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问题

孔庆平发表论文

发布时间:

孔庆平发表论文

1989年就读中南政法学院(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律系,1993年获得法学学士学位,同年10月进入深圳市安泰律师事务所工作,1996年9月考入北京大学方法律系法律史专业,1999年获得法学硕士学位,同年在北京大学继续攻读博士,2003年获得法学博士学位。2002年7月开始执教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主讲法理学、中、西方法律思想史,2004年12月调入深圳大学法学院,主讲中国法制史、中、西方法律思想史。研究兴趣集中在近现代法律思想的转型及其中国古代法律哲学,博士论文“改造与适应:中国法律变革中的理论之思(1911-1949)”,发表了民国法律理论研究的一系列文章:1、“道德抑或信仰:面对政治行动的法律理论——王伯琦《近代法律思潮与中国固有文化》疏解之一”,载高鸿钧主编:《清华法治论衡》第八辑,2006年,清华大学出版社。2、“作为手段或目标的治理:德治、礼治与法治——王伯琦《近代法律思潮与中国固有文化》疏解之二”,载李贵连主编:《近代法研究》第一辑,2007年,北京大学出版社。3、“传统与现代抑或东方与西方——蔡枢衡的法学理论试解”,载《法商研究》2007年第三期。4、“个人或社会:民国时期法律本位之争”,载《现代法学》,2007年第二期。5、翻译“出土文献:战国的法律与哲学”,载高道蕴主编:《美国学者论中国法律传统》,2004年,清华大学出版社。

孔子论文发表平台

孔子作为中国私学教育的第一人,是我国最早、最有影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论孔子教育思想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浅析孔子的教育思想》

摘 要: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孔子办教育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服务;二是孔子教育弟子全面发展,把德育放在首位;三是教育弟子了解国情,热爱祖国,弟子积极参加改革。

关键词:教育思想;德育;德政礼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5-314-01

孔子是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他创办私学,把文化知识传播到民间,为中国古代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孔子的教育思想非常丰富,值得我们总结和借鉴的东西很多,下面仅从三个方面加以探讨:第一,孔子办教育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服务;第二,教育弟子全面发展,把德育放在首位;第三,教育弟子热爱祖国,积极参加改革。

一、孔子办教育的目的是为实现他的政治理想服务的

孔子生活在春秋晚期,社会历史正处于大变革时代,奴隶社会正在崩溃,封建社会即将诞生,历史潮流不可逆转。孔子要历史回到西周奴隶制盛世去是不可能的。他在鲁国从政与当权者季氏不合,从三十五岁开始招收门徒,培养自己的追随者。随后又带着弟子遍访东方各国,历尽艰辛地宣传自己的主张,终不被各国执政者所用,最后,他只得痛苦地回到鲁国。返鲁后,他广招门徒,开门设教,意欲通过办教育培养人才,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服务。

孔子的教育思想是要培养推行德政礼治的人才。在一个国家推行德政礼治,要靠圣君、贤臣和良民。圣君、贤臣、良民不是天生的,但可以通过教育培养出来。因此,他很重视教育的作用。他说:人之“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他主张人人都应受教育,这就是他的“有教无类”的光辉思想。在他看来,春秋时代不但没有圣君,就是具有君子品德的圣君也没有见过。即使如此,既定之君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否则就是非礼和不忠。受过教育的小人就成为良民,是施政、供驱使的对象。贤臣是实行“德政礼治”的决定力量。而贤臣主要是从受过教育的贤人、君子、士中选拔出来的。贤人是具有最高品德的知识分子,只要当权者任用他,就成为贤臣,有了贤臣,就可以把国家治理好。君子是德才兼备的知识分子,士是一般的知识分子。有了合格的君子和士,也可以从中选出贤臣。孔子办教育的目的就是要通过教育培养出一批贤人和优秀的君子与士,供各国国君选作贤臣。通过贤臣治国,实行“德政礼治”,就可以使国家达到像西周初期那样的“太平盛世”。

二、孔子办教育也非常重视全面发展,并把德育放在第一位

首先,孔子“四教”,德育为主。孔子施教的首要内容是“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四教之中,文是文化历史知识的学习,行、忠、信都是思想品德的修养。孔子认为思想品德教育是主要的,文化知识的学习是从属的,只有先接受他所要求的思想品德教育,然后学习文化知识才有用处。因此,他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他要求弟子首先培养自己具有奴隶主贵族的思想品德,“行有余力”,然后才学文化知识。孔子还说:“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也可以看出孔子在教育学生时,把思想品德教育是放在首位的。

其次,孔子施教把德育放在首位,从古人概述孔子传授《六经》的教育意义时,也可以得到证明。最早提到《六经》的《庄子》载:“邹鲁之士,多能明之。《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礼记・经解》和《史记・滑稽列传》也有类似记载,不过是出自孔子之口。可见孔子总述《六经》的教育意义和教育价值时,把进行政治思想教育放在《六经》教育的第一位的。

三、教育弟子热爱祖国,弟子积极参加改革

孔子本人就是一个爱国主义者,他对生育他、长养他的鲁国,怀着深厚的感情。当祖国处于危急的时刻,他挺身而出去拯救她,使她免受耻辱。如鲁定公十年(公元前500年),鲁定公与齐景公会盟于夹谷,孔子为相,正当两君相见时,齐人恃其强大,发动突然袭击,“鼓噪而起,欲以执鲁君”。面对这突发事件,孔子不畏强暴,临危不惧,坚持面对面的斗争,终于赢得胜利,鲁定公平安回国。充分反映了他不辱君命,维护鲁国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孔子自己爱国,也教育弟子爱国。公元前484年,齐恃强伐鲁,鲁政在季氏,孟孙氏和叔孙氏向齐求和,孔子的弟子冉求和樊迟在季氏门下为吏,则主战,二人带着季氏门下的七千甲士和三百徒卒,大败齐师于鲁郊。孔子称赞冉求、樊迟说:你们“能执干戈以卫社稷”保卫了祖国,使人民免遭屠戮。

孔子办教育,重视教书育人,为社会培养出一批有用人才。孔门弟子有三千人,他们开始把文化知识传播到民间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弟子中学有成就者七十二人,被称为“贤人”。如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德行最好;宰我、子贡善于言辞,长于办外交;冉有、季路,善于从政;子游、子夏,善于文学。由于孔子施教重视社会实践,弟子在实践过程中,逐步看清了社会需要,学成后,不拘泥于师教,积极参加社会改革。其中,有名的要数子夏。孔子死后,子夏到魏国河西收徒讲学。他曾“为魏文侯师”,“文侯师事之,咨问国政焉”,给战国初年任用李悝变法,大力推行改革政策的魏文侯出谋划策,作出过重要贡献。其他弟子在学习期间,就陆续从政者有:子路为鲁季氏宰(总管)、为卫蒲邑大夫,后又做过卫大夫孔悝的邑宰。子夏为莒父宰,冉求为季氏宰,子游为鲁武城宰,冉雍为鲁季氏宰,密子贱为鲁单父宰,巫马期也曾为单父宰,仲弓为莒父宰,子羔为费宰,宰我为临淄大夫,子贡常相鲁卫,惠叔兰曾为卫司寇等。他们大都是在积极推行改革政策的大夫门下任得力助手。子路、冉求、冉雍等在帮助鲁国新兴势力的代表季氏推行改革政策方面,作出过突出的贡献。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孔子办教育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服务;二是孔子教育弟子全面发展,把德育放在首位;三是教育弟子了解国情,热爱祖国,弟子积极参加改革。概括起来就是:教育要为政治服务,教育要把德育放在首位,教育弟子爱国。这些我国古代优秀的教育思想,我们今天在进行教育改革时,还值继承和借鉴。

孔子的仁与礼论文

古典文学常见论文一词,谓交谈辞章或交流思想。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以下是我整理的孔子的仁与礼论文,欢迎阅读!

