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心灵》约翰纳什的故事
他以前在普林斯顿大学的同事给他找了一些研究工作,后来他发表了一篇关于流体力学的论文,这是四年来他的第一篇成果。后来他再次离开去了欧洲,他在欧洲给家人寄些奇怪的明信片,上面都写着需解码的信息和数学定理。不久后他又回到美国,看起来非常憔悴。
1962年艾莉西亚提出离婚,约翰搬去和埃莉诺以及他的第一个儿子住。艾莉西亚抱怨说,他抛弃了她,没有给赡养费,而且因为送他去医院的事儿憎恨她。他在波士顿的同事帮他找了一间公寓,并安排他见心理医生,这个心理医生给他开了治疗精神病的物。之后他的病情开始显着改善,这是这么多年来第一次变回最初的纳什。他变得友好起来,自私的本性完全消失。他甚至开始和埃莉诺以及他的第一个儿子见面。
搬到波士顿后不到一年,他停止服药,导致旧病复发。他说停止服药,主要是因为他感到疲惫,无法专注于自己的工作。这一次,他不仅出现幻觉,还能听到声音。这些声音不断批评了他的行为,导致他的精神状况剧烈恶化。
1970年,艾丽西亚允许约翰搬去和她以及他们的儿子一起住,并承诺永不再送他去医院。她收留他,不是把他当作丈夫,只是不想让他流落街头变成无家可归的乞丐。他开始出现在普林斯顿大学,在校园到处写满数学公式,由于他的极端内向,所以被戏称为“幽灵”。学生中甚至流传着一个谣言——约翰发疯是因为他试图解决一个过于复杂的数学问题。
在接下来的十年里,他继续在校园里游荡,独立开展数学工作。在20世纪80年代,他终于克服了自己的心理疾病,屏蔽他大脑内的声音。他慢慢恢复起来,心理开始健全,并重拾了自己的社会角色 。他说,他决定进行理性思考是他康复的原因。
重回理性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在博弈论中均衡点的想法终于得到了关注,并成为现代经济学的基石。经济学家大多用他的理论来预测世界经济的动态。尽管担心会有失颜面,诺贝尔委员会还是决定在1994年授予纳什诺贝尔经济学奖。一个人患精神分裂症这么多年还能康复并得此殊荣,这让世人都很震惊。
生前,纳什在普林斯顿的数学系任教。他和艾丽西娅结婚,发现自己的小儿子和自己一样也患有精神分裂症。他还与他的长子约翰•斯蒂尔恢复了联系。约翰的一生将在罗素•克劳饰演的电影《美丽心灵》中不朽。
《美丽心灵》纳什幻想出的三个人:第一个是大学室友查尔斯,第二个是国防部长官帕彻。第三个是查尔斯外甥女玛西。
大学室友查尔斯。他对纳什友好、理解、关心,经常给予鼓励和开导,但他与纳什有巨大的学术压力和焦虑不一样,他活得非常轻松。为什么会有这么一个幻觉人物,这是因为纳什一直严谨认真,有责任心和使命感,但人的本能是趋向轻松的。
剧情简介
英俊而又十分古怪的数学家约翰纳什念研究生时便发表了他的博弈理论,短短26页的论文在经济、军事等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他开始享有国际声誉。但纳什出众的直觉受到了精神分裂症的困扰,使他向学术上最高层次进军的辉煌历程发生了巨大改变。
面对这个曾经击毁了许多人的挑战,纳什在深爱着他的妻子艾丽西亚的相助下,与被认为是只能好转、无法治愈的疾病作斗争。经过十几年的不懈努力,完全通过意志的力量,他一如既往地坚持工作,并于1994年获得诺贝尔奖。
瑞典皇家科学院经济学奖委员会委员斯塔尔说;我们今天既然把纳什均衡带到公众面前,未来一定会出现博弈的取胜理论,大家担心纳什均衡可能一败涂地,若干年后将变成一大丑闻。
纳什的主要学术,是他在1950年11月刊登在科学院每月公报上的两篇论文引起了轰动。当时却遭到冯·诺依曼的贬低和嘲笑,几天之后,纳什遇到师兄戴维·盖尔,他像说梦话似的告诉戴维·盖尔,他自己已经将冯·诺依曼的“极小极大原理”在非合作博弈中找到了均衡点。盖尔意识到纳什要是用严密的数学证明了冯·诺伊曼的合作博弈理论,那就太好了。盖尔就当场表态充当了他的“经纪人”,并亲自起草致科学院的短信,还通过系主任列夫谢茨则利用方便的人脉关系、拉关系、走后门,亲自将文稿递交给科学院。他还当面辩解说:纳什写的文章不多,就那么几篇,但已经足够了,因为都是精品中的精品。由此看出美国的学术不规、过程作弊、虚张声势、制造,这一点让我们明白的一个道理;一个人想变得伟大,从一个菜鸟变成一个金鸟,就要利用国家实体特性造个金鸟笼。日后,就可以在媒体报道中绘声绘色地描述那个金鸟笼;他是某某大学院校校长、某某著名教授、某某首席科学家、某某诺贝尔奖得主、甚至还有某某政府官员,他就自然地钻进了金鸟笼。博弈论理论它是一门太过于急躁、太过于草率的理论。但明眼的人都能看得出他抄来的无效理论、编成的一本本博弈论,就是张冠李戴、捕风捉影、“以讹传讹”,不管他编了多少本书和多少篇文章,究其低劣的学术品质,他仍然是一个菜鸟。
文献中,纳什就没有说过三维实体均衡的概念。纳什说的均衡,就是二维对局中的平衡,俗话说,就是“平”了,就像打乒乓球局中出现打“平”了,这是什么伟大理论。众所周知,局中出现多次打“平”的现象,这与最终取胜毫无关系,所以我说纳什就根本不知道在博弈中怎样取胜。因此,纳什在世期间不会向世人做出博弈如何取胜的解释,所以,他一生躲躲藏藏、羞羞答答,真是没有做过一次解释。
瑞典皇家科学院经济学奖委员斯塔尔说;纳什均衡是一个博弈取胜的幻想,他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均衡、不知道怎么单方占优、不知道怎么取胜。因此,纳什在世期间不会向世人做出博弈如何取胜的解释,所以他一直保持沉默。
他的名字已经成为经济学或数学的一个名词,如“纳什均衡”、“纳什谈判”、“纳什程序”、“纳什结果”、“纳什嵌入”和“纳什破裂”等。 全世界真有一部分人像宗教信徒一样捕风捉影、以讹传讹、把他传神了,但他本人却默默无闻。大部分年轻的数学家和经济学家根据他的论文理论抄来抄去,多人以为他已经去世。即使一些人知道纳什还活着,但由于他特殊的病症和状态,他们也把纳什当成了一个木乃伊。
其中一个最刺眼的亮点就是日后被称之为“纳什均衡”的非合作博弈的均衡概念。《博弈圣经》一书对概念的描述是:概念是前卫的、新颖的、潮流的,有未来的趋势,有背景有画面。概念具有严格固定内容,也有一定的模糊性。概念不是实在的,而是想象的,用概念进行思想,用概念展示其真实性。
全世界经过了半个多世纪对纳什均衡的研究,纳什他本人和全世界的人都没找到理由,解释纳什均衡怎么单方占优,怎么博弈取胜。
几百年来,人类探索博弈取胜之道毫无进展,理论思维极度混乱。从纳什发表他的文章60多年以来,人们就是因为好奇,带来的纳什热早已退烧,事实证明了纳什均衡;就是一次黑暗中的教唆、无知中的误判、猎奇中的杂耍。纳什没有博弈取胜理论,纳什均衡是向全世界错误地宣布了一个驴头不对马嘴的概念;二维的平均称平衡,三维的平均称均衡,人们把纳什均衡理解成了数量的平均。纳什自己就根本不知道“均衡”一词是博弈实体里、粒子状态的三维均衡。《博弈圣经》中把博弈的“局中人”区分出了决策人和对抗者的先后次序,他又把博弈中的二人对局看成是三维的三个角色;一个是决策人0,一个是对抗者1,还有一个裁判2,根据高熵模型的规则,他们三个得分基本相等。博弈圣经著作人首先知道了未来的0、1他俩各自赢的粒子量是相等的,这是一个伟大的发现。他就是根据粒子二维状态建立的三维(私湍)也就是国正论,并对它进行映射均衡,实现了博弈取胜的单方占优。就是赢了。
