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首页 期刊论文知识库 问题

河南大学学报主编

发布时间:

河南大学学报主编

张富生教授,1964年出生,英国伯明翰访问学者,教授,硕士生导师。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优秀共产党员,师德先进个人,优秀教育工作者,校级教学名师。近年来主持、参与完成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厅级科研项目6项,校级教改项目5项,指导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2项,其中一项获一等奖,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1项,在《外语学刊》、《河南大学学报》、《名作欣赏》等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全文复印4篇,出版专(译)著2部,主编教材9部,获校级科研项目奖励特等奖1项,一等奖一项。

刊名: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Henan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主管单位:河南省教育厅主办:河南大学周期:双月主 编:乔家君编辑部主任:程遂营 副主编:张敬来 编辑出版:《河南大学学报》编辑部出版地:河南省开封市语种:中文开本:大16开ISSN:1003-4978CN:41-1100/N邮发代号:36-27历史沿革:现用刊名: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时间:1934《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是河南大学主办的自然科学类学术期刊。她源自1934年创刊的《河南大学学报》,历经沧桑之变,停刊复创,几易刊名,始终以活跃学术思想为宗旨,立足河大,面向社会,报道科研成果、促进学术交流、弘扬科学精神、展现学者风范,推动科学技术研究,为社会精神文明和经济建设服务。1934年4月,为进一步推动学术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及时反映学校最新科研成果,河南大学创办了综合性学术刊物——《河南大学学报》。同年,《河南大学学报》在出版3期后因战乱等故停刊。解放后,河南大学复校,后更名为开封师范学院,《河南大学学报》获得新生。1956年11月,复刊更名为《开封师院学报》;1971年增出自然科学专辑;1975年文理分刊,《开封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正式出版。1979年8月,因学校易名,《开封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更名为《河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并发展成为公开发行的季刊;1984年5月,随校名恢复更名为《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设有“数学”、“现代物理学与材料科学”、“化学化工”、“计算机与信息科学”、“生命科学”、“建筑结构与环境”和“自然资源学”等栏目,面向科技界、教育界刊载专业学术论文、综述报告和科研成果报道,是河南大学对外交流科研学术成果的重要园地。 顾问:(以姓氏笔画为序) 干福熹院士,山 仑院士,李吉均院士,孙九林院士,邹广田院士,陆启铿院士,侯 洵院士,郭柏灵院士,薛群基院士主任:宋纯鹏委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丁圣彦,马建华,万师强,孔云峰,孔德志,王天泽,王 华, 王超杰,刘先省,乔家君,陈咏梅,杜祖亮,李起升,李 捷,李登峰,李锁平,宋纯鹏,张伟风,张治军,尚富德,武相军,郑逢斌,赵建军,郭立俊,顾玉宗,秦耀辰,鲍 鹏,薛冬峰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德国数学文摘(ZMATH)中国期刊网中国数学文摘中国物理文摘中国生物学文摘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由河南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创刊于1934年,国内外公开发行,刊号ISSN 1003—4978/CN41—1100/ N。双月刊,逢单月16号出版。本刊立足本校,面向社会,主要刊登有关数学、现代物理与材料科学、化学与化工、地理环境与资源开发、生命科学、自动化基础理论与信息技术、建筑环境与结构、科学技术研究等学科的有创新性内容,数据翔实,表述规范的基础理论及应用研究的学术论文。其来稿要求如下 : 文稿务求主题鲜明、数据可靠、评价客观;内容不涉及国家机密、无产权争议;作者的署名及顺序由作者自定,所有署名作者需对文稿署名认可。 文稿书写格式按照GB7713—87《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撰写。包括题名、作者、作者工作单位、地址(城市名、邮编) 、中文摘要、关键词(3~8 个)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英文题名、作者姓名(汉语拼音) 、英文工作单位和地址、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 投稿在篇首页地脚处注明收稿日期、论文资助基金项目、基金编号;第一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 ) 、性别、籍贯、民族(汉族可略) 、职称、学位、研究方向,具体格式请参照近期学报。 题名应以简明、确切的名词或名词性词组的偏正结构反映文章中最重要的特征性内容,一般不超过20 字,必要时可加副题名。并应在题名中避免使用非公知的缩写词、字符、代号。 摘要应完整准确的浓缩论文的内容,包含研究目的、方法、结果、结论等要素,并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应是一篇完整的短文,不分段,不用图、表、公式和参考文献序号。一般200~300 字。英文摘要内容应与中文摘要基本一致。 正文各级标题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例如1 ,1. 1,1. 1. 1,1. 1. 1. 1,一般不超过4级,均左顶格编排。 图和表应精选和科学设计,具有自明性,切忌与文字重复表述。图大小要适中,线条均匀,主辅线分明,标注完整;照片要求图像清晰,反差适宜,剪裁得当。表设计格式采用3线表,表目明确。图、表内容要与正文一致。图(表)要求英文图(表)题。 量和单位使用法定计量单位,量名称及单位名称、符号、数字等应符合国家标准,书写规范化,并注明外文字母的大小写、正斜体及上下角标。 参考文献应为公开发表的文章(未公开发表的重要资料必要时可列在当页地脚),并按文中引用的先后顺序编号,并在正文中引用的相应位置右上角,用[ ]加序号标出。在文末著录格式为:期刊:[序号] 作者名.文献名[J ].期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专著:[序号] 作者名.文献名[M].版本(第1版不标注).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论文集:[序号] 作者名.文献名[C].版本(第1版不标注).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学位论文:[序号] 作者名.文献名[D].保存地:保存单位,出版年. 文稿著作权除《著作权法》的规定外,属于作者,本刊在征得作者同意的前提下,可对文稿进行修改。 本刊已加入《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作者著作权使用费和本刊稿酬一次付给。 在投稿时注明联系电话、电子信箱、详细通讯地址及邮编。 凡投本刊的稿件,请勿一稿多投。经本刊通知作者修改的稿件,一般已被录用,将按本刊编排计划刊出。

李永文,男,本科学士,教授,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区域科学学会区域旅游开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地理学会旅游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教育部精品课程评审专家、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兼职研究员。河南杞县人,汉族,1953年生,1981年12月毕业于河南大学地理系,1982年1月留校任教。1996年11月任教授;1995年1月~2001年12月任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副院长,主管教学工作;2002年1月~2004年10月为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总支书记;2004年以后任《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执行主编。1996年9月~1997年9月曾到日本大正大学作高访学者一年。近十多年来,曾担任河南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第一导师、人文地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河南省人文地理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河南省区域经济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河南大学优秀学术群体成员。2004年以后被特聘为海南大学旅游学院教授、海南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第一导师。

河南大学学报主编是谁

姬新颖简历

姬新颖

简介

男,博士、教授、留美学者、硕士生导师、归侨、省市侨联委员、无党派人士。1963年10月生,河南新安县人。获第四军医大学内科学感染病专业博士。赴澳大利亚访问,2000-2009在美国学习与工作,曾任美国肯塔基大学医学院内科研究助理教授等。 月回国。现任河南大学医学院副院长(2011年12月), 主管科研、研究生教育、国际交流、学位点建设。承担了3项国家自然科学金基面上项目,获得科研经费123万元。指导研究生10余名,发表SCI论文15篇。2011年获得开封市优秀教师,2013年6月获得《科学中国人》2012年度人物奖。Tumor Biology(SCI IF ), BMC Cancer(SCI IF )审稿人。现任省免疫学会重症肌无力分会副主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微生物学科和肿瘤学科项目评议人、河南大学医学微生物学双语教学课程负责人。曾担任省高层次人才引进评价绿色通道评委;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编委会委员、特聘英文编辑。河南省第七批重点学科(2009-2011)---病理与病理生理学科第一带头人,河南省医学重点学科人体免疫学科带头人(2011-2015)。

一、 近年主持的主要科研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负责人。 课题名称:树突状细胞

Toll样受体对丙型肝炎病毒单链RNA分子的感受及信号转导 。编号:30570086。 经费:26万元。

2. : 河南大学省部共建项目,项目负责人,课题名称: 感染引起膈肌肌

无力的信号转导通路和药物靶点筛选。编号:SBGJ090712。经费:9万元。

3. : 国际合作项目(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终身教授,河南大学

4.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负责人。 课题名称: P38信号转道

通路在感染致膈肌无力中的作用。编号:81071327。经费:32万元。

5. :河南省科技厅国际合作项目,负责人。课题名称:基于大动脉血

流动力学特点和内皮细胞基因表达谱的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靶点筛选。编号:114 300 510 026。经费:4万元。

6. : 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负责人。课题名称:冠状动脉内皮细胞异性诊

断标志物的筛选及其动脉粥样硬化性基因表达谱的.逆转。编号: 201204063。

7. :201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课题组长,项目名称: JNK1

与TIPE2抑制剂改善感染后膈肌无力的分子机制。项目编号:81270142, 经费:70万元。

8. :2012年度郑州市科技局科技发展计划项目, 负责人,项目名称: 冠

状动脉内皮细胞诊断标志物的筛选和动脉粥样硬化性表型的药物逆转。项目编号: 20120847。

二、代表性论文(*corresponding author)

Ying-Jie Ma, Min He, Ji-Ao Han, Li Yang, Xin-Ying Ji*. A clinical study of HBsAg-activated dendritic cells and 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s during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Hepatitis B. Scand J Immunol. 2013 Oct;78(4):387-93. Tang Z, Bereczki E, Zhang H, Wang S, Li C, Ji X, Branca RM, Lehti? J, Guan Z, Filipcik P, Xu S, Winblad B, Pei JJ. 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 (mTor) Mediates Tau Protein Dyshomeostasis: IMPLICATION FOR ALZHEIMER DISEASE. J Biol Chem. 2013 May 31; 288(22):15556-70.

Jingling Sun, Tengfei Chen, Xin-ying Ji(co-first), Changqin Liu, Praveen K. Yadav, Ruijin Wu, Pingchang Yang, Zhanju Liu. IL-25 downregulates Th1/Th17 immune response in an Il-10 dependent manner in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 2013 Mar-Apr; 19(4): 720-8.