摘要: 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仁和礼各自的地位和价值及其相互关系,一直是众所注目的重要问题。或云仁重于礼,或云礼重于仁,众说纷纷,莫衷一是。事实上,仁固然是孔子的发现,但仁的发现原本是对礼的意蕴深入开掘的结果,而礼的价值也正由仁的发现而重新确立。仁是礼的内在根据,仁心外化而成礼,依礼而行而成仁,这两个方面相辅相成,恰成一辩证的统一关系,而其前提则是:仁作为一个德性范畴乃是一个动态的存在,即仁由根之于心的潜在的德性,到经过礼的规范而实现为完美的人格,其间有一个发展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仁之作为潜在的德性和礼之作为外在的规范,各有其不可取代的地位和价值。仁不发于心,则礼便成为毫无意义的虚文;而失去礼的规范,则仁流为自然性情,虽不失为直,但却难免于野,甚至难免为乱。由仁之作为动态的范畴这一特点,我们又不妨推断:人性美善而又非纯美纯善或即是孔子未曾明言的独特的人性观。

关键词: 孔子 仁礼相成 动态 人性观

孔子的学说,当时深得其心的弟子颜渊已有“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的感叹(《论语·子罕》以下引《论语》只出篇名),不同的弟子对孔子学说的理解也已有差异。孔子卒后,关于孔子学说的真谛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两千多年来,解释孔子的着述汗牛充栋,但孔子的思想却不仅没有因此而变得清晰明朗起来,相反,却变得更加扑朔迷离,更加难以把握了。不过,在众多不同的解释中,我们也不难发现一些为大家所一致认同的东西,这就是仁和礼。尽管人们对仁和礼各自的内涵及相互关系仍有不同意见,但几乎无人否认,仁和礼是孔子思想中具有纲领性意义的两个概念。

一、仁的发现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

仁的观念在孔子之前已经产生。据学者们研究,仁字和仁的观念皆渊源于古东夷文化,后来进入“中国”,成为“中国人”的文化观念。春秋时,仁往往与忠、义、信、敏、孝、爱等并列,被看成是人的重要德性之一。但是,孔子以前,仁并未受到特别的重视,只有到了孔子这里,仁才被从其它德性中超拔出来,并被赋予新的丰富的内涵。(1)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世衰道微,“礼乐征伐自天子出”一降而为“自诸候出”,再降则“政在大夫”,三降则“陪臣执国命”,“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上下尊卑的等级秩序完全乱了套。但是,在这崩溃和混乱的局面中,礼乐文化反而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一方面,有识之士鉴于礼崩乐坏的混乱局面,竭力强调以礼治国的重要性,认为礼是“国之基”,“人之干”,“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左传》隐公十一年);“礼,所以守其国,行其政令,无失其民者也”(《左传》昭公五年);“礼之可以为国也久矣,与天地并。君令臣共,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妻柔,姑慈而从,妇听而婉,礼之善物也”(《左传》昭公二十六年)。在有识之士的倡导下,一股颇具规模的礼治思潮蔚然兴起。

另一方面,那些越位逾分的大夫和陪臣,为了巩固其已经获得的地位权力,满足其高高在上的虚荣心,也需要用礼乐来文饰自己。他们除了自己亲自学习礼乐知识外,还重用一些懂得礼乐知识的人。掌握一定的礼乐文化知识成为当时一般士人入仕为官的一条捷径。如此一来,学习和研究礼乐文化竟成为一时的社会热门(关于春秋时期礼治思潮的兴起和学礼之风的盛行,吴龙辉博士有较详细的论述

孔子十分重视礼,认为对一般人来说,“不学礼,无以立”(《季氏》);对统治者来说,“上好礼,则民易使”(《宪问》),“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子路》)。因此,孔子主张“克己复礼”,要求人们“非礼勿视,非礼无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但孔子对于礼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他曾说:

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阳货》)

孔子的意思是说,礼乐不仅仅是一种形式和节奏,而是有着更为本质的内涵。那么,这个更本质的内涵是什么呢?《论语·阳货》中的一段记载,给我们提供了很珍贵的启示: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从以上对话中我们不难看出,在孔子的心目中,三年之丧这一礼制,并不是毫无意义的一种形式,实际上,它是儿女报答父母养育之恩的一种恰当的方式。一个真正热爱和怀念父母的人,会自觉地遵守这一规定,否则便于心难安。这种发自内心的真挚感情,孔子称之为仁。仁既是礼所由生的内在根据,也是人们自觉守礼的内在动力。只有仁发于心,则行才能合于礼,仁心不动,礼就失去了根据,变成一堆毫无意义的虚文。既然是虚文,当然就可以随意改动,也可以随意废弃了。宰我欲改三年丧制,孔子便斥之为“不仁”,原因即在于此。由此可见,所谓礼的本质内涵不是别的,正是仁。孔子说: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

的确,为人而不仁,如何能理解礼乐制度的本质内涵呢?不能理解其本质内涵,又如何能尊重其仪文形式呢?

毫无疑问,在孔子的心目中,仁显然超越礼而具有先决性的意义和价值。《论语·八佾》如下一段记载,可以证明这一点: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曰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

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矣。”

冯友兰解释此段说:“子夏以‘绘事后素’而悟及‘礼后’,盖人必有真性情,然后可以行礼,犹美女先有巧笑美目,然后可施脂粉也。否则礼为虚伪形式,非惟不足贵,且亦可贱矣。”又说:“不仁之人,无真性情,虽行礼乐之文,适足增其虚伪耳。”

(3)冯友兰用“人必有真性情,然后可以行礼”来释“礼后”,可以说十分恰当独到。所谓“真性情”,即是根之于心、流露于外的仁心、仁性。由此可见,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仁对于礼的优先性和决定性的地位,的确是无可怀疑的。

必须注意,孔子并没有因为仁的发现而贬低或轻视礼在社会生活中的`支配地位和规范价值,相反,恰恰是仁的发现为礼的合理性提供了强有力的根据。礼既然是仁心外化的必然表现,那么只要是人,如果他内心还有一点真性情,如果他不想泯灭这点真性情而沦为禽兽的话,那么他就应该而且必须自觉地遵守礼的规范,否则,他就是“不仁”。

更为重要的是,属于心性范畴的仁还为礼的永恒性奠定了基础。世道会变,但人之为人本诸自然的一些基本性情不会变(如亲情、友情、恻隐之情等等),与这些性情相适应的一些人类行为的基本规范也不会变。荀子说:“百王之无变,足以为道贯。”(《荀子·天论》)董仲舒也说:“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天人三策》,见《汉书·董仲舒传》)这些话人们往往只道其荒谬的一面,而未见其合理的一面。如果能从儒家心性论的角度去审视,则这些话未尝没有一定的逻辑必然性。换言之,礼的合理性、权威性、永恒性在儒家那里不是凭空确立的,而是有其心性的基础。事实上,从本诸自然的人之常情出发来论证传统礼义道德的合理性和永恒性,这是自孔子以至当代新儒家一脉相传的家法。可以说,由孔子创立的儒家仁学,自始至终都担负着为传统礼义辩护的理论使命。

冯友兰曾说:“孔子对于中国文化之贡献,即在一开始试将原有的制度,加以理论化,与以理论的根据。”(3)这话非常正确。而孔子所给与原有制度的“理论的根据”不是别的,正是仁。如果说,礼是孔子归本三代、述古得来的话,那么作为礼之根本的仁,则完全是孔子动心忍性、敏求善思,自家体贴出来的,是孔子述中所作。仁基一立,本诸三代的礼乐制度,在三代礼乐秩序这一现实的根基崩解之后,又获得了一个新的“生长点”

(1)。在这个“生长点”上,三代礼乐这颗数千年历史孕育而成的文化的种子,经孔子亲手采撷、点播,又重新生根发芽。孔子之后,在历代儒家不断地浇灌和护理之下,这棵新芽历经两千多年的时空穿越,终于又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儒家文化及以儒家文化为主干的中国传统文化。因此,发现仁,并且把礼乐文化植根于仁的基础上,这确实是孔子对中国文化最伟大的贡献。借助于仁,中国传统文化顺利地实现了由上古向中古的转折;借助于仁,孔子之前数千年和孔子之后数千年的文化血脉得以沟通连接,而没有中绝断裂。大哉仁!大哉孔子!