纳什一生中没有说出二维粒子对局时的平衡,也没有说出三维粒子区分时的均衡。所以纳什就根本不知道在博弈中怎样取胜。 瑞典皇家科学院,经济学奖委员会委员斯塔尔说;纳什均衡是一个博弈取胜的幻想,因此,纳什在世期间不会做出博弈如何取胜的解释,所以他一直保持沉默。
以往谈囚徒困境和纳什均衡的人,就是张冠李戴、捕风捉影、“以讹传讹”,都是用一个模糊的概念搬来搬去,坐在办公室里凭空假想,对天论道,从无知到无聊争论了半个多世纪。博弈论是赌博理论,是真正赌徒的矛盾对决,股市是赌场,股民是赌徒,他们是在玩一种大型的金融轮盘赌,每一次决策下注都有不同的赔率。博弈圣经著作人说;只有把输赢的结果量化成粒子的三维编码0、1、2,再用量化的筹码表现出输赢与均衡结果的语文学理论,那才是真正有价值的经济学理论。
今日我们用博弈科学的发展眼光再看博弈论、矛盾论、概率论,还有所谓的经济学名著,无论多么伟大的经济学天才,使用上述的这些理论,都不知道怎么占优,不知道怎么能赢。
更为讽刺的是,一本本博弈论著作,古老的内容千篇一律,里面没有几句精彩的话,没有几个经典的词,更没有定理、定律、定义和法则。至今一个个博弈论专家、矛盾论专家、概率论专家和外行知道得一样多。
只讲输赢的博弈论、
非白即黑的矛盾论、
简单乘除的概率论、
已经受到来自三维概念的未来时间、无限空间、实体特性的极大限制。而博弈论、矛盾论、概率论和西方经济学一样都不是完美的理论,已经不能指导博弈实体政治、博弈实体经济、博弈实体军事、博弈实体外交、博弈实体社会,向更高文明的方向发展,更不能指导和平与富足如何才能流向未来。
《博弈圣经》在166节中写道:“那些身穿黑色礼服,年迈的绅士们,为博弈的进步捧走了人类最高的诺贝尔奖,这是人类博弈的最高水平,假如他们进入娱乐场,在百家乐的赌台上搏击,我想他也会像拳击运动员一样被击败在拳台上,这一定是一个事实,他必须接受这个事实,一定会被裁判渎秒。”
以往经济学家为了降低风险,建议投资多元化,“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这种分散投资的经济思想,实在是经济学家对博弈取胜的无奈。一个资深的经济学家或博弈论专家在赌场赌桌上的表现比一个智力不全的人还占弱势,这是无情的博弈事实。几个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管理的股票炒股公司,因亏空也关门大吉了。《博弈圣经》在453节有一段风趣的表述:“我们根本不能完全理解大自然,或许人们不如老鼠在寻找食物时能选择最近的路程,那是大自然的拓扑几何图像的捷径。”
(片段)
来源:美国资讯网 博弈圣经;经济学世界十部经典著作
美丽心灵讲述一位患有精神分裂症但却在博弈论和微分几何学领域潜心研究,最终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 故事 。它的原型是约翰·纳什。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美丽心灵原型约翰·纳什的故事,希望能帮到大家!美丽心灵原型约翰·纳什 美丽的头脑美丽的心 二十几岁时就做出惊人的数学发现,在经济学博弈论中享有国际声誉;30岁时,罹患妄想型精神分裂症,在天才与狂乱中历经痛苦。最终,因爱的力量与过人的智慧和勇气,使自己不至于沉入深渊。他就是“博弈论”大师、天才数学家约翰·纳什。曾荣获四项奥斯卡大奖、改编自约翰·纳什真实故事的好莱坞电影《美丽心灵》让这位大师走入了大众的视野。该片聚焦纳什一生在博弈论上取得的突破性成就及其与精神分裂症抗争的感人 事迹 。《美丽心灵》的主演、著名演员罗素·克劳在个人微博客上对纳什夫妇意外去世表示震惊:“美丽的头脑,美丽的心。” 从小性格孤僻爱读书 约翰·纳什,1928年出生于美国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从小就很孤僻的纳什,宁愿钻在书堆里,也不愿出去和同龄的孩子玩耍。那个时候纳什的数学成绩并不出色,因为他经常使用一些奇特的解题 方法 ,小学老师常向他的家长抱怨纳什的数学有问题。 到了中学,老师在黑板上演算了整个黑板的习题,纳什只用简单的几步就能解出答案。中学 毕业 后,纳什进入了匹兹堡的卡耐基梅隆大学学习,之后又进入卡耐基技术学院化学工程系。1948年,大学三年级的纳什同时被哈佛、普林斯顿、芝加哥和密执安大学录取。在普林斯顿自由的学术空气里,纳什如鱼得水,21岁博士毕业,不到30岁已闻名遐迩。 提出“纳什均衡”理论 1950年,纳什获得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博士学位,他在那篇仅仅28页的博士论文中提出了一个重要概念,也就是后来被称为“纳什均衡”的博弈理论,它最著名的一个例子就是“囚徒困境”。 “纳什均衡”是他21岁博士毕业的论文,也奠定了数十年后他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基础。那时的纳什被形容“就像天神一样英俊”,他的才华和个人魅力吸引了一个漂亮的女生,当时麻省理工学院物理系仅有的两名女生之一——艾丽西亚。1957年,他们结婚了。 30岁患精神分裂症 1958年,纳什因其在数学领域的优异工作被美国《财富》杂志评为新一代天才数学家中最杰出的人物。然而,正当他的事业如日中天、家庭美满幸福的时候,30岁的纳什得了严重的精神分裂症,并连续两次被送入精神病院,他的妻子艾丽西亚表现出钢铁一般的意志,她挺过了丈夫被禁闭治疗、孤立无援的日子。 正当纳什本人处于梦境一般精神状态时,他的名字开始出现在上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的经济学课本、进化生物学论文、政治学专著和数学期刊的各领域中。他的名字已经成为经济学或数学的一个名词,如“纳什均衡”、“纳什谈判解”、“纳什程序”、“德乔治-纳什结果”、“纳什嵌入”和“纳什破裂”等。 纳什的博弈理论越来越有影响力,但他本人却默默无闻。大部分曾经运用过他的理论的年轻数学家和经济学家都根据他的论文发表日期,想当然地以为他已经去世。即使一些人知道纳什还活着,但由于他特殊的病症和状态,他们也把纳什当成了一个行将就木的废人。 康复后获得诺贝尔奖 20世纪80年代末期,纳什渐渐康复,从疯癫中苏醒,而他的苏醒似乎是为了迎接他生命中的一件大事:1994年,他和其他两位博弈论学家海萨尼和泽尔腾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综合京华时报记者潘珊菊新华社 解释·博弈论 博弈论又被称为对策论,既是现代数学的一个新分支,也是运筹学的一个重要学科。 博弈论主要研究公式化了的激励结构间的相互作用,是研究具有斗争或竞争性质现象的数学理论和方法。博弈论考虑游戏中个体预测行为和实际行为,并研究它们的优化策略。生物学家使用博弈理论来理解和预测进化论的某些结果。 博弈论已经成为经济学的标准分析工具之一。在生物学、经济学、国际关系、计算机科学、政治学、军事战略和其他很多学科都有广泛的应用。 基本概念中包括局中人、行动、信息、策略、收益、均衡和结果等。其中局中人、策略和收益是最基本要素。局中人、行动和结果被统称为博弈规则。 美丽心灵原型约翰·纳什遇车祸身亡 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博弈论创始人约翰-纳什和妻子所乘出租车遭遇车祸,两人双双遇难。