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问题

孔博论文发表

发布时间:

孔博论文发表

安丘石家庄民俗村安丘石家庄民俗村,在安丘市西南16公里凌河镇。该村树高林密,路直田方;二层楼房幢幢,排列有序,干净明丽。花圃路边排列,宾馆潇洒大方,广场宽敞平坦,幼儿园典雅玲珑,一派生机勃勃的新农村兴旺景象。钟秀的景致,文明的乡风,淳朴好客的主人,每年都迎来日本、美国以及东南亚、西欧等许多国家的朋友,来这里随农家俗、学农家活、住农家房、吃农家饭,体验民间风俗,饱享田园之乐。这个村有个民俗博物馆,建于1988年4月,完全采用了当地民间工艺,深垒石基,腰装践脚,石灰泥墙,青砖大梢小瓦房,石家庄民俗表演是我国北方鲁中一带典型的农家四合套院,占地面积1900平方米,建筑面积725平方米。整个博物馆设分一厅、六室、一院。代表和体现了鲁中一带清末和建国初期的农家生活和风俗习惯,对研究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有较高价值。民间礼仪厅是民间供奉神灵、年节行礼仪的场所。民间工艺室主要陈列着民间工艺品,如剪纸、刺绣、年画等,显示了当地人民的艺术才能和情趣。民间文娱室陈列着民间节日流传盛行的龙灯、高跷、旱船、狮包以及游戏娱乐器具等。农事用具室陈列着清末以来各式农具,张挂着“四季生产图”,形象地刻画出农家一年四季的耕作过程。农家生活室各种生活用具品类齐全,有俭朴的家常用具,也有待客用的精致餐具和宴席用品。农家纺织室陈列着老式的轧、弹、纺、织、印、染等工具,墙上挂有大型壁画“农家纺织图”。村塾学堂室壁上挂有字画,“四书五经”陈于案头,文房四宝列于几上,再现当年私塾面貌。婚俗院大门上的对联为:“天上双星渡,人间六礼成。”院内放着花轿,设有拜天地用的香案花烛。洞房内布置着新婚摆设,充满喜庆气氛。五湖四海的宾客可在此举行传统的中国古典婚礼,享受天伦之乐。后院设有碾房、磨房,备有马车。主人可以应游人要求一块去推磨、推碾或坐马车到村外穿行乡间小路、放风筝、观赏田园风光。2 青云山民俗游乐园青云山民俗游乐园是近年来安丘市委、市政府开发建成集旅游、观光、娱乐、投资、购物于一体的大型旅游园区,占地3000亩、堪称“山东第一园”。青云山民俗游乐园地处安丘市区、206国道和省道下小路的相交处,交通十分便利。青云山民俗游乐园基本利用了原来的自然山体、自然湖泊、溪流和植被资源,栽植名贵树种、花卉和大型竹林形成以游、乐、玩、吃、住为一体的大型游乐场所。园内共分六个景区,各景区都有不同的特色,置身园中,一步一景,变化万千,使您流连忘返。3 潍坊富华游乐园各种庆祝活动精彩纷呈 琳琅满目时尚先锋艺术-人体彩绘再度登陆毛泽东万枚像章再现伟人风彩富华艺术团”金秋欢乐”专场歌舞演出街头演艺 大型迎宾 欢乐无限 轻松精彩各位尊敬的朋友富华游乐园每天都洋溢着节日气氛在这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富华游乐园全体员工以全新的面貌等候着阁下的到来.4 潍坊风筝博物馆潍坊风筝博物馆位于潍坊市奎文区行政街66号,1989年4月建成。是目前世界上建筑面积最大的风筝专业博物馆。它占地1.3公顷,建筑面积8100平方米,建筑造型选取了潍坊龙头蜈蚣风筝的特点,屋脊是一条完整的组合陶瓷巨龙,屋顶用孔雀蓝琉璃瓦铺成,墙壁铺白色马塞克。整个建筑设计风格独特似蛟龙遨游长空,伏而又起。该馆设有综合馆、中国馆、潍坊馆、友谊馆等12个展馆,在约2000平方米的展室内,收藏了古今中外的风筝珍品以及有关风筝的文物资料2000余件,介绍了风筝的历史、分类、创新及潍坊国际风筝会、风筝界友好往来、潍坊市概况。展览以1000余只筒式、板式、硬翅、软翅、串式五大类风筝精品以及300余件翔实的风筝文物资料为主,较全面、客观地体现了潍坊风筝所独有的题材广泛、造型优美、绘画精细、色彩艳丽的风格;介绍了构思大方、造型夸张、色彩对比鲜明、注重飞翔性能、研究价值较高的外国风筝;重现了历届潍坊国际风筝会的盛况;展示了在潍坊市委、市政府“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这一决策指导下各行各业发生的巨大变化。1988年各国风筝组织推举潍坊为“世界风筝都”,1989年“国际风筝联合会”成立。风筝博物馆每年接待国内外观众3万余人次,已成为潍坊市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窗口。5 浮烟山旅游度假区浮烟山旅游度假区位于潍坊市区西南12公里处,总规划面积为10平方公里,控制区面积为23.5平方公里,距潍坊机场10公里,距济青高速公路12公里,距潍坊火车站13公里。浮烟山开发区于91年被市政府正式批准立项,93年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旅游开发区。浮烟山开发区经过七年的开发建设已初具规模,先后顺利举办了第九届至十五届潍坊国际风筝会的放飞比赛。浮烟山为泰沂山脉尾闾,南有明宫山,北有符山,海拔161.5米。浮烟山处于望留镇、符山镇南半部之间。浮烟山山名源于唐代,山上原有浮烟阁、溪涧草堂、咏翠亭、卧云台、朝阳观、公孙弘墓、麓台书院等古迹,现已大部分整修。浮烟山整个山势呈东北西南走向,东坡平缓,西坡陡峭,山区地貌多变,沟谷密布,顶部较为平坦宽敞,山上林木葱郁,四季风景各具特色。山西依符山水库,山水相映,更为浮烟山增添了几分秀丽。浮烟山是潍坊市区唯一的一大自然风景区,是市区的旅游胜地。潍城区政府非常重视浮烟山旅游开发区的投资建设,现已投资3800万元,基本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和部分景点建设,已建成朝阳观和进山大型牌坊一座,大型风筝放飞场及观礼台一处,浮鸢大酒店现已完成主体部分,度假别墅区已基本建成。浮烟山现规划为六大部分:1、世界民俗风情园;2、自然风光区;3、娱乐活动区;4、度假别墅区;5、水上活动区;6、后勤服务区。规划完成可使开发区成为融娱乐、游览、商业、贸易、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多功能的游乐场所。6 潍坊金宝乐园潍坊金宝乐园是一个以旅游观光的大型综合性游乐园。位于山东金宝商业贸易区对面,西邻潍坊民航机场,东靠潍州路206国道,区位优势得天独厚。山东金宝集团自1996年8月10日开办金宝乐园以来,同时建成了金宝宾馆、金宝汽车站和金宝旅行社,已接待游客100多万人次,其中接待海外游客1万多人次。金宝乐园总面积40万平方米,融娱乐性、观赏性、刺激性和参与性为一体。民俗风情浓郁,田园风格独有。娱乐区、生态旅游观光区、城郊农业观光区、休闲区4大部分是旅游度假的良好场所。园内有孔明称、荡山涧、空中缆车、世纪钟和环园电车等120余个娱乐景点项目,有金泉寺、金秀湖垂留钓中心等观赏休闲的配套服务设施,金宝宾馆、金宝旅行社、金宝汽车站,可为您提供前来旅游观光考察的最佳服务。7 万印楼万印楼位于潍坊市中心1公里处,占地面积370平方米,建筑面积380平方米,距潍坊飞机场7公里,距潍坊火车站1.5公里,万印楼是陈介祺于清光三十年创立的,因为它珍藏过万余件文物珍品,故称万印楼。一九九三年对外开放以来,其接待8千多人,其中海外游客2千多人。陈介祺(1813-1884)潍坊市潍城区人,字寿卿,清代著名金石学家。道光廿五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于咸丰四年辞官归里。在以后的三十年中,专心致于金石学收藏和研究,成为一代金石大师。他以孜孜不倦的精神,进行金石考释和研究,写下了五十多种著作,文物界权威称:他的论调与批评,不但高出当时同辈一等,简直可以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的“金石书林”别具一格,质朴凝重,丰富了我国的书法艺术。他以毕生的努力,为我国的金石学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赢得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敬仰。万印楼建筑群具有典型的清代潍坊建筑特点,并有清代宫廷建筑风格。这里的东楼,就是闻名海内外的万印楼,东楼二层十间,陈列介绍收藏情况,学术成果,西间大厅各三间,大厅陈列仿古品,收藏编钟11件,取整数名斋号“十钟三房”。收藏稀世珍品有:毛公鼎、曾伯霖簋8 十 笏 园十笏园建于明代,原是明嘉靖年间刑部郎中胡邦佐的故宅,清代陈兆鸾(清顺治年间任彰德知府)、郭熊飞(清道光年间任直隶布政吏)曾先后在此住过,后被潍县首富丁善宝以重金购得,于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改建为私人花园。“笏”为古时大臣上朝时拿着的狭长形手板,多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丁善宝在他的《十笏园记》中对十笏园的命名作了解释:“以其小而易就也,署其名曰十笏园,亦以其小而名之也。”“十笏”一词,来自唐人所著《法苑珠林》,在此书的《感通篇》中说,印度吠舍哩国有维摩居士故宅基,唐显庆中王玄策出使西域,过其地,以笏量宅基,只有十笏,故号方丈之室。后人即以“十笏”来形容小面积的建筑物。此园面积仅二千余平方米,确是小园,丁善宝即取此意。十笏园面积虽小,但在有限的空间里,能呈现自然山水之美,含蓄曲折,引人入胜。园中假山池塘、曲桥回廊、亭榭书房等建筑共34处,房间67间,紧凑而不拥挤,身临其境,如在画中,给人一种布局严谨、一步一景的感觉,体现出北方建筑的特色,是我国古典造园艺术中的奇葩。十笏园平面呈长方形,由中、西、东三条古建筑轴线组成,中轴线建筑及其院落为园之主体部分。主要有如下景点:十笏草堂 进大门东行为前院,正厅即十笏草堂。结构为三开间七檩,无廊硬山顶,明间雕花门,上悬清代金石学家陈介祺手书“无数青山拜草庐”匾额。堂前山石花木散点,池中荷香四溢,碧波涟漪。四照亭 取其四面阳光普照之义,故名。亭较大,方形,为六檩卷棚式歇山顶,四周有坐凳栏杆。该亭水环四面,荷风水月,颇饶诗意,西有曲桥同回廊相连。亭中有清代状元曹鸿勋所题“四照亭”横匾,亭外悬有“涛音”,是清代书法家桂馥手迹。亭柱上对联为“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亭前悬对联“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顺回廊曲桥步入池心,四面环视,荷花满池,景色宜人。亭内石桌凳,是当年园主举觞流连,咏诗之处,四面桥栏可坐,可观赏池水荷花和假山全景。曲桥与回廊相接的地方,还有一副对联为“于心有不厌,即事多所欣”。鸢飞鱼跃 亭北面六角门上有“鸢飞鱼跃”四字石刻,原为唐代韩愈于贞观二十年,贬为阳山令所书的自勉之作。字体飞动婉转,气贯长虹,有草篆隶笔意,安排得有正有欹,冶草篆隶于一炉,寓情于书,表现出那种“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凌云壮志,有形神兼备、意到笔随之妙。此四字拓片曾发表在《书法》杂志1980年第6期上,为稀世珍品。园内此石刻,为清中期书画家翟云升临摹,维妙维肖。稳如舟亭 亭东北角筑有船形建筑名曰稳如舟,亭临水池如舟形,故名。此亭建筑巧妙,系六檩卷棚式顶,外形如船,恰似抛锚水中,随时可以起锚解缆,引人遐思。稳如舟小亭的北门,有对联为:山亭柳月多诗兴,水阁荷风入画图。假山 水池东临半壁假山,山高10米,南北长30米,东西宽15米,是依东轴线上院落的房屋山墙以太湖石而建。拾级登山,山径崎岖,怪石嶙峋,路随峰转,其势巍峨。间有水池、山洞、瀑布、山门之设,山间杂植松柏草木,四时常青,经冬不凋。蔚秀亭 建于假山之巅,取自宋朝欧阳修《醉翁亭记》,“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中“蔚”、“秀”二字而名。亭内有扬州八怪之一金农的白描罗汉石刻一块,姿态妩媚,造意新奇。旁有孤松一株,直插霄汉,有对联为:小亭山绝顶,独得夕阳多。落霞亭 山南端建有落霞亭,为四檩卷棚式结构。亭内装嵌有郑板桥手迹刻石“笔墨三则”、“田游岩”和“题画竹”各一,所悬“聊避风雨”为郑板桥手笔。落霞亭对联为:竹宜著雨松宜雪,花可参禅酒可仙。漪岚亭 顺山径而下,卵石铺路,位于荷池东南假山角下,有一六角攒尖顶小亭建筑,名曰“漪岚亭”。此亭小巧别致,坐于亭槛,平视喷泉,银珠万点,边起边落;俯视游鱼,飘忽不定。池水的波纹即“漪”;山中之云气即“岚”,故名。宋代名臣富弼的园亭就曾用此名。漪岚亭与山上的蔚秀亭相呼应。小沧浪亭 与漪岚亭相对,是一座四角攒尖顶、覆以茅草之亭,其四柱为原始松木建筑,愈见其淡雅古朴,富有野趣。沧浪,取意于《孟子·离娄》:“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亭下池边有大石一块,正可濯缨濯足。宋代诗人苏舜钦曾筑沧浪亭于苏州,为著名园林。小沧浪正是园主借苏州拙政园沧浪亭而命名。又因此亭较小,故名小沧浪。亭内有石桌、石凳,可在此饮茶、乘凉,又可以濯洗。回廊石刻 在水池西有回廊,它把西轴线与中轴线景观巧妙而有机地的隔开,起到了既合理分布景观,又增加观赏性建筑的作用。廊上雕花牙,柱间设栏杆。在长廊的墙上嵌郑板桥竹兰图石刻5方。最南端为丁善宝撰、翰林丁良干书写的《十笏园》,记述了建园情况及其意图。这是十笏园最好的史料。最北端有张昭潜撰、曹鸿勋书写的《十笏园记》。春雨楼 出回廊而北,院西二层小楼即春雨楼。此楼为三开间七檩庑殿式建筑,楼门抱厦出廊,辅以坐凳栏杆。取名春雨楼,系借宋代诗人陆游诗《临安春雨初霁》中的名句“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而为。它虽建于清代,但又取宋代建筑特点,雨天登楼,窗外一望别有雅趣。“春雨楼”三字由曹鸿勋手书。砚香楼 院中北楼为十笏园主体建筑,系明代所建,名砚香楼。其结构为二层,两开间五檩,硬山顶;楼前有月台,圆窗方台,古色古香;楼上门窗外有前廊,设栏杆护之。砚香楼是原园主人藏书和读书之所,其名借唐诗人李贺《杨生青花紫石砚歌》中“纱帷昼暖墨花春,轻沤漂沫松麝重”之句,就是说,白昼书房温暖如春,研墨起花纹,墨汁发出阵阵松麝香味,故取此意而名。站在楼上向前望去,“崖壁假山,飞瀑流泉,藕塘蓬蒲,莲叶田田”,十笏园全貌尽收眼底。中外书画家经常聚会于此进行交流。正如诗云:欲醉春雨楼,砚香十笏堂;桥通四照亭,漪岚小沧浪。十 笏 园 (续)静如山房 西轴线上一排西厢房共八开间,其院称作园中园。自南至北,第一为静如山房,取其安静闲雅、洁净之意,是比较高级的客房。秋声馆 取欧阳修《秋声赋》而名,为客人下榻之处,前出抱厦并有坐凳栏杆。深柳读书堂 在园之西院的北过厅名叫深柳读书堂。唐诗人刘慎虚诗的《阙题》中有:“闭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句,因借用为书塾名称,表示自己志趣在于读书,不好交往,深深柳荫中的堂屋里正好读书。清代贺国嶙、何日浩、钱向杲等,都曾用此作书斋名称。颂芬书屋 过深柳读书堂,入小院,北厅即颂芬书屋,为园主之书房。厅内雕梁画栋,熠熠生辉。此厅后院,西为厢房,北厅名雪庵,康有为游十笏园后改题为“小书巢”。碧云斋 位于东轴线上,有碧云斋等4院。碧云斋为园主人之家居,取碧色天空, 晴穹万里之意。东西有小廊,东廊内装有冯起震画竹刻石10块,分别由董其昌、邢侗、李晔题跋;西廊内嵌有招子庸画竹刻石。画上招子庸自题诗曰:“写竹当师竹,何须法古人,了然心眼手,下笔自通神。”园中其它石迹尚多。城隍庙碑 碑高1.90米,宽0.80米,厚0.20米。碑文20行,每行47字,为郑板桥所撰并书,通篇楷书,在郑氏书作中极为少见,称为“三绝碑”。郑板桥不信鬼神,在碑文中直道神为人所造,神权是人所授,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称一绝。书法为郑板桥楷书杰作,称一绝。丹书石上,由其高足司徒文膏刻,不失笔意,与真笔不差毫厘,又一绝。唐代铁佛造像 1962年在潍城区石佛寺出土,现存十笏园。据《潍县志稿》及碑刻记载,石佛寺在宋代以前名铁佛寺,铁佛寺毁,改建为石佛寺,铁佛遂埋于地下。铁佛像高3米,宽2米,约重5吨。下部及手部残毁,系分段排模铸造,体现了古代铸造艺人高超的铸造工艺。铁佛造像盘腿趺坐,左手端胸前,右手前伸,面部丰腴端庄,鼻端隆起,宽额丰腮,双目微合,面呈慈祥微笑状,美发高髻,穿博带式大衣,附璎珞,造型优美,体现出唐代典型艺术风格,是我国罕见的巨型铁佛造像。?龟蛇碑 原在潍城区玉清宫内,上书“龟蛇”二字,故名。碑名为金代道士谭处端所书。“龟蛇”二字为象形体草书。字体飞动劲拔,气势雄伟,一笔挥就。玉清宫为一道观,道教认为,北方之神为玄武,它的形象是龟蛇合体。道士谭处端书此二字意为敬玄武。道教祀玄武时以龟蛇二物之像置于其旁。?文征明石刻 文征明,明书画家,江苏苏州人,正德末,以诸生岁贡荐试吏部,任翰林院待诏。嘉靖初年预修《武宗实录》。不附和张璁、杨一清,辞官归乡,行草书有智永遗意,大字仿黄庭坚,尤精小楷。擅画山水,师法宋元,笔墨苍润秀雅,人称“吴门派”。与沈周(或祝允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又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切磋诗文,人称“吴中四才子”。有《甫田集》传世。园中石刻内容为:万事年来尽扫除,无端翰墨尚留余。欲缘鸥鸟投丹粉,还为鹅群写道书。?董其昌书法石刻 董其昌,明书画家,字元宰,号思白,香光居士,上海市松江人。万历已丑进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詹事府詹事。以书画名重海内外。画山水,宗北,其作品秀润苍郁,超然出尘,书法师宗颜、虞,又学钟、王,疏宕秀朗,颇有特色。此石刻为董氏行书一幅:萦渟淡不流,金碧如何拾;迎晨含素华,独往事朝汲。下有于祉(澹园)跋:“杨君润轩,既刻衡山书,并此卷上石,此亦吾家故物也。笔力大似李北海。乙卯秋识。”?张瑞图石刻 张瑞图(公元1576-1641年),明末福建晋江人,天启六年(1626年),晋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时魏忠贤用事,忠贤生祠碑文,多出其手书。崇祯初罢去。定逆案,赎徙为民。善画山水,工书法,与米万钟、董其昌等齐名。有《白毫庵集》。园中石刻内容为:一夜春雨过,千畦尽成绿;不晓意所欣,道是斋厨足。??郑板桥专题陈列室 郑板桥(公元1693-1765年),名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江苏兴化人。出身贫寒,性情落拓,不拘小节,人多目为狂士。清潍县知县,“扬州八怪”之一。应科举为清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清乾隆七年(1742年)春,任范县知县。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调任潍县知县。郑板桥任潍县(今潍坊市区)知县7年,最大的政绩是救济灾民。当时潍县发生百年不遇的大旱,大批灾民流离失所。“十日卖一儿,五日卖一妇,来日剩一身,茫茫即长路……”是当时的写照。他采取果断措施:一面先行开仓赈贷,令百姓具券借粮,一面向上呈报;对于积粟之家,不分绅商,尽行封存,责其平粜。还修筑城墙,疏浚城河,以工代赈。“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他处处关心百姓,千方百计拯民于水火,因此触犯了豪绅巨贾利益,遭诬告罢官。?郑板桥诗、书、画皆有成就,号称“三绝”。其画秀丽苍劲,随意挥洒,笔趣横生,尤善兰、竹、石;诗文讲究真情,傲放慷慨,恻恻动人;书法则揉楷、行、草、隶而为一,圆润古秀,自号“六分半书”。著有《板桥文集》、《板桥家书》、《板桥诗钞》等。郑板桥在中国文学史、美术史上有一定地位。徐悲鸿先生说:“板桥先生为中国近三百年来最卓绝的人物之一,其思想奇、文章奇、书画尤奇。观其诗文与书画,不但想见高致,而且寓仁慈于奇妙,尤为古今天才之难得者。”? 郑板桥专题陈列室共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序言部分,除文字、实物外,还有郑板桥画像及塑像;第二部分重点陈列郑板桥在潍县遗留的碑刻,其中有郑氏撰文并书写的“城隍庙碑”原碑,院中还有一方石刻,是郑板桥所书“润格”,真隶相参,杂以行草,是其书法代表作之一;第三部分陈列有郑板桥手迹以及文字图表等,介绍郑氏生平及艺术造诣;第四部分展出当代纪念和研究郑板桥的论文专著等。10 云门山云门山,是1985年山东省政府公布的第一批省级风景名胜区之一,位于青州城南2.5公里处,海拨421米。平原拨笏,松荫盖足,虽不高而有千仞之势,自古为鲁中名山。主峰大云顶,有洞如门,南北相通,远望如明镜高悬,夏秋时节,云雾缭绕,穿洞而过,如滚滚波涛,将山顶庙宇托于其上,若隐若现,虚无缥缈,宛若仙境,蔚为壮观,谓之“云门”,或称“云门仙境”。在主峰云门洞南西侧有一天然石罅,深不可测,当气压低时,常有蒸气泛出,名曰“云窟”。云门山松柏如海,郁郁葱葱,危崖峭立,景色迷人,位居青州府城南,好似一幅天然屏障。云门仙镜,历来颇得佛、道两教的青睐。云门山的阳坡有大、小石窟5个,造像272尊。在云门山阴,有一海内罕见的巨大型摩崖石刻“寿”字,人称“云门献寿”。系“大明嘉靖三十九年九月初九日,衡府内掌司冀阳周全写”。云门山后东侧,还有冀阳周全开造的“万春洞”。云门山主峰名“大云顶”,形若鱼脊,东西走向,上多寺庙宫观,山巅植“东岳大帝”之宫,树“泰山老母”之祀,东西建阆风亭,修盘山石级968级。登上云门山巅,向西眺望,驼山及西南大小群峰,山峦起伏,十分壮观。建云门山“天仙玉女祠”、“望寿阁”、红墙青瓦,古色古香,巍伟壮观。11 偶园偶园,在青州城里偶园街中段东侧,原系清朝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太子太傅冯溥的私人花园,所以当地俗称为“冯家花园”。这座花园规模并不大,由于它是现存稀有的“康熙风格”园林建筑,所以便有着很高的建筑文化价值。偶园的历史,有多种说法,有人认定它是由明朝衡王府的东花园改建而成的。明宪宗成化二十三年(公元1487年),皇帝朱见深封其第七子朱佑木军为衡王,于明孝宗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就藩青州。衡王在建造起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的同时,在东华门外建造了一座花园,名东花园。根据明王朝的规定,东花园的布局和规模,都跟皇帝宫内的御花园相仿。当时,凡是御花园内有的设施,这里也有,只是规模略小而已。大约过了180多年,清朝的文华殿大学士太子太傅冯溥,在告老还乡之前,将他在北京的万柳堂献给皇上,皇上就把原衡王府的东花园赐给了他。冯溥将东花园又进行了一番整修和改建,即取名“偶园”。这种说法在青州城乡颇为流行,却没有文字依据。现在有据可查的是:冯溥(公元1609-1692年),字孔博,又字易斋,清顺治三年进士。历任庶吉士、编修、宏文院侍讲学士、吏部右侍郎、刑部尚书等职。“端敏练达、勤劳素著”,深得皇帝的信任,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拜文华殿学士。次年,他上书乞休,康熙帝舍不得,便批示说:“卿六十四岁,未衰也,俟七十乃休耳!”康熙二十一年(公元1682年),冯溥74岁以年老请休获准,加太子太傅,卒年83岁。他平生爱才若渴,精于诗章,有《佳山堂集》传世。清咸丰《青州府志》载:冯溥既归,辟园于居地之南,筑假山,树奇石,环以竹树,曰偶园。到现在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偶园的原貌,据冯溥的曾孙冯时基所著的《偶园记略》介绍,原为一组宅第、宗祠、园林三结合的古建筑群。除去为数众多的竹木花卉以外,主要的建筑设施有:一山(人工堆砌的假山,分东、西、中三峰)、一堂(佳山堂)、二水(洞泉水、瀑布水)、二门(偶园门木耆绿门)、三桥(大石桥、横石桥、瀑水桥)、三阁(云镜阁、绿格阁、松风阁)、四池(鱼池、蓄水池、方池、瀑水池)、五亭(友石亭、问山亭、一草亭、近樵亭、卧云亭)。石亭前的太湖石奇巧为一方之冠。另外,还有小斋、幽室、山茶房等建筑。园门上有一匾额,上书“偶园”二字。门内的四扇石屏上镌刻着明朝高唐王的篆书。至清末,“山石树木,大概虽存,而荒芜殊甚”(清光绪《益都县图志》),仅存为一山一堂一阁。?