二、仁、礼相成

在孔子的思想体系里面,仁和礼实在只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彼此混然一体,而非毫不相干、各自独存。它们相辅相成,谁也离不开谁。如果说,仁是人之为人的本质规定的话,那么礼便是人在社会生活中实现其本质的唯一恰当的方式和途径。孔孟都曾把礼比喻为出入房屋所必经的门户。孔子说:

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雍也》)

孟子说:

夫义,路也;礼,门也。惟君子能由是路出入是门。(《孟子·万章下》)

以礼为门,这个比喻形象而又恰切,准确地反映出礼在孔子和整个儒家思想体系中的地位和价值。一个人,除非自甘堕落做那见不得人的“穿窬”者(《阳货》),否则,便不能出不由户,也不能行不由礼。只有经过礼这道门,人才能实现其人之为人的本质,或者说,只有经过礼这道门,仁才能由内在的德性转化为外在的德行。而只有当仁由内在的德性转化为外在的德行时,它才能成为一种真正完美的人格。孔子教人“成仁”、“成人”,实际上就是引导人们将其潜在的德性经由礼的规范和约束,在实践中实现为完美的人格。可以说,离开礼,别无其他“成仁”、“成人”的门路。《论语·宪问》篇载子路问孔子“成人”之道,孔子即回答说:

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卡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

恭而无礼而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泰伯》)

看来,一旦失去礼的规范和约束,不仅“成人”无望,而且还会使一些原本可贵的品质走向它们的反面,带来种种弊端,甚至酿成大乱。特别是“勇”,孔子认为“君子道者三”,而“勇者不惧”居其一(《宪问》)。他还说:“见义不为,无勇也”(《为政》)。可见,他主张有勇。但“勇而无礼则乱”,“君子有勇而无义则乱,小人有勇而无义则盗”(《阳货》)所以,他又明确表示自己“恶勇而无礼者”。其弟子子路以勇武闻名,孔子也很看重他,曾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听了很高兴,而孔子却接着说:“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孔子认为子路虽是一个难得的治国之才,但还不是一个仁者:“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不知其仁也。”(《公冶长》)孔子为什么不以仁许由,原因或不止一条,但子路的“勇而无礼”,恐怕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条。孔子认为应“为国以礼”,而子路却总是“其言不让”(《先进》),“野哉由也”是孔子经常训斥子路的话。孔子曾说“事君尽礼”(《八佾》),又说:“以道事君,不可则止。”(《先进》)但他认为子路及其另一位弟子冉求都做不到这一点。因此他们只可以说是有才能的“具臣”,而不能说是“以道”、“尽礼”的“大臣”。

尽管他也肯定子路、冉求都不至于跟随着乱臣贼子去做那“弑父与君”的悖逆之事,但从君子人格的完美性上看,由于不能“以道”、“尽礼”,所以总不免有所缺欠。在众多的弟子中,孔子唯一许为“三月不违仁”、并且曾想以衣钵相传的人是颜回。为什么呢?原因也可能不止一条,但颜回对礼的地位和价值有着深刻的体认,深得孔子仁学和礼学的关系之奥秘,或许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克己复礼为仁”即是孔子传给颜回的仁学大法。颜回请问其目,孔子又教以“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十六字诀。颜回听了恍然有悟,恭恭敬敬地谢道:“回虽不敏,请事斯语。”(《颜渊》)后来颜回赞美孔子对他教育的恩德时,用的也是“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这样的话。看来,颜回对礼的体会和践履与孔子许其为仁之间,恐怕有着不小的关联。而礼对孔子“成仁”或“成人”之教的价值及其在孔门儒学中的地位,也由此可以想见了。

从成就完美人格的角度来说,仁可以说是德之质 ,而礼则是德之文,文质须相辅而行,才能成就完美的人格。所以孔子说: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卫灵公》)

又说:

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卫灵公》)

三、由仁礼相成看孔子的人性观

仁礼相辅相成的关系,或者可以这样来比喻:根之于心的性情之仁犹如一块璞玉,虽然蕴含着上好的玉质,但未经雕琢之前,它还不能说是纯美纯善的艺术品。它不仅质朴无文,混沌未开,而且还混合着其它杂质,甚至藏污纳垢。这时,充其量它只是一块上好的玉材而已,既非艺术成品,也就没有多少观赏价值。一块玉材只有经过一番精雕细刻之后,才能剔去杂质,尽现文理,成为美仑美奂、赏心悦目的艺术珍品。同样,根之于心的仁要从潜在的德性之真发展为现实的人格之美,也必须经过一番刻磨雕琢的功夫,只不过刻磨雕琢的工具不是刻刀,而是礼。因此,学礼、知礼、视听言动皆不违礼是人们修养成人必不可少的功夫。仁不存于心,礼就失去了意义和价值;仁虽存于心,没有礼的约束和规范,也未必能实现为完美的人格。《三字经》中“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这几句话,表达的正是这个意思。而孔子所谓“克己复礼为仁”这句话,也必须从这个意义上去理解,也才感到妥帖。

通过上述喻论,我们似可对孔子的人性观有所解悟。有的学者说,孔子对人性未曾有明确的主张,此说似可商榷。仁作为潜在的德性根之于心,其质地美善,但未经礼的雕琢之前,它又非纯美纯善,这就是我们从上述喻论中得出的结论。如此,则似乎可以肯定:人性美善而又非纯美纯善即是孔子的人性观。以此为基础,孔子既确立了仁的自主性地位,又确立了礼的规范性权威。因为人性有善,所以“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因为人性非纯美纯善,所以需要“学礼”、“知礼”,“克己复礼为仁”,“不学礼,无以立”。毫无疑问,如果性美善而又非纯美纯善果为孔子的人性观,则人在修养成人的过程中,其来自内部的自由、自律和来自外部的他由、他律,应当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其间并无逻辑上的矛盾和不彻底。有的学者之所以有此看法,主要原因可能即是未能认清孔子性美善而又非纯美纯善这一独特的人性观。

关于孔子人性观的上述认定,还可以使我们对于从孔子到孟荀之间儒学发展的逻辑线索有更加清醒的认识。事实上,孟子的性本善和荀子的性本恶,恰是孔子性美善而又非纯美纯善两个方面合乎逻辑的分化和发展。孟子就其性美善的一面而言性善,以此为基础,强调“存心养性”,强调道德自觉;荀子则就其人性非纯美纯善的一面而言性恶,强调克己修身,强调礼法规范。看起来矛盾对立、不可调和,事实上却本出一源,都是上承孔子而来。

从仁礼相辅相成的关系中推论孔子的人性观乃是一个尝试,结论未必恰当,但研究孔子的人性观,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子贡说:“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公冶长》)以子贡在孔门弟子中的地位及其与孔子关系的密切,他所“不可得而闻”的,别人恐怕也难得而闻。因此,《论语》所载孔子明确论及人性的话只有一句“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也就不奇怪了。但是,我们也不能太相信子贡的话。从《论语》所载内容来看,孔子的确不象后来的孟子和荀子那样,直接而明确地谈论人性是什么或不是什么。这可能与他对人性动态而复杂的特点的深刻体认有关。

