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德意识是在一定社会公德知识的基础上形成的稳固的观点和看法,包括公德知识、公德情感、公德意志、公德信念。引导青少年加强公德意识培养,养成遵守社会公德的良好习惯,为青少年核心价值观生成奠定厚实的基础。要建立健全教育机制互联、教育功能互补、教育力量互动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由学校向家庭辐射、向社会延伸,推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有效衔接,抓好青少年的公德意识养成,促进青少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行统一。
一、公德意识培养:青少年核心价值观生成的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建设中国文化的根本,是我国思想道德建设的标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涵盖国家、社会和公民个人三个层面的价值诉求[1]。它们相互联系、互为前提,统一于一个结构完整、内涵丰富的价值观系统。青少年学生社会公德养成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科学规划,稳步推进。虽然“三个倡导”相互之间不存在层次高低的区别,但对青少年的价值观培育,按照由近及远的原则,可从公民个人道德准则做起。公德是公民自觉履行现代社会对个体的道德价值要求。社会公德渗透于社会公共生活的各个领域,涵盖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它是社会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进步的标志,是社会共同道德理想的体现与折射。遵守社会公德是对社会生活中每个人的最低层次的道德要求。公德意识是在一定社会公德知识的基础上形成的稳固的观点和看法,包括公德知识、公德情感、公德意志、公德信念。它是社会公德行为的基础,指导着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实际行动。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公德意识,才可能有什么样的公德行为。一个个体的公德意识水平,直接决定这个人的素质修养;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整体公德意识水平则直接决定着这个国家文明进步的程度。公德意识养成是指对培养对象的社会公德知识、情感、意志、信念进行有意识的培养和训练,使之树立良好的公德意识,符合社会公共生活领域基本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针对青少年群体而言,遵循公民个人的道德准则,实质上是引导青少年加强公德意识培养,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促使他们养成遵守社会公德的良好习惯,用心做好身边的每一件事,用心去关怀身边的每一个人,培养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从而为青少年核心价值观培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促进公德意识养成:青少年核心价值观引导的着力点
社会公德是社会整体利益的反映,是社会公众普遍认可的公共生活准则,它规范和调节着人际交往和社会公共生活中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反映了人们公共生活的道德需要[2]。“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个人层面上引领青少年社会公德的养成。爱国是指对待国家的情感,是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操;敬业是指对待工作的态度,要做到爱岗敬业;诚信是指为人处世必须具备的品质,待人诚恳,诚实守信;友善是指对待人和物的关怀,表现为助人为乐、与人为善、关注他人,努力形成社会主义的新型人际关系。个人层面的核心价值观为社会公德养成提供了具体指南,它是社会道德准则,也是社会公德养成的具体内容。在这种价值观的指导下,引领整合社会思潮,使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利于促进他们公德意识的养成。首先,要提高他们的公德认知,形成正确的公德观,使他们懂得哪些可行哪些不可行;其次,要培养他们的公德情感,使其对不讲公德的行为有强烈的憎恶感,对讲公德的行为产生愉悦的感受;再次,要使他们在正确的公德认知和公德情感基础上形成公德意志,坚定公德信念,并养成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良好行为习惯[3],进而在身体力行中促进青少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行统一。
(一)树立“三位一体”的培育理念,完善青少年公德意识培育机制。
从社会到家庭到学校都有责任有义务促使青少年良好公德意识的养成。要建立健全教育机制互联、教育功能互补、教育力量互动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由学校向家庭辐射、向社会延伸,推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有效衔接,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抓好青少年的公德意识养成。
1.发挥家庭道德教育的基础作用。
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成长至关重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与青少年学生有着特殊的亲密关系,是其成长过程中的主要指导者、促进者、支持者,其言行举止对青少年学生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有莫大的影响。因此,提高家长素质,增强家长教育子女理念,是加强青少年学生道德建设的重要渠道。要强化家庭的德育功能,充分发挥家庭在青少年公德意识培育和价值观塑造中的基础性作用。通过推进文明家庭建设,拓展家风建设活动平台,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家庭美德,以良好家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关爱而不溺爱”,家长要时时处处给孩子做榜样,用正确行动、正确思想、正确方法教育引导孩子。要善于从点滴小事中教会孩子欣赏真善美、远离假丑恶,注意观察孩子的思想动态和行为变化,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经常沟通感情,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困惑。