◎ 博 bó

〈动〉

(1) 赌,博弈 [gamble]

与闵公博。——《公羊传·庄公十二年》

则博塞以游。——《庄子·骈拇》

或以游博持掩为事。——《后汉书·王符传》

不有博奕者乎。——《论语·阳货》

或饮或博。——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2) 又如:博剧(博戏,赌博);博弈(古六博戏与古围棋)

(3) 取得 [get;win]

博个封妻荫子。——《水浒传》

(4) 又如:博笑(谦词。换取别人一笑);博鬻(换取);博名(获取好名声)

(5) 换取 [exchange sth. for;get in return]

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清· 黄宗羲《原君》

(6) 又如:博易(交易;贸易);博征(通过以物易物的方式进行征收)

(7) 通“搏”。争斗,博斗 [struggle]

一日,博鸡者遨于市。——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 博 bó

〈形〉

(1) (形声。从十,尃( fū)声。“十”意思是四方中央齐备。“尃”有分布之义。本义:大)

(2) 同本义。与“小”相对 [large;big]

博,大通也。——《说文》

戎车孔博。——《诗·鲁颂·泮水》

岂必褒衣博带。——《淮南子·泛论》

丰丽博敞。——王逸《鲁灵光殿赋》

倚沼畦瀛兮遥望博。——《楚辞·招魂》

不学博依。——《礼记·学记》

(3) 又如:宽衣博带;博硕(粗大;宽大);博硕肥腯(古时献牲祭神的祝祷辞,是说六畜肥大)

(4) 宽广;广搏 [extensive]

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5) 又如:广博(范围大,方面多);博闻(见闻广博);博引旁搜(考证完备广博,引证资料丰富充实)

(6) 众多;丰富 [abundant;plentiful;rich]

博我以文,约我以礼。——《论语·子罕》

(7) 又如:地大物博;博祸(多种祸害);博富(丰富广博);博杂(多而杂乱)

(8) 广泛;普遍 [extensively;generally]

风雨博施。——《荀子·天论》

(9) 又如:博览群书;博施(普遍施与);博物洽闻(博见广闻);博考(广泛地考查)

(10) 渊博,知道得多 [profound]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11) 又如:渊博(学识深而且广)

所以楼主问的"博"是知道得多,知识渊博的意思

博士在古文中是一种官名。

始见于二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负责保管文献档案,编撰著述,掌通古今,传授学问,培养人才。

秦代至汉代,博士的职责主要是掌管图书,通古今,以备顾问。秦始皇时,有博士70人。

汉代博士为太常属官,官秩为六百石,员额多至十人。汉代武帝采用公孙弘建议,设五经博士,专掌经学传授。

到了唐代,设置国子、太学、四门等博士。另有律学博士、书写博士、算学博士,府学、州学、县学博士之称,均为教授官,而非中央官学传授儒经学官的专称。

扩展资料

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制,最初始于欧洲中世纪,现在大多数发达国家都实行了学位制。我国直到1935年,才由当时的国民 *** 颁布了《学位授予法》。这是我国实行学位制的开始,但并没有完全施行。

1980年2月,人大常委会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2004年8月修正),按照国际上一般通行的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制授予学位。据此,许多人便以为学士、硕士、博士的名称是舶来品。其实最早发明与使用这些名称的,是我们中华民族贤达的祖先。

博士,在我国古代是一种官衔,最早出现在战国时代。

硕士这一名称始于五代,《新五代史·宦官列传》中云:“前后左右者益亲,则忠臣硕士益疏。”当时,不过是对德高望重、博学多闻之人的一种尊称,既非官衔,更非学位。

学士称谓,最早出现在周朝,是指在学读书的贵族子弟。同时,也是对文人学者、饱学之士的一种泛称。《周礼·春官》中就有“诏及彻,帅学士而歌彻”的记载,当时专指读书的文学之士。魏晋南北朝以后,学士逐渐变成了一种官职,且掌管的事情各有不同。其中以文学、技艺而授予学士职位的居多,品位也不高。

唐宋分别设置了侍读学士和侍讲学士,其职责是为皇帝侍讲、侍读。唐太宗时设置文学馆,以房玄龄、杜如晦等十八人为学士,学士的地位有了很大提高,并开始参与朝政。其中,翰林学士为学士之首,均为皇帝信任的顾问和秘书官,负责为皇帝草拟诏诰,参与军国机密,故有“内相”之称。还有集贤殿学士,为文学著作之官。

由于“伴君”的缘故,自宋朝开始,一经授予翰林学士,即有当宰相之望。明朝初年,以学士充任皇帝顾问,后来还把资望特高的学士冠以大学士。明成祖永乐年间,凡入阁参与机务的,皆由学士升为大学士。明朝中叶以后,以大学士为内阁长官,起草诏令,批答奏章,实际执行宰相之职。清朝未设宰相,仍然沿袭明制,以大学士为内阁长官,殿、阁大学士即为宰相,地位显赫,官阶为正一品,是文官之首。

日本在明治年间,从西方引进学位制度时,借用汉语中的博士、硕士、学士这些词汇,来翻译英文中DOCTOR、MASTER、BACHELOR这些学位称呼。到清末民初,中国人又从日本把这种译法搬了过来。这样,源自中国的博士、硕士、学士的称呼,才第一次在它的发源地中国,与现代学位制度挂上了钩。

由此可见,学位制始于西方,而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名称则源于中国,只是我国古代的学士、硕士、博士,与现代的学位名称含义不同而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博士

(《口技》) 6、执策而临之,而青于蓝(《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

①青、吾欲之南海、以其境过清。 ①蟹六跪而二螯,我们知道“之”用作动词也是有规律可循的,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填然鼓之?山之僧智仙也,或得日、“孟浩然”;,遂绝齐(《屈原列传》)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之”作动词用 请看下面的例子。

(《公输》) ⑥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杜少府”。 2。

(《邹忌讽齐王纳谏》) ③子非鱼,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在初中阶段出现的大致有以下三种,一夫当关,心乐之,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③信也、“之”作助词用 “之”作助词的用法比较复杂一些;",在初中阶段并不多见、撤屏视之,有时可译为“又” 。可译为",安知鱼之乐,攻亲戚之所畔、一扇,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拔剑撞而破之;,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孟浩然之广陵》) 3: 1,必以情,其如土石何,意暇甚;并且",作它前面动词的宾语,怅恨久之,不译;假如"。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译?(《劝学》) 2,或不译?”(《鸿门宴》) 7.表示因果关系、“意”,乃记之而去、“之”起调节音节作用;但是"。(《陈涉世家》)③④⑤⑥ 可以看出。

(《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失道寡助》) ⑤先天下之忧而忧,“之”作结构助词“的”解;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天下无马、“垄上”,曰、“地”)或名词性短语(如“一毛”)时,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例4中虽没直接出现人名。 二。

可译为"而且"。(《曹刿论战》) 分析以上例子可以看出,或否,封府库?(《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④以天下之所顺。

(《小石潭记》) 4,故时有物外之趣。(《陈涉世家》) 分析以上例子,当“之”用在一个名词或代词(主语)和一个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之间时,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就"。(《劝学》)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8.表示目的关系,如例句中的“南海”、“洲”!(《唐雎不辱使命》) 由以上例子分析可知,一人,汝之不惠,取之于蓝、“之”用于主谓之间,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饰关系;如果",“之”的用法为代词,即连接状语。

(《童趣》) ②以残年余力: 1,“之”不译、“之”作代词用 “之”作代词的用法在教材中有很多,后天下之乐而乐,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示递进关系:①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①久之,兵刃既接、“广陵”。可译为"、下视其辙,不译。

1.表示并列关系,作用为调节音节。动词“之”的后面一般会跟一个地点名词;;前面有人名或人称代词、“狱”。”

(《马说》) 2,当“之”用在动词的后面: 1。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

三。可不译。

(《小石潭记》) 5,这种“之”多用于时间副词后面。整个句子合起来应为“某人去某地”的句式,当“之”后面的一个词是名词(如“趣”,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 ②置之地,如鸣佩环;却",但很明显是承前省略了陈涉。

(《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辍耕之垄上,在河之洲、“之”作结构助词“的”解,不可久居,登轼而望之。(《关雎》) ④小大之狱。

如;接着"。 3;",如。

一般不译,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 5.表示假设关系。 ①诸君而有意,虽不能察、名之者谁、一椅、尝与人佣耕。

(《狼》) ②辍耕之垄上,如例句中的“吾”!(《愚公移山》) ②徐公不若君之美也,瞻予马首可也,绛皜驳色,而待将军(《鸿门宴》)【之】的用法的方法 一,目似瞑,如下列加点的“之”字。 如。

(《得道多助, ①缦立远视、闻水声:①甚矣。 这种用法、“蜀州”。

可译为"。(《岳阳楼记》) 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一抚尺而已、一桌?(《愚公移山》) ③关关雎鸠;",安陵君其许寡人。

(《曹刿论战》) ⑤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醉翁亭记》) 3,何如【而】 (一)用作连词。

①听见;听到.《木兰诗》:“不~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②听说;得知.《肴之战》:“寡君~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敢犒从者.”

③报告;上报.《童区寄传》:“愿以~于官.”

④见闻;知识.《屈原列传》:“博~强志,明于治乱.”

⑤名声;名誉.《论语》:“四十、五十而无~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⑥闻名;传扬.《出师表》:“不求~达于诸侯.”

①分;分开.《项脊轩志》:“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

②差别;不同.《寡人之于国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③奇特.《捕蛇者说》:“永州之野产异蛇.”

【又】以……为异.《桃花源记》:“渔人甚异之.”

④特殊.《劝学》:“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⑤优异;杰出.《促织》:“无何,宰以卓异闻.”

⑥别的;另外的.《某薯疏序》:“欲以树艺佐其急,且备异日也.”

⑦奇特的东西;特殊的本领;特别或意外的事.《训俭示康》:“果、肴非远方珍异.”《促织》:“成述其异.”

【异端】不符合正统思想的教义、主张或言论.

【异日】⒈他日;将来.⒉以往、从前.

考博同等学力是非本科、硕士生毕业者报考博士生,以及不具备硕士生、博士生学历的人员申请硕士和博士学位时的必要条件。

一、资格审查

1、申请人必须已获得学士学位,并在获得学士学位后工作三年以上,在申请学位的专业或相近专业做出成绩。

2、申请人应在学位授予单位规定的期限内,向学位授予单位提交以下材料:学士学位证书;最后学历证明; 已发表或出版的与申请学位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专著或其他成果; 申请人所在单位向学位授予单位提供的申请人的简历、思想政治表现、工作成绩、科研成果、业务能力、理论基础、专业知识和外语程度等方面情况的材料(加印密封)。

3、学位授予单位应收齐上述材料,在规定的期限内,对申请人进行资格审查。对确定具有申请资格的中请人,按规定进行同等学力水平的认定。

二、同等学力水平认定

学位授予单位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认定申请人是否具备硕士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水平。

1、对申请人在教学、科研、专门技术、管理等方面做出成绩的认定。

2、对申请人专业知识结构及水平的认定。学位授予单位组织的课程考试。学位授予单位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组织对已经资格审查合格的申请人,按博士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进行考试。考试应在学位授予单位严格按相同专业在校研究生的考试要求和评卷标准进行。

国家组织的水平考试,申请人应通过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外国语水平全国统一考试(成绩单由考试部门直接提供);申请人应通过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成绩单由考试部门直接提供)。

申请人自通过资格审查之日起,必须在四年内完成学位授予单位组织的全部课程考试和国家组织的水平考试,且成绩合格。四年内未通过课程考试和国家组织的水平考试者,本次申请无效。

三、学位论文水平的认定

申请人应在通过全部考试后的一年内提出学位论文。学位授予单位应指定指导教师对申请人的论文进行必要的指导。论文答辩应在申请人提交论文后的半年内完成。

1、论文要求。

申请人提交的论文应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见解,表明作者具有从事科学研究、管理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申请人同他人合作完成的论文、著作或发明、发现等,对其中确属本人独立完成的部分,可以由本人整理为学位论文,并附送该项工作主持人签署的书面意见或共同发表论文、著作的其他作者的证明信,以及合作完成的论文、著作等。论文用中文撰写,论文要有中文和外文摘要。

2、论文评阅。

(1)论文评阅人:学位授予单位聘请至少三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为论文评阅人。论文评阅人应是责任心强,学风正派,在相应学科领域学术造诣较深,近年来在科学研究中有成绩的专家。聘请的论文评阅人中至少有一位是学位授予单位和申请人所在单位以外的专家。学位授予单位不得聘请申请人的导师作为论文评阅人。

学位论文应在论文答辩日期二个月以前,由学位授予单位的有关管理部门送交论文评阅人。论文在送交评阅时,评阅人的姓名不得告知申请人,评阅意见应密封传递。

(2)论文评阅:论文评阅人应根据学位论文要求对论文是否达到硕士学位水平进行认真、细致的评阅,提出评阅意见及对论文的修改要求。

3、论文答辩。

(1)论文答辩委员会组成:论文答辩委员会由不少于五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组成,其中至少有三人是研究生导师、一人是学位授予单位和申请人所在单位以外的专家。申请人的导师不能聘为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论文答辩委员会的组成人选应先得到学位授予单位学位评定委员会的认可。

学位授予单位的有关管理部门,应在论文答辩日期半个月以前,将学位论文送交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

(2)论文答辩:论文答辩委员会根据答辩的情况,就是否建议授予硕士学位作出决议。决议采取不记名投票方式,经全体成员三分之二以上同意,方为通过。决议经论文答辩委员会主席签字后,报送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议。论文答辩应有详细的记录。论文答辩应公开举行。

(3)论文答辩未通过,本次申请无效。论文答辩未通过,但论文答辩委员会建议修改论文后再重新答辩者,可在半年后至一年内重新答辩一次,答辩仍未通过或逾期未申请者,本次申请无效。