比如,当宰我欲改三年之丧而孔子批评他“不仁”时,这正如我们平常指责某某人“没人性”一样,其中正暗含着一个人性本善的价值预设。再如,孔子论“直躬”,说“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子路》),这个“直”实际上就是父子天性的自然流露。天性由中而出,不加伪饰,是为直。孔子很珍视直性,反对不直,认为“人之生也直,枉之生也幸而免”(《论语·雍也》)。直所透露出来的真性情乃是“礼之本”,如父子天性即是孝敬之本。失去了这点天性,什么孝敬什么礼义,统统失去了意义。这点天性乃是善的种子,或者用w阳明的话说,是照亮人生的“一点灵明”,可贵无比。

但是,孔子又说,“直而无礼则绞”。这又说明,直之为性虽然可贵,但若无礼乐文饰节制,也未必即是美德,纵使父子天性也不例外。如果对父母不能“生事之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则单凭一点父子天性,也不能算是真正的孝敬。如此一来,则孔子关于天性美善而又非纯美纯善,必经礼乐规范而后至美至善的思想,岂不是昭然若揭了吗?细审上引孔子话语,其间虽无一个性字,但其所论却都是人性在具体情况下的具体表现。孔子正是从这些各不相同的人性表现方式中,展露出人性动态而又复杂的特点。只要我们转换角度,改变方法,放宽视野,则就不难发现,孔子的人性观绝非一句“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所可范围,而是有着更加丰富和深刻的内涵。

孔庆东发表了什么言论文章

好讨厌那些对外说孔子第几代传人的,是的,那些把孔子第几代传人的话挂在嘴边确实让人很讨厌,沽名钓忆,以孔子传人谋取名和利,令人不齿,象北大的那个孔庆东_样,有人总结孔庆东时时刻刻在发泄不满。为什么这么说,他之前就在微博上公然怒怼《南方人物周刊》的记者,他作为公众人物丝毫不在意自己带给社会的负面影响,还公然发表不正当言论。这让很多人怀疑怎么北大教授就是这样的素质,孔庆东却仿佛听不到众人的批评声。反而说媒体都是不好的。

是非东北人2002年6月,居住在北京亚运村附近北顶村的东北人被集体驱逐,理由是东北人扰乱社会秩序。“驱逐”东北人事件在一个侧面上反映了北京某些人封闭的、缺乏包容的心理,同时也引起人们探究“东北人”这一“特殊”人群的欲望。“驱逐”东北人?相对于河南人的遭遇,这一次东北人在北顶村遇到的尴尬有过之而无不及。2002年6月13日,一纸盖着“大屯地区办事处北顶村居委会”公章的通知贴遍了北顶村的各个角落,通知上白纸黑字清清楚楚地写着:根据上级部门亚运村派出所的具体工作安排,由于目前连续发生重大恶性治安事件,为保证居民的正常生活、维护地区稳定,自6月13日至16日由房东对自己的出租房屋进行检查,凡是居住东北人的一律清除(不分男女),不准租住。北顶村驱逐东北人的消息很快被北京某媒体报道了出来。报道引起了上级政府部门的重视,北顶村的这一土政策几天后被迫取消。北顶村里出租房屋的招牌随处可见,很多户人家都以出租房子为生计。很多房主表示,不清楚驱逐东北人的具体原因,但显然东北人给人的印象是“好犯事”。“其实东北人有好的,也有坏的,哪儿人都一样。”大多数村民的反应还是相当平和的。北顶村居委会看似一纸普通的通知也许创造了一个历史。既然加盖了公章,通知便不应该被视为个人行为,以官方的立场对某一地区的中国公民予以排斥,之前尚无耳闻。给东北人画像谈到东北人,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孔庆东这位东北汉子滔滔不绝:中国人对东北人的认识是简单的,而事实上,东北人“特复杂”,很难概括出其共同点。孔庆东举了一个例子,萧军和端木蕻良都是东北人,却代表了东北人两种完全不同的极端。东北人是豪放的,同时也是细腻的,而且东北人一旦细致起来,其程度决不输于江南一带的人。重传统要面子东北的文化从古至今变化很大。吉林大学历史系副教授杨军说,明清两代,统治东北地区的主要是满族文化。八旗入关以后,东北大部分地区成为无人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东北解禁以后,关里人掀起了“闯关东”的热潮。“他们过的完全是野人般的生活。但是他们却总算维持住了生命。”散文作家峻青在《东北纪行》一文中这样描述。在闯关东的人中,绝大部分是山东人和河北人。资料表明,在解放前东北的3500万居民中,山东人就占了2000万。山东人和河北人的到来也带来了他们的文化,整个东北文化其实就是山东、河北汉文化的一个变型。东北人的豪放、粗鲁、热情、暴躁、率直、闲散,很大程度上都与山东人相似。“闯关东”来到东北的关里人带来中原的风俗习气,而且到今天仍很好地保留了传统。东北人是各个地方的中国人里面最看重婚丧嫁娶这些场面上的事的,说白了,就是要面子。无论家里是否宽裕,遇到这些场面上的事都不能凑合。直到今天,铺张浪费的风气在东北仍很盛。“山林气慨”孔庆东用这样一个极富美学味道的词语来概括东北人身上的“土匪气”。气候对人的性格会产生影响,这早就被孟德斯鸠所注意到,他曾经写道:“人们在寒冷的气候下,便有较充沛的精力。心脏的跳动和纤维末端的反应都较强。心脏力量的加强自然会产生许多效果,例如,有较强的自信,也就是说有较大的勇气,对自己的优越性有较多的认识,对自己的安全较有信心,较为直爽,较少猜疑、策略和诡计。”特定的生存环境使东北人养成了尊重个体力量、尊崇英雄、讲究忠义精神的传统。东北人这方面的特点在“闯关东”历史过程中得以加深。在早期的关内移民中,只有强悍的人才有活下去的可能,温文尔雅的即使迁入东北,也很快被这种艰苦生活所淘汰。到了今天,东北人身上还存留着暴躁并具攻击性的特点。台湾作家柏杨在总结中国人的丑陋时曾总结了一点:“只要瞪他一眼,马上动刀子。”这个概括用在东北人身上再合适不过。东北治安状况差是出了名的,有人戏言:“不到东北不知道胆小”。缺乏冒险精神从整体上来讲,东北人缺乏冒险精神,容易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杨军分析,东北人懒散的作风客观是由自然条件和气候条件决定的。东北的冬季很长,不但不能耕种,户外活动都受到很大的限制,因此东北人有“猫冬”的习惯。东北人均耕地面积多,虽然只能耕种一季,但人均粮食产量足够一年的食用。东北有句俗语:“三个月种田,三个月过年,三个月干闲。”对东北人“小富即安”性格的成因,东北土生土长的作家迟子建认为,是当年冒着生命危险“闯关东”的老客们将这种生活态度带到了东北大地。那些“闯关东”的关内人之所以离开家乡来到东北大地,主要是因为生计问题,而不是抱着寻找新大陆的梦想来东北的。这就决定了他们没有特别大的抱负,在解决吃饭问题后,就感到满足了。吃饱饭、成个家,“三亩地,一头牛,孩子老婆热炕头”成了他们的最高理想。这种着眼当下、少思未来的心态在那些“关东客”和他们的后代的心中根深蒂固。建国以来,东北建立起了一套完善的计划经济体制,人们几十年来过着按部就班的生活,面临社会的变革,一时间手足无措是在情理之中的。转轨期间的痛楚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计划经济体制的结束,全社会向市场经济转型,东北陷入了困顿和迷茫。20世纪90年代初,东北普遍出现了工业经济效益下滑的“东北现象”。在媒体的宣传报道中,东北地区在转型期间的落后被归结为东北人市场观念的落后和旧有体制的弊端。但是,一些学者们对此都表示反对,他们认为将经济社会转轨的滞后和由此造成的阵痛推给东北人自己是不负责任的。东北财经大学经济研究所东北经济问题研究专家李怀认为,建国以后东北的经济社会状况的变迁和国家的政策密切相关。最初,国家将东北定位为中国的工农业基地是出于全局的战略考虑,当时台湾问题尚待解决,沿海一带随时可能发生战事;而东北靠近苏联,相对安全。所以国家重点开发东北,并用东北的资源支援其他地区的建设。但是国家对东北一直是索取大于投入,东北工业企业的产出和资源都用在了支持其他地区的建设与开发上,甚至连很多熟练工人都输送到其他地区,而东北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改革开放以后,国家重点扶持东南沿海、开发大西北。在此期间,东北继续处于相对的滞后,这极大地影响了其经济的发展。因为经济的落后,各地对东北人的不正确认识更加有所加深。杨军认为,东北的现状是由这种特殊经历决定的。这一点绝不能归结为东北人的劣根性所致,任何地区的人都没有资格嘲笑东北人。孔庆东认为,东北人已经适应了社会化大生产的格局,新时代不应将他们抛弃。东北地区的人均受教育水平在全国范围内是最高的,如果东北得到机遇,一样可以发展得好。(摘自《新闻周刊》2002年第21期李楠 文)