Xin-Zheng Cui, Xin-Ying Ji*(correspondence, co-first), Feng Gao3, Kun-PengYang, Hui-Ling Bai, Hong-Bing Ma, Tao Li, Qing-Yong Zhang*. Evaluation of the new classification and surgical strategy for myasthenia gravis. American Surgeon, 2012, 78(12):1329-1335.

Tao Li, Wu-Ying Li, Hui-Ling Bai, Hong-Bing Ma, Hu Zhang, Jiang-Mu Zhu, Xiao-Hong Li, Hong-Ying Huang, Yuan-Fang Ma and Xin-Ying Ji*(correspondence). The genetic profiling of pre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 in murine splenic CD8alpha+ dendritic cells. Immunologic Research, 2011, 51(1):80-96.

B-H Niu, J-J Wang, Y Xi , X-Y Ji*(correspondence). The establishment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driamycin-resistant cell lines derived from Saos-2. Medical Science Monitor, 2010 Jun;16(6):BR184-92.

Shi ZD, Ji XY, Berardi DE, Qazi H, Tarbell JM. Interstitial flow induces MMP-1 expression and vascular SMC migration in collagen I gels via an ERK1/2-dependent and c-Jun-mediated mechanism. Am J Physiol Heart Circ Physiol. 2010 Jan; 298(1):H127-35. 2009 Oct 30.

Supinski GS, Ji XY, Callahan LA. p38 MAP Kinase Modulates Endotoxin induced Diaphragm Caspase Activation. Am J Respir Cell Mol Biol. 2010 Jul;43(1):121-7.

Shi ZD, Ji XY, Qazi H, Tarbell JM. Interstitial flow promotes vascular fibroblast, myofibroblast, and smooth muscle cell motility in 3-D collagen I via upregulation of MMP-1. Am J Physiol Heart Circ Physiol. 2009 Oct;297(4):H1225-34. Epub 2009 May 22. Erratum in: Am J Physiol Heart Circ Physiol. 2009 Oct;297(4):H1225. ##

三、著 作

1. 肝硬化的诊断和治疗学, 周永兴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年,北京;参编“肝

硬化与免疫”一章,167-180页;

2. 感染病学, 21世纪系列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北京; 参编“部分新出现的传染病”(267-276页)和“Internet与感染病学”(489-493页)二章。

李永文,男,本科学士,教授,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区域科学学会区域旅游开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地理学会旅游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教育部精品课程评审专家、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兼职研究员。河南杞县人,汉族,1953年生,1981年12月毕业于河南大学地理系,1982年1月留校任教。1996年11月任教授;1995年1月~2001年12月任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副院长,主管教学工作;2002年1月~2004年10月为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总支书记;2004年以后任《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执行主编。1996年9月~1997年9月曾到日本大正大学作高访学者一年。近十多年来,曾担任河南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第一导师、人文地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河南省人文地理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河南省区域经济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河南大学优秀学术群体成员。2004年以后被特聘为海南大学旅游学院教授、海南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第一导师。

代表性著作:1.《现代管理与创新思维》(独著),河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2.《公共管理导论》(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3.《逻辑学》(主编),河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4.《决策学》(主编),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5.《领导演讲学》(主编),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6.《演讲学教程》(参编),河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7.《普通逻辑教程》(参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3年版。8.《演讲学》(参编),河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代表性论文:[1]楚明锟.未成年人社会医疗保险研究综述[J].管理学刊,2011,⑴.[2]楚明锟,周军.论行政人员的自主性人格[J].中国行政管理,2011,⑷.——人大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11年07期全文转载。[3]楚明锟,崔会敏,周军.从“市管县”到“省直管县”的体制转型分析[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1,⑴.[4]楚明锟.中国未成年人医疗保障的政策研究——以河南省为例[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⑴.[5]楚明锟,杨璐璐.论新公共服务与新公共管理的同异性[J].中州学刊,2010,⑷.[6]楚明锟,周军.管理内化与服务外化:公共组织行为范式的转换[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0,⑷.——人大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10年12期全文转载。[7]楚明锟,杨璐璐.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研究[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9,⑴.[8]楚明锟,周军.责任冲突时行政人员的行为选择[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⑸.——人大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10年03期全文转载。[9]楚明锟,宋朝丽.中国农村医疗保障的出路何在[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⑴.[10]楚明锟.西方就业理论演进的历史轨迹及启示[J].现代经济探讨,2008,⑵.[11]楚明锟,李小妹.中国未成年人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探讨[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⑶.[12]楚明锟.科技创新思维论析[J].江汉论坛,2003,⑵.[13]楚明锟,丁晓丹.中国政府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机制的建立问题[J].新乡医学院学报,2004,⑹.[14]楚明锟,郝亚光.建筑业农民工的安全保障论析[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5,⑴.[15]楚明锟.冯友兰“大全”逻辑思想探赜[J].江汉论坛,1999,⑹.[16]楚明锟.鲁迅蕴涵命题的思维艺术[J].齐鲁学刊,1999,⑸.[17]楚明锟.演讲与逻辑的联系及其溯源[J].人文杂志,1999,⑶.——人大复印资料《逻辑》1999年04期全文转载。[18]楚明锟.冯友兰类逻辑概念哲学论说的透视[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⑶.[19]楚明锟.冯友兰的逻辑分析法思想[J].中国文化研究,1999,⑵.[20]楚明锟.形成科学假说的逻辑推理之我见[J].学术探索,1999,⑶.——人大复印资料《逻辑》1999年05期全文转载。[21]楚明锟.试评冯友兰的类逻辑观[J].中州学刊,1999,⑶.[22]楚明锟.冯友兰的概念逻辑思想[J].人文杂志,1998,⑸.——人大复印资料《逻辑》1999年02期全文转载。[23]楚明锟.再探冯友兰的类逻辑思想[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⑸.[24]楚明锟.简论冯友兰的逻辑分析法思想[J].哲学研究,1998,⑽.[25]楚明锟.试析冯友兰“新理学”中的逻辑思维法[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⑸.[26]楚明锟.管窥冯友兰的类发展观[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⑸.——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1998年11期全文转载。[27]楚明锟.刍议冯友兰的类认识论[J].中州学刊,1998,⑸.[28]楚明锟(坤).试论提出假说的推理模式[J].河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⑹.[29]楚明锟(坤).对话系统中选言句扩展的推理模式[J].殷都学刊,1987,⑷.[30]楚明锟(坤).论联言推理的对话形态[J].河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⑶.[31]楚明锟(坤).试论鲁迅运用选言判断的精湛技巧[J].河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⑹.[32]楚明锟(坤).试论鲁迅表达联言判断的语言艺术[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⑶.

河南大学学报主编李伟昉

河南大学文学院很厉害,河南大学的文学专业至少在省内应该是数一数二的。

河南大学文学院是河南大学设置较早的院系之一,也是河南省较早设立设立的文学院之一,其前身是设立于1923年的河南大学中国文学系。

1996年11月,学校决定成立文学院。半个多世纪以来,文学院始终严守“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的校训和“团结、勤奋、严谨、朴实”的校风,形成了百折不挠、自强不息,兼容并包、严谨朴实的精神风貌。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施齐全,努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2002年4月,学校将文学院中的新闻学、传播学学科划归新成立的新闻与传播学院;以对外汉语教学中心为基础成立国际教育学院。

师资力量:

据2019年7月文学院官网资料显示,文学院共有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6人,省管优秀专家5人,省级学术带头人5人,省级创新人才1人,省级中青年骨干教师6人,省级特聘教授2人,校级特聘教授2人。

其中,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关爱和教授领衔“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著名主讲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级教学名师王立群教授领衔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获得者、“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李伟昉教授领衔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