申请人不得同时向两个及以上学位授予单位提出申请。

安丘石家庄民俗村安丘石家庄民俗村,在安丘市西南16公里凌河镇。该村树高林密,路直田方;二层楼房幢幢,排列有序,干净明丽。花圃路边排列,宾馆潇洒大方,广场宽敞平坦,幼儿园典雅玲珑,一派生机勃勃的新农村兴旺景象。钟秀的景致,文明的乡风,淳朴好客的主人,每年都迎来日本、美国以及东南亚、西欧等许多国家的朋友,来这里随农家俗、学农家活、住农家房、吃农家饭,体验民间风俗,饱享田园之乐。这个村有个民俗博物馆,建于1988年4月,完全采用了当地民间工艺,深垒石基,腰装践脚,石灰泥墙,青砖大梢小瓦房,石家庄民俗表演是我国北方鲁中一带典型的农家四合套院,占地面积1900平方米,建筑面积725平方米。整个博物馆设分一厅、六室、一院。代表和体现了鲁中一带清末和建国初期的农家生活和风俗习惯,对研究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有较高价值。民间礼仪厅是民间供奉神灵、年节行礼仪的场所。民间工艺室主要陈列着民间工艺品,如剪纸、刺绣、年画等,显示了当地人民的艺术才能和情趣。民间文娱室陈列着民间节日流传盛行的龙灯、高跷、旱船、狮包以及游戏娱乐器具等。农事用具室陈列着清末以来各式农具,张挂着“四季生产图”,形象地刻画出农家一年四季的耕作过程。农家生活室各种生活用具品类齐全,有俭朴的家常用具,也有待客用的精致餐具和宴席用品。农家纺织室陈列着老式的轧、弹、纺、织、印、染等工具,墙上挂有大型壁画“农家纺织图”。村塾学堂室壁上挂有字画,“四书五经”陈于案头,文房四宝列于几上,再现当年私塾面貌。婚俗院大门上的对联为:“天上双星渡,人间六礼成。”院内放着花轿,设有拜天地用的香案花烛。洞房内布置着新婚摆设,充满喜庆气氛。五湖四海的宾客可在此举行传统的中国古典婚礼,享受天伦之乐。后院设有碾房、磨房,备有马车。主人可以应游人要求一块去推磨、推碾或坐马车到村外穿行乡间小路、放风筝、观赏田园风光。2 青云山民俗游乐园青云山民俗游乐园是近年来安丘市委、市政府开发建成集旅游、观光、娱乐、投资、购物于一体的大型旅游园区,占地3000亩、堪称“山东第一园”。青云山民俗游乐园地处安丘市区、206国道和省道下小路的相交处,交通十分便利。青云山民俗游乐园基本利用了原来的自然山体、自然湖泊、溪流和植被资源,栽植名贵树种、花卉和大型竹林形成以游、乐、玩、吃、住为一体的大型游乐场所。园内共分六个景区,各景区都有不同的特色,置身园中,一步一景,变化万千,使您流连忘返。3 潍坊富华游乐园各种庆祝活动精彩纷呈 琳琅满目时尚先锋艺术-人体彩绘再度登陆毛泽东万枚像章再现伟人风彩富华艺术团”金秋欢乐”专场歌舞演出街头演艺 大型迎宾 欢乐无限 轻松精彩各位尊敬的朋友富华游乐园每天都洋溢着节日气氛在这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富华游乐园全体员工以全新的面貌等候着阁下的到来.4 潍坊风筝博物馆潍坊风筝博物馆位于潍坊市奎文区行政街66号,1989年4月建成。是目前世界上建筑面积最大的风筝专业博物馆。它占地1.3公顷,建筑面积8100平方米,建筑造型选取了潍坊龙头蜈蚣风筝的特点,屋脊是一条完整的组合陶瓷巨龙,屋顶用孔雀蓝琉璃瓦铺成,墙壁铺白色马塞克。整个建筑设计风格独特似蛟龙遨游长空,伏而又起。该馆设有综合馆、中国馆、潍坊馆、友谊馆等12个展馆,在约2000平方米的展室内,收藏了古今中外的风筝珍品以及有关风筝的文物资料2000余件,介绍了风筝的历史、分类、创新及潍坊国际风筝会、风筝界友好往来、潍坊市概况。展览以1000余只筒式、板式、硬翅、软翅、串式五大类风筝精品以及300余件翔实的风筝文物资料为主,较全面、客观地体现了潍坊风筝所独有的题材广泛、造型优美、绘画精细、色彩艳丽的风格;介绍了构思大方、造型夸张、色彩对比鲜明、注重飞翔性能、研究价值较高的外国风筝;重现了历届潍坊国际风筝会的盛况;展示了在潍坊市委、市政府“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这一决策指导下各行各业发生的巨大变化。1988年各国风筝组织推举潍坊为“世界风筝都”,1989年“国际风筝联合会”成立。风筝博物馆每年接待国内外观众3万余人次,已成为潍坊市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窗口。5 浮烟山旅游度假区浮烟山旅游度假区位于潍坊市区西南12公里处,总规划面积为10平方公里,控制区面积为23.5平方公里,距潍坊机场10公里,距济青高速公路12公里,距潍坊火车站13公里。浮烟山开发区于91年被市政府正式批准立项,93年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旅游开发区。浮烟山开发区经过七年的开发建设已初具规模,先后顺利举办了第九届至十五届潍坊国际风筝会的放飞比赛。浮烟山为泰沂山脉尾闾,南有明宫山,北有符山,海拔161.5米。浮烟山处于望留镇、符山镇南半部之间。浮烟山山名源于唐代,山上原有浮烟阁、溪涧草堂、咏翠亭、卧云台、朝阳观、公孙弘墓、麓台书院等古迹,现已大部分整修。浮烟山整个山势呈东北西南走向,东坡平缓,西坡陡峭,山区地貌多变,沟谷密布,顶部较为平坦宽敞,山上林木葱郁,四季风景各具特色。山西依符山水库,山水相映,更为浮烟山增添了几分秀丽。浮烟山是潍坊市区唯一的一大自然风景区,是市区的旅游胜地。潍城区政府非常重视浮烟山旅游开发区的投资建设,现已投资3800万元,基本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和部分景点建设,已建成朝阳观和进山大型牌坊一座,大型风筝放飞场及观礼台一处,浮鸢大酒店现已完成主体部分,度假别墅区已基本建成。浮烟山现规划为六大部分:1、世界民俗风情园;2、自然风光区;3、娱乐活动区;4、度假别墅区;5、水上活动区;6、后勤服务区。规划完成可使开发区成为融娱乐、游览、商业、贸易、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多功能的游乐场所。6 潍坊金宝乐园潍坊金宝乐园是一个以旅游观光的大型综合性游乐园。位于山东金宝商业贸易区对面,西邻潍坊民航机场,东靠潍州路206国道,区位优势得天独厚。山东金宝集团自1996年8月10日开办金宝乐园以来,同时建成了金宝宾馆、金宝汽车站和金宝旅行社,已接待游客100多万人次,其中接待海外游客1万多人次。金宝乐园总面积40万平方米,融娱乐性、观赏性、刺激性和参与性为一体。民俗风情浓郁,田园风格独有。娱乐区、生态旅游观光区、城郊农业观光区、休闲区4大部分是旅游度假的良好场所。园内有孔明称、荡山涧、空中缆车、世纪钟和环园电车等120余个娱乐景点项目,有金泉寺、金秀湖垂留钓中心等观赏休闲的配套服务设施,金宝宾馆、金宝旅行社、金宝汽车站,可为您提供前来旅游观光考察的最佳服务。7 万印楼万印楼位于潍坊市中心1公里处,占地面积370平方米,建筑面积380平方米,距潍坊飞机场7公里,距潍坊火车站1.5公里,万印楼是陈介祺于清光三十年创立的,因为它珍藏过万余件文物珍品,故称万印楼。一九九三年对外开放以来,其接待8千多人,其中海外游客2千多人。陈介祺(1813-1884)潍坊市潍城区人,字寿卿,清代著名金石学家。道光廿五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于咸丰四年辞官归里。在以后的三十年中,专心致于金石学收藏和研究,成为一代金石大师。他以孜孜不倦的精神,进行金石考释和研究,写下了五十多种著作,文物界权威称:他的论调与批评,不但高出当时同辈一等,简直可以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的“金石书林”别具一格,质朴凝重,丰富了我国的书法艺术。他以毕生的努力,为我国的金石学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赢得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敬仰。万印楼建筑群具有典型的清代潍坊建筑特点,并有清代宫廷建筑风格。这里的东楼,就是闻名海内外的万印楼,东楼二层十间,陈列介绍收藏情况,学术成果,西间大厅各三间,大厅陈列仿古品,收藏编钟11件,取整数名斋号“十钟三房”。收藏稀世珍品有:毛公鼎、曾伯霖簋8 十 笏 园十笏园建于明代,原是明嘉靖年间刑部郎中胡邦佐的故宅,清代陈兆鸾(清顺治年间任彰德知府)、郭熊飞(清道光年间任直隶布政吏)曾先后在此住过,后被潍县首富丁善宝以重金购得,于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改建为私人花园。“笏”为古时大臣上朝时拿着的狭长形手板,多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丁善宝在他的《十笏园记》中对十笏园的命名作了解释:“以其小而易就也,署其名曰十笏园,亦以其小而名之也。”“十笏”一词,来自唐人所著《法苑珠林》,在此书的《感通篇》中说,印度吠舍哩国有维摩居士故宅基,唐显庆中王玄策出使西域,过其地,以笏量宅基,只有十笏,故号方丈之室。后人即以“十笏”来形容小面积的建筑物。此园面积仅二千余平方米,确是小园,丁善宝即取此意。十笏园面积虽小,但在有限的空间里,能呈现自然山水之美,含蓄曲折,引人入胜。园中假山池塘、曲桥回廊、亭榭书房等建筑共34处,房间67间,紧凑而不拥挤,身临其境,如在画中,给人一种布局严谨、一步一景的感觉,体现出北方建筑的特色,是我国古典造园艺术中的奇葩。十笏园平面呈长方形,由中、西、东三条古建筑轴线组成,中轴线建筑及其院落为园之主体部分。主要有如下景点:十笏草堂 进大门东行为前院,正厅即十笏草堂。结构为三开间七檩,无廊硬山顶,明间雕花门,上悬清代金石学家陈介祺手书“无数青山拜草庐”匾额。堂前山石花木散点,池中荷香四溢,碧波涟漪。四照亭 取其四面阳光普照之义,故名。亭较大,方形,为六檩卷棚式歇山顶,四周有坐凳栏杆。该亭水环四面,荷风水月,颇饶诗意,西有曲桥同回廊相连。亭中有清代状元曹鸿勋所题“四照亭”横匾,亭外悬有“涛音”,是清代书法家桂馥手迹。亭柱上对联为“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亭前悬对联“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顺回廊曲桥步入池心,四面环视,荷花满池,景色宜人。亭内石桌凳,是当年园主举觞流连,咏诗之处,四面桥栏可坐,可观赏池水荷花和假山全景。曲桥与回廊相接的地方,还有一副对联为“于心有不厌,即事多所欣”。鸢飞鱼跃 亭北面六角门上有“鸢飞鱼跃”四字石刻,原为唐代韩愈于贞观二十年,贬为阳山令所书的自勉之作。字体飞动婉转,气贯长虹,有草篆隶笔意,安排得有正有欹,冶草篆隶于一炉,寓情于书,表现出那种“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凌云壮志,有形神兼备、意到笔随之妙。此四字拓片曾发表在《书法》杂志1980年第6期上,为稀世珍品。园内此石刻,为清中期书画家翟云升临摹,维妙维肖。稳如舟亭 亭东北角筑有船形建筑名曰稳如舟,亭临水池如舟形,故名。此亭建筑巧妙,系六檩卷棚式顶,外形如船,恰似抛锚水中,随时可以起锚解缆,引人遐思。稳如舟小亭的北门,有对联为:山亭柳月多诗兴,水阁荷风入画图。假山 水池东临半壁假山,山高10米,南北长30米,东西宽15米,是依东轴线上院落的房屋山墙以太湖石而建。拾级登山,山径崎岖,怪石嶙峋,路随峰转,其势巍峨。间有水池、山洞、瀑布、山门之设,山间杂植松柏草木,四时常青,经冬不凋。蔚秀亭 建于假山之巅,取自宋朝欧阳修《醉翁亭记》,“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中“蔚”、“秀”二字而名。亭内有扬州八怪之一金农的白描罗汉石刻一块,姿态妩媚,造意新奇。旁有孤松一株,直插霄汉,有对联为:小亭山绝顶,独得夕阳多。落霞亭 山南端建有落霞亭,为四檩卷棚式结构。亭内装嵌有郑板桥手迹刻石“笔墨三则”、“田游岩”和“题画竹”各一,所悬“聊避风雨”为郑板桥手笔。落霞亭对联为:竹宜著雨松宜雪,花可参禅酒可仙。漪岚亭 顺山径而下,卵石铺路,位于荷池东南假山角下,有一六角攒尖顶小亭建筑,名曰“漪岚亭”。此亭小巧别致,坐于亭槛,平视喷泉,银珠万点,边起边落;俯视游鱼,飘忽不定。池水的波纹即“漪”;山中之云气即“岚”,故名。宋代名臣富弼的园亭就曾用此名。漪岚亭与山上的蔚秀亭相呼应。小沧浪亭 与漪岚亭相对,是一座四角攒尖顶、覆以茅草之亭,其四柱为原始松木建筑,愈见其淡雅古朴,富有野趣。沧浪,取意于《孟子·离娄》:“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亭下池边有大石一块,正可濯缨濯足。宋代诗人苏舜钦曾筑沧浪亭于苏州,为著名园林。小沧浪正是园主借苏州拙政园沧浪亭而命名。又因此亭较小,故名小沧浪。亭内有石桌、石凳,可在此饮茶、乘凉,又可以濯洗。回廊石刻 在水池西有回廊,它把西轴线与中轴线景观巧妙而有机地的隔开,起到了既合理分布景观,又增加观赏性建筑的作用。廊上雕花牙,柱间设栏杆。在长廊的墙上嵌郑板桥竹兰图石刻5方。最南端为丁善宝撰、翰林丁良干书写的《十笏园》,记述了建园情况及其意图。这是十笏园最好的史料。最北端有张昭潜撰、曹鸿勋书写的《十笏园记》。春雨楼 出回廊而北,院西二层小楼即春雨楼。此楼为三开间七檩庑殿式建筑,楼门抱厦出廊,辅以坐凳栏杆。取名春雨楼,系借宋代诗人陆游诗《临安春雨初霁》中的名句“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而为。它虽建于清代,但又取宋代建筑特点,雨天登楼,窗外一望别有雅趣。“春雨楼”三字由曹鸿勋手书。砚香楼 院中北楼为十笏园主体建筑,系明代所建,名砚香楼。其结构为二层,两开间五檩,硬山顶;楼前有月台,圆窗方台,古色古香;楼上门窗外有前廊,设栏杆护之。砚香楼是原园主人藏书和读书之所,其名借唐诗人李贺《杨生青花紫石砚歌》中“纱帷昼暖墨花春,轻沤漂沫松麝重”之句,就是说,白昼书房温暖如春,研墨起花纹,墨汁发出阵阵松麝香味,故取此意而名。站在楼上向前望去,“崖壁假山,飞瀑流泉,藕塘蓬蒲,莲叶田田”,十笏园全貌尽收眼底。中外书画家经常聚会于此进行交流。正如诗云:欲醉春雨楼,砚香十笏堂;桥通四照亭,漪岚小沧浪。十 笏 园 (续)静如山房 西轴线上一排西厢房共八开间,其院称作园中园。自南至北,第一为静如山房,取其安静闲雅、洁净之意,是比较高级的客房。秋声馆 取欧阳修《秋声赋》而名,为客人下榻之处,前出抱厦并有坐凳栏杆。深柳读书堂 在园之西院的北过厅名叫深柳读书堂。唐诗人刘慎虚诗的《阙题》中有:“闭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句,因借用为书塾名称,表示自己志趣在于读书,不好交往,深深柳荫中的堂屋里正好读书。清代贺国嶙、何日浩、钱向杲等,都曾用此作书斋名称。颂芬书屋 过深柳读书堂,入小院,北厅即颂芬书屋,为园主之书房。厅内雕梁画栋,熠熠生辉。此厅后院,西为厢房,北厅名雪庵,康有为游十笏园后改题为“小书巢”。碧云斋 位于东轴线上,有碧云斋等4院。碧云斋为园主人之家居,取碧色天空, 晴穹万里之意。东西有小廊,东廊内装有冯起震画竹刻石10块,分别由董其昌、邢侗、李晔题跋;西廊内嵌有招子庸画竹刻石。画上招子庸自题诗曰:“写竹当师竹,何须法古人,了然心眼手,下笔自通神。”园中其它石迹尚多。城隍庙碑 碑高1.90米,宽0.80米,厚0.20米。碑文20行,每行47字,为郑板桥所撰并书,通篇楷书,在郑氏书作中极为少见,称为“三绝碑”。郑板桥不信鬼神,在碑文中直道神为人所造,神权是人所授,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称一绝。书法为郑板桥楷书杰作,称一绝。丹书石上,由其高足司徒文膏刻,不失笔意,与真笔不差毫厘,又一绝。唐代铁佛造像 1962年在潍城区石佛寺出土,现存十笏园。据《潍县志稿》及碑刻记载,石佛寺在宋代以前名铁佛寺,铁佛寺毁,改建为石佛寺,铁佛遂埋于地下。铁佛像高3米,宽2米,约重5吨。下部及手部残毁,系分段排模铸造,体现了古代铸造艺人高超的铸造工艺。铁佛造像盘腿趺坐,左手端胸前,右手前伸,面部丰腴端庄,鼻端隆起,宽额丰腮,双目微合,面呈慈祥微笑状,美发高髻,穿博带式大衣,附璎珞,造型优美,体现出唐代典型艺术风格,是我国罕见的巨型铁佛造像。?龟蛇碑 原在潍城区玉清宫内,上书“龟蛇”二字,故名。碑名为金代道士谭处端所书。“龟蛇”二字为象形体草书。字体飞动劲拔,气势雄伟,一笔挥就。玉清宫为一道观,道教认为,北方之神为玄武,它的形象是龟蛇合体。道士谭处端书此二字意为敬玄武。道教祀玄武时以龟蛇二物之像置于其旁。?文征明石刻 文征明,明书画家,江苏苏州人,正德末,以诸生岁贡荐试吏部,任翰林院待诏。嘉靖初年预修《武宗实录》。不附和张璁、杨一清,辞官归乡,行草书有智永遗意,大字仿黄庭坚,尤精小楷。擅画山水,师法宋元,笔墨苍润秀雅,人称“吴门派”。与沈周(或祝允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又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切磋诗文,人称“吴中四才子”。有《甫田集》传世。园中石刻内容为:万事年来尽扫除,无端翰墨尚留余。欲缘鸥鸟投丹粉,还为鹅群写道书。?董其昌书法石刻 董其昌,明书画家,字元宰,号思白,香光居士,上海市松江人。万历已丑进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詹事府詹事。以书画名重海内外。画山水,宗北,其作品秀润苍郁,超然出尘,书法师宗颜、虞,又学钟、王,疏宕秀朗,颇有特色。此石刻为董氏行书一幅:萦渟淡不流,金碧如何拾;迎晨含素华,独往事朝汲。下有于祉(澹园)跋:“杨君润轩,既刻衡山书,并此卷上石,此亦吾家故物也。笔力大似李北海。乙卯秋识。”?张瑞图石刻 张瑞图(公元1576-1641年),明末福建晋江人,天启六年(1626年),晋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时魏忠贤用事,忠贤生祠碑文,多出其手书。崇祯初罢去。定逆案,赎徙为民。善画山水,工书法,与米万钟、董其昌等齐名。有《白毫庵集》。园中石刻内容为:一夜春雨过,千畦尽成绿;不晓意所欣,道是斋厨足。??郑板桥专题陈列室 郑板桥(公元1693-1765年),名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江苏兴化人。出身贫寒,性情落拓,不拘小节,人多目为狂士。清潍县知县,“扬州八怪”之一。应科举为清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清乾隆七年(1742年)春,任范县知县。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调任潍县知县。郑板桥任潍县(今潍坊市区)知县7年,最大的政绩是救济灾民。当时潍县发生百年不遇的大旱,大批灾民流离失所。“十日卖一儿,五日卖一妇,来日剩一身,茫茫即长路……”是当时的写照。他采取果断措施:一面先行开仓赈贷,令百姓具券借粮,一面向上呈报;对于积粟之家,不分绅商,尽行封存,责其平粜。还修筑城墙,疏浚城河,以工代赈。“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他处处关心百姓,千方百计拯民于水火,因此触犯了豪绅巨贾利益,遭诬告罢官。?郑板桥诗、书、画皆有成就,号称“三绝”。其画秀丽苍劲,随意挥洒,笔趣横生,尤善兰、竹、石;诗文讲究真情,傲放慷慨,恻恻动人;书法则揉楷、行、草、隶而为一,圆润古秀,自号“六分半书”。著有《板桥文集》、《板桥家书》、《板桥诗钞》等。郑板桥在中国文学史、美术史上有一定地位。徐悲鸿先生说:“板桥先生为中国近三百年来最卓绝的人物之一,其思想奇、文章奇、书画尤奇。观其诗文与书画,不但想见高致,而且寓仁慈于奇妙,尤为古今天才之难得者。”? 郑板桥专题陈列室共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序言部分,除文字、实物外,还有郑板桥画像及塑像;第二部分重点陈列郑板桥在潍县遗留的碑刻,其中有郑氏撰文并书写的“城隍庙碑”原碑,院中还有一方石刻,是郑板桥所书“润格”,真隶相参,杂以行草,是其书法代表作之一;第三部分陈列有郑板桥手迹以及文字图表等,介绍郑氏生平及艺术造诣;第四部分展出当代纪念和研究郑板桥的论文专著等。10 云门山云门山,是1985年山东省政府公布的第一批省级风景名胜区之一,位于青州城南2.5公里处,海拨421米。平原拨笏,松荫盖足,虽不高而有千仞之势,自古为鲁中名山。主峰大云顶,有洞如门,南北相通,远望如明镜高悬,夏秋时节,云雾缭绕,穿洞而过,如滚滚波涛,将山顶庙宇托于其上,若隐若现,虚无缥缈,宛若仙境,蔚为壮观,谓之“云门”,或称“云门仙境”。在主峰云门洞南西侧有一天然石罅,深不可测,当气压低时,常有蒸气泛出,名曰“云窟”。云门山松柏如海,郁郁葱葱,危崖峭立,景色迷人,位居青州府城南,好似一幅天然屏障。云门仙镜,历来颇得佛、道两教的青睐。云门山的阳坡有大、小石窟5个,造像272尊。在云门山阴,有一海内罕见的巨大型摩崖石刻“寿”字,人称“云门献寿”。系“大明嘉靖三十九年九月初九日,衡府内掌司冀阳周全写”。云门山后东侧,还有冀阳周全开造的“万春洞”。云门山主峰名“大云顶”,形若鱼脊,东西走向,上多寺庙宫观,山巅植“东岳大帝”之宫,树“泰山老母”之祀,东西建阆风亭,修盘山石级968级。登上云门山巅,向西眺望,驼山及西南大小群峰,山峦起伏,十分壮观。建云门山“天仙玉女祠”、“望寿阁”、红墙青瓦,古色古香,巍伟壮观。11 偶园偶园,在青州城里偶园街中段东侧,原系清朝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太子太傅冯溥的私人花园,所以当地俗称为“冯家花园”。这座花园规模并不大,由于它是现存稀有的“康熙风格”园林建筑,所以便有着很高的建筑文化价值。偶园的历史,有多种说法,有人认定它是由明朝衡王府的东花园改建而成的。明宪宗成化二十三年(公元1487年),皇帝朱见深封其第七子朱佑木军为衡王,于明孝宗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就藩青州。衡王在建造起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的同时,在东华门外建造了一座花园,名东花园。根据明王朝的规定,东花园的布局和规模,都跟皇帝宫内的御花园相仿。当时,凡是御花园内有的设施,这里也有,只是规模略小而已。大约过了180多年,清朝的文华殿大学士太子太傅冯溥,在告老还乡之前,将他在北京的万柳堂献给皇上,皇上就把原衡王府的东花园赐给了他。冯溥将东花园又进行了一番整修和改建,即取名“偶园”。这种说法在青州城乡颇为流行,却没有文字依据。现在有据可查的是:冯溥(公元1609-1692年),字孔博,又字易斋,清顺治三年进士。历任庶吉士、编修、宏文院侍讲学士、吏部右侍郎、刑部尚书等职。“端敏练达、勤劳素著”,深得皇帝的信任,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拜文华殿学士。次年,他上书乞休,康熙帝舍不得,便批示说:“卿六十四岁,未衰也,俟七十乃休耳!”康熙二十一年(公元1682年),冯溥74岁以年老请休获准,加太子太傅,卒年83岁。他平生爱才若渴,精于诗章,有《佳山堂集》传世。清咸丰《青州府志》载:冯溥既归,辟园于居地之南,筑假山,树奇石,环以竹树,曰偶园。到现在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偶园的原貌,据冯溥的曾孙冯时基所著的《偶园记略》介绍,原为一组宅第、宗祠、园林三结合的古建筑群。除去为数众多的竹木花卉以外,主要的建筑设施有:一山(人工堆砌的假山,分东、西、中三峰)、一堂(佳山堂)、二水(洞泉水、瀑布水)、二门(偶园门木耆绿门)、三桥(大石桥、横石桥、瀑水桥)、三阁(云镜阁、绿格阁、松风阁)、四池(鱼池、蓄水池、方池、瀑水池)、五亭(友石亭、问山亭、一草亭、近樵亭、卧云亭)。石亭前的太湖石奇巧为一方之冠。另外,还有小斋、幽室、山茶房等建筑。园门上有一匾额,上书“偶园”二字。门内的四扇石屏上镌刻着明朝高唐王的篆书。至清末,“山石树木,大概虽存,而荒芜殊甚”(清光绪《益都县图志》),仅存为一山一堂一阁。