孔庆东的高三文章叫《遥远的高三八》,有三个章节公车上书、十三棍僧、威猛女生 、不敬师长等

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目前大家都在外面忙,也许的亲戚朋友一年才见一次面,再不吃个年夜饭,还要亲情,人情嘛!砖家啊没有七情六欲!

清华教授孔庆东发表言论,称应该取消年夜饭,理由主要有三个方面:

1、每年的年夜饭有很多人大吃海喝,导致有人上吐下泻,病重入院,甚至因此含恨去世;2、年夜饭必定有酒,酒醉闹事,甚至屡有命案发生,严重的破坏了 社会 和谐;3、先进文明都取消了年夜饭这种“陋习”,年夜饭这一丑陋的习俗严重的阻止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孔教授的这一言论简直让人“瞠目咋舌”,作为孔子的直系后裔,居然说出如此浅薄的话来,不知道孔教授今年是否吃了年夜饭,是否饮了两杯,是否上了医院急诊,是否因陋习离世……

年夜饭是除夕之夜的一顿晚餐,这没有问题;除夕之夜作为一年的最后一餐饭,做得丰盛些,也没有问题;难道吃了一顿较为丰盛的晚餐,就成了“陋习”?就应该把这一餐饭给取消掉,这是哪门子逻辑呢?

因为这餐饭会饮酒,会有亲朋相聚,会引发一些小概率的事件发生,就要取消这顿饭。那比如直接取消除夕这个节气,取消春节更容易。

既然取消了除夕和春节,还要什么清明、端午、重阳呢?不如一并取消,既然这些传统节日都取消了,24节气也就都取消吧,万一亲戚朋友要在 冬至炖个羊肉,立夏吃个鸭蛋,小雪吃个腊肉 呢?是不是一样的会出现孔教授说的那三点?

既然24节气都取消了,那还要传统农历干什么,反正现在的农业生产也根本不需要这些节气来知道春耕夏种,秋收冬藏。既然农历都取消了,那些传承了几千年的中华文化基本上都算是“糟粕”了,要它们何用?孔教授的老先人孔夫子的牌位还供在孔庙干嘛呢?不如拿来当柴烧。

连孔夫子的牌位都可以烧,传承几千年的中华文化、华夏文明又有什么用?要么废弃,要么毁掉,要么遗忘。好了,现在我们可以安安静静地吃一顿晚饭了,记住不能饮酒,不能聚众。

对于中华文明来说,文化传承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具有极强的 “仪式感” 。有了仪式感,才能将我们民族的文化和传统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这种仪式感是文化传承必须打下的烙印,有了烙印才不会遗忘。

除夕之夜的年夜饭真的就是一顿饺子,一顿丰盛的晚餐吗?这顿饭包含着极强的家族凝聚力,包含着每个中国人对宗族,祖先和家庭的敬畏与尊重,是中华民族每个家庭团结与传承的必须节日。

年夜饭的重点不是那顿饭,而是那顿饭包含的文化性,民族性。这种特殊的传统形式将每个华夏儿女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让每个华夏儿女对我们民族和文化的认同,这才是最重要的。

话说孔子后裔孔教授一直崇尚西方文化,不知道西方 社会 的感恩节和圣诞节喝不喝酒,吃不吃火鸡呢?

这是不知道年夜饭是什么意义造成的。

原本的年夜饭是请神请祖先以后,整个族群人,敬拜祖先与神灵,而后把供品供物分享了。这才引出后来的年夜饭的。

供拜祖先与神灵的贡品贡物,被供奉者分食了,这个食品被当时称为胙食,表示的是分享祖先与神灵的福气的意味。

而供祖先和神灵,是凝聚我们的人的一种方法。从而在供祖拜神的日子里,远在千里之外的游子也要回来进行这种仪式的。

这可以由海外的一些华侨,不远万里返回祖国内地,供拜祖先上可以看见的。有人说成认祖归宗。实际上是一个人和一个人群寻找自己的根源的方式。

这是解决我是谁,我又哪儿来,人生终极追溯的一种哲学形式。

只不过这种人生终极追溯,是在三岁和4岁的儿童中最为突出显著。也就是3岁和4岁的小孩们愿意问:我是从哪儿来的,我怎么来的?这样的问题。

而过年吃的年夜饭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方式方法。所以说年夜饭又叫做团圆饭。

所谓团圆饭就是千里之外的人,也要回来吃这一顿饭。这就是我们人群的凝聚力量和凝聚形式之一。

这是年夜饭的意义所在。

现在的大学内的文科教授,都是4岁开始背书,直至七八十岁了,还在书里面转悠呢。只懂得书中的字面意思,不小的人群和 社会 中的任何东西。

所以这些号人全是一切来源于书本的。不知道,书是由人写出来的。更不知道写书的人是对 社会 和人群的总结归纳才写出书的。只知道书,如同神一般是需要敬重敬畏的,从而一切都是由书中写出来的,不读书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而这些终生读书的人,被公共供养着。从而才得以摇头晃脑的背书,说书,解书,诠释书,以为自己从事着伟大的事业。甚至高人一等的,高高在上的。

实际上如果没有人供养他们。这一号的人就是只知道,回字有4种写法的人了,讨饭以及刷盘子,都讨不好,刷不成了。也就是啥都不会干的人。

仔细看一看这些文科生的教授们。只是把几千年几百年以及几十年以前的书背的滚花烂熟。其他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不会做。

他们也不想一想,已经几千年甚至上万年的书字书籍文字,到现在还在说,这样的人,是人才吗?

因此可以看见这些人的真实面目是,啥都不会做也啥都不做。可是要吃最高级的山珍海味,要住最豪华的别墅大房。要开最顶级的豪车。要穿最华丽的衣裳。有钱花有人伺候着他。否则 社会 就不公平了,就不重视人才了,就不重视知识了。 社会 将就灭亡了。

