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科论文>三农问题论文

农村PNO机制与农户融资信用研究

2015-09-29 09:02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 由于农户信用缺失所造成的融资难问题已成为阻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桎梏。本文试图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通过扶风县具体案例的深入剖析,探究农村PNO机制中信用形成的内在机理,论证农户信用融资的可行性, 从而探索出一条解决农户信用融资困境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农村PNO;农户信用;陕西省扶风县;融资


  一、问题的提出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是我国经济保持平稳增长的基本国策。对于农村信贷市场普遍存在的农户贷款难问题,基于传统的思想认为,金融部门应下大力气进行改革,以适应量大、面广、分散化、信用程度不高的农户资金借贷需求。然而对于已经进行商业化运作的金融部门来说,这种改革远远缺乏动力的源泉。从市场经济的角度出发,金融部门以信用风险控制为目标,也会因农户具有较高的信用风险而停止与之交往的进程。这不仅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相违背,也不利于授信微观主体的发展。另一种观点认为,政府应以财政补贴的形式,向农户发放小额无息或低息贷款。但从近几年的实践情况来看,这种缺乏激励机制的小额信贷,效果并不明显。
  因此,寻求农户自身信用的提高与发展机制,才是解决农户融资问题的根本途径。传统的观点普遍认为,应该从信用环境建设上下功夫,如:强化农户的信用道德建设、构建规范的社会诚信体系、完善信用法规、加强金融部门的信用风险管理等等。我们知道信用的重建和维护是需要付出代价的,目前在我国城镇征信体系尚未健全的情况下,想要在短期内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实现征信体系的普遍化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探索以较小的代价,较低的成本付出,获得农户信用重建的较大效果,成为本文研究的最大诱因。
  本文将以农户与金融部门间的融资信用重建为例,通过探究农村农户网络组织(peasant networks organization,PNO)机制中信用形成的内在机理,在扶风县构建农村PNO机制,以寻求和探索降低信用重建成本、提高信用度和履约率的具体途径,提高农户信用重建研究的深度和具体化程度。
  二、农户个体机会主义行为的信息经济学分析
  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户行为完全处于微观经济活动领域,且经济活动都摆脱不了人类行为的根本性——利益驱动性和有限理性。阿罗一德布鲁提出在竞争市场中一般的合约模型,缔约各方的不对称信息通常会引发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1]。假定有农户A和B, A、B双方互为博弈对手,如表1所示。
  若p=1,式(3)的左边就等于r1-r4(正值)。这表明在均衡状态下,存在一个避免机会主义行为发生的临界概率。在长期合作关系中,设 PT≈0且P*=1,即不存在缔约后的机会主义行为。因此在这些条件下,不需要为避免机会主义行为进行额外支付。
  因此,将农户的一次性博弈转化为重复博弈,可有效地控制农户的信用风险。
  三、通过农村PNO机制提升农户的融资信用
  由于银行与贷款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便产生了借款者所面临难题:第一,由于银行无法确定潜在的贷款者属于哪种风险类型,从而无法将高风险者排除;一方面,银行通过对贷款条件的设计,如非利息成本的增加,使大量的可信农户被排除在信贷范围之外[3]119-123;另一方面,这种甄别机制和横向监督,也使得银行的交易成本大大增加。因而银行只能实施信贷配给。[4,5]其结果是,银行有钱不敢贷,农户得不到急需的贷款。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在全球范围内,企业与企业之间相互合作与相互协调形成了各种网络合作组织,这种网络组织是界于市场和科层组织之间的一种中间层组织,有其特定的契约关系[2],而这类契约关系具有自我履约和防范机会主义的功能。[6,7]通过这种网络组织机制不仅大大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而且具有十分明显的信用提升功效。这是因为,一方面,个人的生命有限,采取机会主义行为的成本较低,而组织在某种程度上延续了个人的生命,从而有利于使一次性博弈变成重复博弈[8];另一方面,正如韦伯指出,参加社团网络组织等于获得一个“社会印章”(a social seal of approval),使得“团体惩罚”(类似一种“连坐制”)更为可能。[9]网络组织形式如表3所示。
  由表3可以看出,市场以低度信任、所有权分立为特征,企业以所有者一体化为特征。就目前而言,我国农村在建立市场制度目标上仍存在障碍,这是因为,如果运用市场机制,由于市场机制的不完善会引起大量交易成本。另一种选择就是一体化(企业化)。但由于农户往往资金有限,规模难以在短期内扩大;加之,我国农村在土地实行承包制以后,表现出的高度分散化作业,一体化短期内难以实现的。[3]146-148
  因此,当市场秩序与机制不完善时,与内部化相对的另一种选择是建立网络,2006年孟加拉国的成努斯(Humus)教授在乡村银行通过团体贷款[10]方式,使贫困者的信用得以成功的提升,由此而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这种贷款者之间负有连带责任的“团体贷款”可以看作是一种农户网络组织[3](peasant networks organization,PNO)。
  为什么农村PNO可以搭建和疏通银行与农户信贷的桥梁呢?