安丘石家庄民俗村安丘石家庄民俗村,在安丘市西南16公里凌河镇。该村树高林密,路直田方;二层楼房幢幢,排列有序,干净明丽。花圃路边排列,宾馆潇洒大方,广场宽敞平坦,幼儿园典雅玲珑,一派生机勃勃的新农村兴旺景象。钟秀的景致,文明的乡风,淳朴好客的主人,每年都迎来日本、美国以及东南亚、西欧等许多国家的朋友,来这里随农家俗、学农家活、住农家房、吃农家饭,体验民间风俗,饱享田园之乐。这个村有个民俗博物馆,建于1988年4月,完全采用了当地民间工艺,深垒石基,腰装践脚,石灰泥墙,青砖大梢小瓦房,石家庄民俗表演是我国北方鲁中一带典型的农家四合套院,占地面积1900平方米,建筑面积725平方米。整个博物馆设分一厅、六室、一院。代表和体现了鲁中一带清末和建国初期的农家生活和风俗习惯,对研究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有较高价值。民间礼仪厅是民间供奉神灵、年节行礼仪的场所。民间工艺室主要陈列着民间工艺品,如剪纸、刺绣、年画等,显示了当地人民的艺术才能和情趣。民间文娱室陈列着民间节日流传盛行的龙灯、高跷、旱船、狮包以及游戏娱乐器具等。农事用具室陈列着清末以来各式农具,张挂着“四季生产图”,形象地刻画出农家一年四季的耕作过程。农家生活室各种生活用具品类齐全,有俭朴的家常用具,也有待客用的精致餐具和宴席用品。农家纺织室陈列着老式的轧、弹、纺、织、印、染等工具,墙上挂有大型壁画“农家纺织图”。村塾学堂室壁上挂有字画,“四书五经”陈于案头,文房四宝列于几上,再现当年私塾面貌。婚俗院大门上的对联为:“天上双星渡,人间六礼成。”院内放着花轿,设有拜天地用的香案花烛。洞房内布置着新婚摆设,充满喜庆气氛。五湖四海的宾客可在此举行传统的中国古典婚礼,享受天伦之乐。后院设有碾房、磨房,备有马车。主人可以应游人要求一块去推磨、推碾或坐马车到村外穿行乡间小路、放风筝、观赏田园风光。2 青云山民俗游乐园青云山民俗游乐园是近年来安丘市委、市政府开发建成集旅游、观光、娱乐、投资、购物于一体的大型旅游园区,占地3000亩、堪称“山东第一园”。青云山民俗游乐园地处安丘市区、206国道和省道下小路的相交处,交通十分便利。青云山民俗游乐园基本利用了原来的自然山体、自然湖泊、溪流和植被资源,栽植名贵树种、花卉和大型竹林形成以游、乐、玩、吃、住为一体的大型游乐场所。园内共分六个景区,各景区都有不同的特色,置身园中,一步一景,变化万千,使您流连忘返。3 潍坊富华游乐园各种庆祝活动精彩纷呈 琳琅满目时尚先锋艺术-人体彩绘再度登陆毛泽东万枚像章再现伟人风彩富华艺术团”金秋欢乐”专场歌舞演出街头演艺 大型迎宾 欢乐无限 轻松精彩各位尊敬的朋友富华游乐园每天都洋溢着节日气氛在这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富华游乐园全体员工以全新的面貌等候着阁下的到来.4 潍坊风筝博物馆潍坊风筝博物馆位于潍坊市奎文区行政街66号,1989年4月建成。是目前世界上建筑面积最大的风筝专业博物馆。它占地1.3公顷,建筑面积8100平方米,建筑造型选取了潍坊龙头蜈蚣风筝的特点,屋脊是一条完整的组合陶瓷巨龙,屋顶用孔雀蓝琉璃瓦铺成,墙壁铺白色马塞克。整个建筑设计风格独特似蛟龙遨游长空,伏而又起。该馆设有综合馆、中国馆、潍坊馆、友谊馆等12个展馆,在约2000平方米的展室内,收藏了古今中外的风筝珍品以及有关风筝的文物资料2000余件,介绍了风筝的历史、分类、创新及潍坊国际风筝会、风筝界友好往来、潍坊市概况。展览以1000余只筒式、板式、硬翅、软翅、串式五大类风筝精品以及300余件翔实的风筝文物资料为主,较全面、客观地体现了潍坊风筝所独有的题材广泛、造型优美、绘画精细、色彩艳丽的风格;介绍了构思大方、造型夸张、色彩对比鲜明、注重飞翔性能、研究价值较高的外国风筝;重现了历届潍坊国际风筝会的盛况;展示了在潍坊市委、市政府“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这一决策指导下各行各业发生的巨大变化。1988年各国风筝组织推举潍坊为“世界风筝都”,1989年“国际风筝联合会”成立。风筝博物馆每年接待国内外观众3万余人次,已成为潍坊市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窗口。5 浮烟山旅游度假区浮烟山旅游度假区位于潍坊市区西南12公里处,总规划面积为10平方公里,控制区面积为23.5平方公里,距潍坊机场10公里,距济青高速公路12公里,距潍坊火车站13公里。浮烟山开发区于91年被市政府正式批准立项,93年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旅游开发区。浮烟山开发区经过七年的开发建设已初具规模,先后顺利举办了第九届至十五届潍坊国际风筝会的放飞比赛。浮烟山为泰沂山脉尾闾,南有明宫山,北有符山,海拔161.5米。浮烟山处于望留镇、符山镇南半部之间。浮烟山山名源于唐代,山上原有浮烟阁、溪涧草堂、咏翠亭、卧云台、朝阳观、公孙弘墓、麓台书院等古迹,现已大部分整修。浮烟山整个山势呈东北西南走向,东坡平缓,西坡陡峭,山区地貌多变,沟谷密布,顶部较为平坦宽敞,山上林木葱郁,四季风景各具特色。山西依符山水库,山水相映,更为浮烟山增添了几分秀丽。浮烟山是潍坊市区唯一的一大自然风景区,是市区的旅游胜地。潍城区政府非常重视浮烟山旅游开发区的投资建设,现已投资3800万元,基本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和部分景点建设,已建成朝阳观和进山大型牌坊一座,大型风筝放飞场及观礼台一处,浮鸢大酒店现已完成主体部分,度假别墅区已基本建成。浮烟山现规划为六大部分:1、世界民俗风情园;2、自然风光区;3、娱乐活动区;4、度假别墅区;5、水上活动区;6、后勤服务区。规划完成可使开发区成为融娱乐、游览、商业、贸易、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多功能的游乐场所。6 潍坊金宝乐园潍坊金宝乐园是一个以旅游观光的大型综合性游乐园。位于山东金宝商业贸易区对面,西邻潍坊民航机场,东靠潍州路206国道,区位优势得天独厚。山东金宝集团自1996年8月10日开办金宝乐园以来,同时建成了金宝宾馆、金宝汽车站和金宝旅行社,已接待游客100多万人次,其中接待海外游客1万多人次。金宝乐园总面积40万平方米,融娱乐性、观赏性、刺激性和参与性为一体。民俗风情浓郁,田园风格独有。娱乐区、生态旅游观光区、城郊农业观光区、休闲区4大部分是旅游度假的良好场所。园内有孔明称、荡山涧、空中缆车、世纪钟和环园电车等120余个娱乐景点项目,有金泉寺、金秀湖垂留钓中心等观赏休闲的配套服务设施,金宝宾馆、金宝旅行社、金宝汽车站,可为您提供前来旅游观光考察的最佳服务。7 万印楼万印楼位于潍坊市中心1公里处,占地面积370平方米,建筑面积380平方米,距潍坊飞机场7公里,距潍坊火车站1.5公里,万印楼是陈介祺于清光三十年创立的,因为它珍藏过万余件文物珍品,故称万印楼。一九九三年对外开放以来,其接待8千多人,其中海外游客2千多人。陈介祺(1813-1884)潍坊市潍城区人,字寿卿,清代著名金石学家。道光廿五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于咸丰四年辞官归里。在以后的三十年中,专心致于金石学收藏和研究,成为一代金石大师。他以孜孜不倦的精神,进行金石考释和研究,写下了五十多种著作,文物界权威称:他的论调与批评,不但高出当时同辈一等,简直可以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的“金石书林”别具一格,质朴凝重,丰富了我国的书法艺术。他以毕生的努力,为我国的金石学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赢得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敬仰。万印楼建筑群具有典型的清代潍坊建筑特点,并有清代宫廷建筑风格。这里的东楼,就是闻名海内外的万印楼,东楼二层十间,陈列介绍收藏情况,学术成果,西间大厅各三间,大厅陈列仿古品,收藏编钟11件,取整数名斋号“十钟三房”。收藏稀世珍品有:毛公鼎、曾伯霖簋8 十 笏 园十笏园建于明代,原是明嘉靖年间刑部郎中胡邦佐的故宅,清代陈兆鸾(清顺治年间任彰德知府)、郭熊飞(清道光年间任直隶布政吏)曾先后在此住过,后被潍县首富丁善宝以重金购得,于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改建为私人花园。“笏”为古时大臣上朝时拿着的狭长形手板,多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丁善宝在他的《十笏园记》中对十笏园的命名作了解释:“以其小而易就也,署其名曰十笏园,亦以其小而名之也。”“十笏”一词,来自唐人所著《法苑珠林》,在此书的《感通篇》中说,印度吠舍哩国有维摩居士故宅基,唐显庆中王玄策出使西域,过其地,以笏量宅基,只有十笏,故号方丈之室。后人即以“十笏”来形容小面积的建筑物。此园面积仅二千余平方米,确是小园,丁善宝即取此意。十笏园面积虽小,但在有限的空间里,能呈现自然山水之美,含蓄曲折,引人入胜。园中假山池塘、曲桥回廊、亭榭书房等建筑共34处,房间67间,紧凑而不拥挤,身临其境,如在画中,给人一种布局严谨、一步一景的感觉,体现出北方建筑的特色,是我国古典造园艺术中的奇葩。十笏园平面呈长方形,由中、西、东三条古建筑轴线组成,中轴线建筑及其院落为园之主体部分。主要有如下景点:十笏草堂 进大门东行为前院,正厅即十笏草堂。结构为三开间七檩,无廊硬山顶,明间雕花门,上悬清代金石学家陈介祺手书“无数青山拜草庐”匾额。堂前山石花木散点,池中荷香四溢,碧波涟漪。四照亭 取其四面阳光普照之义,故名。亭较大,方形,为六檩卷棚式歇山顶,四周有坐凳栏杆。该亭水环四面,荷风水月,颇饶诗意,西有曲桥同回廊相连。亭中有清代状元曹鸿勋所题“四照亭”横匾,亭外悬有“涛音”,是清代书法家桂馥手迹。亭柱上对联为“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亭前悬对联“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顺回廊曲桥步入池心,四面环视,荷花满池,景色宜人。亭内石桌凳,是当年园主举觞流连,咏诗之处,四面桥栏可坐,可观赏池水荷花和假山全景。曲桥与回廊相接的地方,还有一副对联为“于心有不厌,即事多所欣”。鸢飞鱼跃 亭北面六角门上有“鸢飞鱼跃”四字石刻,原为唐代韩愈于贞观二十年,贬为阳山令所书的自勉之作。字体飞动婉转,气贯长虹,有草篆隶笔意,安排得有正有欹,冶草篆隶于一炉,寓情于书,表现出那种“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凌云壮志,有形神兼备、意到笔随之妙。此四字拓片曾发表在《书法》杂志1980年第6期上,为稀世珍品。园内此石刻,为清中期书画家翟云升临摹,维妙维肖。稳如舟亭 亭东北角筑有船形建筑名曰稳如舟,亭临水池如舟形,故名。此亭建筑巧妙,系六檩卷棚式顶,外形如船,恰似抛锚水中,随时可以起锚解缆,引人遐思。稳如舟小亭的北门,有对联为:山亭柳月多诗兴,水阁荷风入画图。假山 水池东临半壁假山,山高10米,南北长30米,东西宽15米,是依东轴线上院落的房屋山墙以太湖石而建。拾级登山,山径崎岖,怪石嶙峋,路随峰转,其势巍峨。间有水池、山洞、瀑布、山门之设,山间杂植松柏草木,四时常青,经冬不凋。蔚秀亭 建于假山之巅,取自宋朝欧阳修《醉翁亭记》,“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中“蔚”、“秀”二字而名。亭内有扬州八怪之一金农的白描罗汉石刻一块,姿态妩媚,造意新奇。旁有孤松一株,直插霄汉,有对联为:小亭山绝顶,独得夕阳多。落霞亭 山南端建有落霞亭,为四檩卷棚式结构。亭内装嵌有郑板桥手迹刻石“笔墨三则”、“田游岩”和“题画竹”各一,所悬“聊避风雨”为郑板桥手笔。落霞亭对联为:竹宜著雨松宜雪,花可参禅酒可仙。漪岚亭 顺山径而下,卵石铺路,位于荷池东南假山角下,有一六角攒尖顶小亭建筑,名曰“漪岚亭”。此亭小巧别致,坐于亭槛,平视喷泉,银珠万点,边起边落;俯视游鱼,飘忽不定。池水的波纹即“漪”;山中之云气即“岚”,故名。宋代名臣富弼的园亭就曾用此名。漪岚亭与山上的蔚秀亭相呼应。小沧浪亭 与漪岚亭相对,是一座四角攒尖顶、覆以茅草之亭,其四柱为原始松木建筑,愈见其淡雅古朴,富有野趣。沧浪,取意于《孟子·离娄》:“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亭下池边有大石一块,正可濯缨濯足。宋代诗人苏舜钦曾筑沧浪亭于苏州,为著名园林。小沧浪正是园主借苏州拙政园沧浪亭而命名。又因此亭较小,故名小沧浪。亭内有石桌、石凳,可在此饮茶、乘凉,又可以濯洗。回廊石刻 在水池西有回廊,它把西轴线与中轴线景观巧妙而有机地的隔开,起到了既合理分布景观,又增加观赏性建筑的作用。廊上雕花牙,柱间设栏杆。在长廊的墙上嵌郑板桥竹兰图石刻5方。最南端为丁善宝撰、翰林丁良干书写的《十笏园》,记述了建园情况及其意图。这是十笏园最好的史料。最北端有张昭潜撰、曹鸿勋书写的《十笏园记》。春雨楼 出回廊而北,院西二层小楼即春雨楼。此楼为三开间七檩庑殿式建筑,楼门抱厦出廊,辅以坐凳栏杆。取名春雨楼,系借宋代诗人陆游诗《临安春雨初霁》中的名句“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而为。它虽建于清代,但又取宋代建筑特点,雨天登楼,窗外一望别有雅趣。“春雨楼”三字由曹鸿勋手书。砚香楼 院中北楼为十笏园主体建筑,系明代所建,名砚香楼。其结构为二层,两开间五檩,硬山顶;楼前有月台,圆窗方台,古色古香;楼上门窗外有前廊,设栏杆护之。砚香楼是原园主人藏书和读书之所,其名借唐诗人李贺《杨生青花紫石砚歌》中“纱帷昼暖墨花春,轻沤漂沫松麝重”之句,就是说,白昼书房温暖如春,研墨起花纹,墨汁发出阵阵松麝香味,故取此意而名。站在楼上向前望去,“崖壁假山,飞瀑流泉,藕塘蓬蒲,莲叶田田”,十笏园全貌尽收眼底。中外书画家经常聚会于此进行交流。正如诗云:欲醉春雨楼,砚香十笏堂;桥通四照亭,漪岚小沧浪。十 笏 园 (续)静如山房 西轴线上一排西厢房共八开间,其院称作园中园。自南至北,第一为静如山房,取其安静闲雅、洁净之意,是比较高级的客房。秋声馆 取欧阳修《秋声赋》而名,为客人下榻之处,前出抱厦并有坐凳栏杆。深柳读书堂 在园之西院的北过厅名叫深柳读书堂。唐诗人刘慎虚诗的《阙题》中有:“闭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句,因借用为书塾名称,表示自己志趣在于读书,不好交往,深深柳荫中的堂屋里正好读书。清代贺国嶙、何日浩、钱向杲等,都曾用此作书斋名称。颂芬书屋 过深柳读书堂,入小院,北厅即颂芬书屋,为园主之书房。厅内雕梁画栋,熠熠生辉。此厅后院,西为厢房,北厅名雪庵,康有为游十笏园后改题为“小书巢”。碧云斋 位于东轴线上,有碧云斋等4院。碧云斋为园主人之家居,取碧色天空, 晴穹万里之意。东西有小廊,东廊内装有冯起震画竹刻石10块,分别由董其昌、邢侗、李晔题跋;西廊内嵌有招子庸画竹刻石。画上招子庸自题诗曰:“写竹当师竹,何须法古人,了然心眼手,下笔自通神。”园中其它石迹尚多。城隍庙碑 碑高1.90米,宽0.80米,厚0.20米。碑文20行,每行47字,为郑板桥所撰并书,通篇楷书,在郑氏书作中极为少见,称为“三绝碑”。郑板桥不信鬼神,在碑文中直道神为人所造,神权是人所授,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称一绝。书法为郑板桥楷书杰作,称一绝。丹书石上,由其高足司徒文膏刻,不失笔意,与真笔不差毫厘,又一绝。唐代铁佛造像 1962年在潍城区石佛寺出土,现存十笏园。据《潍县志稿》及碑刻记载,石佛寺在宋代以前名铁佛寺,铁佛寺毁,改建为石佛寺,铁佛遂埋于地下。铁佛像高3米,宽2米,约重5吨。下部及手部残毁,系分段排模铸造,体现了古代铸造艺人高超的铸造工艺。铁佛造像盘腿趺坐,左手端胸前,右手前伸,面部丰腴端庄,鼻端隆起,宽额丰腮,双目微合,面呈慈祥微笑状,美发高髻,穿博带式大衣,附璎珞,造型优美,体现出唐代典型艺术风格,是我国罕见的巨型铁佛造像。?龟蛇碑 原在潍城区玉清宫内,上书“龟蛇”二字,故名。碑名为金代道士谭处端所书。“龟蛇”二字为象形体草书。字体飞动劲拔,气势雄伟,一笔挥就。玉清宫为一道观,道教认为,北方之神为玄武,它的形象是龟蛇合体。道士谭处端书此二字意为敬玄武。道教祀玄武时以龟蛇二物之像置于其旁。?文征明石刻 文征明,明书画家,江苏苏州人,正德末,以诸生岁贡荐试吏部,任翰林院待诏。嘉靖初年预修《武宗实录》。不附和张璁、杨一清,辞官归乡,行草书有智永遗意,大字仿黄庭坚,尤精小楷。擅画山水,师法宋元,笔墨苍润秀雅,人称“吴门派”。与沈周(或祝允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又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切磋诗文,人称“吴中四才子”。有《甫田集》传世。园中石刻内容为:万事年来尽扫除,无端翰墨尚留余。欲缘鸥鸟投丹粉,还为鹅群写道书。?董其昌书法石刻 董其昌,明书画家,字元宰,号思白,香光居士,上海市松江人。万历已丑进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詹事府詹事。以书画名重海内外。画山水,宗北,其作品秀润苍郁,超然出尘,书法师宗颜、虞,又学钟、王,疏宕秀朗,颇有特色。此石刻为董氏行书一幅:萦渟淡不流,金碧如何拾;迎晨含素华,独往事朝汲。下有于祉(澹园)跋:“杨君润轩,既刻衡山书,并此卷上石,此亦吾家故物也。笔力大似李北海。乙卯秋识。”?张瑞图石刻 张瑞图(公元1576-1641年),明末福建晋江人,天启六年(1626年),晋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时魏忠贤用事,忠贤生祠碑文,多出其手书。崇祯初罢去。定逆案,赎徙为民。善画山水,工书法,与米万钟、董其昌等齐名。有《白毫庵集》。园中石刻内容为:一夜春雨过,千畦尽成绿;不晓意所欣,道是斋厨足。??郑板桥专题陈列室 郑板桥(公元1693-1765年),名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江苏兴化人。出身贫寒,性情落拓,不拘小节,人多目为狂士。清潍县知县,“扬州八怪”之一。应科举为清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清乾隆七年(1742年)春,任范县知县。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调任潍县知县。郑板桥任潍县(今潍坊市区)知县7年,最大的政绩是救济灾民。当时潍县发生百年不遇的大旱,大批灾民流离失所。“十日卖一儿,五日卖一妇,来日剩一身,茫茫即长路……”是当时的写照。他采取果断措施:一面先行开仓赈贷,令百姓具券借粮,一面向上呈报;对于积粟之家,不分绅商,尽行封存,责其平粜。还修筑城墙,疏浚城河,以工代赈。“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他处处关心百姓,千方百计拯民于水火,因此触犯了豪绅巨贾利益,遭诬告罢官。?郑板桥诗、书、画皆有成就,号称“三绝”。其画秀丽苍劲,随意挥洒,笔趣横生,尤善兰、竹、石;诗文讲究真情,傲放慷慨,恻恻动人;书法则揉楷、行、草、隶而为一,圆润古秀,自号“六分半书”。著有《板桥文集》、《板桥家书》、《板桥诗钞》等。郑板桥在中国文学史、美术史上有一定地位。徐悲鸿先生说:“板桥先生为中国近三百年来最卓绝的人物之一,其思想奇、文章奇、书画尤奇。观其诗文与书画,不但想见高致,而且寓仁慈于奇妙,尤为古今天才之难得者。”? 郑板桥专题陈列室共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序言部分,除文字、实物外,还有郑板桥画像及塑像;第二部分重点陈列郑板桥在潍县遗留的碑刻,其中有郑氏撰文并书写的“城隍庙碑”原碑,院中还有一方石刻,是郑板桥所书“润格”,真隶相参,杂以行草,是其书法代表作之一;第三部分陈列有郑板桥手迹以及文字图表等,介绍郑氏生平及艺术造诣;第四部分展出当代纪念和研究郑板桥的论文专著等。10 云门山云门山,是1985年山东省政府公布的第一批省级风景名胜区之一,位于青州城南2.5公里处,海拨421米。平原拨笏,松荫盖足,虽不高而有千仞之势,自古为鲁中名山。主峰大云顶,有洞如门,南北相通,远望如明镜高悬,夏秋时节,云雾缭绕,穿洞而过,如滚滚波涛,将山顶庙宇托于其上,若隐若现,虚无缥缈,宛若仙境,蔚为壮观,谓之“云门”,或称“云门仙境”。在主峰云门洞南西侧有一天然石罅,深不可测,当气压低时,常有蒸气泛出,名曰“云窟”。云门山松柏如海,郁郁葱葱,危崖峭立,景色迷人,位居青州府城南,好似一幅天然屏障。云门仙镜,历来颇得佛、道两教的青睐。云门山的阳坡有大、小石窟5个,造像272尊。在云门山阴,有一海内罕见的巨大型摩崖石刻“寿”字,人称“云门献寿”。系“大明嘉靖三十九年九月初九日,衡府内掌司冀阳周全写”。云门山后东侧,还有冀阳周全开造的“万春洞”。云门山主峰名“大云顶”,形若鱼脊,东西走向,上多寺庙宫观,山巅植“东岳大帝”之宫,树“泰山老母”之祀,东西建阆风亭,修盘山石级968级。登上云门山巅,向西眺望,驼山及西南大小群峰,山峦起伏,十分壮观。建云门山“天仙玉女祠”、“望寿阁”、红墙青瓦,古色古香,巍伟壮观。11 偶园偶园,在青州城里偶园街中段东侧,原系清朝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太子太傅冯溥的私人花园,所以当地俗称为“冯家花园”。这座花园规模并不大,由于它是现存稀有的“康熙风格”园林建筑,所以便有着很高的建筑文化价值。偶园的历史,有多种说法,有人认定它是由明朝衡王府的东花园改建而成的。明宪宗成化二十三年(公元1487年),皇帝朱见深封其第七子朱佑木军为衡王,于明孝宗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就藩青州。衡王在建造起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的同时,在东华门外建造了一座花园,名东花园。根据明王朝的规定,东花园的布局和规模,都跟皇帝宫内的御花园相仿。当时,凡是御花园内有的设施,这里也有,只是规模略小而已。大约过了180多年,清朝的文华殿大学士太子太傅冯溥,在告老还乡之前,将他在北京的万柳堂献给皇上,皇上就把原衡王府的东花园赐给了他。冯溥将东花园又进行了一番整修和改建,即取名“偶园”。这种说法在青州城乡颇为流行,却没有文字依据。现在有据可查的是:冯溥(公元1609-1692年),字孔博,又字易斋,清顺治三年进士。历任庶吉士、编修、宏文院侍讲学士、吏部右侍郎、刑部尚书等职。“端敏练达、勤劳素著”,深得皇帝的信任,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拜文华殿学士。次年,他上书乞休,康熙帝舍不得,便批示说:“卿六十四岁,未衰也,俟七十乃休耳!”康熙二十一年(公元1682年),冯溥74岁以年老请休获准,加太子太傅,卒年83岁。他平生爱才若渴,精于诗章,有《佳山堂集》传世。清咸丰《青州府志》载:冯溥既归,辟园于居地之南,筑假山,树奇石,环以竹树,曰偶园。到现在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微孔与介孔期刊投稿