而提出取消年夜饭的目的,仅是文人习性的一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反应。

说出惊人之语,也就显示自己的名声了。也就有了自己的存在感了。

由这一段时间可以看出来。这一号的文科天才们,达到大家程度的人,都出国入他国籍去了。而在国外留学的 科技 人员都回国报效国家建设来了。

为什么要取消?一年一度的团圆日,是中国文化的传承,

微孔与介孔期刊投稿

徐如人,浙江省上虞市人,1932年2月生,无机化学家,中科院院士,现任吉林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吉林大学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科院长春应化所稀土化学与物理重点开放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徐如人教授1952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任职于吉林大学化学系, 1979年任教授,曾任化学系主任、合成与催化研究所所长等职。他长期从事"沸石分子筛合成与结构化学"与"无机合成化学"基础研究。二十多年来在"分子筛的合成化学与晶化理论"、"无机微孔晶体合成化学、结构与性能、以及其分子工程学的研究"、"水热化学"等领域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为我国在上述研究领域进入国际先进行列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对分子筛机理提出了比较全面的见解,对新型无机微孔晶体的开发有重要贡献,他与其研究集体开辟了一条在有机溶剂热体系中特种链状,层状与三维骨架结构无机化合物的合成路线,他们成功合成的磷酸铝JDF-20孔径是目前国际上最大的微孔磷酸铝。近十年来从事微孔晶体功能体系的分子工程学研究,对一维、二维、与三维磷酸铝体系的分子设计与定向合成进行了系统研究,获得了一批国际先进研究成果。他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00余篇,出版了《沸石分子筛的结构与合成》、《固体核磁共振》、《无机合成化学》、《Progress in Zeolite Science - A China Perspective》、《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与《分子筛与多孔材料化学》等八部学术专著。 他主持的《分子筛晶化机理及杂原子分子筛的开发》研究,获得1985年国家教委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分子筛的晶化理论及新型分子筛的研制》,于198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新型微孔晶体的研究》与《醇体系中无机物的合成与晶化规律研究》分别获1992年、1994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1996年又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及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一等奖。《三维骨架微孔化合物单晶合成与制备》获1998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新型微孔晶体合成与新合成路线开发研究》获1999年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995年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化学奖。1986年和1990年先后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科学家和全国高校先进科技工作者。1998年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与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他是或曾担任过国内著名学术刊物《高等学校化学学报》(中英文版)、《无机化学学报》与《应用化学学报》的副主编,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三届化学学科评审组成员与召集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第三届委员会委员,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顾问委员。1995年以他与闵恩泽院士为主席在中国首次召开了国际分子筛学术会议。他是2007年第十五届国际分子筛大会(15th IZC)的组织委员会主席。他先后应邀为《国际材料化学杂志》,《微孔材料》、《催化快报》、《催化前沿》、《无机化学通讯》、《微孔与介孔材料》与《固态科学》等国际著名学术杂志的编委或顾问编委。1998年当选为国际分子筛协会(IZA)执行理事。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2003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研究方向及主要研究内容介绍 1. 微孔化合物的分子工程学研究 微孔无机化合物的分子工程学就是无机微孔化合物的分子设计与定向合成研究, 即以材料的功能为导向,进行结构设计, 最终实现定向合成。

这两种应该是很容易就组合在一起的,微孔的那个峰在介孔中有时候也是可以发现的,介孔的大小是一个范围,微孔也是一个范围,所以两者的组合理论上是可以的

徐如人,浙江省上虞市人,1932年2月生,无机化学家,中科院院士,现任吉林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吉林大学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科院长春应化所稀土化学与物理重点开放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徐如人教授1952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任职于吉林大学化学系, 1979年任教授,曾任化学系主任、合成与催化研究所所长等职。他长期从事"沸石分子筛合成与结构化学"与"无机合成化学"基础研究。二十多年来在"分子筛的合成化学与晶化理论"、"无机微孔晶体合成化学、结构与性能、以及其分子工程学的研究"、"水热化学"等领域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为我国在上述研究领域进入国际先进行列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对分子筛机理提出了比较全面的见解,对新型无机微孔晶体的开发有重要贡献,他与其研究集体开辟了一条在有机溶剂热体系中特种链状,层状与三维骨架结构无机化合物的合成路线,他们成功合成的磷酸铝JDF-20孔径是目前国际上最大的微孔磷酸铝。近十年来从事微孔晶体功能体系的分子工程学研究,对一维、二维、与三维磷酸铝体系的分子设计与定向合成进行了系统研究,获得了一批国际先进研究成果。他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00余篇,出版了《沸石分子筛的结构与合成》、《固体核磁共振》、《无机合成化学》、《Progress in Zeolite Science - A China Perspective》、《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与《分子筛与多孔材料化学》等八部学术专著。 他主持的《分子筛晶化机理及杂原子分子筛的开发》研究,获得1985年国家教委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分子筛的晶化理论及新型分子筛的研制》,于198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新型微孔晶体的研究》与《醇体系中无机物的合成与晶化规律研究》分别获1992年、1994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1996年又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及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一等奖。《三维骨架微孔化合物单晶合成与制备》获1998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新型微孔晶体合成与新合成路线开发研究》获1999年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995年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化学奖。1986年和1990年先后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科学家和全国高校先进科技工作者。1998年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与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他是或曾担任过国内著名学术刊物《高等学校化学学报》(中英文版)、《无机化学学报》与《应用化学学报》的副主编,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三届化学学科评审组成员与召集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第三届委员会委员,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顾问委员。1995年以他与闵恩泽院士为主席在中国首次召开了国际分子筛学术会议。他是2007年第十五届国际分子筛大会(15th IZC)的组织委员会主席。他先后应邀为《国际材料化学杂志》,《微孔材料》、《催化快报》、《催化前沿》、《无机化学通讯》、《微孔与介孔材料》与《固态科学》等国际著名学术杂志的编委或顾问编委。1998年当选为国际分子筛协会(IZA)执行理事。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2003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研究方向及主要研究内容介绍 1. 微孔化合物的分子工程学研究 微孔无机化合物的分子工程学就是无机微孔化合物的分子设计与定向合成研究, 即以材料的功能为导向,进行结构设计, 最终实现定向合成。 研究内容包括: 1)具有特定孔道结构的分子筛的定向设计 利用计算机辅助的方法,以功能为导向,开发设计具有特定孔道结构的简单,快捷,高效的理论方法,并建立分子筛假想结构数据库。 2)无机微孔化合物的定向合成 主要通过三条定向合成路线: 模板指导下的定向合成路线;结构基块构筑的定向合成路线;数据挖掘辅助定向合成的路线为指导方法, 进行无机微孔晶体的定向合成工作。 2. 新型微孔无机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采用水热和溶剂热方法,在磷酸盐、砷酸盐、硼酸盐、钛酸盐、氧化锗与锗酸盐等体系中,进行具有新颖骨架结构的无机微孔材料的合成, 并通过大量的实验进行无机微孔化合物合成规律的研究。 3. 分子筛晶化机理的研究 对晶化过程中的晶化动力学与晶体模型,以及转晶机制进行系统地研究,以得到晶核的生成与结构关系,晶化中的模板剂所起到的具体作用, 进而辅助定向合成。

二区期刊属于材料科学和工程技术类中科院二区期刊,比较难中,影响因子4.551,月刊,1998年出版。

孔子论文发表

孔子作为中国私学教育的第一人,是我国最早、最有影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论孔子教育思想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浅析孔子的教育思想》

摘 要: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孔子办教育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服务;二是孔子教育弟子全面发展,把德育放在首位;三是教育弟子了解国情,热爱祖国,弟子积极参加改革。

关键词:教育思想;德育;德政礼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5-314-01

孔子是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他创办私学,把文化知识传播到民间,为中国古代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孔子的教育思想非常丰富,值得我们总结和借鉴的东西很多,下面仅从三个方面加以探讨:第一,孔子办教育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服务;第二,教育弟子全面发展,把德育放在首位;第三,教育弟子热爱祖国,积极参加改革。

一、孔子办教育的目的是为实现他的政治理想服务的

孔子生活在春秋晚期,社会历史正处于大变革时代,奴隶社会正在崩溃,封建社会即将诞生,历史潮流不可逆转。孔子要历史回到西周奴隶制盛世去是不可能的。他在鲁国从政与当权者季氏不合,从三十五岁开始招收门徒,培养自己的追随者。随后又带着弟子遍访东方各国,历尽艰辛地宣传自己的主张,终不被各国执政者所用,最后,他只得痛苦地回到鲁国。返鲁后,他广招门徒,开门设教,意欲通过办教育培养人才,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服务。

