我们的家中,阳台上栽培的花草、墙壁上张贴的字画、案头陈设的工艺品、水族箱里喂养的金鱼等等,它们都无时不在向主人展示自己的美。如果你在茶余饭后静静地专注地观赏它们几分钟,便会生出一种难以言传的愉悦感来。又如人们平常所说的"自赏",即品味自己在生活中创造出来的劳动成果,这也不失为一种高雅的养生之道,比如在观赏自己精心创作而成的一篇文章抑或一幅字画时,往往都会获得一种极大的精神满足、一种高层次的精神享受。 读好书是欣赏,听音乐是欣赏,看优秀的电视节目是欣赏,走出家门去领略大自然的美好景色同样是欣赏,生活中到处都有可供欣赏的客体。学会欣赏,它会让你的生活更有诗意,让你在获得精神享受的同时,进而获得心身的健康。 3、 学会欣赏凄美的往事 应该说,每个人都会有,而且一定会有,那种凄美的往事,这一种记忆中的伤感,是每个人心目中的唯美所在。因为它无法实现,所以才美。 不管别人是怎么去面对这种伤感的,但你须学会怎样去欣赏那种伤感。在有酒的时候,在寂清的时候,在无聊的时候,翻出来慢慢回味。 或许在不多久的以后,你会把这种伤感当做一个故事,细细地告诉你的爱人,让她和你一起共同体会故事中的美丽。 我不会为了过去而逃避,因为我已经知道珍惜今天的可贵,就象珍惜昨日一样,我懂得怎样去欣赏。 世事本无常,把握现在才最重要。放眼前方,有谁说,秋风下,那片落叶不美? 4、 学会欣赏自己的学生 曾读过这样的一个故事:台湾作家林清玄当年做记者时,曾经报道了一个小偷作案手法非常细腻。他在文章的最后,情不自禁地感叹:"像心思如此细密、手法那么灵巧、风格这样独特的小偷,又是那么斯文有气质,如果不做小偷,做任何一行都会有成就的吧?"没想到,这句话却影响了一个青年的一生。如今,当年的小偷已经是台湾几家羊肉炉店的大老板了!在一次邂逅中,这位老板诚挚地对林清玄说:"林先生写的那篇特稿,打破了我生活的盲点,使我想,为什么除了做小偷,我没有想过做正事呢?"从此,他脱胎换骨,重新做人。 的确,如果没有林清玄当年对小偷的"欣赏"和期盼,恐怕也就没有他今天的事业和成就。不难看出,欣赏对人生多么重要啊! 当然,我绝对无意把学生比作小偷,但小偷尚且能因"欣赏"而改过,学生为什么不能因欣赏而奋发呢? 其实,每一个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欣赏,老师的欣赏对学生的影响很大,有时甚至会影响学生的一生!所以,我认为,做一个老师,首先要学会欣赏! 学生当然会缺点多多:没有集体荣誉感,没有团结的精神,没有劳动观念,对老师过分挑剔,对自己要求过松,骄傲自满,自私自利。结果是老师挑剔学生,学生挑剔老师,工作没法打开。但只要老师尝试从另外的角度来看自己的学生,发现他们也有很多的优点:勤奋、积极、向上,在学习上不甘落后于人,有远大的理想,个个都想争第一。这时,老师们会发觉,自己的学生也有这么多的"亮点"!这些"亮点",老师应该欣赏! 欣赏是一种信任和肯定。对学生来说,没有什么东西比老师的赏识更值得自豪的了。有一个女生在日记中这样对我说:"能得到老师的赏识是最值得自豪的,我只有在你写给我的话中,才能真切地感受到你对我的关注。"的确,在学生看来,老师对他们的赏识是一种信任和肯定。老师的欣赏,就是对学生的信任和肯定,而这正是学生工作和学习的动力! 欣赏是一种激励和引导。想不到,真的想不到,那么一点点的欣赏,对老师来说轻而易举,对学生却有这样大的作用!欣赏的确能引导学生向好的方面发展。 欣赏是一种理解与沟通。原来,在你欣赏自己的学生的同时,肯定也教会了学生去欣赏别人。人与人能互相欣赏,还有什么不能沟通呢?师生之间能互相欣赏,还有什么不能理解的呢?学会欣赏吧,欣赏是一种美德。老师学会欣赏学生,这是师生之间理解和沟通的一个有效途径。 5 、 屠格涅夫与托尔斯泰 1852年秋天,屠格涅夫在斯帕斯科耶打猎时,无意在松林中捡到一本皱巴巴的《现代人》杂志。他随手翻了几页,竟被一篇题名为《童年》的小说所吸引,作者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无名小辈,但屠格涅夫却十分欣赏,钟爱有加。他四处打听作者的住处,最后得知作者两岁丧母,七岁失父,是由姑母一手抚养照顾长大的,屠格涅夫更是给予了极大的同情和关注。 姑母很快就写信告诉自己的侄儿:"你的第一篇小说在瓦列里扬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大名鼎鼎、写《猎人笔记》的作家屠格涅夫逢人就称赞你。他说:‘这位青年人如果能继续写下去,他的前途一定不可限量!’"作者收到姑母的信后,惊喜若狂,他本是因为生活的苦闷而信笔涂鸦打发心中的寂寥,并无当作家的妄念。由于屠格涅夫的欣赏,竟一下子点燃心中的火焰,找回了自信和人生的价值,于是一发而不可收地写了下去,最终成为具有世界声誉的艺术家和思想家,他就是《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的作者列夫·托尔斯泰。 在社会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同样,每一个人也应该学会去欣赏别人。欣赏与被欣赏是一种互动的力源,欣赏者必具有愉悦之心,仁爱之怀,成人之美之善念。因此,学会欣赏,应该是一种做人的美德,肯定了别人也是肯定了自己,诚如爱默生所言:"人生最美丽的补偿之一,就是人们真诚地帮助了别人之后,同时也帮助了自己。" 6、 学会欣赏与赞美 你懂得欣赏吗?你会赞美吗?就像古代诗人将那原本毫无生机的月球赋予了"月照花林皆如霰"的柔情一样; 你不是也陶醉于"星垂平野阔,风涌大江流"的美景之中吗?你与朋友的交往中,若只把发生的点点滴滴当作过目云烟,而忽视了平凡中的一丝亮迹,那又何必相逢呢? 试着用你心灵的视力去观察每一个人吧,你发现的每一处闪光点都会成为黑夜中的一点星光,只有到了繁星不满苍穹时,不仅是自己,其他人也会与你共同分享这份激情与喜悦。 大家都一样,希望身边的人喜欢自己,希望自己的观点被别人采纳,希望别人重视自己,希望听到真诚的赞美,那么,你为什么不让这些并不难实现的愿望成为事实?"尊重他人,满足对方的自我成就感"。,古代圣贤早先给予教诲:己所不欲,勿失于人;己所欲者,亦施于人。这正是哲学家们悟出的一条人类行为的新奥妙 学会欣赏别人,努力去发现潜藏在深处的一线光辉,学会赞美别人,让每一缕光辉都放射出最夺目的光芒,这样,即使是星光灿烂过后的拂晓时分,启明星也会被映得更加耀眼了! 7、 学会欣赏老年人 林语堂说过,有人用老气横秋来骂人,实在是不晓得秋林古色之美啊!的确,老年人具有丰富的人生阅历,显示出如秋天般深沉、博大的气度与胸怀,那种美是年轻人难以散发出来的。 老年人因经历过生命的大起大落、大悲大喜,所以锤炼出一种从容、淡泊的心境,使他们常能以静看花开花落、闲观云卷云舒的超然,来对待纷纭的人世。 老年人因为有了丰富的人生积淀,以及晚年充裕的时间,常能做出令世人惊叹、赞赏的事业,绽放出绚丽多姿的七彩云霞。 老年人同样是宝贵财富,谁都不能小看他们。他们的知识、经验尤其值得重视,青年人可以从中学习到应对各种困难的技巧和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 有人说过,老年时代如蜿蜒河流的下游,宽阔而平静,是人生一个看似平淡实则丰美的重要阶段。世人要学会欣赏老年人,这才不愧是生活中的智者,因为他领悟了"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哲学真谛。 8、 学会欣赏 顾不上欣赏周围的景致,要赶路,要往前看。来不及对身边的一切心存感激,以为以后有的是时间。放弃了心中曾有的浪漫和幻想,因为那和现实是多么格格不入。人生路上,我们越往前走越无法停留,越来越多的景致被我们丢在了脑后。 是生活使我们变得疏忽?还是岁月让我们变得庸俗? 为什么我们忙忙碌碌内心却依然空虚?为什么我们日益变得麻木和疏懒?为什么我们总是容易伤害身边最亲的人? 为什么我们越是平凡越是不甘于平凡? 每天,我们重复着昨天,时光悄悄地在我们眼角留下沧桑。人生的经历,世事的悲欢已使我们的心灵变得波澜不惊。面对荣辱,我们已经学会了冷静对待。可是,我们依然没有学会一件最重要的事——欣赏。 学会欣赏,学会热爱周围的一切。学会欣赏,学会感激生活的馈赠。学会欣赏,让爱人更温柔更体谅,学会欣赏,让心灵放松。学会欣赏,将生活的点点滴滴融入爱的海洋。 假如你感到压力不堪重负,请你停下匆忙的脚步,看看天空,欣赏蓝天和白云,欣赏月亮和星辰,在大自然的风中静静呼吸,让清新的感觉抚平你粗糙的心。 再上路时,我们一定不再是疲惫不堪的赶路人,学会欣赏,我们就是轻松愉快的行路人。 学会欣赏,让我们永远做爱的主人!学会如此,天地空明,云水亦无心。他们的交往很纯粹,像童话里的爱情故事一样,最越矩的举动莫过于牵手了,可是尽管如此对于女孩来说他是她这段黑暗的时光的希望,有他,女孩就不那么害怕未来,不那么胆怯。 你从不孤单,因为这个世上肯定有一个人在努力地走到身边&hellip?学会欣现在&rdquo。人人皆有七情六欲,谁敢说我没有暗恋过人,就算你说了人家也不信。这些我都可以我坐在电脑桌前,不知如何再继续描写下去,穷词了!学会欣赏它们的消融像一把把匕首,重重的,无声的,深浅不一地插进心里。