[参考文献][1]东方兰.论莎士比亚的《冬天的故事》[J].文学研究,1940,(5):.[2]方平.和莎士比亚交个朋友吧[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3]方平.莎士比亚“天鹅之歌”—《暴风雨》赏析[J].名作欣赏,1995,(1):.[4]郭华敏.论《暴风雨》中的基督教隐喻系统[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3(5):110-113,.[5]贺祥麟.莎士比亚[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6]华泉坤 张浩.《暴风雨》——莎士比亚后殖民解读的一个个案[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8(5):46-52,.[7]亢西民.莎士比亚戏剧赏析辞典[Z].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2..[8]李蕾.《暴风雨》情节的深层隐喻[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23(3):77-80,.[9]彭镜禧.发现莎士比亚—台湾莎学论述集[C].台湾:猫头鹰出版社,2000..[10]邵旭东 王忠祥.《暴风雨》的主题及其它[A].阮坤.莎士比亚新论—武汉国际莎学研讨会论文集[C].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李伟民; 何处是安妥灵魂的精神家园——哈姆莱特形象认识辨析 [J];四川戏剧; 2003年06期姜桂栩; 外国文学研究中的基督教文化视角检视 [J];文史哲; 2003年05期于凤保; 莎士比亚与基督教文化 [D];安徽大学; 2007年陈敦; 莎士比亚与基督教——从《威尼斯商人》说开去 [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年05期李玉莲; 基督教与西方文学 [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 1989年04期肖四新; 莎士比亚悲剧的宗教解读 [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年05期王本朝; 论宗教文化对西方文学悲剧意识的影响 [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年04期从丛; 再论哈姆莱特并非人文主义者 [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05期从丛; 论哈姆莱特并非人文主义者 [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9年01期赵晓梅; 基督教文化背景下的莎士比亚创作 [J];南通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01期王鹏; 莎士比亚戏剧中的忏悔母题 [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01期李伟昉; 莎士比亚与《圣经》 [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04期黄龙; 莎士比亚文艺观溯源 [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2年01期Frye, Roland Mushat; Shakespeare and Christian Doctrine [M];; 1963年李伟民; 莎士比亚研究——构筑起心灵的家园——兼评张冲的《莎士比亚专题研究》 [J];外语研究; 2007年02期李伟民; 艰难的进展与希望——近年来中国莎士比亚研究述评 [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6年01期焦晓燕; 哈代小说与基督教文化 [D];南京师范大学; 2007年钱佼汝; 小写的后现代主义:点点滴滴[J]; 外国文学评论; 1991年04期; 60-65孙家琇; 莎士比亚的《一报还一报》[J]; 外国文学评论; 1991年04期; 72-80张冲; 当代西方莎士比亚变奏二十年(1965—1985)[J]; 外国文学评论; 1992年01期; 123-129王田葵; 试论拜伦诗歌“惊人的莎士比亚式的丰富多彩”——十九世纪欧美浪漫主义文学历程论(四)[J]; 零陵学院学报; 1990年04期; 66-73方平; 小精灵蒲克和莎士比亚的戏剧观——《仲夏夜之梦》研究[J]; 外国文学评论; 1987年01期; 93-99郑土生,肇星; 浅论莎士比亚的艺术特点[J]; 外国文学评论; 1987年01期; 100-106卞之琳; 了与不了:莎士比亚悲剧研究纪程——《莎士比亚悲剧论痕》前言[J]; 外国文学评论; 1987年01期; 107-110钱佼汝; 美国新派批评家乔纳森·卡勒和分解主义[J]; 外国文学评论; 1987年03期; 22-24乔纳森·卡勒,钱佼汝; 当前美国文学批评中争论的若干问题[J]; 外国文学评论; 1987年03期; 25-32朱虹; 禁闭在“角色”里的“疯女人”[J]; 外国文学评论; 1988年01期; 90-94汪义群; 莎士比亚宗教观初探 [J];外国文学评论; 1993年03期; 117-124张慧荣; 从《冬天的故事》看莎士比亚的中立女性观 [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2006年03期; 64-66智慧的作用 [J];领导文萃; 1996年09期; 87再说莎士比亚何以成为莎士比亚 [J];外国文学评论; 2005年03期; 154-155阅读莎士比亚 [J];博览群书; 2004年12期; 70杜革非; 分析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第十八首(英文) [J];铜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年02期; 24-25马太·阿纳德原,曲文敏; 《莎士比亚赞》 [J];河西学院学报; 1988年02期; 104-105天章; 西柏林世界莎士比亚大会 [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86年03期; 73-76许国璋; 莎士比亚十二赞 [J];外国文学; 1981年07期; 65-72萧莎; 莎士比亚何以成为莎士比亚? [J];外国文学评论; 2005年01期; 151-152孙丽丽; 从毁灭到拯救 [D];山东师范大学; 2003年厉彦花; 论厄普代克在《兔子,跑吧》中的宗教观 [D];山东师范大学; 2006年孙海西; 莎士比亚与汤显祖戏剧美学观比较 [D];山东大学; 2005年矫福军; 莎士比亚悲剧的思想意蕴 [D];吉林大学; 2004年宋艳; 莎士比亚喜剧中的女性地位 [D];安徽大学; 2005年黄凌; 《乌托邦》与圣经暨莫尔的宗教观 [D];河南大学; 2006年徐剑莹; 莎士比亚喜剧中的爱情故事 [D];安徽大学; 2006年王彦; 艾米莉·狄金森诗中的圣经原型 [D];河北师范大学; 2006年孙珍; 背弃与顿悟 [D];山东师范大学; 2004年董莉; 从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管窥其诗学思想 [D];河北师范大学; 2006年陈茂庆; 戏剧中的梦幻 [D];华东师范大学; 2006年王志耕; 宗教文化语境下的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 [D];北京师范大学; 2000年臧天婴; 莎士比亚对传统的继承和创新 [A];外国文学论集——世纪末的探索与思考 [C]; 1997年陈少辉; 莎士比亚与司马迁死亡观比较 [A];外国文学论集——世纪末的探索与思考 [C]; 1997年桑迪欢; 卡夫卡的话语世界——从《城堡》看卡夫卡的语言特色和叙事结构 [A];江西省语言学会第五届会员大会暨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C]; 2002年裘克安; 莎士比亚日在中国 [N];人民日报; 2002年雷鸣; 莎士比亚经典的现代话题 [N];中国妇女报; 2004年洪蔚; 当莎士比亚遇上电影 [N];科学时报; 2004年许钧; “遭遇”莎士比亚 [N];中华读书报; 2002年书评人 马淑艳; 当莎士比亚戴上童话面具 [N];中国图书商报; 2007年〔英〕查尔斯·兰姆玛丽·兰姆; 原汁原味品莎翁 [N];光明日报; 2004年裘克安; 有关莎士比亚的一些事实 [N];光明日报; 2000年兰守亭; 被通俗化的莎士比亚 [N];中华读书报; 2004年易沉; 莎士比亚诗作的出版历程 [N];中华读书报; 2002年通讯员 杨英姿记者 余传诗; 《读莎士比亚》:王元化88岁生日收到最可心的礼物 [N];中华读书报; 2007年