2.坚持学校道德教育的导向作用。
学校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主课堂,应把德育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全面加强校风、师德建设。要根据青少年特点和成长规律,循循善诱,春风化雨,努力做到每一堂课不仅传播知识而且传授美德,每一次活动不仅健康身心而且陶冶性情,让学生都得到倾心关爱和真诚帮助,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要将参加志愿者服务等公益事业和社会实践活动纳入德育课程考核,提升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在学校生活中,根据青少年学生身心特点,利用图书馆、橱窗等文化教育设施,通过演讲、歌咏、书画、标语、校园广播等形式,使学生受到环境和气氛的感染;积极开展科技、文艺、体育、军训等文体活动,开展入队、入团、入党宣誓、成人仪式及各种形式的重礼节、讲礼貌、告别不文明言行活动等,努力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要让他们重温社会的基本公德,把《论语》、《大学》、《中庸》、《礼记》等重新搬回课堂、搬上荧屏,引入思想,融进生活。要根据学生的成长需求,以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为基点,选择适合学生阅读的经典诗文,引导学生从古圣先贤的思想人品中感悟人生睿智,从经典阅读中汲取精神力量,在中华美德浸润中认识自己,领略中华传统美德的价值所在。如:仁者爱人、尊贤敬长、诚信待人,既是人的高尚品德,又是与人相处的基本原则。厚德载物、推己及人、仁义诚信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必将涵养青少年学生的道德情操和健全人格,对当前青少年公德意识培养和价值观引导创造相应的社会氛围、提供重要的舆论和道德力量资源[4]
核心价值观既是一个思想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针对青少年思想活跃、可塑性强的特点,应积极创新校外实践活动,注重行为积累,抓好公德意识养成。要给学生更多的体验机会,鼓励他们走出校门去参观、去考察,在实践中亲眼目睹各种道德行为和不良行为,在亲身感受中进行自我教育,提高弃恶扬善的能力和自觉性。如利用寒暑假,积极组织青少年参与文明城市、文明社区、文明镇村创建活动,参加义务清洁家园、关爱空巢老人、文明交通宣传,争当“社区小义工”、“文明小使者”,开展义卖募捐、资助灾区及困难家庭学生等公益活动。利用法定节日、传统节日、重要人物和重大事件纪念日等重要时机,开展青少年社会公德实践活动,引导青少年弘扬民族精神,增进爱国情感,提高公德素养,激发爱党、爱国、爱家乡的情感,树立起为民族复兴而努力学习的远大志向,从而在行为实践的体验中落实公德意识的养成。
3.优化社会环境,使社会公德建设制度化、法制化
净化社会环境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实践证明,网络媒体对于引导舆论、统一思想、凝聚人心、稳定大局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网络虽有不利的一面,但可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载体之一。维护网络文明,提倡绿色网络,营造优良的网络文化环境,可以成为加强青少年学生公德自律素质的一种手段。当前,我们要深入分析和研究网络环境下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新特点、新规律、新问题,牢牢掌握网络教育的主动权,积极抢占“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加大正面典型的宣传报道力度,发挥好正面典型的引导、激励和教育作用。要化被动为主动,调整德育方法,增强德育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全面提高网络公德教育的水平[5]。要整合各种社会资源,精心搭建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活动平台,使学校教育、校外教育、家庭教育无缝衔接,着力创造培养青少年良好心态、健康人格和道德修养的育人环境。公德教育本身的力量常常无法鼓励人们从善,为善不得奖、为恶不惩罚的状况则会进一步削弱公德的感召力量。而借助法律手段建立有效的奖惩机制,实现奖惩有据,对中国当前社会公德建设是必要而有效的。奖励是以积极肯定的方式倡导公德,它可以激励和引导公民认同并实现社会公德行为。惩罚是以消极否定的方式禁止不道德行为的发生,它可以警示当事人和其他人防止类似行为的发生。
(二)加强道德自律,强化和巩固青少年的公德意识。
道德自律,就是道德主体借助于对自然和社会规律的认识,借助于对现实生活条件的认识,自愿地认同社会道德规范,并结合个人的实际情况践履道德规范,从而把被动的服从变为主动的律己。杜威曾指出:“我们甚至可能用强力进行控制,而忘了虽然我们可以把马引到水边,却不能迫使它饮水;虽然我们能把一个人关在教养所,却不能使他悔过。”[6]青少年有了自律的愿望和要求,他才会有进一步的道德上的追求,他才会寻找更有效的道德策略,从而实现自己德性的提高。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自我教育是最好的教育。”只有当一个人心存道德,拥有强烈的道德自我建构意识,做到道德自律,才有可能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公德意识,也只有道德自律,才能做到一方面,自尊、自爱、善良,渴望高尚品格。另一方面,寻找自身的道德欠缺,积极努力地克服这些缺陷,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否则,道德意识就难以通过青少年自身的积极思维与情感体验,内化为自身的道德需要,道德规范和行为操作也就仅仅停留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层面上,当然就难以形成具有自我约束力的道德意识。由于青少年的道德意识还处在构建过程中,道德自律程度还不高,他们对自我的认识、评价还存在一定程度的主观片面性。一般而言,他们评价别人的品质比较清楚,评价自己的品质则显得模糊和软弱无力,而且他们的自控能力还比较薄弱。作为青少年成长的引路人,教育工作者应立足于培养青少年正确的思维方法,使他们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不断提高道德认识能力、评判能力及道德价值的选择能力等。只有引导学生从道德的角度正常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发挥他们进行自我道德教育的潜力,逐步深入地剖析自己个性品质中的优缺点,并学会设计和调节自我,增强自制力,才能真正推动青少年公德素养的培育和完善。
作者:杨红英 来源:文教资料 2016年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