与秋千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1 力学模型 如果把人和秋千组成的系统看作一个摆,摆线在O点处是固定的,摆线自身的伸缩和摆线的质量忽略不计。设想人在最大偏转角处迅速下蹲,在最低点处迅速站立,下蹲和站立的过程都在瞬间完成。人体的下蹲和站立导致了系统质心的升降,相当于有效摆长改变。 2 运动过程分析 现在我们把人!秋千和地球所组成的系统作为研究对象,这样在荡秋千的全过程中,系统所受到的外力只有悬点的约束反力,其值与摆线张力T相同,为一变力。但是,因为悬点固定,此外力并不作功。重力为保守力,使人下蹲和站起的力为非保守内力。根据功能原理:"一切外力与非保守内力所作功之和等于质点系机械能的增量。"因为外力并不作功,所以有Aλ=ΔE。现在我们来研究图。所示的可变摆长单摆模型的第一次摆动。

自从2015年人类第一次观测到引力波,引力波物理已然成为目前最为火热的研究方向之一。作为了解宇宙的新窗口,引力波正逐步为我们展现一幅千百年来人们都不曾见过的宇宙画卷,其中的物理现象为我们将来的物理学发展指明了一些方向。

引力波与新物理

传统的物理实验研究往往受到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的很大限制,例如对撞机实验和天体物理电磁信号的观测。就目前而言,粒子对撞机是探测极小尺度新物理最有效的手段,而对撞能标是衡量对撞机探测性能的重要指标——越高的能标能够帮助我们探测越小的尺度,了解更基本的物理规律。但是在现有的生产条件下,对撞机的能标提升已经愈发艰难。虽然在未来二十年,粒子对撞机的能标有希望达到100TeV附近,但是在目前最高的14TeV对撞能标的粒子物理实验中,我们还未发现确切的新物理信号。另外,传统的天文观测几乎都基于电磁波信号,在过去近百年的技术革命下,电磁波天文学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时至今日,电磁波段观测深度的限制和前景的干扰( “前景”指视线方向与被观测源相近,但距观测者较近的天体)仍是我们了解更大的宇宙空间和更久远的宇宙 历史 的坚固障碍。

图1:对撞机的尺度与能标示意图

过去一百多年以来,激光干涉技术的发展大大提高了我们对于极其微小的长度变化的测量能力。这一技术的跨越式发展使得我们探测引力波成为了可能。目前,全球的主要经济体都已启动或正在布置自己的引力波观测项目,引力波天文学已经成为天文学和物理学中新的沃土,将会带给我们对于宇宙和物理学全新的理解。

相对于电磁波而言,引力波观测的优势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引力波信号一般很难被前景干扰,所以背景本底的信号可以被探测到;再者,由于引力波在传播过程中与普通物质的相互作用非常微弱,所以诞生在宇宙早期的引力波信号能够一直较为纯净地保留至现在,成为一种宇宙的“ 历史 遗迹”等待着科学家的观测。 引力波观测与传统的对撞机实验和电磁波段的天文观测的结合,将会极大的拓展我们对宇宙和基本物理规律的认知。

爱因斯坦的引力理论诞生一百多年以来,人们对于黑洞的研究取得了很多重大的突破,但是时至今日我们对于这类宇宙中最为极端的天体仍然知之甚少。大家相信,完整地描述黑洞的物理需要引力理论和量子理论相结合,但是目前这两个在各自领域取得了极大辉煌的理论在结合时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黑洞视界的附近作为引力理论和量子理论的冲突现场,或许能够带我们一窥量子引力理论的真容,极大拓展我们对基础理论的认知。

另外,宇宙极早期的各种物理过程会诱发时空的随机扰动,产生随机引力波背景,若目前的引力波观测能够发现一些随机引力波背景的特征,那么也将暗示着宇宙早期有些不寻常的过程发生。最后这一点便是最近一项研究的出发点,该研究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蔡一夫教授和波兰雅盖隆大学(Jagiellonian University)的林春山教授共同领导,博士后王博博士和博士生鄢盛丰参与,相关论文已于日前发表在国际著名期刊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下面将对这项工作进行简要介绍[1]。

荡秋千的启发

在平时玩荡秋千时,大家应该已经有所发现:在没有人推动的情况下,想要秋千越荡越高,那么我们需要规律地前后摇摆身体,用自身重心的摆动来驱动秋千的振荡,这便是一种特殊的共振现象,叫做参数共振。

图2:荡秋千示意图

参数共振现象在物理学的各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宇宙学领域,大家相信在宇宙演化的一个时期,参数共振现象很有可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暴胀学说中,由于暴胀过程极具“稀释”效应,这一过程结束时导致了整个宇宙内一片死寂,仅剩下驱动暴胀后标量场遗留的能量或者是一些其它轻的标量场。这时候需要参数共振将驱动暴涨的场的能量转化为各种后期宇宙演化所需要的物质成分,将整个宇宙重新加热。这些大量产生的物质成分,不仅包括光子、电子、质子等粒子物理模型所能描述并被观测得到的粒子,还包括了原初时期就产生的暗物质和暗能量。这一过程被称为宇宙的预加热,接下来宇宙进入到标准热 历史 演化之中。

SSR机制最早用于研究原初黑洞的形成和预言其丰度。原初黑洞是一种特殊的黑洞,它们是宇宙在极早期由于局域空间曲率的不均匀性导致了原初物质密度扰动坍塌而形成的黑洞,它们的形成机制有别于通常情况下恒星坍缩形成的黑洞。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苏联物理学家雅科夫·泽尔多维奇(Yakov Zel'dovich)和英国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分别指出了这种极早期宇宙中黑洞形成的理论可能性[5][6],并在后来的宇宙学研究中被广泛探讨。由于原初黑洞的形成和其自身特点,它们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冷暗物质候选者,并且也可能是重要的引力透镜天体和引力波源的候选者。SSR机制所预言的原初黑洞主要分布在一些特殊的质量附近,且分布密度很高,可以与暗物质能量密度相比拟(即绝大部分暗物质为原初黑洞)。

在此基础上,蔡一夫教授团队发现,由于SSR机制极大地放大了原初标量扰动的振幅,在二阶扰动层面,通过标量与张量非线性的耦合,SSR还可以分别在暴胀期间和暴胀后的辐射为主时期诱导产生随机引力波背景,并且可能在将来被引力波探测器探测到[7]。此外,SSR的模型实现与应用也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内容,目前有在暴涨子-曲率子图像下的应用[8],DBI暴涨下SSR的实现[9],以及在特殊的双场模型中有类似的共振放大应用[4]。

引力波的SSR

在5年多以来对引力波的观测中,最令科学家们激动的引力波事件莫过于观测到了双中子星并合的引力波(GW170817),并且同时观测到了对应的多波段的电磁信号。这样一个标准汽笛事件的发现,可以同时让我们知道引力波源的红移和距离信息,为宇宙膨胀速度的测量开辟了一个新窗口。更重要的是,通过比对接收到电磁信号和引力波信号的时间,我们还可以对引力波传播速度进行限制。目前通过这一事件,我们认为引力波传播速度和光速之间的差异在10-15量级的精度以内。

但是,这个速度限制是来自比较近邻的宇宙的观测数据(一般红移小于1),而目前的观测证据对于远处或者说更早期的宇宙中引力波的传播速度,并没有很好的限制,而在这种时期,如果引力波传播速度有较大的非平凡特性(即偏离了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预测的光速),那么可能预示着早期宇宙中有超越标准理论的新物理在发生作用。

在超出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修改引力理论中,有一些理论诸如Horndeski理论、4维Einstein-Gauss-Bonnet理论,它们的标量自由度和张量自由度有一定程度上的耦合,如果在早期宇宙中这些理论的效应相对明显,那么将对早期宇宙中的引力波传播速度产生影响。其中一种可能的情况便是,在极早期的预加热阶段,由于那时标量自由度具有周期性振荡行为,标量场通过与张量场之间的耦合使得张量自由度的声速大小具有周期振荡行为(即引力波的传播速度大小有振荡行为),并且这个振荡的特征会随着宇宙膨胀而被抹平,那么引力波传播速度在相对近邻的宇宙中会回归到光速。