曾经获得奥斯卡奖的电影《美丽心灵》就是以纳什为原型。约翰·纳什因发表两篇关于非合作博弈论的重要论文,彻底改变了人们对竞争和市场的看法。他证明了非合作博弈及其均衡解,并证明了均衡解的存在性,即著名的纳什均衡。 电影《美丽心灵》 美丽心灵讲述一位患有精神分裂症但却在博弈论和微分几何学领域潜心研究,最终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数学家约翰·福布斯·纳什的故事。同名传记由西尔维雅·娜萨儿撰写,于1998年出版,电影则于2001年上映。 拍摄《美丽心灵》的想法始于制作人布莱恩·格雷泽在《名利场》杂志上看 到的一篇关于纳什的 文章 ,他被数学天才纳什起伏波折的人生经历深深打动了,而西尔维娅·纳萨尔的小说更加坚定了他将纳什生平搬上大银幕的决心。在争取到小说的改编拍摄权之后,格雷泽找来《终极证人》、《永远的蝙蝠侠》、《杀戮时刻》、《星际迷航》和《巫法闯情关》的编剧阿齐瓦·高斯曼执笔剧本。高斯曼的童年是和患有妄想症的小患者一起度过的,因为他的父母都是致力于 儿童 心理学的著名专家,高斯曼对影片素材有着独特理解,他希望探索现实与妄想之间的戏剧脉络,从而赋予影片以非凡的视角。
《美丽的心灵》约翰纳什的故事
他以前在普林斯顿大学的同事给他找了一些研究工作,后来他发表了一篇关于流体力学的论文,这是四年来他的第一篇成果。后来他再次离开去了欧洲,他在欧洲给家人寄些奇怪的明信片,上面都写着需解码的信息和数学定理。不久后他又回到美国,看起来非常憔悴。
1962年艾莉西亚提出离婚,约翰搬去和埃莉诺以及他的第一个儿子住。艾莉西亚抱怨说,他抛弃了她,没有给赡养费,而且因为送他去医院的事儿憎恨她。他在波士顿的同事帮他找了一间公寓,并安排他见心理医生,这个心理医生给他开了治疗精神病的物。之后他的病情开始显着改善,这是这么多年来第一次变回最初的纳什。他变得友好起来,自私的本性完全消失。他甚至开始和埃莉诺以及他的第一个儿子见面。
搬到波士顿后不到一年,他停止服药,导致旧病复发。他说停止服药,主要是因为他感到疲惫,无法专注于自己的工作。这一次,他不仅出现幻觉,还能听到声音。这些声音不断批评了他的行为,导致他的精神状况剧烈恶化。
1970年,艾丽西亚允许约翰搬去和她以及他们的儿子一起住,并承诺永不再送他去医院。她收留他,不是把他当作丈夫,只是不想让他流落街头变成无家可归的乞丐。他开始出现在普林斯顿大学,在校园到处写满数学公式,由于他的极端内向,所以被戏称为“幽灵”。学生中甚至流传着一个谣言——约翰发疯是因为他试图解决一个过于复杂的数学问题。
在接下来的十年里,他继续在校园里游荡,独立开展数学工作。在20世纪80年代,他终于克服了自己的心理疾病,屏蔽他大脑内的声音。他慢慢恢复起来,心理开始健全,并重拾了自己的社会角色 。他说,他决定进行理性思考是他康复的原因。
重回理性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在博弈论中均衡点的想法终于得到了关注,并成为现代经济学的基石。经济学家大多用他的理论来预测世界经济的动态。尽管担心会有失颜面,诺贝尔委员会还是决定在1994年授予纳什诺贝尔经济学奖。一个人患精神分裂症这么多年还能康复并得此殊荣,这让世人都很震惊。
生前,纳什在普林斯顿的数学系任教。他和艾丽西娅结婚,发现自己的小儿子和自己一样也患有精神分裂症。他还与他的长子约翰•斯蒂尔恢复了联系。约翰的一生将在罗素•克劳饰演的电影《美丽心灵》中不朽。
1928年6月13日,约翰?纳什出生在西维吉尼亚州勃鲁费尔。
当纳什还是一名高中生时,就阅读E?T?Bell的著作《数学家》。他曾成功地证明了一项费玛的经典定理,即关于一个整数的P次幂,其中P是一个素数。
那时他也做电器和化学实验。以后纳什进了匹兹堡的卡内基技术学院主修化学工程。
纳什在卡内基(现在的卡内基—梅隆大学)学习,享有全额乔治?威斯汀豪斯奖学金。纳什毕业时,有两个学校的奖学金供他选择,或者哈佛或者普林斯顿。由于普林斯顿出的奖学金高,离家近,且有德克教授在旁鼓励他去,最后,纳什决定去普林斯顿上研究生。这里的德克教授就是发现囚徒困境问题,并作博弈论研究的人。
1948年9月,年仅20岁的约翰?纳什来到普林斯顿的这个沸腾的研究环境。他来到数学系,带上卡内基工学院的R?L?达芬的只有一句话的推荐信。这封信简单地说:“此人是一个天才。”作为他的论文导师,德克教授几年后写道:“有时我认为这封推荐信未免夸张,但是我认识纳什愈久,愈倾向于同意达芬是对的。”
1950年,纳什毕业后,先在普林斯顿做了一年讲师。1951年夏,他去了麻省理工学院数学系,做C?L?E?莫尔讲师。在那里,纳什设法解了一个古典的有关微分几何的未解决的问题,它也与广义相对论中发生的几何问题有关。这是求证平直(或“欧几里得”)空间中抽象黎曼流形的等容积可嵌性问题。但是这个问题,虽然是古典的,被作为一个未解决问题却议论得不多。
1956—1957学年,纳什获得一笔阿尔弗雷德?P?斯洛安赠款,可以在普林斯顿的高等研究所做临时研究员。在那里他研究了另一个涉及偏微分方程的问题。问题也得到解决,但不幸的是意大利的恩尼奥?德?乔治比他早一点解决了这个难题,从而他有资格获得数学家的斐尔德奖章。
对策论(即所谓的博弈论)于本世纪初由一些数学家率先提出,涉及到用数学公式表达棋、牌类选手下棋和出牌技巧。1944年,大数学家约翰?诺伊曼与经济学家奥斯卡?摩根斯坦相识于普林斯顿大学,并合作出版了《对策论与经济行为》一书,该书标志着策略对策论取得了重大进展,并且成功地把对策理论与经济分析结合在一起。从此,普林斯顿大学成为世界对策理论研究中心。1950年,该校年仅22岁的数学博士约翰?纳什连续发表了两篇划时代的论文:《N—人对策的均衡点》、《讨价还价问题》。次年,他又发表了《非合作对策》。这一切为非合作对策理论以及合作对策的讨价还价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为对策论在50年代形成一门成熟的学科做出了创始性的贡献。
长期以来,纳什主要在纯数学领域从事学术研究,其数学成就也是十分显著的。然而,他对经济学研究产生重大影响的还是在对策论上,可以概括为两点:第一,纳什明确地区分了合作对策与非合作对策,并指出,在合作对策中可以达成有约束力的协议,而在非合作对策中,则不能达到;第二,对于两人以上的非合作对策,可能出现什么样的结果,纳什提出了分析方法,这一方法可以用“纳什均衡”来称谓。后来对策论的许多讨论,都是建立在纳什均衡这一概念之上的,或修正它,或完善它。
纳什均衡可以这样来理解,如果其他局中人不改变策略,任何一个局中人都不能通过改变自己的策略来得到更大的效用或收益。纳什进一步证明,在有限个局中人参加的有限行为对策中,至少存在一个这样的均衡。
如何来解释纳什均衡呢?假定在某一对策中,如果每一局中人都熟知他的对手们所选择的策略,局中人关于对策可能达成一致;但如果局中人倾向于选择一种不一致的策略,则就不会有人考虑这种一致而自我强迫服从这种策略。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自我强迫协议是组成一个纳什均衡的必要条件。但是,并不是每一个纳什均衡都是一个自我强迫协议。
如何达成对策的一致呢(即纳什均衡)?纳什认为,一个可行的方法是所有局中人进行直率的谈判。我们并不能保证局中人会达成一致,也无法说会达成何种一致;但是,若达成的一致是上述自我强迫型的,则一定是一个均衡,而且是纳什均衡中的一个集合。