  第一是连带责任。农村PNO机制实施的这种连带责任可能使银行减轻贷中的横向监督[11],使监督成本得以有效地转嫁,从而改变银行的甄别条件,降低了农户信贷门坎。[12]同时,也诱使网络成员替代银行进行贷前的审查,它可以减轻交易成本。
  第二是信息优势。农村PNO成员相对于银行拥有信息优势,而这种信息优势是贯穿在贷款的所有阶段:贷前甄别,贷中横向监督和贷后的审查。
  第三是社会资本的有效运用。我国的小农经济(采邑经济)源远流长,其对经济组织演变的实际影响和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意识形态对社会演变的间接影响之大是难以估量的。[14]由于农村PNO成员具有小农经济的明显特征,社会约束的存在可以构成对违约者的惩罚机制。在没有担保的情况下,银行很难防止贷款者的策略性违约行为。[13]但是农村PNO机制的社会约束,可使它成为对违约者的一个可置信威胁。
  农村PNO机制的构建正是基于这种考虑,其成员同属于一个村,共同生活和生产,相互之间彼此了解,因而形成了长期的博弈合作关系,在此基础上实施融资信用互助,使农户的信用程度大大增强。

  四、实证分析
  陕西省扶风县是自1994以来我国开始试行小额信贷的试点县之一。从扶风县的成功经验来看,主要源于农村PNO机制的构建。其作法是采用由贷款者组成的互助、互督、互保网络组织形式——即农村PNO机制。
  1.来自金融机构的证据。
  我们选取扶风县农信社作为研究的样本,只所以选取农信社,是因为该县农信社在农贷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据扶风县人行统计显示,截至2005年5月末,该县农村信用社占全县农贷市场份额92.17%,国有银行占7.83%的市场份额,至2006年6月末,农村信用社占据全县农贷市场97%以上的份额,具体见表4。
  对于扶风信用联社及其辖内3家信用社,选择2005年的数据进行分析(见表5)。从对扶风信用联社及其辖内3家信用社的分析中也可以发现,农户PNO贷款的不良比率最低,扶风联社、城关信用社、南阳信用社、法门信用社2005年末的数据情况表明,农户PNO贷款形成不良的比率大大低于同一时期信用社全部贷款的不良比率,这就破解了农户信用程度不高的难题。另对南阳信用社的调查发现,截至2005年末,各项存款余额达4 378万元,各项贷款余额3 491万元,不良贷款占比为8.1 %。1999年,南阳信用社开始推行农村PNO信贷试点工作,随后农户信用贷款的投入逐年增加,至2005年末,农户贷款余额690万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20%。图2反映了2000-2005年末南阳信用社贷款结构的变化,从图2中可以发现,农户贷款占比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农村工商业贷款与农业企业贷款的占比却不断下降,这种贷款投向的转变与农村PNO贷款的低风险性是相联系的。图3给出了南阳信用社不良贷款占比变动情况,可以发现从2000年以来,随着南阳信用社贷款投向的变化,不断增加了的农户PNO贷款的投入,减少了其他风险较大的贷款的投入,信用社信贷资产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2.问卷调查的证据。
  据来自2006年4-5月份对陕西省扶风县的农户调查,在所调查的农户中(290个有效样本),一共有185户农户通过组建农村PNO,获得过来自农村信用社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共计350笔,总贷款金额为278.69万元。基于问卷分析的结果如下:
  从农户近年来信贷的可获得性情况来看,农户的信贷可得性有了很大的提高(见表6)。
  表7反映了2002-2005年获得贷款农户获得贷款笔数的变化。在所有样本农户中,63.79%的农户曾从信用社获得过贷款,这其中,占样本总数14.13%的农户在五年中获得了3笔贷款,2.09%的农户在三年中获得了4笔贷款。因此,对于农户而言,能够从信用社获得贷款,甚至每年都可以获得贷款,这样的融资状况完全来自于农村PNO机制,这种办法从根本上改善了农户的融资难的困境。
  五、结论性评价
  长期以来,中国形成了比较典型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使农村金融抑制相当严重。为此,2004-2006年连续三年的中央“1号文件”都对农村金融改革担出了比较明确的要求。然而,“嫌贫受富”是金融的天性,信贷资金的流向也不完全是政策的因素使然。调动各类金融机构投入农业、农村的积极性必须是可持续的和讲效率的,而不是靠行政强迫命令。因此,在激励金融机构进入农村的同时,如何通过组织创新,降低农村金融的交易成本是问题的关键。
  普遍的观点认为,农村市场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这是造成农村信贷市场贷款难的首要因素。从总体上看,中国的农村经济以小规模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其金融需求者通常居住分散、收入低下、生产季节性明显、单笔存贷规模型小、市场风险大、缺乏银行愿意接受的必要担保和抵押。由此可见,就当代中国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的矛盾来看,基于金融机构的改革路径己走到了尽头。破解中国农村金融之迷,需要有一种新思路和选择一条新的路径。