由于引力波传播速度在极早期具有的振荡行为,引力波便也会产生参数共振现象,这便是引力波的SSR。它使得引力波振幅得到指数级放大,在极短时间内放大4-5个量级,然后共振会很快结束并使引力波背景回归到正常的演化中。这类SSR都属于参数共振中的窄共振类型,发生共振的频段是在特征频率附近很窄的一个频段内,以及特征频率整数倍的频率处,但是一般只有特征频率处占主导。此时,背景引力波的振幅在特征频率附近会产生一个峰值,这样一个峰值特征会随着宇宙演化保留至今,从而被现有的引力波探测器和未来的引力波探测实验观测到。 这个预言的意义在于,如果我们能在未来探测到这个背景引力波谱特征,那么可以推断在极早期宇宙中引力波的传播速度会有明显偏离光速的特点,也就是说那时的引力理论很可能不再由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描述。这是存在新物理的证据。

图3:引力波的声速共振机制示意图

另外,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还发现由于引力波在线性理论下被剧烈放大,还有可能引发相对明显的高阶非线性效应。共振放大和非线性效应若被同时观测到,那么将大大增加该机制存在的可能性。这些非线性效应还有可能解释目前被NANOGrav实验观测到的疑似背景引力波信号,而该研究还在进行当中。

于粒子物理而言,这一项工作也有重要的意义:引力波共振放大发生的能标在TeV能标之上,基本上高于现有的粒子对撞机实验能标。也就是说,该现象若被发现也可能预示着早期存在一些超越粒子物理标准模型的新物理,例如通过修改引力理论中标量场与希格斯场的耦合与一些散射,使得标量场影响引力子的行为,从而改变引力波传播速度。这些预言都等待着未来观测水平的提高来加以佐证。

参考文献:

[1] . Cai, C. Lin, B. Wang, . Yan, “Sound speed resonance of the stochastic gravitational wave background”, Phys. Rev. Lett. 126 (2021) 071303 .

[2] . Cai, X. Tong, . Wang, . Yan, “Primordial Black Holes from Sound Speed Resonance during Inflation”, Phys. Rev. Lett. 121, , 081306 (2018).

[3] B. Carr, F. Kuhnel, “Primordial Black Holes as Dark Matter: Recent Developments”, Ann. Rev. Nucl. Part. Sci. 70, 355-394 (2020).

[4] Z. Zhou, J. Jiang, . Cai, M. Sasaki, S. Pi, “Primordial black holes and gravitational waves from resonant amplification during inflation”, Phys. Rev. D 102, , 103527 (2020).

[5] Ya. B. Zel’dovich, I. D. Novikov, Sov. Astron. 10 (1967), 602.

[6] S. Hawking, “Gravitationally collapsed objects of very low mass”, Mon. Not. Roy. Astron. Soc. 152, 75 (1971).

[7] . Cai, C. Chen, X. Tong, . Wang, . Yan, “When Primordial Black Holes from Sound Speed Resonance Meet a Stochastic Background of Gravitational Waves”, Phys. Rev. D 100, , 043518 (2019).

[8] C. Chen, . Cai, “Primordial black holes from sound speed resonance in the inflaton-curvaton mixed scenario”, JCAP 10, 068 (2019).

[9] C. Chen, . Ma, . Cai, “Dirac-Born-Infeld realization of sound speed resonance mechanism for primordial black holes”, Phys. Rev. D 102, , 063526 (2020).

墨子沙龙是以中国先贤“墨子”命名的大型公益性科普论坛,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研究院主办,中国科大新创校友基金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育基金会、浦东新区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及浦东新区 科技 和经济委员会等协办。

墨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科学家,其思想和成就是我国早期科学萌芽的体现,“墨子沙龙”的建立,旨在传承、发扬科学传统,建设崇尚科学的 社会 氛围,提升公民科学素养,倡导、弘扬科学精神。科普对象为热爱科学、有 探索 精神和好奇心的普通公众,我们希望能让具有中学同等学力及以上的公众了解、欣赏到当下全球最尖端的科学进展、科学思想。

关于“墨子沙龙”

