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3(b)-0207-0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是教育部规定的我国高校本专科学生必修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根据高等职业院校“以就业为导向,以课程为核心,以能力为本位”,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办学指导思想,高职“概论”课具有集思想性、政治性、实用性于一身的特点,我们一直本着基础课为专业服务的原则,以“适用、实用、够用”为准线,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素质为目标进行课程改革与探索。
1 “概论”课程设计的具体创新思路
1.1 以增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适用性为目标,实现教学内容的整体优化
(1)教学内容专题化《概论》课教材是国家统编教材且本专科通用,对高职专科学生来说理论性太强,实例偏少,学生学习起来普遍感到困难。对此,我们积极整合各种课程资源,在不打破教材基本体系的前提下将课程内容整合为3大模块、10个专题进行教学,将大量贴进社会、实际与生活的相关教学资源整合进专题教学中,使教学既保证应有的理论水准,又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较好实现教学目的。
1.2 教学内容的选取具有针对性与适用性
(1)针对性,针对当前高职院校的“基础课”与高职学生的实际需求和职业生活联系普遍不密切的情况,我们从加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入手,确定了十大理论专题及相应的实践项目作为主要教学内容,使教学同教材形成一种既相统一又有区别的关系。
第一,针对本课程性质和课程目标,我们重点讲清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四大理论的科学内涵及其之间的内在联系,化枯燥复杂理论为通俗,使学生对整个课程脉络清晰,并能轻松把握课程重点。
第二,针对高职专科学生基础差、教材又本、专科通用的特点,我们加强课内、外实践教学环节,并配合大量鲜活且富感染力的案例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理解力与感知力。
第三,针对我院实际情况,结合教学实践经验,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变“系统照本宣科”为专题讲授。明确细化课程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目标,增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如理科类学生(工程、汽车、食品、信息学院),注重史政基本知识的弥补,注重引用社会热点问题来进行讨论教学和引用鲜活事例进行案例教学。文科类学生(商贸、旅游学院),注重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注重使用参与式教学和问题式教学方法。通过课前布置相关内容、课堂讨论、课后撰写论文来完成具体的教学内容。
(2)适用性,本着理论学习要“适用、管用”的原则,课程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增加对高职生适用性强的教学内容,突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强化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职业道德、创新精神、实践意识教育。
1.3 合理组织与安排教学内容
课程本着了解基本理论、加强实践环节、倡导自主学习、突出职业特点的原则,围绕提高学生职业素质的目标,进行“德技兼修、理实兼备”高职德育新模式探索,设计科学的学习性工作任务,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力求体现科学性与职业性、理性思辨与感性体悟相结合,做到理论与实践教学的一体化。
本课程共计十二章,针对教材内容,我们设置了三个模块、10个专题,完成课内20学时,通过网上阅读伟人名著、专题讲座、参观学习(不同专业选择不同企业)、社会调查等完成课外36学时的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三个教学模块:(1)总论(第一章);(2)毛泽东革命思想和建设(第二、三、四章);(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第五至第十二章)。十个专题: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③毛泽东革命和建设思想④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和初级阶段理论;⑤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⑥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和文化;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⑨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和领导力量。
2 坚持多类型、多样性,体现个性化教学原则,实现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
在教学方法上,注重改革传统教学方法,灵活运用讲授法、案例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参与式教学法、新闻与实事追踪法。倡导启发式、参与式、讨论式、探究式学习,提高教学的灵活性与实践性,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2.1 理论讲授法
“概论”课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必须在理论上使学生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全面深刻的认识,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和宣传教育,通过教师讲授使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原理,启发学生思考重、难点问题,用以激发学习兴趣。
2.2 案例分析法
变传统的知识理论讲解为案例分析。扩大信息量,帮助学生理解基本理论,提高科学认识、分析、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典型案例的分析,达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营造学生体验情境的目的。
2.3 新闻与时事追踪法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因此,在讲授”概论”课的理论知识时,要突出一个”新”字,使学生处于学科发展的前沿。但教学内容仍然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关注新信息、新动态,适度增加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最新应用与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在教学中引入了时事新闻述评与”两会”关注等内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认识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学习与钻研的兴趣。 2.4 参与式教学法
通过学生自学、课堂辩论、课堂讨论、走上讲台等多种形式来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到课堂教学的活动过程中,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培养学生的学习、团队、合作和创新精神。
2.5 调查研究法
要求学生利用假期,走出校园、走进社区去调研,用自己的所见、所知、所感写调查报告。
在“概论”课程教学中,我们注重教学手段的创新。课程组集体制作多媒体课件,广泛运用影视教学手段,通过网页文章,动漫作品等展示,增加了教学的信息量,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开发网络平台,利用先进的网络和信息资源,发挥教师的教学潜能。课程组教师搭建了与学生随时沟通和交流的平台,思想在线博客和思想在线QQ群,开设了在线答疑、电子邮件答疑、QQ群作业布置、发布最新信息等功能。
3 探索立体化实践教学,完善“四融合”教学模式
“概论”课教学过程中,本课程组遵循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基本规律,在整合优化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运用了“四融合”的实践教学模式。把“概论”课教学与党团建设工作相融合,与学生管理工作相融合,与学生活动相融合,与学生实习、实训、就业相融合。
4 改革考核评价体系,变传统的“一张试卷定终身”的考核方式为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方式
教师通过对学生的平时表现(不限于课堂表现)包括思想、品德、学习态度、纪律、完成作业情况等方面给出过程性评价结果,最后结合期末结果性评价综合评定该生总评成绩,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比例也由原来的4∶6变为6∶4。
近年来我们在教学改革方面所进行的探索和创创新,适合高职教育的特点,也取得了相应的教学研究成果。教学理念人本化,达到课程教学和高职培养目标相结合;教学内容专题化,增强了课程的吸引力;方法手段多样化,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实践教学立体化,提高了教学效果;考核评价多元化,增强了评价的科学性。
以上,是本人根据我院多年来的课改实践,对高职“概论”课改革所进行的探索和认识。随着教学实践的不断深入,我们“概论”课改革的步伐也会与时俱进,越上一个新台阶,取得更好的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