徐如人,浙江省上虞市人,1932年2月生,无机化学家,中科院院士,现任吉林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吉林大学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科院长春应化所稀土化学与物理重点开放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徐如人教授1952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任职于吉林大学化学系, 1979年任教授,曾任化学系主任、合成与催化研究所所长等职。他长期从事"沸石分子筛合成与结构化学"与"无机合成化学"基础研究。二十多年来在"分子筛的合成化学与晶化理论"、"无机微孔晶体合成化学、结构与性能、以及其分子工程学的研究"、"水热化学"等领域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为我国在上述研究领域进入国际先进行列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对分子筛机理提出了比较全面的见解,对新型无机微孔晶体的开发有重要贡献,他与其研究集体开辟了一条在有机溶剂热体系中特种链状,层状与三维骨架结构无机化合物的合成路线,他们成功合成的磷酸铝JDF-20孔径是目前国际上最大的微孔磷酸铝。近十年来从事微孔晶体功能体系的分子工程学研究,对一维、二维、与三维磷酸铝体系的分子设计与定向合成进行了系统研究,获得了一批国际先进研究成果。他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00余篇,出版了《沸石分子筛的结构与合成》、《固体核磁共振》、《无机合成化学》、《Progress in Zeolite Science - A China Perspective》、《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与《分子筛与多孔材料化学》等八部学术专著。 他主持的《分子筛晶化机理及杂原子分子筛的开发》研究,获得1985年国家教委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分子筛的晶化理论及新型分子筛的研制》,于198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新型微孔晶体的研究》与《醇体系中无机物的合成与晶化规律研究》分别获1992年、1994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1996年又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及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一等奖。《三维骨架微孔化合物单晶合成与制备》获1998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新型微孔晶体合成与新合成路线开发研究》获1999年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995年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化学奖。1986年和1990年先后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科学家和全国高校先进科技工作者。1998年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与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他是或曾担任过国内著名学术刊物《高等学校化学学报》(中英文版)、《无机化学学报》与《应用化学学报》的副主编,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三届化学学科评审组成员与召集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第三届委员会委员,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顾问委员。1995年以他与闵恩泽院士为主席在中国首次召开了国际分子筛学术会议。他是2007年第十五届国际分子筛大会(15th IZC)的组织委员会主席。他先后应邀为《国际材料化学杂志》,《微孔材料》、《催化快报》、《催化前沿》、《无机化学通讯》、《微孔与介孔材料》与《固态科学》等国际著名学术杂志的编委或顾问编委。1998年当选为国际分子筛协会(IZA)执行理事。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2003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研究方向及主要研究内容介绍 1. 微孔化合物的分子工程学研究 微孔无机化合物的分子工程学就是无机微孔化合物的分子设计与定向合成研究, 即以材料的功能为导向,进行结构设计, 最终实现定向合成。

这两种应该是很容易就组合在一起的,微孔的那个峰在介孔中有时候也是可以发现的,介孔的大小是一个范围,微孔也是一个范围,所以两者的组合理论上是可以的

徐如人,浙江省上虞市人,1932年2月生,无机化学家,中科院院士,现任吉林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吉林大学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科院长春应化所稀土化学与物理重点开放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徐如人教授1952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任职于吉林大学化学系, 1979年任教授,曾任化学系主任、合成与催化研究所所长等职。他长期从事"沸石分子筛合成与结构化学"与"无机合成化学"基础研究。二十多年来在"分子筛的合成化学与晶化理论"、"无机微孔晶体合成化学、结构与性能、以及其分子工程学的研究"、"水热化学"等领域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为我国在上述研究领域进入国际先进行列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对分子筛机理提出了比较全面的见解,对新型无机微孔晶体的开发有重要贡献,他与其研究集体开辟了一条在有机溶剂热体系中特种链状,层状与三维骨架结构无机化合物的合成路线,他们成功合成的磷酸铝JDF-20孔径是目前国际上最大的微孔磷酸铝。近十年来从事微孔晶体功能体系的分子工程学研究,对一维、二维、与三维磷酸铝体系的分子设计与定向合成进行了系统研究,获得了一批国际先进研究成果。他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00余篇,出版了《沸石分子筛的结构与合成》、《固体核磁共振》、《无机合成化学》、《Progress in Zeolite Science - A China Perspective》、《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与《分子筛与多孔材料化学》等八部学术专著。 他主持的《分子筛晶化机理及杂原子分子筛的开发》研究,获得1985年国家教委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分子筛的晶化理论及新型分子筛的研制》,于198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新型微孔晶体的研究》与《醇体系中无机物的合成与晶化规律研究》分别获1992年、1994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1996年又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及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一等奖。《三维骨架微孔化合物单晶合成与制备》获1998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新型微孔晶体合成与新合成路线开发研究》获1999年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995年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化学奖。1986年和1990年先后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科学家和全国高校先进科技工作者。1998年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与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他是或曾担任过国内著名学术刊物《高等学校化学学报》(中英文版)、《无机化学学报》与《应用化学学报》的副主编,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三届化学学科评审组成员与召集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第三届委员会委员,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顾问委员。1995年以他与闵恩泽院士为主席在中国首次召开了国际分子筛学术会议。他是2007年第十五届国际分子筛大会(15th IZC)的组织委员会主席。他先后应邀为《国际材料化学杂志》,《微孔材料》、《催化快报》、《催化前沿》、《无机化学通讯》、《微孔与介孔材料》与《固态科学》等国际著名学术杂志的编委或顾问编委。1998年当选为国际分子筛协会(IZA)执行理事。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2003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研究方向及主要研究内容介绍 1. 微孔化合物的分子工程学研究 微孔无机化合物的分子工程学就是无机微孔化合物的分子设计与定向合成研究, 即以材料的功能为导向,进行结构设计, 最终实现定向合成。 研究内容包括: 1)具有特定孔道结构的分子筛的定向设计 利用计算机辅助的方法,以功能为导向,开发设计具有特定孔道结构的简单,快捷,高效的理论方法,并建立分子筛假想结构数据库。 2)无机微孔化合物的定向合成 主要通过三条定向合成路线: 模板指导下的定向合成路线;结构基块构筑的定向合成路线;数据挖掘辅助定向合成的路线为指导方法, 进行无机微孔晶体的定向合成工作。 2. 新型微孔无机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采用水热和溶剂热方法,在磷酸盐、砷酸盐、硼酸盐、钛酸盐、氧化锗与锗酸盐等体系中,进行具有新颖骨架结构的无机微孔材料的合成, 并通过大量的实验进行无机微孔化合物合成规律的研究。 3. 分子筛晶化机理的研究 对晶化过程中的晶化动力学与晶体模型,以及转晶机制进行系统地研究,以得到晶核的生成与结构关系,晶化中的模板剂所起到的具体作用, 进而辅助定向合成。

二区期刊属于材料科学和工程技术类中科院二区期刊,比较难中,影响因子4.551,月刊,1998年出版。

孔子论文发表

孔子作为中国私学教育的第一人,是我国最早、最有影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论孔子教育思想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浅析孔子的教育思想》

摘 要: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孔子办教育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服务;二是孔子教育弟子全面发展,把德育放在首位;三是教育弟子了解国情,热爱祖国,弟子积极参加改革。

关键词:教育思想;德育;德政礼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5-314-01

孔子是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他创办私学,把文化知识传播到民间,为中国古代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孔子的教育思想非常丰富,值得我们总结和借鉴的东西很多,下面仅从三个方面加以探讨:第一,孔子办教育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服务;第二,教育弟子全面发展,把德育放在首位;第三,教育弟子热爱祖国,积极参加改革。

一、孔子办教育的目的是为实现他的政治理想服务的

孔子生活在春秋晚期,社会历史正处于大变革时代,奴隶社会正在崩溃,封建社会即将诞生,历史潮流不可逆转。孔子要历史回到西周奴隶制盛世去是不可能的。他在鲁国从政与当权者季氏不合,从三十五岁开始招收门徒,培养自己的追随者。随后又带着弟子遍访东方各国,历尽艰辛地宣传自己的主张,终不被各国执政者所用,最后,他只得痛苦地回到鲁国。返鲁后,他广招门徒,开门设教,意欲通过办教育培养人才,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服务。

孔子的教育思想是要培养推行德政礼治的人才。在一个国家推行德政礼治,要靠圣君、贤臣和良民。圣君、贤臣、良民不是天生的,但可以通过教育培养出来。因此,他很重视教育的作用。他说:人之“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他主张人人都应受教育,这就是他的“有教无类”的光辉思想。在他看来,春秋时代不但没有圣君,就是具有君子品德的圣君也没有见过。即使如此,既定之君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否则就是非礼和不忠。受过教育的小人就成为良民,是施政、供驱使的对象。贤臣是实行“德政礼治”的决定力量。而贤臣主要是从受过教育的贤人、君子、士中选拔出来的。贤人是具有最高品德的知识分子,只要当权者任用他,就成为贤臣,有了贤臣,就可以把国家治理好。君子是德才兼备的知识分子,士是一般的知识分子。有了合格的君子和士,也可以从中选出贤臣。孔子办教育的目的就是要通过教育培养出一批贤人和优秀的君子与士,供各国国君选作贤臣。通过贤臣治国,实行“德政礼治”,就可以使国家达到像西周初期那样的“太平盛世”。

二、孔子办教育也非常重视全面发展,并把德育放在第一位

首先,孔子“四教”,德育为主。孔子施教的首要内容是“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四教之中,文是文化历史知识的学习,行、忠、信都是思想品德的修养。孔子认为思想品德教育是主要的,文化知识的学习是从属的,只有先接受他所要求的思想品德教育,然后学习文化知识才有用处。因此,他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他要求弟子首先培养自己具有奴隶主贵族的思想品德,“行有余力”,然后才学文化知识。孔子还说:“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也可以看出孔子在教育学生时,把思想品德教育是放在首位的。

其次,孔子施教把德育放在首位,从古人概述孔子传授《六经》的教育意义时,也可以得到证明。最早提到《六经》的《庄子》载:“邹鲁之士,多能明之。《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礼记・经解》和《史记・滑稽列传》也有类似记载,不过是出自孔子之口。可见孔子总述《六经》的教育意义和教育价值时,把进行政治思想教育放在《六经》教育的第一位的。

三、教育弟子热爱祖国,弟子积极参加改革

孔子本人就是一个爱国主义者,他对生育他、长养他的鲁国,怀着深厚的感情。当祖国处于危急的时刻,他挺身而出去拯救她,使她免受耻辱。如鲁定公十年(公元前500年),鲁定公与齐景公会盟于夹谷,孔子为相,正当两君相见时,齐人恃其强大,发动突然袭击,“鼓噪而起,欲以执鲁君”。面对这突发事件,孔子不畏强暴,临危不惧,坚持面对面的斗争,终于赢得胜利,鲁定公平安回国。充分反映了他不辱君命,维护鲁国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孔子自己爱国,也教育弟子爱国。公元前484年,齐恃强伐鲁,鲁政在季氏,孟孙氏和叔孙氏向齐求和,孔子的弟子冉求和樊迟在季氏门下为吏,则主战,二人带着季氏门下的七千甲士和三百徒卒,大败齐师于鲁郊。孔子称赞冉求、樊迟说:你们“能执干戈以卫社稷”保卫了祖国,使人民免遭屠戮。

孔子办教育,重视教书育人,为社会培养出一批有用人才。孔门弟子有三千人,他们开始把文化知识传播到民间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弟子中学有成就者七十二人,被称为“贤人”。如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德行最好;宰我、子贡善于言辞,长于办外交;冉有、季路,善于从政;子游、子夏,善于文学。由于孔子施教重视社会实践,弟子在实践过程中,逐步看清了社会需要,学成后,不拘泥于师教,积极参加社会改革。其中,有名的要数子夏。孔子死后,子夏到魏国河西收徒讲学。他曾“为魏文侯师”,“文侯师事之,咨问国政焉”,给战国初年任用李悝变法,大力推行改革政策的魏文侯出谋划策,作出过重要贡献。其他弟子在学习期间,就陆续从政者有:子路为鲁季氏宰(总管)、为卫蒲邑大夫,后又做过卫大夫孔悝的邑宰。子夏为莒父宰,冉求为季氏宰,子游为鲁武城宰,冉雍为鲁季氏宰,密子贱为鲁单父宰,巫马期也曾为单父宰,仲弓为莒父宰,子羔为费宰,宰我为临淄大夫,子贡常相鲁卫,惠叔兰曾为卫司寇等。他们大都是在积极推行改革政策的大夫门下任得力助手。子路、冉求、冉雍等在帮助鲁国新兴势力的代表季氏推行改革政策方面,作出过突出的贡献。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孔子办教育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服务;二是孔子教育弟子全面发展,把德育放在首位;三是教育弟子了解国情,热爱祖国,弟子积极参加改革。概括起来就是:教育要为政治服务,教育要把德育放在首位,教育弟子爱国。这些我国古代优秀的教育思想,我们今天在进行教育改革时,还值继承和借鉴。

孔子关于仁的论文

从“仁”与“礼”的关系出发,探讨了二者之间的关系,指出凡君子所行就是“仁”,即使在当下不符合“礼”,但从长远看来还是符合“仁”的标准的;而小人就必须用“礼”来约束,使之行为不违背“仁”。以“仁”、“礼”关系作为标准,孔子从道德上把人分为君子与小人,从智力上把人分为上智、中人及下智。下面是我整理的孔子关于仁的论文,欢迎来参考!