一楼的不要吓坏楼主啊简单的就是机械能守恒,即势能和动能的总量是一定的

从荡秋千说开去— — 漫话共振武际可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北京100871)摘要讲述打秋千的原理,引伸到各种各样的共振现象关键词秋千,共振,摆轮,振荡器唐朝诗人王建有一首((秋千词 描写少年女子比赛荡秋千的情景.这首诗说:长长丝绳紫复碧,塌塌横枝高百尺.少年儿女重秋千,盘巾结带分两边.身轻裙薄易生力,双手向空如鸟翼.下来立定重系衣,复畏斜风高不得.旁人送上那足贵,终睹明蹭斗自起.回回若与高树齐,头上宝钗从堕地.眼前争胜难为休,足踏平地看始愁.秋千,大约在战国时代就有了.据南朝梁代宗懔著的((荆楚岁时记))说:j}6l:糖(即秋千的古写)本北方山戎之戏,以习轻趣者.后中国女子学之.乃以彩绳悬木立架,士女炫服坐立其上,推引之,名日j}6l:糖,楚俗谓之施钩,涅巢谓之骨索.这里山戎是古代中国东北的少数民族,说明秋千是从少数民族传进来的.趣(音qiao),行动敏捷的意思.秋千有许多名称,古时还称为施钩和骨索,据说在汉代人称千秋.现在有的地方称打秋千为打悠游.大约从唐代以后,在文献和文学著作中有大量关于秋千的记载.唐朝的((天宝遗事 中记载宫中每年寒食节,嫔妃们竞赛荡秋千的情景,唐玄宗称为“半仙之戏”.图l是明末小说((金瓶梅 中的插图,而图2则是故宫所藏的清朝画.都画的是妇女荡秋千的场景.说明在中国,秋千主要是妇女的游戏.历代有许多咏秋千的著名诗句.如杜甫的“万里秋千习俗同”,刘禹锡的“秋千争次第,牵掩彩绳斜.”南唐冯延巳的“柳外秋千出画墙”,宋代欧阳修的“绿杨楼外出秋千”等.中国的秋千一般为妇女玩耍,特别是一些少数民族还有固定的玩秋千的节日,汉族多在寒食节,朝鲜族在每年的端阳节.在西方,荡秋千也很普遍.图3是法国画家弗拉戈纳尔作于1766年,-~1768年之间的一幅油画(局部).画中有一个荡秋千的少女,后面在树荫里隐隐可以看到一个男人,可能是一位仆人,不断拉动一根连着秋千的绳子,使秋千荡起来.秋千的正面,有一位年轻小伙子,正在与少女调情.你瞧,大概少女在秋千上想踢一下那位轻薄的小伙子,踢空了,结果不小心把一只鞋子脱落了,飞到了空中.这幅画画出了荡秋千时的生动场面.图3荡秋千有两种方法,一种是荡秋千的人坐在踏板上,由另外的人推或拉,即《荆楚岁时记》上说的“推引之”,也就是秋千在来回摆动到一定的位置,有人顺着秋千的运动方向推或拉一把,这样秋千就荡得越来越高.但是这种方法大多对于比较小的孩子适用.对于荡秋千已经有些本领的人来说,就会像王建诗中说的觉得“旁人送上那足贵 .她们不满足于当“炫服坐其上”由别人“推引”的“士女”,而要自己荡起来. “争胜难为休”,而且要荡得越来越高,直到“回回若与高树齐”才心满意足.靠自己荡上去是需要有一点技巧的.方法是在一开始登上秋千的踏板时要有一个初始速度,使秋千有一个小的摆动.然后,随着秋千的小摆动,作起立和下蹲的动作.不过这个动作要做得有节律,即当秋千下落时取蹲位,秋千上升时取立位.只要严格遵从这个规则(如图4),秋千就会越荡越高.本领好的荡秋千手,甚至可以在完全没有初始摆动的条件下把秋千荡起来.图4唐朝人高无际写过一篇《汉武帝后庭秋千赋》,其中有两句形容荡秋千的动作说:“乍龙伸而蠖曲,将欲上而复低.”把它翻译为白话,就是说: “随着秋千的一上一下,身体刚刚像龙一样地伸直,却马上又像尺蠖虫一样地卷曲.”这里描写的情景和我们前面所叙述的荡秋千的窍门是完全相合的.这篇赋是一千多年以前写的,说明高无际在当时对秋千的了解就已经很符合现在的力学知识了.按照以上的方法为什么可以把秋千越荡越高呢?这得从力学上来解释.秋千是一个力学系统,它所受的外力有两个:一个是向下的重力;另一个是在悬挂点0作用的约束力,其方向总是沿着秋千绳.我们知道,只有在外力不断对系统做功时,秋千才会越来越高.上述两个外力,约束力作用的方向由于总是和秋千运动的方向垂直,所以是不做功的.只有重力在秋千摆动的每一个来回做功即是由重力在做“推引”.我们知道,人的重心在取立位时比取蹲位时要高.也就是说,按照上述荡秋千的方法处于上升的秋千比下降的秋千重心要高,而荡秋千时,人的轴线是沿着秋千绳的.这样,作用于重心的重力在秋千上升时对悬挂点。的力矩就比下降时为小,所以一上一下力矩所做的总功为正.由于系统的每一来回都有能量输入,秋千便自然越荡越高了.总归不管是哪一种方式荡秋千,都是由秋千系统所受的外力做功.或者荡高或者维持一定高度.不过,外力要对秋千做功,最重要的条件,就是外力推引要和秋千摆动的节奏相合.秋千的摆动有一个节奏,外力的推引有一个节奏,两个节奏要相合秋千才会越来越高.符合这种条件也称为共振我们上面讨论的,是做为体育运动的秋千.其实我们经常还会遇到另外许多不同的“秋千”,即“摆”.图5所示的就是通常摆钟的核心部分:一个摆和擒纵轮.摆的下部是一个金属重槌A, 由一个连杆连接到悬挂点.有的工艺摆钟上干脆把摆的重槌做成一个打秋千的女孩子.钟摆的来回摆动,恰是女孩子在“荡秋千”.只不过这个女孩子荡秋千的动力是来自一个巧妙设计的“擒纵轮”.擒纵轮B在发条或其他动力的驱动下,要进行顺时针转动,连接在摆上的擒纵叉c随着摆的摆动,使摆每一来回只允许擒纵轮转过一个齿.不过擒纵轮和擒纵叉设计得最为巧妙的是轮齿和擒纵叉端部外形,它要使齿轮每“擒纵”一次由擒纵轮的动力给摆输入少量的能量,犹如有人对秋千“推引”,使擒纵轮对摆做功.这样摆才能不断摆动,否则就会停摆.现在我们不妨再看一种稍微不同的“秋千”. 图6是一只机械式手表的示意图.图上右下角的那只带游丝的摆轮,当它处于平衡时,是静止不动的,而当手表上足了发条时,就来回摆动.在摆动这一点上来说,它和秋千是没有本质的不同.其实秋千和摆钟的摆动,是在重力作用下在平衡位置附近做摆动.而摆轮摆动的驱动力是游丝的弹力.不论是摆还是摆轮的摆动都具有等时性,所以它们都可以用来做计时器的核心部件.由于摆只能在重力作用下正常摆动,所以它的位置只能是铅垂放置,而摆轮则没有这种限制,它可以在任何姿态下正常摆动,这就是以摆为核心部件的座钟或挂钟只能放置在固定的地方,而手表可以戴在手上取各种姿态的缘故.摆轮一样有一个擒纵器,也是由擒纵轮和擒纵叉所构成的.这个擒纵器在摆轮的每一来回摆动,也是一样要给摆轮做功,以使摆轮不断摆动下去.摆轮摆动的机理是由于摆轮受一根柔韧的可变形的游丝支撑,游丝是非常柔软的,所以摆轮的摆动幅度也十分明显.其实,一般的物体,也总是有弹性的,只不过弹性表现得没有摆轮那样明显而已,例如高楼房、高的电视塔、桅杆、电线杆、桥梁、树等等.这些东西在外力作用下,也会产生变形,变形后也会恢复原状并且形成振动.因此,这些东西都可以看作“秋千”.如果这时有一种外力作用在这些特别的“秋千”上,并且随着“秋千” 的来回摆动而“推引”产生共振,也就会有不断的能量输入,这些“秋千”也就会产生越来越大的摆动. 自然界的阵阵大风可以把树、桅杆、桥梁等吹垮,引起灾难.在1940年建成的美国一座跨过塔科姆(Tacom)海湾的吊桥,即长853.4 m 的塔科姆(Tacom)大桥,建成后不久,由于同年11月7日的一场不大的风(风速仅19m/s)引起了振幅接近9m 的“颤振”,这么大的振幅可比通常秋千的摆幅大多了,在这样大振幅振荡下结构不一会儿便塌毁了.后来人们在设计桥、塔桅等建筑时,才逐渐学会如何躲避风给它们的“推引”,使它们安全可靠.1808年,法国皇帝拿破仑率部1O万入侵西班牙,当部队以整齐的步伐穿过一座铁索吊桥时,大桥崩塌了. 1906年,俄国彼德堡附近的爱纪特桥有一队骑兵通过,连长为显示军威,命令骑兵指挥训练有素的战马以雄赳赳气昂昂的姿态步调一致前进,大桥很快上下颤动了几下,发出一声惊天巨响后坍塌了.事后科学家检查发现,是骑兵和战马训练得太好,步调与桥的振荡频率一致,发生共振,越振越强的桥梁很快被振垮.如果把桥的振动,看作具有一定周期的“秋千”的话,整齐的步伐就像外力对“秋千”的“推引”,结果桥的振幅会越来越大,终于塌毁.为了防止类似的事故,后来世界各国的部队在过桥时,都规定必须改为便步走,而不允许齐步. 图7就是在英国最早挂在铁桥端要求指挥官命令部队便步走的告示.刚才说的是像塔桅、桥之类的大物体.其实小的物体在弹性变形后,一般也会形成往复变形的振动,只不过其频率要高得多.不到米粒大小的石英晶体,它的振动频率是每秒百万次计.这样高的频率,要靠机械的办法来“推引”是办不到的.于是人们想出了用电子振荡的办法来“推引”.也就是用一个巧妙设计的电子线路来实现摆钟上擒纵器的功能.到了2O世纪6O年代,利用这个办法代替了原来的摆和摆轮,造出了比原来钟表精确百倍的石英表.瞧,石英表就是秋千的一种发展.各种各样的乐器,例如小提琴、二胡、钢琴等,都有一个共鸣箱.共鸣箱的箱体和其中的空气,也可以看作一种特别的“秋千”.它是不会自行振荡、即发声的.乐器的发声部分例如钢琴或提琴的弦发出一定音调的声音,如果没有共鸣箱,只靠这根弦扰动周围的空气,我们会觉得声音很小,像蚊子叫.不过,由于向外传出的能量很小,所以响的时间很长,即每奏一个音, “蚊子”嗡嗡叫个没完.这样的“乐器”当然不符合需要.共鸣箱和通常的秋千有一个很大的不同点,是秋千只能和某种频率发生共振,而共鸣箱却可以同许许多多频率发生共振.在有共鸣箱时,发声部分首先对共鸣箱进行“推引”,很快使共鸣箱和琴弦一起振动,然后它们一起扰动空气,便有较大的声音向外传播.由于传播的能量流较大,所以每一个音符所经历的时间也要短.而这正好符合我们对乐器的要求.人们知道,声音是空气产生振动的结果,我们为什么能够听见声音,是我们耳内有一层薄膜,称为鼓膜.声音的波动传到耳内,推引鼓膜,使鼓膜产生共振,然后再牵动附近的听神经,我们才能听到声音.看,鼓膜也是“秋千”.要使人能够检测到各种特别的波动就得要设计各种特别的“秋千”,地震仪就是检测地震波的特殊的“秋千”.各种各样奇奇怪怪的“秋千”是举不胜举的,不过还有许多更为奇特的“秋千”.我们前面列举的,无非是摆动、振动,都是和系统的位置或形状的周期变化有关的.其实,自然界所有能和周期变化的现象产生共振的对象都可以看作“秋千”.我们知道,电磁波是周期变化的,所以人们发明了电磁波的接受器和放大器,这些接受器和放大器都可以看作精细设计的荡“秋千”的装置.我们每天看电视、听广播、打电话、发电报,每一个环节都在和这种“电磁秋千”打交道.光线是一种特殊的电磁波,原子内的电子做跃迁时也要以一定频率放出能量,要检测或放大它们,就要精细地设计能和这些频率共振的特殊装置.正是在这种思考的指引下,人们造出了照射强度为地球上太阳光亮度10 倍、其粗细仅1 m 直径的激光,最近人们造出了一亿年误差不超过1 s的原子钟,等等.由于这些新的利用共振原理的发明非常精细和奇特,所以在20世纪中,有不少基于共振原理的发现和发明获得了诺贝尔奖.人类社会前进了,科学技术发展了,可是在许许多多新技术、高技术中却包含着人类最早、最朴素的认识.看到以上这形形色色的“秋千”之后,你会觉得“万变不离其宗”,确实如此.

