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科论文>三农问题论文

试论新农村 新三农 新文明

2015-07-22 11:32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2006年是“十一五”开局之年。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显示,“十一五”时期(2006年~2010年)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基础的关键时期,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迈出重大步伐的关键时期,是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加速推进的关键时期。
  2005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255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493元,两者之比为1∶3.22,城乡差距继续扩大。至今,全国仍有近5万个村不通公路;一半的行政村没有通自来水;3亿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亟待解决;60%以上的农户没有用上卫生厕所;2%的村庄还没有通电。中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初步具备了加大力度扶持“三农”的能力和条件。2006年,国家财政支农资金增量超过上年,尤其是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会增加。
  “新农村”究竟新在何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新农村”建设的五句话: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新农村”当然还是农村,只是具有了新的内涵和面貌,所以是新农新村了。人们常常将新农村建设理解为“城乡一体化”,理解为城市的扩张、农村的消亡。事实上,我国城市化急剧的平面扩张所带来的巨大挑战就是乡村的版图在缩小,绿色田野在减少。工业化、城市化旗帜下的这种历史趋势,并非没有边界性的生态要求。直言之,中国需要保留桃花园般的乡野风光和田野生活来滋润我们的情怀。
  “新农村”建设也可以理解为“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但我愿赋予“城乡一体化”以新的涵义。传统上,“城乡一体化”通常被理解为城市社会与乡村社会从体制上的分割走向地理上的融合。我们反对二元结构、城乡分治中城市对乡村的歧视、忽视和漠视,却不得不承认生态学意义上的城乡差别不仅具有审美方面的价值,而且各自具备了发展的比较优势。在“生态文明”的绿色畅想中,城乡经济社会鸿沟逐渐填平的过程需要保持城乡各自的生态风貌。生活在缺乏绿地、绿色、绿意的城市世界中的人们心灵深处无不期待着回归自然的怀抱以安顿疲惫的身心。城市给予我们的是紧张严谨的工作人生,乡村展示的则是舒缓清新的田野世界。乡村自有城市不及的优势,如天地之大、山水之秀、生态之美、闲适之趣、农家之乐,等等。在“雨竹青青清水塘,灶火旺旺旺脸庞;不羡翡翠黄金宴,自乐农家饭菜香”的意境和欢娱中,我们感受到了“新农村”的奇异和魅力。因此,在“新农村”的地理边界中,照样可见内涵性的发展,凸现“城乡一体化”的伟大变革。换言之,“新农村”并不一定是用城市去替代农村,而是可以、也应该在具备城市品质的同时保持其朴实的乡村风貌。或者说,“新农村”就是城市的生活条件加上农村的山水明秀。“新农民”也将在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诗意环境中过上人人羡慕的品质生活。遥远的苏格兰闻名遐迩的就有那“风景这边独好”的乡村风貌。
  意义深远的是,“新农村”将告别“旧三农”,迎来“新三农”。一谈到“旧三农”,我们不免感到“悲怆”。“农民真穷、农村真落后、农业真危险”一度成为所谓的“中国病”的重要特征。但在“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我们却发现天地有大美,“三农”可大成。这就是生态经济、绿色经济、循环经济浪潮中托起的“新三农”——“农民真富、农村真美、农业真发达”!“新农村”要实现的就是“新三农”的梦想。当我们徜徉在绿意盎然的菜园、果园、茶园、竹园、花园中,“新农村”、“新三农”的景观将一扫“旧农村”、“旧三农”留给我们的伤痛和阴霾。华西村就是典型中的典范了。
  有人说,要让农民富裕就要减少农民、转移农民;“新三农”观却强调,使农民富裕更要培训农民、引领农民。目前,全国4.8亿农村劳动力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4.2亿,近九成农村劳动力的科技文化素质低下。政府有时不我待的历史责任培训农民,使其拥有致富的技能,同时引领农民焕发出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过耕读不误、诗书传家的美好生活。需要特别警惕的是,农村经济富裕之后的精神贫困可能吞噬发展成果。君不见“麻将文化”让多少人性迷失?!没有“新农村”,就没有“新三农”;没有“新三农”,就没有“新文明”。“新三农”的真正衡量标准当是生态之美、经济之富和精神之丰!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