云南大学学报主编

柳青1、柳青(1916—1978)(图)原名刘蕴华,陕西省吴堡县人。他早年从事革命活动,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奔赴延安。1943年在民脂县一个乡政府任文书,历时3年。抗战胜利后,任大连大众书店主编。解放战争后期,又辗转回陕北深入生活。解放初期,任《中国青年报》编委、副刊主编。1952年任陕西省长安县副书记,并在长安县皇甫村落户达14年。“文革”期间,遭受“四人帮”残酷迫害,被迫停止工作。1978年6月13日因病逝世。柳青历任第四、五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文联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作家协会西安分会副主席等职。柳青是当代著名小说家。他一贯深入生活,几十年如一日生活在农民中间,有着丰厚的生活积累。他的小说大都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生活气息浓厚,比较真实地反映了近几十年历次重大历史时期农民的现实生活和精神面貌。其代表作品是《创业史》第一部。由于“四人帮”剥夺了他10多年最宝贵的创作时间,《创业史》的全部创作计划未能如愿完成,这是当代文学史上的一大憾事。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地雷》(光华书店1947年2月初版),中篇小说《咬透铁锹》(载《延河》1958年4月号),长篇小说《种谷记》(山东新华书店1950年3月初版)、《铜墙铁壁》(人民文学出版社1951年9月初版)、《创业史·第一部》(中国青年出版社1960年第:版,该小说最早在《延河》1959年第4—11期上连载)、《创业史·第二部上卷》(中国青年出版社1977年6月第:版)、《创业史·第二部下卷》(中国青年出版社1979年6月第:版)。作品简介1929年冬,就是陕西饥饿史上有名的民国十八年J岁的宝娃随寡母逃难到渭南下堡村,被村民梁三收留。于是梁三便娶妻收子,宝娃改名为梁生宝。梁三带领全家人苦熬苦做,想创起一番家业,无奈时年不济,一次·一次以失败告终。土改后,梁三分得了土地,他欣喜若狂,重萌创业雄心,想走个人发家致富的道路。养子生宝已长大成人,而且成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他一心办互助组,张罗集体创业的大事。于是,矛盾和冲突便时时在两代人中间发生。故事一开始,正是1953年春天,这大清早,梁生宝便动身去郭县买稻种,为实行稻麦两熟的计划使互助组多打粮食。梁三对儿子的所做所为十分不满,但又无力劝阻,只好向生宝娘发火。村中的富裕中农郭世宫这天正给新房上梁,梁三和村民前去观看,心中好生羡慕,他觉得这样的发家致富才是正经庄稼人的榜样。村民代表主任郭振山和富农姚士杰原是一时仇人,如今却同为郭世富的座上客,梁三见此景心中不是滋味。此时正当春荒时分,区上号召“活跃借贷”,郭振山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想凭借自己在村中的威望发动村中大户拿出余粮借给困难户,不料郭世富等人拒不吐口,郭振山十分尴尬。困难户们也非常失望。土改以后郭振山便一头扎进个人发家致富之中,极少关心群众利益和集体事业,在村民中的威信大大下降。梁生宝一路上省吃俭用从郭县买回稻种,分给众人后,自家的倒不够了,这又使梁三老汉大为不满。村里有个俊俏女子唤改霞,她念过三年初小,土改时和生宝在一起开会学习,彼此产生好感。郭振山常劝改霞到工厂去当工人,为此,改霞心中矛盾,想找机会与生宝好好谈谈,生宝也对改霞有心,只是苦于没机会接近。“活跃借贷”失败以后,村里的困难户就把希望盯在生宝身上,因为生宝的互助组准备进山割竹挣钱,这无疑是一种生产自救的可行之路。他们提出扩大互助组,也跟生宝一起干。出于党员的责任心,生宝应允下来,重新制订了进山计划,并让高增福组织人运扫帚。进山之前,生宝又拿出与供销社订购合同的预支款分给众人做安家费用,一时众人都很兴奋,感到组织起来的优越性。梁三老汉见儿子不知天高地厚竟然挑起这么大的事情,心中很是不安,他找卢支书诉说心事,卢支书细细给他做了一番思想工作,老汉心中才踏实一些。生宝进山后,村里有了一些变化。先是郭世富仗着财大气粗从郭县买回的稻种要比生宝买的多一倍。他故意让人敲锣吆喝:“唔——喜愿分百日黄稻种的,都来分啊!不限互助组不互助组……”他要比下梁生宝,在众人心中建立威信。富农姚士杰的女人坐月子,他雇来栓栓媳妇素芳来家做月工,并借机诱奸了她,然后挑唆她勾引生宝,破坏生宝的名誉。互助组的欢喜留下来照看田里的庄稼,上级派来韩技术员指导密植水稻,二人耐心地向群众宣传推广科学育秧,渐渐使恪守旧制的乡民信服。生宝带人进山以后,先扎好茅棚安家,然后做出具体计划分工,劳动进行很顺利,只有栓栓不小心割伤了脚板。生宝便尽心照料他,并提出自己代栓栓干活。他的这种公道能干的品性博得众人的拥戴。栓栓受伤的事被他爹王二直杆得知以后,到生宝家大闹一场,并宣布坚决退组与富农姚士杰搭伙种地,梁大老汉家也接着退了组。这使生宝一行人刚从山里一回来便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栓栓、梁大两家一退组,任老四等人也开始动摇,八户之中只剩下生宝、有万、欢喜三户。生宝毫不动摇,耐心细致地做思想工作,终于使动摇的人稳住了阵脚,同时他又吸收了二户新组员,这一番调整,互助组的力量大大增强。经过一番苦干,到秋天,生宝互助组的密植水稻获得了大丰收,产量比单干户要高一倍。这一成功,使得总路线的意义在蛤蟆滩成了活生生的事实。他们自动向国家出售余粮50石,合万斤。这一下大大促进蛤蟆滩的统购统销工作。郭世富在这场和平竞赛中成了输家,春天的那股神气现在完全收敛了。他病了,虽能下炕,但不出街面。姚士杰则公开顽固反抗统购统销方针,最后受到群众斗争,他不得不低头。郭振山经过党的教育,他的退坡、自发思想有了改变,又重新为集体的事奔波,显示出一个庄稼人卓越的魄力和组织才能。他积极热心地组织起一个声势浩大的送粮队,欢天喜地去交售余粮。此时,梁生宝、有万和欢喜早到县上互助合作训练班学习去了,经过这次培训,他们回村后便在党支部的领导下筹建灯塔农业合作社,梁生宝被推举为社长。梁三老汉在事实面前认识到互助合作的优越性,他开始理解儿子的事业,决心全力支持儿子的工作。这个曾一心向往做一个“三合头瓦房院的长者”的老汉现在成了受人尊敬的灯塔农业社社主任的父亲,他穿着生宝妈为他缝制的新棉袄裤,终于带上生活主人的神气。至于生宝和改霞的恋爱,最终却没有圆满结局。生宝一心办互助组,以至没有时间考虑自己的婚姻。他与改霞之间缺少沟通,对她考工厂的事产生误会。改霞这边,她细细地考虑了生宝与自己的个性,觉得两个强性子扭在一起有些勉强,再者;论自己的性情也未必能安心做个农家媳妇——每日做饭带娃苦受一辈子。理智战胜了感情,她终于带着几分惆怅离开了下堡村,去参加祖国的工业建设,当了一名工人。作品鉴赏《创业史》(第一部)是一部优秀的长篇小说,在我国当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一)反映了深刻广阔的思想内容。这部小说主要描写关中地区一个农村互助组建立、巩固和发展的过程。其中既没有曲折离奇的情节,也没有惊心动魄的场面,只讲述了一些平凡的“生活的故事”,但却表现了各种人物在合作化运动中的思想和心理的变化过程以及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和斗争,反映了社会主义革命在中国农村发生和发展的历史,揭示了只有社会主义才是中国农民唯一出路的重大主题,从而也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思考,对农民命运的深深关切。(二)塑造了许多血肉丰满、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中主人公梁生宝是作家着墨最多、倾注最大热情塑造出来的一代社会主义新型农民形象。作为共产党员,他把党的事业放在首位,甘心情愿去吃苦、去节省每一分钱,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共创社会主义大业;作为基层干部,他具有公道、能干的可贵品质,和为集体事业贡献一切的自我牺牲精神;作为农民的儿子,他勤劳纯朴、老实厚道、甚至有些多情善感。这些不同的品格侧面显示了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使“庄稼人的传统美德和共产党员的特有气质和谐地统一在一起”。梁三老汉是小说塑造得最精彩的形象。这是一个老一辈农民,善良、勤劳、倔强、保守。他由衷地感谢带来土地、带来创业希望的共产党,但又不理解、不能接受社会主义的新事物,思想和性格上充满着种种矛盾。最后,在事实面前,他心悦诚服并愉快走上互助合作的社会主义大道。这一形象生动地展示了农民在告别封建私有制时在思想和心灵上逐步转变的艰难历程,其中饱合作者对农民的理解和挚爱之情。蛤蟆滩上的“三大能人”的形象也描写得非常生动。这三个人虽都因精明强干被称为“能人”,但由于各人的身份性格不一,“能”的特点就各有千秋:郭振山阳奉阴违、装腔作势;郭世富外善内奸、贪婪狡黠;姚士杰则阴险狠毒、诡计多端。其他人物如高增福、冯有万、任老四、任欢喜、王二直杆、梁大老汉、高增荣、改霞、素芳、生宝妈等都个性鲜明,有血有肉。众多人物几乎包括当时农村社会各个阶段,阶层的典型,组成一个矛盾统一的形象世界。展示出宽广的社会生活画面。(三)艺术上成熟,形成独特风格。首先,全书结构严谨细密、匠心独具。开篇用“题叙”提供生活源头,最后有“结尾”承上启下,显示生活的去向,并与下一部相衔接,力图使这部小说具有历史的厚重感,产生史诗效果。其次,在形式上,作者往往打破时空限制,巧妙地穿插进人物的历史回忆或对事件及进程的概括综合的叙述。以增加篇幅的生活容量。在艺术描写上,作者既具有细节烘染和心理刻画细致入微之长,又兼擅俯视开阔、气概雄浑之胜。语言洗炼生动又清丽流畅,并富有关中的乡土气息,使小说极富感染力。诚然,这部小说也有明显不足,如情节发展沉滞迟缓,对一些人物的把握不当。尤其是小说在1977年再版时,作者为迎合一时政治需要而进行几处“重要修改”,造成了严重失误。60年代初严家炎曾对梁生宝形象的真实性、典型性提出疑问,文章发表后引起作者和学术界对此展开讨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观念的更新和对历史的反思,也有人认为《创业史》尽管反映了一定的历史真实,但也受到了“左”的思潮干扰,应该站在新的历史高度对该书所反映的内容进行重新认识,对书中梁生宝等一系列形象也要重新审视,这些又引起新的争论。柳青创作轶事三则“原来他是个作家”解放初,柳青在皇甫乡安家,群众只知他是柳书记。他刚下来时,穿了件黑呢大衣,戴了个墨镜,凡见人围成一堆,就凑上前去听,但农民一看他这模样,不敢跟他搭言。柳青很懊恼。第二天他就学农民样剃了个光头,又不知从哪儿弄来一件黑粗布对襟褂子和一双老棉鱼头布鞋穿上。