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科论文>民主制度论文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应用价值研究

2016-09-17 16:33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要“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这对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重要指导作用。从实践角度看,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丰富党和国家民主决策的有效途径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就是人民当家作主。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必须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这“四权”的保障又必须拓展民主渠道,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健全协商民主机制、丰富协商民主途径。当前,我国基层民众的利益诉求表达机制还不够完善,诉求渠道还不多、诉求作用也还比较弱,这是引发一些本不该发生的冲突的重要原因。目前许多领导干部很想为民众办好事、办实事并努力把实事办好。但是,由于呆在机关里空想,决策往往与实际距离较大,这就迫切要求完善决策机制,特别是民主决策机制。决策民主化指在决策过程中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意见,按照民主程序进行决策。协商民主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执行过程中,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经验,也是重大决策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协商民主注重民主在平等、宽松的氛围中,强调协商、商量、和谐,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协商讨论,在协商中深化认识、消除误解、增进理解、形成共识。通过协商,能够广开言路、广集众智、广求良策,把社会各方面分散的意见、愿望和要求进行系统、综合的反映,有助于听到各种真知灼见,寻到各种真招实招,使党和政府决策更加符合实际、顺应民意。特别是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事项,广泛征询意见,充分进行协商和协调;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重大事项,认真进行专家论证、技术咨询、决策评估;对同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实行公示、听证等制度,扩大人民群众的参与度。表明协商民主制度能把社会各方面分散的意见、愿望和要求进行系统、综合的反映提供了更多可能,从而促进党和政府科学民主决策。

 

  二、促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新改进

 

  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有很多工作要做。其中科学对待和处理政协、人民团体、社会各种组织的关系是重要方面。必须在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前提下,尊重参加政协的各民主党派、各参加单位和代表人士的法律地位平等,营造宽松稳定、团结和谐的政治环境,充分发挥它们联系和团结不同社会阶层的作用。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对人民团体和各种社会组织的领导,正确引导这些组织的发展方向,拓展其发展空间,支持其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并通过他们把广大群众团结在党的周围,更好地完成党和政府提出的各项任务。协商民主制度的确立,可以使我们党通过党际之间的协商、党与群团组织之间的协商等等,争取在事关国家民族发展和未来的重大问题上,从认识上取得最大公约数,在思想上保持最大一致性,在行动上保持最大协调性,从而使党的领导地位和作用得以更好实现。所以,完全可以说,协商民主制度的确立为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供了广阔舞台和更加有利的条件。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应用价值研究


  三、扩展党实现领导作用的基本形式

 

  我们党的领导,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寓领导于协商之中,执政党与参政党讲政治协商,各个单位讲民主讨论,比之西方民主的竞争性、对抗性、排他性要好得多。协商的过程,既是广泛听取各种不同声音、充分吸收有益意见建议的过程,同时也是让社会各方面了解和接受党的政治主张和路线方针政策的过程。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体现了执政党对人民意愿和人民权利的尊重,有利于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有利于实现党的领导,保证党领导人民并在人民支持下有效治理国家,管理社会。

 

  四、提供了化解社会矛盾与冲突的重要途径

 

  面临着变革的新要求,从而引发了社会阶层的迅速分化转型,引发了社会群体利益的矛盾冲突,由此衍生了许多社会问题,诸如农民维权、工人维权、市民维权、社会纠纷等等。近年来,一些地方因群众诉求渠道不畅、公共事件处置决策失当,酿成的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比如,贵州瓮安“6·28”事件,根源之一就是群众的一些合法利益诉求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使部分群众对基层党委、政府的信心不足、信任不够。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社会结构越来越分化、人们的价值观越来越多元、群众的利益诉求也越来越多样,群众的参与热情也越来越高。人民内部矛盾,是非对抗性矛盾。只能用民主的、讨论的、协商的、说服教育的方法来解决。如何更好地加强制度建设,构造规范的制度渠道,引导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化解社会矛盾和冲突使对执政党的重要考验。协商民主制度的确立,就为合理化解社会矛盾和冲突提供了重要制度安排和渠道。在社会管理和社会建设方面,我们必须更多地引入协商民主的方法,更加积极地探索协商民主的新形式、新路径,虚心听取各方意见,平等地进行讨论,努力做到“有差异不扩大、有矛盾不对抗、有分歧不纷争”。要大力推进基层民主自治,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协商求同,不断地以真正的公开、真诚的协商赢得社会公众的信任、理解和支持。

 

  五、为人民政协发挥作为提供了更广阔的渠道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完善协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机制,深入进行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积极开展基层民主协商,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体现在专题协商的领域。人民政协不仅应参与决策前或决策执行过程中的协商,而且应参与选举过程中的协商、协调关系中的协商,在决策协商中应加大国际问题和对外关系重大问题的协商,并通过这三方面的协商充分展示人民政协的咨政作用。体现在界别协商方面,就是努力开展好界别协商。界别协商是人民政协智力优势、组织优势与制度优势的结合点和交汇点,能够形成新的叠加优势。通过界别协商,汇集各界别的智力资源,对一些领域当中最基本、宏观和长远的问题进行协商,有利于形成一些重大的决策参考意见,特别是行业性、领域性的决策参考意见。这有利于破解长期困扰我们的发挥界别优势和开展界别活动难的问题,也有利于专委会建设朝着更加专业化的方向发展。体现在政协界别与党政领导和职能部门协商方面,既可以应党政要求开展单界别、多界别参与的协商,也可邀请党政领导来政协协商。同时,要研究提案办理协商新途径。现在的提案办理几乎没有什么协商,特别是对一时半会没有条件办理到位的提案,几乎没有像样的答复和说明,急需完善协商机制,使提案发挥应有作用。这几个方面的工作做好了,必然为人民政协发挥作用提供更广泛的渠道。

 

  作者:何登科 来源:大观周刊 2013年12期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