与中秋月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一直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重视,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个节日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中秋节的传说是非常丰富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流传甚广。中秋传说之一——嫦娥奔月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见了,他想偷吃不死药自己成仙。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进三步,无论怎样也追不到跟前。 后羿无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中秋传说之二——吴刚折桂关于中秋节还有一个传说:相传月亮上的广寒宫前的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边有一个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拢了。几千年来,就这样随砍随合,这棵桂树永远也不能被砍光。据说这个砍树的人名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就把他贬谪到月宫,日日做这种徒劳无功的苦差使,以示惩处。李白诗中有“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的记载。中秋传说之三——朱元璋与月饼起义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起义军如星火燎原。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大者如圆盘,成为馈赠的佳品。以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一直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重视,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个节日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中秋节的传说是非常丰富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流传甚广。中秋传说之一——嫦娥奔月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见了,他想偷吃不死药自己成仙。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进三步,无论怎样也追不到跟前。 后羿无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中秋传说之二——吴刚折桂关于中秋节还有一个传说:相传月亮上的广寒宫前的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边有一个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拢了。几千年来,就这样随砍随合,这棵桂树永远也不能被砍光。据说这个砍树的人名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就把他贬谪到月宫,日日做这种徒劳无功的苦差使,以示惩处。李白诗中有“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的记载。中秋传说之三——朱元璋与月饼起义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起义军如星火燎原。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大者如圆盘,成为馈赠的佳品。以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中秋佳节,人们最主要的活动是赏月和吃月饼了。赏月在中秋节,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礼记》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每逢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楼都要重新装饰门面, 牌楼上扎绸挂彩,出售新鲜佳果和精制食品,夜市热闹非凡,百姓们多登上楼台,一些富户人家在自己的楼台亭阁上赏月,并摆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团圆子女,共同赏月叙谈。明清以后,中秋节赏月风俗依旧,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吃月饼我国城乡群众过中秋都有吃月饼的习俗,俗话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那时,它也只是象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的象征。月饼最初是在家庭制作的,清袁枚在《隋园食单》中就记载有月饼的做法。到了近代,有了专门制作月饼的作坊,月饼的制作越越来越精细,馅料考究,外型美观,在月饼的外面还印有各种精美的图案,如“嫦娥奔月”、“银河夜月”、“三潭印月”等。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以饼之圆兆人之常生,用月饼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都成为天下人们的心愿,月饼还被用来当做礼品送亲赠友,联络感情。 其它中秋节的习俗中国地缘广大,人口众多,风俗各异,中秋节的过法也是多种多样,并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在福建浦城,女子过中秋要穿行南浦桥,以求长寿。在建宁,中秋夜以挂灯为向月宫求子的吉兆。上杭县人过中秋,儿女多在拜月时请月姑。龙岩人吃月饼时,家长会在中央挖出直径二、三寸的圆饼供长辈食用,意思是秘密事不能让晚辈知道。这个习俗是源于月饼中藏有反元杀敌讯息的传说。金门中秋拜月前要先拜天公。广东潮汕各地有中秋拜月的习俗,主要是妇女和小孩,有“男不圆月,女不祭灶”的俗谚。晚上,皓月初升,妇女们便在院子里、阳台上设案当空祷拜。银烛高燃,香烟缭绕,桌上还摆满佳果和饼食作为祭礼。当地还有中秋吃芋头的习惯,潮汕有俗谚:“河溪对嘴,芋仔食到”。八月间,正是芋的收成时节,农民都习惯以芋头来祭拜祖先。这固然与农事有关,但民间还有一则流传广泛的传说:1279年,蒙古贵族灭了南宋,建立元朝,对汉人进行了残酷的统治。马发据守潮州抗元,城破后,百姓惨遭屠杀。为了不忘胡人统治之苦,后人就取芋头与“胡头”谐音,且形似人头,以此来祭奠祖先,历代相传,至今犹存。中秋夜烧塔在一些地方也很盛行。塔高1—3公尺不等,多用碎瓦片砌成,大的塔还要用砖块砌成,约占塔高的1/4,然后再用瓦片叠砌而成,顶端留一个塔口,供投放燃料用。中秋晚上便点火燃烧,燃料有木、竹、谷壳等,火旺时泼松香粉,引焰助威,极为壮观。民间还有赛烧塔规例,谁把瓦塔烧得全座红透则胜,不及的或在燃烧过程倒塌的则负,胜的由主持人发给彩旗、奖金或奖品。据传烧塔也是元朝末年,汉族人民反抗残暴统治者,于中秋起义时举火为号的由来。江南一带的民间在中秋节人习俗也是多种多样。南京人中秋爱吃月饼外,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鸭。“桂花鸭”于桂子飘香之时应市,肥而不腻,味美可口。酒后必食一小糖芋头,浇以桂浆,美不待言。“桂浆”,取名自屈原《楚辞·少司命》“援北方闭兮酌桂浆”。桂浆,一名糖桂花,中秋前后采摘,用糖及酸梅腌制而成。江南妇女手巧,把诗中的咏物,变为桌上佳肴。 南京人合家赏月称“庆团圆”,团坐聚饮叫“圆月”,出游街市称“走月”。明初南京有望月楼、玩月桥,清代狮子山下筑朝月楼,皆供人赏月,而以游玩月桥者为最。人们在明月高悬时,结伴同登望月楼、游玩月桥,以共睹玉兔为乐。“玩月桥”在夫子庙秦淮河南,桥旁为名妓马湘兰宅第,这夜,士子聚集桥头笙箫弹唱,追忆牛渚玩月,对月赋诗,故称此桥为玩月桥。明亡后,渐渐衰落,后人有诗去:“风流南曲已烟销,剩得西风长板桥,却忆玉人桥上坐,月明相对教吹箫”。长板桥,即原先的玩月桥。 近年来,南京夫子庙已重新修葺,恢复明清年间的一些亭阁,疏浚河道,待到中秋佳节时,就可结伴同来领略此地的玩月佳趣了。江苏省无锡县中秋夜要烧斗香。香斗四周糊有纱绢,绘有月宫中的景色。也有香斗以线香编成,上面插有纸扎的魁星及彩色旌旗。上海人中秋宴以桂花蜜酒佐食。江西省吉安县在中秋节的傍晚,每个村都用稻草烧瓦罐。待瓦罐烧红后,再放醋进去。这时就会有香味飘满全村。新城县过中秋时,自八月十一夜起就悬挂通草灯,直至八月十七日止。安徽省婺源中秋节,儿童以砖瓦堆一中空宝塔。塔上挂以帐幔匾额等装饰品,又置一桌于塔前,陈设各种敬“塔神”的器具。夜间则内外都点上灯烛。绩溪中秋儿童打中秋炮。中秋炮是以稻草扎成发辫状,浸湿后再拿起来向石上打击,使发出巨响并有游火龙的风俗。火龙是以称草扎成的龙,身上插有香柱。游火龙时有锣鼓队同行,游遍各村后再送至河中。四川省人过中秋除了吃月饼外,还要打粑、杀鸭子、吃麻饼、蜜饼等。有的地方也点桔灯,悬于门口,以示庆祝。也有儿童在柚子上插满香,沿街舞动,叫做“舞流星香球”。嘉定县中秋节祭土地神、扮演杂剧、声乐、文物,称为“看会”。在北方,山东省庆云县农家在八月十五祭土谷神,称为“青苗社”。诸城、临沂和即墨等地除了祭月外,也得上坟祭祖。冠县、莱阳、广饶及邮城等地的地主也在中秋节宴请佃户。即墨中秋节吃一种应节食品叫“麦箭”。山西省潞安则在中秋节宴请女婿。大同县则把月饼称为团圆饼,在中秋夜有守夜之俗。河北省万全县称中秋为“小元旦”,月光纸上绘有太阴星君及关帝夜阅春秋像。河间县人认为中秋雨为苦雨,若中秋节下雨,当地人则认为青菜必定味道不佳。陕西省西乡县中秋夜男子泛舟登崖,女子安排佳宴。不论贫富,必食西瓜。中秋有吹鼓手沿门吹鼓,讨赏钱。洛川县中秋节家长率学生带礼物为先生拜节,午饭多于校内聚餐。一些地方还形成了很多特殊的中秋习俗。除了赏月、祭月、吃月饼外,还有香港的舞火龙、安徽的堆宝塔、广州的树中秋、晋江的烧塔仔、苏州石湖看串月、傣族的拜月、苗族的跳月、侗族的偷月亮菜、高山族的托球舞等。《中秋》 (唐)李朴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刘禹锡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水调歌头》 (宋)苏东坡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秋月(宋)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太常引》 (宋)辛弃疾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台湾民谣:《中秋旅思》 孤影看分雁,千金念弊貂;故乡秋忆月,异国夜惊潮。手未攀丹桂,以犹卷缘蕉;登楼悲作赋,西望海天遥。《月夜思乡》星稀月冷逸银河,万籁无声自啸歌;何处关山家万里,夜来枨触客愁多。《煎熬》夜深沉,明月高挂天正中,寂无声;睡眼朦胧,恍若梦中;生卧徘徊以不宁,故国家园萦脑中;苦煎熬,归去成空,如焚王衷。

你这篇中国知网也好万方数据也好都有例子!甚至百度文库都有!==================论文写作方法===========================论文网上没有免费的,与其花人民币,还不如自己写,万一碰到人的,就...【每天都有】写作论文的简单方法,首先大概确定自己的选题,然后在网上查找几份类似的文章!通读类似的文章,对这方面的内容有个大概的了解!参照论文的格式,列出提纲,补充内容,实在不会,把这几份论文综合一下,从每篇论文上复制一部分,组成一篇新的文章!然后把按自己的语言把每一部分换下句式或词,经过换词不换意的办法处理后,网上就查不到了,祝你顺利完成论文!