纳什均衡在对策论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然而,它存在几个突出问题:第一,一个对局可能有一个以上的纳什均衡。第二,有一些对局则根本不存在纳什均衡;第三,纳什均衡假定:每个人将别人的策略视为给定,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策略,即如果其他局中人不变换策略,任何单个局中人不能通过单方面变换策略来提高他的效用或收益。这种完全信息的假定并不符合实际情况。第四,并不一定导致帕累托最优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所谓“囚犯的难题”。参与一桩犯罪的两个罪犯被隔离审讯,每个囚犯有交待(并供出他人)与否定参与过两项选择。如果只有一个局中人交待,他将得到宽大,另一个将被罚6个月监禁;如果都否认,他们将依法监禁一个月;如果都交待,他们将都被监禁3个月。结果两人为了各自的利益均将坦白交代——似乎是明智的策略,也是一种纳什均衡策略。然而,最终的结局并不是两人所期望的。这就意味纳什均衡并不导致帕累托最优。
对策论(即所谓的博弈论)于本世纪初由一些数学家率先提出,涉及到用数学公式表达棋、牌类选手下棋和出牌技巧。1944年,大数学家约翰·诺伊曼与经济学家奥斯卡·摩根斯坦相识于普林斯顿大学,并合作出版了《对策论与经济行为》一书,该书标志着策略对策论取得了重大进展,并且成功地把对策理论与经济分析结合在一起。从此,普林斯顿大学成为世界对策理论研究中心。1950年,该校年仅22岁的数学博士约翰·纳什连续发表了两篇划时代的论文:《N—人对策的均衡点》、《讨价还价问题》。次年,他又发表了《非合作对策》。这一切为非合作对策理论以及合作对策的讨价还价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为对策论在50年代形成一门成熟的学科做出了创始性的贡献。
几何在小约翰19岁时,仅用没有刻度的尺子与圆规便构造出了正17边形。并为流传了2000年的欧氏几何提供了自古希腊时代以来的第一次重要补充。非欧几何是小约翰的又一重大发现。有关的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1792年,即小约翰15岁那年。那时他已经意识到除欧氏几何外还存在着一个无逻辑矛盾的几何,其中欧氏几何的平行公设不成立。1799年他开始重视开发新几何学的内容,并在1813年左右形成较完整的思想。小约翰深信非欧几何在逻辑上相容并确认其具有可应用性。虽然小约翰生前没有发表数论1801年发表的《Disquisitiones Arithmeticae》是数学史上为数不多的经典著作之一,它开辟了数论研究的全新时代。在这本书中,小约翰不仅把19世纪以前数论中的一系列孤立的结果予以系统的整理,给出了标准记号的和完整的体系,而且详细地阐述了他自己的成果,其中主要是同余理论、剩余理论以及型的理论。同余概念最早是由L.欧拉提出的,小约翰则首次引进了同余的记号并系统而又深入地阐述了同余式的理论,包括定义相同模的同余式运算、多项式同余式的基本定理的证明、对幂以及多项式的同余式的处理。19世纪20年代,他再次发展同余式理论,着重研究了可应用于高次同余式的互反法则,继二次剩余之后,得出了三次和双二次剩余理论。此后,为了使这一理论更趋简单,他将复数引入数论,从而开创了复整数理论。小约翰系统化并扩展了型的理论。他给出型的等价定义和一系列关于型的等价定理,研究了型的复合(乘积)以及关于二次和三次型的处理。1830年,小约翰对型和型类所给出的几何表示,标志着数的几何理论发展的开端。在《Disquisitiones Arithmeticae》中他还进一步发展了分圆理论,把分圆问题归结为解二项方程的问题,并建立起二项方程的理论。后来N.H.阿贝尔按小约翰对二项方程的处理,着手探讨了高次方程的可解性问题。小约翰在计算的谷神星轨迹时总结了复数的应用,并且严格证明了每一个n阶的代数方程必有n个复数解。在他的第一本著名的著作《数论》中,作出了二次互反法则的证明,成为数论继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在这部著作的第一章,导出了三角形全等定理的概念。代数 小约翰在代数方面的代表性成就是他对代数基本定理的证明。小约翰的方法不是去计算一个根,而是证明它的存在。这个方式开创了探讨数学中整个存在性问题的新途径。他曾先后四次给出这个定理的证明,在这些证明中应用了复数,并且合理地给出了复数及其代数运算的几何表示,这不仅有效地巩固了复数的地位,而且使单复变函数的理论的建立更为直观、合理。分析在复分析方面,小约翰提出了不少单复变函数的基本概念,著名的柯西积分定理(复变函数沿不包括奇点的闭曲线上的积分为零),也是小约翰在1811年首先提出并加以应用的。复函数在数论中的深入应用,又使小约翰发现椭圆函数的双周期性,开创椭圆积分这一重大的领域;但与双曲几何一样,关于椭圆函数他生前未发表任何文章。1812年,小约翰发表了在分析方面的重要论文《无穷级数的一般研究》,其中引入了高斯级数的概念。他除了证明这些级数的性质外,还通过对它们敛散性的讨论,开创了关于级数敛散性的研究。随机 18岁的小约翰发现了素数分布定理和最小二乘法。通过对足够多的测量数据的处理后,可以得到一个新的、概率性质的测量结果。在这些基础之上,小约翰随后专注于曲面与曲线的计算,并成功得到高斯钟形曲线(正态分布曲线)。其函数被命名为标准正态分布(或高斯分布),并在概率计算中大量使用。
在学术上,豪尔绍尼在20世纪50年代初发表了关于在福利经济学和在伦理学中应用冯·诺伊曼—摩根斯坦效用函数以及关于可变爱好福利经济学的论文。他在阅读了纳什1950—1953年期间的四篇有关博弈论的著名论文之后,对博弈论产生兴趣,并进入这一研究领域。
下面是豪尔绍尼的学术研究的轨迹。1956年,他说明了周生和纳什的谈判模型的数学等价形式并且陈述了最优威胁策略的代数差别标准。1963年,他把夏普莱值(Shapelyvalue)延伸到没有可转移效用的博弈,并且表明他的新解概念是夏普莱值和纳什有可变威胁谈判解的推广。在1967年和1968年发表的一篇论文中,他说明如何把一局不完全信息博弈转化为一局有完全而不完善信息的博弈,以便可用博弈论分析。在1973年说明“几乎所有”混合策略纳什均衡可以重新解释为一个适当选择的有随机波动报酬函数的博弈的纯策略严格均衡。
对策论(即所谓的博弈论)于本世纪初由一些数学家率先提出,涉及到用数学公式表达棋、牌类选手下棋和出牌技巧。1944年,大数学家约翰·诺伊曼与经济学家奥斯卡·摩根斯坦相识于普林斯顿大学,并合作出版了《对策论与经济行为》一书,该书标志着策略对策论取得了重大进展,并且成功地把对策理论与经济分析结合在一起。从此,普林斯顿大学成为世界对策理论研究中心。1950年,该校年仅22岁的数学博士约翰·纳什连续发表了两篇划时代的论文:《N—人对策的均衡点》、《讨价还价问题》。次年,他又发表了《非合作对策》。这一切为非合作对策理论以及合作对策的讨价还价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为对策论在50年代形成一门成熟的学科做出了创始性的贡献。