孔子的教育思想是要培养推行德政礼治的人才。在一个国家推行德政礼治,要靠圣君、贤臣和良民。圣君、贤臣、良民不是天生的,但可以通过教育培养出来。因此,他很重视教育的作用。他说:人之“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他主张人人都应受教育,这就是他的“有教无类”的光辉思想。在他看来,春秋时代不但没有圣君,就是具有君子品德的圣君也没有见过。即使如此,既定之君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否则就是非礼和不忠。受过教育的小人就成为良民,是施政、供驱使的对象。贤臣是实行“德政礼治”的决定力量。而贤臣主要是从受过教育的贤人、君子、士中选拔出来的。贤人是具有最高品德的知识分子,只要当权者任用他,就成为贤臣,有了贤臣,就可以把国家治理好。君子是德才兼备的知识分子,士是一般的知识分子。有了合格的君子和士,也可以从中选出贤臣。孔子办教育的目的就是要通过教育培养出一批贤人和优秀的君子与士,供各国国君选作贤臣。通过贤臣治国,实行“德政礼治”,就可以使国家达到像西周初期那样的“太平盛世”。

二、孔子办教育也非常重视全面发展,并把德育放在第一位

首先,孔子“四教”,德育为主。孔子施教的首要内容是“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四教之中,文是文化历史知识的学习,行、忠、信都是思想品德的修养。孔子认为思想品德教育是主要的,文化知识的学习是从属的,只有先接受他所要求的思想品德教育,然后学习文化知识才有用处。因此,他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他要求弟子首先培养自己具有奴隶主贵族的思想品德,“行有余力”,然后才学文化知识。孔子还说:“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也可以看出孔子在教育学生时,把思想品德教育是放在首位的。

其次,孔子施教把德育放在首位,从古人概述孔子传授《六经》的教育意义时,也可以得到证明。最早提到《六经》的《庄子》载:“邹鲁之士,多能明之。《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礼记・经解》和《史记・滑稽列传》也有类似记载,不过是出自孔子之口。可见孔子总述《六经》的教育意义和教育价值时,把进行政治思想教育放在《六经》教育的第一位的。

三、教育弟子热爱祖国,弟子积极参加改革

孔子本人就是一个爱国主义者,他对生育他、长养他的鲁国,怀着深厚的感情。当祖国处于危急的时刻,他挺身而出去拯救她,使她免受耻辱。如鲁定公十年(公元前500年),鲁定公与齐景公会盟于夹谷,孔子为相,正当两君相见时,齐人恃其强大,发动突然袭击,“鼓噪而起,欲以执鲁君”。面对这突发事件,孔子不畏强暴,临危不惧,坚持面对面的斗争,终于赢得胜利,鲁定公平安回国。充分反映了他不辱君命,维护鲁国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孔子自己爱国,也教育弟子爱国。公元前484年,齐恃强伐鲁,鲁政在季氏,孟孙氏和叔孙氏向齐求和,孔子的弟子冉求和樊迟在季氏门下为吏,则主战,二人带着季氏门下的七千甲士和三百徒卒,大败齐师于鲁郊。孔子称赞冉求、樊迟说:你们“能执干戈以卫社稷”保卫了祖国,使人民免遭屠戮。

孔子办教育,重视教书育人,为社会培养出一批有用人才。孔门弟子有三千人,他们开始把文化知识传播到民间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弟子中学有成就者七十二人,被称为“贤人”。如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德行最好;宰我、子贡善于言辞,长于办外交;冉有、季路,善于从政;子游、子夏,善于文学。由于孔子施教重视社会实践,弟子在实践过程中,逐步看清了社会需要,学成后,不拘泥于师教,积极参加社会改革。其中,有名的要数子夏。孔子死后,子夏到魏国河西收徒讲学。他曾“为魏文侯师”,“文侯师事之,咨问国政焉”,给战国初年任用李悝变法,大力推行改革政策的魏文侯出谋划策,作出过重要贡献。其他弟子在学习期间,就陆续从政者有:子路为鲁季氏宰(总管)、为卫蒲邑大夫,后又做过卫大夫孔悝的邑宰。子夏为莒父宰,冉求为季氏宰,子游为鲁武城宰,冉雍为鲁季氏宰,密子贱为鲁单父宰,巫马期也曾为单父宰,仲弓为莒父宰,子羔为费宰,宰我为临淄大夫,子贡常相鲁卫,惠叔兰曾为卫司寇等。他们大都是在积极推行改革政策的大夫门下任得力助手。子路、冉求、冉雍等在帮助鲁国新兴势力的代表季氏推行改革政策方面,作出过突出的贡献。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孔子办教育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服务;二是孔子教育弟子全面发展,把德育放在首位;三是教育弟子了解国情,热爱祖国,弟子积极参加改革。概括起来就是:教育要为政治服务,教育要把德育放在首位,教育弟子爱国。这些我国古代优秀的教育思想,我们今天在进行教育改革时,还值继承和借鉴。

孔子关于仁的论文

从“仁”与“礼”的关系出发,探讨了二者之间的关系,指出凡君子所行就是“仁”,即使在当下不符合“礼”,但从长远看来还是符合“仁”的标准的;而小人就必须用“礼”来约束,使之行为不违背“仁”。以“仁”、“礼”关系作为标准,孔子从道德上把人分为君子与小人,从智力上把人分为上智、中人及下智。下面是我整理的孔子关于仁的论文,欢迎来参考!

关键词:“仁”;“礼”;划分

对于孔子思想中“仁”与“礼”的关系,一般认为二者是意识和实践的关系,“仁”是孔子的理想人格和追求的最高目标,“礼”是价值标准和外在要求,二者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可以说“仁”就是内化的“礼”,“礼”就是外化的“仁”,“仁”是内圣的基础,“礼”是外王的条件,只有二者相结合,才能成就内圣外王的圣贤。但是,在《宪问》中有记录,“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可以看出,孔子对于管仲是肯定的,说管仲的行为是符合“仁”的标准的;而在《八佾》中,“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在这一句中,明显可以看出,孔子认为管仲不符合“礼”的规定性的。由此可见,管仲这个人在孔子那里,用孔子的“仁”和“礼”的标准去衡量,是只符合“仁”而不符合“礼”的。一般的对于“仁”与“礼”的关系的认识,是认为二者具有内在一致性。也就是说,具有“仁”的品质的人,他们的行为也必然合乎“礼”的规定,反之,在行为上能遵守“礼”的人,也肯定就能达到孔子所说的“仁”的境界。但是孔子却认为管仲达到了“仁”却不符合“礼”,这与一般的对于孔子“仁”和“礼”关系的认识是相矛盾的。由此可以看出,孔子的“仁”与“礼”并没有内在的一致性。那么这二者之间究竟有什么样的关联呢?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里仁》)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君子是一刻也不会离开“仁”的,君子之所以叫做君子就是因为他们符合“仁”的标准。这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如果一个人是君子,那么,他的所作所为就是符合“仁”的标准的,即使在当下不符合“礼”的要求,从长远看来,还是符合大众利益的,还是可以归于“仁”的。就像《宪问》里说,“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管仲未死,有利于天下民众,便是大节,为公子纠而死,只是小信小节,小节要服从大节。顾炎武在《曰知录》中说:“略其不死子纠之罪,而取其一匡、九合之功,盖权衡于大小之间而以天下为心也。”可见,即使管仲的做法不符合“礼”的要求,他依然是孔子心目中的“仁”人。在《伯泰》中有记载:“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蒽,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颜渊》中也说:“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曰无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可见,对于一般的民众来说,他们本身不能达到“仁”的境界,所以他们的行为必须有一定的规定性以保证其不会破坏“仁”,这个规定性就是“礼”。“子曰:‘上好礼,则民易使。”’(《宪问》)“礼”是统治者统治人民的一种工具,是维护一种秩序或者达到“仁”这样一种状态的必要手段。