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中,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便应用这一词语并且模仿,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一直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重视,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个节日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起源

中秋节的起源和月亮密不可分, [42]  中秋节是上古天象崇拜——敬月习俗的遗痕。在传统文化中,月亮和太阳一样,这两个交替出现的天体成了先民崇拜的对象。在二十四节气“秋分”时节,是古老的“祭月节”,中秋节则是由传统的“秋分祭月”而来。据考证,最初“祭月节”是定在干支历二十四节气“秋分”这天,不过由于在历史发展中历法融合,使用阴历(夏历),后来将“祭月节”由二十四节气“秋分”调至夏历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是秋季时令习俗的综合,其所包含的节俗因素,大都有古老的渊源。 [2-3]  [7-10]

发展

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是古代我国一些地方古人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在廿四节气的秋分时节,是古老的“祭月节”。中秋节则是由传统的“秋分祭月”而来。祭月作为民间节日重要的祭礼之一,逐渐演化为的赏月、颂月等活动。 [39-40]

中秋节普及于汉代,汉代是我国南北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融合时期,各地文化上的交流使节俗融合传播。“中秋”一词现存文字记载最早见于汉代文献,成书于两汉之间的《周礼》(世传为周公旦所著,实际上成书于两汉之间)中说,先秦已有“中秋夜迎寒”、“中秋献良裘”、“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动。据记载,在汉代时,又在中秋或立秋之日敬老、养老,赐以雄粗饼的活动。晋时亦有出现中秋赏月之举的文字记载,不过不太普遍,晋时期中秋节在我国北方地区还不流行。 [38]  [42]

唐代时中秋风俗在我国北方地区已流行。中秋节成为官方认定的全国性节日,大约是在唐代。《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赏月风俗在唐代的长安一带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并将中秋与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杨贵妃变月神、唐明皇游月宫等神话故事结合起,使之充满浪漫色彩,玩月之风方才大兴。唐代是传统节日习俗揉合定型的重要时期,其主体部分传承至今。 [11]  [36]

北宋时期,正式定阴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文学作品中出现了“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节令食品。如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说:“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而且“弦重鼎沸,近内延居民,深夜逢闻笙芋之声,宛如云外。间里儿童,连宵婚戏;夜市骈阗,至于通晓”。 [1]  [9]

明清时期,岁时节日中世俗的情趣愈益浓厚。 [44]  明清两朝的赏月活动,“其祭果饼必圆”,各家都要设“月光位”,在月出方向“向月供而拜”。陆启泓《北京岁华记》载:“中秋夜,人家各置月宫符象,符上免如人立;陈瓜果于庭,饼面绘月宫蟾免;男女肃拜烧香,旦而焚之。”《帝京景物略》中也说:“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也。” [7]  [10]  [12]

发展至今,吃月饼已经是我国南北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月饼象征着大团圆,人们把它当作节日食品,用它祭月、赠送亲友。 [41]  除月饼外,各种时令鲜果干果也是中秋夜的美食。 [8]  [13]  中秋节时,云稀雾少,月光皎洁明亮,民间有赏月、祭月、吃月饼、吃甜薯、提灯笼、舞草龙、树中秋、砌宝塔等一系列的节庆活动。[44]

节日别称

编辑 播报

根据中国的历法,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

中秋节有许多别称:古时有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动,故称“月夕”或“祭月节”。因节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称“八月节”、“八月半”;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中秋节月亮圆满,家人团聚,出嫁的女儿回家团圆,因此又称“团圆节”、“女儿节”。在广府地区,中秋节俗称“月光诞”。仲秋时节各种瓜果成熟上市,因称“果子节”。侗族称为“南瓜节”,仫佬族称为“后生节”等。 [7]  [15-16]

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关于“团圆节”的记载最早见于明代文学作品。《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说:“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也。” [7]

风俗习惯

编辑 播报

传统活动

祭月(拜月)

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实际上是古人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拜祭月神。自古以来,在广东部分地区,人们都有在中秋晚上拜祭月神(拜月娘、拜月光)的习俗。拜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在月下,将“月神”牌位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祈求福佑。祭月赏月,托月追思,表达了人们的美好祝愿。祭月作为中秋节重要的祭礼之一,从古代延续至今,逐渐演化为民间的赏月、颂月活动,同时也成为现代人渴望团聚、寄托对生活美好愿望的主要形态。 [8]  [13]

与秋日听雨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初听细雨,飘飘洒洒,像初恋般温暖。下面是我精心为您整理的关于听雨的散文,希望您喜欢!

关于听雨的散文一:听雨

一场秋雨淅淅沥沥地下了整整两天。清晨醒来,睡眼朦胧,却依然听见窗外滴滴答答的雨声。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喜欢上了听雨。或撑一把折叠伞,一个人徘徊在雨中。任凭秋风吹雨打湿眼眶,让眼睛渐渐模糊,让远方的世界从清晰变模糊。或静坐在书桌前,呆呆地凝望着窗外雾气蒙蒙,水天相接的画面,让思绪漫天飞舞,听雨声敲打门窗。

“少年听雨阁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蒋捷的词写得真好,寥寥几笔,就用听雨写尽了从少年到壮年再到晚年的人生经历,写尽了在雨声中感悟到的世事变迁,人生短暂的哲理。

吾辈才疏学浅,固然没有词人那般曾经沧海,阅尽沧桑的体会。而听雨,也给我带来了无穷的乐趣,带来了些许的感悟。

倾听雨声,可以忘却许多烦恼许多忧愁。在掷地有声的雨滴下落那一瞬间,你可以感受到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雨落地成水,化而为河,涓涓细流,流淌不止。人生之路,又何尝不是?“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于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让雨声敲打我们那颗纯真年少的心灵,让我们明白自己是多么的渺小,生命是多么的脆弱。

倾听雨声,可以让人跨越历史,产生无限遐想。今夜的秋雨,绵绵不断。如果可以穿越时空,回到一千多年前,你会发现,西子湖畔,雷锋塔下,徘徊着苏东坡的身影。他在雨中凝望西湖,心系黎民。那雨是宋朝的雨,那人是宋朝的人。当年的雨是否也打湿了东坡居士的眼眶?当年的他是否在雨声中高唱“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倾听雨声,可以启人心智,催人奋进。你听那窗外的雨声,一滴一滴,永不止步,永不停歇。仰望星空时,什么都比你高,你会自卑;俯瞰大地时,什么都比你低,你又会自负。雨滴从高空而降,目标明确,只为来到地面,汇成河流。它的这番经历是独特的,也是平凡的。它是那么渺小,那么微不足道,却在苍穹泛土之间找到了自己存在的意义与价值,找到了前进的方向,创造了生命的辉煌。

雨还在下,我还在一个人静静地听雨。这熟悉的雨声好比先哲的谆谆教诲,撞击在我青春年少的心灵上。“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雨滴下落的那一瞬间,宇宙中又会发生多少变迁多少兴替多少离别?而唯一不变的就是我们时刻在努力拼搏,在奋斗不息。

又是一年秋雨时,我依旧喜欢听雨。

关于听雨的散文二:听雨

秋日的雨,若是去看,站在学校阳台上,冷风会时不时会拜访你,不仅没了看雨的兴致,反而会离感冒近了一步。但若选择去听,则会别有洞天。

雨,不绝于耳的响彻着,就像起伏不定的钢琴曲,一会儿直上九霄,一会儿跌入深谷。闭上眼睛,认真的去聆听,它又像一只只麻雀扇动着翅膀,在树间玩笑嬉戏。

你一定可以听到,风把树叶打落,而后在空中发出簌簌的声响,并且断断续续有树叶在空中盘旋,却迟迟不肯归根,这许是它们此生最后的倔强,或者它有所不甘,或者别的什么。

北方一入深秋,便是秋雨连绵,或有几天放晴的日子,但那总是短暂的。阳光偶尔 在十二点至两点透过玻璃,照射在靠窗而坐的同学身上,他们懒洋洋的享受着日光浴,在这种难得的时候,自然要一睡解千愁了。

天气预报有时不准,还不如看云,大多数情况下还是能看出来的,雾大,云厚,视为有 雨。有时还可以依此当一回神算,对同学吹牛:本座夜观天象,子时有雨,君可信乎?他自然会不相信,哪怕是发下天打五雷轰的毒誓。可事实如此,他到时也是无可奈何,只能随我听雨,渐渐入睡。

夜里听雨,总让人会心烦意乱,尤其是这秋雨,所谓梧桐一叶而知天下秋,但当那树叶真正落光的时候,看着光秃秃的树叉,又会让人不免伤感。不免一阵辛酸。

听着秋雨如诉,我不禁想起许多陈年往事来。儿时,家境贫寒,房子少,人又多。大雨连绵几日,那土筑的屋子便坍塌了,而我们又无法很快盖起新房子,于是我便随爷爷奶奶搬到果园的一座小房子里去住。那里很窄,但是却很温暖。春天可以看到燕子北回,百花齐放。冬天可以扫扫树叶,暖暖热炕。即使三个人很挤,但只要心是宽的,便也没什么。至于夏秋便更是好了,看着苹果一点点长大,直到秋日,才一尝它的香甜。而今,新房子盖好了,家里也充裕了,可是爷爷却走了,去了很远的地方,很远……那天,也是下着雨,只是再大的雨,也不及我心里的雨。秋风吹过,我的心不禁发寒,想哭却哭不出来……