从大气中提取二氧化碳并将其转化为有价值的化学物质和燃料的技术燃烧煤炭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将碳以二氧化碳的形式释放到大气中,而生产甲醇和其他有价值的燃料和化学品则需要碳的供应。目前还没有经济或节能的方法来从大气中收集二氧化碳并利用其生产碳基化学品,但匹兹堡大学斯旺森工程学院的研究人员刚刚在这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该小组与一种被称为金属-有机框架或“MOFs”的纳米材料合作,这种材料可用于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与氢原子结合,将其转化为有价值的化学物质和燃料。“我们的最终目标是找到一种低能耗、低成本的MOF,能够将二氧化碳从混合气体中分离出来,并使之与氢反应,”约翰逊博士说。“我们发现MOF可以使二氧化碳分子轻微弯曲,使它们更容易与氢反应。” 约翰逊研究小组在皇家化学学会期刊《催化科学与技术》上发表了他们的发现。《华尔街日报》在封面上刊登了他们的研究成果,展示了二氧化碳和氢分子进入MOF并以CH2O2或甲酸(甲醇的化学前体)的形式离开的过程。要使这一过程发生,分子必须克服一个要求很高的能量阈值,即氢化势垒。约翰逊博士解释说:“氢化势垒是向二氧化碳中添加两个H原子所需要的能量,而这两个H原子将把这些分子转化成甲酸。换句话说,这是把H原子和二氧化碳分子结合起来形成新化合物所需要的能量。在我们之前的工作中,我们已经能够通过分裂两个H原子来激活H2,但是直到现在我们还不能激活CO2。 降低氢化障碍的关键是确定一种能够预激活二氧化碳的MOF。预激活是通过将分子放入正确的几何形状,正确的位置,或者正确的电子状态来为化学反应做准备。在他们的工作中建模的MOF通过将其放入一个稍微弯曲的几何形状中以较低的势垒接受进入的氢原子,从而实现了CO2的预激活。 这个新MOF的另一个关键特性是它与二氧化碳上的氢分子有选择性的反应,这样活性位点就不会被二氧化碳阻断。“我们设计了一个MOF,它的结合位点周围的空间有限,因此没有足够的空间来结合二氧化碳,但仍然有足够的空间来结合H2,因为它比H2小得多。”我们的设计确保了二氧化碳不会与MOF结合,而是可以自由地与框架内已经存在的H分子反应。 约翰逊博士认为,完善一种既能捕获二氧化碳又能将其转化为二氧化碳的单一材料在经济上是可行的,可以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净含量。“你可以从发电厂的烟气中或者直接从大气中捕获二氧化碳,”他说。“这项研究缩小了我们寻找稀有物质的范围,使我们能够将一种假设的技术转化为对世界的真正益处。”
关于生命的起源这个概念有两种解释:一,宇宙生命的起源;二, 地球三维时空里生命的起源。两者有关联,但是两个是不同的概念。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是在宇宙生命的基础上产生的,没有宇宙生命,不会有地球上的生命。地球不是孤立的,它是宇宙的一个微小的组成部分,相对于宇宙来说,它比一粒几乎看不见的微尘还要小。决不会发生这种情况:地球与宇宙毫无关联而独自产生生命,只能是地球生命来源于宇宙生命,是宇宙生命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在研讨地球生命起源之前,必须先研讨宇宙生命。 有测试手段可以证实,具有重演性,人类称之为科学。一时无测试手段,无法证明的只能说是"假说",一旦被证明之后,才可称之为科学。现代文明就是这样规定的。按照这种规定,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一切宗教的理论,以及巫学、神学、气功学等等都不是科学,而仅仅是一种文化现象,有待科学慢慢去证明,也许需要一万年之后,方可证明其真伪。 宇宙是一个虚空,无边无际,无始无终,没有时间,没有空间,这就是宇宙的定义。宇宙的核心是一个无限巨大,无边无际的能量团,或称光能团,或称光、音、气混合能量团。这个光能团,对于凡人来说是一巨大的不可见白光团,佛门称此白光能量团为:大日如来佛。它就是生命的本源。这个宇宙生命体,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受想行识,它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道门称此为一,为道。佛门说:那是不可思议。道门说:那是无言语可表达,高速旋转的白光能团。由于是不可思议的高速,故而犹如静止一样,如如不动。高速产生极性,可称为阴极与阳极,九天玄女以"--"表示阴极,以"-‘表阳极,并以此排出八卦,进而推演出连山古易。印度佛学以大日如来佛来称呼和描述这个宇宙白光能量团;中华神学是以太极图、八卦来称呼和描述这个宇宙高能核心。 白光无边无际的向外扩散,在外围,出现或者说分解成三元色光团。即红光能量团、黄光能量团(亦称金光能量团)和蓝光能量团。道门或是中华神学称此现象为一分二(即阴、阳),再分三(即三元色),三生万物即由三元色分别交合组成光彩缤纷、五颜六色的大千世界。佛教则称,红光能量团为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蓝光为东方药师佛,琉璃光世界,金光为释迦牟尼佛娑婆世界;又称由三元色相互交合而产生的各种各样颜色的光能团为无数的佛以及无数的大千世界,并称三元色是最高层次的天,越向外扩展,天的层数越低。上述即是佛门与道门无法用语言描述和表达的宇宙观。 地球所在的巨大的银河系,距离宇宙核心无边无际的遥远;而处于宇宙的边缘,整个银河系,只是宇宙边缘的一粒微尘;人类生存的地球是这粒微尘中,更为细小的尘埃;在这粒尘埃上生存的人,使用他们所造的科学仪器,目前是难以测量宇宙的。 三元色,以及由三元色拼成的各光色向外飘落的光子(此光子不是现代物理学中所说的光子),就是宇宙散落的生命体(这里亦称之为生命光体,或生命光能团),它的本性与大日如来佛、三元佛以及无数光佛一样,无始无终,不生不减,是永恒存在的。 飘落到地球同围的生命光能团,就是地球生命的起源,或称之为天上来客,或称之为灵光、灵、性光、灵巫等等。 现代地球人可以就地取材制造机器人,装配电脑使之具有思维,这种现象可称之为人造人,有机人制造的无机人。灵也是用这种办法,就地取材,制造出可以自行繁殖的有机人,各种有机动物,各种有机生物,并付之以生命,即灵进入有机体体内,利用有机体,作为生命的临时载体。一部分高能量灵体,不使用这种有机体作载体,而是使用无形体,即天人。一些能量很低的生命体是以被称之为鬼的形式存在。佛学把这种现象划分为六道,不同等级能量的生命光团只能进入不同的道,但生命体的能量可以聚合变大,可以分解变小,因此佛门又称此现象为六道轮回。 中华神学,把不同等级的生命光能量团划分成五个等级,即天仙、神仙、地仙、人仙、鬼仙,但鬼仙中有自由飘游的"孤魂野鬼",也有所谓不可飘游的,即能量几乎全部丧失的地狱之鬼。 上述理论或假说或臆想,就是佛学、道学、巫学、神学、气功学等等的理论基础,也是修行与修炼的理论基础。 所谓修行与修炼,就是通过一定的方法,吸取宇宙虚空中飘移的光能量体,从而使自身生命光能量团的能量级别加大,以求得向上的飞升。 有一种情况是:所吸收的飘移来的光能量体的能量,远远大于自身生命体的能量,就会出现附体现象,或神经错乱现象,或是人格分裂现象,这种情况多发生在女巫身上。民间不少妇女,在一场大病之后,外界灵体乘虚而入,而产生附体现象。 另一种情况是:吸收了不相合的光能量体,产生得病的现象,而这种病在医院里又无法诊断或治疗,这就是社会上所说的因果病,气功学所说的不良信息病,巫学所说的鬼魂附体病。 如果因某种情况,生命光能团失去了功能,此时会发生植物人现象。 因此,对于修行及修炼者来说,在修行或炼功中,要有选择地有控制地吸收和摄取宇宙虚空中与你有缘份的光能团,或称光子。所谓出偏、走火入魔,就是吸收了不良或与你有对抗性的光能量体。
