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科论文>三农问题论文

对农民增收的几点试想

2015-10-15 09:35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要:伴随农业发展日趋重要,农业增肥已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一个有效途径,通过有效利用中心城区的大粪,能够为深山边远地区的乡村增加农作物所需养分;此外,根据不同蔬菜对养分的吸收不同,科学且合理地换种蔬菜,可充分利用土壤中各层次的养分,这也能够进一步提高农作物产量,为农民增加收入。

  关键词:增肥;土壤;换种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由此看出,三农问题特别重要。在农村,一般地说,相对于土地耕种而言,增加农民收入,主要取决于农作物总产量的增长,农作物总产量的增长又决定于扩大播种面积和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尤其是在我们深山边远地区。从另一方面来说,同农作物产量之间存在关系的指标主要有:耕地深度、良种面积比重、施肥量及耕地机械化程度等。在现有耕地机械化以及耕地深度基本不变的情况之下,农作物产量与良种面积比重和施肥量息息相关。在此理论的指导之下,笔者深入贵州省织金县、大方县、毕节市和黔西县的多数乡镇进行了无结构式访谈,到耕地上具体地调查访问,通过对调查问谈的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和研究,从中发现,导致农作物(以玉米为主)产量不能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施肥量少。由此可知,施肥量极大地制约本土农作物总产量的增加,尤其在低投入高产出的农村小城镇集约型发展的要求之下,如何增加天然肥(即农肥,如大粪、土灰)呢?借此,笔者提出“农业增肥”这一做法,下面就此谈几点试想,以供参考。
  一、有效利用中心城区的大粪,能切实为乡镇农业增肥
  (一)现实中的假设
  作为人口相对密集的社区,具有一定的社区区位优势,其中,就人口多而言,该区具有的厕所也相应多,每月生产大粪总量是不可低估的。若是中心城区有1万户居民,平均以50~100户公用或只有一个厕所,平均每户人口为3人,(以核心家庭为主,即多为父母与未婚子女共同居住和生活的家庭类型,所以视平均每户人口为3人)每天每人产粪约为3斤,则每月能生产大粪总量为2.7万~5.4万斤,用载重量为3吨的1辆车拉,要用4.5~9次才能拉完,每年能产生的大粪共32.4万~64.5万斤,用载重量为3吨的车拉,要拉54~108次才能拉完。从经济学角度来看,每年产生的大粪总量相当于多少斤人工化肥?这是可想而知的。此外,这也能够为农民节省一大笔资金;而且就大粪来说,对于农作物生长、土质变化、空气变化等可以说是污染少,甚至是无公害的,对于建立可辐射性的、典型的科技良种推广示范区,对于在农民思想上和经济利益上深化科技兴农,对于县域反贫困以及发展县域性社区经济等都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作用和长远意义。
  同理,在人口密集区,该区所生产的灰也是很多的,这些灰(如煤灰等垃圾)多数含有有利于农作物生长的营养元素,如钾、氮等。倘若每月每户平均倒出的灰是10斤,则1万户人家每月倒出或生产10万斤左右;每年生产的灰有120万斤。按照每3斤中约有2斤渣计算,除渣后每年该区能生产可用灰至少40万斤。
  (二)假设后的做法
  1.进行有关大粪状况的社会调查研究,其课题为“某县(市)城内现有厕所状况的调查”,如对织金县县城区现有厕所进行调查,采用量表进行,并且科学地制定课题的总体方案。
  (1)该调查涉及的主要指标在经过操作化后为:1)厕所的所在地,2)厕所的所有者及其联系方式,3)厕所月产量、年产量,4)厕所的类型;
  (2)统计公厕、无偿提供或有偿(指低偿)提供大粪的厕所数量,并计算大粪生产总量。
  2.在调查统计后,倘若大粪生产总量达到一定量后,在进行以下各项准备:1)申请资金;2)利用资金购买运输车、装运的粪箱(不锈钢制品)一口、小粪车(木制品)5辆;3)在城心区合适位置,挖一口具有可造作性(即可以倒、存、放的,又具有安全、保质等功能)的粪坑,在资金充足的情况下,有必要加盖石棉瓦。
  3.设置一个具有专业(指农业专业,如农学及其相关专业)知识及其综合知识及其技能的人才兼任该计划的负责人,对本项工作负责任;每月轮流一次在县委、县政府后勤处抽借驾驶员一名。
  4.根据各卫星乡镇的地理状况及其特点,最佳选择优化设置2个(或3个)村民组,各组有30~50户农民,其中,要求其土质一般、贫困人口多、地处交通要道或有公路达到、相对较集中的村民组;并且在已经选定的各村村民各挖一口粪坑。从而初步形成示范区,重视本村民组青年农民素质培养(指在农业方面的培养)。

