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会科学考试的最终目的是引导学生的学习,学习是指“在行为、信息、知识、理解、态度、价值或技能各方面的任何改善[1]。人文社会科学类考试作为展示考生的平台,作为考查学生学习的方式,却并没有很好地做到这些,在考试内容方面存在人文性缺失的问题。为使考试内容具有人文性,应注意以下五个方面。
一、考试内容重在考查考生人文知识的迁移能力
与大多数以考查考生人文知识的传统考试不同的是,具有人文性的人文社会科学类考试的考试内容重在考查考生人文知识的迁移能力。雅斯贝尔斯曾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2]考试同样如此,不应当是考查非理智知识和认识堆积的程度。
二、题目形式应以开放性的主观题为主
开放性的主观题摆脱书本知识的束缚和已有答案的限制,一方面给予考生自由表达自己思想的场所,考生可以通过这类题随心所欲地展现自己的价值观、理想和态度等。另外,主观题比如论述题,它是要求考生用自己的语言组织答案对所提问题进行回答的一种题型,这种题型能够直接反映考生对有关问题的理解深度和创造性、逻辑思维、文字表达、综合和评价等能力。另一方面因为没有现成答案和唯一答案,教师无法划范围,考生无法临时抱佛脚,不得不放弃对书本的依赖,养成开动脑筋积极思维的习惯。考试所得到的必然是考生最真实的状况。
三、考题应具有一定的探究性
罗素曾经提出过对教师的要求,其中一个要求就是:“教师应当设计考卷,这些考卷只有在机敏地领会书中的要点之后才能答出。”[3]考题要具有探究性,那么考试则要更加注重和鼓励学生对本学科相关问题进行开放性思考,使考试不再只是个简单的知识再现或程序再适用的过程,更是一个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向未知领域发现的过程。试题的设计应当让学生在回答或解决试题中的问题时经历一定的探究过程,这样才能根据考生的不同探究行为,鉴别其能力水平。
四、考试内容应强调考生的主体地位
要让考生能够发挥在考试中的主体作用,首先,使考试从设计开始就不是远离学生的,学生在考试时能够有机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最佳习得成果接受检验。“我们要把选择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选择适合个人创造潜力的、有可能完成的创造活动……如果一次又一次遭受这样的打击,学生原有的创造热情包括创造的潜能将因此而丧失,最终成为一个自卑和自暴自弃的人”[4]。的确如此,有选择,才有创造。对于考试而言,考试内容往往只是一张试卷而已,考试的内容未必是每个考生最擅长的东西,对于某个方面也许A考生擅长,B考生不擅长,这样的考试内容对于B考生来说就是不公平的,他丧失展示自己的机会,所以试题的设计一定要尽可能地让所有考生有展示自己的机会。
五、试题应反映不同学科的本质属性
《中国考试史文献集成》指出:“试题应当反映本学科、专业主干课程的主要内容和要求……”[5]这不仅是对试题的要求,而且是对学科教学的要求,“教学也应当反映学科、专业的内容和要求”[6]。学科不同,考试的目的则不同。因为,不同学科有不同的学科教育目的,有不同的培养目标。“高校应鼓励教师根据所授课程性质,从深入、确切地考查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出发”[7],选择反映不同学科本质属性的内容作为考试内容。
人文社会科学类考试的目的与人文教育的目的是一致的,它们的最终目的都是涵养精神、启迪智慧、塑造人格,促进学生未来发展。这个考试目标的实现必须以具有人文性的考试内容为前提。
参考文献:
[1]UNESCO.InternationalStandardClassificationofEducationISCED1997[EB/OL].UnitedNationsEducational,ScientificandCulturalOrganization.(1997)[2009-4-27].http://www.unesco.org/education/information/nfsunesco/doc/isced_1997.htm.
[2]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3:4.
[3]罗素,伯特兰.教育与美好生活[M].杨汉麟,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9:203.
[4]姜国钧.创造教育三题[J].中国大学教学,2007(7):31.
[5]杨学为.中国考试史文献集成(第八卷)中华人民共和国[G].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416.
[6]朱莉萍,杨锦瑜.一份研究生入学试题引发的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4):46.
[7]钱厚斌.创新人才培养视界的高校课程考试改革[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9):146.
贵州省科学技术厅联合基金项目(编号:黔科合J字LKS[2013]49号)项目。
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编号:132c222)。
来源:考试周刊 2015年80期
作者:朱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