雨依旧淅淅沥沥的下着,我们也只能细细听着,也许不久,冬天就会到来,那落叶将被大雪覆盖,而春也会准备出发,带着希望,带着梦想,来到人间……

关于听雨的散文三:听雨

从前不懂聆听,因为不曾经历。如今喜欢聆听,因为已经懂得——题记

喜欢在无眠的夜里,聆听窗外的雨,思绪飘飞,借雨来填充空虚,打发寂寞,化解孤愁。

密密斜斜的雨,像缠绵的柔情,丝丝入心,绵延永恒。满空飘洒的有几多爱恋几多忧愁,满地流淌的是几多情怀几多思念。

隔窗听雨,雨声飘落,落在屋檐,落在窗台,落满眼眸,落进清冷的床沿。声声作伴,像女子的纤指弄琴,细细将幽怨传送,弹到断肠时,眉黛轻锁,梨花带雨。孤寂也飘渺。捧一手雨点,凉了掌心,湿了情怀。

初听细雨,飘飘洒洒,像初恋般温暖。遥想远古的马蹄声响,骑来了谁的白马,自烟雨迷濛中,伸手牵来衣袂飘飘的女子,踏云烟,沐风雨,眉目含情,红了容颜,乱了心思。许下天长地久。风含情,水也含笑。

雨渐浓时,缠缠绕绕,像热恋中的情侣,风情万种,激情燃烧,你侬我侬,窃窃私语,生死相依,海枯石烂。相爱的两个人紧紧相拥,在风雨中,在天地间,忘情的飞舞、盘旋、升腾,四目相望,秋水涟漪,浓浓的凝眸已胜千言万语。

再听,已然断断续续,像离人的眼泪。薄雾处,一低头的回眸,已是天涯海角、劳燕纷飞,怎不泪眼凄迷?一滴滴,一行行,一声声,如此凄凉琐碎,如一颗颗散落的珍珠,落地,零乱无主,随意散开来,滚落进红尘,无法寻觅,无法拾捡,所以,再无法回到,从前的模样。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雨中,飘来断肠人的词阙:如果雨后仍然是雨,如果忧伤之后仍然是忧伤,请让我从容面对这离别后的离别,微笑着继续寻找,一个不可能再出现的你。

于是,雨水泛滥,雨中的两个人,一个空留一点背影,最后,连背影也化成雨滴。云烟深处两茫茫,另一个,泣别离,望穿天涯,徒留一腔余恨。

这雨,倾刻间诡异,听不到它真实的意图,有一种神秘而蒙胧的错觉,像是在哭泣,又或是,在陪一个孤独的灵魂,倾谈。

雨声泣声,声声飘坠。像风雨中受伤的孤鸟,翅膀扑腾得惊慌,被雨淋湿了衣裳,淋湿了心房,淋湿了一个又一个原本美丽的梦想。不知该飞向何方,连来时路也遗忘。

一场雨声,是一场心灵的告白,也是一场生命的坦言。这雨,有它独有的灵魂,演绎一段又一段春花秋实;而人,有着各不尽同的心声,诉说着一场又一场生离死别。

爱听雨,雨中一帘幽梦,梦里梦外花儿谢了又开,鸟儿去了又来。孤单的人影拉长,相思成疾。

一滴雨是一个故事。多少故事,从古到今的延续,一幕一幕的画面,自雨帘映射,或喜或悲,或歌或泣。缘何总是见风落泪,遇雨伤怀?走过,方能了悟。

想起雨中断桥上的油纸伞,撑开的一段缠绵悱恻的姻缘。相遇时,细雨如柳絮飞扬起漫天情愫。前世的恩,今生来报,不论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抱。

泪雨滂沱时,已是别离时刻,明明人在眼前,可听可语,却伸手不能及,只能两两相望,两心相许。一座雷峰塔阻隔了两个人,却阻隔不了两颗心。雨中人痴痴等候,塔下人愁肠百转。一段真情一段绝唱。

