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科论文>伦理道德论文

浅析大学生伦理道德缺失现状和对策分析

2016-10-11 15:0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当代大学生在伦理道德观念价值观方面出现了许多问题。因而关注大学生伦理道德观念的变化,并探索行之有效的引导和教育方法,以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是高校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内容。因此,笔者将联系身边大学生的实际状况对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对策。

 

  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经济成分、利益关系以及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加上网络的迅速普及使得当代大学生的伦理道德观和价值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许多新问题。因而关注大学生伦理道德观念的变化,并探索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以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是高校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内容。因此,笔者将联系身边大学生的实际状况对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对策。

 

  一、 大学生伦理道德观念缺失的表现

 

  伦理道德是人们处理相互关系所应遵循的道理或准则,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最基本、最普遍的问题。在把握伦理学理论的基础之上,审视和分析当代大学生中出现的伦理道德问题,是高校德育教育必须关注的重要领域。

 

  ()诚信观念薄弱,责任意识淡化

 

  由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整个社会都出现了诚信危机。这种诚信危机在高校主要表现为诚信意识与行为失衡、失信行为多样化。具体表现为:舞弊行为严重、恶意拖欠学费、制造虚假履历等。

 

  此外,由于功利主义盛行,部分大学生所追求的人生目标是为自己,他们社会责任意识和集体责任意识淡漠,更多的是关注如何获得奖学金、评先评优、入党、担任主要学生干部等与个人利益有关的所谓贴金事宜,很少关心他人、集体和社会。

 

  ()自我中心意识过强,缺乏团体协作精神

 

  人处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就必然与周围的人发生一定的关系。马克思说过: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而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据调查,困扰大学生最多的两个问题,一是学习,二就是人际交往问题。多数大学生都能在与别人的相处中适当地考虑到别人,从而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网。但部分学生的交往主动性欠佳且过于关注自我,就不能很好地融入到一些集体活动中。在具体的交往活动过程中,便会表现出团结协作能力较差,综合心理素质偏低等问题。

 

  () 公德意识与规范意识的缺失

 

  大学生作为文化素质较高的一个群体,在社会生活中大部分大学生都能遵守公共生活的伦理规范。但有部分学生却缺乏起码的社会公德,如在公共场合不给老年人让座甚至与其争吵、在学校里对公共教室垃圾视而不见或者自己也随处制造垃圾、在图书馆里偷书、不随手关闭水电造成浪费等。在行为规范方面,部分大学生认为进了大学就解放了,因而漠视校规校纪,不服从老师辅导员的管理教育。

 

  纵观以上的几个方面,可以发现一个共同的特点——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即目前大学生的伦理道德观念只停留在书本上和口头上,并没有真正内化为自己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也就更不可能在生活中产生良好的行为效果。

 

浅析大学生伦理道德缺失现状和对策分析


  二、大学生伦理道德观念缺失的对策研究

 

  大学生伦理道德的缺失,必然会影响其整体素质的提高,甚至会导致社会公德水平的滑坡。因而针对上述问题,要加强大学生伦理道德教育,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 强化公德教育,弘扬传统美德

 

  当下,中国传统道德虽然仍有一定的生命力, 却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因而应该在加强大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过程中结合传统道德,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教育:

 

  1、 价值观教育

 

  必须以爱国主义为重点,对大学生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反对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以达到古代传统伦理道德重整体精神,强调爱国思想;追求精神境界, 向往理想人格的伦理道德要求。

 

  2、 家庭伦理教育

 

  在大学生中倡导以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为主要内容的家庭美德教育,特别要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爱情观、能够尊重和赡养老人,做到古代传统伦理道德推崇仁爱原则,强调人际和谐;提倡人伦价值,强调道德责任的要求。

 

  3、职业道德教育

 

  要在大学生中大力倡导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使大学生的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能够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特别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为将来进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创新教育方法

 

  “所谓主体性教育,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始终把受教育者当作教育的主体看待,尊重受教育者的独立人格与地位,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调动他们的主体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德育过程,而不是被动接受别人的灌输。其核心是呼唤主体意识的觉醒,引导受教育者进行自我教育。”[3]因为德育工作归根到底是受教育者真正接受外界所灌输的内容,将其内化为自己的品德最终外化为自己的日常行为的过程。应该是行为主体发自内心的一种自觉意识和自愿行为。

 

  因此也就要求我们在德育过程中,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变传统的灌输式为启发式,调动学生的内在动力和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由过去的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吸收,从而自觉地把外在的社会道德要求转化为自身内在的道德品质。

 

  () 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对学生进行道德熏陶

 

  校园文化,包括校风、学风、学校的历史传统、学校的各种活动,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的品德与人格产生巨大的影响。因而学校要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对学生德育的重要作用,要通过组织各种讲座、学术论坛、名人报告等多种形式营造浓郁的校园学术气氛,打造良好的学风。并且要充分发挥校园各种传播媒介的作用,特别是当下的新媒体,如微博、微信等以及通过广播、报刊、摄影、文艺演出等弘扬正能量,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教师及学校的各种工作人员要以身作则,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 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践行德育内容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人们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完善,固然离不开一定的社会环境,但人们绝不是只能消极地适应社会环境,而是能够通过社会实践,不断地抛弃旧道德品质,形成和完善新道德品质。”[4]即大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单靠理论教学和校园环境的熏陶是完全不够的,还必须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进行道德信念的培养与道德意志的锻练,增强道德心理体验。只要在实践活动中,对大学生的德育工作才能真正达到效果。

 

  为此,学校应积极支持并认真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培养大学生的良好品德。如利用周六、周日的空闲时间,组织学生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到学校附近的社区为老年人、残疾人等生活无法自理的人服务;也可利用暑期开展三下乡活动,组织学生到贫困地区,或偏远农村进行社会实践。社会实践的经历不仅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积极道德心理体验,消除消极道德心理体验,而且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促进大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伦理道德价值观。

 

  总而言之,只有在多方力量的共同参与下,大学生的伦理道德观念的培育才能被真正重视并通过实际活动予以贯彻。只有这样,大学生才能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良好的道德修养,实现自身的全面健康的成长,为以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简介:谢婷(1991.12-).江苏淮安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13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