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自然的发展对天然自然的影响研究
一、人工自然的概念、分类、本质特征
(一)人工自然是人们运用改造自然的能力,在天然自然的基础上为自己改造和创建的自然界,它是一种历史产物,是人类把自己的意志注入给原生自然的结果。它凝结着人类的创造性和能动性。
人工自然可分为两类:一是人工自然界,即人工自然生态系统,系统的结构是在人的意识支配下按一定的目的设计的,而它的功能是使自然界发生变化来满足人的需要,为实现人的特定目的服务。二是人工自然物,即人们用天然自然物制造的,适合于人类需要的各种物品,是人类依据自己的生存,发展和享受的需要而创造的。
人的主观能动性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的有机结合是人工自然的本质特征。
二、原始、古代社会人工自然对天然自然的影响
(一)原始社会人工自然对天然自然的影响
从上述人工自然的定义可以看出,人工自然是人类诞生初期就存在的,追溯到石器时代的原始社会,人类就开始利用简单的自然工具对天然自然进行改造。大约在一万四千年前,原始人类就发现了较为复杂的工具——弓箭,接下来火的发现和利用表明,人类正一步步从天然自然中开始改造和获取。原始社会人类所进行的人工自然活动,并没有在天然自然中造成影响。因此人类在原始社会中对于天然自然的态度是依附、敬畏和顺从。
(二)古代社会人工自然对天然自然的影响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农业和畜牧业随之出现,人类由原始社会进入了古代农业社会,在这一时期,由于人类的食物来源越来越稳定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收集整理,生活状况日渐充裕,村落与城市逐渐兴起。wwW.133229.CoM人类的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对生活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从而需要更多的食物来源以及生活燃料与建筑材料。因此,大片的森林草原被开垦,用于耕作和畜牧。而随之诞生的手工业和冶金技术说明,人类又开始了对更多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古代农业社会对人工自然是局部和表面的改造,大致分布于,森林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几个人类生存必需的基础方面。因此,人类的生存方式仍是自然生存,即依靠着天然自然所提供的自然存在物生存,只是人类对于天然自然的认识度逐渐加深,但没有对天然自然造成个根本性质的改造。
三、近代工业社会人工自然对天然自然的影响
十八世纪三十年代到十八世纪末,以纺织机改革为起点,蒸汽机发明与使用为标志,将人类带入了近代工业社会。工业社会所进行的人工自然活动,主要是在科学技术的指导下,对天然自然的改造。
在工业社会人工自然的活动中,由于人类过度开发和利用天然自然,对天然自然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
在工业社会中,正是由于人工自然与科学技术单方面结合,不仅干扰了天然自然进化的节律,破坏了天然自然生物圈内的有机联系,违背了天然自然的客观规律,使人类的发展同天然自然相分离。其原因,是在工业社会中,人们在思想观念中缺乏整体性,长远性,批判性和限制性。一味地运用科学技术去谋求自身利益,不考虑人类生存的长远目的和终极价值。此时人类对于天然自然的恐惧感,崇拜感,顺应性越来越小,日渐转变为能动地掠夺,支配和征服天然自然。
四、现代人工自然对天然自然的影响
人类在现代社会所进行的人工自然活动是建立在工业社会的基础上展开的,由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人类认为只要有科学技术的存在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再加上十九世纪电力技术革命的推动,科技万能论应运而生。科技万能论的产生,更加促使了人与自然的对立与分离。
随着人类对天然自然的进一步全面认识,到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人类开始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美国作家蕾切尔卡逊在1962年出版的《寂静的春天》一书中就从生态学的角度,阐明了人与大气、河流、土壤、动物等之间的紧密关系,初步揭示了环境污染对于天然生态系统的影响,提出了现代生态学所面临的污染问题。1972年美国罗马俱乐部提出了一份名为《增长的极限》的报告。该报告进一步提出了与人类生存密切相关的全球性问题。如: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粮食问题等。
正是由于人类对于天然自然的态度和价值观念上的转变,才使得人类对于天然自然的现状与未来发展有了更为准确的认识。那就是,要在保护天然生态系统减少污染和破坏的基础上,以可再生资源代替不可再生资源,更重要的是,要通过科学技术建立的人工自然去服务于天然自然,利用科学技术去构建可以促进天然自然循环再生的人工自然。从这一点出发,人类正在努力地建设和研究。例如:为了农田荒漠化问题而建立的退化农田生态系统;为了净化污水而建立的人工湿地生态系统;为了调节气候,防止水土流失而建立的人工草地与人工森林生态系统;为了维护水域生态而建立的水利工程与环境生态系统等等。但是利用人工自然促进天然自然恢复与再生的研究才刚刚起步,需要人类持久的致力于这项工作当中。