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农民的信息素养是影响我国现阶段农村建设的重要因素之一。针对这一问题分析了现阶段中国农民信息素养状况,提出了提高农民信息素养的对策。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信息素养 农民
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出及信息素养涵义
农村信息化是推进国家经济信息化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加快建设现代新农业的重要途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部分,特别强调了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明确把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要求概括为五个方面,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管理民主”。要达到这样的目标,不仅要加大对农村在信息基础设施等硬件方面的投入,更要扎实稳步地从农民自身的建设和修养上着手,培养新一代具有较高信息素养的农民,即新农民。
信息素养是指在信息社会中具有一定的信息意识、信息交流和信息获取、运用信息的能力。对个体来说包括的内容是:一是信息意识,即人对信息的敏感程度,是人们对自然界和社会的各种事物、现象、行为、理论等从信息的角度去感知、理解、解释和评价,通俗地讲,面对不懂的东西能积极主动地去寻找答案,并知道到哪里、用什么方法去寻求合理的答案;二是信息能力,包括人们获取信息、加工处理信息、吸收并创造新信息的能力,以及人们进行信息交流的能力。过去我们强调信息化,主要是城市和企业等信息化,由于历史的各种原因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和信息化水平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并且占我国人口总数70%农民的文化素养和信息素养普遍较低,这种现状严重影响我国的整体信息化水平。美国社会学家英格尔曾指出“一个国家只有当他的人民是现代化的人,这样的国家才是现代化的国家。”可见,培养农民的信息素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
2 我国农民信息素养现状分析
信息素养是一种可以通过教育培养的,在信息社会中获取信息、利用信息、开发信息的修养与能力。对于农民而言,则是指农民在从事农业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检索、分析、接受、消费信息和生产信息的能力。正如本文中所提到的,它包括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笔者也从这两个方面来对我国农民的信息素养现状进行初步分析。
2.1 信息意识方面
信息意识是对信息及信息技术的功能、价值、重要性等的认识。那么目前我国农民的信息意识到底如何呢?笔者对湖南农村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农民对农产品供求信息、价格信息、政府信息、医疗信息等有较强烈需求,但由于条件限制,农民满足需要的行为远未达到自觉水平。调查发现,有78.6%的农民认为他们有对与农业相关的信息需求,希望能及时了解农产品信息、政府信息等动态信息。但对信息源、获得信息的手段等却不甚了解。从抽样调查还可以看出,值得注意的是,农民较强烈的信息需求与农村的客观信息环境的矛盾,使农民在满足信息需求上远没有达到自觉状态。导致很大比例的农民不会积极采取各种手段加以解决信息需求,不能解决的事或不能获得的信息最后就不了了之。
对信息及信息技术的重要性有一定认识。随着电视、电话等在农村的使用,农民逐渐认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调查发现,80%以上的农民认为信息技术的使用对于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有重大改变,对于提高农业生产的生产力有很大帮助。但调查也同时发现,由于过去对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及信息教育的投入不够,农民苦于无从获取信息,使农民很难真正的获得信息技术带来的好处。
总的来说,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农民的信息意识并不象笔者想象的那么低,他们有较强的涉农信息意识,也了解信息及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但是由于现实条件制约,农民并不能很好地满足自身的信息需求或利用信息技术来解决在生活和农业生产的信息需要。
2.2 信息能力方面
信息能力是信息素养的核心要素。没有信息能力,就谈不上信息素养。对信息的检索、分析、应用等都是信息素养的重要方面。农民的信息能力的高低决定了其素养水平,是衡量农民信息素养的主要指标(见表1)。
由于对农村地区信息基础设施的投入长期不足,加之农村人口密度相对城市来说要小得多,投入费用大,使用率低等原因,使得现在90%以上的农村计算机特别是网络资源几乎为0,调查发现,很多农民除了偶尔在电视中看到计算机外,甚至从来没有机会见到真正的电脑,有的即使知道有计算机,但将其名称叫错,称为“计算器”,就更不用说互联网是什么了,也就谈不上使用这些工具来获取所需信息了(调查结果见表1)。近些来,农村地区电话有了较大范围的覆盖,有的农村甚至通了有线电视,但很多农民除了会打接电话和开关电视机外,对于电话和电视可以获取信息的其他功能一无所知。可见农民对于获取信息的能力的低下。无法获取信息,就更谈不上对信息的分析、消费和使用了。
3 提高农民信息素养,促进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对策
3.1 加大政府投入,培养高水平的农业信息人才队伍
政府要加大对农民的系统培训,可挑选一批文化水平高的农民来参加信息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信息意识、信息知识及信息能力,将其培养成适应市场经济与新农村建设的农村信息人才,造就一批具有信息搜集、信息加工、信息应用、信息反馈和预测的专业人才。再由这一批人来影响带动培训农村基层干部及农民,让大部分的农民树立信息观念,真正认识到提高自身信息素养的重要性,从而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
3.2 建立完善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
针对农村信息服务体系普遍存在的断层问题,在建设农村信息服务体系时,一是健全县、乡、村三级信息服务组织机构,成立县农业信息中心、在各乡镇设立信息服务站,村设立信息服务点,配备信息员进行信息的传递、交流、服务等工作。二是把农业信息服务作为自身的重点服务内容,充分利用农业信息网络的信息传播优势,并充调动农民积极利用农业信息,使各方面合作形成集信息的收集、加工、发布、服务于一体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为解决农业信息进村入户奠定坚实的基础,使农民形成积极利用各种信息的氛围。
3.3 加强乡镇中小学的信息化建设,普遍提高“未来”农民的信息素养
乡镇中小学是实现信息化教育的主要机构,在各个方面都优于其他机构。从我国目前状况来看,农村人口依然占据我国人口总数的70%以上,城镇中小学信息化教育基本上决定了“未来”农民信息文化水平(一般来说城市人口很少成为农村人口),只有加强中小学的信息化建设及信息教育,才能提高农村人口的信息素养,也才能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3.4 激发农民的信息需求
信息用户往往不是自然而然地形成的。信息经济学家阿罗讲“获取信息本身就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在信息服务领域里,用户的成长和用户群的培育是非常重要的任务。如果用户的信息应用水平不高,他们的信息需求就上不去,提升农民的信息素养关键在于启发和培养农民的信息需求,激发农民参与农业信息化及利用农业信息的热情,形成政府信息服务与农民信息反馈和信息运用的互动,使整个农业信息化链条畅通起来。激发农民的信息需求:一是要强化农民的信息意识,使农民意识到信息的真正价值,让农民“信息饥渴”;二是要及时、准地的使用各种涉农信息及农民主动获取信息的途径,增加农民收入;三是提高农民的信息处理、加工能力,通过对已有信息的处理提高农民的信息分析预测能力,从实惠中诱发农民的信息需求。
参考文献
1 胡昌平,乔欢.信息用户与服务[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2 周宏.信息素养的培养与发展[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
3 彭国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民信息素养现状及规划[J].求索,2006(6)
4 许建红,黄国勤.加速信息化,建设新农村[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6(3)
5 贾玉琴.论农村信息化建设[J].甘肃科技,20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