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从目前我国经济形势看,扩大国内消费需求的关键在于启动消费需求。但消费需求的增长从某种意义上又取决于农村市场的开拓。开拓我市农村市场、扩大农村消费需求一定要立足于本地区实际,从分析本地区消费现状入手,采取多种有力有效措施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农村消费市场建设、优化农村消费环境,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树立健康积极消费观念,农村消费需求必然快速增长。
论文关键词:农村消费需求;农民增收;农村市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我市作为一个欠发达地区的农业大市,现有农村人口247万人,占城市人口72.5%,是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农村市场一旦打开,无论对我市农村经济增长还是对全市整体宏观经济协调,皆意义巨大。所以,我们要立足我市农村消费现状,分析农村消费不足的制约因素,结合新农村建设的时代背景,探寻拉动我市农村消费需求的对策。
一、我市农村居民消费现状
近年来,我市农村人口的消费状况有了较大改变,农民生活消费水平逐年提高、消费结构日趋优化、消费热点纷呈,农村整体消费市场潜力巨大。
(一)农村居民消费水平逐年得到提高,但消费水平的层次低于城镇居民。近十年来,中央高度重视农村经济的发展,连续多年不断出台富农惠农的相关政策,在促进农村居民收入稳步增长的同时,生活消费水平逐步得到提高。2008年,我市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人均4072元,比2000年增加2772元,年平均以23.3%的速度增长。但是城乡消费水平仍然存在较大差距。
(二)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渐趋优化,消费热点纷呈。www.133229.CoM“九五”以前,我市农村居民生活消费表现为吃饱穿暖的消费特征,其生活消费支出的顺序为:吃、穿、住、用,主要是解决温饱的问题。近十年来,随着农村市场经济的完善与发展,农村居民收人增加,生活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渐趋优化。在吃饱、穿暖、住好的基础上,享受型消费开始显现,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及用品的比重逐渐下降,用于文化教育、交通通讯、医疗保健、其他服务的比重逐渐上升。
(三)我市农村整体消费市场潜力巨大。第一,我市农村人口比重大,但消费比重小,使我市农村市场富有开拓潜力。我市农村人口2008年末为247.2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72.5%。从人数上说,农村的消费额应比城市大。但事实是,2008年农村消费品零售额只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34%,刚到三分之一。据国家统计局测算:如果农村居民每增加1元的消费支出,就会带来2.08元的生产性支出和消费需求,如果我市每个农民多消费1元钱,就会拉动全市消费需求500万。由此可见,我市农村市场具有很大的市场容量和消费群体,如果将农村消费者消费积极性调动起来,将会给我市消费市场带来无限生机。第二,我市农村消费需求量大,但市场占有率低,使拉动农村消费需求上升的空间较大。我市农村人口密集,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正处于整体上从温饱走向小康,消费倾向相对较高,随着购买力的上升,对耐用消费品的需求渴望将进入快速增长阶段。特别是城镇居民对洗衣机、电冰箱、空调机、移动电话、家用计算机等消费品的日益普及和消费引导,无疑将带动农村居民的拥有和消费愿望。对广大的农村居民来说,任何商品的普及率只要提高1个百分点,就可以增加万件(台)的消费需求。加上农民对农业机械和建筑材料的需求与日俱增,以及对医疗保健的期望,因此,农村市场拥有巨大的潜在消费需求。第三,农户家庭收入及存款增多,但购买力表现弱,为引导合理消费、形成有效需求提供契机。2000年至2008年,我市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增长了4.8倍。2008年底我市人均储蓄10807元,比2000年增长3.1倍,使农村居民的储蓄存款形成了一个可长期挖掘的潜在购买力。随着中央对解决“三农”问题,特别是对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民收入的思路越来越清晰,政策越来越优惠,农民收入增长和生活水平提升将会进入一个薪的层面。因此调动农民手中的现金将其转化成现实购买力,引导其合理消费形成有效需求,对于促进农村消费市场繁荣有着重要作用。
二、拉动农村消费需求的对策建议
(一)当务之急是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农民没有收入,就没有购买力,就扩大不了消费。所以,增加农民收入是拉动农村内需的最为关键的环节。从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来看,它也是拉动经济实行平稳较快发展的正确选择。这是个社会系统工程,单靠农民力所不能及,只有靠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依靠社会各相关部门共同协调努力,才能更好地推进。
1、要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为农民增收夯实基础。农业现代化的切入点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现农业的产业化,根本途径是对农村的生产方式进行革命性的变革,也就是要从一家一户的小生产转变成为更有效率和效益的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的大生产;要大力培育“名、优、特”农产品,集中生产,形成规模,使生产与市场相结合,实现产销两旺、增产增收。在调整农村产业过程中,要因地制宜,注重实效,将本地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生产优势,将产品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要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提高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
2、要搞好剩余劳动力劳务输出和转移。劳务输出是我市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目前,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约70万,占农村劳动力的47.2%。提高农民工工资收入成为我市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之一。政府应重视农民工就业、创业工作,有组织地进行劳务输出,使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流动。具体可以借鉴朝阳县做法。这样既能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化,又能有效提高农民的现金收入比重,扩大农村居民消费需求。