这下他成了一个地道的农民了,挤在人堆里,人们再也分不清哪个是农民,哪个是柳书记了。平时,他对什么事情都极有兴趣。互助组评工、分配活路、开会发言,他用心记;村里人打架骂街、婚丧嫁娶、说长道短,他听得津津有味;逢三、六、九,就戴个草帽、挎上篮子去赶王曲镇的集。什么买卖牲口、倒腾粮食、卖箔子买椽他都饶有兴致,仔细地看人们如何在帽子底下、袖筒里捏码子,如何讲话,有什么表情……一转就是半天。没事时,柳青喜欢跟人拉闲话,尤其是爱找王家斌他爹和他妈谈,什么旧社会逃荒要饭、租地押佃,根根底底都问到了。有次过年,天快黑了,他把王家斌和董廷之叫到家里,让马葳炒了几个菜,又拿出瓶酒煞有介事地说:“今天过年,咱不谈工作,专口片闲传。”说完,咧开嘴笑了。“都口片些啥?”王家斌问。“你就口片小时候如何跟你妈逃荒要饭,如何被你爹引回……”柳青说。“我口片些啥?”董廷之问。“你就口片此地人情世故,谁家男人爱偷人,谁家媳妇爱嫁汉(偷汉)”。于是,他们边吃边谈,整整谈了个通宵。后来,《创业史》出版了,柳青用一万元稿费给公社盖了个农机厂,村里人才知道柳青是个作家。王家斌感叹地说:“哟,原来他是个作家,还能写书。这往后咱说话要注意,不然,他可把咱写到书里头!“三访模特儿有一天,柳青风风火火地来找董廷之。“廷之,你把咱乡里作风最坏的女人介绍几个,我要去看看。”柳青说。董廷之告诉他一个。柳青非要跟他去看。走到路上,董廷之问:“咱去了见那女人说啥呀?”可也是么。柳青搔着脑袋,沉吟半晌说:“他男人做啥呢?”“农民么,能做啥?不过,当了个小组长。”柳青喜出望外,说:“对,对!就找她男人,说有公事。”到了那人家门口,董廷之敲门。女人出来了,风骚得很。董廷之跟她问话,柳青目不转睛地看着。不巧,女人说男人不在家,应酬两句就进去了。二人只得悻悻地回来,走到官渠岸上,柳青忽然收住脚步,说:“不行,咱还得去!我没把这女人走路看清。”董廷之说:“你看看,人家说了男人不在,咱再去可咋说?”柳青一本正经地教他:“你去了就问她男人哪去了?去干啥?找不着咋办?到哪儿找?……”说完两人折回头又去了。这次总算满了柳青的意。那女人的一颦一笑,忸怩走路的姿势,柳青全记在心里。后来,他们又第三次进这女人家拜访过一次,仔细地听了那女人说话。现在,我们从《创业史》中写得很生动的李翠娥、素芳妈身上便能看出这个女人的影子。养鸽子皇甫有个二流子,柳青很想了解他的生活,但总囿于身份悬殊不得接近。一天,柳青去赶集,猛然瞧见“鸟市”里人欢鸟叫,一片嘈杂。偶然的机缘触发了灵感:“这男人爱玩鸽子,我何不买两只鸽子去接近他。”于是,柳青就买了两只鸽回来了,兴冲冲地拎上鸽笼去找这男人?“××,你看我这俩鹁鸽咋样?”那男人乜斜着眼,撇了撇嘴:“两头黑,肚子大,飞不快。”“这个呢”?柳青谦虚地问。“这个叫‘一点红’,飞得远。”“何以见得?”“一点红头小、腿长,像个纺锤,飞起来特别利洒。”接着柳青就向他请教如何喂食,一天几次,喂啥最好……两人愉快地攀谈起来。这以后,柳青常去他们家,一块放鸽子、拉家常,谈得很融洽。这男人也视柳青为“知己”,无话不说,还私下议论:“哼,别人看不起,柳书记看得起咱!”后来,这男人就成了《创业史》中白占魁的模特儿。2、柳青1952年8月生,汉族,山东莱芜人。1974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哈尔滨工业大学毕业,工学硕士。1968年10月参加工作。现任吉林省建设厅厅长。历任:吉林市江北机械厂子弟学校教师;省国防工业办公室工作人员;省计委社会事业处、固定资产投资处工作人员;省计委固定资产投资处副处长、处长;吉林北银投资公司总经理;省工程咨询服务中心副主任、主任;省建设厅副厅长、党组成员。3、柳青云南大学软件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理事、云南省计算机学会软件专业委员会委员。 1985 年 7 月本科毕业于云南大学计算机科学系计算机软件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 1993 年 3 月研究生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系计算机软件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 1985 年留云大计算机系任教后,一直从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1999 年 9 月至 2000 年 9 月被选派到美国伊利诺大学( UIUC )访问学习。 2003 年 11 月调入软件学院工作。 目前为“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参加完成和在研的科研项目 10 余项,其中省部级以上项目 8 项,发表论文 10 余篇。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1 项,云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1 项,云南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 2 项(皆排名第二)。 历任云南大学信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副主任,信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主任,云南大学软件学院党委副书记。 科 研 方 向 : 软件工程、操作系统、编译技术、分布式计算 主 要 论 文 与 论 著 : 1. 分布式实时语言的特征,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6 (3),79~82 2. The Solution of a Few Technical Problems in JAVA Programming. In: Proceedings of the 3rd Yunnan University - La Trobe University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Vol. 1. Kunming : Yunnan University , 1998. 57~60 3. A Study on Data Compression in the Internet Environment. In: Proceedings of the 3rd Yunnan University - La Trobe University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Vol. 1. Kunming : Yunnan University , 1998. 52~56 4. 基于 Web 服务软件开发过程模型,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3(6),83~86 5. 基于 Linux 的集群及其负载均衡技术,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4 主 讲 课 程 : 操作系统原理与 UNIX 、数据结构、编译技术、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并行处理技术、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等。4、柳青字思燕,1920年生,广东潮州人,国画家、擅长山水画。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重庆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原重庆美协名誉理事,重庆嘉陵江书画院名誉院长,重庆中山书画社顾问,泰中艺术家联合会高级顾问,汕头市老年书画研究会顾问。柳青自幼习染丹青,少年时师从广东著名国画家孙裴谷,毕业于广东省立韩山师范。抗日战争时,从事抗敌救亡美术宣传活动。四十年代在粤、湘、鄂、川、康等地举行个人画展,及在成都、重庆举办“大凉山画纪”个人画展。后在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创办的重庆育才学校专科部美术组任主任并任教。解放后任重庆美协执行委员。后调入重庆市劳动人民文化宫任美术专业干部美术组长,53年创办“重庆工人画室”从事重庆职工美术活动组织辅导工作为25年,培养众多的业余及专业美术人才,79年退休后,从事国画专业创作及美术社会活动。92年被重庆市人民政府聘为重庆文史研究馆馆员。柳青从事美术工作数十年,在国画创作上既师传统而又不断探索和创新,融汇而有所发展而自成风格。其作品曾在北京、香港、及国内外展出和发表,为国内人士及日本、美国、加拿大、奥地利、泰国、新加坡等国和香港、台湾地区人士广泛收藏。90年代以来,曾在重庆、深圳、汕头、泰国等地举办《柳青国画展》。中国书画家协会授予“亚洲中国华人艺术家荣誉证书”。其作品由重庆出版社出版有《柳青国画集》及《柳青画集》。作品及辞条曾入编《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中国美术书法界名人名作博览》、《世界当代著名书画家真迹博览大典》等多种辞书。5、柳青时代光华教育发展有限公司特聘培训师,中国第一代专业培训讲师。曾任eNET硅谷动力网络公司培训经理,Nokia中国学院培训讲师,人民大学MBA特邀讲师,DHL中国销售培训经理,吉百利中国培训经理,1995年接受英国国际培训机构TACK首次中国培训讲师认证。擅长的培训课程有销售类和技能类培训课程,如专业销售技巧、大客户销售技巧;时间管理、团队建设、沟通技巧等。6、柳青(—)四川汉沅人。擅长油画。1949年在四川省艺专学习,196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研究生班。1950年起在部队从事美术工作。历任沈阳军区政治部创作员、一级画师、中国美协理事。作品《三千里江山》、《锦州城上》等,为军事博物馆收藏并收入《中国美术全集》油画卷;《粥》获第五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奖;《泉洋河畔》入选第三届亚洲艺术展。7、柳青(1965—)黑龙江人。中国女篮优秀运动员,中锋、前锋,身高米。原是黑龙江省篮球队队员,弹跳出众,助跑摸高达米,抢篮板球能力强,身体素质好。选入国家队后第1次参加亚洲锦标赛,就获得了“敢斗奖”。1982掉第9届亚洲女篮锦标赛时为中国女篮夺得金杯立下汗马功劳。1983年参加世界女篮锦标赛获第3名。1984年在洛杉矶第23届奥运会上又获铜牌。1986年世界女篮锦标赛上获第5名。第10届亚运会上获冠军。1999年被选为新中国篮球运动员50杰之一。