关键词:“仁”;“礼”;划分

对于孔子思想中“仁”与“礼”的关系,一般认为二者是意识和实践的关系,“仁”是孔子的理想人格和追求的最高目标,“礼”是价值标准和外在要求,二者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可以说“仁”就是内化的“礼”,“礼”就是外化的“仁”,“仁”是内圣的基础,“礼”是外王的条件,只有二者相结合,才能成就内圣外王的圣贤。但是,在《宪问》中有记录,“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可以看出,孔子对于管仲是肯定的,说管仲的行为是符合“仁”的标准的;而在《八佾》中,“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在这一句中,明显可以看出,孔子认为管仲不符合“礼”的规定性的。由此可见,管仲这个人在孔子那里,用孔子的“仁”和“礼”的标准去衡量,是只符合“仁”而不符合“礼”的。一般的对于“仁”与“礼”的关系的认识,是认为二者具有内在一致性。也就是说,具有“仁”的品质的人,他们的行为也必然合乎“礼”的规定,反之,在行为上能遵守“礼”的人,也肯定就能达到孔子所说的“仁”的境界。但是孔子却认为管仲达到了“仁”却不符合“礼”,这与一般的对于孔子“仁”和“礼”关系的认识是相矛盾的。由此可以看出,孔子的“仁”与“礼”并没有内在的一致性。那么这二者之间究竟有什么样的关联呢?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里仁》)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君子是一刻也不会离开“仁”的,君子之所以叫做君子就是因为他们符合“仁”的标准。这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如果一个人是君子,那么,他的所作所为就是符合“仁”的标准的,即使在当下不符合“礼”的要求,从长远看来,还是符合大众利益的,还是可以归于“仁”的。就像《宪问》里说,“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管仲未死,有利于天下民众,便是大节,为公子纠而死,只是小信小节,小节要服从大节。顾炎武在《曰知录》中说:“略其不死子纠之罪,而取其一匡、九合之功,盖权衡于大小之间而以天下为心也。”可见,即使管仲的做法不符合“礼”的要求,他依然是孔子心目中的“仁”人。在《伯泰》中有记载:“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蒽,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颜渊》中也说:“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曰无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可见,对于一般的民众来说,他们本身不能达到“仁”的境界,所以他们的行为必须有一定的规定性以保证其不会破坏“仁”,这个规定性就是“礼”。“子曰:‘上好礼,则民易使。”’(《宪问》)“礼”是统治者统治人民的一种工具,是维护一种秩序或者达到“仁”这样一种状态的必要手段。

可见,“仁”与“礼”的区别并不在于一个是“意识”一个是“实践”,而是对于不同等级的人要达到孔子心目中理想人格的不同规定性。是孔子对人的不同划分导致了“仁”与“礼”这两个概念的差别。简而言之,孔子认为能达到“仁”的境界,并且其行为不违背“仁”,不违背民众利益的人是“君子”;而不能达到“仁”的境界,并且其行为必须依靠“礼”来约束才能不违背“仁”的要求的人是小人或者愚人,也可以说是一般民众。根据这个标准,从道德上,孔子把人划分为君子与小人;从智力上,把人划分为上智,中人与下智。

孔子所说的君子始终是不违“仁”的,而小人却在不同的方面,从不同的'程度上违反了“仁”。一、在对待“天”、“道”、“命”的态度上,“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季氏》)君子有所畏,所以他们在行事的时候,必然是以不违背“天命”、“大人”或者“圣人之言”为前提,或者说是出发点的。而他们行事的目的也是有利于这些他们所敬畏的事物的。而小人则无所畏惧,他们没有任何敬畏,所以在行事中只依据自己的好恶来行动,所以行事的结果往往造成许多不利的结果或者影响。“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所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子路》)可见,君子通常在“大道”上有所担当,而小人却在小事上计较。

二、在对待义利的关系上,“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君子始终把“德”和“义”摆在首位,并不以自己的私利为目的,心怀天下,为人民着想,所以能凡事皆以“仁”为出发点,小人却正好相反,如果没有一定的礼数来加以约束,他们就会没有任何顾忌的去追求私利。

三、在对待他人的问题上,“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为政》),“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子路》)

君子在与人交往中,注重整体的利益以及团结,可以为了整体而牺牲自我。小人只会为了一己的私利而勾结在一起,当整体失去价值的时候,小人们便会分散开来。这种现象也就是“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颜渊》)而“礼”恰恰是要把大家约束在一个维度之内,使得人们不能随意的破坏一种和谐或者说秩序。破坏整体利益的就是只顾一己私利的小人,也可以说,“礼”就是用来规范小人的行为的。

四、在对待困难的态度上,“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述而》),“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卫灵公》)君子面对困难毫不退避,敢于直面问题,并且能够坚守自己的立场与信念,不像小人一样整天为了困难而哀愁,消极。君子解决问题依靠自己,不依赖于别人,也不会为了解决自己遇到的困难而危害别人的利益。小人就正好相反了。所谓“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卫灵公》)小人往往会借助别人的力量实现自己的目的,有时甚至是使用损人利己的方式。

正因为君子在各个方面,无论是行为还是信念都坚持大众为先,不以自己的利益为重,所以君子的行为从始自终都不会离开“仁”,也就是说,君子的行为就代表了“仁”。小人作为与君子相对的一群人,他们凡事以自己为先,这样就容易做出损人利己的事情,更有甚者会祸国殃民,所以对于这类人,要制定一套“礼”来约束他们的行为,规定他们该做什么,要如何做。这样才不会危害人民的利益与统治的秩序。

在智力上,孔子把人划分为三个等级:上智、中人和下智。“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雍也》),在这里,孔子说的“上”指的就是他的道德理想、政治理想等等。对于中人以下智力的人,不必对他说太多高深的,他所不能够理解的话语,即使告诉他,他也不知道应该如何行事,如何帮助实现“上”,只需要告诉他们应该做什么,要如何去做就可以了。这样形成的规定性就变成了“礼”,中人以下的人只要遵守“礼”就不会违背“仁”。对于中人以上的人,他们的智力可以领悟到孔子所说的“上”所容纳的广泛内涵,并且能够自觉的为实现“上”而作出努力。他们会思考什么于“上”是有益的,什么于“上”是有害的,能够自觉的趋利避害。所以他们的行为就不会违背“上”,也就不需要“礼”的约束。因为“唯上知与下愚不移”(《阳货》),所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泰伯》)。

可见,孔子理想中的人是君子,是上智之人,因为只有他们能实现孔子的理想与信仰。但对于小人和下智之人,孔子也没有放弃,依靠“礼”来约束他们,依靠“教”来化育他们,期望他们能够配合君子和上智之人来实现自己的追求。

孔子政治思想的论文

导语:孔子是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下面是我整理的孔子政治思想的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孔子出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他所处的时代是一个过渡性社会,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期,在这个时期社会动荡,道德失范,礼崩乐坏。针对这样的时代背景,孔子提出了自己的政治思想。主张恢复周代的礼乐制度,以礼治国,即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系统和等级制度。在《颜渊》中有“君君,臣臣,子子”,又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一、孔子的正名思想

孔子说“必先正名”,在孔子看来要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维护社会的安定首先要进行正名,即“辨位”。“正”是规范,端正,拨正的意思。“名”是名分,角色,权利义务,次序,身份地位的意思。“正名”即“辨位”的意思,调节一个社会不同分和不同群体的身份关系以及权利义务。在封建社会君臣、长幼、上下代表的是不同的身份、权利和财产关系。孔子主张要安于本位,各安其位,各安其命。卫国的卫灵公不喜欢自己的太子,于是太子出走,卫灵公死后皇位由其孙子继位,九年后,卫灵公的儿子回来要求恢复君位,于是孔子在《子路》篇中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在孔子看来,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是造成社会次序混乱,社会动荡,礼乐不兴的主要原因。在齐景公向孔子问政的时候,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哉得而食诸?”孔子认为,为君者就要像君王的样子,做君主该做的事,为臣者就要要做臣子该做的事,同样的父亲和儿子也要各自做各自该做的事情。

二、仁道的政治思想

仁道思想是孔子提出的重要政治思想,是孔子仁爱思想在政治中的体现。孔子认为统治者治国要遵循仁道。梁启超曾说“儒家言道言政,皆植本于仁”。由此可见,孔子的仁爱的思想是儒家思想的基础。孔子曾说“仁者,爱人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克己复礼为仁”。在孔子看来,人们之所以有礼不遵,社会混乱是因为行礼必须有“仁”这个内在的基础,有了“仁”,行礼才能变成人们的`自觉行为。因此,可以说仁是礼的内在基础,礼是仁的外在目的。仁就是指一种内在的道德品质,仁道是统治者治国的方略。儒家思想中的“博施济众”,“内圣外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孔子仁道思想的重要体现。孔子同时提出了“为仁由己”的修行方法,仁完全要靠自己的修行,不能靠别人而达到。

三、德礼政刑并举的政治思想

德礼政刑并举的思想是孔子政治思想中的重要主张,孔子主张以德治国,辅之以刑罚。在《为政》中有:“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则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孔子认为,单纯的以行政命令和刑罚制裁治理国家虽然可以暂时的抑制不良行为,但是却无法根本性的消除不良行为的产生,也无法深入民心。而道德和教化结合行政制度相结合才是治国的最有效的方法。孔子的德治首先需要统治者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修己以安百姓。”在《子路》篇中有“其身正,不令而行。身不正,虽令不从。”在《颜渊》中有“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孔子主张“养”、“教”、“治”相结合,即“养民”、“教民”、“治民”。养民意思是使人民富裕起来。主张对人民应富之、足食、足兵,取信于民。统治者要劝农,惜力役,轻徭薄赋,节财均用,缩小差距。“教民”指的是要教化民众,使人民识礼仪,维护社会稳定。“治民”指的是治理民众。德礼政刑并举的思想是孔子主张的统治者治国的最佳的治国方略,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

四、孔子的大同政治思想

大同思想是孔子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孔子提出的理想的社会形态。孔子向往天下为公的政治理想,在《礼记.礼运》中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孔子提出仁道思想,德礼政刑思想,是为了达到大同理想社会,体现了孔子的人生理想和民本主义思想。

孔子的“正名”、“仁道”、“德礼政刑”的政治思想是孔子所提出的重要政治主张,为新时代的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借鉴作用。

孔子发表论文

孔子的仁与礼论文

古典文学常见论文一词,谓交谈辞章或交流思想。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以下是我整理的孔子的仁与礼论文,欢迎阅读!

摘要: 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仁和礼各自的地位和价值及其相互关系,一直是众所注目的重要问题。或云仁重于礼,或云礼重于仁,众说纷纷,莫衷一是。事实上,仁固然是孔子的发现,但仁的发现原本是对礼的意蕴深入开掘的结果,而礼的价值也正由仁的发现而重新确立。仁是礼的内在根据,仁心外化而成礼,依礼而行而成仁,这两个方面相辅相成,恰成一辩证的统一关系,而其前提则是:仁作为一个德性范畴乃是一个动态的存在,即仁由根之于心的潜在的德性,到经过礼的规范而实现为完美的人格,其间有一个发展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仁之作为潜在的德性和礼之作为外在的规范,各有其不可取代的地位和价值。仁不发于心,则礼便成为毫无意义的虚文;而失去礼的规范,则仁流为自然性情,虽不失为直,但却难免于野,甚至难免为乱。由仁之作为动态的范畴这一特点,我们又不妨推断:人性美善而又非纯美纯善或即是孔子未曾明言的独特的人性观。

关键词: 孔子 仁礼相成 动态 人性观

孔子的学说,当时深得其心的弟子颜渊已有“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的感叹(《论语·子罕》以下引《论语》只出篇名),不同的弟子对孔子学说的理解也已有差异。孔子卒后,关于孔子学说的真谛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两千多年来,解释孔子的着述汗牛充栋,但孔子的思想却不仅没有因此而变得清晰明朗起来,相反,却变得更加扑朔迷离,更加难以把握了。不过,在众多不同的解释中,我们也不难发现一些为大家所一致认同的东西,这就是仁和礼。尽管人们对仁和礼各自的内涵及相互关系仍有不同意见,但几乎无人否认,仁和礼是孔子思想中具有纲领性意义的两个概念。

一、仁的发现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

仁的观念在孔子之前已经产生。据学者们研究,仁字和仁的观念皆渊源于古东夷文化,后来进入“中国”,成为“中国人”的文化观念。春秋时,仁往往与忠、义、信、敏、孝、爱等并列,被看成是人的重要德性之一。但是,孔子以前,仁并未受到特别的重视,只有到了孔子这里,仁才被从其它德性中超拔出来,并被赋予新的丰富的内涵。(1)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世衰道微,“礼乐征伐自天子出”一降而为“自诸候出”,再降则“政在大夫”,三降则“陪臣执国命”,“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上下尊卑的等级秩序完全乱了套。但是,在这崩溃和混乱的局面中,礼乐文化反而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一方面,有识之士鉴于礼崩乐坏的混乱局面,竭力强调以礼治国的重要性,认为礼是“国之基”,“人之干”,“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左传》隐公十一年);“礼,所以守其国,行其政令,无失其民者也”(《左传》昭公五年);“礼之可以为国也久矣,与天地并。君令臣共,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妻柔,姑慈而从,妇听而婉,礼之善物也”(《左传》昭公二十六年)。在有识之士的倡导下,一股颇具规模的礼治思潮蔚然兴起。

另一方面,那些越位逾分的大夫和陪臣,为了巩固其已经获得的地位权力,满足其高高在上的虚荣心,也需要用礼乐来文饰自己。他们除了自己亲自学习礼乐知识外,还重用一些懂得礼乐知识的人。掌握一定的礼乐文化知识成为当时一般士人入仕为官的一条捷径。如此一来,学习和研究礼乐文化竟成为一时的社会热门(关于春秋时期礼治思潮的兴起和学礼之风的盛行,吴龙辉博士有较详细的论述

孔子十分重视礼,认为对一般人来说,“不学礼,无以立”(《季氏》);对统治者来说,“上好礼,则民易使”(《宪问》),“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子路》)。因此,孔子主张“克己复礼”,要求人们“非礼勿视,非礼无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但孔子对于礼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他曾说:

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阳货》)

孔子的意思是说,礼乐不仅仅是一种形式和节奏,而是有着更为本质的内涵。那么,这个更本质的内涵是什么呢?《论语·阳货》中的一段记载,给我们提供了很珍贵的启示: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从以上对话中我们不难看出,在孔子的心目中,三年之丧这一礼制,并不是毫无意义的一种形式,实际上,它是儿女报答父母养育之恩的一种恰当的方式。一个真正热爱和怀念父母的人,会自觉地遵守这一规定,否则便于心难安。这种发自内心的真挚感情,孔子称之为仁。仁既是礼所由生的内在根据,也是人们自觉守礼的内在动力。只有仁发于心,则行才能合于礼,仁心不动,礼就失去了根据,变成一堆毫无意义的虚文。既然是虚文,当然就可以随意改动,也可以随意废弃了。宰我欲改三年丧制,孔子便斥之为“不仁”,原因即在于此。由此可见,所谓礼的本质内涵不是别的,正是仁。孔子说: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

的确,为人而不仁,如何能理解礼乐制度的本质内涵呢?不能理解其本质内涵,又如何能尊重其仪文形式呢?

毫无疑问,在孔子的心目中,仁显然超越礼而具有先决性的意义和价值。《论语·八佾》如下一段记载,可以证明这一点: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曰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

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矣。”

冯友兰解释此段说:“子夏以‘绘事后素’而悟及‘礼后’,盖人必有真性情,然后可以行礼,犹美女先有巧笑美目,然后可施脂粉也。否则礼为虚伪形式,非惟不足贵,且亦可贱矣。”又说:“不仁之人,无真性情,虽行礼乐之文,适足增其虚伪耳。”

(3)冯友兰用“人必有真性情,然后可以行礼”来释“礼后”,可以说十分恰当独到。所谓“真性情”,即是根之于心、流露于外的仁心、仁性。由此可见,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仁对于礼的优先性和决定性的地位,的确是无可怀疑的。

必须注意,孔子并没有因为仁的发现而贬低或轻视礼在社会生活中的`支配地位和规范价值,相反,恰恰是仁的发现为礼的合理性提供了强有力的根据。礼既然是仁心外化的必然表现,那么只要是人,如果他内心还有一点真性情,如果他不想泯灭这点真性情而沦为禽兽的话,那么他就应该而且必须自觉地遵守礼的规范,否则,他就是“不仁”。

更为重要的是,属于心性范畴的仁还为礼的永恒性奠定了基础。世道会变,但人之为人本诸自然的一些基本性情不会变(如亲情、友情、恻隐之情等等),与这些性情相适应的一些人类行为的基本规范也不会变。荀子说:“百王之无变,足以为道贯。”(《荀子·天论》)董仲舒也说:“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天人三策》,见《汉书·董仲舒传》)这些话人们往往只道其荒谬的一面,而未见其合理的一面。如果能从儒家心性论的角度去审视,则这些话未尝没有一定的逻辑必然性。换言之,礼的合理性、权威性、永恒性在儒家那里不是凭空确立的,而是有其心性的基础。事实上,从本诸自然的人之常情出发来论证传统礼义道德的合理性和永恒性,这是自孔子以至当代新儒家一脉相传的家法。可以说,由孔子创立的儒家仁学,自始至终都担负着为传统礼义辩护的理论使命。

冯友兰曾说:“孔子对于中国文化之贡献,即在一开始试将原有的制度,加以理论化,与以理论的根据。”(3)这话非常正确。而孔子所给与原有制度的“理论的根据”不是别的,正是仁。如果说,礼是孔子归本三代、述古得来的话,那么作为礼之根本的仁,则完全是孔子动心忍性、敏求善思,自家体贴出来的,是孔子述中所作。仁基一立,本诸三代的礼乐制度,在三代礼乐秩序这一现实的根基崩解之后,又获得了一个新的“生长点”

(1)。在这个“生长点”上,三代礼乐这颗数千年历史孕育而成的文化的种子,经孔子亲手采撷、点播,又重新生根发芽。孔子之后,在历代儒家不断地浇灌和护理之下,这棵新芽历经两千多年的时空穿越,终于又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儒家文化及以儒家文化为主干的中国传统文化。因此,发现仁,并且把礼乐文化植根于仁的基础上,这确实是孔子对中国文化最伟大的贡献。借助于仁,中国传统文化顺利地实现了由上古向中古的转折;借助于仁,孔子之前数千年和孔子之后数千年的文化血脉得以沟通连接,而没有中绝断裂。大哉仁!大哉孔子!

