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科论文>资本主义论文

浅析马克思早期著作以人本学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价值批判视域

2016-11-02 16:52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本文结合马克思早期的著作,分析了其以人本学为住到的资本主义价值批判视域。

 

  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都存在着同一性和斗争性,其自身包含的对立统一关系也一样体现在社会制度上,社会秩序中有维护和支持它的力量,同时也暗藏着批判、否定和反对的力量。不得不承认,马克思毕生都在找寻和揭露资本主义制度的那一部分否定力量,但是不同时期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的视域不尽相同。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马克思继承并发展了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并从人本学的角度审视着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借用法国马克思主义学者阿尔都塞的术语,即马克思的《手稿》建立在费尔巴哈人本学总问题的基础上,总问题即提出问题的方式和话语的逻辑结构。

 

  从1843年秋开始,马克思在巴黎对古典经济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写下了十个对经济学的系统研究笔记,学界称之为《巴黎笔记》,并把其中对古典政治经济学进行哲学批判的三个主要笔记本称之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在《手稿》中,马克思开始从经济学的角度对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进行解析。马克思把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研究结合起来,这使他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资本家对立的经济现实,看到了古典经济学家的劳动价值论同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由此,马克思从经济实情出发分析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异化劳动现象。

 

浅析马克思早期著作以人本学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价值批判视域


  异化概念主要在德国古典哲学中得到发挥,在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哲学中异化都是核心概念,它主要揭示了人与其活动和创造物之间的关系;表现为主体通过对象性活动创造了一个客体,客体却成为一种独立的力量控制和占有主体。青年马克思的异化概念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的传统,不同的是马克思将其用于资本主义劳动过程中,从而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非人道的一面,呈现了资本主义私有制中产业工人被奴役的生存状态。具体而言,异化劳动包括四个规定,首先指工人同自己劳动产品的对立,马克思指出这种对立主要表现为随着资本主义产品数量的增加带来的却是工人在物质和精神上的日益贫乏。因为工人生产的越多,他能够消费的越少;他创造价值越多,他自己越没有价值、越低贱;工人的产品越完美,工人自己越畸形;工人创造的对象越文明,工人自己越野蛮劳动为富人生产了奇迹般的东西,但是为工人生产了赤贫,劳动生产了宫殿,但是给工人生产了棚舍。劳动生产了美,但是使工人变成畸形。为什么会出现工人与产品之间这种对立呢?马克思认为之所以出现这种结果是因为工人在生产过程中也是异化的,从而推出了异化劳动的第二个规定性。这主要表现为劳动成为了一种强制劳动,劳动只是工人满足其它需要的一种手段;工人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按照马克思此时对人的界定,人的本质应该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而由于工人同劳动产品和劳动过程的异化,所以导致了人与其类本质的异化,从而推出了异化劳动的第三个规定性。最后,由于人与劳动产品、劳动过程以及类本质的异化,因此也导致了人与人的关系的异化。

 

  异化劳动理论展现了青年马克思对产业工人的人文关怀,然而对其理论前提进行分析,可以发现马克思在此对人的本质进行了先验的价值预设,在马克思看来人的本质应该是自由自觉的劳动,一个种的整体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资本主义现实却导致了人的本质的扭曲,人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潜能被抑制,因此可以说资本主义社会是不道德的。这种对人的本质的先验预设正是传统人本主义哲学的特质。这是传统人学中应该之间的矛盾之延续,其逻辑批判的内在动因是先验的应有现有的伦理性对立。这种具有启蒙意味的原子式的个人主义价值理念正是当时马克思进行批判的主要支撑点。另外,超验性的价值王国也体现在马克思对怎样超越异化现象的论述过程中。在青年马克思看来超越异化则要扬弃资本主义私有财产,因为私有财产是异化劳动的产物,而随着私有财产的发展又进一步加剧了人的异化。在《手稿》私有财产和共产主义这一节中,马克思指出对私有财产的积极的扬弃意味着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就是说,作为一个总体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是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和在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范围内生成的。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对比历史唯物主义时期的共产主义理论,可以发现马克思所说的这种共产主义是一种哲学共产主义,主要是从哲学意义上描述共产主义的图景,借助的基本公式是人的本质的异化和复归。哲学共产主义较之粗陋的共产主义和民主或专制的共产主义虽然对私有财产的认识有所进步,但仍是建立在具有唯心史观性质的人本主义哲学基础之上,因此缺乏历史的根基。

 

  作者:李明俐 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624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