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科论文>三农问题论文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破解“三农”难题

2015-09-25 09:16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要]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任务,它赋予了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路:加强党对新农村工作的政策指导是新农村建设的前提;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坚持可持续发展观,改善村容村貌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体现;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农民利益,改善农民生活是新农村经济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关键词] “三农”思想 新农村 统筹城乡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任务,为我们勾画了一幅新农村的美好和谐的全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可以说,它赋予了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路,必将开创“三农”工作的新境界。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选择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根本性问题。为此,从改革开放初期,国家在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赋予农民对土地的承包权和产品的所有权;到2000年开始的农村税费改革,着力为农民减负;再到十六届五中全会,中央明确勾画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恢宏蓝图,体现了我党解决“三农”问题一以贯之的政策取向和愈益明晰化的解决思路。
  1.从国际经验和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看,我国已进入工业反哺农业的发展阶段。根据国际经验,当一个国家的财政收入占到了GDP的30%时,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才有可能,才有条件由国家财政为主导来提供农村发展所需要的公共产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2004年,我国GDP的比重已经接近30%。这表明,我国已经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顺应这一趋势,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逐步解决“三农”问题。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我国要在本世纪头20年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这是一个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及生态文明的宏伟目标,它能否实现,关键在农村,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与实现小康社会相比,农村面临着诸多问题:农田水利、交通、运输等公共基础设施严重滞后;村镇规划零乱无序,脏乱差的现象严重;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与政治思想水平参差不齐等。因此,全党适应新形势,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举措,大力解决“三农”问题,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事关国家的稳定和安全。邓小平于1984年指出:“中国有80%的人口住在农村,中国稳定不稳定首先要看这80%稳定不稳定。城市搞得漂亮,没有农村这稳定的基础是不行的。”[1]他又指出: “中国社会是不是安全,中国经济能不能发展,首先要看农村能不能发展,农民生活是不是好起来。”但目前我国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已严重影响到现代化建设和国家的稳定与安全。因此,发展新农村,建设新农村,统筹城乡发展成为事关国家的稳定和安全的重大问题。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考
  同改革开放初期相比,新世纪的“三农”问题发生了历史性的重大变化,解决“三农”问题的政策措施由上个世纪70年代末实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2003年的税费改革,再到十六届五中全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调整,体现了我党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突破,势必掀起我国农村发展的又一次高潮。笔者对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进行了如下思考。
  1.进一步加强党对新农村工作的领导,进行政策指导是前提
  (1)深刻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意义,始终从全局和战略高度重视建设新农村问题,将解决好新农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党全社会要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政策倾斜,对农民给予更多的关爱和充分理解,要把支持农业和农村工作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密切配合,形成合力,确保中央关于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方针政策真正落到实处。
  (2)各级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要真正把解决新农村建设的问题提到重要议事日程,紧紧抓住新农村建设的问题,采取有力措施予以解决。一是要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为农民增收、农村小康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二是从思想上端正对农民的认识,从感情上密切与农民的联系,尊重农民的意愿和选择,做到爱民亲民、利民富民、安民护民;三是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农村,深入调查研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


  2.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是关键
  由于历史局限及认知因素的影响,我们的发展观进入了误区:将工业化片面理解为城市工业化,忽视了农村的工业化以及相应的城镇化……。由此带来的是资源损耗过巨、环境污染严重、城乡差距日益扩大……。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科学发展观,并将统筹城乡发展置于五个统筹的首位。
  (1)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鼓励农民进城。“城市化”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标志。城市化不仅是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条件的改善,还能带来对服务业的巨大需求,从而为解决大量“过剩的农村劳动人口”问题创造更为必要的条件。因此,采取相关措施,推进城市化建设十分重要。同时,要尊重农民的基本权利,支持农民进城务工就业。为此,保证进城就业农民工资、改善劳动条件、解决子女入学等问题,国家已有明确政策,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采取更得力的措施,明确牵头部门,落实管理责任,加强督促检查,健全有关法律法规,依法保障进城就业农民的各项权益。
  (2)扩大公共服务覆盖农村的范围,改善农业发展环境。长期以来,我们一直采取了优先发展城市、发展工业的经济发展政策,在该战略下,“城乡分治”更加固化了城乡的“二元经济”结构,对农民致富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要逐步解决农村公共服务滞后的问题,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逐步使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一样,公平的享有均等化的公共服务。“十一五”期间要重点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公共设施建设等。加快农村能源建设步伐,继续推进农村沼气建设,积极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新型洁净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快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有条件的地方积极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3.坚持可持续发展观,改善村容村貌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体现
  (1)切实解决好人口问题。当前我国仍面临着巨大的人口压力,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处理好人口增长同经济发展的关系,仍是我们应长期高度重视的问题。
  (2)保持经济发展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不仅国家要加大投入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生产单位也要走绿色生产道路,发展生态产业,推行清洁工业,还需要每个公民自觉节约生活资源,保护环境。
  (3)实施科技兴农政策。科技兴农在知识经济时代更具有其重要意义,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较低,科技在生产中的贡献不大,农民致富的本领不强,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现状,必须大力普及农村文化教育,培养高素质农民,为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打好基础。
  4.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农民利益,改善农民生活是农村经济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1)积极探索促进农民增收的新思路和新对策。要全面落实中央关于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措施,完善农业补贴政策,加大扶贫开发力度。除了进一步挖掘农业内部的增收潜力外,还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关开增收渠道,逐步建立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
  (2)采取多种措施为农民谋利益。认真贯彻国家关于免去8亿农民税收的“支农”政策,取缔各种不合理的行政性收费;解决农民土地所有权等深层问题,赋予农民平等权利,使其享有准土地所有权;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使农业人口和城镇人口在税赋、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逐步与城市(镇)人口享有相同的国民待遇,使农民与城市(镇)居民享有相同权利和义务的同时,平等竞争。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宏伟、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全党和各级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做好宣传,使之深入人心;做好科学规划,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逐步推进新农村建设,群策群力,多措并举,才能最终创建一个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65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77~78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