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根本和支柱,农村的稳定发展关系到我们社会的发展和稳定。但是,目前我们的农业机制建设仍然薄弱,农村的发展仍然落后,农民的增收问题仍然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难题,为此,本文主要探讨农业经济增长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力度,进而推动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民收入增加,仅供同仁参考。
0引言
研究农业经济增长对农民收入影响因素,主要体现为消费需求、投资力度、产品出口以及科学技术的应用等,我们要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充分的分析,根据这些影响因素制定合理有效的措施,来不断促进农业经济的快速增长。
一、农业经济结构调整是增加农民收入的必要选择
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新阶段即是对农业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的阶段。我国现代农业经济的发展开始进入了由市场决定产业结构、产品数量由需求多样化、优势化决定产品品种和产品质量。因此,调整农业经济结构的基本指导素质和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是实现十五农业经济发展目标的重要举措。
主要体现为,一是调整农产品的品种和品结构,提高优质品率,形成有效供给则增加农民收入的前提和基础;二是调整农村产品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销售业,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是实现产品增值和农民增收入的主要途径;三是调整农业产业的组织结构,在农地适度规模的基础上,实现农业的企业化、产业化经营,是提高农民收入的主要组织保障;四是优化农业生产的地区布局,发展特色农业,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组合,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
二、农业经济增长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分析
经济增长对农民收入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增长程度影响政府对农村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1994年开始实行的分税改革、地方税和中央地方共享地方共享税划分税种,地方税成为地方财政的主要来源。经济增长程度直接影响政府的财政收入,经济发达地区地方财政宽裕,地方政府有能力对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进行较大投入。农业基础设施的改善有利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村居民收入的增加。
2、经济增长程度影响农村人力资本的积累。地方财政的宽裕还促使政府增加农村医疗卫生、教育和文化事业的投入,这些投入有利于提高农村劳动力的身体素质和文化教育水平,增加农村的国科资本积累。农村人力资源素质和人力资本水平对农民收入有决定性的影响。
3、经济增长为农民提供就业和食利机会。区域经济的增长提供大量的商业机会,吸引投资进行区域开发,对于原住民来说,投资的涌入带给个人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区域开发导致土地升值的为原住民带来土地利益收益,这种食利机会是以区域机会是以区域核心城市为中心向外辐射的,城市周边农村与边远农村相比,前者可以获得更高的区域经济增长溢出收益。总之,区域经济增长促进了原住农民的非农业收入的增加。
三、农业经济增长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因素
1、对农民消费需求的影响,中国对农产品的消费需求,直接影响了现代农业经济的增长,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增长。但是一些农村地区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再加上农村的生活水平不高,农民对农产品的需求不是很大。不同地区的农产品需求不同,从而要根据消费需求的不同合理调整农业经济市场。
2、对农民投资力度的影响,只有投资才能可以获得经济效益,加强对农业经济的投资力度就能够更好地促进农业经济的增长。政府对农业经济的投资主要是通过对当地银行进行贷款的方法,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许多银行不断进行改革,走商业化道路,但是农业效益不高将会给银行带来风险,许多银行为了减少风险对农业相关项目的贷款不断减少,对农业项目投资力度的减少,不利于现代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3、对农产品出口的影响,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产品出口已是加快现代农业经济增长的重要经济模式。提高中国农产品的出口量,可以增加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同时还能够促进农业经济的快速增加和提高广大农村群众的收入,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4、对农村的科学技术影响。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先进的科学技术,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不仅可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还能够减少相应的投资成本。现在中国农业相关的科学技术还不是很发达,还不能够实现农业的现代化生产。
5、对制度的影响,政府出台的农业经济的相关制度对农业经济的增长也有很大的影响,政府出台的减少税收的制度、制定相关的农业经济法律体系、相关农业技术的培训制度等对农业经济的增长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政府要根据农业经济的相关特点来制定符合农业经济增长的相关制度,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农业经济的增长。
四、促进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1、巩固、完善和加强支农惠农政策。增加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继续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进一步加大对财政困难县乡和产粮大县的支持力度。
2、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加快乡镇机构改革、农村义务教育改革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建立精干高效的农村行政管理体制、政府保障的农村义务教育体制、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制度。同时,推进征地制度、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继续清理和化解乡村债务。
3、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支持农业科技项目,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完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和服务体系,鼓励农业科技进村入户。
4、加快农业经济信息化建设
农业经济的发展取决于信息化建设和程度,对外界信息缺乏了解导致农副产品市场经济的调节能力减弱。特别是当前的个别偏远地区,涉农市场信息阻塞,导致当地的农特产品无人知晓,没有销售渠道,从而严重制约当地农民增收和农业经济发展,也影响农产品市场的经济平稳。因此,加快农村经济的信息化建设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
6、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必须尽快提高农民的整体文化素质,提高其对市场经济的认识,农民培训是当前教育体系中的薄弱环节,要逐步构建农村终身教育体系,尽可能保证农民子女都能上得起学;推广农民工重点实用技术的培训,对其进行新型农民创业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努力提升农民的思想观念、知识水平、职业能力、以提高不同年龄段农民的文化水平。
7、进一步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财政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进一步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加大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是为农民创造生存条件、保护生态环境、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实现农业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也是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
8、提高农村组织化程度:鼓励和支持投资大户及农民大力兴办农村经纪人队伍,批发市场、龙头企业、运销队伍和发展专业协会、服务实体等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与市场中介组织,采取合同契约、股份合作、统分结合、市场中介等多种形式,连接农民和市场,结合农业生产和科技推广,迅速建立起以农民及其合作。建立起以农业经济组织为主体的国家、集体、企业、农民相结合的农业社会服务体系。政府应快制订出关于农业经济组织运作的法律规范,以保障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主体和法律地位及生产经营自主的权利。
结语
农业经济的发展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把重点放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上。坚持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坚持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权益,进一步对农业发展的制度不断完善,加大对农业发展的资金投入,以此来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
作者:陈继志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 2016年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