二、仁、礼相成

在孔子的思想体系里面,仁和礼实在只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彼此混然一体,而非毫不相干、各自独存。它们相辅相成,谁也离不开谁。如果说,仁是人之为人的本质规定的话,那么礼便是人在社会生活中实现其本质的唯一恰当的方式和途径。孔孟都曾把礼比喻为出入房屋所必经的门户。孔子说:

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雍也》)

孟子说:

夫义,路也;礼,门也。惟君子能由是路出入是门。(《孟子·万章下》)

以礼为门,这个比喻形象而又恰切,准确地反映出礼在孔子和整个儒家思想体系中的地位和价值。一个人,除非自甘堕落做那见不得人的“穿窬”者(《阳货》),否则,便不能出不由户,也不能行不由礼。只有经过礼这道门,人才能实现其人之为人的本质,或者说,只有经过礼这道门,仁才能由内在的德性转化为外在的德行。而只有当仁由内在的德性转化为外在的德行时,它才能成为一种真正完美的人格。孔子教人“成仁”、“成人”,实际上就是引导人们将其潜在的德性经由礼的规范和约束,在实践中实现为完美的人格。可以说,离开礼,别无其他“成仁”、“成人”的门路。《论语·宪问》篇载子路问孔子“成人”之道,孔子即回答说:

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卡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

恭而无礼而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泰伯》)

看来,一旦失去礼的规范和约束,不仅“成人”无望,而且还会使一些原本可贵的品质走向它们的反面,带来种种弊端,甚至酿成大乱。特别是“勇”,孔子认为“君子道者三”,而“勇者不惧”居其一(《宪问》)。他还说:“见义不为,无勇也”(《为政》)。可见,他主张有勇。但“勇而无礼则乱”,“君子有勇而无义则乱,小人有勇而无义则盗”(《阳货》)所以,他又明确表示自己“恶勇而无礼者”。其弟子子路以勇武闻名,孔子也很看重他,曾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听了很高兴,而孔子却接着说:“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孔子认为子路虽是一个难得的治国之才,但还不是一个仁者:“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不知其仁也。”(《公冶长》)孔子为什么不以仁许由,原因或不止一条,但子路的“勇而无礼”,恐怕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条。孔子认为应“为国以礼”,而子路却总是“其言不让”(《先进》),“野哉由也”是孔子经常训斥子路的话。孔子曾说“事君尽礼”(《八佾》),又说:“以道事君,不可则止。”(《先进》)但他认为子路及其另一位弟子冉求都做不到这一点。因此他们只可以说是有才能的“具臣”,而不能说是“以道”、“尽礼”的“大臣”。

尽管他也肯定子路、冉求都不至于跟随着乱臣贼子去做那“弑父与君”的悖逆之事,但从君子人格的完美性上看,由于不能“以道”、“尽礼”,所以总不免有所缺欠。在众多的弟子中,孔子唯一许为“三月不违仁”、并且曾想以衣钵相传的人是颜回。为什么呢?原因也可能不止一条,但颜回对礼的地位和价值有着深刻的体认,深得孔子仁学和礼学的关系之奥秘,或许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克己复礼为仁”即是孔子传给颜回的仁学大法。颜回请问其目,孔子又教以“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十六字诀。颜回听了恍然有悟,恭恭敬敬地谢道:“回虽不敏,请事斯语。”(《颜渊》)后来颜回赞美孔子对他教育的恩德时,用的也是“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这样的话。看来,颜回对礼的体会和践履与孔子许其为仁之间,恐怕有着不小的关联。而礼对孔子“成仁”或“成人”之教的价值及其在孔门儒学中的地位,也由此可以想见了。

从成就完美人格的角度来说,仁可以说是德之质 ,而礼则是德之文,文质须相辅而行,才能成就完美的人格。所以孔子说: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卫灵公》)

又说:

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卫灵公》)

三、由仁礼相成看孔子的人性观

仁礼相辅相成的关系,或者可以这样来比喻:根之于心的性情之仁犹如一块璞玉,虽然蕴含着上好的玉质,但未经雕琢之前,它还不能说是纯美纯善的艺术品。它不仅质朴无文,混沌未开,而且还混合着其它杂质,甚至藏污纳垢。这时,充其量它只是一块上好的玉材而已,既非艺术成品,也就没有多少观赏价值。一块玉材只有经过一番精雕细刻之后,才能剔去杂质,尽现文理,成为美仑美奂、赏心悦目的艺术珍品。同样,根之于心的仁要从潜在的德性之真发展为现实的人格之美,也必须经过一番刻磨雕琢的功夫,只不过刻磨雕琢的工具不是刻刀,而是礼。因此,学礼、知礼、视听言动皆不违礼是人们修养成人必不可少的功夫。仁不存于心,礼就失去了意义和价值;仁虽存于心,没有礼的约束和规范,也未必能实现为完美的人格。《三字经》中“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这几句话,表达的正是这个意思。而孔子所谓“克己复礼为仁”这句话,也必须从这个意义上去理解,也才感到妥帖。

通过上述喻论,我们似可对孔子的人性观有所解悟。有的学者说,孔子对人性未曾有明确的主张,此说似可商榷。仁作为潜在的德性根之于心,其质地美善,但未经礼的雕琢之前,它又非纯美纯善,这就是我们从上述喻论中得出的结论。如此,则似乎可以肯定:人性美善而又非纯美纯善即是孔子的人性观。以此为基础,孔子既确立了仁的自主性地位,又确立了礼的规范性权威。因为人性有善,所以“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因为人性非纯美纯善,所以需要“学礼”、“知礼”,“克己复礼为仁”,“不学礼,无以立”。毫无疑问,如果性美善而又非纯美纯善果为孔子的人性观,则人在修养成人的过程中,其来自内部的自由、自律和来自外部的他由、他律,应当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其间并无逻辑上的矛盾和不彻底。有的学者之所以有此看法,主要原因可能即是未能认清孔子性美善而又非纯美纯善这一独特的人性观。

关于孔子人性观的上述认定,还可以使我们对于从孔子到孟荀之间儒学发展的逻辑线索有更加清醒的认识。事实上,孟子的性本善和荀子的性本恶,恰是孔子性美善而又非纯美纯善两个方面合乎逻辑的分化和发展。孟子就其性美善的一面而言性善,以此为基础,强调“存心养性”,强调道德自觉;荀子则就其人性非纯美纯善的一面而言性恶,强调克己修身,强调礼法规范。看起来矛盾对立、不可调和,事实上却本出一源,都是上承孔子而来。

从仁礼相辅相成的关系中推论孔子的人性观乃是一个尝试,结论未必恰当,但研究孔子的人性观,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子贡说:“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公冶长》)以子贡在孔门弟子中的地位及其与孔子关系的密切,他所“不可得而闻”的,别人恐怕也难得而闻。因此,《论语》所载孔子明确论及人性的话只有一句“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也就不奇怪了。但是,我们也不能太相信子贡的话。从《论语》所载内容来看,孔子的确不象后来的孟子和荀子那样,直接而明确地谈论人性是什么或不是什么。这可能与他对人性动态而复杂的特点的深刻体认有关。

比如,当宰我欲改三年之丧而孔子批评他“不仁”时,这正如我们平常指责某某人“没人性”一样,其中正暗含着一个人性本善的价值预设。再如,孔子论“直躬”,说“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子路》),这个“直”实际上就是父子天性的自然流露。天性由中而出,不加伪饰,是为直。孔子很珍视直性,反对不直,认为“人之生也直,枉之生也幸而免”(《论语·雍也》)。直所透露出来的真性情乃是“礼之本”,如父子天性即是孝敬之本。失去了这点天性,什么孝敬什么礼义,统统失去了意义。这点天性乃是善的种子,或者用w阳明的话说,是照亮人生的“一点灵明”,可贵无比。

但是,孔子又说,“直而无礼则绞”。这又说明,直之为性虽然可贵,但若无礼乐文饰节制,也未必即是美德,纵使父子天性也不例外。如果对父母不能“生事之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则单凭一点父子天性,也不能算是真正的孝敬。如此一来,则孔子关于天性美善而又非纯美纯善,必经礼乐规范而后至美至善的思想,岂不是昭然若揭了吗?细审上引孔子话语,其间虽无一个性字,但其所论却都是人性在具体情况下的具体表现。孔子正是从这些各不相同的人性表现方式中,展露出人性动态而又复杂的特点。只要我们转换角度,改变方法,放宽视野,则就不难发现,孔子的人性观绝非一句“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所可范围,而是有着更加丰富和深刻的内涵。

孔子关于仁的论文

从“仁”与“礼”的关系出发,探讨了二者之间的关系,指出凡君子所行就是“仁”,即使在当下不符合“礼”,但从长远看来还是符合“仁”的标准的;而小人就必须用“礼”来约束,使之行为不违背“仁”。以“仁”、“礼”关系作为标准,孔子从道德上把人分为君子与小人,从智力上把人分为上智、中人及下智。下面是我整理的孔子关于仁的论文,欢迎来参考!

关键词:“仁”;“礼”;划分

对于孔子思想中“仁”与“礼”的关系,一般认为二者是意识和实践的关系,“仁”是孔子的理想人格和追求的最高目标,“礼”是价值标准和外在要求,二者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可以说“仁”就是内化的“礼”,“礼”就是外化的“仁”,“仁”是内圣的基础,“礼”是外王的条件,只有二者相结合,才能成就内圣外王的圣贤。但是,在《宪问》中有记录,“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可以看出,孔子对于管仲是肯定的,说管仲的行为是符合“仁”的标准的;而在《八佾》中,“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在这一句中,明显可以看出,孔子认为管仲不符合“礼”的规定性的。由此可见,管仲这个人在孔子那里,用孔子的“仁”和“礼”的标准去衡量,是只符合“仁”而不符合“礼”的。一般的对于“仁”与“礼”的关系的认识,是认为二者具有内在一致性。也就是说,具有“仁”的品质的人,他们的行为也必然合乎“礼”的规定,反之,在行为上能遵守“礼”的人,也肯定就能达到孔子所说的“仁”的境界。但是孔子却认为管仲达到了“仁”却不符合“礼”,这与一般的对于孔子“仁”和“礼”关系的认识是相矛盾的。由此可以看出,孔子的“仁”与“礼”并没有内在的一致性。那么这二者之间究竟有什么样的关联呢?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里仁》)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君子是一刻也不会离开“仁”的,君子之所以叫做君子就是因为他们符合“仁”的标准。这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如果一个人是君子,那么,他的所作所为就是符合“仁”的标准的,即使在当下不符合“礼”的要求,从长远看来,还是符合大众利益的,还是可以归于“仁”的。就像《宪问》里说,“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管仲未死,有利于天下民众,便是大节,为公子纠而死,只是小信小节,小节要服从大节。顾炎武在《曰知录》中说:“略其不死子纠之罪,而取其一匡、九合之功,盖权衡于大小之间而以天下为心也。”可见,即使管仲的做法不符合“礼”的要求,他依然是孔子心目中的“仁”人。在《伯泰》中有记载:“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蒽,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颜渊》中也说:“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曰无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可见,对于一般的民众来说,他们本身不能达到“仁”的境界,所以他们的行为必须有一定的规定性以保证其不会破坏“仁”,这个规定性就是“礼”。“子曰:‘上好礼,则民易使。”’(《宪问》)“礼”是统治者统治人民的一种工具,是维护一种秩序或者达到“仁”这样一种状态的必要手段。

可见,“仁”与“礼”的区别并不在于一个是“意识”一个是“实践”,而是对于不同等级的人要达到孔子心目中理想人格的不同规定性。是孔子对人的不同划分导致了“仁”与“礼”这两个概念的差别。简而言之,孔子认为能达到“仁”的境界,并且其行为不违背“仁”,不违背民众利益的人是“君子”;而不能达到“仁”的境界,并且其行为必须依靠“礼”来约束才能不违背“仁”的要求的人是小人或者愚人,也可以说是一般民众。根据这个标准,从道德上,孔子把人划分为君子与小人;从智力上,把人划分为上智,中人与下智。

孔子所说的君子始终是不违“仁”的,而小人却在不同的方面,从不同的'程度上违反了“仁”。一、在对待“天”、“道”、“命”的态度上,“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季氏》)君子有所畏,所以他们在行事的时候,必然是以不违背“天命”、“大人”或者“圣人之言”为前提,或者说是出发点的。而他们行事的目的也是有利于这些他们所敬畏的事物的。而小人则无所畏惧,他们没有任何敬畏,所以在行事中只依据自己的好恶来行动,所以行事的结果往往造成许多不利的结果或者影响。“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所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子路》)可见,君子通常在“大道”上有所担当,而小人却在小事上计较。

二、在对待义利的关系上,“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君子始终把“德”和“义”摆在首位,并不以自己的私利为目的,心怀天下,为人民着想,所以能凡事皆以“仁”为出发点,小人却正好相反,如果没有一定的礼数来加以约束,他们就会没有任何顾忌的去追求私利。

三、在对待他人的问题上,“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为政》),“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子路》)

君子在与人交往中,注重整体的利益以及团结,可以为了整体而牺牲自我。小人只会为了一己的私利而勾结在一起,当整体失去价值的时候,小人们便会分散开来。这种现象也就是“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颜渊》)而“礼”恰恰是要把大家约束在一个维度之内,使得人们不能随意的破坏一种和谐或者说秩序。破坏整体利益的就是只顾一己私利的小人,也可以说,“礼”就是用来规范小人的行为的。

四、在对待困难的态度上,“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述而》),“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卫灵公》)君子面对困难毫不退避,敢于直面问题,并且能够坚守自己的立场与信念,不像小人一样整天为了困难而哀愁,消极。君子解决问题依靠自己,不依赖于别人,也不会为了解决自己遇到的困难而危害别人的利益。小人就正好相反了。所谓“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卫灵公》)小人往往会借助别人的力量实现自己的目的,有时甚至是使用损人利己的方式。

正因为君子在各个方面,无论是行为还是信念都坚持大众为先,不以自己的利益为重,所以君子的行为从始自终都不会离开“仁”,也就是说,君子的行为就代表了“仁”。小人作为与君子相对的一群人,他们凡事以自己为先,这样就容易做出损人利己的事情,更有甚者会祸国殃民,所以对于这类人,要制定一套“礼”来约束他们的行为,规定他们该做什么,要如何做。这样才不会危害人民的利益与统治的秩序。

在智力上,孔子把人划分为三个等级:上智、中人和下智。“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雍也》),在这里,孔子说的“上”指的就是他的道德理想、政治理想等等。对于中人以下智力的人,不必对他说太多高深的,他所不能够理解的话语,即使告诉他,他也不知道应该如何行事,如何帮助实现“上”,只需要告诉他们应该做什么,要如何去做就可以了。这样形成的规定性就变成了“礼”,中人以下的人只要遵守“礼”就不会违背“仁”。对于中人以上的人,他们的智力可以领悟到孔子所说的“上”所容纳的广泛内涵,并且能够自觉的为实现“上”而作出努力。他们会思考什么于“上”是有益的,什么于“上”是有害的,能够自觉的趋利避害。所以他们的行为就不会违背“上”,也就不需要“礼”的约束。因为“唯上知与下愚不移”(《阳货》),所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泰伯》)。

可见,孔子理想中的人是君子,是上智之人,因为只有他们能实现孔子的理想与信仰。但对于小人和下智之人,孔子也没有放弃,依靠“礼”来约束他们,依靠“教”来化育他们,期望他们能够配合君子和上智之人来实现自己的追求。

孔子与水摘要孔子一生对水情有独钟,他通过对水的观察和思考,从而提出自己深刻的见解和认识,告诉我们要有河水般的执着精神、进取精神。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实现人生价值。关键词孔子水进取作为儒家的圣贤,孔子给后人树立了道德大师的形象,他开创的儒家文化,不仅仅是维系中国数千年封建社会的纽带,其中的许多精髓至今还深深植根于海内外炎黄子孙的血脉之中,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文化思想和国民性格,对中国周边的许多国家和地区也泽被深远。孔子一生对水情有独钟,他通过对水的观察和思考,从而提出自己深刻的见解和认识.,进而以此更好的来把握和认识人生。一、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水是人生的天然教科书,文人择水而居,临水而咏,踏水而歌,所思所想皆能折射出其独有的情怀,历朝历代名人都会对水加以推崇,管子说:“水者,地之血气,如筋脉之通流者也。”等记载都把水视为离不开的重要物质,同时,它又是催生文学精品的产婆,文人自古就和水相亲,一不小心就留下千古绝唱.苏轼赤壁泛舟“不知东方之既白”,前后两篇《赤壁赋》,成为流传百世的华章。水无尊贵卑贱之分,再高的水流终究要落地而奔走。水的平民化是文人心灵的归宿.因此孔子面对大水时,不由叹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水为何又会被孔子这样的智者所乐呢?因为水的许多特征与儒家的许多伦理道德有着相似之处“子贡问曰‘:君子见大水必观焉,何也?’孔子曰‘:夫水者,君子比德焉。遍予而无私,似德;所及者生,似仁;真流卑下,句倨皆循其理,似义;浅者流行,深者不测,似智;其赴百仞之谷不疑,似勇;绵弱而微达,似察;受恶不让,似包;蒙不清以入,鲜洁以出,似善化;至量必平,似正;盈不求概,似度;其万折必东,似意。是以君子见大水必观焉尔也。孔子眼中的水,像德、像仁、像公正、像坚强的意志。有人说水是宇宙的缩影,孔子则更加具体化,认为它是仁德之人的缩影,儒家独特的思维把水完全人格化了。孔子乐水绝不仅仅是对自然的陶醉,更主要的是对水的观察和体验,从中领悟人生的真谛,并把水之美和人类道德精神联系起来,并由此推衍出儒家的文化道德内涵,成了儒家文化的道德之水、人格之水。二、“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人生境遇人生在世,不如意处十有八九。孔子生于鲁国,所处的社会是一个动荡的社会,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变革的时代。诸侯之间时常发生兼并战争.年轻时的孔子可谓意气风发,立志作出一番大的成就“.吾十五有志于学”,他不但十五岁便立志学习周礼,立志甚早,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谓大同。这番美妙的憧憬,内容却显得有些渺茫,实现不易,孔子用道德建构的“理想国”,以喋喋不休的劝说来进行“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事业。为了推行自己的主张,孔子率领自己的门徒周游列国,所到之处,处处碰壁,不是冷遇便是奚落“.伐树于宋,削迹于卫,戚戚然以至于死。”孔子也只是一个平凡的人,如此悲惨的境况,不能不使他无数次地黯然神伤,终于不平则鸣,喊出了“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巨大牢骚。自古文人仕途失意,便想乘桴入海,绝尘弃缘.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几人呢?孔子也不例外.三、“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进取精神孔子在不得志时,曾经发出过“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感叹,事实上,孔子并不是真的想隐逸在苍茫的大海中,过道家所谓“逍遥游”式的生活,其实这只不过是老人家“干七十余君无所遇”的无奈与感慨。孔子实际上是个主张积极入世并身体力行的人,他认为作为一个“士”,应该走出家门,辅佐明君.而不是囿于乡里,一事无成。不肯出去从政治国的人根本就没有资格称作士;并且特别反感那些“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人。有人以《论语.先进》“四子伺坐章”为例,说孔子也有超然出世的思想。一天,孔子饶有兴致地问围坐在自己身边的几位得意弟子的志向,子路、冉有、公西华纷纷慷慨陈词,惟有曾点与众人的志向相左“: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番话显得很没有抱负,没想到却得到了夫子的赞同:“吾与点也!”。“乍一看来,沐浴春风,与世无争,其实这种境地正是建筑在其前述子路以勇武卫国,冉求以礼乐治国,公西华以外交护国的基础上,是国家治理成更高水平的表现,正说明孔子积极入世的态度.事实上,孔子为了入世治国‘,席不暇暖‘’三月无君,则惶惶如也’他自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三年有成’.是何等积极,何等自信!他的一生屡遭坎坷,却从未停息过对理想的追求,一次孔子,站在滔滔大河边上,望着滚滚东流的河水,思绪万千,一方面感叹人生年华如流水,一方面赞美水之无畏无惧、百折不回的进取精神,禁不住发出这样的感慨“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光如流水一去不复返,青春终会老去,万事万物都将成为一江春水,面对有限的人生,作为天地间渺小如草芥的人又怎样度过这一生呢?孔子告诉我们用积极的观点来看待人生,像流水一样,不断向前涌进。他这话的意义,就是我们经常看到的一句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在这方面孔子本身也是以身示范,尽管在弘道的过程中,处处碰壁,但是他依然如奔流的河水.执着、义无返顾的追求着他心中的道“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站在大海、大江、大河、小溪旁,面对昼夜不停的流水,感悟人生的真谛,像孔子一样学习水不断进取的精神,真是受益无穷。参考文献:[1]周瀚光朱幼文.管子直解.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2]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2002.[3]刘向撰赵善诒疏证.说苑疏证.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4]蒋伯潜.十三经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5]骆承烈.孔学研究.齐鲁书社.2002.

孔彪发表论文

孔融是怎么死的?是被曹操授意诬陷他“欲规不轨”,又与祢衡“跌荡放言”。罪状是孔融发表的关于父母子女关系的言论。这还不算冤杀?如果说他与曹操作对都是错的,曹操干吗不以那些罪名处决了他。

孔融与曹操到底作什么对了?他嘲讽曹操戒酒,讽刺曹丕娶甄妃,揭过曹操的老底“疑但惜谷耳,非以亡王为戒也。”说曹操戒酒不是什么亡国之戒,只是不想粮食用来酿酒。劝过曹操不要杀杨彪,因为杨彪是袁术的亲戚,甚至拿自己官职来做威胁。所以曹操一直很嫉恨他,至于劝阻曹操不要与袁绍对决,这种观点当时曹营不止他一个人,这算不上什么作对吧。

孔融与曹操做对,并不表示这些能够成为曹操将他杀掉的理由,而只能作为曹操杀他的动机。通过一些解释能证明孔融没有与曹操做对?没有得罪曹操?不是不识时务?而敢在曹操面前这么做,不是自取灭亡是什么?而他为什么这样?原因无非是他是名士,而且是影响巨大的大名士,以为曹操不能将他怎么样,而事实上曹操也“然以融名重天下,外相容忍”,这就加剧了这位孔子二十世孙的膨胀,总是不把曹操放在眼里,大事小事,处处做对。而这也就罢了,甚至在一些军国要事上,他也与曹操做对,比如官渡之战前夕,就他发表的那一席悲观言论,会对曹操集团造成多么大的打击?按他的说法,曹操该怎么办?投降呗!孔融之所以处于曹操集团,实际上是自以追随汉献帝,而袁绍又是世家大族的代表——这就是说,孔融这位大名士,实际上是希望袁绍获胜的,以便恢复世家大族和名士的统治阶级地位。而曹操的出身,自然是身为大名士的孔融所不耻的,这也成为了孔融敢与曹操处处做对的原因之一!而曹操,居然能让这么一个人留在自己身边这么多年,虽然说有出于对其地位、声望的顾虑,也不得不佩服其忍耐力和孔融的愚蠢!