1996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曾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工作,1998调北京大学任教。现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文献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文本、文献学和哲学史的研究。其研究路向新颖而独到,近年来发表的大量关于马克思原始文本、文献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详细解读和深入分析,填补了这一文本研究的空白,在学术界引起了很大反响。他从文本、文献的角度对马克思思想重新进行的梳理、阐释和评论,有助于矫正长期以来形成的误读和曲解,提升了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学术水准,是国内这一领域“文本研究学派”的重要代表之一。 1.《批判与建构:〈德意志意识形态〉文本学研究》,独著,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2.《清理与超越——重读马克思文本的意旨、基础与方法》,独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3.《哲学形态的当代探索》,独著,民族出版社2002版。4.《经邦济世——周恩来经济评传》,独著,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5.《哲学原论——经典哲学观的现代阐释》,独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8版。6.《马克思〈资本论〉研究读本》,合著,中央编译出版社2013年版。7.《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合著,人民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8.《马克思在中国为什么能成功》,合著,新星出版社2012年版。9.《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合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10.《超越“后发展”困境——社会理论发展图景中的当代中国发展观》,合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11.《“巴黎手稿”再研究:文献、思想与历史地位》,主编,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年版。12.《马克思的“新哲学”——原型与流变》,主编,中国社会出版社2013年版。13.《〈资本论〉及其手稿再研究:文献、思想及其当代性》,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 。14.《马克思主义与全球化——〈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当代阐释》,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15.《〈共产党宣言〉与全球化》,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991年1.(1)《从主体性原则看王学认识论》,《学术论丛》1991年第6期。1992年2.(1)《论方东美的文化哲学构架》,《传统文化》1992年第1期。1994年3.(1)《论主体的自我意识》,《晋阳学刊》1994年第1期。1995年4.(1)《万花纷谢一时稀——俄罗斯哲学研究现状分析》,《俄罗斯研究》1995年第2期。5.(2)《科学活动中的价值渗透》,《社会科学》(上海)1995年第4期。6.(3)《反思与超越:当代青少年研究现状之分析》,《当代青少年研究》1995年第2期。7.(4)《哲学学:一门亟待建构的新学科》,《学习》1995年第6期。8.(5)《〈历史学笔记〉:一部未引起足够重视的马克思晚年的重要著述》,《哲学动态》1995年第6期。9.(6)《恩格斯的哲学史研究及其当代意义》,《高校理论战线》1995年第7期。10.(7)《儒学热:一种新的文化误区》,《发展导报》1995年8月19日。11.(8)《敲响世纪之交的暮鼓晨钟》,《国外社会科学》1995年第5期。12.(9)《引渡当代哲学的舟筏在哪里?》,《学习》1995年第11期。13.(10)《论恩格斯的哲学史研究》,《山东社会科学》1995年第6期。14.(11)《穿越思想的迷障》,《学术论坛》1995年第6期。1996年15.(1)《神的户籍在人间》,《学习》1996年第1期。16.(2)《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观的建构》,广西人民出版社《今日中国哲学》1996年7月版。17.(3)《“苏联模式”的文化体征》,人民出版社《马克思主义史》1996年9月版。18.(4)《建构当代中国的社会发展理论》,《当代青少年研究》1996年第4期。1997年19.(1)《邓小平发展阶段论形成的实践基础》,《邓小平理论研究》1997年第2期。20.(2)《暮色苍茫看劲松——近年来俄罗斯学术界有关社会主义问题研究演变轨迹》,《俄罗斯研究》1997年第3期。21.(3)《千秋功过,谁人曾予评说——俄罗斯学术界近年对十月革命的评论》,《俄罗斯研究》1997年第5期。1999年22.(1)《20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特点》,《光明日报》1999年3月12日。23.(2)《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回顾和前瞻》,《学术月刊》1999年第3期。24.(3)《国家体制改革的最早探索》,《党的文献》1999年第5期。2000年25.(1)《哲学文体问题:研究现状与图景勾勒》,《哲学动态》2000年第12期。2001年26.(1)《作为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当代形态的邓小平发展观》,北京大学出版社《理论创新与21世纪的中国》2001年版。27.(2)《世界哲学图景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北京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28.(3)《逝去的不会是空白”——前苏联的《共产党宣言》研究概观》,北京大学出版社《〈共产党宣言〉与全球化》2001年版。29.(4)《当代中国哲学研究中的“三足鼎立”格局》,《学术研究》2001年第10期。30.(5)《论当代中国哲学研究的整体格局》,《哲学动态》2001年第11期。31.(6)《知识经济时代交往方式的变革与后果》,《北京大学学报》2001年第6期。32.(7)《关于哲学当代形态的建构问题》,中央编译出版社《21世纪哲学创新》2001年版。2002年33.(1)《哲学文体问题省思》,贵州民族出版社《理论视野——哲学》2002年版。34.(2)《马克思文本研究的五种模式》,《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35.(3)《建构当代中国的哲学形态:可能与基础》,《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7期。36.(4)《学术性与思想性:马克思哲学研究中的史论关系省思》,《哲学动态》2002年第9期。37.(5)《马克思哲学观变革的逻辑路向——一种文本学的考察与探悉》,《求是学刊》2002年第6期。38.(6)《当代西方发展理论论析》,《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6期。2003年39.(1)《如何体现马克思文本研究的当代水准?》,《学术月刊》2003年第1期。40.(2)《重新研究马克思文本的意旨与界域》,《北京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41.(3)《马克思文本研究的历史与现状、意义与方法》,《哲学动态》2003年第4期。42.(4)《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及其理论成果》,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共十六大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2003年版。43.(5)《关于马克思哲学历史定位的三种观点及其论证思路》,《北京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44.(6)《“马克思主义之后的马克思”:一个表征马克思研究新的学术趋向的重要范畴》,《国外理论动态》2003年第8期。45.(7)《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现状、症结与可能的出路》,《哲学研究》2003年第8期。46.(8)《拓展马克思文本研究的界域》,《社会科学报》2003年9月11日。47.(9)《哲学文体:一个尚待展开研究的重要问题》, The Journal of Korean Philosophical History, , .(10)《马克思文本研究方法再省思》,《学术研究》2003年第9期。2004年49.(1)《在当代哲学研究的格局中重新评价传统文化的价值”,The Journal of Korean Philosophical History,, .(2)《任重而道远的马克思文本研究——一份学术基础的清理》,《天津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51.(3)《神性背景下的人生向往与历史观照——马克思中学文献解读》,《求是学刊》2004年第2期。52.(4)《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哲学与文化建设的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月版。53.(5)《马克思全集有独立价值的五种版本》,《社会科学报》2004年8月5日。54.(6)《不断书写中国社会思想史》,《哲学动态》2004年第9期。55.(7)《马克思是‘哲学终结论者’吗?》,《光明日报》2004年10月19日。56.(8)《经典的地位是如何确立的?——〈共产党宣言〉创作史、传播史新探》,《学术研究》2004年第12期。57.(9)《终结、消解还是重构——“元哲学”的现代处境及其未来一种可能的出路》,《韩华学报》2004年第3辑。2005年58.(1)《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创新与哲学重构》,《湖南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59.(2)《马克思著述知多少?——从“书志学”(bibliography)方面所进行的清理、考证与统计》,《哲学动态》2005年第5期。60.(3)《如何解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光明日报》2005年10月18日。61.(4)《马克思文本研究的基础清理与方法论省思》,《光明日报》2005年4月19日。62.(5)《全球化与东亚的价值观》,《北京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63.(6)《确立对学术的敬畏与尊重——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方式的转变》,《天津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2006年64.(1)《理论史对于理论而言意味着什么?——从〈剩余价值学说史〉的写作看马克思如何处理史论关系》,《学术月刊》2006年第1期。65.(2)《思想的传承、决裂与重构——〈德意志意识形态〉创作前史研究》(上),《河北学刊》2006年第4期。66.(3)《思想的传承、决裂与重构——〈德意志意识形态〉创作前史研究》(下),《河北学刊》2006年第5期。67.(4)《未完成的文本如何表述思想?——对〈德意志意识形态〉写作过程的考察》,《现代哲学》2006年第6期。68.(5)《重新思考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现实视角”和“问题意识”》,《哲学动态》2006年第12期。69.(6)《知识经济时代交往方式的特征与趋势》,《马克思主义研究论丛》2006年第3辑。70.(7)《〈德意志意识形态〉研究中的“赫斯问题”》,《学习与探索》2006年第5期.71.(8)《〈德意志意识形态〉:在文本学研究的视野内》,《光明日报》2006年8月14日。72.(9)《“这里不是你最后的避难所”——对马克思早期思想发展线索的再思考》,《社会科学报》2006年10月19日。73.(10)《文本研究中的版本考证:必要性和有限性》,《光明日报》2006年12月11日。2007年74.(1)《现代性之惑与现代化之累》,《岭南学刊》2007第1期。75.(2)《“离开思辨的基地来解决思辨的矛盾”——〈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圣布鲁诺〉章解读》,《学术月刊》2007年第2期。76.(3)《一段思想因缘的解构——〈神圣家族〉的文本学解读》,《学术研究》2007年第2期。77.(4)《〈德意志意识形态〉对“真正的社会主义”思潮的批判》,《马克思主义研究》2007第3期。78.(5)《马克思文本研究的一般图景勾勒》,《光明日报》2007年4月10日。79.(6)《版本考证与文本解读、思想研究的关系辨析——以〈德意志意识形态〉研究为例》,《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年第3期。80.(7)《马克思是怎样了断与鲍威尔的思想关系的——对〈德意志意识形态〉三个片段的解读和分析》,《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7第3期。81.(8)《“现代化”与“发展”内涵的当代理解》,《邓小平改革与发展思想研究》(论文集)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年6月版。82.(9)《文本的命运——〈德意志意识形态〉手稿保存、刊布与版本源流考》(上),《河北学刊》2007年第4期。83.(10)《文本研究与对马克思思想的理解》,《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84.(11)《文本的命运——〈德意志意识形态〉手稿保存、刊布与版本源流考》(下),《河北学刊》2007年第5期。85.(12)《Preliminary Review:History of Studies of Marx's Tests and Reflection on Their Methodology》,Rething Marx: Chinese Philosophical Studies,xxvi,.(13)《“诠释疏漏”、“诠释错误”和“过度诠释”——马克思思想研究中存在的一种倾向》,《学习时报》2007年9月17日。2008年87.(1)《对马克思思想研究中一种流行的解释思路的质疑》,《理论视野》2008年第1期。88.(2)《把握人生的方式:施蒂纳与马克思》,《教学与研究》2008年第2期。89.(3)《国外四位“马克思学家”及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江西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90.(4)《观念能否解释历史:施蒂纳与马克思》,《哲学动态》2008年第4期。91.(5)《重新理解〈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世界历史”思想》,《江海学刊》2008年第2期92.(6)《〈资本论〉再研究》,《光明日报》2008年4月29日。93.(7)《近年来国内马克思文本研究的回顾与省思》,《中国哲学年鉴2008》2008年6月。94.(8)《政治自由主义·社会自由主义·人道自由主义——施蒂纳的理解与马克思的批判》,《天津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95.(9)《“利己主义者的现象学”批判——〈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圣麦克斯〉章解读》,《哲学研究》008年第8期。96.(10)《究竟该如何把握精神:施蒂纳与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圣麦克斯〉章解读》,《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97.(11)《重新研究〈资本论〉:基本原则与基础文献》,《云南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98.(12)《思维能否“建构”世界:施蒂纳与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圣麦克斯〉章解读》,《学术月刊》2008年第11期。99.(13)《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著作文本研究述评》,《人民日报》2008年12月23日。2009年100.(1)《马克思文本研究的一般图景与思路》,《党政干部学刊》2009年第2期。101.(2)《“独自性”能否超越“自由”:施蒂纳与马克思》,《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年第2期。102.(3)《马克思文本研究:任重而道远》,《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4月23日。103.(4)《文本研究与对马克思哲学的新理解》,《光明日报》2009年6月2日。104.(5)《重塑学术灵魂》,《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7月2日。105.(6)《马克思思想起源中的宗教因素》,《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8月11日。106.(7)《论马克思思想的起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论文集)2009年版。107.(8)《为谁生活?缘何享乐?——施蒂纳的省思与马克思的分析》,《哲学动态》2009年第12期。108.(9)《为什么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要突出文本研究的基础性地位?》,《理论视野》2009年第4期。2010年109.(1)《文本研究给马克思哲学的诠释带来什么》,《岭南学刊》2010年第1期。110.(2)《唯物史观的阐释方式与论证逻辑——再读〈德意志意识形态·费尔巴哈〉中的“两个誊清稿”》,《天津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111.(3)《权利、法律与犯罪:“属人”的还是“为我”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我的权力〉部分解读》,《现代哲学》2010年第1期。112.(4)《“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过程与环节——兼论“唯物史观”对社会历史解释的主线和界域》,《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1134.(5)《什么样的社会能使人的“个性”得以彰显?——〈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我的交往〉部分解读》,《哲学门》第20辑2010年第1期。114.(6)《学术翻译与内涵辨析:以Recht的中译为例》,《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4月6日。115.(7)《唯物史观的理论视域和现实归旨——再读〈德意志意识形态·费尔巴哈〉中的“未誊清稿Ⅰ”》,《河北学刊》2010年第4期。116.(8)《文本研究对于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意义》,《中国图书评论》2010年第7期。117.(9)《两种形态的唯物主义之间的差别与分野——再析“〈费尔巴哈〉章”对费尔巴哈的批判》,《哲学动态》2010年第7期。118.(10)《社会主义为什么不能建立在“哲学论证”的基础上?——重温马克思、恩格斯对“真正的社会主义”哲学的批判》,《武汉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119.(11)《超越现实的苦难需要“救世主”吗?——〈德意志意识形态〉对“‘真正的社会主义’的预言”的批判》,《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年第5期。120.(12)《关于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的“历史考证版”》,《光明日报》2010年10月19日。121.(13)《“现实的个人”与“共同体”关系之辨——重温马克思、恩格斯对一个重要问题的阐释与论证》,《哲学研究》2010年第11期。2011年122.(1)《是什么影响着思想家分析问题的深刻性?》,《学术研究》2011年第2期。123.(2)《“德国人”怎样撰写“法国”思想史?——以马克思、恩格斯对格律恩的批判为例》,《学术月刊》2011年第2期。124.(3)《文本与思想的理解和叙述》,《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125.(4)《哲学与哲学史》,人民出版社《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当代建构·导论》2011年版126.(5)《重读马克思:文本与思想》,《光明日报》2011年7月4日。127.(6)《经济现象的哲学透视:马克思的视角》(学术笔谈)之一《“作为资产阶级社会的社会”症结及其成因》,《光明日报》2011年7月19日。128.(7)《现实的复杂性、变革的主体与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011年第4期。129.(8)《如何看待“歌德现象”:格律恩与恩格斯》,《哲学动态》2011年第10期。130.(9)《全球化时代马克思依然“在场”——读特里·伊格尔顿新著〈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南方日报》2011年10月23日。2012年131.(1)《“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关系”再辨析——以〈德意志意识形态〉为例》,《社会科学辑刊》2012年第2期。132.(2)《重估〈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地位和价值》,《学习与探索》2012年第4期。133.(3)《重估理论史对于理论建构的意义——再读〈剩余价值学说史〉》,《光明日报》2012年4月20日。134.(4)《为什么要重新研究〈资本论〉》,《光明日报》2012年6月25日。135.(5)《在思想史进程中把握〈德意志意识形态〉》,《理论视野》2012年第7期。136.(6)《文本学方法及其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研究中的运用》,《河北学刊》2012年第4期。137.(7)《马克思、恩格斯是在什么意义上拒斥人类之“爱”的?——以〈德意志意识形态〉对“真正的社会主义”的批判为例》,《哲学研究》2012年第9期。2013年138(1)《“巴黎手稿”再研究》,《社会科学报》2013年1月3日《理论前沿》。139(2)《〈资本论〉哲学思想研究的学术史清理》,《学习与探索》2013年第1期。140(3)《〈资本论〉哲学思想研究的学术史清理》,《高校理论战线》2013年第2期。141(4)《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新景观》,《北京社科规划》2013年第3期。142(5)《“巴黎手稿”笔记本Ⅱ内容探佚》,《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143(6)《唯物史观并未止步于〈德意志意识形态〉》,《社会科学报》2013年8月1日《理论探讨》。144(7)《关于“巴黎手稿”再研究的一个“路线图”》,《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3年第3期。145(8)《〈资本论〉研究的“当代”视角省思》,《光明日报》2013年8月27日。146(9)《〈资本论〉再研究:文献、思想与当代性》,《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3年第3期。147(10)《再论“犹太人问题”——重提马克思早期思想演变中的一桩“公案”》,《现代哲学》2013年第6期。148(11)《「歴史が『世界歴史』に変わる」のプロセスと段阶について论じる―「唯物史観」が社会歴史を解釈する际に使われる粗筋と范囲もかねて》,《21世纪の思想的课题―転换期の価値意识》,日本 株式会社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カレッジ,。2014年149(1)《马克思的“新哲学”新在何处》,《前线》2014年第2期。150(2)《在何种意义上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新哲学”?——从文本学的视角看》,《理论视野》2014年第3期。151(3)《不应忽视的文献及其思想》,《学习时报》2014年6月16日“思想理论”版。151(4)《“巴黎手稿”的原始面貌》,《学习时报》2014年6月30日“思想理论”版。152(5)《“巴黎手稿”的人性学说再定位》,《学习时报》2014年7月7日“思想理论”版。153(6)《研读经典著作 掌握看家本领》,《人民日报》2014年7月17日理论版。153(7)《爱的实现:青年马克思的体悟和理解》,《学术界》2014年第4期。154(8)《爱是什么:青年马克思的体悟和理解》,《新视野》2014年第4期。155(9)《“异化”的逻辑及其扬弃之径——如何释读“巴黎手稿”》,《学习时报》2014年7月17日“思想理论”版。156(10)《学术研究断想》,《前线》2014年第7期。