可见,“仁”与“礼”的区别并不在于一个是“意识”一个是“实践”,而是对于不同等级的人要达到孔子心目中理想人格的不同规定性。是孔子对人的不同划分导致了“仁”与“礼”这两个概念的差别。简而言之,孔子认为能达到“仁”的境界,并且其行为不违背“仁”,不违背民众利益的人是“君子”;而不能达到“仁”的境界,并且其行为必须依靠“礼”来约束才能不违背“仁”的要求的人是小人或者愚人,也可以说是一般民众。根据这个标准,从道德上,孔子把人划分为君子与小人;从智力上,把人划分为上智,中人与下智。

孔子所说的君子始终是不违“仁”的,而小人却在不同的方面,从不同的'程度上违反了“仁”。一、在对待“天”、“道”、“命”的态度上,“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季氏》)君子有所畏,所以他们在行事的时候,必然是以不违背“天命”、“大人”或者“圣人之言”为前提,或者说是出发点的。而他们行事的目的也是有利于这些他们所敬畏的事物的。而小人则无所畏惧,他们没有任何敬畏,所以在行事中只依据自己的好恶来行动,所以行事的结果往往造成许多不利的结果或者影响。“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所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子路》)可见,君子通常在“大道”上有所担当,而小人却在小事上计较。

二、在对待义利的关系上,“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君子始终把“德”和“义”摆在首位,并不以自己的私利为目的,心怀天下,为人民着想,所以能凡事皆以“仁”为出发点,小人却正好相反,如果没有一定的礼数来加以约束,他们就会没有任何顾忌的去追求私利。

三、在对待他人的问题上,“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为政》),“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子路》)

君子在与人交往中,注重整体的利益以及团结,可以为了整体而牺牲自我。小人只会为了一己的私利而勾结在一起,当整体失去价值的时候,小人们便会分散开来。这种现象也就是“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颜渊》)而“礼”恰恰是要把大家约束在一个维度之内,使得人们不能随意的破坏一种和谐或者说秩序。破坏整体利益的就是只顾一己私利的小人,也可以说,“礼”就是用来规范小人的行为的。

四、在对待困难的态度上,“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述而》),“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卫灵公》)君子面对困难毫不退避,敢于直面问题,并且能够坚守自己的立场与信念,不像小人一样整天为了困难而哀愁,消极。君子解决问题依靠自己,不依赖于别人,也不会为了解决自己遇到的困难而危害别人的利益。小人就正好相反了。所谓“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卫灵公》)小人往往会借助别人的力量实现自己的目的,有时甚至是使用损人利己的方式。

正因为君子在各个方面,无论是行为还是信念都坚持大众为先,不以自己的利益为重,所以君子的行为从始自终都不会离开“仁”,也就是说,君子的行为就代表了“仁”。小人作为与君子相对的一群人,他们凡事以自己为先,这样就容易做出损人利己的事情,更有甚者会祸国殃民,所以对于这类人,要制定一套“礼”来约束他们的行为,规定他们该做什么,要如何做。这样才不会危害人民的利益与统治的秩序。

在智力上,孔子把人划分为三个等级:上智、中人和下智。“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雍也》),在这里,孔子说的“上”指的就是他的道德理想、政治理想等等。对于中人以下智力的人,不必对他说太多高深的,他所不能够理解的话语,即使告诉他,他也不知道应该如何行事,如何帮助实现“上”,只需要告诉他们应该做什么,要如何去做就可以了。这样形成的规定性就变成了“礼”,中人以下的人只要遵守“礼”就不会违背“仁”。对于中人以上的人,他们的智力可以领悟到孔子所说的“上”所容纳的广泛内涵,并且能够自觉的为实现“上”而作出努力。他们会思考什么于“上”是有益的,什么于“上”是有害的,能够自觉的趋利避害。所以他们的行为就不会违背“上”,也就不需要“礼”的约束。因为“唯上知与下愚不移”(《阳货》),所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泰伯》)。

可见,孔子理想中的人是君子,是上智之人,因为只有他们能实现孔子的理想与信仰。但对于小人和下智之人,孔子也没有放弃,依靠“礼”来约束他们,依靠“教”来化育他们,期望他们能够配合君子和上智之人来实现自己的追求。

孔子政治思想的论文

导语:孔子是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下面是我整理的孔子政治思想的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孔子出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他所处的时代是一个过渡性社会,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期,在这个时期社会动荡,道德失范,礼崩乐坏。针对这样的时代背景,孔子提出了自己的政治思想。主张恢复周代的礼乐制度,以礼治国,即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系统和等级制度。在《颜渊》中有“君君,臣臣,子子”,又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一、孔子的正名思想

孔子说“必先正名”,在孔子看来要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维护社会的安定首先要进行正名,即“辨位”。“正”是规范,端正,拨正的意思。“名”是名分,角色,权利义务,次序,身份地位的意思。“正名”即“辨位”的意思,调节一个社会不同分和不同群体的身份关系以及权利义务。在封建社会君臣、长幼、上下代表的是不同的身份、权利和财产关系。孔子主张要安于本位,各安其位,各安其命。卫国的卫灵公不喜欢自己的太子,于是太子出走,卫灵公死后皇位由其孙子继位,九年后,卫灵公的儿子回来要求恢复君位,于是孔子在《子路》篇中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在孔子看来,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是造成社会次序混乱,社会动荡,礼乐不兴的主要原因。在齐景公向孔子问政的时候,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哉得而食诸?”孔子认为,为君者就要像君王的样子,做君主该做的事,为臣者就要要做臣子该做的事,同样的父亲和儿子也要各自做各自该做的事情。

二、仁道的政治思想

仁道思想是孔子提出的重要政治思想,是孔子仁爱思想在政治中的体现。孔子认为统治者治国要遵循仁道。梁启超曾说“儒家言道言政,皆植本于仁”。由此可见,孔子的仁爱的思想是儒家思想的基础。孔子曾说“仁者,爱人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克己复礼为仁”。在孔子看来,人们之所以有礼不遵,社会混乱是因为行礼必须有“仁”这个内在的基础,有了“仁”,行礼才能变成人们的`自觉行为。因此,可以说仁是礼的内在基础,礼是仁的外在目的。仁就是指一种内在的道德品质,仁道是统治者治国的方略。儒家思想中的“博施济众”,“内圣外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孔子仁道思想的重要体现。孔子同时提出了“为仁由己”的修行方法,仁完全要靠自己的修行,不能靠别人而达到。

三、德礼政刑并举的政治思想

德礼政刑并举的思想是孔子政治思想中的重要主张,孔子主张以德治国,辅之以刑罚。在《为政》中有:“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则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孔子认为,单纯的以行政命令和刑罚制裁治理国家虽然可以暂时的抑制不良行为,但是却无法根本性的消除不良行为的产生,也无法深入民心。而道德和教化结合行政制度相结合才是治国的最有效的方法。孔子的德治首先需要统治者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修己以安百姓。”在《子路》篇中有“其身正,不令而行。身不正,虽令不从。”在《颜渊》中有“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孔子主张“养”、“教”、“治”相结合,即“养民”、“教民”、“治民”。养民意思是使人民富裕起来。主张对人民应富之、足食、足兵,取信于民。统治者要劝农,惜力役,轻徭薄赋,节财均用,缩小差距。“教民”指的是要教化民众,使人民识礼仪,维护社会稳定。“治民”指的是治理民众。德礼政刑并举的思想是孔子主张的统治者治国的最佳的治国方略,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

四、孔子的大同政治思想

大同思想是孔子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孔子提出的理想的社会形态。孔子向往天下为公的政治理想,在《礼记.礼运》中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孔子提出仁道思想,德礼政刑思想,是为了达到大同理想社会,体现了孔子的人生理想和民本主义思想。

孔子的“正名”、“仁道”、“德礼政刑”的政治思想是孔子所提出的重要政治主张,为新时代的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借鉴作用。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