  5.大力宣传科技兴农的现实意义。第一,通过所在乡镇领导(科技副乡长)及其工作人员深入每一户农民家庭进行宣传、说服,并相当程度地承诺无偿帮助农民,以及凭借广播电台、电视台、传单、标语、讲座、谈心会和竞赛等方式,让农民知道自己会受益;第二,在中央电视台CCTV-1上打广告或向农业部、农业厅等相关主管部门收集较为可靠的优良品种的相关信息,尤其是科技良种的购买处、栽培技术、技术指导、有利于农业发展的农业机械或化学产品售后信息服务等;第三,政府领导或相关负责人应当主动牵头,积极为农民和有关商人搭桥,重视正确引导与合理化管理;第四,做好阶段性或成果性的工作反馈,及时采取对策,进一步促进示范区农业的发展;第五,做好产后服务工作,在条件成熟时,应当适当购买先进设备,把农产品制成或转化成初级产品或半成品,做好销售及其售后服务;第五,在初步取得丰硕成果或阶段性成果后,加大对示范区的成果性宣传,组织各乡镇有志农民参观、谈心,进一步普及科技兴农思想及其落实,扩大该“成果”的社会效应,让农民真正体会到科技兴农能使自己富裕的现实意义。从而使示范区的精神与成就向周边各乡镇、村、组辐射,又进一步推进科技兴农在农村遍地开花,真正深入农民心中,进一步促进乡镇(尤其是卫星乡镇)和谐发展。
  二、因地制宜地换种种蔬菜,可切实为乡镇农业增肥
  科学且合理地换种种植蔬菜,可充分利用土壤养分。不同蔬菜对养分的吸收不同,把需氮较多的、需磷较多的和需钾较多的蔬菜轮作,或把深根性蔬菜同浅根性蔬菜轮作,就可以充分利用土壤中各层次的养分。一般需氮较多的叶菜类后茬最好安排需磷较多的茄果类。吸肥快的黄瓜、芹菜、菠菜,后茬最好种次年对有机肥反应较好的番茄、茄子、辣椒等。并且,不同蔬菜合理轮换种植,可使病原菌失去寄生环境从而减少或消失。如黄瓜枯萎病、蚜虫等,也可侵染其他瓜类蔬菜。若改种非葫芦科蔬菜,会起到减少或消灭病虫的效果。又如葱、蒜采收后种大白菜,可使大白菜软腐病明显减轻。如实行粮菜轮作、水旱轮作,对控制土壤传染性病害更有效。此外,种马铃薯等会增加土壤酸度,而种玉米、南瓜等会降低土壤酸度。所以,用对酸度敏感的葱类作为玉米、南瓜的后茬,可获高产。种豆科蔬菜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而长期种需氮较多的叶菜类,会使土壤中营养元素失去平衡,因此,要把生长期长与生长期短的、需肥多与需肥少的蔬菜合理搭配种植。一些生长迅速或栽培密度大、生育期长、叶片对地面覆盖度大的蔬菜,如瓜类、甘蓝、豆类、马铃薯等,对杂草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种胡萝卜、芹菜等发苗慢、叶小的蔬菜时,杂草易滋生。将这些菜轮换种植,可明显减轻草害。
  总之,对于农村增肥,只有有效利用现有资源,敢于采取科学的合理的方法(如增施有机肥、提高肥料利用率、改良土壤、防止土壤退化……),加强耕地土壤质量监测体系、基本农田质量和沃土工程综合示范基地建设,加快平衡施肥推广和耕地地力建设,提高耕地土壤动态监测和预警能力,保证耕地用养平衡和肥料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达到对耕地数量和质量实施长效管理和保护的目的,才能切实地做好农业工作,才能切实地提高农民的收入,进一步推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