关键词:管理会计;发展;回顾;展望 20世纪以来管理会计(1)的发展,丰富了会计学科的内容,改变了人们的会计理念,标志着会计学科已经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本文在回顾中西方管理会计发展的基础上,展望管理会计的未来发展方向。 一、20世纪西方管理会计发展的回顾 自从会计学科产生“同源分流”之后,管理会计得到迅速的发展。20世纪管理会计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一)追求效率的管理会计时代(20世纪初到50年代) 20世纪管理会计的发展源于1911年西方管理理论中古典学派的代表人物——泰罗(F.W.Taylor)发表了的《科学管理原理》(PrinciplesofScientific Management)。伴随着泰罗科学管理理论在实践中的广泛应用,“标准成本”(Standard cost)、“预算控制”(Budget control)和“差异分析”(Variance analysis)等这些与泰罗的科学管理直接相联系的技术方法开始被引进到管理会计中来(余绪缨,1983)。与此同时,会计学术界也开始涉及管理会计有关问题的研究。从1918年开始,哈里森(G.C.Harrison)一直致力于标准成本的研究,先后发表了《有助于生产的成本会计》(Cost Accountingto Aid Production)、《新工业时代的成本会计》(Cost Accounting in the New Industrial Day)和《成本会计的科学基础》(Scientic Basis for Cost Accounting)等著作。1919年创立的美国全国成本会计师协会(2)有力地推动了标准成本计算的开展。到20年代,标准成本已经十分普及并有了很大发展。1930年,哈里森还把他对标准成本计算的研究成果写成了《标准成本》一书(费文星,1990)。1920年美国芝加哥大学首先开设了“管理会计”讲座,主持人麦金西(J.O.Mckinsey)被誉为美国管理会计的创始人。1921年6月美国国会颁布了《预算与会计法》,对当时的私营企业推行预算控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为了全面介绍预算控制的理论,麦金西于1922年出版了美国第一部系统论述预算控制的著作《预算控制论》(Budgetary control)。同年,奎因坦斯(H.W.Quaintance)出版了《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入门》(ManagerialAccounting:an Introduction to Financial Management)一书,第一次提出了“管理会计”这个名称。1924年麦金西又公开刊印了世界上第一部以“管理会计”命名的著作《管理会计》(ManagerialAccounting)。同时,布利斯(Bliss)所写的一部管理会计方面的著作《通过会计进行经营管理》(ManagementThrough Accounts)也问世了(杨宗昌等,1992)。美国会计史学界认为,上述几部著作的出版,标志着管理会计初步具有统一的理论。 以标准成本、预算控制和差异分析为主要内容的管理会计,其基本点是在企业的战略、方向等重大问题已经确定的前提下,协助企业解决在执行过程中如何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经济效果问题。尽管如此,同企业管理的全局、企业与外部关系等有关问题还没有在管理会计体系中得到应有的反映。这个时期的管理会计追求的是“效率”(Efficiency),它强调的是把事情做好(DoingThingRight)。 (二)追求效益的管理会计时代(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西方国家进入了所谓战后期。这时的西方国家经济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形势,战前曾风靡一时的“科学管理学说”就显得非常被动,其重局部、轻整体的根本性缺陷暴露无遗,并不能与之相适应。正是由于泰罗的科学管理学说的根本缺陷,不能适应战后西方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和要求,它为现代管理科学所取代,也就成为历史的必然。现代管理科学的形成和发展,对管理会计的发展,在理论上起着奠基和指导的作用,在方法上赋予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和技术,使其面貌焕然一新。 在50年代,为了有效地实行内部控制,美国各大企业普遍建立了专门行使控制职能的总会计师(Controller)制。1955年美国会计学会拟定计划,对施行控制最常用的成本概念加以明确。在1958年的一份研究报告中,又以管理实践中的各种管理会计方法为素材,对其本质意义和使用方法作了说明。在该份报告中明确地指出了管理会计基本方法即标准成本计算、预算管理、盈亏临界点分析、差量分析法、变动预算、边际分析等,从而组建了管理会计方法体系的基础。60年代,电子计算机和信息科学的发展,产生了“业绩会计”和“决策会计”,从而使管理会计的理论方法体系进一步确定。1962年贝格尔(Becker)和格林(Green)发表的《预算编制和职工行为》(Budgetingand Employee Behavior)对管理会计的另一个重要内容——行为会计作了精辟的论述。进入70年代之后,又有柯普兰(Caplan)的《管理会计和行为科学》(ManagementAccountingand BehavioralScience)、霍普伍德(Hopwood)的《会计系统和管理行为》(An Accounting System andManagerialBehaviour)等优秀著作问世。上述这些著作对管理会计理论方法体系的形成与完善具有一定的意义。到70年代末,美国学术界对于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的研究可谓达到了高峰,仅以成本(管理)会计命名(3)的专著和教科书就有近百种之多,可谓群芳竞香,百花争艳。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当属穆尔(Moore)和杰德凯(Jaedicke)合著的《管理会计》(Managerial Accounting)、纳尔逊(Nelson)和米勒(Miller)合著的《现代管理会计》(ModernManagerial Accounting)和霍恩格伦(Horngren)的《管理会计导论》(Introduction to ManagementAccounting)等。