胡世强 男,1935年11月生,云南省江县人,纳西族。云南师范大学学报主编、教授。1959年毕业于昆明师范学院(今云南师范大学)物理系,留校任教,1992年晋升为云南师范大学物理系教授,现为《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大自然科学版)》主编。《大学物理》杂志编委、云南省第八届政协委员。曾但任过物理系工会主席、系副主任、云南省高等教育督学、云南范大学教学督导、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六届云南省政协委员等职务。1971年他完成了省电办公室交给的研制磁性材料的科研课题,之后长期从事物理教育论及基础物理方面的研究,出版书籍三部;《中学物理教学参考资料》(专著),主编西南地区11所院校通用教材大学《物理实验》、与他人合作编译《物理实验手册》。在《大学物理》等省内外刊物上发表《相对论等离子体在匀强恒磁场中运动介电函数》等40多篇论文。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非平衡的量子纯态表示》课题负责人,1989年获云南省优秀教师奖。1993年获全国曾宪 梓教育基金会高等师范院校教师奖。

河南省大学学报编辑部

刊名: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Henan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主管单位:河南省教育厅主办:河南大学周期:双月主 编:乔家君编辑部主任:程遂营 副主编:张敬来 编辑出版:《河南大学学报》编辑部出版地:河南省开封市语种:中文开本:大16开ISSN:1003-4978CN:41-1100/N邮发代号:36-27历史沿革:现用刊名: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时间:1934《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是河南大学主办的自然科学类学术期刊。她源自1934年创刊的《河南大学学报》,历经沧桑之变,停刊复创,几易刊名,始终以活跃学术思想为宗旨,立足河大,面向社会,报道科研成果、促进学术交流、弘扬科学精神、展现学者风范,推动科学技术研究,为社会精神文明和经济建设服务。1934年4月,为进一步推动学术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及时反映学校最新科研成果,河南大学创办了综合性学术刊物——《河南大学学报》。同年,《河南大学学报》在出版3期后因战乱等故停刊。解放后,河南大学复校,后更名为开封师范学院,《河南大学学报》获得新生。1956年11月,复刊更名为《开封师院学报》;1971年增出自然科学专辑;1975年文理分刊,《开封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正式出版。1979年8月,因学校易名,《开封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更名为《河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并发展成为公开发行的季刊;1984年5月,随校名恢复更名为《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设有“数学”、“现代物理学与材料科学”、“化学化工”、“计算机与信息科学”、“生命科学”、“建筑结构与环境”和“自然资源学”等栏目,面向科技界、教育界刊载专业学术论文、综述报告和科研成果报道,是河南大学对外交流科研学术成果的重要园地。 顾问:(以姓氏笔画为序) 干福熹院士,山 仑院士,李吉均院士,孙九林院士,邹广田院士,陆启铿院士,侯 洵院士,郭柏灵院士,薛群基院士主任:宋纯鹏委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丁圣彦,马建华,万师强,孔云峰,孔德志,王天泽,王 华, 王超杰,刘先省,乔家君,陈咏梅,杜祖亮,李起升,李 捷,李登峰,李锁平,宋纯鹏,张伟风,张治军,尚富德,武相军,郑逢斌,赵建军,郭立俊,顾玉宗,秦耀辰,鲍 鹏,薛冬峰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德国数学文摘(ZMATH)中国期刊网中国数学文摘中国物理文摘中国生物学文摘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由河南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创刊于1934年,国内外公开发行,刊号ISSN 1003—4978/CN41—1100/ N。双月刊,逢单月16号出版。本刊立足本校,面向社会,主要刊登有关数学、现代物理与材料科学、化学与化工、地理环境与资源开发、生命科学、自动化基础理论与信息技术、建筑环境与结构、科学技术研究等学科的有创新性内容,数据翔实,表述规范的基础理论及应用研究的学术论文。其来稿要求如下 : 文稿务求主题鲜明、数据可靠、评价客观;内容不涉及国家机密、无产权争议;作者的署名及顺序由作者自定,所有署名作者需对文稿署名认可。 文稿书写格式按照GB7713—87《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撰写。包括题名、作者、作者工作单位、地址(城市名、邮编) 、中文摘要、关键词(3~8 个)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英文题名、作者姓名(汉语拼音) 、英文工作单位和地址、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 投稿在篇首页地脚处注明收稿日期、论文资助基金项目、基金编号;第一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 ) 、性别、籍贯、民族(汉族可略) 、职称、学位、研究方向,具体格式请参照近期学报。 题名应以简明、确切的名词或名词性词组的偏正结构反映文章中最重要的特征性内容,一般不超过20 字,必要时可加副题名。并应在题名中避免使用非公知的缩写词、字符、代号。 摘要应完整准确的浓缩论文的内容,包含研究目的、方法、结果、结论等要素,并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应是一篇完整的短文,不分段,不用图、表、公式和参考文献序号。一般200~300 字。英文摘要内容应与中文摘要基本一致。 正文各级标题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例如1 ,1. 1,1. 1. 1,1. 1. 1. 1,一般不超过4级,均左顶格编排。 图和表应精选和科学设计,具有自明性,切忌与文字重复表述。图大小要适中,线条均匀,主辅线分明,标注完整;照片要求图像清晰,反差适宜,剪裁得当。表设计格式采用3线表,表目明确。图、表内容要与正文一致。图(表)要求英文图(表)题。 量和单位使用法定计量单位,量名称及单位名称、符号、数字等应符合国家标准,书写规范化,并注明外文字母的大小写、正斜体及上下角标。 参考文献应为公开发表的文章(未公开发表的重要资料必要时可列在当页地脚),并按文中引用的先后顺序编号,并在正文中引用的相应位置右上角,用[ ]加序号标出。在文末著录格式为:期刊:[序号] 作者名.文献名[J ].期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专著:[序号] 作者名.文献名[M].版本(第1版不标注).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论文集:[序号] 作者名.文献名[C].版本(第1版不标注).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学位论文:[序号] 作者名.文献名[D].保存地:保存单位,出版年. 文稿著作权除《著作权法》的规定外,属于作者,本刊在征得作者同意的前提下,可对文稿进行修改。 本刊已加入《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作者著作权使用费和本刊稿酬一次付给。 在投稿时注明联系电话、电子信箱、详细通讯地址及邮编。 凡投本刊的稿件,请勿一稿多投。经本刊通知作者修改的稿件,一般已被录用,将按本刊编排计划刊出。