(三)关键之举是加强农村消费市场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消费环境。长期以来我市农村消费市场体系不完善,这严重影响了农民的消费积极性和消费档次的提高。要激发农民的消费热情,改善农村消费环境须要做好以下几点:
1、不断完善市场机制,建立充满生机的农村市场体系。首先要从分析不同地区、不同收入水平条件下的农民的消费心理和消费习惯人手,呼吁生产厂家努力开拓针对满足农民消费需求的产品研发。还要在商品流通的各个环节上,为农民消费商品提供便利。其次,要特别重视农产品市场的建设,建设一批农贸市场和专业批发市场,切实解决农产品卖难的问题。对此一方面要继续推进“万村千乡”工程,进一步扩大农家店覆盖面;另一方面政府要引进和鼓励一些实力较强的商业企业进农村,以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吸引他们到农村设置商业网点,方便农民购物,刺激农民的消费需求。再次,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市场管理,严厉查处假冒伪劣商品,保护农民消费权益和消费信心。
2、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改善和优化农村消费环境。不仅让农民有消费的能力,也让农民有消费的好环境和心情。首先,进一步增加对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投入,满足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农民消费需求的增长产生的对农村基础设施发展的要求。由于我市地处西部地区,县乡财政状况困难,因此,各级政府应进一步增加对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投入,比如兴修水利基础设施、植树造林、兴修农村道路和桥梁、兴修农村电网、有线电视和铺设自来水网、治理水土流失等劳动密集型基础设施,既可以改善农村生产和生活的条件,使广大农村具备生产和消费的基础设施,又可以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直接和间接的增加农民的工资性和劳务性收入。这也是新农村建设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其次,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也是创造良好消费环境的一个重要方面。加快农村城市化发展不仅可以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水平,而且可以成为启动农村消费市场的切入点。因为目前我市农民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与城市居民存在较大差异,走农村城镇化道路,有利于新型消费理念的示范效应的扩散。
因此,我们要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搞好规划,把现有的中小城镇发展成上档次、上规模、商业发达、环境优美,能容纳更多农民居住的地方,成为农村商品的集散地和农民购物的天堂。
(三)确保之措是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及福利体系,树立健康积极消费观念
1、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及福利体系,不仅有利于稳定农村居民的未来收入,而且有利于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消费倾向取决于收入预期。社会保障是民生之盾,只有保障措施到位,农民才敢放心消费。当前最紧要的是要建立和完善城乡统筹、公平合理的社会保障制度。一要全面实施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二要加快农村医疗制度改革步伐,扩大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三要加快农村养老保险,最大限度的解决农民“老有所养”的问题。四要加强对农业的金融支持,进一步加大农村信贷力度。五要完善农业保险制度。针对农业生产的双重风险约束,政府应站在切实保障农民利益的角度,积极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适度发展商业性农业保险。近年,人保财险朝阳分公司在致力于“三农”建设上多措并举,先后开办了温室大棚保险、政策性能繁母猪保险、玉米种植保险等农业保险。尤其今年的玉米大农业保险旱灾理赔,为灾年我市农村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受到中央和国家级媒体关注。只要农业生产中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得到尽可能地规避,那么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就可以充分调动起来,农民的收入预期也就可以长期稳定下来。
2、结合新农村建设,渗透现代文明,引导农民树立健康、积极的消费观念和方式。受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消费习惯和观念影响,农民摒弃落后消费习惯,养成健康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各级政府应通过行政手段和舆论宣传加以积极引导,广大乡村党员和领导干部更要以身作则。要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引导农民适度消费,通过宣传不断更新他们的消费观念,教育农民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这不仅关系到农村消费市场的扩大,而且也关系到使农民尽早过上现代文明的小康生活。因为,农村新生活必然伴随现代文明的渗透,引导农民接受现代化城市文明和工业文明,更重要的是观念的更新。要通过向农民宣传新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的优越性,改变长期以来固有的落后保守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鼓励他们在收入许可范围内适度超前消费。还应当深入到农村,在农村形成一种氛围,针对农民重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文化消费的现象,要鼓励开展精神文化消费,促进农村消费市场多样化发展,这对启动农村消费市场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