这些著作在美国相当流行,被公认为美国各大学会计专业的权威教材(杨宗昌等,1992)。这个时期的管理会计追求的是“效益”(Effective),它强调的是首先把事情做对(Doing Right Thing),然后再把事情做好(DoingThing Right)。至此,管理会计形成了以“决策与计划会计”和“执行会计”为主体的管理会计结构体系。 (三)管理会计反思时代(20世纪80年代) 进入80年代,由于“信息经济学”(InformationEconomics)和“代理理论”(AgencyTheory)的引进,管理会计又有新的发展。但是,面对世界范围内高新技术蓬勃发展并广泛应用于经济领域,管理会计又显得有些过时落伍。“管理会计过时了”,“管理会计的理论与实践脱节”等呼声很高。 在西方管理会计的发展历程中,管理会计的研究存在两大流派:传统学派和创新学派(李天民,1988)。传统学派主张从早期的标准成本、预算控制和差异分析的立场出发,一切以成本为中心,重视历史经验的积累,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加以发展,并就如何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提高经济效益提出一些新课题。传统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查尔斯。T.霍恩格伦(Charles.T.Horngren)教授、哈佛大学的罗伯特。N.安东尼(Robert.N.Anthony)教授、德克萨斯大学的威尔思(Wells)教授、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罗伯特。W.斯卡彭斯(Robert.W.Scapens)教授等。查尔斯。T.霍恩格伦教授的《管理会计导论》(Introductionto Management Accounting)可以算是传统学派的代表作。创新学派主张尽可能采用诸如数学和行为科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研究管理会计问题。他们强调全面创新,偏好数学模型,依靠计算机技术解决预测、分析和决策所面临的复杂问题。创新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是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的罗伯特。S.卡普兰(Robert.S.Kaplan)、大平路德大学的托马斯。H.约翰逊(Thomas.H.Johnson)等。卡普兰的《高级管理会计》(第一、二版)是创新学派的代表作(4)。在70年代至80年代初期,传统学派指责创新学派理论脱离实践,复杂的数学模型远离现实世界。而创新学派则指责传统学派视野狭隘、观念陈旧、方法落后,难以适应新经济环境的要求。但“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脱节”是西方管理会计理论研究共同关注的问题。 这场纷争促使西方管理会计理论研究进入一个反思期。正是这场纷争改变了卡普兰的观念。进入80年代之后,一贯极力倡导管理会计研究必须大量引进数学分析方法,使之朝着紧密化方向发展著称的创新学派代表人物卡普兰却认为管理会计研究方法必须改弦易辙,主张会计学者必须走出办公室,到实践中去,以寻求新的理论与方法(Kaplan,1983)。这标志着管理会计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反思期(毛付根,1995)。 早在1984年,卡普兰就指出:对于那些尚未从事会计实务的人而言,有关管理会计实务方法的知识纯粹来源于教科书,而管理会计教科书中的方法与实例有相当一部分内容缺乏系统的观察与实验。特别是一些研究人员依然在追求构建高度复杂但却日益偏离实际的数学分析模型。实际上,这些缺乏实践基础而又故弄玄虚的数学模型通常使实务工作者感到扑朔迷离,难以在实践中应用(Kaplan,1984)。为此,卡普兰认为,没有经过实践检验的会计理论是空洞的理论,没有理论指导的会计实践则通常带有盲目性。在会计科学的发展,理论与实践常常不同步,经验研究(Empirical Research)方法却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一个有效的途径(Kaplan,1986)。 1987年,卡普兰与约翰逊合作出版了轰动西方会计学界的专著《相关性消失:管理会计的兴衰》。他们认为近年来的管理会计实践一直没有多大变化。目前的管理会计体系是几十年前研究成果的产物,难以适应新的经济环境。这种早已过时的管理会计体系目前存在很大的危机,管理会计信息失去了决策的相关性。他们认为,现行的管理会计体系必须进行根本性的变革,才能适应当今科学技术与管理科学发展的新经济环境(Johnson and Kaplan,1987)。针对上述观点,西方管理会计学家作出了积极反映。有代表性的当属英国伦敦经济学院布拉米奇(Bromwich)和比姆尼(Bhimiani)合作的调研报告《管理会计:发展而不是革命》。该报告回顾了英国对管理会计实践所开展的各项研究,认为尽管近年来英国管理会计在知识体系和技术方法上并没有多大的变化,但是,管理会计实践的性质却发生了重要变化。他们并不认为管理会计目前存在着十分严重的危机,即便存在的话,也不像约翰逊和卡普兰说得那么严重。由此,他们也不认为管理会计体系需要革命性的彻底变革,而是应该在现有基础上,通过对管理会计实践经验的研究,特别是通过案例研究逐步摸索出一套能够与实践相结合的理论与方法体系。他们强调这个体系的建立应该是对现有管理会计体系的不断发展与完善,而不是对其作出彻底的否定和根本性的变革(Bromwichand Bhimiani,1989)。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斯卡彭斯(Scapens)则认为探讨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距应该从管理会计的理论本身去找原因,不能仅从客观方面找理由或责备实际工作者。从管理会计理论方面而言,存在两个比较严重的问题:(1)管理会计的知识体系不能满足决策者的需要;(2)管理会计理论所依据的某些假设与现实不符。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管理会计研究人员需要重新研究管理会计的理论基础,并深入了解实际情况。这是探讨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原因并寻求缩短两者差距的正确办法(Scapens,1991)。 为此,卡普兰等人致力于管理会计信息相关性的研究,迎来了一个以“作业”(Activity)为核心的“作业管理会计”(Activity-basedManagement Accounting)时代。从1988年到1990年,罗宾。库珀(Robin Cooper)和卡普兰连续在《成本管理杂志》(Journal ofCostManagement)推出多篇论述作业成本计算(Activity-basedCosting,ABC)的文章,从而在西方掀起了一场“作业成本计算”研究浪潮。