若说有情,情满沧海,若说无情,情尽云烟。

拢一手雨珠,珍藏在心间,岁月染霜,情怀不老;折一串水帘,挂在窗棂外,容颜老去,心依然。

南方的秋雨是连绵的,常常一下就是几天。 秋雨不同于春雨,那是柔情蜜意。有如西湖断桥边的那把小伞,深情一瞥就注定天地间将生产出无穷的甜蜜与温馨;有如尼山下的那对恩爱小蝶,比翼双飞演绎了生生死死的相知相恋。那是润物细无声,是从心尖细细抽出再挽上几个结,一牵动便浑身颤动的红线。 秋雨不同于夏雨,那是雷霆万倾。有如长坂坡朱仙镇前的生死较量,千军万马金戈钢锤排山倒海杀声震天;有如花果山前万仙阵中的天将交锋,昏天黑地吞日啖月震颤万里神鬼俱愁。那是蛟龙出海猛虎下山,是永远沸腾的热血狂躁的铁骑。 秋雨更不同于冬雨,那是伴着天女轻歌曼舞飘飘扬扬的花瓣,是玄武大帝驾着北风巡游山川城乡飞出的袅袅笛音。那是京畿破庙中赶考举子冷峻彻骨的记忆,是长夜冰盏旁哲学家醒脑明髓的思索。 秋雨是随着秋阳秋云秋月来的,当你在春的嫩绿鹅黄中打滚,品尝了深埋在桃红李白中粉嘟嘟的爱情,当你在夏的火红中用赤裸裸坦荡荡的胸怀,柳荫下竹篁里构思凉幽幽的甜蜜,当你在冬的洁白中,用暖融融的心精雕细琢翡翠世界,其实,你已经在构筑满世界的金黄。天是金黄的,漫天云雾早已散尽,只余下金灿灿的阳光;地是金黄的,稻粱菽黍,饱满得金豆金珠粒似的;山川河流是金黄的',金叶子摇出了金亮亮的响声。 秋雨是伴着秋水秋风秋虫秋雁来的,当你在那清亮亮的鸽哨中感受到凉浸浸的时候,当你在那黄灿灿的菊园发觉丝竹透墙围的时候,当你在月饼犹留香茱萸又插岗的时候,当你就着蟹黄品着米酒的时候,当你刚把晒干的稻粱归仓的时候,你就会明显地感到:有一个声音从遥远的天边传来,这声音如黄钟,如唢呐,如船工的号子,如开山的雷炮。由轻细而豪放,由清越而浓烈,喜悦中透着凝重,狂欢里显现沉吟;这声音,如窖藏千年浓烈而醇厚的老酒,如洗心涤肺香气绕梁的新茶,如唐诗宋词中击节忘情的吟哦,如未央宫中芙蓉溪边柳丝尖打颤的低叹。 这,就是秋雨的声音。 秋雨来了,大地、蓝天、世人便没有杂质没有污秽,没有狂躁没有慵懒。有的,只是心平气和意定神闲;有的,只是高山悠悠流水潺潺。 秋雨是有性格的,那是执着与坚韧,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如精卫之填海,如夸父之逐日。当一夏如火骄阳将山野晒得酥一般松脆时,行程中的它,已暗暗拟定:用自己的体液血流淋透山野大地,即使山边地角逆风之处,不离不弃,也要让他润泽,让他水气淋漓。 它,成就了手持长锸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夏禹,也成就了身负重任历经百千大难的玄奘。 秋雨是有品德的,那是低调谦逊虚怀若谷,那是不卑不亢不掖不藏,它包容千般承载难能,如弥勒之大腹,如观音之净瓶,不声嘶力竭气势汹汹,不忸怩作态搔首弄姿。它明白久旱的山林需要什么,它明白待播的土地需要什么,它明白老农需要什么。然而,一滴太少一江太多,杯水车薪难以救急,浩浩荡荡便成灾难;它更明白适可而止恰到好处,寒露后的豆秧霜降后的麦苗,绿意了秋冬绿意了寒潮,绿意中的琴瑟轻轻弹拨着秋雨的心声。 秋雨是有功劳的。大西南的一个低洼泽国,要么洪水滔天,要么焦禾遍地,秋雨领来一位行色匆匆,须发上还留着橙黄沙尘的关西汉子,短锹长耙,遇弯截角,逢正抽心;秋雨将自己的生命与汉子的血魂相融,翻山越岭,注入巴蜀大地的万顷良田,成就了天府之国,养育了巴蜀儿女中华儿女。 齐鲁大地崎岖山道上,颠颠簸簸中,出现了一辆牛车出现了一位老人,秋雨用自己的冷峻、清新与深沉,梳理着纷纷扰扰的天下,梳理着纷纷扰扰的人世,滴滴秋雨,与老人的精气神一道,凝成一部同样冷峻、清新、深沉的《论语》,从此,任何一个中国人,便都可以以此而治国平天下。 秋雨最不喜火辣热情的讴歌,它见证过尧舜的盛世,也见证过纣桀的血腥。摘星楼下,风波亭边,它曾试图用自己的慎密去清洗王杖的绿锈,而最终只给滂沱的悲壮平添了血红的浊泪。于是,它冷静,它清醒,它用广寒桂子间清凌凌的吟哦,给万万千千已然沉醉和千千万万即将沉醉的男男女女送去滴溜溜的思索。 秋雨同样不喜欢过分的凄清,巴山夜雨中那位李唐王子的书稿,秦淮河畔破损楼台上的断弦琵琶,幽州城外枯叶满径蟋蟀盈室的幽幽长叹,它嗤之以鼻,它挥洒去三两点同样清凌凌激昂昂的啸声。 秋雨啊,山野间如此,市井间如此,到处都是这种声音。 秋雨啊,一千年如此,一万年如此,永远都是这种声音。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袅袅:形容微风吹拂。洞庭: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波:微波泛动。木叶:枯黄的树叶。 战国楚·屈原《九歌·湘夫人》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萧瑟:寂寞萧条的样子。燎栗:凄凉。若在远行:好象人在远行之中。 战国楚·宋玉《九辩》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汉·刘彻《秋风辞》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三国魏·曹丕《燕歌行》 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榈庭:榈巷庭院。 晋·陶渊明《酬刘柴桑》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迢迢:形容夜长。亭亭:远貌。 晋·陶渊明《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 芙蓉:荷花。 南朝齐·萧悫《秋思》 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 寒城:寒意已侵城关。眺:远望。平楚:平野。苍然:草木茂盛的样子。两句写初秋之景。 南朝齐·谢朓《宣城郡内登望》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亭皋:水边平地。木叶:树叶。陇首:山名,在今陕西、甘肃之间。 南朝梁·柳浑《捣衣诗》 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 草低:衰草枯萎。木下:树叶落下。金城:古郡名,在今甘肃榆中与青海西宁之间。玉门: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西。两句写西北寒秋之景。 南朝梁·范云《别诗》 树树秋声,山山寒色 秋声:秋天西风作,草木零落,多肃杀之声。 北周·庾信《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维:语助词,无义。序:时节。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骛:鸟名,野鸭。齐飞:落霞从天而下,孤骛由下而上,高下齐飞。一色:秋水碧而连天,长空蓝而映水,形成一色。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唐·王绩《野望》 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 唐·宋之问《始安秋日》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潺湲:流水声。 唐·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这两句写深秋景色:溪水下降,白石露出,红叶飘零,所余不多。 唐·王维《阙题二首·山中》 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 唐·李颀《望秦川》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唐·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 唐·刘长卿《游休禅师双峰寺》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 唐·李白《赠庐司户》 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 唐·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酣:尽情饮酒。 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人烟:人家炊烟。寒橘柚:秋日寒烟使橘袖也带有寒意。两句写人家缕缕炊烟,橘柚一片深碧,梧桐已显微黄,呈现一片深秋景色。 唐·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高鸟黄云暮,寒蝉碧树秋 唐·杜甫《晚秋长沙蔡五侍御饮筵送殷六参军归沣州觐省》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信宿:连宿两夜。故:仍然。 唐·杜甫《秋兴八首》 翟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 唐·杜甫《秋兴八首》 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 唐·杜甫《秋野五首》 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 唐·杜甫《月》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 白茅;茅草。描写深秋原野的景象:大风吹卷着原野上的茅草,野火烧着枯萎的桑树。 唐·岑参《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 秋风万里动,日暮黄云高 唐·岑参《巩北秋兴寄崔明允》 返照乱流明,寒空千嶂净 返照:晚照,夕照。乱流:纵横错杂的河水。嶂:陡立的山峰。 唐·钱起《杪秋南山西峰题准上人兰若》 万叶秋声里,千家落照时 落照:夕阳西下。 唐·钱起《题苏公林亭》 宿雨朝来歇,空山秋气清 宿雨:昨夜的雨。 唐·李端《茂陵山行陪韦金部》 雨径绿芜合,霜园红叶多 绿芜:绿草。合:长满。意谓雨后庭中小径长满绿草,霜后花园中落满红叶,庭院一片荒凉寂寞景象。 唐·白居易《司马宅》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唐·刘禹锡《秋词二首》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知春色嗾人狂 清入骨:秋天的景色清澈入骨。嗾:怂恿。 刘禹锡《秋词二首》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描写荷叶在秋风中向东倾斜,暗寓伤秋的情绪。 府·杜牧《 齐安郡中偶题二首》 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轻罗小扇:轻薄的丝制团扇。这两句描写红烛在秋夜中发出寒光,照着画屏,女郎手持精致的团扇追扑萤火山。 唐·杜牧《秋夕》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天阶:宫中的台阶。 唐·杜牧《秋夕》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秋阴不散:虽已是秋天,但连日阴云漠漠,故不见严霜降落。下旬的枯荷也由此出。听雨吉:雨打枯荷,单调、凄凉。 唐·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秋山野客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 唐·施肩吾《秋夜山居》:“去雁声遥人语绝,谁家素机织新雪。秋山野客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 老树呈秋色,空池浸月华 唐·刘得仁《池上宿》 秋宵月色胜春宵,万里霜天静寂寥 唐·戎昱《戏题秋月》(又作:秋宵月色胜春宵,万里天涯静寂寥) 一夜绿荷霜剪破,赚他秋雨不成珠 飞霜使荷叶破碎,秋雨落在破叶上再也无法形成水珠了。 唐·来鹄《偶题二首》 夜半酒醒人不觉,满池荷叶动秋风 不觉;不睡。 唐·窦巩《秋夕》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菡萏:荷花的别称。 南唐·李璟《浣溪沙》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宋·范仲淹《苏幕遮》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橙黄橘绿时:指秋冬之交的时节。 宋·苏轼《赠刘景文》 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明日黄花:指重阳过后菊花逐渐枯萎。蝶也愁:菊花枯萎,蝴蝶无处寻花,故曰“愁”。 宋·苏轼《九日次韵王巩》 萧萧远树流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 宋·寇准《书河上亭壁》 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 宋·林速《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潇潇:小雨降落的样子。 宋·柳永《八声甘州》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搂 霜风:秋风。关河:关塞河流。残照:夕阳的余晖。 宋·柳永《八声甘州》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是处:到处。红衰翠减:花谢叶落。苒苒:渐渐。物华:美好的景物。 宋·柳永《八声甘州》 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 断虹:残余的彩虹。霁雨:雨停了。修眉:形容山如美人的长眉。 宋·黄庭坚《念奴娇》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 无赖:百无聊赖。穷秋:深秋。 宋·秦观《浣溪沙》 风定小轩无落叶,青虫相对吐秋丝 小轩;有窗槛的小室。 宋·秦观《秋日》 秋容老尽芙蓉院,草上霜花匀似翦 秋容:秋色。老:深。 宋·秦观《木兰花》 绿荷多少夕阳中。知为阿谁凝恨、背西风 阿谁;何人。背西风:背向秋风。 指荷叶被秋风吹得叶梗都弯了。 宋·秦观《虞美人》 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画声断谯门 衰草:枯草。画角:军中用的号角。断:尽。谯门:城上鼓楼,用以了望敌情。 三句写孤城秋景。 宋·秦观《满庭芳》 落时西风时候,人共青山都瘦 宋·辛弃疾《昭君怨》 觉人间,万事到秋来,都摇落 宋·辛弃疾《满江红·游南岩和范廓之韵》 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绿池落尽红蕖却,落叶犹开最小钱 可人:合人意。红蕖(音同“渠”):荷花。却:开尽。最小钱:新出荷叶才象小铜钱那么大。 宋·杨万里《秋凉晚步》 园翁莫把秋荷折,因与游鱼盖夕阳 宋·周密《西塍废园》(又《西塍废圃》。塍:田间的土梗子。) 天水碧,染就一江秋色 染就:染成。 宋·周密《闻鹊喜·吴山观涛》 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 宋·张炎《清平乐》 万壑泉声松外去,数行秋色雁边来 壑(音同“贺”):山谷。 元·萨都刺《梦登高山得诗二首》 秋风吹白波,秋雨呜败荷。平湖三十里,过客感秋多 败荷:残荷。 元·萨都刺《过高邮射阳湖杂咏九首》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残霞:晚霞。寒鸦:天寒归林的乌鸦。飞鸿:大雁。 元·白朴《天净沙·秋》 晚趁寒潮渡江去,满林黄叶雁声多 清·王士祯《江上》 山色浅深随夕照,江流日夜变秋声 变秋声:江流随着夏去秋来而改变声响。 清·宋碗《九日同姜如龙、王西樵、程穆情诸君登慧光阁饮于竹圃分韵》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 春天放个屁,秋后结泡屎。 民心不可违,休笑百姓痴。 尔曹贪墨吏,上苍在视之。 ——清·刘墉 字罗天净沙·秋思 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绿水青山,白草红叶黄花。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长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奴丑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