首先,登录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或者 维普数据库(此为中国三大专业文献数据库)或国外Pubmed/Medline等国外专业数据库,然后搜索相关的文献,写出您的文章。其次,再去以上数据库中搜索相关专业期刊编辑部信息(国家级或是非国家级,核心或者非核心,统计源或者非统计源期刊等等),找到投稿联系方式,这样的方法避免网上很多钓鱼网站,确保您投稿的期刊是合法的。最后,祝好运。欢迎交流。静石医疗,竭诚为您服务。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投稿须知《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是由郑州大学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为双月刊。1992年获国家科委、中宣部、新闻出版署联合颁发的第一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1997年获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1999年获全国优秀高校自然科学学报及教育部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进入中国期刊方阵双百期刊,另获省、部级奖励8项。被认定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国家科委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进入5种重要数据库(①CA,②CBMDISC,③CMCC,④重庆维普,⑤万方数据库),被美国化学文摘、俄罗斯文摘等国内外18种权威性文摘期刊摘录。本刊宗旨为反映以本校为主的科研、医疗、教学的新成果、新技术、新经验,报道国内外医学新动态,促进学术交流,提高学术水平。本刊设有系列研究、论著、调查报告、技术方法、临床经验交流、病例报告、摘要(包括已公开发表论文的摘要)、专题讲座、特约综述、医学卫生知识、消息、研究快讯、护理体会、中西医结合、学术新进展、新动态、医药卫生管理、名院·名科·名医、继续教育、教育研究等栏目。欢迎投稿,欢迎订阅。1 总则 文稿应选题新颖,论点明确,数据可靠,结构严谨,层次清楚,条理分明,重点突出,文字精练,表达准确,语句流畅。� 来稿须由第一作者单位推荐盖章,作者单位应对稿件的真实性、保密性负责。文责自负,勿一稿多投。请注明:该工作获得何种奖励或得到何种基金资助及基金编号。 稿件用16开400字/页的方式打印,请按本刊编排体例。要求:文字及图、表、照片等齐全,简化字以1986年国务院重新公布的《简化字总表》为准。英文摘要请隔行打印,以便修改。稿件使用易混淆的字母(文种、大小写、正斜体)时,请用铅笔标示。 名词术语应规范,全文表达一致。医学名词请用新近出版的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医学名词》系列,药品名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为准。若原词过长且多次在文内出现者,于首次出现时写出其全称,括号内注明其简称或缩略符号,以后再出现时,一律用简称或缩略符号。新译名词应附外文。已公认的缩略词,如 ELISA,RIA,PCR,HBsAg等,可直接应用。 计量单位 严格执行 GB 3100~3102-93 量和单位国家标准。凡有单位符号者应使用符号,如“年”写为“a”,“天”写为“d”,“小时”写为“h”,“分”写为“min”,“秒”写为“s”等;单位符号一律用正体字母;选用合适的词头使量的数值处于 ~1000 之间,分子分母不应同时用词头,如 5μg/ml 应改为 5mg/L。百分比浓度为非法定计量单位,例如,“5%的 H2SO4”,是不确切的。如果指质量比,则可表示为“ H2SO4的质量分数为”或“ H2SO4的质量分数为 5%”,或者表示为ω( H2SO4) = ”或“ω( H2SO4) = 5%”;如果指体积比,则可写成“ H2SO4的体积分数为”或“ H2SO4的体积分数为 5%,或者表示为“φ( H2SO4) = ”或“φ( H2SO4) = 5%”。 图表 表格设计为三线表,随文排。线条图请用硫酸纸墨绘,主辅线粗细比为2∶1,纵横坐标比例为5∶7。照片须清晰,背面标注图序、方向及作者姓名。图和照片的序号及图题在文中标出,并在相应处留出图的位置,将图和照片装入信封另附。图、表标目中量和单位用“/”相隔,如标目是单位为 mol/L 的 H2SO4 浓度,应表示为“c(H2SO4)/(mol∙L-1)”,量符号用斜体。� 统计学符号 以 GB 335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为准。符号的大小写及斜体应标示清楚。如:样本大小“n”,样本的算术平均数“x”,样本的标准差“s”,样本的相关系数“r”,t 检验“t”……用小写斜体;概率“P”,F检验“F”,随机变量“X”……用大写斜体;自由度“ν”为希腊文小写斜体。� 数字 凡使用阿拉伯数字得体的地方,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如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及时刻等。年份不能简写,如“1999年”不能简写为“99年”。迄数的表示,如:三万到五万应写成“3万~5万”,不能写成“3~5万”;50%~80%不能写成50~80%;3×105~5×105,不能写成3~5×105。偏差范围:如 (25±1)℃ 也可写成 25℃±1℃,但不能写成�25±1℃。表示物体(如肿块、皮瓣)的体积、面积,如:长 10 cm,宽 5 cm,高 3 cm,应写成 10 cm×5 cm×3 cm,不应写成 10×5×3 cm或 10×5×3 cm3。�2 文稿编排体例 分级标题 论文分级不宜过多,一般为1~3级。分级序号:一级用“1,2,3…”,二级用“,,…”,三级用“,,…”。分级序号后均应列出标题。正文中连续叙述的序号采用①…;②…;③…。分级标题应简短、明确。 论著 应包括:文题,作者,作者单位,论文负责人简介(姓名,性别,年龄,学历,职称,研究方向,E-mail),关键词,中图分类号,中文摘要,英文文题,作者的汉语拼音名,作者单位的英文译名,英文关键词,英文摘要(不一定与中文摘要对照,可写成能反映全文内容的大摘要,并需自请专家审校),脚注,引言,材料与方法,结果,讨论,致谢及参考文献等项。 篇名(左顶格):应确切简明,有特色,并能反映全文的主要内容,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英文不超过10个实词,首词的首字母应大写,其余除人名、地名、缩略语外,均小写),一般不列副标题。 作者署名和单位(左顶格):位于篇名下。作者一般不超过7人,限于参加研究的工作者。作者单位应写至具体科室,所在城市及邮编。多作者单位时,在作者右上角分别注1),2),3)…,单位前面分别注1),2),3),在作者单位下边注明本论文的主要负责人(在姓名右上角以△号表示)性别、年龄、学历、职称、研究方向、E-mail 地址。例:白严凤1)△�周文正1)�吴兰2)1)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科, 郑州 450052; 2)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血液内科, 北京 100034△女,35岁,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白血病发病机制,E-mail: 英文摘要中的作者采用汉语拼音拼写,姓在前(全用大写字母),名在后(首字母大写),作者间以逗号隔开;国外作者按国际英文惯例书写。 关键词(Key words)(左空2格):以3~8个为宜。尽量从“Index Medicus”当年医学主题词表(Medical Subject Heading, MeSH)中选词,以便于国际检索。中文名词采用《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中的译文。中医药名参照《中国中医药主题词表》选词。词间用分号隔开。 中图分类号(左空2格):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4版)标注。� 摘要(Abstract)(左空2格):一般以400个汉字以内或150~180个英文实词为宜,重点论著可不受字数限制。摘要应独立成文,可作为二次文献引用,不分段,不使用图、表,不引注参考文献。本刊按目的(Aim)、方法(Methods)、结果(Results)和结论(Conclusion)四项结构书写。英文摘要隔行打印。 脚注:放于首页左下方,以 5cm 横线与正文隔开。为本项研究的资助项目及其编号(No.)。 引言:通常不超过250个汉字,内容为本课题的背景材料,研究的理由,解决本课题的方法和途径。不应同摘要及讨论部分的内容重复。 材料与方法(分级标题为一级):材料指主要研究对象、材料(药品、试剂、仪器与设备);方法包括分组情况,实验程序,观察方法,统计设计方法等。具有创新或重大改进的方法可较详细地描述,常规方法引用文献即可。� 结果(分级标题为一级):应按照逻辑顺序客观地描述本研究所获数据及统计学处理的结果,或研究得出的结论和观点。不引证他人的资料,不展开分析讨论。如果数据较多,层次复杂,文字表述有困难,或某些不宜用文字表述的内容(如:形态、结构的照片,电泳、层析及扫描的图谱等),可分别用图、表说明。但文字、图和表的表达不应重复。� 讨论(分级标题为一级):讨论内容应简洁明了,重点突出,着重围绕本研究的结果进行讨论。具体可选择以下内容写作:①与他人结果的比较;②对结果进行解释;③结果的价值;④提出今后的课题及展望。要求客观,实事求是,措辞恰当,不可推论太远,评价过头;还要避免同结果中已叙述过的内容重复。� 致谢(左顶格):指对本项研究有一定的贡献而在署名中未出现者,如提供材料,协助实验,绘制图表,统计学处理,提供合理建议等,并应征得本人同意。� 参考文献(左顶格):此项不可省略,按正文中出现的顺序,依次编序。正文中的文献序号应加方括号标注在人名(等)的右上角。不引出人名时,标注在句末一字的右上角。也可根据需要写为:参考文献 [×] 进行。勿引未公开发表的文献。所引用的文献均应亲自阅读过,且多数应是近 5a 内的资料,一般不超过10条,重点论著可不受限制。本刊参考文献著录格式为:�[期刊] 序号 作者(3位以内全部写出,3位以上只写前3位作者,后加“等”). 篇名. 刊名[中文期刊用全名,西文按《医学文献索引》的标准缩写],年,卷(期):页�例:1 段广才,高守一,刘延清,等. 霍乱弧菌 O1 群毒力基因分布和 DNA 分子特征.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1998,33(3):35[书籍] 序号 作者. 章节题目. 见:主编者. 书名. 卷(册)次. 版次(第1版可不写).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页�例:1 吴祖泽. 粒系定向干细胞. 见:吴祖泽主编. 造血细胞动力学概论. 第2版. 北京:科学出版社, Rom WN. Environmental and Occupational Medicine. 2nd : Little Brownand Compant, 经验交流 包括:文题、作者、作者单位、脚注、关键词、引言、临床资料、讨论及参考文献。� 研究快讯 指研究课题尚未完成,但已获得阶段性研究成果,具有创新性,需抢先报道取得首发权而整理的短文,其形式可看作是摘要的扩充。 护理体会 包括:文题、作者、作者单位、关键词、引言、临床资料、护理体会、参考文献。� 病例报告 包括:文题、作者、作者单位、关键词、引言、病例简介(或病历摘要)、讨论、参考文献。�3 稿件处理稿件经二位以上专家评审,3个月内编辑部通知作者。如欲再投他刊,须与编辑部联系。编辑在与作者商榷的基础上,对文稿内容进行删改。作者对退修稿件应针对修稿意见和建议,逐条进行修改、补充、删减或说明,并应参照本刊“投稿须知”中的有关要求撰写稿件。来稿请用A4纸4号字打印,并将论文以Word(.doc)文件,同原稿及修改意见一起按规定日期用Email发到学报编辑部邮箱。逾期寄回者,视其情况,推迟刊出,超过2个月仍未寄回者,按自动退稿处理。凡一稿双投造成的经济损失,由作者赔偿。编辑部对基金项目或代表本校先进水平的课题论文,根据评审意见,可优先发表。本刊被国内外20多家权威数据库和文摘杂志列为固定收录刊源,或摘要转载,或全文上网,或全文进入光盘版杂志,作者来稿时如无特别声明,即视为同意这些有利于扩大作者及本刊影响,有利于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的举措。来稿请交付审稿费,编辑部对评审合格稿件按一定标准收取发表费。Email: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大学北路40号《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编辑部(邮编450052)。电话:, 这就是具体的情况了,祝你好运,记得给分呀。不明白可以上郑大官网看看。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