“作业成本计算”和“作业管理”(Activity-basedManagement,ABM)成为西方管理会计教材的“新宠”。与波特提出的“价值链”(Value Chain)观念相呼应,管理会计借助于“作业管理”,又致力于如何为企业“价值链”优化服务。管理会计在20世纪80年代取得许多引人注目的新进展都是围绕着管理会计如何为企业“价值链”优化和价值增值提供相关信息而展开。 纵观20世纪90年代以前管理会计发展历程,现代管理会计沿着“效率→效益→价值链优化”的轨迹发展。这个发展轨迹基本上围绕“价值增值”(Value-added)这个主题而展开(5)。 (四)管理会计主题转变的过渡时期(20世纪90年代) 进入90年代,变化是当今世界经济环境的主要特征。基于环境的变化,管理会计信息搜集的任务从管理会计人员转移到这些信息的使用者,保证了企业能以一种及时的方式搜集相关信息,并据此作出反应。管理会计突破了管理会计师提供信息,管理人员使用信息的旧框框,而由每一个员工直接提供与使用各种信息。由此,管理会计信息提供者与使用者的界限将逐渐模糊(Anthony Atkinson,etc,1997)当然,管理会计也有助于促进企业适应环境的变化。例如,企业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变化导致“作业成本计算”与“作业管理”的产生,而“作业成本计算”与“作业管理”的应用又有助于“企业再造工程”(Corporation Reengineering)的实施,从而推动了企业组织的变革,提高了企业的竞争能力(胡玉明,1998)。这时,管理会计的主题已经从单纯的价值增值转向企业组织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性上来。因此,20世纪90年代可视为管理会计主题转变的过渡时期。 科学的发展总是渐变式的发展。“科学发展的特点之一是继承性”(葛家澍,1981)。美国密执根州立大学(MichiganState University)希尔兹认为管理会计研究正经历一场复兴,有关管理会计研究方面的著作和研讨会在不断增加,在由企业发起的研究活动中,学术研究人员起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Micheal D.Shields,1997)。希尔兹在美国会计学会(AmericanAccountingAssociation,AAA)主办的《管理会计研究杂志》(Journal ofManagementAccounting Research)1997年第9卷上发表了题为《90年代北美管理会计研究》(Researchin ManagementAccountingby North Americans in the 1990s)的论文,对1990~1996年刊登于《会计、组织和社会》(Accounting,Organizations and Society)、会计评论(The Accounting Review)、《当代会计研究》(ContemporaryAccountingResearch)、《会计与经济学杂志》(Joum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会计研究杂志》(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和《管理会计研究杂志》等六种主流杂志上有关成本管理会计研究的152篇论文进行归类分析。从这些论文可以看出,管理会计研究的主题(Topics)、研究所涉及的理论基础(Theories)、研究方法(Research methods)和背景(Settings)都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与此同时,滑铁卢大学(UniversityofWaterloo)的阿特金森(AnthonyA.Atkinson)等学者发表了题为《管理会计研究的新趋向》(NewDirectionsin ManagementAccountingResearch)的论文。根据阿特金森等学者的研究,20世纪90年代西方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发展趋势体现在以下三个研究领域:管理会计在组织变化中的地位与作用、管理会计与组织结构之间的共生互动性、管理会计在决策支持系统中的作用(Atkinson,etc,1997)。 平衡计分卡(Balanced Scorecard)是90年代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最为重要的发展之一,引起管理会计理论研究人员和实务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平衡计分卡是一种以“因果关系”为纽带,战略、过程、行为与结果一体化,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相融合的绩效评价系统。通过财务维度(Financial perspective)、顾客维度(Customerperspective)、内部业务流程维度(Internal Business Processes perspective)和学习与成长维度(Leaning and Growth)全面评价企业的经营绩效。而所有维度的评价都旨在实现企业的一体化战略。这是一种体现战略导向的超越财务的绩效评价系统(Kaplan and Norton,1996;2001)。 二、我国管理会计发展的回顾 人们普遍认为我国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才开始引进西方管理会计。其实不然,建国初期我们便有西方管理会计的“责任会计”,只是当时不称为“管理会计”。 (一)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与国营企业制度相适应的管理会计及其中国特色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是一个巨型企业,国营企业只是这个巨型企业的一个生产车间。国营企业的生产计划由国家统一确定下达。从管理会计的角度看,国营企业充其量是一个“成本中心”,最多也就是一个“人为利润中心”。既然成本是一个效率指标,成本计划及其完成情况便成为国家考核国营企业完成生产任务的重要手段。成本及其考核是计划经济时代可作为的事情。此外,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的产品由国家统一定价。国家以企业的成本为基础确定产品价格即“产品价格=产品成本×(1+成本利润率)”,这也就使国家必须重视企业成本管理制度建设,通过企业成本管理制度确定企业成本项目和成本开支范围。否则,企业成本失控,将导致产品价格失控(6)。国家自然重视以成本为核心的内部责任会计,以期限度地降低成本,提高稀缺资源的使用效率。这种对以成本为核心的内部责任会计的重视体现在国家颁布的各种成本管理制度上(胡玉明,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