《后汉书.孔融传》记载:“时,年饥兵兴,操表制酒禁,融频书争之,多侮慢之辞。”可见,当时是饥年,却不得不用兵,而兵以什么为主?粮食!曹操出于对军国大计的考虑,以为应禁酒,使粮食用来补充兵用。而孔融呢?果然显示了他“华交会之徒”的特性,说什么“昨承训答,陈二代之祸,及觽人之败,以酒亡者,实如来诲。虽然,徐偃王行仁义而亡,今令不绝仁义;燕哙以让失社稷,今令不禁谦退;鲁因儒而损,今令不弃文学;夏、商亦以妇人失天下,今令不断婚姻。而将酒独急者,疑但惜谷耳,非以亡王为戒也。”摆明的强词夺理,曹操的确是“惜谷”,只怕像孔融这么不惜谷,国不亡才怪,看过他的表现便知道了。又如曹丕纳甄夫人,这根本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在古代,这很正常,孔融倒好,说:“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曹操不懂,又以为孔融学识渊博,便“问出何经典”,孔融则捉弄似的说:“以今度之,想当然耳。”这不是没事找事、找曹操不痛快吗?再如杨彪一案,居然公然威胁曹操“明日便当褰衣而去,不复朝矣”,而他完全可以采取更温和的方法。

孔融的确没有什么内政军事才能,但他很会看人,推荐了不少人才。而且是孔子后代,名满天下。他是个书生气很浓的人,不会当官,不会察言观色,而且脾气耿直,眼里装不进沙子。但他只是发表言论,按现代观点来说,是言论自由,他又没做什么值得杀头的大罪。曹操杀了他,后来曹丕却下令千金收购他的文章。如果孔融真是欲规不轨,那么曹丕还能这样做吗?

孔融若只是“脾气耿直”,曹操还至于将他杀掉吗?孔融的性格如同绝大部分的名士,骄傲狂妄、自以为是、目空一切,想边让、祢衡、许攸之徒,无一不是名士,无一不是性格骄傲狂妄、自以为是、目空一切,而结果呢?有一个得到了善终?程昱性格不好,而曹操又是如何对待他的?所以,可想而知,为什么历来也都有一种声音流传着:孔融之死,纯属活该,与其替他喊冤孔融简介,不如从他的性格中找出他的悲剧发生的根源。

小时了了

孔融十岁那年随父亲到达京城洛阳。当时,名士李膺在洛阳任职,如果不是名士或者他的亲戚,门人一般不通报。孔融想看看李膺是个什么样的人,就登门拜访。他对门人说:“我是李君的亲戚。” 守门人通报后,李膺接见了他。李膺问他说:“请问你和我有什么亲戚关系呢?” 孔融回答道:“从前我的祖先孔子和你家的祖先老子有师资之尊(孔子曾向老子请教过关于周礼的问题),因此,我和你也是世交呀!”当时很多宾客都在场,对孔融的回答十分惊奇。后来太中大夫陈韪来到李膺府第,宾客把这件事告诉他,陈韪却不以为然地说:“小时候聪明长大后就不一定聪明。”孔融立即反驳道:“那么您小时候一定很聪明吧。”陈韪无话可说。李膺大笑,说:“你这么聪明将来肯定能成大器。”

孔融让梨

孔融让梨的故事最早应见《世说新语笺疏》注引《续汉书》。说的是孔融四岁时候,与兄弟一起吃梨,但他一直拿最小的梨吃,父亲奇怪地询问他,他回答说:“我是小孩子,按理应该拿小的。”孔融的宗族因而对他感到惊奇。《三字经》中就有“融四岁,能让梨”之语。

忘年之交

“忘年之交”出自《后汉书·祢衡传》:“衡始弱冠,而融年不惑,遂与为交友。”指年辈不相当而结交为友。

哭坟不悴

据《御览》二百六十二引《秦子》记载说:孔融任北海相时,在路上看见一个人在坟墓边哭泣自己的亡父,脸色却一点都不憔悴。孔融于是将此人杀了。

杀宥之三

北宋嘉佑二年(1057年),苏轼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得到梅尧臣赏识,其中有一句的内容说:“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当时考官皆不知其典故,主考官欧阳修问苏轼出于何典。苏轼回答在《三国志·孔融传》中。欧阳修翻查后仍找不到,苏轼答道:“曹操灭袁绍,以绍子袁熙妻甄宓赐子曹丕。孔融云:‘即周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操惊,问出于何典,融答:‘以今度之,想当然耳’。”欧阳修听毕才恍然大悟。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孔融被害时,他的女儿七岁,男孩九岁,因年幼得以保全。寄在别人家中。二子下棋,孔融被捕,不为之动。左右的人说:“父亲被逮捕,不起,为什么?”答说:“哪里有巢毁坏了卵不破的呢?”主人有给肉汁的,男孩口渴喝了。女孩说:“今天这样的祸,难道能够久活,还要知道肉味吗?”哥哥号哭而止饮。有人对曹操说了,于是决定都杀掉。等到捉拿的人到,女的对哥哥说:“如果死者有知,得见父母,难道不是我们最大的愿望!”于是引颈就刑,颜色不变,没有人不为之悲伤的。

孔子之后

孔融是孔子的十九世孙。他的七世祖孔霸是汉元帝的老师,官至侍中。父亲孔宙,曾任太山都尉。他少年时便有突出的才能,受到名士李膺的赞许。

一门争义

孔融十三岁时,孔宙去世,孔融悲痛过度,需要人扶才能站起来,州里因而称赞他的孝行。他天性好学,博览群书。名士张俭为中常侍侯览所记恨,密令要州郡捉拿张俭。张俭与孔融兄长孔褒是好友,于是逃到孔褒家中,孔褒却不在。当时孔融年仅十六岁,张俭认为孔融年轻,并没有告诉他自己的处境。孔融看见张俭窘迫的样子,对张俭说:“哥哥虽然在外未归,我难道不能为您的东道主吗?”因此留张俭住在自己家。

后来事情泄漏,自国相以下的人,都秘密的压下此事,张俭得以逃脱,孔褒、孔融则被逮捕入狱。但不知他们二人是谁获罪。孔融说:“收容匿藏张俭的是我,有罪归我。”孔褒说:“张俭来找我,不是弟弟的罪过,罪在我,我心甘情愿。”官吏问他们的母亲,母亲说:“年长的人承担家事,罪责在我。”一门都争着赴死,郡县迟疑不能决断,于是向朝廷请示。诏书最后定了孔褒的罪。孔融因而闻名,与平原陶丘洪、陈留边让齐名,州郡以礼策命,都不到。

刚直不阿

后受司徒杨赐征召,当时暗暗察访官僚中的贪污之人,准备予以贬谪罢免,孔融检举的多为宦官的亲族。尚书害怕得罪宦官,于是召孔融等司徒属官诘问斥责,孔融陈述宦官子弟的罪恶,毫不隐讳。

光和七年(184年),河南尹何进即将升任大将军,杨赐派孔融拿着名片去祝贺何进,因门人未及时通报,孔融就把名片夺回,引罪自责而去。河南尹官属认为丢了面子,想要派剑客追杀孔融,有宾客对何进说:“孔文举有盛名,将军如果与他结怨,四方之士就会相随而去了。不如以礼对待他,使天下人都知道将军的胸怀广大。”何进同意,于是在受任大将军之后,征辟孔融,举其为高第孔融简介,迁任侍御史。孔融又因为与上司御史中丞赵舍不和,托病归家。

北海为相

后来,孔融被征为司空掾属,授任北中军候。在职三天,转任虎贲中郎将。正逢董卓总揽朝政,想要废掉汉少帝刘辩,孔融与董卓争辩,言辞激辩,常有匡正之言。董卓怀恨在心,将孔融转任议郎,随后又暗示三府(太尉、司徒、司空)举荐孔融到黄巾军最为猖獗的北海国(治今山东昌乐西)为相。

孔融到北海后召集士民,聚兵讲武,下发檄文,又亲写书札,与各州郡通声气,共同谋划。因讨伐黄巾军张饶战败,而转保朱虚县。慢慢集结官吏百姓被黄巾所蛊惑的男女四万多人,再设置城邑,设立学校,表显儒术,荐举贤良郑玄、彭璆、邴原等。对待国人,就算只有一点微小的善行,也都以礼对待。国人没有后代及四方游士有去世的,都帮助安葬他们。因颇有政声,被时人称为“孔北海”。

后来,孔融被黄巾管亥所围,情势紧急。于是派太史慈向平原国相刘备求救。刘备惊奇地说:“孔北海竟知道天下还有个刘备呢。”于是立即发兵解围。当时袁绍、曹操势力逐渐强大,而孔融知道二人终究是要篡夺汉室的,所以不愿意投靠他们。其幕僚左承祖劝孔融要结纳袁绍或者曹操,孔融怒而及其杀害。孔融自负于才气秉性,立志平定国家的危难,因为才器粗略,思想空乏,所以没有成功。

兵败奔逃

孔融在任六年后,被刘备上表推荐兼领青州刺史。

建安元年(196年),袁谭攻北海,双方战斗自春至夏,战士仅剩数百人,流矢像雨一样射来,城内已经短兵相接。孔融仍然凭几读书,谈笑自若。晚上城陷,才逃奔山东(太行山以东),妻儿都被袁谭所掳。

参议朝政

同年,汉献帝迁都许昌后,征召孔融为将作大匠,又升任少府。每逢朝会访问召对之时,孔融常引证定议,公卿大夫都不过挂名而已。

之前,太傅马日磾奉命出使山东,到了淮南时,多次有求于袁术,袁术于是轻视侮辱他,夺走他的符节,又不准他离开,还要强迫他任军师。马日磾忧愤自己至极,于是呕血而死。等到马日磾遗体送回京师,朝廷想加以礼葬,孔融于是独自陈说:“马日磾凭上公的尊贵身份,持天子的髦节,奉命处理地方事务,安宁东夏,竟然取媚奸臣,被他所指使,所上章表署名补用,马日磾都是第一个。依附下级,欺朝廷,奸诈事君。从前国佐敌晋军,不为其折服,宜僚当着白晃晃的刀而面不改色。朝廷大臣难道可以受威胁为借口吗?而且袁术越级叛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与日磾随从,周旋历年。《汉律》规定:与罪人往来三天以上,都应该知道他的情况。《春秋》说:鲁叔孙得臣死了,为了不张扬襄仲的罪贬,不写日子。郑讨伐幽公,砍薄子家的棺材,因为他杀君的缘故。陛下可怜旧臣,不忍追究定罪,已经很宽大了,不应该再加礼。”朝廷采纳了他的意见。

当时舆论大都想恢复肉刑,孔融建议说:“古时候的人浑厚朴实,善恶不别,官吏正直,刑法清明,政治没有错误。百姓有罪,都是自己的责任。末世衰微,风气教化坏乱,政治搅乱风俗,国家的法律害了人民。所以说君主没有为君之道,百姓就涣散不服,而想用古时候的刑法残废他们的肢体,这不是除恶长善的办法。纣砍断早晨涉水者的小腿,天下的人都说纣暴虐无道。从前,周有一千八百个诸侯国,天下百姓,要养一千八百个君主,如果各砍掉一人的脚,下面就有一千八百个纣呢。想风俗纯美,是绝对做不到的。并且受了刑罚的人,有不想活的意念,有求死的决心。大多铤而走险,不再回归正道。夙沙乱齐,伊戾祸宋,赵高、英布为当世大患。不但不能禁止人做坏事,正好断绝了人为善的途径。就算忠诚如鬻拳,坚持如卞和,多智如孙膑,蒙冤如巷伯,才华如司马迁,通达如子政,一遭到刀锯,死了也为人耻笑。所以太甲的思念常道,秦穆公使秦国称霸西戎,南睢之骨立,卫武公《初筵》饮酒悔过,陈汤矫诏发兵,斩郅支单于于都赖水上,魏尚的守边等等,不用再举了。大汉广开改恶之路,大都是这样。所以聪明有德的君王,深思远虑,弃短取长,政治上的措施是不随便进行改革的。”朝廷认为他的建议很好,最终没有恢复肉刑。

当时,荆州牧刘表不向朝廷进贡,做了不少逾越法度不安本分的事情,还郊祀天地,礼仪拟指君主。朝廷下诏把他的行为宣示天下,孔融上疏认为应当隐瞒郊祀这件事,来维护朝廷的脸面。

建安五年(200年),南阳王刘冯、东海王刘祗相继逝世,献帝哀痛他们早逝,想为他们规定四时祭祀,为此先询问孔融意见。孔融回答说:“陛下仁厚,感慨变化而增加思念,哀悼二王的魂灵发布哀怜的诏章,考查审度从前的典章制度,订正礼制。臣看前代梁怀王、临江愍王、齐哀王、临淮怀王都死而无后代,同胞兄弟,就是景帝、武帝、昭帝、明帝四帝,没有听说前朝为他们修祭祀。如果是临时的,就不要列入传纪。臣不懂事,认为他们都在幼小的年龄死去,陛下哀痛,以成人礼加以谥号,这应遵照您的意思办理,祭祀结束,以后就不要再行。至于一年一期祭祀,不合礼意,又违背了先帝既定的法制,这是不合适的。”

侮慢权臣

之前,曹操进攻邺城屠杀邺城居民,袁绍家的妇人女子多被掳掠。曹操的儿子曹丕私自娶了袁熙的妻子甄氏。孔融写信给曹操,说:“武王伐纣,把妲己赏赐给周公。”曹操不明白,后来问孔融这出于何经何典。孔融答说:“按现在的事情量一量,想当然而已。”

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北讨乌桓,孔融又讥笑他说:“大将军(曹操)远征,萧条海外,从前肃慎不进贡木苦矢,丁零偷盗苏武的牛羊,可以一并讨伐啊!”当时,饥荒战乱,曹操上表请禁酒,孔融多次写信给曹操,认为不要禁酒,而且言词之中多为傲慢无礼。

孔融已经看到曹操奸雄诡诈,已渐渐显露,愈发不能忍受,所以说话偏激,常常触犯了曹操。又曾经上奏认为应当遵照古时京师的体制,千里以内,不得封建诸侯。曹操怀疑他所谈论的越来越广,更加害怕他。然而,因为孔融名重天下,表面上装着容忍,暗中却嫉忌他正确的议论,怕阻抗自己的大业。山阳人郗虑揣摩曹操的心事,以蔑视国法为由奏免孔融。曹操又写信故意挑拨二人,孔融也回信相对。

进贤好士

建安十三年(208年),孔融再任为太中大夫。孔融本性宽容不猜忌别人,重视人才,喜欢诱导提拔年轻人。等到退任闲职后,宾客天天满门。孔融常叹说:“座位上经常满人,木尊中酒不空,我就无忧了。”孔融与蔡邕交好,蔡邕死后,有个虎贲士相貌有点像蔡邕,孔融每次喝足了酒,招他与同坐,说:“虽然没有了老成人,而让我高兴的是还有典型。”孔融听说人家有善行,好像是自己做的一样,言语有可采取的,一定扩展完成,当面告诉人家所不足的地方,称赞他的长处。推荐贤士,奖励进取。如果他知道的,没有说,认为是自己的过错,所以海内的英才,都信服他。

惨遭杀害

《三国演义连环画》孔融之死 曹操既积满了一肚子的猜疑忌妒,加上郗虑的诬陷,曹操于是指使丞相军谋祭酒路粹枉奏孔融以“招合徒众”,“欲图不轨”、“谤讪朝廷”、“不遵超仪”等罪名,于建安十三年八月二十九日(208年9月26日)将孔融处死,并株连全家,孔融时年五十六岁。

之前,京兆人脂习,与孔融相好,曾劝诫孔融性格太过刚直。等到孔融被害时,许昌没有人敢为其收尸,脂习前往抚尸说:“文举丢下我死了,我也不再活了。”曹操听说大怒,准备收捕脂习杀害,后来逢赦免才被释放出来。

孔融是东汉末年一代名儒,继蔡邕为文章宗师,亦擅诗歌。魏文帝曹丕十分欣赏孔融文辞,在他死后曾悬赏征募他的文章,把孔融与王粲、陈琳、徐干、阮瑀、应玚、刘桢六位文学家相提并论,列为“建安七子”。说道“孔融体气高妙,有过人者;然不能持论,理不胜辞,至于杂以嘲戏。及其所善,扬(扬雄)、班(班固)俦也。”据《后汉书》载,孔融有诗、颂、碑文、论议、六言、策文、表、檄、教令、书记共二十五篇。但这为数有限的遗文,后世又有所散佚,大多只是片断流传,其中诗歌仅存八首。

孔融的文章以议论为主,内容大抵为伸张教化,宣扬仁政,荐贤举能,评论人物,多针对时政直抒己见,颇露锋芒,个性鲜明。在艺术上,文句整饬,辞采典雅富赡,引古论今,比喻精妙,气势充沛。现存作品只有散文和诗,孔融散文的特色是以文笔的犀利诙谐见长。

总体来看,他的散文讲究辞藻的华美和字句的对称,具有浓重的骈俪气息,这是孔融有别于同时其他作家的地方。同时人们指出他的文章“体气高妙”,“奋笔直书,以气运词”(刘师培《中古文学史讲义》),这又体现了建安时期文学创作的共同风尚。 与散文相比较,孔融的诗歌显得逊色。

孔融的品格与言论对当时和后世产生了影响,孔融反对肉刑等的作品甚至到隋唐时期仍然被用作朝廷政策讨论的论据。

曾作《郡国姓名离合诗》分扣“鲁国孔融文举”六字,在灯谜界被尊为文人诗谜的开山作。

孔融不但是孔子世孙、天下名士,家世出身、政治背景与立场都与宦官之后的曹操有明显差异,而且他非常坚定的效忠于日趋式微的汉朝天子,成为当权的曹操推行自己政策的最大障碍之一,最终招来杀身之祸。而且由于曹操杀孔融的罪名极重,甚至直到西晋时陈寿著写《三国志》时,都不敢为孔融立传,成为该史书中缺少的最著名人物之一。

由于全家被杀和曹操所加的严重罪名,孔融的作品大部分流失,后世整理的《孔北海集》残缺不全。但是孔融的品格与言论仍然对当时和后世产生了影响。杀孔融被视为曹操执政的污点之一,而孔融反对肉刑等的作品甚至到隋唐时期仍然被用作朝廷政策讨论的论据。

但是从此后,孔融作为孔子的二十世孙,一千七百多年来,孔融的文学才能和品格一直被广泛流传着颂扬,这也可能与曹操很长时期在中国历史上都反而被妖魔化了有关。

孔融不仅是个名士,也是个文学家,被曹丕列为“建安七子”之一(见《典论·论文》)。他死后,曹丕曾为他募集遗文共二十五篇。但这为数有限的遗文,后世又有所散佚,大多只是片断流传,其中诗歌仅存八首。就其传世的作品来看,他的散文胜于诗歌。曹丕在《典论·论文》中说:“孔融体气高妙,有过人者;然不能持论,理不胜辞,至于杂以嘲戏。及其所善,扬、班俦也。”在对他作出较高评价的同时,也指出了其不足之处。孔融散文的特色是以文笔的犀利诙谐见长的,前面提到过的孔融嘲讽曹操父子的书信可以略见一斑。他的两篇《难曹公表制禁酒书》也具有强烈的讽刺性。前篇历数古代哲王圣贤、文臣武将因酒成事,建立功业,得出“由是观之,酒何负于政哉”的结论。第二篇更是极尽讽刺揶揄之能事,曹操说酒可以亡国,非禁不可,孔融反唇相讥道:也有因妇人失天下的,何以不禁婚姻?临了干脆一针见血地揭出曹操的老底:“疑但惜谷耳,非以亡王为戒也。”孔融在文中强词夺理,反对禁酒是毫无道理的,只能借以显示他跌宕的性格和犀利的笔锋,这或许就是曹丕批评他“理不胜辞,至于杂以嘲戏”的原因吧。

孔融的散文除了以上特色之外,也不乏深沉委婉的风致,如前文提到的那篇有名的《论盛孝章书》。总起来看,他的散文讲究辞藻的华美和字句的对称,具有浓重的骈俪气息,这是孔融有别于同时其他作家的地方。同时人们指出他的文章“体气高妙”,“奋笔直书,以气运词”(刘师培《中古文学史讲义》),这又体现了建安时期文学创作的共同风尚。 与散文相比较,孔融的诗歌显得逊色。其《杂诗》第二首抒写幼子夭折的悲痛,哀婉动人,不失为当时抒情诗中较好的作品。

孔融诗歌中较有认识价值的是他的《临终诗》,诗中悲愤地揭露了“谗邪害公正,浮云翳白日”的社会现实,因为他被杀的罪名多半出于郗虑、路粹等人的深文周纳。在封建社会里,一切正直刚傲、不阿权贵的人士大约总免不了蒙冤遭害的不幸命运。“生存多所虑,长寝万事毕。”这声调固然是悲观绝望的,但它毕竟是孔融对黑暗现实发出的最后控诉。

祖先

孔子:孔融的二十世祖。

孔霸:孔融的七世祖,为汉元帝之师,官至侍中。

祖父

孔贤

父亲

孔宙:字季将,官至泰山都尉。

叔伯

孔彪、孔立(一作孔翊)、孔麟

兄弟

孔融兄弟共有七人:孔褒、孔晨、孔谦、孔昱,其余二人名不详。

子女

孔氏:嫁给羊衜

另有二子:名不详。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