  本文正是从这一角度出发,通过经济学的分析,从组织形态上提出构建农村网络组织(PNO)的概念,并从理论上加以分析。指出提升农户信用贷款的根本出路在于农户信用程度的提高。通过实践证明,在现今条件下,农户网络组织(PNO)机制参与信贷市场,不仅是可行的,而且也是必要。
  致谢:感谢扶风县农村信用联社侯维新硕士在资料收集方面所提供的帮助。
  参考文献:
  [1]约翰•克劳奈维根.交易成本经济学及其超越[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122-124.
  [2] 张其仔.新经济社会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167-178.
  [3] 王静.涉农经济组织融资信用与金融支持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4] 王静.涉农经济组织融资与信贷配给[J].财经科学,2007(7):38-44.
  [5] WANG JING. A comprehensive credit rationing model basing on interest rate & non-interest cost[J].Economic Conference in Unisa, Australia,2007(7).
  [6] WILLIAMSON JOHN. Exchange rate management:the role of target zones[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7,77(2).
  [7] LINTON C,FREEMAN.Social networks and the structure experiment[M]//In Research Methods In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Edited byLinton C. Freeman. Douglas R. White. And A. Kimball Romney. George Mason University Press,1989:12-17.
  [8] MARK CASSON HOWARD COX. An economic model of Inter farm networks[M]//In the Formation of Inter-organizational Networks. Editedby Mark Ebers: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7:174-196.
  [9] SHARON ZUKINPAUL,DIMAGGIO. The structures of capital: the social organization of the economy[M].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10] MUSTAFA,EMIRBAYER ,JEFF GOODWIN. Networks analysis.culture and the problem of agency[J].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94,99:6.
  [11] FAFCHAMPS, M MINTEN.Returns to social network capitalamong traders[J]. Oxford Economic,2002,542:173-206,
  [12] CAGLA OKTENUNA,OKONKWO OSILI,Social networks and credit access in indonesia[J].World Development,2004:1225-1246.
  [13] BIGGS TYLERRATURI,MAYANK ,SRIVASTAVA,PRADEEP.Ethnic networks and access to credit: evidence from the manufacturing sector in Kenya[J]. 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 organization,2002:473.
  [14] ATIYA.AMIR, Bankruptcy prediction for credit risk using neural networks:a survey and new results[M].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2001:929.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