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科论文>社会主义论文

基于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下的提高农民素质问题

2015-11-26 10:4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中图分类号:F3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9-0344-01

  培养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出路。然而我国农村人口基数庞大,农民素质参差不齐。调查发现,我国农民素质近几年整体呈上升趋势,不仅体现在受教育程度和科技管理能力的提高,还表现在卫生健康和民主法律素质的增强。近年来,随着农村综合改革的不断深化,与之息息相关的农民素质的提高很快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

  一、农民素质的含义

  1.农民的定义

  目前对农民的概念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权威定义,各派学者意见不一。有学者从户籍的角度认为,凡是有中国农村户籍的人就是农民。这种说法实际上是沿袭了传统的划分农民和非农民的观念。195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颁布,1963年公安部将户口划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从此户籍制度在农村和城市之间隔开了一道天然屏障,形成了城乡二元体制,造成了农村经济社会事业的滞后。有学者主张从居住地域来分,认为凡是居住在农村地域的人口都是农民。农民主要居住在农村,居住在农村的主要是农民,但是也有例外的情况,比如居住在农村的工人、国家干部算不算农民。因此应该弄清农村和农民之间的区别,二者有交叉的地方,但并不等同。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农民就是“从事农业生产”、“种植农作物”的人。“一切与耕种土地、与农业生产有关系,而不是以其它职业或身份为本人及其家庭主要生活来源的人都属于农民范畴”。

  2.农民素质的概念

  素质的内涵很广,包括多个方面,如学习能力、总结能力、学识经验、进取精神、社交能力、责任心、自我控制、灵活性、创造力、管理能力等。农民素质是农民这一特定群体或阶层的群体素质。农民素质是由一个个农民个人素质组成的,但某一农民的素质不仅具有这一群体的某些特征,也具有个人的特殊特征。农民素质由不同的内容构成,主要包括农民的体质、知识、技能和品德等方面。

  二、提高农民素质的意义

  1.提高农民素质是建设现代化农业的需要

  发展现代化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而现代农业的目标是产业化。这就要求农民吸收消化农业知识,再将其更好地运用于生产建设中,从而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水平的提升。可见,建设现代化农业需要较高素质的农民。

  2.提高农民素质是农业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需要

  2.1是提升传统农业的需要

  我国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时期。而现代农业是指向农业大量输入机械、化肥、燃料、电力等工业辅助能,以现代化的管理理论和方法经营,使农业生产效率达到现代先进水平。

  2.2是拓展农业劳动对象和生产领域的需要

  随着生物技术水平的提高,目前细胞工程、胚胎工程、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转基因技术等日益成熟,一批具有特殊功能基因的抗寒、抗旱、抗盐碱、抗病虫害、生长快的作物和畜禽新品种都已问世。

  2.3是提高劳动手段和产品途径的需要

  随着现代农业水平的提高,大部分农产品都实现了智能化温室和日光温室栽培,这些迫切要求劳动者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管理技能。

  3.提高农民素质是发展外向型农业的需要

  狭义的外向型农业是指农产品及其初级加工产品的出口贸易。发展外向型农业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我国要想发展外向型农业,只有提高农民素质,使之能较好的掌握科技文化知识和技能,并运用到实际生产中,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才能提高农产品质量,发展外向型农业。

  4.提高农民素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最终是要实现把农村建设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目标。当前,我国农村社会关系总体而言是健康、稳定的,但也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实现更好的维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缓解农村社会矛盾、减少农村不稳定因素,有赖于农民素质的提高。

  三、提高农民素质的条件

  1.农民对自身价值和发展的日益关注为提高农民素质提供了最为根本的内在动力

  新时代的农民,与父辈们相比,他们更加注重自身价值的实现和自我发展。他们有着截然不同的生活观和就业观,他们不再单一追求改善生活质量,实现基本劳动权益和稳定工作等,而是更加追求发展和梦想,追求体面劳动和发展机遇,更加注重自身价值和幸福感,这些都为其素质的提高提供了最根本的内在动力。

  2.和谐社会对民生的高度重视为提高农民素质提供了最有力的理论依据

  就目前中国的情况而言,民生问题主要包括收入分配、教育问题、农村医疗问题、安全生产问题、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在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号召下,党中央对民生问题的高度重视为提高农民素质提供了最有力的保障。只有逐渐改善这些民生问题,农民素质才能逐步提高。

  四、结语

  培养与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和“管理民主”等都有赖于农民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而这一目标的最终实现却不仅仅是凭借政策或资金就可以实现的。精神文明素质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累积的过程,既要建章建制对农民进行必要的约束,同时又要检查、评比、总结表彰,树立正确的荣辱观与道德观。为此,应全面发展农村教育,加强农民素质培训,造就新农村建设需要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具有良好心理素质和现代意识的新型农民,为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